校本文化建设是学校生态系统中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学校灵魂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关于创建AAA级学校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一、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不是一所学校华丽的衣服,美丽的外表,而是她的内涵,是传统,是素质。
校园文化并不崇尚豪华,但也不是简单的卫生打扫,校园文化是内在的教育目标,是师生高尚的道德,杰出的才华,文明的举止,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
二、校园文化与教学毫不矛盾。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不会影响教学,反而将大大促进教学。
因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改变一个人的关键不是知识,而是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素质,陶冶情操,让人积极进取,怎么会不敬业?怎么会不刻苦学习?况且,校园文化可以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比如,每年一度的运动节既锻炼了体质,又促进了团结,还让学生有一个好身体去学习;古诗文背诵比赛,奥运口语比赛,月刊征稿,节目主持,寓教学于丰富多采的活动,在竞赛中促进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三、全面育人,全员育人,所有人都是教育者。
我们确定的办学方略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老师”。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教育育人的主阵地在课堂,但课堂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
育人是所有人的责任,校长,政教处,班主任要育人,任课教师,总务处,伙房工人也要育人。
育人不仅在课堂,更在宿舍,在食堂。
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提高教职员工素质。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加强节能环保教育,我们把校园内的灯更换为节能灯,把水分成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倡导拒绝使用方便袋,拒绝吸烟,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四、环境育人,校园是花园,处处在说话,处处是眼睛。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对美好的事物,人们会自然维护。
在校园设施、环境建设上,我们坚持朴素但是高品位,简单却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牌设置、名言的征集、摆放的位置,都精心安排,力求合适合理,打动心灵;苗木的栽植既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又突出育人的含义;花园名称既与实际相符,又与时俱进;上下课铃声换成世界名曲,饭空播放古典音乐。
校园文化建是学校工作的灵魂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灵魂甘肃省武山县马力中心小学张军霞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精神。
它对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总体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学校工作的灵魂。
一、是规范学校管理制度的保证恩格斯说:“在一种方法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堆笨拙的自然工具而已。
”学校管理本身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校园文化中的宣传图画、墙报、校园广播、文体娱乐活动等使师生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
利用多姿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来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要有利于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凝聚力的增强,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来发挥管理的计划、调控等职能,确保学校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还要利用校园文化中的规章制度来规定师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从而确保师生的行动一致。
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改变校长“领导者”和“统治者”的角色,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经常与教师进行心灵沟通,思想交流,以达成一致的办学理念。
在学校工作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和规范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二、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动力和谐,团结,快乐,充满书香氛围和活力的校园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好环境,能为学校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更能为教师提供可靠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柱。
在此基础上,以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文化推动力影响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促使教师之间形成一股“读书,探索,钻研,写作”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人文素质、思想境界和职业精神。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并通过先进的校园文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师德培养提供智力支柱和精神保障。
让教师从现实生活的迷雾中走出来,保持健康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以高深的文化修养和高超的专业素质武装头脑,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育人工作”是一件神圣而快乐的事情,从而树立起端正的教风,激发了工作热情。
创新__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
创新文化,让校园文化活动摇曳生姿潜山县梅城小学副校长刘娥飞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因素,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是环境育人。
它以物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以活动为形式,采取系列化、全面化的环境影响,促使校园主体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
校园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要依靠悠久的文化传统,还要广大师生的不断创新。
作为校园文化的组织者和建设者,我们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思路,才能让校园文化活动摇曳生姿。
一、让物质文化生动起来,以物化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师生员工的心理状态。
整齐、洁净、清新明亮、美观大方的校园环境不仅令人心情舒畅,还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教育力量。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情趣及学校经济能力来设计校园环境,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育人氛围。
1、变“摆设化”为“人格化”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文化设施等不仅仅是校园的必要装扮,还是学校独有的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和教育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校园的墙壁也说话”。
其实,我们还可以让校园的一砖一瓦都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
如在墙上张贴名人字画、格言警句,在操场的石桌、石凳上刻画各种棋盘,在花坛苗圃内安插“给我一点关爱,还你一片绿色”、“别弄疼我,我很弱小”的人格化语言标牌,以物化人。
2、变“有限”为“超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立足实际,巧设计、妥安排,要符合当时、当地和校园主体的需要,行得通、做得到,并反映特定校园主体的个性化要求。
我校就根据古舒州“梅城”这一历史文化内涵,以梅花精神为依托,设计了“铸梅花品格,建特色校园”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着力打造梅文化。
3、变“静态”为“动态”校园内的自然景观呈现于校,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感染校园人,因此,师生更应该参与校园建设活动中,丰实其物质文化。
如栽花种树、修枝剪叶、布置橱窗、出墙报、办板报,以及卫生大扫除等,在文化建设中感受美、鉴赏美,在劳动中创造美、表现美。
二、让制度文化民主化,以章育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最新资料推荐------------------------------------------------------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如果这所学校没有文化,这所学校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是一所学校,只能算是一个单位。
学校文化主脑着学校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
一个班级应当有一个班级的文化,一个教研组应当有一个教研组的文化,一个部门应当有一个部门的文化,而各组成单位的文化又从属于学校整体的文化。
如果一所学校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这所学校就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当我们考察清华、北大直至哈佛、剑桥这些重量级学校时,我们可以无一例外地发现这些学校经过长期的办学积淀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校文化,也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使得这些国际名校犹如常青树一样屹立于国际教育之林;再看一看那些赢得世界尊敬的著名企业,是什么使微软、 HP、 IBM 们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岁月中一次次重新焕发青春而基业长青?当然不是资本,也不是规模,不是技术,也不是某一群特定的优秀员工。
这些因素每天都在变化,正是看不见的企业文化,是不断创新、用于挑战的精神,才使这些企业不至于在面临困难时便一盘散沙,而是勇于变革,迎接挑战。
1 / 9如果追溯我国民办教育的起源,从春秋战国前的私立教育至今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21 世纪的中国民办教育却仍然如同新生事物一样,受到来自人们思维定势或处于思维转型期观念的困扰。
民办学校的市场及产业化方式运作,使得教育传统的事业驱动演变成利益和事业的混合驱动,有偿家教的兴起等诸多因素甚至动摇了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定位。
在部分民办学校里,分配及评价机制上的物质偏向,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部分教师的道德缺位,学校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严重挑战,如果民办学校不引起高度重视的话,这所学校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的思维、品质与行为。
学校作为传承文明、发展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归结起来,校园文化应从物质基础、制度建设、行为方式和校园精神四方面着手推进,并发挥其作用。
1.优化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谐的人文景观,能够使人心旷神怡,同时有助于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和谐人际关系,提升文化生活品位,陶冶师生情操。
2.完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品位等。
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
规章制度是全方位,做到事事有章可循。
二是细。
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
三是严。
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3.规范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它主要包括学校办学行为和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政风、教风、学风。
要通过培育规范严谨的行为文化,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的校风,班子以服务为上的政风,教师以敬业为乐的教风,学生以成才为志的学风。
4.凝聚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更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关键。
它包括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思想意识等内容。
5.构建校园精神文化,一是要坚持和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二是要明确发展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奋斗目标,以此来统一员工的思想,形成统一意志和行动,最终转化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是要进行必要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包装。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
文化建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魂
文化建构是学校建设的魂 --学校文化建构的意义和策略山东省齐河县祝阿镇实验小学赵金喜2011.9.16文化建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魂--学校文化建构的意义和策略齐河县祝阿镇实验小学赵金喜内容提要: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文化理念的建构是很重要的,先进的文化理念的建构又影响着学校素质教育的方向和质量。
如何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建构学校文化呢?全员参与学校文化建构,特色学校的建设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和职工以及家长、周边社区有关单位等形成的一个共同体的集体行为和智慧结晶。
全方位建构多元化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不是单一方面的体现,它是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多层面构成,因此学校文化建构必须多个层面共同推进,协同发展。
因为“文化建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魂”。
正文: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文化理念的建构是很重要的,先进的文化理念的建构又影响着学校素质教育的方向和质量。
“文化赋予一切活动以生命与意义,文化的缺失就意味着生命的贬值与枯萎”。
特色文化学校之所以“特”,核心在于“文化”。
学校文化的建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生成,积淀、薄发”的过程。
随着学校发展的深入,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能取得优势,正所谓“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
正如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所说:“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全方位的学校变革活动。
在这一变革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文化传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条件基础,学校文化建构是学校文化建设成功的标志。
”朝阳中学的“朝阳精神”:奉献、求实、阳光。
“朝阳树人”的理念,就是朝阳中学在传统中积淀生成的特色文化,指引着老师都以积极的心态去追求自己人生价值,从而形成了特色学校文化。
而这种特色文化积淀的过程也正是对学生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的过程。
一、学校文化建设成功的标志是学校文化建构。
在工作中笔者进一步认识了特色学校的涵义,特色学校之所以称之为特色学校,就是因为它创建了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学校文化模式。
校本课程——学校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
的开发有赖于师 生对学校 文化的认
同和 接 受程 度 。
更是整个学校文化空间,既 包括体
现 学校传 统、 舆论 、 气、 风 习惯等 的
隐性 的观 念 形 态 ,也 包括 规 范教 育
基于校本课程与学校 文化的这
种 “ 共生” 关系,我们要从学校 文
高品位 的学校文化建设和高质
量的校 本课程开发,需要一支奉 献 精神强 、专业水平高的教师 队伍 。
要表达的 内容成为学校 一种稳定 的 氛 围, 使得学校文化得 以不断传承。
校本课程 不仅传递 着文化 , 校
次教 育范式的革命性转换。学校在 校本课程开发 的过程 中,首先应考
虑 学生的需求及 学生对学校 文化的
认 可。 校本 课 程 虽然 可 以 由众 多 内
容 构 成 ,但 必须 以一 个 “ 心 ” 为 核
“ 的发 展 ” 人 ,因此 ,二 者 的 “ 共
事当拿云” 的校训 , 以此作 为学校文 化 的精髓来培养人和塑造人 。
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就是传 承学校 文化 的过 程。校 本课 程 建
设 , 不仅 局 限 于 课 程 文 本 的 传 递 ,
生”既具有深厚基础 ,又具有现 实
学校 只能算是一 个单位,而不能称 之 为一所学校 。学校文化 主导 着学 校每个成员的言行 ,在潜移默化 中
展 的土壤 ,任何课程的实施都会打
上 学校 个性 文化 的 烙 印 。校 本课 程
用得天独厚 的大学教 育资源,归纳
出 “ 有教 无 类 、 因材 施 教 、 感发 意
实施的真正实现 ,依赖 于学校 文化 的支撑。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 文
影响着每一个成 员的思维与行动。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劳动技能、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理念与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师生共同素质。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支持构架,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管理手段,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现今社会纷繁复杂,有着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
社会文化也是百花齐放、绚丽多姿、雅俗并存。
其中杂有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
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传播知识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以及优化校园文化出发,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在这里我主要说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立足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表性文化,直接表现在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
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标语标牌等。
物质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反映出学校的总体办学水平。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但是物质文化建设又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
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能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
校园环境的建设还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
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学校”。
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
而且随时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大操大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
论校本教研生态文化建设
r . 教室 组“. 研 机1 系 l织构{级哩 删 -
方法和手 段
r 级 究 校研 所
研 管 理 制 度 , 还 是 达 不 到 预 期 的 效 果 。 从 根 本 上 但
讲 是 没 有 形 成 校 本 教 研 的 生 态 文 化 氛 围 , 此 , 本 因 校 教研 的核心是 培育 校本 教研 生态 文 化 。 校 本 教 研 生 态 文 化 是 指 在 学 校 教 育 生 态 系 统
伍 、 研流 于形 式 等 。这 些 因 素 确 实 是制 约 校本 教 教 研 行 之有效 开展 的瓶颈 , 常 常 出现 这样 的情况 , 但 有 的 学 校 有 健 全 的 校 本 教 研 组 织 机 构 、 善 的 校 本 教 完
磊 I 箱
一
行 方 为式
,
保障制度
. l 』 l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1 (0 1O 一O 1 -0 17- 7921)5 O3 3
作 者 简 介 : 桂 芳 (9 7 ) 女 , 西 族 , 南 丽 江人 , 杨 15一 , 纳 云 系主 任 、 授 , 教 主要 从 事 生 物 学教 学 以及 生 态文 化研 究 。
活 动【。 1 ]
I
r信 理念 想 l 研值 教 价观
I思 方 维式
J神 体 { 态德 精文 系 生道 化
箜I 化 r I
如 果 校 本 教 研 在 一 所 学 校 没 有 活 力 , 观 因 素 客
很 多 , , 导 不 重 视 、 制 机 制 不 健 全 、 乏 研 究 队 如 领 体 缺
高 教论 坛 21 0 1年 5月第 5期
Hi h r Ed c t n F r m g e u ai o u o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31期文杨丽社会发展大致经历人治、制治、文治三个阶段。
学校发展同样是这一规律。
其最高境界“文治”,也可称之为“无为之治”,意在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达成共同愿景,内化为师生自觉自愿的行动,在成就师生的同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所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
为全面落实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近年来,新疆温宿县第二小学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
找准切入点,创新文化建设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因地制宜加强学校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环境文化;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通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
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的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模式,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学校校风、教风、学风有新气象、新面貌,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原则.提升文化建设精度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时代性、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文化精神是学校机体的灵魂
文化精神是学校机体的灵魂朱昌球教育的有机整体可以简称为“教育机体”。
现在,谈到教育的问题,人们往往多关心教育机制;谈到教育改革的问题,也往往只提到教育机制的改革等等。
事实上,教育的问题,尤其是教育改革的问题,教育机体是本,教育机制只是“末”;关注教育的根本问题,应该要关注“教育机体”本身,而不是只是关注由“教育机体”自身产生出来的“教育机制”这个“末”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机体应该是由“师生”(人)、“教学”(事)、“设施”(物)这三个基本的教育文化要素构成。
所谓的“一个校长,一所学校”的说法,夸大了校长个人对学校文化精神的影响力,漠视了学校文化精神长期的历史沉淀这个过程,歪曲了学校文化和时代文化齐舞共进这个客观事实。
校长,从根本上讲,他只是学校和教职工的法人代表,所以,一个校长,要想在思想上,在学术上,摆脱行政性的法人代表的事务性的干扰,真正从学校文化的层面来引领一个学校,还得从学校历史文化沉淀和时代教育文化进步上下功夫。
教学文化属于事文化,它是学校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有机结合体。
一个学校的“事”文化(教学),应该由“学业”、“学问”、“学术”来构成。
学生的学业反映出学风,教师的学问反映出教风,师生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反映出一所学校整体的学术风气。
可是,学校作为一个教育的有机整体,其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竞争活力,显性地表现在“事”文化上,但根子还是在于较为隐性的“人”文化。
教师有丰富的教育知识和熟练的教育技能,又有自觉的教育意识和系统的教育思想,而且还具有与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文化,就很容易孕育成长出有现代教育文化的校长,那么,也就不愁产生不出具有生存、竞争、发展优势的教学成绩和教育质量。
有了好的教师,却培养、选拔不出好的校长,那才是选人、用人机制上出了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选人、用人的机制得到更新,还是难以选拔出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和思想、现代教育文化和精神的校长来,那么,其根子还是在整个教师队伍本身的素质水平这个机体上。
建设生态文化校园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化校园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昌邑市都昌街道岩山小学夏克俊建设生态文化校园,是现代学校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一所学校生态文明文化建设陶冶师生情操的教育需要,建造适宜生命生长的教育乐园,让校园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的生态园,是我们岩山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追求。
经过几年的创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我们的做法是: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我们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培养有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师生都能充分发展,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扎实的文化功底并能主动更新、自我完善的合格加特长的时代新人。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一天中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使师生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校园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
1、创设爱的教育氛围校园文化中处处体现出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班级、爱他人、爱科学、爱学习的氛围。
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大雕塑主题是“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每个办公室里都有这样一副标语“以欣赏的目光看学生、以尊重的态度待老师”,我们要求教师热心从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努力塑造具有“大爱心”、“大智慧”、“大胸怀”的新时代教师形象,把爱心和热心送给学生,让学生充满爱,把汗水洒向班集体,让班级成为孩子长的乐园,把智慧献给教育事业,让教师感到自豪,工作中保持三种视线,增强四种意识,即主人翁意识、自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抢着干的氛围。
因此我们的老师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都充满了宽容和爱;要求学生时刻保持三种目光,即仰视的目光、平视的目光、俯视的目光。
塑造健康的人格,我们的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
我校多次组织全体师生为贫困生、为希望工程、为灾区捐款等活动,五年来“光明使者”小分队坚持帮助双目失明的王献玲,本学期还发起了“用我的爱,圆你的梦”活动,了解贫困外来务工子女的心愿,并在少先队员中征集“爱心小天使”,让“小天使”们为小伙伴圆梦。
学校文化:培育师生涵养生命好习惯的绿色平台
沈 立 新 ( 平潮 高级 中学 ,江苏南京 2 6 6 ) 2 3 1
学校文化 是指一所学 校内部所形 成 的 、 为其成员共 同遵守并 得 人 民群众 的根本 利益 。但 是 ,我 们也 要清 醒地认 识到 ,我们 的教 到 同化 的价值 体 系 、行 为 准则 和 共 同作 风 的总 和 。 它 属于 亚 文 育 又具有 非功利 的性 质 。教育是 生命 与生命 交流 的过程 ,也是 生
具体 地规范 人 的行 为 ,而且 以科学 的思想 武装 人 ,以高 尚的情感 促进人 的全 面发 展与满 足人 民群 众的教育 需求有机 地统一起来 。 如
陶冶人 ,以崇高 的民族精 神激 励人 。优秀 的学校 文化 能够 锻造师 果背 离 了这些 ,我们 的教育 行为 和教 育质量 就必 然重蹈 “ 应试 教 生 的科学 精神 、健 全人 格 和道 德素 养 ,能够 熔 铸 民族 的创造 力 、 凝 聚力 和生 命 力 。 文化 的形态 发展下 去 ,是 学校 的崇 高责任 。我们 可 以很容 易改 变
一
育 ”的覆辙 ,就必 然把 正 当合理 的质量 追求 异化为 对学 生智 力的
片面开发 , 就必然使 教育者 善 良的教育愿望扭 曲为对 学生身心 的极
教师 应有一 种理 想主 义 的教 育情 怀 。 管在社会 转 型过程 中 , 尽
把 学校的 办学 特色 、 办学 成果和 师生的行 为规范变 成一种学校 大伤 害 ,从而背 离 人 民教 师 的职业 道德 和知 识分子 的 文化责 任 。
体 成员 的活 动方 式 、精 神 面貌 与 文化 素养 。
主 意 识 ,保 护人 的创 造个 性 ,保护 人 的 完整 人格 。就 是说 ,教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提升质量、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的必由之路。
作为企业办学的新汶矿业职工大学,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煤矿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教育对象具有鲜明的成人性和职业性。
该校针对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文化理念落后、与培养目标脱节、文化认同缺乏等问题,从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校企合作建设等方面人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文化构建的具体对策。
在强化学校文化建设时何做到校园文化与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有机对接融合,如何让学生成长成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学校参与教育竞争的软实力,针对成人学校学生特点,成人学校没有凸显要坚持以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环境文化熏陶人,以制度文化激励人,以行为文化培养人,努力将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最终培养和造就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紧扣国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主题,努力推进工业文化进教育、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文化探索与实践,圆满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对中职学校文化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他们还希望学校进一步总结、升华研究成果,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价值理念的挖掘与提炼,形成具有中职文化建设特色的系列成果,努力打造学校德育品牌,在促进和引领中职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作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洗礼、得到启迪,感受温暖,受到激励。
有文化才有内涵,有文化才有个性,有文化才有品味。
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经营。
作为职教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形象,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以先进的文化影响人、引领人”的理念,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学校前行,以先进的文化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园文化是学校成长的灵魂,培育独具魅力,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营建幸福富足的精神家园是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2009年跃进小学迈进了省标准化合格小学。
实践使全校师生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得以持久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一)孕育一种精神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它的办学品味和办学追求。
“育有思想的教师,办有灵魂的学校,培养个性鲜明的学生”是跃进小学全校师生的理想与追求。
如今,学校“教育责任重于泰山,教育智慧溶于细节”的教育思想已成为全校师生耳熟能详的座右铭,铭刻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跃进小学的教育是追求自然的,即让教育的本质回归自然,让自然成长给每个学生快乐的童年;跃进小学的教育是阳光的,让教育的天空洒满阳光,让每个学生在充满阳光的教育中健康成长;跃进小学的教育是博爱的,即让爱意洒满校园,让每个学生都心怀感恩,成为爱的使者;跃进小学的教育是追求和谐的,即让和谐的音符在校园中跳动,让和谐的空间无限延展,让每个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奋然前行。
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责任学子”的办学理念,实施三个工程“阳光工程、爱心工程、责任教育工程”,将“做一个有责任的人”作为全校师生的校训,已形成了“博爱、奉献、和谐、超越”的校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教风和“阳光、尚美、笃学、创新”的良好学风。
(二)营造一种氛围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校以“鹤文化”为依托,努力追求并培育一种蓬勃进取、意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学校特色的高度来积极构建,有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推动了我校的整体发展,彰显了校园文化魅力,很好的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导向、激励、传递审美和育人的作用。
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等文化资源,营造生态校园,努力构建校园环境文化,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浅谈校园文化的“魂”
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浅谈校园文化的“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全新的特点与趋势,校园文化建设也出现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根本,以精神引领的方式构建全体师生共同的发展愿景,从而凝聚合力,达到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显现形式,优秀的物质文化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标签:校园文化文化之“魂” 使命感责任心近几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力推进和学校校长自觉意识的带动下,各学校都在搞校园文化建设。
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这些年校园里的楼越盖越多,高科技教学设备越来越普及,教师待遇越来越高,学生们的生活水平、学习环境越来越好。
但作为最有文化的校园,却不断被拜金、享乐等非文化的东西“攻城占地”,而逐渐丧失着“文化”的缘故吧。
笔者是很支持用“建设”去重新构筑我们的校园文化的。
但关键是,到底是什么才是校园文化的“魂”,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校园文化呢?让我们首先来看一所学校在其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中对校园文化的诠释: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标志文化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风气、氛围的体现,代表着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取向。
大家请注意最后这句“代表着......”,这就是我要谈及的校园文化的“魂”——强大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构筑下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一、强大的使命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驱动力正如汽车的发动机、人类的心脏,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想真正搞出特色,搞出这个集体的灵魂,要想被广大师生所认同,没有校园内每一位或是绝大部分师生对学校发展怀揣一种强大使命感去工作、学习,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吃别人嚼过的馍”或是东拉西扯生搬硬套的文化建设,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灵魂可言。
校本人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
校本人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
在当今社会,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指学校的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指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理念。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在校本人本的基础上,打造学校环境文化成为了每个学校都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理念塑造:校本人本是第一宗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是塑造学校的理念。
校本人本的理念是每个学校的根本,它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和目标,是学校永恒的追求。
校本人本理念的塑造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只有校本人本理念得到了全体成员的认同和坚定的实践,学校的环境文化才能真正建设起来。
在校本人本理念的塑造中,学校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他们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引领全体成员。
他们要不断地提供办学目标,让全体成员听从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争取目标的实现。
学校领导还要树立正确的培养思想,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引导学校全体成员向着校本人本的方向前进。
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是校本人本理念的塑造的关键因素。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理念中去,将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
只有这样,校本人本理念才能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真正地成为学校的永恒追求。
二、环境打造:创新是关键学校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关爱和教育,才能健康成长。
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的灵魂,是学校精神文明的体现。
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标志,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
只有这样,学校的环境文化才会成为学生心中永恒的记忆。
学校要鼓励学生之间友爱互助。
每个学生都应该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注重友情和团结,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为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校本人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
校本人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是指在学校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获得优质教育。
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必须从师生关系入手。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关系,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校要通过加强师生沟通、建立互信关系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营造一个充满友爱和尊重的学习氛围。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安排适当的课外活动、组织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需求等方式来实现人文关怀。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还需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
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校规校纪的宣传和执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节、体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还需要注重家校合作。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它们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学校可以加强家校沟通,定期组织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重视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推进家校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校环境。
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求知、成长的乐园。
校本人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
校本人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和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根本。
学校环境和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因此,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重要手段。
下文将从学校环境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两个方面阐述校本人本。
学校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学校校园的绿化、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建设。
学校要通过加强绿化建设,积极引入各种绿色植物和花卉,把校园打造成一个生态、绿色的环境,让学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到美丽的色彩。
同时,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检查、清理校园垃圾,努力营造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保持个人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
此外,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校本人本的体现。
加强校园的安全设施建设,加强校园巡查和监控,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保证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道德等多方面的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健康、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推动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师德建设,打造教师专业化素质、服务意识、心理素质。
教师的知识、能力、师德、情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学风建设,因此必须要求教师自身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学校应该打造文化精品课程。
通过编制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文化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最后,学校应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教师、学生、家长等各类资源,创建丰富多彩、充满创新和活力的校园文化,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校本人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
校本人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和发展。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不仅关乎学生成绩和品德,更关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影响力。
我们相信,校本人本才是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
本文将从校本和人本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探究如何构建和提升学校的环境文化。
首先是“校本”,校本是指学校的独特特色和内在精神。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文化,这些都是学校的根本。
要全面建设学校环境文化,必须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学校的独特优势,打造有特色的校本文化。
校本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传承和创新。
一方面,要在传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的历史积淀和精神传承。
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和升级。
还要注重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建设,打造以校本文化为核心的学校特色,使学校的文化成为学校的基因,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
其次是“人本”,人本是指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
他们是构建学校环境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承载者。
构建学校环境文化,必须把人放在首位,实现人文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培养,要重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
还要重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文化的不断深化。
在学生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学术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本人本的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要在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协同推动,实现学校环境文化的持续建设。
要构建和共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
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更全面的教育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文化建设是学校生态系统中的灵魂
----校本文化建设是教师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本文化是指以学校为基础的文化,是在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起来的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
每个学校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系统,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校本文化系统的生成能力,这种文化的生成能力是建立在学校主体人即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人,是构建校本文化的基本平台,教师的校本发展是校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涵。
所以,校本文化建设是教师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穿在整个学校生态系统中的灵魂。
从精神层面来看,学校的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这所学校历任领导所倡导并传承和沿袭下来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以及历代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延续着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历届学生在母校环境的熏陶中形成的个性特点、良好学风等构成。
校本文化中的上述精神要素有时会通过物质环境的熏陶自发地形成,但更多地要靠自觉地继承、阐释、整合、宣传、强化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固化并沿袭下来。
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究竟是什么?如何在社会变革和世态纷繁的时代将她融入到每个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血脉里?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能不能发挥出她的现实作用,怎么样把学校的优秀历史文化通过物态化和常态化而变成广大师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有实效的东西?如何处理学校物质性外延式扩张和精神性内涵式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学校文化生态建设中无法回避的关键所在,是值得学校管理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