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麻醉操作常规及意外与并发症处理预案
臂丛麻醉操作常规及意外与并发症处理预案
臂丛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⑴适应证与禁忌证:上肢、肩关节手术可应用腋路及肌间沟阻滞法。
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年龄过大者,因颈部组织过分疏松,应慎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
⑵操作常规:①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
②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③测定基础BP、HR、SpO2,开放静脉通道。
④肌间沟法: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薄枕,上肢紧贴身旁。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三角形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
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下向后方(约C5横突)推进,穿过浅筋膜后有脱空感。
若同时患者有异感则为较可靠的标志,若无异感,亦可缓慢进针,直达C6横突,稍稍退针,接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液,无脑脊液,无大量气体,即可注人局麻药15~25ml(^成年人)。
不宜同时进行两侧阻滞。
⑤腋路法:适用于上臂下1/3以下部位手术或骨折手术复位,以手、腕和前臂尺侧部手术为首选。
患者平卧去枕,患肢外展90度,屈肢90度,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行军礼状,完全显露腋窝,在腋窝处摸到腋动脉搏动,取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左手固定腋动脉,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皮肤,斜向腋窝方向,针与动脉夹角20度,缓慢进针,直到有筋膜脱空感,针头随动脉搏动摆动或出现异感,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接预先备好的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20~40ml。
注射完毕腋部可出现一梭状包块,证明局麻药注入腋鞘内,按摩局部,帮助药物扩散。
注意事项同颈丛神经阻滞。
⑶主要意外与并发症:①局麻药中毒反应:腋路阻滞时,左手固定针头不稳,导致穿刺针误入腋动脉内是常见原因,肌间沟法有误人椎动脉的可能,预防与处理同颈丛阻滞。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第一篇: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一、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1、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
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处。
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出面协调。
2、成立麻醉科应急专家小组,并将其工作职责规定如下:应急专家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副组长)、共位教授和副教授组成。
每次能到现场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病人的抢救和处理全权负责,专家组负责人由能到场参加抢救的上述顺序中排列在最前位的专家担任。
承担麻醉工作的麻醉医师应始终参加应急处理工作,并服从专家小组的指挥,处理过程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
事件后果由上级医师负主要责任,住院医师负次要责任,3、凡已有或预计有麻醉(包括疼痛治疗)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和死亡时应立即向当日值班专家组成员寻求帮助,同时将事件及地点向科主任汇报,并通知当时在科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参加抢救。
4、接到抢救通知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在确认自己管理的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赶到现场参加抢救。
5、参加抢救的全体医护人员应在专家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分工合作。
应急小组的专家应指挥安排在场医师分工管理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内环境等。
6、对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立即通知医务处及主管领导,报告意外事件、病人现状和可能的问题,并邀请他(她)到现场指导工作。
7、在病情基本稳定后或初步决定放弃抢救后,由专家组负责人召集在场的专家小组成员和麻醉科责任医师,与病人所在科室的主管医生和医务处及主管领导商量继续治疗方案,指定负责对病人家属谈话的专家,和病人家属谈话的基调和主要内容,审核医疗记录等处理事宜。
8、对围术期发生的以下情况均应在当日填写“麻醉科不良事件报告表”: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应急处理预案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应急处理预案
由于麻醉药物、麻醉操作及监测设备等引起的严重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是麻醉管理的重要内容。
认识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对麻醉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根据《XX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科室特制定如下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
麻醉工作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将酿成大祸,因此麻醉医师应以《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等法律法规为指南,结合科室特点,“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为手术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麻醉方法,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目标
(一)麻醉医师必须有良好的医德,以最大的努力、最优良的技术、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二)规定医疗行为,制XX全措施,防范差错事故发生。
健全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标准,在对病人认真负责的同时,同样也是对麻醉医师的自我保护。
三、手术中出现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应急处理程序:
(一)立即停止手术,成立以最高职称麻醉医师为组长
的抢救小组。
(二)麻醉医师立即为患者面罩吸氧或麻醉机吸氧。
必要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抢救。
(三)迅速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
(四)呼吸抑制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行面罩正压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六)保持输液通畅,准确用药。
(七)有严重低血压、心律失常、或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给予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及心、肺、脑复苏。
(八)根据病情,下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九)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
(十)做好麻醉记录。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应急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应急处理规范与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麻醉过程中意外事件和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流程。
该文档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麻醉操作人员和相关医护人员。
2. 麻醉过程中常见意外与并发症以下是麻醉过程中常见的意外事件和并发症:1. 呼吸系统相关问题:气道阻塞、呼吸抑制、支气管痉挛等。
2. 循环系统相关问题: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3. 过敏反应:药物过敏、血管活性物质过敏等。
4. 饮食相关问题:误吸食物、胃内容物排入气道等。
5. 麻醉设备故障:麻醉机故障、输液泵故障等。
6. 麻醉药物问题:药物过量、药物配伍不当等。
3. 应急处理规范与流程下面是麻醉过程中意外事件和并发症的应急处理规范与流程:3.1 呼吸系统相关问题处理流程1. 立即检查气道是否通畅。
2. 如气道阻塞,采取相应的紧急通气措施,例如头后仰、颌下推。
3. 如呼吸抑制,检查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
4. 如需要,进行人工通气和使用辅助通气设备。
5. 在必要时考虑气管插管。
3.2 循环系统相关问题处理流程1. 检查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2. 如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例如心脏按压、药物治疗等。
3. 如发生心律失常,考虑进行电除颤。
4. 如出现低血压,迅速补液并考虑使用升压药物。
3.3 过敏反应处理流程1. 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或物质。
2. 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3. 如患者症状严重,立即采取紧急治疗措施,例如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气管插管等。
3.4 饮食相关问题处理流程1. 如误吸食物或胃内容物排入气道,立即清除气道。
2. 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误吸食物,例如禁食、使用胃管等。
3.5 麻醉设备故障处理流程1. 如麻醉机故障,立即切换到备用麻醉机。
2. 如输液泵故障,停止使用故障的输液泵并更换为可用的输液泵。
3.6 麻醉药物问题处理流程1. 如药物过量,立即停止使用药物。
2. 如药物配伍不当,检查药物的正确配伍性。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处置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安全,提高麻醉质量,预防和及时处理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麻醉操作,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
三、预案内容1. 麻醉前准备(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过敏史、药物史、手术史等。
(2)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3)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4)制定麻醉方案,包括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方法等。
2. 麻醉过程中(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监测患者意识、肌张力、神经反射等。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4)掌握麻醉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5)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
3.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过敏性休克1)立即停用过敏药物,给予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3)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进行呼吸支持。
4)监测生命体征,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2)呼吸抑制1)立即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2)气管插管,维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呼吸兴奋剂,如纳洛酮等。
4)监测生命体征,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3)循环系统并发症1)血压下降:给予升压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2)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3)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
(4)神经并发症1)神经损伤: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等。
2)神经麻痹:给予物理治疗,如按摩、电疗等。
4. 麻醉后处理(1)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伤口愈合等情况。
(2)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3)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休息、饮食、用药等。
四、预案实施与培训1. 对麻醉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一、引言麻醉是医疗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为患者提供疼痛缓解和安全的手术环境。
然而,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和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为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妥善处置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预案尤为重要。
二、麻醉意外预防及处置预案1. 事前准备在手术前,麻醉团队应进行充分准备和评估。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详尽的患者病史调查,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药物史、家族病史等与麻醉相关的信息。
(2)患者体格检查,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相关检查,以及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
(3)正确选择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联合麻醉等方式。
2. 术中监测与安全措施(1)术中监测:麻醉团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同时,各种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也要进行常规检查。
(2)药物使用:严格按照麻醉科药品管理制度,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特别注意用药剂量、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储存和保管。
3. 麻醉并发症的处理预案(1)意识障碍: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麻醉医师应迅速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如低血糖、睡眠障碍等。
同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麻醉剂的剂量和输注速度,及时纠正酸中毒等。
(2)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转为人工通气。
随后,及时通知耳鼻喉科医师参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修复。
(3)呼吸道梗阻和窒息:对于呼吸道梗阻和窒息的情况,麻醉医师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解除气道梗阻,进行气道吸引,并考虑进行人工气道管理。
(4)过敏反应:在麻醉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在出现过敏症状时,立即停止用药,给予适当的抗过敏治疗,如快速输注抗组胺药物、激素等。
三、并发症事后救治预案(1)恶性高热:恶性高热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需及时进行处理。
首先,停止致病药物的输注,并给予快速降温治疗。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纠正电解质失衡并进行支持性治疗。
07臂丛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化版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一适应证与禁忌证上肢、肩关节手术。
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年龄过大者,因颈部组织过分疏松,应慎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
二麻醉前准备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4.吸引器正常可用;5.神经刺激仪功能正常。
三麻醉监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1.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2.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出入量。
四操作流程1肌间沟法: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1.穿刺体位: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薄枕,上肢紧贴身旁。
2.穿刺点定位: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三角形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
3.神经刺激仪:检查神经刺激仪状态正常后,粘贴神经刺激仪的负极在同侧上臂的完整皮肤上,使用神经刺激仪探测笔探测最佳穿刺部位;4.消毒局麻: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再次确定穿刺点后,使用带5号针头注射器在穿刺点作表浅部位局麻。
5.神经阻滞: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神经刺激针,在局麻点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下向后方(约C5横突)推进,穿过浅筋膜后有落空感。
调整神经刺激仪的电流强度在0.8mA以下,若低于0.48mA仍可见到上肢相应部位肌肉出现与刺激频率相一致的典型收缩反射,则为穿刺成功的可靠标志,若无此征象,应调整穿刺方向,直至出现可靠的肌缩反射。
6.反复穿刺无相应征象,应检查神经刺激仪的可靠性,或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麻醉。
如:缓慢进针,以穿刺针达C6横突为成功标志,稍稍退针。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一、引言麻醉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
然而,麻醉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出现意外和并发症。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麻醉医生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并在出现意外和并发症时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二、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预防1. 术前评估:在进行麻醉前,麻醉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及是否存在影响麻醉安全的疾病。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麻醉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包括麻醉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方式等。
在制定麻醉方案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以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麻醉操作的规范:在进行麻醉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麻醉设备和药物,确保麻醉药物的准确剂量和给药速度。
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麻醉监测:在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
同时,应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麻醉过深或过浅的情况。
5. 紧急情况的准备:在手术室应备有紧急药物和设备,以便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进行处置。
同时,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麻醉医生和手术室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应对紧急情况。
三、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处置1. 呼吸抑制:在出现呼吸抑制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同时给予吸氧治疗。
对于由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应考虑减少或停止使用麻醉药物。
2. 心跳停止:在出现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使用除颤器进行电击治疗,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如肾上腺素等。
3. 过敏反应:在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麻醉药物,给予吸氧治疗,并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进行抢救,包括使用肾上腺素、激素等药物。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和处置预案
• <4>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 • 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本院 • 医师负责制.
•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
• <6>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 • 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 • 的逐级上报制度.
2.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 制定培训计划 → 专人负责→ 定期考核操 作技能
预防措施:
• 进复苏室后接呼吸机,排除患者体内残余麻 • 醉气体,适时吸除气管内和口腔内的分泌物.
• 如自主呼吸恢复不良,可酌情使用肌松拮抗 • 剂.
• 拔除气管导管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 • 畅,呼吸节律是否正常,有无呼吸费力现象 • 及是否完全清醒.
• 普通病人出苏醒室的标准为完全清醒,自 • 主呼吸匀齐,每分通气量满意,指脉血氧 • 饱和度在吸空气状态下5-10分钟后仍能维 • 持在96-97%以上.
• 术毕等待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各生命体征平 稳时,能在家人搀扶下自由走动时,才可允许 其离开门诊手术室.
二、发生麻醉意外时的处理
1.局麻药毒性反应
停止应用局麻药 ↓
面罩吸o2 必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 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或 硫喷妥钠及肌松药控制惊厥
↓ 升压、抗心律失常药等
支持循环功能 ↓
呼吸、心跳停止→CPR
预防措施:
• 操作轻柔,定位准确,可使用神经阻滞定位仪.
• 注药前抽吸针筒,明确无血液进入,可防止麻 醉药误入血管引起中毒.
• 一旦病人出现口唇麻木、惊厥等征象时,面 罩吸氧,同时准备全麻下气管内插管.
• <6>复苏室---提供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 的理想环境,专人负责.
•
臂丛麻醉神经损伤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在臂丛麻醉过程中出现神经损伤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进行臂丛麻醉手术的患者,包括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观察及神经损伤的处置。
三、预案内容1. 术前评估(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过敏史等,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神经损伤的高风险因素。
(2)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功能,如肌力、感觉、反射等。
(3)术前与患者沟通,告知臂丛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
2. 术中操作(1)选择合适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如肌间沟法、锁骨上法等,遵循操作规范。
(2)严格掌握注射药物浓度和剂量,避免过量注射。
(3)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功能,如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3. 术后观察(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等,如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观察患者上肢肌力、感觉、反射等,如出现减退或消失,立即通知医生。
(3)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4. 神经损伤处置(1)轻度神经损伤: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给予营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等治疗。
(2)中度神经损伤: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营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抗炎等治疗,必要时给予激素治疗。
(3)重度神经损伤:立即通知医生,根据医生指示进行以下处理:a.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骨折、肿瘤等。
b. 对神经损伤部位进行局部封闭,减轻炎症反应。
c. 给予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等治疗。
d. 营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等治疗。
e. 针对神经损伤部位进行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热敷等。
f. 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如神经修复、神经移植等。
5. 预防措施(1)提高麻醉医生的操作技能,规范操作流程。
(2)加强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病情,降低神经损伤风险。
(3)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术后加强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操作规程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操作规程
概述
本文档旨在制定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的规范与操作规程,以确保对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麻醉意外事件的发生。
科学评估与监测
- 在麻醉前,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估。
- 麻醉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深度、气体分析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预防麻醉意外的措施
- 办公室与设备的准备:确保麻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定期维护与检修。
- 人员培训与分工:医疗团队应接受麻醉相关培训,掌握麻醉操作与处理技能,并明确责任分工。
- 常规操作规程: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麻醉应急预案,并保持团队
成员对预案的熟悉与配合。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处理
- 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除颤、血管加压药物治疗。
- 呼吸抑制:保持上气道通畅,进行人工通气并根据需要给予
辅助呼吸。
- 过敏反应:及时停药,给予抗过敏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
症状变化。
- 神经系统并发症:根据具体症状进行相应处理,如抗惊厥、
降低颅内压等。
术后管理与随访
- 麻醉结束后,应进行患者的密切观察和监测,确保患者安全
恢复。
- 完善的术后管理措施,包括疼痛控制、伤口护理和并发症预
防等。
- 随访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或不适症状。
结论
本文档所列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操作规程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确保麻醉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意外情况,并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恢复。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ppt课件
• (4)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 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本院 医师负责制。
•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
• (6)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 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 的逐级上报制度。
2.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 制定培训计划 → 专人负责→ 定期考核操 作技能
(5)神经阻滞
• 局麻药误入血管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可造成呼吸、循环抑制。
预防措施:
• 操作轻柔,定位准确,可使用神经阻滞定 位仪。 • 注药前抽吸针筒,明确无血液进入,可防 止麻醉药误入血管引起中毒。 • 一旦病人出现口唇麻木、惊厥等征象时, 面罩吸氧,同时准备全麻下气管内插管。
• (6)复苏室---提供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 的理想环境,专人负责。 可能发生的问题是苏醒延迟、自主 呼吸恢复不良等。
• 在送护患者回病房时有专职麻醉医师陪伴 和监护仪监测,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
• (7)急插管麻醉值班医师在接到病区急插管通 知后即刻前往。 • 每次值班交班后,值班人员须检察急插管箱 内喉镜、贮气曩、气管导管、牙垫、导引管 芯以及麻醉和急救药物。
• 到达病房后,如患者仍保留自主呼吸,或估 计插管困难需行静脉麻醉者,须行家属谈话 并签署麻醉谈话纪录。
预防措施:
• 进复苏室后接呼吸机,排除患者体内残余麻 醉气体,适时吸除气管内和口腔内的分泌物。 • 如自主呼吸恢复不良,可酌情使用肌松拮抗 剂。
• 拔除气管导管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 畅,呼吸节律是否正常,有无呼吸费力现象 及是否完全清醒。
• 普通病人出苏醒室的标准为完全清醒,自 主呼吸匀齐,每分通气量满意,指脉血氧 饱和度在吸空气状态下5-10分钟后仍能维 持在96-97%以上。
臂丛解剖和麻醉操作常规
臂丛解剖及阻滞操作常规臂丛阻滞麻醉:适应证:上肢及肩关节手术。
禁忌证:1、局麻药过敏;2、穿刺部位感染。
操作前准备:1、病人准备:术前禁食水6-8小时,常规备皮。
2、抢救用品:气管插管用具,麻醉机。
操作程序:1、锁骨上法:(1)患者仰卧,患侧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皮肤常规消毒。
戴手套、铺孔巾。
(2)在锁骨中点上约1cm处用局麻药做皮丘,用6 1/2号3.5cm注射针头向内、后、下方向进针寻找第一肋骨,约进针1-3cm可刺中该肋,沿肋骨找到异感。
无异感出现可沿肋骨扇形注药。
(3)回吸无血,无气即可注药。
(4)注药完毕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并测定阻滞范围。
2、腋路法:(1)病人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患肢外展外旋屈肘,手背贴于台面或呈举手礼状。
(2)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单。
(3)以腋动脉搏动最高点和最明显处为穿刺点,用6 1/2注射针头,与腋动脉呈45°角向腋窝顶方向进针,入腋鞘时可有落空惑,放手后针随腋动脉摆动。
(4)回吸无血即可注药,然后将针退至皮下向上刺入喙肱肌注药5ml,以阻滞肌皮神经。
(5)注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测定阻滞范围。
3、肌间沟法:(1)病人平卧,头转向对侧肩胛骨下垫一薄枕,肩和手臂尽量下垂。
(2)常规消毒皮肤,铺巾。
(3)在前、中斜角肌肌间沟与第六颈椎横突平面交叉点做皮丘,用22号3.5cm长穿刺针与皮肤呈垂直并略向尾侧方向进针,刺入神经鞘时可有落空感,触及臂丛神经可有坚韧感,患者上肢出现异感。
(4)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即可注药。
(5)注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测定阻滞范围。
注意事项:1、穿剌针勿入血管及刺破胸膜,肌间沟法谨防剌入椎管内。
2、注药勿过快。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禁用肾上腺素。
4、常用药物浓度及剂量:常用1-1.6%利多卡因、2%普鲁卡因溶液,并加0.1%肾上腺素2-3滴。
锁骨上径路注药剂量为20-30ml,腋径路为30-40ml,肌间沟径路为10-15ml,如并用丁卡因30-40mg或布比卡因30-75mg,可延长作用时间。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教案资料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一、预防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加强对医师护士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主诊医师负责制。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
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6)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 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1)制定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
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
(2)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
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
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属谈话记录。
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的制定有困难,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解决。
(3)静吸复合麻醉在实施过程中,麻醉诱导期可能发生血压下降、通气困难、插管困难,甚至导致牙齿损伤等情况。
术毕麻醉苏醒期可能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或苏醒延迟、拔管困难等情况。
麻醉手术意外事故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患者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指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患者在麻醉手术过程中遇到意外事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包括但不限于麻醉意外、手术意外、术中并发症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成立麻醉手术意外事故处理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预案的落实。
组长:院长副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成员:麻醉科主任、外科主任、护理部副主任、质控科主任等。
2. 职责分工(1)医务科:负责预案的宣传、培训、检查、评估及总结;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
(2)麻醉科:负责制定麻醉手术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负责事故的处理、救治及后续观察。
(3)外科:负责制定手术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负责事故的处理、救治及后续观察。
(4)护理部:负责制定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负责事故的处理、救治及后续观察。
(5)质控科:负责对麻醉手术意外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四、预防措施1. 加强麻醉手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3. 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制定详细的麻醉手术方案。
4.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 术后做好患者病情观察,确保患者安全。
五、事故处理流程1. 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急救措施。
2. 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医务科、麻醉科、外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报告。
3. 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处理。
4. 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查找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
5.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麻醉手术意外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加强对麻醉手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
臂丛麻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臂丛麻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禁忌症】双上肢同时进行手术。
【解剖】(一)臂丛神经由颈5~8及胸1脊神经的前支所组成。
上列脊神经自椎间孔穿出后,走行于颈椎横突的前与后结节之间(结节间沟),离开横突后,向下向外走行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肌间沟),到达肩胛舌骨肌的后面时已基本汇集成束,继续下行到达第一肋骨平面时,走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外侧,并与它并行继续下行至腋窝顶,围绕腋动脉的周围,分为肌皮、桡、正中及尺神经等分布于上肢。
(二)前斜角肌起自颈椎3~6横突前结节,垂直向下走行,最后汇集成细腱而附着于第一肋骨面上的斜角肌结节,后者位于第一肋骨面上的锁骨下动脉沟的内侧。
本肌肉的上部直接位于臂丛神经的前面,下行至第一肋骨的附着部时,它与臂丛神经之间被锁骨下动脉所隔开。
锁骨下动脉则在本肌肉止点的内侧。
(三)中斜角肌起自颈椎2~7横突的后结节,向下走行汇集成细腱,附着于第一肋骨面上,在臂丛神经的外侧。
本肌肉在上部直接位于臂丛神经的后面。
(四)锁骨下动脉由胸腔穿出,在相当于锁骨中点处,跨过第一肋骨,并弯向腋窝顶方向走行,构成腋动脉。
锁骨下动脉在第一肋骨面上的位置恰好在锁骨的中点,而臂丛神经则紧挨在它的外侧伴行。
(五)从上述解剖看,臂丛神经阻滞的穿刺点可取以下四处:1. 前中斜角肌之间,称“经肌间沟法臂丛阻滞”。
2. 锁骨中点偏外第一肋骨水平上,称“经锁骨上法臂丛阻滞”。
3. 腋窝顶腋动脉周围,称“经腋窝法臂丛阻滞”。
4. 锁骨下胸小肌三角区,称“经锁骨下法臂丛阻滞”(甚少采用)。
这四处的神经束比较集中,局部的解剖标志也比较清楚,根据穿刺点的不同,临床上分别予以上述命名。
【局麻药】见下表。
可根据手术时间长短选用其一。
麻药中宜常规加用肾上腺素0.1 mg 。
表臂丛神经麻醉的常用麻药局麻药名称————————剂量(成人)——————作用维持时间(小时)2%利多卡因————————20 ml——————————3~5 h2%普鲁卡因————————25~30 ml————————1.5~3 h1%利多卡因、0.15%地卡因—20~30 ml————————2.5~5 h0.5%布比卡因——————15~20 ml————————3~6 h【操作方法】一、【经锁骨上法臂丛阻滞术】(一)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镶黄旗蒙医医院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一、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1、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
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处。
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出面协调。
2、成立麻醉科应急专家小组,并将其工作职责规定如下:应急专家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各位教授和副教授组成。
每次能到现场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病人的抢救和处理全权负责。
专家组负责人由能到场参加抢救的上述顺序中排列在最前位的专家担任。
承担麻醉工作的麻醉医师应始终参加应急处理工作并服从专家小组的指挥,处理过程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
事件后果由上级医师负主要责任,住院医师负次要责任。
3、凡已有或预计有麻醉(包括疼痛治疗)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和死亡时应立即向当日值班专家组成员寻求帮助,同时将事件及地点向科主任汇报,并通知当时在科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参加抢救。
4、接到抢救通知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在确认自己管理的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赶到现场参加抢救。
5、参加抢救的全体医护人员应在专家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分工合作。
应急小组的专家应指挥安排在场医师分工管理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内环境等。
6、对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立即通知医务处及主管领导,报告意外事件、病人现状和可能的问题,并邀请他(她)到现场指导工作。
7、在病情基本稳定后或初步决定放弃抢救后,由专家组负责人召集在场的专家小组成员和麻醉科责任医师与病人所在科室的主管医生和医务处及主管领导商量继续治疗方案指定负责对病人家属谈话的专家和病人家属谈话的基调和主要内容,审核医疗记录等处理事宜。
8、对围术期发生的以下情况均应在当日填写“麻醉科不良事件报告表”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1) 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各项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执行麻醉科规章制度和相关临床指南。
(3)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本院医师负责制。
(4)建立科室奖罚制度。
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5)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 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1)制定新职工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不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鼓励科室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1)加强麻醉前访视,严格按照麻醉前病情评估、访视、会诊及讨论制度完成,完善术前准备,交代禁饮禁食,认真填写麻醉前访视单。
(2)根据麻醉计划和麻醉前讨论相关容进行充分准备,包括药物、设备、人员、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预案、病人及家属知情等。
如有麻醉计划的变更应向家属说明情况,取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才能变更。
(3)全身麻醉在实施过程中,麻醉诱导期可能发生血压下降、通气困难、插管困难,甚至导致牙齿损伤等情况。
术毕麻醉醒期可能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或醒延迟、拔管困难等情况。
预防措施:麻醉操作前检查麻醉机和监护仪等设备工作状况,准备好必要的气管插管器械,准备合适的麻醉诱导药物及其它相应的必备抢救药物。
病人如有牙齿松动,要适当固定。
诱导前适度补液,在上级医师带领下,诱导时注意注药速度和病人的通气状况,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通气不足的发生。
气管插管时要有良好的肌松,操作要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如遇插管困难,可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喉罩通气或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排除可能的手术操作干扰,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臂丛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⑴适应证与禁忌证:上肢、肩关节手术可应用腋路及肌间沟阻滞法。
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年龄过大者,因颈部组织过分疏松,应慎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
⑵操作常规:①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
②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③测定基础 BP、HR、SpO2,开放静脉通道。
④肌间沟法: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薄枕,上肢紧贴身旁。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三角形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
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下向后方(约C5横突)推进,穿过浅筋膜后有脱空感。
若同时患者有异感则为较可靠的标志,若无异感,亦可缓慢进针,直达C6横突,稍稍退针,接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液,无脑脊液,无大量气体,即可注人局麻药15~25ml(^成年人)。
不宜同时进行两侧阻滞。
⑤腋路法:适用于上臂下1/3以下部位手术或骨折手术复位,以手、腕和前臂尺侧部手术为首选。
患者平卧去枕,患肢外展90度,屈肢90度,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行军礼状,完全显露腋窝,在腋窝处摸到腋动脉搏动,取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左手固定腋动脉,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皮肤,斜向腋窝方向,针与动脉夹角20度,缓慢进针,直到有筋膜脱空感,针头随动脉搏动摆动或出现异感,左
手固定针头,右手接预先备好的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20~40ml。
注射完毕腋部可出现一梭状包块,证明局麻药注入腋鞘内,按摩局部,帮助药物扩散。
注意事项同颈丛神经阻滞。
⑶主要意外与并发症:①局麻药中毒反应:腋路阻滞时,左手固定针头不稳,导致穿刺针误入腋动脉内是常见原因,肌间沟法有误人椎动脉的可能,预防与处理同颈丛阻滞。
②肌间沟法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喉返神经和膈神经阻滞等意外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同颈丛阻滞。
③气胸:肌间沟法锁骨上、下法阻滞后患者出现胸闷,有发生气胸可能。
阻滞前、后应进行两肺听诊对比,患侧呼吸音明显减弱,伴呼吸困难即可确定气胸成立,X线检查可确诊。
气胸肺压缩<20%可进一步观察,吸O2,待其自然恢复。
若气胸肺压缩>20%并有明显症状应使用闭式引流术。
④肌间沟法有误入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间隙的可能性,应加强对意识、呼吸及循环的观察和监测。
⑤避免同时做双侧肌间沟法,以防膈神经和喉返神经阻滞造成呼吸抑制需做双侧臂丛阻滞麻醉,应一侧肌间沟法另一侧为腋路法或锁骨下法,严格控制单位时间用药剂量。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