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水意象与人物命运

合集下载

红楼梦意象解析

红楼梦意象解析

红楼梦意象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曹雪芹融入了大量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针对《红楼梦》中几个重要的意象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

1. 花意象在《红楼梦》中,花的形象被大量描写和运用,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花象征着美丽和富贵。

作品中描绘了许多美丽的花卉,如权贵家中的花园,表示了他们的身份和财富。

其次,花也象征着易逝和无常。

花朵的盛开和凋谢,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

最后,花还象征着爱情和婚姻。

许多情节和人物关系都与花有关,如黛玉与宝玉之间的纠葛,反映了人世间的情感纠葛。

2. 水意象水在《红楼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象征着变幻和流转。

在小说中,大观园的水景被描绘得十分细腻,水的流动、倒影和波纹显示了它的变幻无常。

水还象征着人物的命运。

大观园中的湖水代表了人物的命运河流,波澜起伏的水面预示了他们的悲欢离合。

水也象征着纯洁和智慧,它可以洗涤一切的尘垢,让人们得到心灵的净化。

3. 古董意象《红楼梦》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古董和珍宝,它们不仅仅是作品中的背景装饰,更具有象征意义。

古董象征着家族的传承和荣耀。

宝玉所珍视的石头、黛玉赠予宝玉的胭脂盒,都代表了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

古董也象征着人性的欲望和虚荣。

在作品中,人们对于古董的追求和争夺导致了很多纷争和不幸的结局。

4. 镜子意象镜子在《红楼梦》中经常出现,并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首先,镜子代表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边界。

它是一个界面,反映了人物的内在和外在的对照。

其次,镜子也象征着自我理解和认识。

只有透过镜子,人们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认识自己的美丽和缺陷。

最后,镜子还意味着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反射。

人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像,也看到了他人的影像,这反映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通过对《红楼梦》中几个重要意象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红楼梦》中的水意象与人物命运

《红楼梦》中的水意象与人物命运

《红楼梦》中的水意象与人物命运作者:丁天懿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09期内容摘要:《红楼梦》中的水意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直接水意象和间接水意象,直接水意象主要包括甘露、红泪,间接水意象有:潇湘馆、凹晶馆等。

这些水意象承载了作者曹雪芹对笔下人物的思想感情,被作者赋予了含蓄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红楼梦》水意象人物命运西方净土之上,有甘露、灵河,灌愁海;太虚幻境之中有万艳千红的酒茶;四合红尘之内,多是水做的骨肉。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演绎出了一部镜花水月的《红楼梦》。

水意象,这个贯穿了整本《红楼梦》的艺术形象,联接起小说中一众人物的命运沉浮,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

(一)直接水意象与人物命运1.甘露浇灌下成长的精魂《红楼梦》第一回写道:“西方灵河岸上的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是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甘露之恩让绛珠草延长了寿命,后来幻化成人形,“只因为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才有了紧接下来的还泪的故事。

可泪尽之时也是缘尽之时,那绛珠草化身的黛玉也断无继续留恋尘世的道理。

“林颦卿者,……花处姊妹从中,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得其媚而不能的其秀,香菱有意逸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

[1]”不错,宝钗、探春、湘云她们都是大观园中的俊俏佳人,有着不可轻视的个人魅力,但作为绛珠仙草化身的林黛玉,受过甘露的灌溉,比大观园中的其他女孩子多了一份灵气、平添了一番清韵。

当然,黛玉的诗性、她的脱俗让她与园子中的很多人格格不入。

丫头们觉得她心眼小又刻薄,成天哭哭啼啼无事生非,是个难伺候的主儿。

事实上黛玉除了在与宝玉爱情上面的斤斤计较外,生活中的小心眼,也不过是图个口舌之快。

相反在贾府的众多主仆关系中,黛玉和紫鹃是相处最好的。

平儿干练忠心,也时常会被王熙凤贾琏拿来煞性子;宝钗对莺儿很好,可惜再好也有上下之分;怡红公子经常姐姐妹妹的乱叫,可连袭人亦被他踹过。

《红楼梦》的虚幻与真实

《红楼梦》的虚幻与真实

红楼梦的虚幻与真实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备受推崇的经典之作。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虚幻与真实。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探究《红楼梦》中的虚幻元素如何影响和呈现其中的真实情感、人物塑造以及社会寓意等方面。

1. 虚幻与真实的交织:情节与故事1.1 桃花林故事在《红楼梦》中,桃花林故事是一个突出展示虚幻与真实交织的例子。

这个情节中,主人公贾宝玉进入了一个仙境般的桃花林,享受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里弥漫着迷人的花香,让人陶醉其中。

然而,在这美好背后却隐藏着愁绪和离别之情。

通过对这个桃花林故事的描写,作者巧妙地将虚幻和真实相互交织,既展示了人们对美好幻想的向往,又表达了离开家园的游子心中无尽的思乡之情。

1.2 梦境与现实《红楼梦》中的梦境情节是虚幻与真实相互融合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通过梦境,作者创造出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在这里人物可以变得超越现实世界所限制的性格和行为。

虽然梦境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构和荒诞的,但它却揭示了人物内心真实而深刻的愿望、恐惧和挣扎。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角色多次梦境描写,读者能够窥见他们内心世界最真实的一面。

2. 虚幻与真实的影响:人物塑造2.1 艳遇与命运在《红楼梦》中,许多角色塑造都依赖于虚幻元素。

例如贾宝玉与黛玉之间复杂而动人的情感关系被曲折剧情与虚幻意象所渲染。

通过对贾宝玉多次艳遇和命运的描写,作者展现了他内心纠结、善良而又脆弱的一面。

这种虚幻与真实的交织为人物形象增添了复杂性和魅力。

2.2 社会寓意与人性剖析《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故事,更是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特点的深刻剖析。

通过虚幻元素的融入,作者展示了封建社会阶级制度下人们面临的虚伪、权谋和空虚。

同时,他也揭示了个体在家族、社会压力下所展现出来的无奈和挣扎。

这些寓意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越现实生活的思考之境。

结论《红楼梦》中虚幻与真实的交织是其独特艺术魅力所在。

情节乃至整个作品中虚幻元素与现实情感、人物塑造以及社会寓意相互渗透,共同呈现出一个复杂而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红楼梦中人物判词及其命运

红楼梦中人物判词及其命运

红楼梦中人物判词及其命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他们的判词和命运也是小说中的重要元素。

以下是一些主要人物的判词及其命运:
1. 贾宝玉,判词是“葫芦案”,他是贾府的少爷,被认为是“红楼梦”的主角之一。

他命运坎坷,最终因为红颜祸水和家族的变故而悲惨地离世。

2. 林黛玉,判词是“葬花吟”,她是贾宝玉的表妹,是一个聪明敏感的女子。

她命运多舛,最终因为爱情和疾病而离世。

3. 薛宝钗,判词是“秋夜叹”,她是贾府的远房亲戚,美丽聪慧,但命运却是不如意,最终离开贾府。

4. 史湘云,判词是“葬花词”,她是贾府的三小姐,性格活泼开朗,命运较为幸运,最终嫁给了贾宝玉的表哥。

5. 贾母,判词是“贾母词”,她是贾府的家长,智慧仁慈,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命运有着重要影响。

以上是《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的判词及其命运。

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幸和悲剧,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希望这些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隐喻与象征红楼梦中的意象之美

隐喻与象征红楼梦中的意象之美

隐喻与象征红楼梦中的意象之美隐喻与象征:红楼梦中的意象之美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其中包含了丰富而精妙的意象,其中不少是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达的。

这些隐喻和象征为小说增添了深度和寓意,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社会以及命运的思考和触动。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中的意象之美,并解读其中隐喻与象征的含义。

一、黛玉才情与草红楼梦中,黛玉以其出众的才情和独特的性格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而与黛玉的形象相伴而生的是草。

作者以草与黛玉相联系,意味着黛玉的情感世界与众不同,充满了矛盾、敏感和离奇之美。

草的柔韧和坚韧两重性格,正像黛玉一样,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倔强和善变,有时又展示出温婉和柔软。

草与黛玉的结合,既凸显了黛玉的独特性格,又衬托出她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二、黛玉的泪与草的抽打在红楼梦中,黛玉的泪水经常伴随着她的悲伤和无奈而流淌。

这些泪水被作者隐喻为草的抽打,暗示着黛玉心灵的痛苦与折磨。

草的抽打不仅仅是对黛玉情感状态的形象化描写,更深层次地展现了黛玉作为一个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受到压抑和摧残的悲凉命运。

通过这种隐喻,作者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封建礼教所造成悲剧的呼吁。

三、宝玉与莺儿的象征意义红楼梦中,宝玉与莺儿的关系堪称经典。

宝玉是个纨绔子弟,而莺儿则是宝玉情感世界中的一片纯净。

莺儿以其形象的灵动和飞舞,象征着宝玉内心深处的纯真和悲伤。

她是宝玉心灵的寄托,同时也是宝玉幼时失去的亲人的化身。

莺儿的出现和离去,不仅象征着宝玉纷繁复杂的情感,还折射出他尊贵家族的没落与悲剧的结局。

四、色彩的象征意义在红楼梦中,色彩扮演着重要的象征角色。

红、黛、翠、玄等颜色在小说中被运用得十分巧妙,每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主题。

例如,红色代表着热情、欢乐和活力,而黑色则象征着悲伤、痛苦和不幸。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作者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情感的起伏和人生的多变。

五、黛玉、宝玉、贾母:命运的象征在红楼梦中,黛玉、宝玉和贾母三个角色都可被视为命运的象征。

自然意象归纳总结范文

自然意象归纳总结范文

自然意象归纳总结范文自然意象是文学创作中常被运用的一种表达手法,通过对自然界的景物、动植物以及大自然的气候景象等进行描写,以此来塑造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主题和意义。

自然意象的运用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审美愉悦。

下面将对自然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自然意象。

1. 山水意象山水意象是自然意象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通过对山川和江河湖泊等地理景观进行描写,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红楼梦》中的“荣府八记”一节中,作者通过对贾府的园林景观进行描写,展示了贾府显赫的地位和荣华富贵的景象。

山水意象还可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人们对于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2. 动物意象动物意象是一种常被运用的象征手法,通过对动物的特征、行为和形象进行描写,以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

例如,《西游记》中的“猴王大闹天宫”一节中,作者通过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描绘,展示了他的机智、勇敢和幽默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正义和自由的追求。

动物意象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动物的对比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主题,例如对鹰和鸽子的对比可以表达战争和和平的对立。

3. 植物意象植物意象一般通过对花草树木等植物的形象与特征进行描写,以抒发情感和表达主题。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中,通过对明月和霜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植物意象还可以通过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的描绘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4. 天气气象意象天气气象意象是一种常被运用的手法,它通过对大自然的气候和天气现象进行描写,以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

例如,在《白鹿原》中,作者通过对不同季节和天气现象的描写,营造了不同的氛围,以此展示人物的心情和命运的变化。

天气气象意象还可以通过对阳光、阴雨和风雪等元素的运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命运的起伏。

自然意象是一种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中的手法,它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达,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悲歌一曲水国吟——《红楼梦》水意象探幽【精品文库】

悲歌一曲水国吟——《红楼梦》水意象探幽【精品文库】

悲歌一曲水国吟——《红楼梦》水意象探幽======================================================================一水,是《红楼梦》中蕴涵丰富、在在而有的意象。

大观园里,由曲径通幽处穿过石洞,便见“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往北数步.可俯视“清溪泻雪”;它流向潇湘馆,盘旋竹下而出,行经花溆,“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度沁芳闸而后穿墙出园。

这一脉清澄洁静的园中小溪,名之曰“沁芳泉”。

在这汩汩流动的泉水之外,“水”意象还往往借助一些特殊的形态来呈现:它有时是梨花上的轻“露”,有时是石径上的薄“霜”;有时化为寒“雨”,淋漓在竹梢、芭蕉叶上和林黛玉寂寞的秋窗外;或凝成冷“雪”,飘舞在半空、梅花枝头以及众女儿欢乐的诗篇中;有时,它又聚作“泪”水,无休止地从林黛玉的眼中心底流出,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成为大观园中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观,而有别于泉、雨、霜之类的自然意象。

与大观园现实性“水”意象相对应,作者还设置了神话层面上的“水”景观:西方“灵河”岸边的三生石畔,绛珠仙草因有神瑛侍者每日的“甘露”灌溉,得以久延岁月,修成女体,遂以蜜青果为食,“灌愁海水”为饮;太虚幻境里,有绿树“清溪”,情天“情海”,警幻仙姑用以款待浊玉的,是名为“千红一窟”的仙“茗”和“万艳同杯”的美“酒”。

其茗乃以仙花灵叶上所带“宿露”烹成,其酒则以百花之蕤万木之“汁”、麟“髓”凤“乳”酿就。

如曰清溪、寒雨、冷雪、薄霜、轻露乃是实体性“水”意象的话,那么灵河、愁海、情海则是虚拟性“水”意象。

作者既赋予“水”以韵味独存的幽深寄寓,又赋予它以风姿各异的外在形态,通篇文字自然是“水”象联翩,“水”意盎然。

二“水”在《红楼梦》中,不仅仅是溪流河海、霜雪雨露这样一些自然意象,也不仅仅是盈盈珠泪这一人文意象。

在曹雪芹笔下,“水”还是“女儿”的象征。

这位性灵殊异于众、诗人气质浓郁的小说家迁想妙得,让他的男性主人公贾宝玉向芸芸读者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红楼梦水意象与人物命运

红楼梦水意象与人物命运

红楼梦水意象与人物命运摘要: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认定水是万物之源,可以滋润万物。

水这个意象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

红楼梦中的水意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直接水意象和间接水意象,直接水意象主要包括甘露、红泪,间接水意象有:沁芳闸、潇湘馆、凹晶馆等。

这些水意象承载了作者曹雪芹对笔下人物的思想感情,被作者赋予了含蓄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具体说明红楼梦中水的意象,具体说明其暗含的人物命运,试从文本角度拨开迷雾探秘红楼。

关键词:红楼梦水意象人物命运西方净土之上,有甘露、灵河,灌愁海;太虚幻境之中有万艳千红的酒茶;四合红尘之内,多是水做的骨肉,芙蓉出水般的女儿。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似水流年之间演绎出了一部镜花水月的红楼梦。

水意象,这个贯穿了整本红楼的艺术形象,联接起小说中一众人物的命运沉浮,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

小说中众多水意象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水意象和间接水意象。

(一)直接水意象与人物命运1.甘露浇灌下成长的精魂作者在书中第一回写道:‚西方灵河岸上的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是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甘露之恩让绛珠草延长了寿命,后来幻化成人形,‚只因为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才有了紧接下来的还泪的故事。

可当泪尽后,债也跟着还完,泪尽之时也是缘尽之时。

那绛珠草化身的黛玉也断无继续留恋尘世的道理。

第一回合作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神话故事,决定了黛玉宝玉之间故事发展大的框架。

在这个神话中男女主角都是仙人,免不了要受众多条款的约束,而绛珠草私自动情无疑是违背了规则,任何时代,任一世界违背了规则注定要付出代价。

第二,在第一回中作者又设计安排绛珠仙草换化成人形后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离恨天,本为佛教中的一个世界,后来人们常着眼于离恨二字,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比喻男女间抱恨,长期不得相见。

作者有意设置这一情节,再一次暗喻了两人之间的情爱不得善终的结局。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隐喻解读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隐喻解读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隐喻解读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与隐喻而闻名。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以浓郁的艺术风格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意象与隐喻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一、花园与人物在红楼梦中,花园被多次出现并且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

花园象征着纯洁、美好和遥不可及的境界。

比如贾府的荣府,它的花园被描绘为一个美丽的世界,代表着豪华富贵的生活和令人向往的情感。

而花园中的人物,如黛玉和宝玉,也与花园的意象相互呼应。

黛玉如同花园中的花朵,美丽而短暂;而宝玉则像花园中的一棵树,承载了家族的希望和悲伤。

他们的命运与花园的兴衰紧密相连,呈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沉浮。

二、美食与财富在红楼梦中,食物被用作表达社会地位和财富的重要手段。

作者通过对美食的描写,凸显了贾府的富饶和奢华。

贾府的宴席上,香气四溢、珍馐美味令人垂涎欲滴,这不仅体现了贾府的奢侈生活,同时也意味着权贵阶层对财富的追逐和享受。

然而,红楼梦中的美食同时也蕴含着讽刺的意味。

贾府的富贵与家族的衰败密不可分,美食成为了封建社会虚荣和消亡的象征。

三、园林与虚幻园林在红楼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景观,也是情感的载体。

园林中的景物经常被运用为借喻和隐喻,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

园林殿堂的建筑和精致的布局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繁华与虚幻。

比如贾母的大观园,它被形容为“众口难调”的景色,寓意着封建家族中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和不和谐。

而贾府的荣府则象征着豪门家族的兴衰和虚荣,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元素,凸显了家族的财富和世俗的价值观。

四、玉与情感在红楼梦中,玉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纯洁、美好的情感。

宝玉和黛玉作为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他们的命运与玉紧密相连。

宝玉象征着对纯真和美好的追求,而黛玉则象征着无法得到的美丽和纯净。

他们的命运坎坷、情感纠葛,以及最终的离别和死亡,都表达出作者对封建社会中感情的无奈和悲伤。

托物寄情作文

托物寄情作文

托物寄情作文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之一,托物寄情是其中的一种写作手法。

托物寄情是通过对物象的描写,抒发人物内心情感和写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将通过分析《红楼梦》中的托物寄情,探讨其在作品中的价值和意义。

主体托物寄情的定义与特点托物寄情是一种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寄托于物象之中的写作手法。

通过对物象的描写,作者可以更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托物寄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动形象:托物寄情能够通过对物象的描绘,使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变得具体而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内涵丰富:物象本身往往具有多重意义,通过托物寄情可以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3.传递情感:通过对物象的描写,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托物寄情在《红楼梦》中的应用《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诗意和情感的小说,托物寄情在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红豆象征爱情:在《红楼梦》中,红豆被用来象征爱情,而抿一抿红豆汤则暗喻了人物对爱情的思念和牵挂。

2.落花代表离别:落花是《红楼梦》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它象征着离别和无奈的命运。

通过描述落花,作者表达了人物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3.水的多重象征:水在《红楼梦》中被用来象征生命、变幻和无常。

作者通过描写水的流动和变化,表达了人物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托物寄情的意义和价值托物寄情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能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

同时,托物寄情也是作者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能够使作品更深入人心,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在《红楼梦》中,托物寄情更是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通过对物象的描写,作者贾亦凡可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展现了小说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

结论通过对《红楼梦》中托物寄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托物寄情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

它通过描写物象来抒发人物情感和作者思想感情,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红楼梦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意象解读

红楼梦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意象解读

红楼梦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意象解读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充满了大量深邃的意象和隐喻。

其中,秋水共长天一色常被提及,成为小说中的重要意象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中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描写和对相关情节的分析,探讨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1. 秋水共长天一色在《红楼梦》中的描写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多次运用了“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个描写手法来形容景物或人物,使得整个小说世界洋溢着浓郁的秋意。

例如,在第五十四回中,作者以“霁月光风留晚归”来描绘宝玉与黛玉相会时的情景:“自那日以后,荣府之内空气都不同平日。

众人有如夜间行云上故乡看花望月之心思;蔷薇墙孔雀架陈设之器具;饰桥亭石凳竹椅之具物,无不秋色沁入心脾。

”2.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象征意义2.1 和谐统一的美丽景象“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一种视觉上的统一感受,可以表达景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红楼梦》中,无论是描绘人物、场景还是情感,都融入了这种和谐统一的美丽。

例如,在第五十五回中,黛玉为贾母烧香时,作者描写道:“绿波荡漾好相接,花雀鸣喧赛锦帻。

”这里通过使用“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个意象,展现了贾母高尚神圣的形象和黛玉虔诚崇拜的情感。

2.2 浮生若梦的虚幻性“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可以被解读为对浮生若梦、虚幻性的暗示。

在《红楼梦》中,人物多次提及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将其与人世间的事务联系起来。

例如,在第三回里林黛玉出嫁贾家后,明玉发出感叹:“秋水共长天一色,等闲变幻风云色。

”这里可以解读为对命运的无情和现实世界的变幻莫测的感叹。

结论通过对《红楼梦》中秋水共长天一色意象的描写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在小说中既代表了和谐统一的美丽景象,又暗示了人生虚幻与变幻。

这个意象成为了作者表达情感、抒发思想、揭示事物本质的重要手法之一。

它使整个小说更加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并让读者感受到红楼梦世界的深度和魅力。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象征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象征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象征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意象与象征
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红楼梦中一些重要的意象和象征,并探讨它们
的意义。

1. 红楼:红楼是整个小说的核心意象,象征着富贵荣华的世界。

它代表了贾府的繁荣和贵族社会的虚幻和脆弱。

红楼还象征了宝玉
对于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自由的追求。

2. 水:水是红楼梦中最常出现的象征之一。

清澈的水代表着美
好的人物和情感,而浑浊的水则象征着虚伪和世俗的欲望。

水还象
征着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以及命运的转变。

3. 花:花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也是作者曹雪芹最擅
长运用的意象之一。

不同种类的花代表着不同的人物和情感。

玫瑰
花象征着贵族世家的荣誉和灵魂的美丽,牡丹花象征着封建礼教的
束缚和女性的无奈。

4. 鸟:鸟在红楼梦中是自由和天真的象征。

它代表着人物内心
最真实的渴望和追求。

在小说中,鸟常常成为主人公们心灵的寄托
和表达。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象征是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
表达。

通过这些意象和象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
情节,同时也可以反思社会和人生的意义。

以上是对红楼梦中意象与象征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字数:162)。

《红楼梦》中的风筝意象与探春命运

《红楼梦》中的风筝意象与探春命运
文 学研究
《红 楼 梦 中 的 风 筝 意 象 与 探 春 命 运
。陈 晶
摘 要 :在曹雪芹的笔下,花喻美人 ,玉比君子 ,月寄幽情 ,镜 隔虚 实。 “繁花” 、 “美玉” 、 “冷 月”、 “明 镜”等意象共同构建了 《红楼梦 博 大精深的意象世界。意象和人物之间有着复杂的对应 关系。纵观前八十回的文 本,风 筝意象的出现总是和 贾府三小姐探春 的前途未来紧密相连。以风筝为喻体 ,暗示了探春 的悲剧命运,进而显 示 了 红楼梦 的文化 内涵。意象不但作 为叙事元素契合全书的意义指向,同时也发挥 了诗化 的功能。以意象暗示 人物命运正是 红楼梦》这部诗性小说的重要手 法。 关键词: 红楼梦》 风 筝 探春 意象 诗性手法
所 作 爆竹 ,此 乃一一响而 散 之物 。迎春 所 作 算盘 ,是打 动 乱 如 风 筝 也有 着 刻 画人 物 的作 用 , 不 同的 人对 待 风筝 的态度 也 不
麻 。探 春 所 作风 筝 , 乃飘 飘浮 荡 之物 。惜 春所 作 海灯 ,一 发 同 ,大观 园众 儿女 对 待风 筝 的 态度 ,体现 了人物 性 格特 征 。
的前 途 未 来紧 密相 连 ,可 以说 是探 春 的 命运 象 征 物 。探 春 是 现 的。 早在 第 五 回 中 ,作者 就 以图谶 来揭 示十 二钗 “薄命 司
贾 政 的 女儿 ,生母 是 赵姨 娘 。虽然 是 庶 出 ,可 她 心高 志 大 , 中薄 命 人 ”的 悲 剧 命 运 。代 表 探 春 的 图上 画 的 是两 人 放 风
第 五 回贾 宝 玉梦 游 太虚 幻 境 ,在 薄 命 司 中翻 阅金 陵 十 二 喻 有两 个 人 (不 知 是否 赵 姨 娘和 贾环 )设 谋 让探 春远 嫁 的 ,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红楼梦》中女子们的花之意象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红楼梦》中女子们的花之意象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红楼梦》中女子们的花之意象‚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贾府由盛渐衰之后为数不多的热闹场面,众儿女凑在一起为宝玉庆祝生日,他们做了一个游戏,叫做‚占花名儿‛。

(63回)薛宝钗——牡丹花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

‛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的时候雍容华贵,又称‚花王‛。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做《清平乐》三篇,将牡丹和杨贵妃揉合在一起歌咏。

曹雪芹在文中也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花中之王论美貌——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

(雍容娴雅之美)论才情——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而宝钗则是‚全才‛。

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

论人情练达——秉持世俗的理智,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风范,一步一步实现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夫有治国才,妻有停机德。

这也是封建时代女性的最高人生理想。

任是无情---就算是它无情,是假设的口气,就算她无情也可以让人心动,何况有情,岂非让人心碎。

然而宝玉偏偏不动心。

纵然有动心时刻,是宫里赐出麝珠串时候,宝玉心中一动,也是随即想,要是这臂膊长在林妹妹身上……这句其实写的不是宝钗的无情,而是她的可悲,如此人物,偏偏宝哥哥不为所动,正所谓高士晶莹雪,宝钗曾然香闺如雪洞般素净,然总归是‚有女怀春‛,而不是隐逸的高士,宝哥哥却有意无意在心中当她高士般供着,那是宝钗的无奈。

贾探春——杏花数到探春,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

‛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

《红楼梦》人物之中医体质与命运

《红楼梦》人物之中医体质与命运

《红楼梦》人物之中医体质与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人物刻画和情节设置极具特色。

而从中医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人物体质与命运也有着密切的。

本文将从中医体质学说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在中医体质学说中,人的体质可分为寒、热、湿、燥、瘀、虚等类型。

下面我们就以《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为例,分析其体质类型。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她身体瘦弱、多病,常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从中医角度来看,林黛玉属于寒性体质。

她长期受寒湿侵袭,导致体内寒气瘀滞,形成了一系列寒证。

同时,寒性体质还容易引发气滞血瘀,使得林黛玉常常出现心烦、失眠等症状。

与林黛玉不同,薛宝钗则属于平和体质。

她身体强健,不容易得病,而且食欲正常,二便通畅。

这种平和体质使得薛宝钗在小说中总能保持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不会被情绪所左右。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且多愁善感。

中医认为,这种体质的人容易肝气郁结,引发各种疾病。

果然,在小说后期,贾宝玉因情而病,最终离世。

可见,情感对体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中医角度来看,王熙凤的体质偏于燥热。

她争强好胜,行事狠辣,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导致体内燥热内生,引发心火旺盛。

在小说中,王熙凤因权力斗争而心力交瘁,最终病逝。

这恰恰说明了燥热体质对命运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中的人物体质与命运存在着密切的。

林黛玉的寒性体质使得她长期受病痛折磨,并最终导致她的悲剧命运;薛宝钗的平和体质让她在各种困境中都能保持冷静,最终得以过上安稳的生活;贾宝玉的肝气郁结体质使得他在情感上容易受到伤害,并最终因情感问题而病逝;王熙凤的燥热体质使得她在权力斗争中容易身心疲惫,并最终导致她的悲剧结局。

当然,除了体质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影响着人物的命运。

例如,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选择等都会对人物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体质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知识点整理《水调歌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的一首歌曲,由曹雪芹创作。

本文将对《水调歌头》进行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及背景《水调歌头》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红楼梦》是他一生中的代表作品,它描绘了18世纪中国贵族社会的生活,以及人性的复杂和悲剧的命运。

二、《水调歌头》的题材《水调歌头》描绘了女主角林黛玉的心情和对红楼梦命运的预感。

这首歌曲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林黛玉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三、诗歌的结构《水调歌头》由五言诗构成,共有十四行。

整首诗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通过音调,情感和意象的变化来揭示林黛玉的内心世界。

四、诗歌的主题《水调歌头》以林黛玉为中心,主题聚焦于她的命运和悲剧。

林黛玉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角色,她的命运被厄运困扰,同时又深受伤害和不公对待。

这首诗揭示了她的痛苦和无助,以及她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五、表达技巧《水调歌头》采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林黛玉的情感。

比如,通过音律和押韵的使用,诗歌创造了一种悲伤而哀怨的氛围。

此外,用意象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六、诗歌的意象《水调歌头》中的一些意象在整首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比如,水、月、花等象征着林黛玉的命运和内心世界。

这些意象使诗歌更加生动而深刻地展示了林黛玉的情感和命运。

七、诗歌的继承特点《水调歌头》承袭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许多传统特点,如五言诗的形式和押韵规律。

同时,诗歌中融入了曹雪芹自己的创新和独特的风格,显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深度。

八、诗歌的文学价值《水调歌头》作为《红楼梦》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它不仅是小说中对林黛玉情感的描绘,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表现力展现了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以及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使读者对其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和思考。

九、《水调歌头》的影响《水调歌头》作为《红楼梦》中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学和文化。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象征解析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象征解析

红楼梦中的意象与象征解析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中意象与象征的解析,探讨其在作品中所代表的意义和表达的主题。

一、花卉意象:揭示情感和人物性格在红楼梦中,花卉常常被用作意象的表达,花卉的不同品种和形态常常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人物性格。

比如,黛玉与芙蓉花的联系紧密,芙蓉花被赋予了黛玉纯洁、傲娇的性格特点。

而宝玉与草莓花的联翩则表达了宝玉天真、浪漫的一面。

二、水意象:象征变幻和无常红楼梦中的水意象经常出现,通常象征着变幻和无常。

水的形态多样,有时宁静如湖,有时喧嚣如泉,这种多变的特点与人事纷繁的世界相呼应。

比如,林黛玉与湖泊之间的联系,表达了黛玉性格中深情和波澜不惊的两面。

而王熙凤与涌泉的联系,则突出了她机智和喧嚣的性格特点。

三、园林意象:抒发情感和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园林是红楼梦中重要的场景,也是意象的重要来源。

园林被运用来抒发情感和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其中,荣府和贾府的园林之争体现了荣府和贾府两个家族的世系纷争,代表着权力与荣耀的较量。

而宝玉所建造的蘅芜苑,是宝玉内心世界的寄托,也是他对深情和哲思境界的表达。

四、鸟类意象:展示人物命运和命运转折红楼梦中的鸟类意象常常作为人物命运的象征。

比如,凤姐的名字中就有“凤”的字眼,她所具有的风华与悲剧命运与凤鸟的形象所象征的飞翔与坠落相对应。

而黛玉的名字中有“雪”的字眼,与白鹭形象的联系更是突出了黛玉命运的曲折与悲剧。

五、色彩意象:突出人物特点和表达情感红楼梦的色彩意象常常用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和表达情感。

比如,红、紫、绿、蓝等颜色常常被用来描绘分明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譬如,黛玉与翡翠的联系,则是通过颜色的选择,体现了她纯洁、矛盾的性格特点。

通过以上对红楼梦中意象与象征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各种意象的运用,巧妙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状态和命运转折。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描绘,更是对人性的深度剖析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红楼梦意象与象征解读

红楼梦意象与象征解读

红楼梦意象与象征解读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使得作品充满了深意和抽象的美感。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意象和象征进行解读,以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意象解读1. 水水是红楼梦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它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变化,以及人性的多样性。

在小说中,水经常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如池塘、湖泊、河流等,每一处水景都寄托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与命运。

比如贾琏与王熙凤的爱情故事便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他们多年的守候与无奈。

水的流动与变幻也象征着红楼人物的命运多舛,命运也如同水一般无法预测和掌握。

2. 花花是红楼梦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它代表着美丽、爱情、欢乐和短暂的生命。

在小说中,花的描写非常细腻,每一朵花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比如黛玉自比黄花,表达了她的清高和超然;宝玉则喜欢赏花,对花的美感有着独特的理解。

花在红楼梦中还经常与爱情挂钩,如薛宝钗、王熙凤等人都与花有着密切的联系。

3. 鸟鸟是红楼梦中另一个常见的意象,它往往象征着自由、飞翔和纯洁。

在小说中,鸟常常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如鸳鸯、黄鹂等,每一种鸟都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鸟在红楼梦中往往与少女形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她们纯真、天真的心灵和可爱的个性。

二、象征解读1. 荣府荣府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的象征,它代表着封建社会的富贵与奢华,以及权力的集中和腐败。

荣府的描写充满了细节和意象,如帏幕、宝石、珠宝等,使得荣府成为红楼梦中最为繁华的场景之一。

然而,在繁华的外表下,荣府所蕴含的却是荣府人物的虚荣和堕落,以及整个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破败。

2. 贾府贾府是红楼梦中另一个重要的象征,它代表着一个富有、权势的封建家族,以及封建社会的传统和礼仪。

贾府的描写多以府内人物和府内景物相结合,通过对人物与环境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审视和反思。

贾府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每一个人物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命运,这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多样性,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生命的隐喻_论_红楼梦_中的水意象

生命的隐喻_论_红楼梦_中的水意象

第11卷第3期 2009年6月滁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Vol.11No.3 J un.2009 作者简介:杨 沉(1973- ),女,安徽凤阳人,硕士,滁州学院图书馆政工师。

收稿日期:2008210225生命的隐喻———论《红楼梦》中的水意象杨 沉(滁州学院图书馆,安徽滁州239000)摘 要: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水具有创生万物的生殖原初意象。

《红楼梦》中充斥着大量的水喻。

作为《红楼梦》中蕴涵丰富、在在而有的水意象,曹雪芹赋予其以韵味独特的幽深寄寓。

水生万物的生命隐喻被作者匠心独运地化入文本的构建之中。

关键词:红楼梦;水意象;创生;隐喻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794(2009)03200152040 前 言水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通的物质,具有静动、清浊等物理特征,同时亦具有饮用、洁净等功能。

由于其与人类的生命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水成为一种“有意味的”文化意象。

这种“有意味”的文化意象首先表现为“水生万物”这一诗化哲学命题,它强调突出的是水的本原性和创生功能。

这在《太一生水》、《管子・水地篇》等中皆有所表现。

“大一生水,……是古太一藏于水,行于时。

周而复始,以己为万物母……”[1]庞朴先生认为,“太一生水”的“生”乃为化生之生,有生养、生殖的意味。

“太一”化生为水,水又生万物[2]。

管子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管子・水地篇》)其他诸如老子的以水喻道等,都表现出了一种诗性哲学的共识,即水为万物之本原。

管子又言“人,水也。

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同上)水亦生人。

故而,“水”既是太初之时混沌未开雾水蒙蒙的实况描述,也是化生万物的生殖原初意象。

“它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从一开始便与中国古人的生活和文化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并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对自然的认知,逐渐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水意象与人物命运摘要: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认定水是万物之源,可以滋润万物。

水这个意象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

红楼梦中的水意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直接水意象和间接水意象,直接水意象主要包括甘露、红泪,间接水意象有:沁芳闸、潇湘馆、凹晶馆等。

这些水意象承载了作者曹雪芹对笔下人物的思想感情,被作者赋予了含蓄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具体说明红楼梦中水的意象,具体说明其暗含的人物命运,试从文本角度拨开迷雾探秘红楼。

关键词:红楼梦水意象人物命运西方净土之上,有甘露、灵河,灌愁海;太虚幻境之中有万艳千红的酒茶;四合红尘之内,多是水做的骨肉,芙蓉出水般的女儿。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似水流年之间演绎出了一部镜花水月的红楼梦。

水意象,这个贯穿了整本红楼的艺术形象,联接起小说中一众人物的命运沉浮,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

小说中众多水意象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水意象和间接水意象。

(一)直接水意象与人物命运1.甘露浇灌下成长的精魂作者在书中第一回写道:‚西方灵河岸上的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是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甘露之恩让绛珠草延长了寿命,后来幻化成人形,‚只因为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才有了紧接下来的还泪的故事。

可当泪尽后,债也跟着还完,泪尽之时也是缘尽之时。

那绛珠草化身的黛玉也断无继续留恋尘世的道理。

第一回合作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神话故事,决定了黛玉宝玉之间故事发展大的框架。

在这个神话中男女主角都是仙人,免不了要受众多条款的约束,而绛珠草私自动情无疑是违背了规则,任何时代,任一世界违背了规则注定要付出代价。

第二,在第一回中作者又设计安排绛珠仙草换化成人形后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离恨天,本为佛教中的一个世界,后来人们常着眼于离恨二字,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比喻男女间抱恨,长期不得相见。

作者有意设置这一情节,再一次暗喻了两人之间的情爱不得善终的结局。

‚林颦卿者,……花处姊妹从中,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得其媚而不能的其秀,香菱有意逸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1] 。

‛不错,宝钗、探春、湘云她们都是大观园中的俊俏佳人,有着不可轻视的个人魅力,但作为绛珠仙草化身的林黛玉,受过甘露的灌溉,比大观园中的其他女孩子多了一份灵气、平添了一番清韵。

当然黛玉的诗性、她的脱俗让她与园子中的很多人格格不入。

丫头们觉得她心眼小又刻薄,成天哭哭啼啼无事生非,是个难伺候的主儿。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宝钗扑蝶时无意撞破两个丫鬟的对话,在被发现后宝钗及时将罪责推脱到了黛玉身上。

红玉当时说出了这样一段话:‚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

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漏了风声,怎么办呢?‛这样看来,精通人情世故的宝姐姐确实是老少皆宜,只是翻遍全书,却没有黛玉卖乖献媚的片段。

事实上黛玉除了在与宝玉爱情上面的斤斤计较外,生活中的小心眼,也不过是图个口舌之快,性情中人是想什么说什么,真正往心里去的事情倒没有几件。

相反在贾府的众多主仆关系中,黛玉和紫鹃是相处最好的。

平儿干练忠心,也时常会被王熙凤贾琏拿来煞性子;宝钗对莺儿很好,可惜再好也有上下之分,她可以对府中的姑娘丫头们亲热,但自己的下人却难得见她一个笑脸;要说怡红院中的怡红公子,他倒是经常姐姐妹妹的乱叫,可连袭人亦被他踹过。

黛玉却是一句重话都没对紫鹃说过,从头到尾,她是拿紫鹃当真朋友来对待。

她对人的真诚,已远远超过大观园中其他任何一位小姐。

2.水意象之红泪在中国人的审美眼光中,红色大概是最美的色彩。

过年家家户户贴的春联是红色;要结婚了,新人发的喜帖是红色;那些牵线搭桥的媒人被称为红娘……人们对红色有着独特的情感,到了后来红色又成为了女性的代名词,‚红颜”“红妆”“红袖”“红粉”“红泪”都有着与女性密不可分的关系。

红楼梦中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子。

绛色就是红色,珠呈圆形,是泪的形状,是红色的眼泪,也是血泪。

红楼梦第一回写道,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

脂砚斋在旁批到:‚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明确指出‚绛珠‛就是‚血泪‛。

红楼梦中,不止一处提到血泪。

第二十七回中,黛玉所做葬花吟中有‚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第二十八回,宝玉、蒋玉菡、薛蟠三人聚在一起吃酒,宝玉在席间唱到:‚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第五十回,咏红梅花得“红”字李纹所作:‚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以血泪比喻红梅。

第七十回黛玉的《桃花行》中也写到:‚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与胭脂、红花相近颜色的就是血泪了。

第七十八回宝玉为晴雯撰写《芙蓉女儿诔》时,也是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

再看贾母赐予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也可以做子鹃来看,就是我们常说的杜鹃。

杜鹃啼血是血泪的文化意象之一,自古就有“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说法。

从这个名字,我们不难想象到,黛玉最终的不幸结局。

(二)间接水意象与人物命运1.潇湘馆的血泪意象潇湘,在今天的湖南。

湖南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荒僻之地。

北宋词人秦观被贬郴州之时写下《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流露出无限凄愁意绪。

黛玉所作七律《秋风听雨》中有:“人世几多回首处,梦依百度忍别离。

今朝哽咽同谁泣,泪比潇湘汝可知?”。

另一首《感潇湘》中提到“浮云一别两相忆,流水十年惟愧忧。

”“执手未有三生意,自在飞花随水流。

空聚首,空聚首,新愁旧怨几时休。

”也俱是行云流水的无奈感怀。

潇湘馆,结合了潇湘的相思离愁,成为红楼梦中另一处重要象征。

林黛玉号潇湘妃子,住的是潇湘馆。

潇湘馆竹叶繁茂,书中描写到:‚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翠竹四季常青,不与群芳为伍,正如林黛玉不喜脂粉,清丽脱俗的形象。

湘妃竹源于娥皇女英,她们得知丈夫的死讯之后,在湘江边日夜痛哭,眼泪落在竹子上,就有了著名的湘妃竹。

潇湘妃子,湘妃竹,二者之间其实是互通的。

第三十七回中,海棠诗社初建,探春给林黛玉想的雅号是这么说的:‚当日娥皇女英洒泪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

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那竹子想来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做‘潇湘妃子’完了‛。

潇湘妃子,暗含着相思与别离。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黛玉、紫鹃、潇湘馆,都是血泪的象征,暗喻这位才女红颜易逝的悲剧命运。

2.凹晶馆联诗透露出的悲凉命运谶语《红楼梦》中,有两处命名别致的屋舍:凸碧堂,凹晶馆。

凸凹二字历来鲜有作为轩馆之名,放在这里,不仅不落俗套,却更加体现了它的独特蕴含。

第七十回中这样描述到:“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

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

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

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

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

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

”曹公充分发挥联想,将字形结构与山水特点相联系,创造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庭院建筑。

在这些特别的建筑里,上演着特别的故事。

“黛玉葬花、凸碧堂品笛、凹晶馆联诗,杜撰芙蓉诔,都是美景哀情,悲凉之雾早弥漫其中了。

连宝黛爱情的欢乐,也总带着一种秋天的萧瑟,如连绵不断的秋雨,缺少一些明朗的颜色。

[2]”根据曹雪芹原意,凹晶馆联诗应是贾府衰败前的最后一个中秋夜,烈火烹油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

从这一次中秋夜宴,我们看不到往日的热闹繁荣:宝钗宝琴不在,李纨凤姐病着,夜宴上也少了平日里的把酒言欢,除开贾母兴尤未阑,邢夫人、王夫人等人都有些倦意。

凹晶馆联诗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表面欢腾的夜晚。

黛玉湘云二人逃席至凹晶溪馆联诗。

书中写道:‚二人同下了山坡。

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那藕香榭的路径。

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

天上的皓月,池中的水月让黛湘二人诗兴大发,商量之后,二人约定以五言排律的格式为准,用十三元的韵律。

联诗之初还有点中秋的气氛,但越到后面,悲凉的情绪越重,以至于“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鹤影”对“花魂”,黛玉葬桃花,写桃花诗,吟咏葬花吟。

整个大观园中她惜花、爱花、叹花,是当之无愧的花之精魂。

史湘云自小父母双亡,由她的叔叔婶婶抚养到大,可是境遇并不好,只有来到贾府她活泼的天性才显露一二。

第三十二回,曹雪芹借宝钗之口说出了湘云在史家的状况:“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

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

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

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

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

我看着他,也不觉的伤起心来。

”第三十六回中湘云被家中人接走,临走前嘱咐宝玉说:“就是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时常提着打发人接我去。

”她的一生,就像一只来回迁徙的野鹤,一生都在奔波之中,难以安顿下来,可湘云又是豁达的,她并没有因为自己出生的不幸就此消沉下去,大观园中有湘云的地方总是充满着一派生机。

行云野鹤般自在洒脱的气度,在她身上也显露无疑。

曹雪芹这样描写湘云:“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芦雪庵联诗中湘云也说道:“石楼闲睡鹤”,正应对了她前面的“醉眠芍药裀”的睡鹤之态。

“塘”与“月”相对又相依。

《淮南子·天文训》中载:“积阴之寒气久者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

”可见,月是水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水凝聚的精华。

塘很好理解,是水池的意思,无论是月还是塘,二者都与水相关。

当湘云说出“寒塘渡鹤影”后,黛玉只接了一句诗,在这之前都是每人两句的联诗,黛玉突兀一句不能说她才尽,作者是想通过这种变化提醒读者“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特殊性,让读者把这两句诗与前面的诗做分开看。

如果说前面的诗作与中秋,与凹晶馆相关的话,那么从这句起(后面还有妙玉的三十五韵),就不单单仅限于眼前的物象了,诗中隐含着重要的信息。

这时的“寒塘渡鹤影”是借“寒塘”一词陈述大观园落败后的景象,偌大的一个家族,就像寒塘一般的死寂凄清,了无生气。

白鹤,它代表着的富贵,权势也都成了过去式,剩下的也只可能是门可罗雀的冷寂;另一方面也是暗喻湘云的生命消亡。

下一句“冷月葬花魂”,当一个庞大的家族失去了钱,失去了权,等着他们的只可能是一损到底的命运。

“葬”这个词是上联中“渡”的程度的加深。

“花魂”一词泛指的是贾府中众多女性,既有花之精魂的黛玉,还有桃花袭人,腊梅李纨等等,俱是“把芳魂销耗”。

红楼梦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自己的缺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