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13.1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
新闻生产
![新闻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9f99b09083d049649b665898.png)
谢
谢!
新闻生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变化
• 新闻的内涵和核心观念上的变化—即融合新闻的理念 • (一)事实的展现和呈现是一个多元交互的过程; • (二)更加注重及时性 • (三)信息的采集、处理、呈现更加多元化
新闻生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变化
• 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制作和传播手段、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变化 • • • • • • • • • • • (一)全时空观 1.新闻生产的全天候 2.新闻生产的全方位化:地理位置、社会领域、生产服务对象 (二)全媒体观 1.新闻表达符合的全媒体化 2.新闻生产机构的全媒体化 3.新闻生产主体的全媒体化 (三)交互和共享观 1.新闻采写的共享 2.新闻编排的共享 3.新闻生产管理的共享
一、新闻生产
一、新闻生产的影响因素
二、新闻生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属性
新 闻 生 产
媒介内容的影响阶层模式
个人层次 媒体惯例 层次 组织层次 媒体外部 层次 意识形态 层次
• 个人层次:新闻选择、媒介素养、新闻理念、新闻专业主义等
• 媒介惯例层次:报道习惯、新闻框架等 • 组织层次:组织的规章制度、运行策略、管理制度、组织性质、生产 技术等 • 媒介外部环境层次:市场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等 • 意识形态层次: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219c7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e.png)
《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第一章名词解释1.原始新闻媒介:是指原始社会中人类利用天然介质记录和传播信息的形态及载体,可分为人身载体和身外载体,它们都是落后生产力中的自然之物。
人身载体包括“手势语"媒介和口语媒介,身外载体包括实物勿媒介、声光媒介、图示媒介。
手势媒介具有直观性和简单的模拟功能,容易被同伴理解和反馈。
口语新闻随时都可能在人际间进行,这种人人自有的媒介在今天也是交流新闻的普遍形式。
实物新闻媒介依赖具体语境才能辨别其意,表达和接受意义的人,所处的环境、对象关系和心态达到相互理解。
声光新闻扩大原始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距离,作为人类视觉和听觉媒介的最初开发,是人类追求传播时效的开始。
图示媒介满足人类新闻传播的需要:让更多不在场的人知道已发生或存在的事物:把事件永久地记载下来,让后人知道。
2.原始新闻:主要是指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漫长时期,人类利用自然物或初级人造介质传播的新闻,包括手势新闻、口语新闻、实物新闻、声光新闻和图画新闻。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推动新闻媒介向外界延伸,原始新闻的形态逐渐演变。
最早的原始新闻传播形态主要包括:游群人身传播、闻讯传播、初级符号传播、高级符号传播。
3.意媒:是人类表达思维的示意工具,思维的对象及其结果是意媒的内容,符号则是思维的形式。
意媒是人类表意的符号系统,是创造人类认识事物的交流手段,用于了解对方的发现或向对方告知某些事情。
语言为原始新闻的传播提供思想媒介,构成信息传播的符号,是人类最早的意媒。
除此以外,意媒还包括手势、文字等。
4.群体传播:是指距今大约300万至350万年左右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一种传播形式。
当时出现的原始组织称为“游群”,由血缘家庭构成,通常有男女20-45人左右,为生存而群居。
游群相互传播手势和口头新闻,身体成为天然的载体,传播范围仅仅限于“游群”内。
用手势和口语传播信息,游群成员都能看到和听到,这是群体传播。
5.闻讯传播:是指约在4万年前,原始人的群居进入规模更大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一种传播形式。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章节题库 (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章节题库 (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a86df8e65ce05087732133c.png)
第十八章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一、概念题1.新闻生产(川大2016年研)答: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新闻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
新闻生产者建构新闻事件,进而建构拟态环境。
新闻生产过程是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
新闻生产产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包括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新闻法规、形势、决策者、市场和媒体定位等。
这六个基本要素中,前三个要求构成新闻语境,后三个要素构成新闻场域。
2.新闻生产的场域(复旦大学2016年研)答:新闻生产的场域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各个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这种关系处在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矢量,对新闻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或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生产的场域是各种不同力量之间博弈的场所。
新闻产品是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
3.新闻选择(暨大2019年研;中传2016年研;南大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重庆大学2013年研;华南理工2012年研;山西大学2011年研;华中农大2009年研)答:新闻选择是指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遴选,择定其中能够和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
新闻选择通常表现为对稿件的选择,其实质则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
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二是新闻政策标准。
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新闻选择包括三种类型:①内迫性选择,即受制于媒介内部技术条件、篇幅容量而进行的选择和取舍;②需要性选择,即根据对受众已知需要的认识和未来需要的预期进行新闻选择;③外迫性选择,即在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下对新闻事实的取舍。
4.新闻的接近性(黑龙江大学2006年研)答: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即新闻与受众在地理上、心理上、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以及利害关系上等的接近关联。
《新闻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新闻学概论》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c71a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2.png)
《新闻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新闻答案:新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具有一定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的信息。
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等特点。
2. 媒体答案: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
媒体是新闻传播的载体,是新闻工作者开展新闻活动的工具。
3. 记者答案:记者是指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信息的专业人员。
记者需要具备新闻敏感性、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等专业素质。
4. 新闻价值答案: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对受众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新闻报道选择和评价的重要标准。
新闻价值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等要素。
5. 新闻伦理答案:新闻伦理是指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等原则。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填空题1. 新闻的基本属性是______性和______性。
答案:真实、客观2. 新闻媒体的受众是指______。
答案:接受新闻信息的人3.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获取______。
答案:新闻事实4. 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准确、简明、生动5. 新闻伦理强调尊重______和______。
答案:事实、受众三、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种不是新闻媒体的主要形式?A. 报纸B. 杂志C. 电影D. 电视答案:C2. 新闻的时效性是指______。
A. 新闻报道的时间要求B. 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C. 新闻报道的影响力D. 新闻报道的准确程度答案:A3.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A. 真实、客观、公正B. 客观、公正、公平C. 真实、客观、公平D. 真实、公正、公平答案:A4. 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______。
A. 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系密切程度B. 新闻事实与记者的关系密切程度C. 新闻事实与国家的关系密切程度D. 新闻事实与世界的关系密切程度答案:A5. 新闻伦理强调尊重受众的______。
政治、经济、文化、技术
![政治、经济、文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dbb576243323968011c92a4.png)
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作者:何欣蔚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7期摘要: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它受制于一定的“结构”,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事实也并一定是真实的现实,而是媒介组织所认为的现实。
本文通过分析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对新闻生产过程产生的影响,为寻求建立一种更好的“人们能够得到良好信息”的新闻生产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新闻生产一、什么决定新闻决定新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记者的实力、媒体的风格、受众的喜好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社会结构中的影响,赫伯特·甘斯着在认为:新闻从业者力图客观,但不论是新闻从业者还是受众等其他人,最终都会受自己的主观意识的支配。
他们对事实的判断也不可能完全不受自己主观意识和价值观的束缚。
新闻中的价值很少鲜明的表现,这是因为在大多情况下新闻从业者并不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判断加入到新闻中,这些价值必须通过“推断”的方式才能获得。
但不同的人在接触新闻时都带着自己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经历对同一件新闻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和结论。
这种推断主要是根据“源于”新闻的价值,“存在于”新闻内容中的价值;推断人自身的价值。
包括话题性价值和恒久性价值,以及很多已被当成理所当然的价值。
二、新闻与政治、经济新闻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新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是新闻关系论中最突出的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
[1]挣工分制度是我国国内复杂的市场政治的一部分。
目前,大多数新闻机构采取的是高度与市场联系的绩效薪酬制度。
我国的新闻媒体之所以采取计件绩效制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不能单纯的被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国家的权力也是越来越强大,新闻行业的权力也比从前大大的削弱了。
任何一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处于统治阶层的政治力量总是要把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一部分新闻行业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作为构建意识形态体系的重要传播工具。
所以政治权力对新闻报道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情况不仅存在是我国,很多其他国家也是同样如此。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f65c3e34431b90d6d85c777.png)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2、新闻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历史、应用。
(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3、世界的新闻从18世纪初开始发轫,到19世界末初步成型。
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
中国的传播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成型。
4、自由主义报刊理论:(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5、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四十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构造的,社会责任论的基础仍是自由主义报刊论。
我们今天社会需要的是:(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
(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要报道理智、新闻必须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3)供社会个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4)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途径6、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和促进国家发汗,尤其是经济发展。
与政府保持一致:注重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
守望: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注意重大项目。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
教育:强调大众遵纪守法。
7、党报理论:最早起源于苏联,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流行。
核心内容: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8、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们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从事新闻活动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全国2013年4月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4月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99221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5.png)
全国2013年4月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XXX提出“人民报刊思想”是在(A)12-279A.主编《莱茵报》时期C.指导《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B.创办《新莱茵报》时期D.改造《前进报》时期2.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XXX所著(C)1-6A.《中国新闻史》C.《中国报学史》B.《中国报刊史》D.《中国报业史》3.《报刊的四种实际》一书的作者是(A)1-3A.XXXC.XXX4.消息与信息的关系是(D)2-33A.信息是信息,消息是消息,二者毫不干系B.信息就是消息,消息就是信息,二者毫无差别C.信息是消息的一种体裁D.新闻是信息大家庭中的特殊成员5.消息传播行为的三个要素是(C)4-68A.消息—消息报导者—消息接受者C.事实—消息报导者—消息接受者B.事实—新闻媒体—新闻接受者D.新闻—新闻报道者—新闻媒体B.XXX等四人D.XXX6.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时新性指的是新闻事件的(C)3-60A.发生时间B.报导时间C.发生与报道的时差D.延续时间7.消息选择的主要标准一是消息价值,二是(A)4--81A.政策法规B.思想标准C.文学标准D.艺术标准8.新闻手段的核心内容是(A)4-87A.消息传播基本规律B.消息选择方法C.新闻价值判断D.新闻策划效果9.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信息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C)5-95A.多版出版物B.印刷消息纸C.散页出版物D.文化出版物10.新闻事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A)6-110A.上层建筑B.媒介手段C.经济基础D.文化传统11.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权利保证是(C)5-106A.生产力B.生产关系C.政治民主D.技术进步12.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将出版自由作为公民基本权利规定下来的文件是(B)7-139A.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B.法国人权宣言C.世界人权宣言D.德国消息法13.指出“…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直到19世纪成为全世界一个伟大口号”的是(DA.XXXC.XXXD.XXX14.新闻控制的目标是(C)7-149A.消息传播与消息接受的统一B.消息传播与消息管理的统一C.消息自由与行为规范的统一D.社会责任与消息自由的统一15.法西斯主义消息事业和资本主义消息事业是(C)8-157 A.相融的B.相同的C.对立的D.相近的16.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新闻改革开始进行(A)8-167A.运行机制的改革B.管理体制的改革C.领导体制的改革D.作风文风的改革17.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群众服务是我国消息事业的(D)8-170A.基本内容B.基本要求C.基本路线D.基本方针18.1958年提出报纸“五大作用”的我党领导人是(A)11-261A.XXXB.XXX)7-139C.XXXD.XXX19.1957年提出“要政治家办报”这一主张的是(A)10-237A.XXXC.XXXB.XXXD.XXX20.对“报纸应当绝对放弃政治”这一提法进行尖锐批评的革命导师是(B)10-210A.XXXC.XXXB.XXXD.XXX2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是消息事业党性原则在(A)10-223A.思想路线上的表现C.组织路线上的表现B.政治路线上的表现D.群众路线上的表现22.消息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消息事实的(C)11-246 A.新鲜性C.指向性B.趣味性D.重要性23.错误舆论按其程度不同,大体可以分为片面舆论、极端舆论和(A)11-266A.反动舆论C.低俗舆论B.荒谬舆论D.邪恶舆论24.消息事业引导社会舆论所使用的基本手腕是(C)6-118 A.坚持特定政治立场C.报道和评价新近事实B.宣传国家政策D.刊登理论文章25.将读者来信称作政治“晴雨表”的是(B)12-289A.XXXC.XXXB.XXXD.XXX26.XXX在《西南区消息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把“拿笔杆子”看作是(A)11-253A.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C.传播知识的主要方法B.宣传政策的主要方法D.普及文化的主要方法27.XXX指出,党的报刊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人群众,反对崇拜(A)1-10A.自发性C.分散性B.盲目性D.权威性28.社会主义国家的消息舆论监督实质是(C)13-309A.媒介的监督C.群众的监督B.当局的监督D.社会的监督29.XXX认为新闻事业的最大弱点是(A)14-348A.浮光掠影C.涉及范围太广B.内容庞杂D.追求时尚30.“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项要求是(B)14-355A.为社会主义服务B.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C.坚持正确舆论导向D.维护新闻真实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最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新闻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2d223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e.png)
新闻学概论题库第一章新闻起源1. 导致原始社会新闻产生的社会动因是什么?( C )A 共同一致的社会活动B 必然产生的社会联系C 对信息交流的迫切要求D 对周围事物继续认知的愿望2. 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也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 B )A 认识行为B 传播行为C 社会行为D 信息行为3. 把运用形体姿态和手势或使用绘画符号传递信息可以称作( B )A 文字语言B 符号语言C 情感语言D 非符号语言4. 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是什么?( A)A 客观存在的事实B 客观存在的信息C 客观存在的事态D 客观存在的环境5. 经新闻报道的事实被称之为( B )A 事实新闻B 新闻事实C 新闻素材D 新闻产品6.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该必须坚持的是( D )A 矛盾论的新闻本源观B 辨证论的新闻本源观C 唯心论的新闻本源观D 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7. 目前已知的的最早在书名中使用“新闻”一词的著作是?( B )A 《披沙集》B 《南楚新闻》C 《红楼梦》D 《朝野类要》8. 《牛津词典》中将新闻一词解释为什么?( C )A “各地新闻”B “快速信息”C “新鲜报道”D “新近消息”9. “新近”是一个相对的( A)概念?A 时间B 地点C 空间D 关系10. 新闻定义中对报道主体的规定是( D )A 受众B 传播者C 媒介D 没有明确规定11.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一对新闻定义的描述属于下列哪种说法?( C )A 功能说B 事实说C 报道说D 信息说12. “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的最近之事实也。
”该语出自哪位学者之口?( D )A 邵飘萍B 黄远生C 徐宝璜D 陆定一13. 构成新闻的事实必须具有新意,这就意味着新闻前提是什么?( C )A 信息之新B 内容之新C 事实之新D 素材之新14. 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而言,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把新闻的“快”与什么有效结合?( B )A 政治立场B 社会效果C 经济效益D 文化观念15.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中要把公开透明和什么统一起来?( D )A 真实准确B 内容新鲜C 报道及时D 有效管理16.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必须注意时效性与什么的结合?( A)A 透明度B 宽容度C 开放性D 准确性17.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哪几类?( CD )A 人际间可以感知的事实B 社会关系发生变化C 社会实践中发生的事实D 自然现象E 生产关系变革18.新闻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 ABCD )A 真实准确B 内容新鲜C 报道及时D 公开传播E 反馈迅速19.社会主义新闻宣传要做到以下哪些方面?( ABC )A 公开B 透明C 开放D 广泛E 便捷20.请举例并说明传播公开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价值、意义。
刘建明《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新闻生产与媒介经济)【圣才出品】
![刘建明《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新闻生产与媒介经济)【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0f87b77172ded630b1cb6d9.png)
第十二章新闻生产与媒介经济一、概念题1.新闻生产答:新闻生产是一种高度紧张、异常复杂的精神劳动,实际是媒体选择一个事件拿出来给受众看,把它制作得蕴涵意义,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向。
记者用一定的意识能力把握事实,以鲜明有力的形式把它刊播出来,揭示事件的意义。
一切传媒生产都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在真实的幕布上再现客观世界,把人们引入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
这就是传媒生产力的基本性质。
2.意识形态的生产答:意识形态的生产即新闻产品的生产,是指新闻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绝大多数的政治和经济新闻反映出社会观和价值观,它的销售量可能不取决于意识产品的质量。
意识形态的生产总是通过认识使社会关系精神化,并利用这些精神化的模式作为人们认识生活的手段,指导人们把握社会与自然现象。
3.新闻市场答: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新闻市场即新闻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市场。
受众需要媒体提供新闻消费,即购买新闻或其介质,获取精神需要和利益。
广告商也需要媒体在传播新闻时为其刊载商品信息以扩大商品销售,最终形成了新闻市场,包括新闻及其载体的买卖关系与媒体与广告主的买卖关系,由此衍生出受众、新闻资源、广告和资本四个市场。
按媒体类型对新闻市场加以划分,一般包括报刊市场、广播电视市场和网络市场。
4.报纸短缺律答:报纸短缺律是指在新闻的供应总量和受众的实际需要不均衡的情况下,宁可少印些,让它一销而光,而不能让它在市场出现积压。
如果一份报纸常常最先卖光,总有一些人想买而买不到,这种良性不均衡使这份报纸的威望增强,销量就会稳步上升。
如果一份报纸由于印数过多常常积压,大量卖不出去,反而影响受众的购买欲。
5.媒介市场定位答:媒介市场定位是指媒体选定市场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定传播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媒介经营者在发现了不同受众的需求后,如果自身具有满足这种需求的条件,就可选定其为市场目标,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安排特定的传播内容。
这种市场定位既要符合不同特征的受众群,又要同该受众群的文化理念和社会行为相适应。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c054edf808a1284ac85043c7.png)
找了好长时间的资料然后自己整合一遍,重点无一遗漏,格式都调整完毕,完美主义和强迫症患者请放心使用。
——Hiason绪论第一节新闻学新闻学的定义: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学内容:新闻理论(理论),新闻史(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应用),媒介管理与经营(应用)新闻学的形成:世界的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发轫,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
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第二节新闻学与新闻工作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1、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2、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3、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第三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四种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党报理论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
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主要观点:1、报刊独立自主,受政府的干涉报刊和政府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张,报刊是独立自主的,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
政府的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资产阶级的理论先驱们从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出发,认为除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外,公众舆论无疑也是约束权力的一种权力。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精简版(王云)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精简版(王云)](https://img.taocdn.com/s3/m/abd508ff19e8b8f67c1cb96d.png)
第一章 第三节 变动产生新闻 关系决定需要 第四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第二章 第一节 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 第四节 新闻的要素:who、when、where、what、why 第五节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第十章 第一节 新闻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新闻自由必须受到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和控制。 第四节 (填空)新闻法规: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规则 (填空)新闻法规的三种形式:立法形式;判例法形式;无成文法形式 新闻法规要处理的核心问题:保护自由,防止滥用自由,在确保公众利益不受伤害的情况下, 鼓励新闻媒体满足公众的需要,促进国家的发展
第六章 第一节 新闻体制: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 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媒介所有制: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国营媒介 第三节 互联网的特点: 1.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 2.传播上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3.传播上的多样性和沟通上的交互性 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创办于 1835 年 翡翠城法国人哈瓦斯创办的哈瓦斯社,即法新社的前身 1850 年德国人路透创办通讯社后迁往英国,即路透社
第十一章 第一节 世界新闻媒体运营的三大体制:1.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 2. 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 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第二节 (填空)国家对传媒业的管理:市场准入层面、内容层面、结构层面
第十二章 第一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普遍服务,编营分离,受众中心原则 第二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 第三节 传媒业经营的三大路径:集约化;专业化;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
刘建明《新闻学概论》章节题库(新闻生产与媒介经济)【圣才出品】
![刘建明《新闻学概论》章节题库(新闻生产与媒介经济)【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79a758bce2f0066f53322ee.png)
第十二章新闻生产与媒介经济一、概念题1.新闻生产答: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
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不仅是指事实经过采访、写作、编辑最后成为新闻作品这样一个生产流程,更深的含义是指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从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
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专业标准、法规、形势、决策者、市场和媒体的定位。
2.新闻生产场域答:新闻生产的场域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各个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这种关系处在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矢量,对新闻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或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生产的场域是各种不同力量之间博弈的场所。
新闻产品是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
3.“三跨”经营答:“三跨”经营是指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
跨媒体即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不同媒体组建成一个集团公司;跨区域即跨越国界、跨越同一个国家不同行政区划,在异地开展经营;跨行业即传媒业外的资金、人才大批进入传媒业,尤其是电讯、金融业进入传媒最为普遍。
从全球传媒业发展情况看,“三跨”是促使传媒业迅速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
美国传媒业巨头维亚康姆(Viacom)就是典型。
“三跨”经营,可以壮大自身实力,迅速占领市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打造一个完整的产值链。
4.集约化经营答:集约化经营就是走内涵发展之路,即合理化整合内部人、才、财和产、供、销的资源,不断开拓资源的利用价值,提高生产率。
对于传媒业而言,集约化经营必然走向集团化经营。
全球传媒集团有两大类型:①单一的传媒集团,属于专业化集团,把报纸或广播电视做深做细,尽可能做到极致。
②混合多媒体集团,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广告公关等,属于多种媒体的分工合作,协同作战。
新闻学概论之新闻事业的产生
![新闻学概论之新闻事业的产生](https://img.taocdn.com/s3/m/cadf1f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d.png)
新闻学概论之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报道事件的媒介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新闻事业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迁逐渐发展起来的。
要追溯新闻事业的产生,我们需要回溯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
在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时候,信息传播主要依靠口头交流和视觉表达。
人们通过亲自目睹和互相传递消息的方式获取信息。
然而,由于交流方式的局限性和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方式相对有限。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更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古代文明社会中,一些重要事件和消息被刻在石头、金属或其他耐久材料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这种消息刻在石头上的方式虽然不及现代的新闻报道来得及时和全面,但它标志了人类社会开始意识到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并渐渐形成了新闻事业的雏形。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新闻的传播方式得以极大地改变。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新闻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等载体传播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开始具备了较高的可触及性和传播效率,为新闻从事业转向职业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事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将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新闻,无论是在线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还是移动应用程序。
这使得新闻事业更加多元化和灵活,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总结起来,新闻事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与人们对信息传播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新闻的产生不仅源于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需求。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社会的不断变迁,新闻事业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新闻事业的产生,既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也是信息传播需求的直接反映。
随着人类社会结构的演变和文明的进步,新闻事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民主进程中的关键要素。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模板】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4311f6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c.png)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科目代码:440)着重考察考生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特别是掌握新闻学、广告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相关的重要理论、基本观点、方法、原理、应用技巧,以及研究和分析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新闻学概论》一、绪论1. 新闻学的定义、内容、历史2.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关系3.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二、新闻活动1.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3.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4. 新闻活动的渠道三、新闻1. 新闻的基本特点2. 新闻的定义3. 新闻的本源、要素及类别四、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1.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3.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类型及原因4. 新闻失实的防范五、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1. 信息的定义及特点2. 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3. 信息与客观性报道4. 宣传和新闻的关系5. 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6. 舆论的定义、特点及社会功能7.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六、新闻事业的诞生1.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2.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3. 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4.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七、互联网与新媒体1. 互联网与新媒体2. 互联网——一场新的传播革命。
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及其他传播形式、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移动终端、大数据、云存储3. 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从“两个舆论场”到新老媒体互动、舆论新格局下舆论的新特点、互联网三大公害4. 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
议程设置、解读信息、舆论导向八、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1. 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
媒体转型与媒体融合。
2. 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新媒体彻底打破了新闻生产的垄断格局。
3. 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变化、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4. 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3b787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a.png)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唯心主义的新闻起源观——人类自身本能的需要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信息交往的需要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1. 事实的特点:事实是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
2. 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可分为两类: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纯粹的自然现象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一、真实准确二、内容新鲜三、报道及时四、传播公开第二章新闻真实第一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2.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一、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1. 构成新闻要素的“ 5W ”要准确无误;2. 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3. 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4. 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二、从整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1. 从总体上反映事实:新闻所反映的局部情况是真实的,而且它们的总和所反映的整体情况也是真实的;2. 从整体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在真实、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
三、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1. 全面: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把握事实,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中准确描述事实,不孤立、静止、片面看待事实。
2. 客观:对事实呈客观描述,如实呈现事实原貌,用事实说话;事实原委及根据,应有据可查;消息来源真实可靠。
3. 公正:尊重民众知情权,不以主观意愿为先导,平衡反映多方意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审慎审视大局。
四、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关键在于尊重事实。
2020智慧树,知到《新闻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新闻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68c570bcd126fff6050b3c.png)
2020智慧树,知到《新闻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新闻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新闻传播来源于人们()。
A:新闻欲B:好奇心C:劳动生产D:求知欲答案: 劳动生产2、中国首部新闻史学权威著作是( )。
A:《新闻学大纲》B:《实际应用新闻学》C:《中国报学史》D:《公众舆论》答案: 《中国报学史》3、世界的新闻学在()初步形成。
A:19世纪末B:20世纪20年代C:18世纪末D:20世纪30年代答案: 19世纪末4、邵飘萍在1923年出版了他的著名新闻学著作()。
A:新闻学大纲B:实际应用新闻学C:中国报学史D:新闻学导论答案: 实际应用新闻学5、新闻传播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A:媒体B:把关人C:新闻报道者D:经营管理者答案: 新闻报道者6、人们通过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与外界沟通的全是新闻。
答案: 错7、媒介就是媒体。
答案: 错8、声音、面部表情、摄影、口语等都属于表现媒介。
答案: 错9、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那么未来新闻记者将会消失。
答案: 错10、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答案: 对第二章1、以下有关新闻的定义,哪一条是由陆定一提出的() A: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B:新闻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C: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D:新闻是被传播(报道)的事实的信息答案: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政治、( )制度决定新闻体制。
A:经济B:文化C:教育D:社会答案: 经济3、以下有关新闻的定义,哪一条是由王中提出的() A: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B:新闻是心机变动事实的传播C:新闻这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D:新闻是被报道(传播)的事实的信息答案: 新闻是心机变动事实的传播4、延缓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意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答案: 错5、新闻是意识化、符号化了的事实,并不是纯粹的客观之物。
影响新闻生产的因素
![影响新闻生产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217310ca8114431b90dd837.png)
新闻学概论论文题目:《影响新闻生产的因素》成员:任玉停王丹王慎娟苏宁影响新闻生产的因素首先,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
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这句话的含义不仅仅是指事实经过采访、写作、编辑最后成为新闻作品这样一个生产流程,更深的含义是指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从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
新闻生产中的采访、写作、编辑看似是新闻生产者的个体劳动,然而每一名新闻生产者都是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从事生产。
他们从事新闻生产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服从每一个组织机构的规章制度和领导要求,必须遵循新闻的基本要求,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和压力,最后才有个人的发挥。
我们可以说,新闻生产过程是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新闻生产产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影响新闻生产的因素都有哪些呢?他们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呢?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又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来解释这些问题。
新闻选择对新闻生产的影响从新闻生产的专业视角来看,新闻选择是新闻学专业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新闻选择是新闻生产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戈尔振先生在20世界20年代末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一书中就指出,把新闻看作是“发生事件之报告”,这是正确的,“但与报学之处置上,有散漫而不明显之憾”。
所谓“散漫而不明显”,意思是说。
大千世界每日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数不胜数,把新近发生的时间都报道,报纸不胜负担,而且也做不到。
为了解决报纸所面对的难以尽数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与有限版面的矛盾,还得对新进发生的事实进行选择。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值得的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
采访、写作、编辑,是新闻业务的三个主要环节,都和新闻选择有着密切关系:新闻采访过程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编辑过程是在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
新闻选择的标准不是一种,而是有多种,像有许多把筛子,对事实进行一次一次的筛选,最后记者才把符合要求的事实写成新闻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
新闻生产
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 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
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这话的含义不仅仅是 指事实经过采访、写作、编辑最后成为新闻作 品这样一个生产流程,更深的含义是指新闻是 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 产者来自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
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 因素:
(1)专业标准
(2)法规
(3)形势
(4)决策者
(5)市场
(6)媒体的定位
上述6个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两大块:前三个要求构成新闻语境, 后三个要素构成新闻场域。新闻语境就是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 时间、特定的条件下从事新闻生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