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在全球中的传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在全球中的传承与发展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历史学2009031206 张绪云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成。那么,我们今天说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凡属传统文化或者说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该复兴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在一些人眼中,传统文化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它一出现,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另一些人则更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对它既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能有取舍之间的犹疑。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华文化圈、儒家文化圈,这一地区除了中国,还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地。中华文化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科举制度、四大发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文化开放不可避免。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这既为我们更好地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我们面临国际文化竞争
和思想文化渗透的巨大压力。面对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确立并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一致的文化实力和文化影响力,迫切需要我们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文化竞争力,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中的传承与发展。
弘扬中国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为外国受众接受的文化产品和知名品牌。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文化竞争的优势。民族文化的竞争力,既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之上,更在于结合时代要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深刻内涵,不断加以创新,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富有时代色彩的文化产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产业的方式使传统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要借助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瑰宝,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要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对我国文化了解和需求的不同特点,研究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方式,
有针对性地推出文化特色鲜明、受外国人欢迎的中国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尽快扭转在国际贸易中我国文化产品严重逆差的状况,才能更好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中激烈竞争中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带动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经济资源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自然财富是经济资源,精神财富同样也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源,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资源。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以致西方国家的娱乐业也开始窥视、争夺中国的文化资源。正如《文明:从“冲突”走向和平》一书序言中写下的:“真正的和平不是在世界‘大同’中实现的,因为世界上纷繁的文化不可能‘大同’,更不应该‘大同’。真正的和平是动态的,是不同文化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前提下相互碰撞、交汇的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状态。”我们主张融合,但决不是趋同;我们主张多元并存,就不能忽视冲突的存在。因此,我们应在反对趋同论的前提下,在文化冲突的现实性上,寻求文化多元和平发展的可能性。以分析文化冲突寻求文化“和平”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积极弘扬中国民族优秀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下,中华文化面临着有利的一面也面临不利的一面,既有文化交往又有文化冲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相互接触是
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走出去,主动开放、主动接触,寻求多元文化中相同的特质,作为平等共处的基点。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从时间上、空间上、广度上、深度上都不能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不是哪一个层次上、哪一个范围内能够单一、完整解决的问题。融合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而多元文化共存又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伴随状态。全球化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普世同质的文化因素,但各种文化体系之间的差异——异质性因素、文化的多样性,也应当给予承认。文化以多元化状态发展是客观现实。“多元文化长期共存,相互渗透和融合,在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中互相认同与互为补充,这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也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背景坐标。文化交往,广泛上讲就是一种文化体系同本体系外的文化的交流与接触。也是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上文化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接触。根据文化交往的性质和所引发的结果,文化交往分为文化平行﹑文化交融﹑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有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之分,“内部冲突是指民族文化、统治文化与自生新文化之间的冲突;外部冲突是指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文化冲突有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之分,“内部冲突是指民族文化、统治文化与自生新文化之间的冲突;外部冲突是指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文化冲突是文化交往中比较重要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同质化与异质化,多样化与单一化,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等文化发展与存在问题的出现。更使文化关系错综复杂,文化冲突不可避免。文化之间有冲突,并不意味着文化之间没有共处的余地。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不同文化内部的特质、规律;找出发生冲突的原因;寻求出减弱文化冲突带来的文化震惊程度的最佳临界点。文化冲突出现的原因包括文化独有的个性是冲突出现的内因、传入文化超出异地社会的发展水平、国家利益在全球化下的转移及重新印证是引起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民族主义的盛行也是引起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文化殖民主义势力的发展是全球文化冲突的最直接的原因和宗教因素。文化冲突问题的解决,不但要从其产生的原因的角度去寻求解决的方法,还要从内文化的文化战略及对外文化关系上去寻求更佳的解决方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大范围地团结海内外同胞,求得华夏民族的最大共识,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前提。中国文化的精华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志趣与情感心理的集中体现。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中我们就得保护传统文化,在继承中鼓励创新,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发展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