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监测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质量监测制度
为进一步抓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现结合
我校实际,制定本意见。
指导思想:
1、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提高质量”,使监控工作成为推动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措施。
2、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要坚持把严肃认真,科学合理地考核与对教师进行督促指导结合起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提高。
3、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要有利于引导和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专长,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努力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校长要认真抓好教学质量监控
1、成立教学质量监控领导机构,具体负责考试工作的组织和评卷、质量分析、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工作。
2、教学质量监控领导机构成员和全体教师必须有具体的分工,明确职责。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质量监控的全面工作。教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负责考试工作的安排、组织评卷、质量分析及成绩上报、有关材料的收集。教师作为具体责任人,负责任教学科的质量检测,参与评卷、质量分析等工作。所有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3、每学期,校长至少亲自主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具体研究部署质量监控工作,不断健全质量检测、监控机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办法和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
二、确保质量检测和成绩登记、上报的真实性
1、要加强考试管理,切实抓好考风考纪教育,一方面要抓好教师的诚信教育,确保考试过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抓好学生考试纪律教育。对个别故意放松考试纪律要求甚至作弊的教师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做出处理。
2、每学期期末考试,采取学生单人单桌的形式,教师调换监考、集中评卷、登记成绩的办法。成绩登记采取班级任课教师回避制,登记成绩后,教师要签名以示负责。
3、建立成绩上报制度。单元检测、期中、期未考试结束,任课教师在检测结束一周内将成绩和质量分析表上报教导处。所有成绩的上报都要求真实,不得弄虚作假,发现弄虚作假的将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作出组织处理。
三、建立教学绩效等级评定、登记制
1、实行学校教学质量达标分层管理。
2、教师任教学科学生考试成绩情况及教学绩效等级评定情况及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与评优评先和职称评聘挂钩。
四、切实开好教学质量分析会
1、任课教师每次组织质量检测后,都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填写质量分析有关表册,并在检测结束后一周内上报学校教导处。质量分析要认真分析命题意图,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方面取得的成绩,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单元检测结束后,学校要以年段或教研组为单位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
2、学校质量监控领导机构成员要经常性地检查教师的质量分析,了解教学质量状况,并在年段或教研组召开的质量分析会上肯定和推广好经验好方法,同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都要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质量分析会,对各年级、各学科质量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五、建立教学质量调研制度
1、每学年都要开展一次教学质量调研活动。调研内容包括学校质量监控管理机制的建立,制度、措施的落实,学校教学质量现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调研形式可采取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听课相结合。要通过调查总结经验,寻找不足,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管理,提高质量。
2、学校要建立单元及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通报制度。每单元检测结束一周内,教师要将学生成绩情况书面上报教导处。将对优生率达优级线的任课教师给予通报表扬,对不及格率超过控制线5%的任课教师除进行自我反思外,还要制定出下学期提高质量的目标、措施,以书面形式上交学校。学校要以单元检测为重点,实行全程跟踪。
3、学年初,都要进行教学质量移交。移交活动由学校领导组织,移交对象为交接班教师,移交内容包括学生年级期末考成绩、学生学习基本情况、需要帮扶的对象。以上内容均以书面材料移交。
六、坚持抓好培优扶困
1、认真抓好培优工作。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确定2个以上的培养对象,对优生的培养既要努力促进他们个性特长的发挥,又要加强竞赛辅导。
2、充分重视扶困工作。每学期,教师都要制定详实周密的扶困计划,计划中要有具体的对象、学困原因分析、有效的帮扶措施,确保扶困工作有的、有序的开展。
3、努力提高扶困效果。扶困工作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学校要指定具体负责人,有固定的辅导时间,负责扶困的教师要设计适当、适量的辅导作业,组织阶段性检测,并进行阶段性效果分析、评价,以提高扶困效果。
七、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1、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管理。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课堂教学要改革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加大课堂教学管理力度,学校领导每周至少安排2节课时间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信息,把握教学动态,指导教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努力创新教学常规管理。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过程中,要以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自觉性,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把通过评价促发展作为重要手段,在开展评价时,应把自评、互评、学生评、学校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过程性,又重视创造性和实效性,力求通过创新进一步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3、认真抓好学生学习管理。学生学习管理的难点在校外,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进一步做好家访工作,协调家校力量,共同关注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晚自修的要求,布置晚自修任务,学校要建立晚自修巡查制度,同时,双休日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学习任务,并加强周末作业管理。
八、强化校本教研活动
1、强化以集体备课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向课堂要质量。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定出时间、主题(内容)、负责人、主讲人。集体备课活动采取分年级分学科组织开展的形式,语、数每二周至少一次,其他学科每学期至少三次。要做好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每次集体备课要有考勤记录、活动记录,领导要加强巡视指导。在抓集体备课活动的同时,要重视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将一些优秀教学设计汇编成册,加以推广运用,提高活动成效。
2、充分发挥教研组和优秀教师的作用。教研要从问题入手,把研训结合起来,提高教研成效。通过组织讲座、示范课、课题(行动)研究,开展帮带等活动为优秀教师展示教学水平提供条件,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3、增强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学校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大引领力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要引导教师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展示成果提供平台,尽最大努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帮助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学校要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引导教师自觉地总结、反思教学工作,大力倡导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后记,自觉寻找自身在教学上的不足和差距,学会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会在反思中借鉴他人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九、实施"减负增效"策略
1、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提高质量一个主要突破口。认真研究实现课堂教学"活而有效"的策略。指导教师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
2、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为每位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
3、认真抓好作业设置和批改。作业设置要力求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分层性作业,周末作业,假期作业。作业量要适中,一定要防止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反弹,更不能以大量、机械甚至是惩罚性作业、题海战术乃至牺牲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来换取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师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