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考试(一)(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ec10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0.png)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测试卷(全通用模拟训练卷)(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guī)宝,是中华文化的灿.(càn)烂之花。
B.人生应该潇洒地活着,不要被生活的琐屑.(xiāo)缠绕;当你面对别人无端的诘责时,我们的内心应该做到坦荡如砥.(zhǐ)。
C.你瞧,在那绿树成荫的两山之间夹着一条大瀑布,急驰飞奔的水流直泄.(xiè)而下,像奔腾咆哮.(xiào)的万匹野马破云而来,又像神话中的仙女披着银纱,在斜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D.节目会场内,观众欢呼鹊跃,人声鼎沸.(fèi);面对如此精彩的节目,面对观众的热情,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都没有丝毫的倦.(juàn)怠。
2.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近年来,展现国家形象的纪录片创作不断扩大,创作手法不断丰富,中国的国家形象也愈加清晰完善。
纪录片这一国际通行的传播方式,积极向世界生动有趣的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的发展变化,能够让世界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A.领域借助讲述日新月异B.区域借助描述与日俱增C.领域借用描述日新月异D.区域借用讲述与日俱增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比赛中折桂,将首金东京奥运会记入中国体育代表团名下。
B.通过一对一的学习帮扶活动,使学校营造了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氛围,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提高。
C.夏季的云南温度适宜,天高云淡,还有很多独有的秀美景观,这真是十分适合全国各地游客旅游的好地方。
D.“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大约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4.将下列诗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2025届陕西省教育联盟高三上仿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2025届陕西省教育联盟高三上仿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1b873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3.png)
2025届陕西省教育联盟高三上仿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
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
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
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
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
事实上,在单系的家庭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的确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
生育是社会持续所必需的,任何社会都一样,所不同的是说有些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有些社会却并不如此。
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是要死的,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
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到现在固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完全依血缘去继替也属不可能。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
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
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毕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
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个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
2023年山西太原高考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山西太原高考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a6edf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4.png)
卷书,行万里路”并提,但作者却说“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 步走去不可”;明明是难得的旅行优于通常的走路,但作者偏说旅行时“人们心 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其实不少“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的, 绝不能强求”。
(每点 3 分,观点 1 分,分析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非秦国的天然盟友。两国是在秦国的强大实力进攻之下屈从跟随围 攻楚国的) 13.(8 分)
(1)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对方便轻率作战,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 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料”“轻”“骤”各 1 分,大意 1 分)
(2)像这样用一个狡诈虚伪反复无常的苏秦,想要图谋控制天下,统一诸 侯,这不可能成功是很明显的了。(“诈伪”“经营”“混一”各 1 分,大意 1 分) 14.(3 分)
(结合作品,“文体学”和“题材学”各 2 分) 5. (4 分)
①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契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 ②在中西方文化的对照视域中,使传统资源得到创新性转化和发展。 (每点 2 分) 6.D(“也流露出悲观情绪”错误,应该是为了反衬作者对人生的热爱) 7.A(应该是“第一段用繁笔渲染”“第三段用简笔勾勒”) 8.(6 分) ①脚下的路途。奔走在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发现、欣赏身边转瞬即逝 的美景。②心灵的路途。在途中静观万物,用心体察,培养易感心境,永葆心灵 的悠然、恬静与自由。③人生的路途。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路途,苦辛而有趣, 值得我们观照和鉴赏。享受今天,热情生活,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每点 2 分) 9. (6 分) ①选材灵活。文章材料丰富,小处落笔。沿途店里的伙计们、路上的行人、 秋雨中的田野等等都可入文。 ②观点新颖。作者独具慧眼,找到了新的“观照点”。例如,古人把“读万
太原市 2023 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b83c0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4.png)
2023届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模拟监测(一)语文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3.请务必在...,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答题卷...”上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自古以来,登高抒怀,便是不少文人的文化自觉。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对前途的无比自信;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襟。
(2)我国古代文人常通过文字表达家国情怀,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心系国家和百姓。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忧乐观。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思。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意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3分)【甲】史进会意,在梯子上叫道:“你两个都头都不要闹动,权退一步,我自绑缚出来解官请赏。
那两个都头却怕史进,只得应道:“我们都是没事的,等你绑出来同去请赏。
”史进下梯子……把庄里有的没的细软等物,即便收拾,尽教打叠起了;一壁点起三四十个火把。
史进和三个头领,全身披挂,枪架上各人跨了腰刀,拿了朴刀,拽扎起,把庄后草屋点着……就中堂又放起火来,大开了庄门呐声喊,杀将出来。
2024年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浙江卷)含答案
![2024年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浙江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91ba5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c.png)
2024年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浙江卷)方式的转变,反映了民众追求个性化、多元化、体验式的生活态度。
与此同时,“多巴胺××”和“情绪价值”的流行,进一步表明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开始更多关注内在情感需求和精神愉悦的重要性。
最后,“质疑××,理解××,成为××”的句式,生动呈现了大众在面对复杂社会现象时,从质疑、理解到接受、参与的成长过程,体现了社会思潮的开放包容和个体价值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年度流行语并非孤立的语言现象,而是时代精神、社会变革与个体经验交融的生动缩影。
透过它们,我们可以触摸到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社会心理的细微波动,更能窥见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积极求变、充满活力的时代全貌。
因此,解读年度流行语,就是在探寻与构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坐标,同时也是对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每个人心灵深处声音的真诚倾听与回应。
试题3:19.写作。
(40分)【答案】参考例文记叙文例文:追赶时间的孩子夕阳如血,余晖洒落在那沉甸甸的书包上,它承载着课本、练习册,还有一颗渴望飞翔却又被束缚的心。
我就是那幅漫画里描绘的小小身影,日复一日,在生活的巨大钟表盘上狂奔,分秒必争,只为了追赶那份望不见尽头的时间承诺。
每一刻的滴答声,都在催促我不停歇的脚步,去奔赴一场场名为“未来”的约定。
妈妈亲手制作的日程表,犹如一张编织精巧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网,密密麻麻地排布着各类课外活动与学科训练——从凝练千年智慧的毛笔书法,到韵味悠长的古文诵读;从提升艺术修养的钢琴考级,再到锻炼逻辑思维的奥数强化;甚至连动感十足的拉丁舞比赛也赫然在列。
每一个项目都是父母对我未来的殷切期盼,化作一道道难以逾越的时间壁垒。
记忆中那个寂静深夜,墨香四溢,我独坐书房,手中紧握的毛笔像是被赋予了千钧重量。
面对字帖上工整严谨的楷体,心中不禁升起一种无力感,它们仿佛在嘲笑我无法平息的浮躁与急于求成的心态。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ddd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0.png)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7分)“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
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
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
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
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
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
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
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
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
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
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91ac9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e.png)
广西柳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4.11.19(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第一个问题,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曾经喧嚣一时,颠倒是非,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
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
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
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bc743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0.png)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千里迢迢,远涉重洋来到这北美胜地丹佛,接受应用人类学会给我的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我的心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寻常的欣慰和感激。
我师事马林诺斯基教授为时不久,只有两年。
我就教于他的门下实有内在的原因,首要的原因是我学习社会人类学的动机。
我在《乡土中国》导言中有过一段自白。
当时作为一个30年代的中国青年,处于民族和国家存亡绝续的关头,很容易意识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密切关系,而觉悟到不解决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问题,就谈不到个人的出路,当时像我一样的青年人,开始认识到必须对中国社会有清楚的理解,因而要求摸索出一条科学地研究中国社会的道路。
我早年所追求的就是用社会科学知识来改造人类社会,就是跑出书斋,甚至抛开书本,走入农村、城镇等社区,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来了解中国社会。
但是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得到的许多资料怎样去整理、分析、解释以达到认识中国社会的目的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找到了马林诺斯基教授的门上。
在他的指导下,我把去英国前在家乡一个农村里所记下的调查资料,整理和编写成《中国农民生活》这本书。
人民中国建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怎样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
我于是投身到民族的研究工作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放后,各族人民一致要求实现民族平等。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里要有各民族的代表,民族聚居区要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可以使用各自的语言文字,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也受到合理的尊重……要落实这些措施,许多具体的情况必须要搞清楚。
比如,中国究竟有哪些民族?各有多少人?分布在什么地方?另外,我所参与的研究工作是跟人民的要求和政府工作的开展相适应的。
各民族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经济和文化,要求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而这些改革必须从他们当时的发展阶段出发,由他们本民族人民自愿进行。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84dc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b.png)
洛阳市涧西区2024年中招模拟考试(一)语 文 试 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上不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班级准备开展主题为“实现梦想·超越梦想·创新梦想”的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此次活动主持人准备的开场白,请你帮助他补充。
(4分)乘风四月,青衿之志可期。
菁菁校园里,所有的相聚只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在这一段美好年华里,我们的青春如红日喷 (薄 溥)而出,我们在速度和力量的震 (撼 憾)中为自己祈祷,朝着前方奔跑,不负韶华,用奋斗为青春谱写最完美的初中生活。
(1)发言稿中加点字应该怎么读? 请帮他作出选择。
( )(2分)A. jīn jīng sháoB. jīng qīng sháoC. jīng jīng shàoD. jīn qīng shào(2)两个横线处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活动中,班主任借用古诗文深情地回顾了三年来的同学们的追梦之旅。
(8分)亲爱的同学们,时光带走了三年相伴的岁月,我闭上双眸,眼前浮现的是同学们“ ①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的读书交流画面,我似乎还听到大家百日誓师大会上“ ② , ③ ”(李白《行路难》其一)的铮铮誓言,研学爬山登顶时“ ④ , ⑤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感慨……一幕幕都那么真切,令人难忘。
真挚的友谊可以跨越山海,“ ⑥ , 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希望同学们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祝福同学们在追梦路上有像大鹏“ ⑧ ”(庄子《北冥有鱼》)扶摇直上的志向。
3.活动中,同学们畅想未来,给未来的自己写下了一封信,诉说年少时的梦想,你想选用哪张邮票贴在信封上? 说说选择它的原因吧。
(3分)4.为了纪念精彩的初中追梦生活,班主任准备将同学们的优秀习作制作成文集出版,下图是文集出版的流程框架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一(含答案)
![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47e69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5.png)
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一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似的似乎繁花似锦B.混沌混淆鱼目混珠C.商贾贾生余勇可贾D.处方处分一无是处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梦魇老两口名门旺族B.污诟度假村寸草春晖C.福祉流线形论资排辈D.贻误万户侯泾渭分明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音乐______人生的酸甜苦辣,表达生活的喜怒哀乐。
不管你是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______你那颗.______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A.诠释感动敏锐C.解释感动敏锐B.解释触动敏感D.诠释触动敏感4.下列各甸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精心打造的四川代表队终于走上了全国大赛的舞台。
B.姜还是老的辣,教练这一招还真是一石多鸟。
C.陈老师从教二十年,安于故俗,溺于旧闻,慢慢没有了创新意识。
D.高三的学生日日夜夜奋战高考,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展现了新青年的积极向上的风貌。
5.下列各旬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在评价某些历史入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户籍制度改革牵扯到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绝不可能一挥而就。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长安汽车的H5一月份销量继续在同类车中领先,达到3.6万辆,这惊鸿一瞥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国产车的质量越来越值得人们的信赖。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A.面对意外事故,一个地方应变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da6ed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e.png)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17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纯粹(cuì) 拘泥(ní) 峻峭(qiào) 千均之力(jūn)B. 绽开(zhàn) 要抉(jué) 渲染(xuān) 血雨腥风(xīng)C. 惩戒(chéng) 簇拥(cù) 腈纶(qīng) 格物至知(zhì)D. 愧怍(zuò) 契合(qì) 恣睢(suī) 怏怏不乐(yàng)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阳春三月,来广场上看看吧。
喷薄而出的朝阳中,忽然绽放那么多风筝,所有的灿烂全开在天上。
它们有的是_______的京剧脸谱: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包公……有的是_______的造型:婀娜的嫦娥、多脚的蜈蚣、斑斓的蝴蝶……大章鱼那么多触手,竟然也飞起来了,_______越来越高,真是不可思议,云端的气流将鸢尾冲撞得_______,如盖的大鸢在零散的小鸢中间挤来挤去,整个天空一下子生动起来了。
A. 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况且战战兢兢B.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且抖抖颤颤C. 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况且抖抖颤颤D. 入木三分绘声绘色而且战战兢兢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奋斗实干都是青年创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径。
只要他们是否有一颗奋发进取之心,惜取人生黄金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到眼中有远方、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青年们总会书写无悔的人生,收获充实而美好的青春记忆。
A.“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奋斗实干都是青年创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径。
”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B.“一颗”“阳光”“而”分别是数量词、名词、副词。
C.“黄金时光”是偏正短语,“求真学问”是主谓短语。
D.“只要他们是否有一颗奋发进取之心……”这个句子有语病,应删掉“是否”。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ed7e7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6.png)
淮安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一)欢迎参加中考模拟测试,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 20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浩hàn(▲)苍穹,总是容易激起人的无限遐想。
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广袤宇宙,观星宿.(▲),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太空。
近代前辈们(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推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遨游太空之旅。
从“两弹一星”到 “一箭多星”再到 “载人航天” , 在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航天人与创新为伴,砥励前行, 让民族的飞天梦不断成真。
①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内。
(2分)孜孜探求 遨游太空②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星宿: ▲ 浩hàn : ▲③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1分) ▲ 改为 ▲④结合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分) ▲2.学校开展“礼赞青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开展“致青春”对联征集活动。
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副对联。
(2分) 答:(2)【活动二】开展“自强不息,青春有我”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自强不息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3分)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例句: “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3)【活动三】开展“爱祖国”青春寄语朗诵活动。
你即将面向全校师生朗诵,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为什么?(3分) 有人说:“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
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语文试卷(含部分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语文试卷(含部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0b8bc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d.png)
2023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一)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算法是指计算机为了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步骤,用于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预测推理。
当前,算法技术广泛融入线上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在提供各种便利性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算法作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算法自身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的危害,一般是通过算法的运行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带来影响,算法作恶背后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等。
回声室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分享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但也在无形中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声室",使得人们更重视跟自己的假设或信念一致的事例。
目前部分商业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搜寻结果,进一步提供内容相近的网络信息,这种让人产生"挠到痒处"的心态反而会带来一定的问题。
当我们越喜欢看某一类的文章,算法就越会更多推送类似的内容,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加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并不都是正确的。
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一般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内容,久而久之,会陷入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
信息茧房会加剧网络用户群体的极化,群体内的成员与外部交流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因为拥有相似的观点和看法,内部趋同的特征愈发显著,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并诱发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一)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abf75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c.png)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语文(一)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宇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学校组织开展以“豫见你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以下内容是团委宜传组收集到的部分稿件,请你为团委完善稿件。
1.下面征稿中的部分材料,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助判断。
《打金枝》通过精湛的演出和表演技巧,让观众领略到了豫剧的精髓,豫剧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表演形式。
而在《打金枝》中,演员们的嗓音富有感染力和感情色(彩采),他们对人物形象包容了精神境界和意志品格上的完整描写,都令观众为之深深着迷。
豫剧在表现手法上就融 (和合)了潮剧、河洛乐曲、汉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从中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
(1)语段中三个加横线字怎么读?请帮助作出选择(2分)A.zhàn suí zháoB.zhàn suǐ zháoC.shèn suǐ zhuóD.shèn suǐ zhuó(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 2 分)2.九一班同学举办中华诗词大赛,下面是以“豫见远方”为主题的开场白,请你补全空白内容。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拥有诗和远方。
面对远方,纵使崎岖坎坷,也坚信陆游困境中坚持,对前途抱有希望的“①②”(《游山西村》)。
纵使朋友奔赴远方,也会像王勃送别友人那样,“③ ,④不失豪迈的激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岑参在远方戍守边关,不失浪漫情怀,面对白雪纷飞,咏唱出“⑤ ,⑥ ”。
而女词人李清照的远方,更是那美妙的仙境“⑦,风休住,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3. 河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北宋,都城基本都在河南,因此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也诞生了很多成语。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aa4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6.png)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美丽中国"在农村的实施和体现。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乡村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点,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归宿,是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在农村的体现和实施,体现了深刻的生态内涵。
从内容上来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而美丽乡村建设则着眼于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从发展秩序来看,二者都是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GDP 至上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转到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摘编自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材料二: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在这春风激荡的美好季节,我们相聚在美丽黔西南,共同拉开第五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序幕。
我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法则,借力一年一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加强生态保护,深挖民族特色,有效地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山地旅游发展。
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8b5e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c.png)
长春市2024届高三质量监测(一)语文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主题思想加上合适的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品。
这种说法勉强也能成立,只不过,那是指常规的好作品,而不是指真正的杰作,更不是指伟大的作品。
②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
现在我们似乎说得出几句它们的主题思想和结论,但那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
后人为了讲解它们、分析它们,就找了几条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拐杖”,其实那些“拐杖”都不属于伟大作品本身。
例如,人们常常会说《离骚》的主题思想是“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说《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歌颂封建家庭叛逆者的爱情”,其实都是不对的。
在西方艺术中,荷马史诗,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几部最好的悲剧,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罗丹的绘画和雕塑,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也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
讲得越清楚,就离它们越远。
③要用艺术方式来表现大科学家伽利略,有两种常规选择:一、通过伽利略对天文的观察和发现,表现人类与自然的贴近和较量;二、通过伽利略与罗马教会的冲突,表现科学与迷信、人格与神格之间的较量。
但德国剧作家布菜希特摒弃了这两种选择,他在剧作《伽利略传》中故意安排了一个最为难的结构:伽利略在教会的火刑威胁前屈服了,公开宣布自己的科学发现是谬误,教会因此赦免了他死罪,而他原先的学生和朋友也从道德上把他流放了,再也没有人理他;孤独的老人在二十年后又有了重大的科学发现,甚至比二十年前的发现更重要。
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e44e4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2.png)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两大主要因素决定了你什么时候想睡觉,什么时候想醒来。
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
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
第二个因素,是一种在你的大脑中积聚的化学物质,会制造出“睡眠压力”。
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你白天的清醒和专注程度,晚上感到疲倦并准备上床睡觉的时间,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会睡得多好。
对于白天活动的昼行性物种(比如人类)来说,昼夜节律会在白天激活大脑和身体的许多机制,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
这些过程会在夜间逐渐变得低缓,从而消除产生警觉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类显示出一种固定的24小时作息模式,每个人各自的高峰和低谷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在白天很早的时候就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而睡眠的低谷也在入夜后早早到来。
这些都是“晨型人”,大约占总人口数的40%。
另一些人则是“夜型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
他们更喜欢很晚入睡,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甚至下午才起床。
24小时生物时钟坐落在大脑中央一处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
你的视交叉上核通过一个叫作褪黑激素的循环信使,将它的日夜反复的信号传递给你的大脑和身体。
褪黑激素的作用就像一个强有力的扩音器,向大脑和身体大声喊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天黑啦,天黑啦!”这时,我们就收到了一份进入夜间的通知,也就是一个着手安排睡眠时间的生物命令。
但是褪黑激素对睡眠本身的形成几乎不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然后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26分)本卷共13小题,共26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
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
(12分,每小题2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A】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今天,我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首先我代表2019届的全体毕业生,向为了同学们成长倾注了无数心血、无穷智慧和伟大爱心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B】正是有了老师们的辛勤耕芸,无私奉献,【C】我们才会在这流淌着温馨.(),溢满着关怀的校园里拙壮成长;正是有了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我们才会从懵.()懂学童渐变成敢于追梦的少年。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D】无论我们走到天崖海角,我们都会感念母校,难忘师恩……母校所有的一切都将沉淀于我们的生命中,化为梦想启航的风帆!1.文段中括号前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sùn pài xīng měnB.sùn bài xīn měnC.shùn pài xīn měngD.shùn bài xīng mǒng2.文段中四个划线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文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向为了同学们成长倾注了无数心血、无穷智慧和伟大爱心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B.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C.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都会感念母校,难忘师恩……D.母校所有的一切都将沉淀于我们的生命中,化为梦想启航的风帆!(二)阅读下面文段,根据内容完成4-5题。
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耿耿于怀,(),与其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从容淡定的笑对人生。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____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____;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____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____;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____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____。
①亮丽的色彩②昂扬的旋律③精彩的细节④忧伤的音符⑤乏味的字眼⑥灰暗的色调4.文段中的括号里应填入的一个成语是()A.一蹶不振B.怒发冲冠C.萎靡不振D.杞人忧天5、把节选的6个短语,依次填入这段文字横线上,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⑤④⑥B.③⑤④②⑥①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⑤②④①⑥6.读下面这段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①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人们发现,“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有些字认是认得,就是写不出”。
②随着电脑输入法功能的日益强大,让许多人在键盘上敲字的速度也“飞”了起来。
③会打字,但不会写字,这成为当今电脑一族患上了“怪病”。
④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这样下去会导致书写能力的退化,出现一群只会看不会写的新“文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愿你披荆斩棘,磨砺成自己的榜样①和父辈们普遍崇拜的战斗英雄、先进人物相比,如今的年轻人似乎不知道该向谁看齐,只被演艺和商业明星的光环晃得头晕目眩、不可自拔。
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
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是沦为精神空虚、拜金主义、娱乐至死、幻想“一夜成名”的代名词了吗?②我不服,我想你也不服。
“偶像”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虚幻”“盲目”的意义,容易误导人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怎能混为一谈?③况且,当下中国虽少见枪林弹雨、血染山河,但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人比比皆是。
年轻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突遇飞机故障,生死边缘的4.4秒仍试图挽救飞机重伤牺牲;29岁北大女博士娄滔不幸患渐冻症,他最后的愿望是将器官都捐出来,“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80后的余静两年前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80后特警张劫为保护居民楼200多居民的安全,第一个冲进屋内阻止歹徒引燃爆炸物,自己却被烧得“像个烂桃子”……他们,恪守和实践着这些宝贵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④榜样找错了,人生就歪了。
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
这个时代,谁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明星可以吗?如果他醉心艺术、孜孜以求,不是碰运气、靠脸蛋炒得大红大紫;如果他德艺双馨、言行一致,不是给粉丝一面、背地一面的“戏精”,当然值得褒扬。
⑤普通人可以吗?有一位51岁的父亲和他19岁的女儿考上了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女儿说,爸爸是最好的榜样。
身边的人,反而更能言传身教。
⑥“失败者”可以吗?当柯洁以一己之力代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战,却负于阿尔法狗,谁又能说他的勇气和坚持不值得被称为“榜样”?失败不可怕,拼过就值得!⑦谁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的是什么?是美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土,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眼红他的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还是崇拜他的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这一点,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
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
⑧“二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一次行动胜过二十次感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在你的面前,是一方干事创业的沃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愿这个新时代,能唤醒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管你是20岁、30岁还是50岁、60岁;愿你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英雄”。
(选自《人民日报·给青年的一封信》)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论述了如今年轻人的榜样大多是战斗英雄、演艺和商业明星、身边的普通人以及“失败者”。
B.当下中国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人比比皆是,他们成为了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C.“偶像”含有虚幻和盲目的意思;“榜样”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不能混为一谈,D.不论年龄的大小,只要你披荆斩棘、矢志不渝就能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8.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引用论证B.正反对比论证C.道理论证D.举例论证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年人只要披荆斩棘,矢志不渝,必能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B.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的扫雷英雄杜富国,“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的典型事例,可以补充进第③段中作为论据材料。
C.这篇议论文运用了丰富的事理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也向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D.第⑦段中的“关键是”几个字不能删掉,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10-13(1)题每小题2分,13(2)-14题6分)【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⑪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
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钉出使秦国的副手。
③[陛]殿前的台阶。
④[少]通“稍”。
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
⑥[发]打开。
⑦[揕]用刀剑等刺。
⑧[绝]挣断。
⑨[还]通“环”,绕。
①[卒]通“猝”,突然。
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长跪而谢.之(感谢,感激)B.以头抢.地耳(碰,撞)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D.愿大王少假借之.(代词,他,指荆轲)11.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12.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13.(1)下列对文中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心里的怒气还没有发作出来,不祥就从天而降。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译: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并守护它。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译:事情发生得突然,不曾意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译: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得带有拿戒尺的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