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区域地理复习——北美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北美洲的地形及气候特点
二、教学难点
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五、板书设计
1·3北美洲的自然环境
(降水)
影响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理纬度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和用图的能力,能
够在地图上找到重要的地理事物,并能根据地图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地理事物的特
征及其成因。
通过对前面几个地区和国家的学习,一般都能够掌握地区与国家的
学习方法,但是对部分学生来说,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在这
方面需要加强。
【北美洲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图文并茂,整体效果较好。
首先,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在问题设计上注重设计的难易程度,有梯度的将问题一步步的呈现,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而不是将图一呈现就急于得出答案。
第二,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所以,在设计课程时,要找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点,让整节课是一个流畅的自然的整体,而不是一块一块的讲出每一个地理要素,割裂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
第三,方法的培养胜于知识的传授。
要让学生逐步树立这样的思维:拿到一个问题,比如说认识地形,首先要知道要找地形图,拿到图之后,可以观察图上的文字,找出各类地形单元,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要让学生知道怎么读
图,从哪些角度读图,通过读图掌握一个区域的学习方法,乃至可以判断其他区域的地理环境。
这样,学生就是从根本上树立了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学生真正的成长了,老师也“减负”了。
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分析完北美洲各类地形区的分布之后,让学生总结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却说成:总结北美洲的地形特点,仅仅两字之差,学生的理解却出现了偏差,有回答西部高中部低的,就是说不到呈三大纵列带分布上。
所以说,设问一定要精准,要让学生听明白老师在问什么。
教材中的“北美洲”一章,是《世界地理》分洲地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将北美洲概述部分的内容分成了两大块,一部分是自然地理部分,另一部分是人文地理部分。
我的这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北美洲自然地理的特征。
(2015山东卷)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海岸红杉适合生长的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
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
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
图1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北美洲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图文并茂,整体效果较好。
首先,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在问题设计上注重设计的难易程度,有梯度的将问题一步步的呈现,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而不是将图一呈现就急于得出答案。
第二,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的。
所以,在设计课程时,要找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点,让整节课是一个流畅的自然的整体,而不是一块一块的讲出每一个地理要素,割裂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
第三,方法的培养胜于知识的传授。
要让学生逐步树立这样的思维:拿到一个问题,比如说认识地形,首先要知道要找地形图,拿到图之后,可以观察图上的文字,找出各类地形单元,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要让学生知道怎么读图,从哪些角度读图,通过读图掌握一个区域的学习方法,乃至可以判断其他区域的地理环境。
这样,学生就是从根本上树立了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学生真正的成长了,老师也“减负”了。
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分析完北美洲各类地形区的分布之后,让学生总结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却说成:总结北美洲的地形特点,仅仅两字之差,学生的理解却出现了偏差,有回答西部高中部低的,就是说不到呈三大纵列带分布上。
所以说,设问一定要精准,要让学生听明白老师在问什么。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地图,识记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气候因子,分析北美洲气候特点及其地形、洋流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3.通过分析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巩固区域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