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梳理-(新7.2)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七下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七下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七下语文文学常识总结本文档总结了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常识,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文学常识概述- 文学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人类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的创作艺术。

- 文学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每种体裁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字描写、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手法传达作家的情感和思想。

二、中国古代文学1. 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和词两种形式。

- 诗是完整、有节奏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有古体诗、近体诗等。

- 词是以唐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抒发情感为主。

2. 古代小说- 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 古代小说以故事情节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等手法塑造形象,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三、现代文学1.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近现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自由的形式和深刻的表达方式获得广泛关注。

- 现代诗歌注重个体感受的表达,有时候使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以丰富的形象语言表现情感和思想。

2. 现代小说- 现代小说是现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代表作品包括《围城》、《活着》、《红高粱家族》等。

- 现代小说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情感的传达,以及社会问题的反思,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四、文学常识的价值文学常识对于学生的语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了解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 提高写作表达水平:通过研究文学常识,可以研究到一些优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 丰富思想与情感: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结语通过研究七下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研究的效果,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以上是对七下语文文学常识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第二册文学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第二册文学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第二册文学常识汇总文学常识是指有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方法的知识。

而高中语文第二册的文学常识也是考查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就对高中语文第二册文学常识进行汇总:一、文学理论1.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指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类思想感情、再现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的艺术形式。

2. 文学的意义?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具有娱乐、教育、启迪和鞭策人性的功能。

3. 文学的形式?文学的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不同的文学形式有不同的创作技巧和审美规律。

二、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包括古代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各个时期的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品。

2. 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包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文学变革,现代诗歌、小说、戏剧等的兴起和发展。

三、文学作品1. 文言文经典作品?《庄子》、《道德经》、《孙子兵法》、《孟子》、《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2. 白话文经典作品?《呐喊》、《阿Q正传》、《鲁迅全集》、《呼兰河传》、《白鹿原》等。

四、文学创作方法1. 文学叙事方法?包括直接叙事、间接叙事、多线索叙事、倒叙、顺叙等,不同叙事方法对叙述效果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2. 文学描写方法?包括写景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通过描写手法的变化体现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

高中语文第二册的文学常识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包括文学名词解释、文学名家和文学批评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也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和批评打下基础。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5 黄河颂预习重点一、1.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5年为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填词,以深怀忧患与悲愤的文字以及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

2.文学常识《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光未然,现代作家、评论家,1939 年 3 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二、字音词义巅diān:山顶。

劈pī: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

气魄pò:魄力;气势。

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浊zhuó流:浑浊的水流。

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

也作“婉转”。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bǔ育:喂养,培养。

榜bǎng样: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烽fēng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也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

气魄:魄力;气势。

澎péng 湃pài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掀起:揭起,往上涌起。

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

也作“婉转”。

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

(谰斓)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bǔ育:喂养,培养。

九曲连环:曲折,回环,多弯道。

三、主题概述1.本文通过赞美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宏伟的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英勇不屈、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2.文章思想内容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七年级语文2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2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2单元知识点七年级语文的第二个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文言文、修辞、词语辨析和古文阅读。

这些知识点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并且对后续学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解。

一、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需要了解其基本特点和语言规律。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句式、修辞手法等都要掌握。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通过整体把握、分句释义、演绎猜测等方法来理解和阅读文言文。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欣赏文言文。

二、修辞修辞是指利用各种语言手段和技巧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手法具有多样性,其中包括反复、夸张、比喻、拟人、排比、对仗、双关等。

学习修辞要点在于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区分。

学生需要认真分析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含义和情感。

通过学习修辞,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词语辨析在写作中,使用正确的词语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词语辨析需要注意的是:词语的词义、用法、语境等方面的差异。

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才能正确地使用它们。

此外,学生还需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语气,尽量使文章通顺、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达到交流的目的。

四、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古文阅读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首先要了解《文心雕龙》、《唐诗三百首》、《晏子春秋》等古代名著的基本知识;其次需要对古代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形式结构有所认识,能够熟练阅读古代文献;最后要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文知识对古文进行分析和理解。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才能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综上所述,七年级语文二单元知识点所涉及的文言文、修辞、词语辨析和古文阅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熟练掌握这些技能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分类汇总——文学常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分类汇总——文学常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分类汇总——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中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出自课下注释,多考查时代国别、风格流派、地位评价、文章体裁、题材人物、作家作品、字号称呼、文体特点等。

复习备考文学常识要做到:注意课下注释,弄清楚一些常见作家的作品、风格流派、写作特点等。

要时时关注相关的文化常识专有名词,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的具体内容,并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加以整理。

七下重点文学常识整理1.《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理论物理学家。

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

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文章热情赞美了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2.《说和做》的作者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文章热情歌颂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4.《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5.《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谱曲。

4.《老山界》作者陆定一,江苏无锡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

5. 魏巍,当代作家,曾用笔名红杨树。

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聊斋志异》
代表作《聊斋志异》
【以“盼春----绘春----颂春”为线索】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12、济南的冬天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
我国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
抒情散文
《老舍文集》
【以济南的冬天的景物特色为线索】
小说《骆驼祥子》
话剧《茶馆》《龙须沟》
13、夏感
梁衡
现代
现代散文家科普作家
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下册(二)
篇目
作者
年代
称号
文体
文章出处
文章线索代表作【有关说明、名句】等
16、《社戏》
鲁迅(原名周树人)
现代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短篇小说
《鲁迅全集》
以看社戏的活动为线索
17、《安塞腰鼓》
刘成章
现代
现代作家
抒情散文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具有2000年以上历史。动作豪迈粗犷,舞姿刚劲奔放。】
小思(本名卢玮銮)
席慕蓉
现代
现代
香港作家
台湾画家、作家
抒情散文
《承教小记》
《幻思》
以对“蝉”短暂生命的感悟为线索
以对生命的联想、感悟为线索
4、紫藤萝瀑布
宗璞
(原名冯钟璞)
现代
现代女作家
抒情散文
《铁箫人语》
围绕紫藤萝来抒发感悟
5、童趣
沈复
(字三白)
清代
清代文学家
自传体散文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浮生六记》共六卷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代
唐代诗人
五律

七年级必背文学知识点

七年级必背文学知识点

七年级必背文学知识点文学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文学知识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助力学习语文,深入了解人类文化的内涵。

在初中阶段,学习文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七年级必背的文学知识点。

一、文学基本概念文学是人类对于生活的感性与理性认识。

包含文学的内核是文化,即社会生活的历史沉淀与结晶。

文学可以理解为“言情”与“情语”之间的对话,即文学作品既是情感体验的表达,也是结构形式的构建。

二、文学体裁分类文学体裁是指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的类型和种类,主要分为叙事、诗歌、戏剧、散文四大类。

其中,叙事以故事线索为主,如小说、故事等;诗歌则以韵律、语言为主,如诗歌、歌赋等;戏剧则以对话形式为主,如话剧、脱口秀等;散文则以讲述人生经历、抒发感情等为主,如散文、随笔等。

三、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珍品,起源于唐代,并产生了最为辉煌的盛世。

其中,唐诗以五言绝句为主,如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宋词则以七言绝句、律诗为主,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古代诗词以唯美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大自然、人情世态等生命中的美好与悲壮。

四、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指被广泛阅读、思考和传播的文学作品。

这类作品通过对人类社会、人性中深层次的思考和揭示,塑造了一批具有深刻思想、卓越才华、丰富人格的文学大师。

七年级必背的文学名著主要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作品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风云变幻,表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

五、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是藏书楼中珍藏的起光点。

随着扩大文化普及宣传和做好文化传承这些工作的逐步加强,文言文也日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和欣赏。

文言文有着独特的韵味,富含深奥的思维、精湛的表达、博大的智谋和宏伟的文学意境,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传承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六、外国文学英美文学、俄国文学、法国文学等外国文学也是七年级必背的文学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知识梳理〔黄河颂〕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局部,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局部。

2.在第—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感情特征给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概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概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局部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概?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奉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奉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开展、壮大,黄河培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鼓舞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坚韧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一般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必背文学常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必背文学常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汇总6.《老山界》的作者是陆定一,江苏无锡人,诗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7.《土地的誓言》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有长篇小说代表作《大地的海》《科尔沁旗草原》等。

课题的意思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8.《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13.《竹里馆》作者是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

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

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1.《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邓稼先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2.《说和——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

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者是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后来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编者是宋(朝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5.《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9.《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诗集《野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的《狂人日记》。

10.《老王》选自《杨绛散文》_。

作者_杨绛_,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

11.《台阶》的作者李森祥,。

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选自小说集《台阶》。

12.《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_,这是一篇_寓言故事(文体)。

作者是欧阳修_,北宋_(朝代)著名文学家_家、史学家_,字永叔_,号醉翁__、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02X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归纳

202X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归纳文学常识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的基本知识、文学名著的作者及其作品等。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的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文学常识1.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是《诗经》,是鲁国的贵族们创作的诗歌的集合。

2. 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叙事诗《离骚》。

3. 古代中国最早的传说是《山海经》,记载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神怪等。

4. 百家姓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常见的姓氏排列,通常用于幼儿启蒙教育中。

5. 诸子百家是古代哲学学派的合称,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等。

6. 古代“文人”是指身份低微,文化较高,善于文学创作和诗文交流的人。

二、文学作品及其作者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作者是孙武。

2.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四大名著之一。

3.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4.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四大名著之一。

5.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四大名著之一。

6. 《离骚》是古代文学家屈原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古代抒情诗的巅峰之作。

三、文学名句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著名诗歌,其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经典语句。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明代文学家文天祥创作的豪迈诗句。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意境深远的诗句。

4.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元代文学家于谦创作的英雄壮志豪情之诗“满江红”中的名句。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文学家杜甫描写自己读书写字的能力时创作的诗句。

四、文学常识1.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2.宋词是我国古代词曲的黄金时期,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汇总一、课内古诗文1.《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3.《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柳三苏,欧阳曾巩带一王)。

4.《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说,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通书》等。

5.《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望岳》选自《杜诗详注》,五言古诗。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一,七言律诗。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家、文学家。

6.《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笔记体小说。

纪(jǐ)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二、附录古诗及名著阅读1.《竹里馆》选自《王维集校注》,绝句。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朝诗画家。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分课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分课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分课归纳整理判断正误,错了的打波浪线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选自《呐喊》。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台湾作家。

选自《城南旧事》,文中的小英子正是作者本人。

3、丑小鸭(安徒生)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他不仅是奥地利著名的童话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这篇童话中,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5、伤仲永(王安石)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文章分两部分:前部分议论,后部分叙事。

7、最后一课(都德),法国作家。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小说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

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逃学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

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

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

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10、木兰诗,由明代郭茂倩编成..。

《木兰诗》与《采莲曲》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

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斗士。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二 、
写作背景

关 在奔波劳累的仕宦生活中,他时常觉得不适和
知 识
厌倦,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往日读书、闲居的乡
村田园生活,对自己违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
——
「 为产生怀疑,甚至后悔的念头也冒了出来。而
写 作
当脱离了官场,回到家中亲自参加耕种和收获
背 景
时,他感到无限欣悦。诗歌《归园田居(其
」 一)》,真实地记录了他的这一思想变化。
识 活,并隐寓着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与不愿同流合污的精
神,但也有一些“人生无常”、 “乐天安命”的消极思
——
想。

其《读山海经》、《咏荆轲》、《述酒》、《赠羊长
作 者 介 绍
史》、《拟古》、《饮酒》、《感士不遇赋》等诗赋,表 现了诗人“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和当时“大伪斯兴”的 士族社会的矛盾,抨击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与统治者的残暴
诗文概况
• 传世作品125。其中,赋辞3篇、文9篇。 113首诗作中,四言诗仅有9首,其余皆为 五言诗。
• 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的诗歌门类。为中国 古典诗歌拓展了一个新的境界。是中国第 一位田园诗人。
• 创造了中国诗意境中一种全新的美的类型 (冲淡之美),“开千古平淡之宗”
人生大事记:
• 8岁丧父,12岁失庶母,家境没落; • 约33岁,为桓玄幕寮,2年后,因母丧回家(回家3年后,AC403,桓玄逼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 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 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 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 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 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 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外国作家作品
在世界文学长廊中,有诸多刻画入微的人
物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脑海之中。其中,举世
公认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莎士比亚《威
尼斯商人》中的
,莫里哀《悭吝
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中的
,果戈理《死魂灵》中的
泼留希金。
外国文学考点整合
但丁“《神曲》三部曲”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古希腊两大史诗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勃朗特三姐妹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 《离骚》,文学成就最高,对后世文学也 影响极大,故常以“风骚”并举,后来也 用风骚泛指文学。
2.秦汉文学考点整合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二、名著阅读
中国古代名著及文学常识 中国近现代重点名著及文学常识 外国重点名著及文学常识
(一)中国古代名著及文学常识
1.四大名著
(1)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
A、《封神演义》
2.古代主要节日(农历)
元七夕日:正七月初一七,一妇年女乞开始巧。 寒(食 源: 于每 牛年 郎四 织月 女四 的日 传,说清)明。 节中的 秋前 :一 八天 月。 十在 五这 ,一 赏日月,禁思 烟乡火。,只吃冷食(纪念介子 推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 清茱明 萸: 免四 灾月。初,扫墓、祭祀。 端除夕午:五一年月初的五最后,吃一粽天的子,晚 划上龙,辞舟旧(纪迎新念。屈原)。
3.魏晋南北朝文学考点整合
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
乐府双璧:《木兰辞》(北朝民歌) 《孔雀东南飞》(汉末乐府) 《西洲曲》(南朝民歌)
4.唐朝文学考点整合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边塞二王:王之涣、王昌龄 韩柳:韩愈、柳宗元 元白:元稹、白居易 刘白:刘禹锡、白居易 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王孟:王维、孟浩然 高岑:高适、岑参
1.先秦文学考点整合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 专集:《战国策》
1.先秦文学考点合
四书五经: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四部书的合称。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五部儒家经典。
1.年龄段称谓
襁 不褓 惑: 之未 年满 :周 指岁 四的十婴岁儿 孩 知命提之:年指:2—指3五岁十的岁儿(童又 垂 “髫半:百指”幼)年儿童 豆 花蔻 甲: 之指 年女 :子 指十 六三十岁 及 古笄 稀: 之指 年女 :子 指十 七五十岁 加 耄冠 耋: 之指 年男 :子 指二 八十、岁九十岁 而 期立 颐之年:指 一三 百十岁岁
1 中国现代作家及作品 1 外国作家作品
(一)古代文学著名作者及相关作品
关于神话
1.中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2.我国“四大神话”是? 3.希腊神话:几位英雄——普罗米修 斯、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帕尔修 斯;几位权贵——宙斯、赫拉、波塞 冬、哈得斯、雅典娜、阿波罗 4.北欧神话:奥汀、索尔 5.日本神话:伊邪那岐、伊邪那美、 天照大神、月读命、建速须佐之男命 6.印度神话:梵天、毗湿奴、湿婆
5.宋代文学考点整合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5.宋代文学考点整合
婉约四宗: (李煜)柳永、晏殊、秦观、李清照 豪放四宗: (范仲淹)苏轼、岳飞、辛弃疾、陆游
6.元明清文学考点整合
元曲四大家以及代表作:关马郑白 三言二拍: 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文学常识梳理-(新7.2)
小升初文常的五种考法
• 1.P86.1 • 2.P60.6 • 3.P61.1 • 4.P73.1 • 5.P73.3
文学中的文字游戏常识 文化常识 与文人有关的常识 与作品有关的文学常识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常识
一、中外文学常识 二、中外名著阅读
一、中外文学常识
1 古代文学著名作者及相关作品 1 传统文化小常识
3.其他文化常识
十文二学生四肖大:体子 裁鼠 :、 诗丑 歌牛 、、 小寅 说虎 、、 散卯文兔、、戏辰剧 龙四、 大巳文蛇明、古午国马 :、 古未 埃羊 及、申 古猴 巴、比酉伦鸡、、古戌印 狗度、亥中猪国 四殿大试发三明鼎:甲造 :纸 状、 元火 、药 榜、 眼印 、刷 探术 花、指南针 三岁纲 寒五三常友:三松纲 、为 竹君 、臣 梅、父子、夫妻,五 常五为 岳仁:、东义岳、泰礼 山、智 南、 岳信 衡。 山、西岳华山、 文北房 岳四恒宝山:、笔中、 岳墨 嵩、 山纸 。、砚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6.元明清文学考点整合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
(二)传统文化小常识
“岁寒三友”指的是三种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 强生命力的植物,下列诗句中所描写的事物, 与“岁寒三友”无关的一项是( ) A.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B.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三)中国现代作家及作品
老舍,原名___________,代表作品___________; 冰心,原名___________,代表作品___________; 鲁迅,原名___________,代表作品___________。
现代文学考点整合
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老 舍、冰心、巴金、曹禺
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 《狂人日记》 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野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