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快乐的舞蹈》教案 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的舞蹈》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加伏特舞曲》

演唱《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聆听单簧管独奏作品《加伏特舞曲》,激发学生对世界音乐的热爱。

(2)通过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增加学生对傣族音乐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音乐的感受与分析,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

(2)让学生在欣赏舞蹈、学唱歌曲、编创动作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中,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表达对金孔雀的喜爱,间接感受傣族音乐传递的“意境美”。

3.知识与技能

(1)能用“beng”哼唱《伏尔加特舞曲》的音乐主题。

(2)完整自信地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学跳简单的“孔雀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能够感受乐曲《伏尔加特舞曲》的音乐风格。

(2)启发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难点:

(1)分段聆听时,能够准确把握乐曲的情感、速度。

(2)在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态,为编创舞蹈奠定动作基础,注意一字多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铃鼓、同步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材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1734—1829)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单簧管、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加伏特舞曲》距今约有200年历史了,但它仍然充满着生命力,久演不衰,一些轻音乐队对这支曲子非常感兴趣,常常把它改编成轻音乐曲来演奏。

《金孔雀轻轻跳》由翁向新作词、任明作曲,作品是一首充满傣族风情的儿童歌曲,作品采用E大调,2/4拍子,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整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云南吗?云南是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大省份,同时云南省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方,其中傣族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云南环境怡人,景色秀丽,而且各族文化再次碰撞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状态。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大家去那里看看吧。

二、课程新授

(一)聆听作品《加伏特舞曲》

1.初次聆听

思考:感受旋律的特点及辨识所用的演奏形式是什么?(管弦乐合奏)

2.再次聆听

教师带领同学们再次聆听音乐《加伏特舞曲》,想象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学生可自由回答)

3.分段聆听

第一乐段: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够用“beng”哼唱音乐的主题部分。

第二乐段:感受乐曲情绪发生的变化。(速度稍慢,情绪抒情优美)学生模仿风车转动,转圈等优美动作表现这一乐段。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用铃鼓为乐曲伴奏。

4.完整地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1.初次聆听

思考:歌曲运用了什么样的旋律和速度?

2.再次聆听

学生听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随音乐小声视唱。说一说歌词内容表现的是哪个民族?他们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3.学唱歌曲

(1)跟琴学唱两段歌词。

(2)解决旋律难点:歌曲的第四乐句和第五乐句歌词相同,区别它们的旋律走向,唱准音高。

(3)掌握歌曲速度、情绪:用优美的情绪和稍快的速度全班完整演唱歌曲《金孔雀轻

轻跳》。

4.教师弹奏钢琴,请学生随钢琴伴奏进行演唱,并及时互评。(播放伴奏)

5.知识与技能:

师:歌曲我们唱完了,大家唱得很棒。那么老师现在有个小问题想问一下大家。歌曲旋律当中有很多的小竖线,大家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播放大熊猫图片)

师:屏幕上展示的大家知道是什么动物吗?(生:大熊猫)

师:对,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你们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生:竹子)

师:我们来看一下竹子是什么样的。(通过竹节引出小节、小节线、终止线,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

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金孔雀轻轻跳》第一段有歌词的部分有多少个小节吧!(播放音乐,学生数一数,教师评价。)

三、拓展延伸(编创孔雀舞)

1.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雀之灵》片段。(播放视频)

2.教师进行表演,教授学生跳“孔雀舞”。

3.小组讨论,一起学习“孔雀舞”。

4.小组展示成果。(播放音乐)

5.集体载歌载舞,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仅欣赏了荷兰的音乐,而且还学唱了傣族风格的儿童歌曲。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看到了音乐的丰富多彩,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与快乐。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多多学习,不断拓宽音乐视野,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下课!

《快乐的舞蹈》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霍拉舞曲》

演唱《喜鹊钻篱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小提琴独奏作品《霍拉舞曲》,感受舞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2)学唱歌曲《喜鹊钻篱笆》,体验不同风格的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并培养学生对彝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感受、分析等方式,感受小提琴曲《霍拉舞曲》的音乐风格。

(2)通过游戏创编等环节,更好的掌握歌曲《喜鹊钻篱笆》。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随《霍拉舞曲》的音乐划出其旋律的走向。并能跟同学一起跳出简单的舞步。

(2)随音乐自信、完整地演唱歌曲《喜鹊钻篱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习音乐《霍拉舞曲》,感受木琴的音色特征和音乐魅力。

(2)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喜鹊钻篱笆》。

难点:彝族语言歌词的记忆,游戏活动的合作配合。

【教学准备】

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材分析】

《霍拉舞曲》是由罗马尼亚的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1889-1949年),于1906年创作的。该曲采用降E大调,2/4拍。这种体裁风格主要流行于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等地区,又称多伊那,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类多为悠长的歌调,犹如牧人的悲歌;另一类则为活泼的轮舞,常用2/4拍,且多用装饰音和颤音。

《喜鹊钻篱笆》是一首贵州的彝族传统的儿童歌曲,该作品采用五声宫调式,2/4拍的单乐段结构,歌词简洁,旋律流畅优美。歌曲中“阿西里西”的大意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歌曲描写了彝族的小朋友的童年时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彝族吗?他们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一带,彝族同胞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以及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大家去探访这个大家庭吧。

二、课程新授

(一)欣赏小提琴曲《霍拉舞曲》

1.初次聆听

思考:乐曲描写了什么场面?

2.再次聆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