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教材 维新变法运动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八年级历史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③翻译外国书籍
A.①②③ C.①②④
④建设海军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①严复 ②谭嗣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①② B③④ ) C①②③ D②③
10.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 )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想一想:光绪帝的变法措施哪 些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切身 利益? 4、结局:
力量对比
政治力量 军事力量
想争取袁世凯 保护光绪帝
维 新 派
维新派依靠光 绪帝 (无权) 以慈禧太后 为首 (掌握实权)
顽 固 派
袁世凯统帅新 建陆军投靠顽 固派
影响:戊戌变法在社会上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 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不 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 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 路。
11.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 D林则徐
12. 戊戌变法开始于(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14. 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发展农工商业 C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 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D 训练新式陆海军
维新变法运动
兴起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 《天演 百日 维新 上书 论》
变法 失败
知识纲要
第 7 课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公车上书
揭 开 变 法 序 幕
严复的译述《天演论》
推 动 变 法 发 展
戊戌变法 (1898年)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一.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背景--民族危机与变法思潮 1.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加深; 2.列强掀起瓜分的狂潮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4.19世纪末期的维新思想 二.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70年代 ①代表:王韬、郑观应 ②思想:经济;政治 2.发展:19世纪90年代初 ①康有为的思想: 理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发展阶 段 ②梁启超的思想; 《变法通议》;兴民权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
一.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背景--民族危机与变法思潮 二.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70年代 2.发展:19世纪90年代初 ①康有为的思想: ②梁启超的思想;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 1.公车上书 2.维新运动的展开 四.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变法的开始 2.法令: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3.结局: 4.影响
客观上: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守旧势力太强大
主观上:
(1)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软弱性妥协性)
(2)改革速度太快,并且缺乏相关的配套措 施
(3)维新派势单力薄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
①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 有进步意义。 ②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 国性。 ③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思想文化: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⑤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领时代新风。
③谭嗣同:《仁学》 ④严复:《天演论》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 1.公车上书 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2.维新运动的展开 ①组织学会和创办报刊 (1895.8—1898.9) A《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 B 强学会--以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为宗旨 C 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以救 亡图存相号召 ②影响: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历史八年级上册《维新变法运动》

历史八年级上册《维新变法运动》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维新变法” 的“变”,是要
变什么?
➢ 变法就是要变中国的 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
序幕:“公车上书-”“拒和”、“变法”
1895年3月,《马关条约》要签订的 消息传到北京。云集京师参加科举考试 的举人义愤填膺,奔走相告,强烈要求朝 廷拒绝批准条约。于是,康有为、梁启 超等人倡仪18省举人联名共上一书,要 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这就 是长达1.8万余字的《上今上皇帝书》, 也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
由于变法持续了103天,所 以又称“百日维新”。
去我忍望
戊 戌
留自死门
——
六 君 子
肝横须投
谭 嗣 同
胆 两 昆 仑
刀 向 天 笑
臾 待 杜 根
止 思 张 俭
。,。,
“戊戌 变法”为什 么会失败呢?
原因: ⑴维新派把变法的希望 全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 皇帝身上,脱离了人·民。 ⑵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 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篇1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2.活动建议:利用讲故事、阅读材料及课本、分组模拟、自主探究等方式,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知道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艰难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失败的过程。

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领会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原因,知道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艰难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失败的过程。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领会变法的意义,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利用讲故事、阅读材料及课本、自主探究等方式分析理解得出结论,并且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3.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

(二)难点:戊戌变法意义和戊戌变法主张不能实现原因的认识。

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由梁启超的话导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形势?——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启发学生该怎么办?(2)假如你是19世纪末一位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引入课题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进行回答。

八年级历史:《维新变法运动》

八年级历史:《维新变法运动》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历史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历史教课方案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维新变法运动》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历史给人们供给了经验,历史学是全部学科的基础,没有历史就没有传承,就没有其余各样学科。

历史不不过留给我们不过,相同也有教训,本教学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八年级历史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维新变法运动》教课方案课名维新变法运动班级二年二班学校大连市 127 中学讲课教师王玉梅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踊跃影响。

认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提升客观评论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过阅读,认识“公车上书”;经过采集沟通资料,认识人物,知道其看法。

经过编排课本剧和议论。

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戊戌变法盛行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度。

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相同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国家学习,勇于开辟进步、创新改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要点:认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剖析、比较等能力的培育,领会维新人事勇于创新改革的精神。

难点:怎样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由。

教课过程教课阶段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及设计企图创建情形导入《马关合约》大大加深中国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一些有报国之志的知识分子开始研究救亡图存的方法。

于是一场变法图强的改革运动睁开播放视频指引学生谈感想观看视频谈感想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调换讲堂氛围新授一、公车上书1、基本状况时间: 1895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要求:反对讲和,恳求变法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维新派”(康、梁、严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代表人物:康、梁、严、谭二、严复与《天演论》1、维新派的主要活动2、代表:严复①译述《天演论》②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宣传“物竞天择”的看法③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三、百日维新1、开始的标记: 1898 年,光绪帝公布“名定国是”诏书,宣告变法2、主要内容项目内容政治文讯教育教课方案开放言论,撤消剩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经济发展农工商业文化教育创立报刊,创办新式学堂培育人材,科举考试取销八股文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3、影响4、失败原由5、谭嗣同大方赴死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简述公车上书经过点拨展现资料,指引学生解说说明点拨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出示表格指导学生对百日维新内容概括提出假定,指引学生议论出示问题指引学生体验人物感情借助课本,简述事件,明确知识点剖析、概括看书快速找出人名观看图片、文字,解说史料看书,提炼知识点表演课本剧(第一场)说出戊戌变法的的内容,概括类型换位思虑小组议论表演课本剧(第二场)研究失败原由培育表述能力,从资猜中提取有效信息整体认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人物,加强剖析能力,判断能力,体验维新思想的流传借助不一样门路认识严复的思想及地位复原历史,激发学生兴趣,为深层发掘供给条件培育合作研究能力和剖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成立历史思想进行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小结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困难起步,波折推动测试参看大屏幕板书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序幕)—严复和《天演论》(发展)—百日维新(热潮、失败)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维新变法运动新教材

维新变法运动新教材

四、变法失败—戊戌政变
(标志整个维新变法运动基本结束)
慈禧太后(1835—1908)
9月13日,光绪皇帝写密 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 不保,汝康有为、林旭、 谭嗣同、刘光第等,可 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袁世凯(1859-1916)河 南项城人。 1895年在天 津小站训练“新建陆 军”,手中握有兵权。
二、发展:
维新变法运动
1、公车上书失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哪些活动宣传维新变 法思想: 组织学会:定期集会演讲、议论时政
创办报刊:发文章、译述西方著作 开办学堂 2、这些活动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哪些主张?
(1)梁启超:实行君主立宪制 (2)严复:主张变则强、不变则亡
3、这些宣传活动起到了哪些作用?
思想 传播
高潮
教训 兴起
戊戌政变
公车 上书 序幕
失败
维新变法康梁掀, 公车上书拉序幕, 严复译述《天演论》, 主张西方之制度, 戊戌变法光绪帝, 震动顽固慈禧阻, 百日维新可启蒙, 虽然失败是进步。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C“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刊 D保国会的成立 )
这是1898年秋流传于京津地区的一首民谣
六君子,头颅送; 袁项城,顶子红, 卖同党,邀奇功; 康与梁,在梦中, 不知他,是枭雄。
第八单元第三课 第一框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一、兴起: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时间: 1895年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发起人: 康有为 、梁启超 内容: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意义: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结果: 受旧势力阻挠而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 国是行不通的,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7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主备人:定陶镇中刘景元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公车上书”的有关史实;知道严复的主要思想,并了解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仔细阅读课本35页第一目内容,完成1—2问题: 1.康有为为什么要发起公车上书1895年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举国震惊;2.上书是否达到了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上述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康、梁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二、阅读教材第36页“警世洪钟天演论”,回答第3题:3.天演论为什么被称为警示洪钟严复在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令人耳目一新;严复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三、阅读教材第37—38页内容,回答4—5题: 仔细看书,没什么难的4.光绪皇帝为什么决心变法发布哪些变法诏令民族危机的严重,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主要内容: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5.这场维新变法的结局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维新变法最终失败;维新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只记这一句话就行;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1.维新变法运动,尽管得到了清朝皇帝的支持,可变法还是失败了;造成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2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3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4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5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失败6袁世凯的出卖和慈禧的政变注意:让学生思考回答;2.有人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了,仅给中国留下了一所京师大学堂;也有人认为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你如何评价维新变法的影响维新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归纳整理维新变法经历了“序幕”、“高潮”、“失败”三个阶段,请你列出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并用几句话简介一下;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了1300多名影视剧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高潮:戊戌变法;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失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戊戌变法持续103天,最终失败,因此又称“百日维新”;拓展练习1.2010·江苏徐州下列书刊中,属于中国近代较早介绍西方生物进化论思想的是A B C D2.2010·广东东莞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3.2010·广东佛山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4.2008·临沂中考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5.2010·山东东营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6.2009·武汉中考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正确的是A.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 都主张变革中国政治制度C.都使本国迅速强大起来D.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7.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变法;材料二 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对于人才给以特赏以昭激励”;材料三如图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1895年春的“公车上书”;主张:反对议和,主张编发;或者主张“拒和、迁都、变法”,要求光绪帝变法;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发展商业,培养人才;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境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精神谭嗣同;谭嗣同希望用自己的流血牺牲来唤醒国人,所以他认为自己死得其所;为了变法图强,不拍牺牲;教学案例1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i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教学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5分钟复习:为了挽救国家统治危机,封建地主阶级倡导了一场什么运动它是否使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洋务运动;否;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因此,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导入:指导学生阅读导言后,指出:“维新变法”是以救国为宗旨变法运动; 讲授新课:25分钟小结:3分钟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还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练习:6分钟1、某一历史网站上展开了关于“百日维新”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最正确的是A.变法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B.变法阻碍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C.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历史探谜一个多世纪前,为了救亡图存,一批有志之士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尽管得到了清朝皇帝的支持,可变法还是失败了,变法为何会失败众说纷纭,你认为造成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三、课堂延伸有人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了,仅给中国留下了一所京师大学堂;有人认为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你如何评价维新变法的影响教学案例2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堂实录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堂实录板书: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师:同学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生:九一八,日本侵略东三省;师:对,1931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出兵侵占东三省,是我们的国耻;在1895年历史同样也铭刻了中国耻辱的一页,也和日本有关,这是哪一事件呢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师:没错,同样在这一年,北京城发生一件大事;1300多进京赶考的举人聚在一起人声鼎沸,议论纷纷;这时走出一人,手中拿着一篇文章高声朗读起来;这1300多人顿时鸦雀无声,都在仔细聆听;这个人是谁他读的是什么这个人就是广东举人康有为,他所读的就是用两天一夜写成的一万多字的上书;众举人听完后纷纷表示赞同上书内容,并在上书上签字,表示要联名上书;这就是历史上的“公车上书”板书;为什么叫公车上书呢生:读书上注释;师:表扬看书非常仔细,认真做了预习;为什么这些举人要联名上书呢生:马关条约的签订;师:回忆马关条约的内容;生:略;师:概括,陪两亿、割三地、开四口、设工厂;这是南京条约之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板书:马关条约师:面对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康有为在上书中提出什么主张生: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师:议和是指什么生:马关条约师:变法是指什么呢你能从书上对康有为的介绍中找到答案吗生:学习西方的制度;师:什么制度经济制度还是政治制度生:政治制度;师:没错,主要是学西方的政治制度,想要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什么是君主立宪制看“每课一得”,并想一想现在有哪些国家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生:英国、日本;师:学习西方的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当时的历史潮流是什么吗当时的历史潮流是“近代化”板书;什么是近代化简单说就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板书,建立君主立宪制是实现政治民主化,因此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公车上书之前维新变法的主张还只是一种政治学说,但公车上书之后就演变成一场政治运动了,我们历史上就将其称为“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就是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板书;以康梁为首的主张变法的人我们称为维新派;他们通过上书强求变法的举动可以看出维新派非常依赖于谁生:皇帝;师:没错,维新派希望依靠皇帝发动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我们也将维新派称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板书;那么公车上书有没有达到目的呢生:没有;师:为什么没有达到目的因为上书根本就没到光绪皇帝的手里;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就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他们认为自己的变法主张知道的人太少,当时社会上没有形成要变法图强的社会舆论,怎样才能让变法主张广为人知呢你能帮维新派出出主意吗生:演讲生:发传单生:出书生:编歌谣师:表扬并加以提炼和引导为“办报、办学、学社、译书”板书出示材料一: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变法主张;师:变法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板书;其中有一个人翻译了一本书引起极大反响,这个人是谁翻译的书是什么生:严复,天演论板书;师:请看这则材料;出示材料二:中国历史有个着名人物就因此改名叫适,这个人是谁生:胡适;师:没错,胡适作为白话文的推动者,原名不叫胡适,看过天演论后改名胡适字适之;为什么这本书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被称为警示洪钟呢生:严复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师:严复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比喻为生物界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二中国要在竞争中生存必须象生物界一样要“进化”,怎样进化生:变法;师:对,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制度;否则将被淘汰,也就是亡国;很多人也因此从不知道变法主张到知道变法主张,从不支持变法到支持变法;并投身到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来;也因此历史给严复一个怎样的评价呢生:思想启蒙家;师:没错;启蒙的含义也就是从无知到有知;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兴学校、办学社、译书籍,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制作了办法舆论,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这些努力也使变法运动迎来高潮阶段,也就是变法主张要付之实施的阶段,这就是历史上的“百日维新”板书百日维新、高潮;百日维新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生:1898年6月师:准确地说是6月11日,1898年,今年正好是周年纪念,多少周年生:110周年;师: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生: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师:“国是”是什么意思是指国家大事;“是”特指大事;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历史也称之为戊戌变法;当时光绪帝为什么要变法维新呢要知道如果要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要限制皇帝权利的,为什么光绪要推行变法呢请看这则材料;出示材料三;瓜分大祸,迫在眉睫,必须当机立断,迅速维新变法,否则“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康有为上皇帝书师:请一位学生朗读一下;生:高声朗读;师:请同学翻译一下;生:中国遭到瓜分的大祸,形势迫在眉睫;师:对,第一句就告诉我们马关条约之后中国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狂潮板书: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板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好,请继续解释;生:必须当机立断,进行变法,否则皇上和大臣做长安的犹豫师:布衣是什么意思生:百姓的意思;师:那现在能翻译最后一句了吧生:否则皇上和大臣做老百姓都做不成了;师:老百姓都做不成那成什么了生:奴隶;师:对,亡国奴;因此光绪决定进行变法;在变法的一百多天里就颁布了两百多道诏书、政令;这些政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生:略教材P37师:正确;这些内容在当时朝野内外引起极大震动,有人极力反对,有人大力支持,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哪些人会支持,哪些人会反对呢请同学们按找内容逐条思考一下;思考片刻后,小组交流讨论2-3分钟;师:现在请同学们将思考、交流的结果说一说;生:发展农工商业,百姓支持,可以生活的更好;资产阶级也肯定支持;主张重农抑商的顽固派反对;师:对,从此我们也能看出变法主张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生: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员,一些没有才能的官员也反对;生:废除八股文,读书人也支持;师:好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谁来说说看;生:如果废除八股文,就断了很多读书人的仕途,肯定很多人反对;师:没错,那有没有读书人支持呢生:有,一些人认识到八股取士是钳制思想的工具就会反对;师:对,特别是接触西方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反对,而且主张办新式学校,还要求开放言论;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师:当时的时代潮流是什么生:近代化;师:包含那两个部分生: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师:哪些内容符合经济工业化生:发展农工商业;师:哪些内容符合政治民主化生:办报刊,开放言论,废除八股文;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少了点内容生:君主立宪制;师:为什么没有提出君主立宪制生:皇帝本就没有实权;师:没错,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的软弱,另一方面光绪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呢请看材料四师:这像是光绪的诏书吗生:不像;师:更像是谁的生:慈禧的;师:说明实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生:慈禧;师:光绪帝也想获得实权,所以提拔了一批维新派作为朝廷官员,这也引起顽固派的不满,纷纷到慈禧那里告状,慈禧也感到受到威胁,准备发动变法;光绪就发密诏让康有为等维新派准备剥夺慈禧的权力;维新派的谭嗣同就找到袁世凯,为什么找袁世凯呢生:袁世凯有兵权;师:袁世凯满口答应了谭嗣同的要求,并说“杀荣禄就向杀一条狗一样容易;”但第二天袁世凯就向荣禄告密;于是已经做好准备的慈禧正式开始政变;政变的结果如何生:光绪被囚禁,康梁出逃,谭嗣同等人被杀;师:时间是1898年9月21日,历史上也称戊戌政变板书戊戌政变;这也标志这什么生:维新变法失败了;板书结束师:戊戌变法历时103天,所以历史上成百日维新;谭嗣同本有机会逃走,但是他选择了留下来,慷慨就义;请看P38页对其的介绍;生:看书介绍;师:谭嗣同刑场上高声朗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有人说这是最强音,有人说这是绝命辞;如果说这是最强音,那它是维新变法的最强音,如果说它是绝命辞,那它就是清王朝的绝命辞;因为他唤醒更多的爱国志士探寻救国之路,他们也一定会反思这场维新变法运动究竟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给我们什么启示首先思考维新变法运动究竟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首先看维新变法运动是否符合时代潮流生:符合;师:从内容上符合,但这些措施都被废除了,除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大的前身,也就是今年是北大110周年校庆;既然都被废除了,那这场运动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呢生:思考;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之前变法主张几乎都无人知道,公车上书之后,通过办报、办学、组织学社、译书等活动,知道变法主张的人越来越多,变法也得到极大的推动并达到高潮开始由皇帝颁布诏书进行实施,虽然最后失败但一定知道的人更多了;因此我们可以说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什么作用生:思想启蒙的作用;师:对;板书思想启蒙但毕竟没有达到挽救民主危亡的作用,因此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资产阶级改良派救不了中国板书资产阶级改良派救不了中国;下一步爱国志士该怎样救中国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学习,下课,同学们再见;板书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背景:马关条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瓜分狂潮经过:公车上书办报、办学、学社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译书严复天演论序幕发展高潮结束影响:思想启蒙启示:资产阶级改良派救不了中国。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变法的内容来客观评价戊戌变法的能力。

3、通过分析变法内容的相关史实和一些与变法相关历史资料,来培养学生从史实出发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4、认识到戊戌变法是兴起于民族危机加重的时候,主要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人勇于向先进国家学习的精神。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主要是讲述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知识分子通过变革旧制度的改良方法,来推进中国自强、并走向近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

从本单元的主题“探索中国近代化的强国之路”来看,《维新变法运动》在本单元中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承接洋务运动的救国理念,但却是从变革封建制度方面来开展救国运动,可是用改革改变中国落后制度的方法是无法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因此才会引发之后革命党人革命救国的救国运动。

本课按照维新变法的兴起、发展、高潮和结局这一个线索来讲述整个变法的始末。

在洋务运动失败之后中国再次面临列强瓜分的危险,面临这个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认识到中国的落后是由于封建制度的弊端所导致的,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维新运动兴起的大背景。

在掀起变法之前准备活动中,除了康梁两人的领导之外,还有严复用西方“物竞天择”的思想对变法的宣传,是对变法的兴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重点要让学生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

由于教材中只是简单讲述了变法的经过和结局,学生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变法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因此对课文这两个难点问题的分析,可以借助相关史料,重点了解变法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素材中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全面地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客观地评价这次变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历史: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上)

历史: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上)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严复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 发展的影响;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戊戌变法的成败和得失,提高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进行预习,查阅并提取有关严复 的有效信息,提高阅读和分析加工信息的 能力;通过讨论,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合 作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 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爱国进步的改良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 国近代化的进程。
实施变法的背景: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指出形势已经到了“瓜分豆 剖”“揭杆斩木”的地步,朝廷如不及时革旧图新, 则国亡无日。同时,康有为在总理衙门驳斥了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谬论:“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 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 套法还有什么用呢?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 可!”从而可以看出,维新派是有胆识的,他们的主 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爱国的、进步的。“不甘做 亡国奴”的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公车上书的背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 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促使人们觉醒。
上书时间:1895年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上书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阅读教材第35页的小字,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了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这也是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近 代史上的志士仁人善于向西方国家学习、 勇于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得 我们学习,逐步形成关心时政、关心国家 的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 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 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 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探 索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又在社会上起 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 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维新 变法运动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等重大事件一样,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 救国救民的使命,同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 近代化的步伐。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必修3第5单元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31张)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必修3第5单元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31张)

林则徐、魏源
地主 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派(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革命派(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器物
单 元 线 索
资产 阶级
制度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向世界学习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器物(科技)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制度(经政)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学西方— 资本主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学苏俄— 社会主义
学习目标:
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主张 及其表现. 2.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有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3.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 中所起的作用。
自学指导一; (3分钟)
阅读教材前言和第一部分,思考:
1、鸦片战争以后,为什么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 思想?
2、近代中国首先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谁? 他们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3、他们主要向西方学习什么?
4、怎样评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①晚清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妄自尊 大
2、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
3、洋务派提出这样的思想根本目的是什么?
4、这种思想有没有付诸实践?结果如何呢?
5、请你来评说这一思想?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提出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内忧外患,统治危机 张之洞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主张含义 根本目的 主张实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与 师夷长技以自 强 请你回答

维新变法教案

维新变法教案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公车上书”的有关史实;知道严复的主要思想,并了解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梁启超文章《少年中国说》,只是一篇耳熟能详的爱国文章,读后,有何感想?反映作者什么心声?你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谁?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政治局、教育家,清光绪举人。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就是梁启超先生政治生涯中很为重要的一个时期。

《维新变法运动》(课本第102页)二、教与学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说“中国老朽之冤业”,理解为“中国衰老腐朽的罪孽”,而梁启超先生就经历了那么几次。

“中国老朽之冤业一”在梁启超23岁时,1895年,泱泱大国就历经这一屈辱事件,出示“漫画”。

反映什么事件?(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马关条约》)补充文字材料。

如果你生活在这一时期,对于这一事件有何感想?(生回答)而血气方刚的梁启超就此作词抒情《水调歌头—甲午》。

(展示)(你们的情感如出一辙,英雄所见略同)那么梁启超在感慨之余,有无行动?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们上书。

“中国少年之责任一”1、公车上书看书,完成填空。

(阅读卡)影响?(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但由于清朝廷中顽固封建守旧势力的阻扰,变法失败。

以“国强为己任”的梁启超有没有灰心?“中国少年之责任二”1895年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全国各地创办报纸、组织学会,开设学堂,大力宣传西学,鼓吹变法。

(结合书本103页,梁启超在《时务报》中的言论,严复在《国闻报》中的观点)谈谈立学会、办报纸的影响?(启发民智、制造舆论,传播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但在梁启超25岁时,再一事件让梁启超康有为他们认为不变法不行。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维新变法的高潮
项目
内容
作用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 门和无用的官职
政治 (广开言论,精简机
构)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触犯 守旧贵族的利益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 展
开办新式学堂,培
文化
养人才;科举考试 废除八股文;创办
报刊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 科学技术的传播;伤害守旧 的封建文人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 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请你总结一下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但不能实现 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 道路。
戊戌 变法 的背 景: 民族 危机 空前 严重
戊戌变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发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变法运动得到 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 103天,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 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势力 过于强大;
2、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
3、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历史证明: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2、经过:1时89间5.、北地京点.康,有发为起和人梁启超
3、内容: 4、影响:

公车上书图

变 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 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先 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
代表人物:

维新变法运动(新教材)

维新变法运动(新教材)
出国留学等。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比较表 类别 戊戌变法 政治 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 没有涉及实行君主
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等。 立宪等政治主张 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 业。
洋务运动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 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
军事 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
D) • 4.对维新运动的意义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 B.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C.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 D.是一场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的的革命运 动
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动摇封建统治,给民族资产 阶级提供参政可能。 等。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军事 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等。
抵抗外来侵略。
文化 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 培养维新人才,有利于先 教育 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 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俄北瞰kàn ,英西睒 shǎn ,法南瞵lí n ,日东眈 dān ,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 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 思分其馀者,尚十馀国。 辽台茫茫,回变扰扰,人 心皇皇,事势儳儳chán , 不可终日。
——康新法 作用 政治 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初步
①直接原因: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 ②方针策略的失误: 改革措施较为激进,不能循序渐进。 ③根本原因: 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与封建势力对比悬殊;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只采取改 良的办法。
请谈谈你的感想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 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 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一九○○年二月十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戊戌变法的性质?
课堂练习: 他,高吟着“我自横刀向天笑, “有心杀贼, 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赴死。 无力回天; 他以“不有行者,无以图将 死得其所, 来”,劝梁启超远走东瀛,将 快哉,快哉!” 生留与同志,将死留给自己。 日本使馆为他提供保护,他傲 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 “戊戌六君子” 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谭嗣同、杨锐、林旭、 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 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 始!”
• 严复在《国闻报》上提出什么观点?
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他强调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 ,才能由弱转强,才符合进化规律,否则会走向 灭亡
严复 和《天演论》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 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 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严复等被 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 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 法以自强保种。
4、维新变法和戊戌变法的关系
戊戌变法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 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一部分。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诏,变法开始。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项目 内容
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 百姓向朝廷上书等。
政治 经济 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
人兴办工矿业等。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裁减旧军队等。
2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林则徐 3 戊戌变法开始于(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维新变法运动与戊戌变法(百日维 新)的区别
• 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开始 一直到1898年结束。戊戌变法是从1898年 6月11日开始,到9月21日结束,历时103 天,故称“百日维新”。可以说戊戌变法 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是维新 变法运动的一部分。
“公车上书” 图
公车—— 举人
康有为与梁启超 在“公车上书” 失败后又为维新 变法的推动做了 康有为 哪些准备工作?
梁启超
二、维新变法的发展
1、组织强学会,宣传维新变法。
2、创办《国闻报》和《时务报》等报刊来传播维新变法思想。
• 梁启超在《时务报》是提出什么新颖的观 点?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呼吁 “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9月13日,光绪皇帝写密 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 不保,汝康有为、林旭、 谭嗣同、刘光第等,可 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袁世凯(1859-1916)河 南项城人。 1895年在天 津小站训练“新建陆 军”,手中握有兵权。
三条上谕
一、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职务, 驱逐回籍。 二、授任薪职的二品大臣须到 皇太后面前谢恩。 三、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 统率北洋三军。
课堂练习
议一议,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 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 得其所”?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的是封建顽固势力。 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维新派无 法取得成功。 谭嗣同说过外国都有因变法而牺牲的人。 但中国还没有,所以他就想做第一个中 国因变法而牺牲的人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C“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刊 D保国会的成立 )
4 在“百日维新”中被捕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5 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发展农工商业 C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 的衙 门和无用的官职 D 训练新式陆海军
4、内容: 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 请求变法” “议和”:不 在《马关条约 》上签字
1、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了强烈抵制和反对。
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
3、采取的改良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情 4、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世凯的告密
维新 变法 的背 景: 民族 危机 空前 严重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发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文化 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
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的观 点有什么明显不同?
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除了主张在 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学 习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向西方学习, 实行君主立宪制。
1898.6.11-1898.9.21 主要影响 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
阶级参与政权
军事上: 有利于军事强大 教育上: 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变法内容参考P104资料1
材料分析:P104材料1、2
1、戊戌变法的措施是否全面体现了维新派 的政治主张? 没有,它没有涉及设议院的主张,没 有触动专制统治的基础,是很不彻底的。 2、变法措施中为什么没有涉及设议院? 光绪帝并不同意改革政体;维新派力 量相对弱小;维新派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感事诗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1896
《感事诗》中的“事”指的是什么事?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 步加重,眼看中国人就要沦为亡国奴了。
维新变法运动
瓜分 狂潮
日落紫禁城
自学任务
1.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什么事件?其背景、 时间、发起人、主要内容、结果、影响? 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 为戊戌变法做了哪些准备?这些准备活动 起到了什么作用? 3.戊戌变法的时间、主要措施、过程、结果、 失败的原因? 4.戊戌变法的意义?
一、公 车 上 书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 • • • •
《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了北京 背景: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时间: 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 发起人: 主要内容: 要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失败 影响: 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从此拉开 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 图Βιβλιοθήκη 维新变法运动这些宣传活动起到了哪些作用?
启发民智、制造舆论;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三、维新变法的高潮——戊戌变法
1、背景 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变法时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历时103天, 故又称“百日维新”
3、变法开始的标志: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
法维新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 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狂潮 中,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 重危机,光绪帝也将成为 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 心实行变法。
维新变法康梁掀, 公车上书拉序幕, 严复译述《天演论》, 主张西方之制度, 戊戌变法光绪帝, 震动顽固慈禧阻, 百日维新可启蒙, 虽然失败是进步。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戊戌变法的影响:
1、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作用。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等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
戊戌变法的启示:
•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道路不能救中国。 要救中国就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的 统治,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变法”: 变封建君主 专制为资产 阶级君主立 宪制
公车上书图
议 和
变 法
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 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 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 材料二、 试问今日之时局如此,国势如此, 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 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 利兵乎?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 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 绪,掌握清政府全权, 戊戌变法失败。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变法的结局:变法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 新”。
为变法而 牺牲的第一 人——谭嗣同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 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