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的功能与自体中毒的产生
大肠的生理功能范文
![大肠的生理功能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b764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1.png)
大肠的生理功能范文大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理功能包括吸收水分与电解质、形成粪便、储存粪便以及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等。
1.吸收水分与电解质:在消化过程中,由口进食的食物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大部分的水分和电解质已经被小肠吸收。
但是,小肠对于水分与电解质的吸收并不完全,其中约有10%的水分和电解质进入大肠。
大肠通过运动和对粪便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它能够将大部分的水分和电解质再次吸收回血液循环,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2.形成粪便:在大肠中,食物残渣经过粉碎和消化吸收过程后,成为粪便。
大肠通过蠕动和收缩运动将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推送到直肠,加上大肠对粪便的进一步吸收作用,形成熟化的粪便。
3.储存粪便:大肠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储存粪便。
当粪便进入大肠时,大肠的蠕动会将粪便推送到结肠中,结肠的弯曲形态使得大肠能够容纳较大量的粪便。
储存阶段大约持续24-48小时,这使得人体能够灵活地安排排便的时间。
4.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大肠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菌群栖息地之一,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在营养代谢和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肠黏膜上有许多正常生理条件下存在的菌种,它们在人体内与宿主形成共生状态。
大肠通过分泌黏液和免疫细胞等方式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过度生长,保持菌群健康稳定。
除了以上的主要功能之外,大肠还有一些次要功能,如产生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等。
大肠细菌可以从非消化性食物中合成出维生素K,并通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
而B族维生素需要肠道菌群的协助合成。
此外,大肠还参与免疫调节、产生肠道激素等功能。
总结来说,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吸收水分与电解质、形成粪便、储存粪便以及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大肠在消化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人体的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过程
![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d144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7.png)
鸡群生产过程中,呼吸道疾病一直是管理人员最头疼的问题,如果环境管理不良、尤其通风不当、空气污浊等恶劣条件下,都会对鸡只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再加上防疫工作跟不上,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数量较多,就会暴发呼吸道疾病。
大多情况下,养殖户不清楚整个呼吸道基本的发病过程,失去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造成鸡群发生较高的死亡率,给养鸡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的防控呼吸道疾病,有必要将鸡呼吸道由轻到重的发病过程简述如下,希望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有效防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群;呼吸道疾病;感冒;黏膜炎症;腹膜炎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过程王萍(山东省沂源县畜牧渔业中心中庄分中心山东淄博256100)鸡群生活环境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突然变化,鸡只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发生感冒症状,并且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损,给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打开方便之门。
这样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逐步对气管和支气管造成侵害,感染呼吸道疾病。
如果生活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中存在的大肠杆菌、支原体和沙门氏菌等数量较多,就会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呼吸道疾病。
随着病情发展,机体新陈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去平衡,鸡只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体质和抗病能力下降,最后衰竭死亡。
同时肠道内有害菌群繁殖过度,在给肠道造成危害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大量的毒素,随着血液循环发生中毒现象,致使鸡群发生较高的死亡率。
1感冒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在鸡群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突然降低,或者通风管理不善,促使进入鸡舍的冷风直接吹到鸡只身上,这样冷空气就会对鸡只上呼吸道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鸡只发生喷嚏和甩鼻等感冒症状。
另外鸡舍卫生条件较差,病原微生物含量较多,空气污浊,病菌就会附着在粉尘中被鸡只吸入上呼吸道内,也会促使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
随着病情发展可以引起鸡群发热和上呼吸道炎症,如果防控不及时就会影响鸡只体质和呼吸道健康状况,有时鸡舍湿度过高,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过快,这样环境中的致病菌数量增加,增加鸡群摄入病菌机会。
人体为什么有毒素
![人体为什么有毒素](https://img.taocdn.com/s3/m/15c998d53186bceb19e8bb0a.png)
人体为什么有毒素在新陈代谢正常的情况下,人们所吃的食物经过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最后从肛门排出体外,整个过程一般可在12-24小时内完成,这样就可确保废物不在肠中过久停留。
因为接触肠壁时间太久,废物就难免会被人体再次吸收,从而导致体内中毒。
尽管人体有这样的防毒功能,可疲劳、紧张或其他生理原因,都会导致人体出现代谢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致使人体的废物长期停留在体内。
这样残余的废物在肠内开始腐败,结肠中的菌群就会不断分解废物,产生毒素。
哲学毒素经过结肠再次吸收,不断渗出污染体内环境,后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的不同器官,从而进入体内引发各种疾病,出现记忆力衰退、疲劳、面色灰黄、便秘、痔疮和内分泌失调、肥胖等。
人体毒素的存在方式:自由基自由基是造成人体衰老的最大因素。
适量的自由基有好处,可保护身体免受化学物质等外来物的侵害作用。
但是身体内的自由基一旦过量,就会产生很强的氧化作用而侵害体内细胞,造成衰老、皮肤黑斑、过敏及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人体内的胆固醇绝大部分由肝脏制造,它不仅作为身体的结构部分,还是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但胆固醇的长期大量摄入会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增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宿便宿便即肠道内长期淤积的陈旧大便,一般3-5日不解大便而停留于肠管内的粪块叫宿便。
宿便是人体肠道内一切毒素的根源,它所产生的大量毒素被人体吸收后,将降低人体免疫力,诱导各种疾病产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脂质沉积现代人经常摄入含有过高营养的食物,再加上运动量大,水分补充不足,就很容易导致血液粘稠。
随着血液浓度的增高,就会造成大量脂质沉积在血管内壁,是各器官供氧不足,引起脑栓塞等疾病。
尿酸尿酸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主要由肾脏排出。
当尿酸在血液里的浓度超过正常值时易沉积在软组织或关节引发急性发炎反应。
乳酸人处于疲劳状况中会出现腰酸背痛、浑身乏力、运动迟钝、笨拙等症状,这是由于乳酸堆积造成的。
大肠体内废物的排泄器官
![大肠体内废物的排泄器官](https://img.taocdn.com/s3/m/d480a8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2.png)
大肠体内废物的排泄器官人体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它由多个器官组成,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排除体内的废物。
在这个过程中,大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大肠作为体内废物的排泄器官的功能和原理。
一、大肠的位置和结构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小肠的延续部分。
它是由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的。
盲肠是一段扁平而盲端的管道,连接着小肠和结肠。
结肠是一段长而弯曲的管道,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直肠是一段短而直的管道,连接着结肠和肛门。
肛门是大肠末端的开口,负责排除废物。
二、大肠的功能1. 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在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过程中,大肠起到一个重要的吸收器官的作用。
它将消化系统中未被吸收的水分和电解质从消化残渣中吸收回体内。
这使得粪便变得更加结实并保持体液平衡。
2. 储存粪便:大肠作为一个容纳器官,能够储存由消化系统产生的废物物质。
在储存过程中,粪便会逐渐变得更加浓稠,并且被大肠的肌肉层推进到直肠。
3. 保持正常的肠道菌群:大肠是一种细菌居住的环境,人体内存在大量有益菌群。
这些有益菌群能够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物质。
大肠还阻止了有害细菌的滋生,维持了肠道健康。
三、大肠废物排泄的过程大肠废物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神经、肌肉和激素的相互作用。
1. 排便的刺激:当大肠中的废物物质到达一定程度时,会引发刺激神经末梢,产生排便的感觉。
2. 粪便运动:刺激感受到后,大肠的肌肉开始收缩,这是通过自主神经调节实现的。
这种收缩作用称为蠕动运动,它将粪便塞入直肠,并逐渐推进到肛门处。
3. 排便的抑制:尽管感觉到排便的刺激,但我们通常可以通过神经和肌肉控制排便的时机。
这个过程是通过括约肌的作用实现的。
当我们不希望排便时,括约肌会紧闭肛门,阻止粪便的排出。
只有在适当的时机,我们会放松括约肌来完成排便的过程。
四、保持大肠健康的方法1. 饮食均衡:保持饮食的多样性,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是维持大肠健康的关键。
“自身中毒”学说[转贴]
![“自身中毒”学说[转贴]](https://img.taocdn.com/s3/m/58b199d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9.png)
“自身中毒”学说[转贴]
病理学家梅基尼可夫用毕生的努力,得出著名的“自身中毒”研究学说--大肠中粪便积聚,因而产生腐败细菌,形成有害物质,引起自身食物慢性中毒,于是发生疾病和衰老的现象。
其研究最后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粪便是人体最污秽的东西,如大量积聚,其恶气自肺部出便是气喘,从皮肤排泄便是湿疹。
长期自身中毒,令人神经颤抖,精神疲乏,且易并发头痛、背痛、疲倦、失眠及过敏等症状。
人体内之宿便有时多达十余公斤,长期停留在大肠壁上,实为百病之源。
因此古今中外学者,都主张首先必须把宿便排除。
医学博士里维尔指出: “人类的疾病,多半是因为粪便滞留在肠内所引起的。
良好的排泄,就是健康长寿的秘决。
”鲁杰士教授也指出:“我们越吃得多,停留在身体组织的毒素也越多,健康的唯一方法就是少吃”他发现:人体毒素的主要成因,乃是由食物分解出来。
人体晚年保护机能效力削减,素质但由心脏、血管、神经系统、肾脏大举进袭。
毕尔勒医生在五十五年的行医经验中,得出三个结论:
1.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是细菌,而是食物慢性中毒,造成细胞组织的被破坏,才引起细菌的侵袭。
2.绝大多数的情形下,用药物治病是有害的,表面上疾病似乎已经治愈,但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往往会引起新的疾病。
3.适当食物能治病强身。
因此,要消除体内毒素,防患于未然,就必须定期的实施身体的大扫除--停止食物的供给,实行有计划的断食。
中医对大肠功能的描述
![中医对大肠功能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7ba17c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2.png)
中医对大肠功能的描述
中医称大肠功能为“肠胃运化”,它是人体消化吸收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关卡。
肠胃运化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
1. 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大肠主要对消化系统中的未吸收的水分和电解质进行再吸收。
在胃、小肠中未被吸收的水分进入大肠后,通过大肠壁的吸水功能,将只有小量的腹糜、余消化物和残渣物排泄出来。
大肠对电解质的再吸收也是非常重要的,确保身体内液体的平衡。
2. 吸收维生素和生成维生素:大肠内生活着大量的有益菌群,它们可以合成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并
帮助维生素的吸收。
这些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垃圾物质的聚集与排除:大肠是消化系统中垃圾物质的最终积聚和排泄点。
在大肠内,未被吸收的食粪混合物会逐渐进一步浓缩,形成粪便。
大肠壁的肌肉运动将粪便推向直肠,随后排出体外。
中医认为,大肠功能正常与否与人体脾胃和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当脾胃功能弱或气血不畅时,可能导致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干燥便等症状。
中医通过调节脾胃和气血,以及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来促进大肠功能的恢复和调整。
同时,中医也强调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维护大肠功能的重要性。
大肠的功效与作用
![大肠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7fb8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a.png)
大肠的功效与作用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小肠的后段,起到排除体内废物的功能。
它是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对维持人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下大肠的功效和作用。
首先,大肠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
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后,残余的废物和未被消化的纤维物质进入大肠。
大肠通过肌肉的蠕动将废物推到结肠,同时吸收有用的水分和电解质,最终排泄出体外。
这样可以保持身体内的废物不积聚,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其他消化问题的发生。
其次,大肠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人体内存在大量的益生菌,它们有助于消化食物、维持免疫系统健康以及抵御有害菌的侵袭。
大肠提供了益生菌生存的环境,通过吸收有机酸和分解纤维素等方式,为益生菌提供所需的营养,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对于预防肠道疾病和提高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另外,大肠还有助于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在消化过程中,大肠吸收并重新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将其输送到体内其他部位。
这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平衡,保持血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和稳定性。
如果大肠功能受损,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腹泻或脱水等问题。
此外,大肠还参与了对排毒物质的处理。
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经过肝脏的处理后,会进入大肠。
大肠通过吸附和排泄的方式,将这些废物从体内排出。
保持大肠的健康对于排除有害物质,维持整体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大肠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多样化且重要。
它具有排除体内废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吸收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排毒等多种功能。
保持大肠的健康对于预防消化问题、维持免疫系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促进排毒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饮食结构合理、饮食习惯健康,以及适量运动等,来保持大肠的健康。
清肠的作用
![清肠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72b9de7f1922791688e874.png)
摘要:清肠是时下的热点话题。
究竟清肠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呢?下文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清肠的作用一、治疗作用随着人类进食精细度增加而粗纤维减少,以及运动减少,社会压力的增大等,便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便秘不仅影响大肠本身的生理功能,使粘液分泌减少,而粘液本身对大肠有润滑作用,分泌减少时将加重便秘,造成恶性循环。
便秘还可导致毒素过多的吸收而影响身体其它器官的功能。
使用舒泰清进行清肠SPA除了清除干结的粪便,恢复大肠粘液分泌功能,还能促进大肠蠕动,从而恢复正常排便功能。
清肠SPA还有助于减少大肠内一些有害气体像硫化氢、氨气、沼气等的生成和增加排出,从而减少了这些气体从呼吸道的排出,最终有效地治疗口臭。
二、预防作用食物残渣在大肠内经细菌的发酵腐败作用可以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像吲哚、甲基吲哚等。
由于食物成分不同,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也不同。
如今,国内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改善,肉食也相对增多,据临床统计,结肠癌及其它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定期进行清肠SPA,使肠蠕动增强,毒素及致癌物质随水排出,从而有效地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三、保健作用大肠是人体四大排泄器官中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
大肠内的碱性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生长。
而细菌对食物残渣通过发酵与腐败,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和毒素。
虽然大肠的吸收功能很小,但肠内大量有害物质的积聚,则促使大肠吸收毒素的量增加从而产生“自体中毒”。
毒素在血液中通过肝脏解毒,耗损了肝脏的解毒酶系统。
毒素作用于大脑时能使之兴奋性及灵敏性降低,使人易于疲劳,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抵抗力降低;同时新陈代谢也因毒素的影响而减慢。
定期进行清肠SPA,毒素排出增加,积聚减少,人体自然有一种轻松洁净感,因此具有全身保健作用。
四、美容作用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排泄器管。
皮肤和皮下的毛细血管以及大量的分泌腺体将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一些有害物质通过扩张的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排出体外。
这些产物在排泄过程中同时损害皮肤,引起一些皮肤疾病像丘疹、斑点、痤疮等,并能使皮肤脱水、干燥,加速皮肤衰老和皱纹形成。
中医对大肠功能的描述
![中医对大肠功能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1591e6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c.png)
中医对大肠功能的描述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残渣进行进一步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中医学认为,大肠与脾胃相互关联,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因此,大肠功能的健康与人体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根据中医理论,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精微的水谷精华和排泄废物。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将食物消化成营养物质,并通过血液循环输送给全身,而大肠则是脾的后续器官,负责排泄废物和吸收水分。
大肠功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脾胃的运化功能和水液代谢,进而影响全身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态。
中医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脾胃湿热”。
湿热是指湿气和热气在脾胃中的异常积聚,常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和大肠功能障碍。
湿热病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不成形,与中医术语“泄泻”相对应。
如果湿热长期积聚,容易引发脾胃虚寒,大肠运化功能减退,表现为便溏、腹泻、腹胀等症状。
中医学中还有一个概念叫做“肠道寒凉”。
肠道寒凉在中医理论中与大肠功能的衰退有关。
中医认为,肠道遇寒易收缩,而收缩会导致大肠蠕动减缓,水分吸收不够,最终会出现便秘等症状。
另外,肠道寒凉还易引起气血瘀滞,表现为大便干燥、便秘伴有色暗、小便少量等症状。
中医学还有许多针对大肠功能调节的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健康对于大肠功能的维护至关重要。
例如,平时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增加大肠蠕动,促进排便;多饮水可以保持大便的湿润度,减少便秘的发生。
此外,中医还提倡吃饭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不吃过量热量和油腻食物,以减轻对脾胃和大肠的负担。
中医药物治疗在调节大肠功能上也有着特殊的作用。
根据病情和体质的差异,中医会选用不同的中药组方,如调理脾胃的六君子汤,改善湿气的佛手鱼腥草等。
这些中药通常具有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调和肠胃等作用,可以恢复大肠功能的平衡。
在中医理论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调理方法叫做中医按摩。
中医按摩是利用手法按压大肠穴位,刺激相关经络和脏腑,促进大肠蠕动,从而调节大肠功能。
中医对大肠功能的描述
![中医对大肠功能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c2ed1a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5.png)
中医对大肠功能的描述中医学认为大肠是人体五藏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主持排泄、吸收水分和浓缩粪便。
根据中医理论,大肠与脾、胃、肺相互关系密切,通过疏通气机制和运化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以下将详细描述中医对大肠功能的认识。
1.大肠的生理功能根据中医理论,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离别官大肠是脾气的离别官,脾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消化的精华通过脾气输送到四肢百骸。
而废物、渣滓则通过大肠排出体外,完成消化过程。
大肠在整个肠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靠后,主要负责对食物中的废物、渣滓进行吸收和排出。
(2)通气濡养大肠通气濡养气化作用强,可以疏通胸腹腔,助运大便。
中医认为大腑通则气机利,通气濡养为后天之气,与肺同源。
(3)吸湿燥湿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燥净五脏六腑的湿气。
脾主运化水液,而大肠负责吸收消化系统中的水分,将剩余的湿分排出体外,保持人体内的湿润平衡。
2.大肠功能紊乱的疾病及相应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大肠功能紊乱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包括便秘、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
以下是常见的大肠功能紊乱疾病及相应的治疗方法:(1)便秘中医理论认为,便秘是大肠湿热、气滞的结果。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促进排便。
-饮食起居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食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消化和排便。
-中药治疗:根据病情,常用的中药包括大黄、芒硝、火麻仁等,具有通便作用。
(2)腹泻中医认为,腹泻多为湿邪内侵所致,也可能与脾胃虚弱或肝气郁结有关。
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遵循饮食起居有规律的原则。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乌梅、石斛、黄连等,具有收敛止泻作用。
-调整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3)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摄入蔬果、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大肠的功能
![大肠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01e3d7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6.png)
大肠的功能
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主要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水分吸收:大肠是消化道中最后一个部分,其中大量的水分被从消化食物中吸收。
食物经过小肠后所剩余的物质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
大肠通过其壁上的微细血管吸收这些水分,使得我们的体内能够保持水分平衡,从而有效地防止脱水等相关问题。
2. 菌群代谢:大肠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组成了人体的肠道菌群。
这些细菌对人体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肠内的菌群能够分解和吸收植物纤维、脂肪等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它们可将这些物质分解为能量供给人体使用,并通过代谢产生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K和某些氨基酸。
同时,它们还可抑制和抵御一些有害细菌的生长,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感染。
3. 产生粪便:在大肠内,吸收了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消化残渣经过进一步的排泄调节和吸收准备,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粪便。
大肠将这些固态废物暂时储存,并在适当的时候由肛门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通过肠反射来完成,可以在适当的场合通过意识控制。
总之,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帮助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营养供应;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作用,产生益生物质和抵御有害细菌;最后,它还起到排泄废物的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大肠的功效与作用
![大肠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9a58b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c.png)
大肠的功效与作用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将消化食物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将未吸收的食物残渣转化为固体粪便。
大肠在人体的整个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帮助排出废物,还对维持身体健康有很多的功效。
大肠的主要功效和作用:1. 水分吸收:大肠是消化系统中最后一个部分,其中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以吸收食物中的水分。
水分对于保持水平衡、饱和感和皮肤健康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如果大肠不工作正常,就会导致水分的过度排出,引起脱水等问题。
2. 电解质吸收:除了吸收水分,大肠还能吸收电解质,如钠、钾、氯等。
这些电解质对于保持身体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大肠不工作正常,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引起水肿、肌肉痉挛等问题。
3. 维生素合成:大肠内有大量的细菌群落,其中一些细菌可以合成维生素,如维生素K和某些B族维生素。
维生素K对于凝血功能和骨骼健康非常重要,而B族维生素则对于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4. 免疫调节:大肠内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调节剂,如肠上皮细胞和肠内皮细胞等。
这些细胞可以识别并消灭病原体,同时也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维持肠道内的免疫平衡。
如果大肠免疫功能不正常,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和肠道炎症等问题。
5. 毒素排除:大肠可以通过排便将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
这些废物包括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等,如重金属、农药等。
如果大肠不工作正常,就会导致这些废物的滞留,增加体内毒素的负荷。
6. 肠道蠕动:大肠的肌肉层可以进行蠕动,帮助食物残渣的推动和粪便的形成。
蠕动还能够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防止便秘和肠道积气等问题的发生。
7. pH调节:大肠有助于维持肠道的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对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非常重要,有助于优势菌群的生长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8. 营养物质的回收:大肠可以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中的营养物质回收,如膳食纤维、胆盐等。
这些物质可以提供营养和保护肠道健康。
9. 激素和神经调节:大肠内有多种激素和神经调节元素,如肠激素、神经肽等。
大肠生理功能
![大肠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6eaa1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7.png)
大肠生理功能
大肠是消化系统中的最后一段,起到存储和排泄粪便的功能。
大肠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合成维生素K、形成和排泄粪便等。
首先,大肠对水分的吸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各个环节,食物中的水分逐渐被吸收,最终在大肠中发生大量的水分吸收。
大肠黏膜上覆盖着大量微绒毛状的结肠细胞,通过这些微绒毛细胞吸收水分。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防止脱水。
其次,大肠还可以吸收电解质。
电解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包括钠、钾、氯等。
在大肠中,电解质的吸收主要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进行。
大肠黏膜上的电解质通道蛋白质可以调节电解质的吸收和排泄。
另外,大肠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群的共同作用合成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它在凝血过程中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人体无法自己合成维生素K,但在大肠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它们可以合成维生素K并释放到大肠腔内。
这样,
维生素K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并发挥作用。
最后,大肠是存储和排泄粪便的关键器官。
随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粪便中的未消化食物残渣、废物、细胞和微生物群等会被排向大肠。
在大肠中,水分和电解质会被进一步吸收,粪便变得浓稠。
大肠还会通过蠕动将粪便推进到直肠,最终排泄出体外。
总结起来,大肠的生理功能包括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合成维生素K、形成和排泄粪便等。
它在人体的消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保持水分平衡、电解质平衡和维生素K 的供应,并将未消化的物质转化为粪便并排出体外。
肠 道 与 健 康
![肠 道 与 健 康](https://img.taocdn.com/s3/m/ecc1dc240242a8956aece4cf.png)
肠道与健康肠道与健康肠道的概述;肠位于腹腔内,分小肠和大肠,每个人的肠子的长度都不一样,成人约为身高的4~5倍。
一、肠道的主要功能肠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和排泄。
但是在整个的消化运作功能上,肠道并非是单独作战的,人从摄取食物开始,从食道到胃,再到肠,最后到肛门,是一条相同的管道,这条管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食物内有用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再把剩下的废物形成粪便排泄出去,具体来说,肠道在人体主要有以下基本功能。
1、吸收营养,清除多余废物肠道是体内最大的“废物清除机”经胃消化的食物营养进入肠道后,被充分吸收,通过肠道的蠕动,每隔18-24小时就会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如果肠道衰老,蠕动的频率就会减慢,表现的松弛无力,以至于无法彻底清除食物残渣,而食物残碴不彻底清除,就会在肠道内壁慢慢堆积起来,久而久之,沉积的废物,其坚硬程度可与轮胎相比。
2、排除有害菌,避免自体中毒肠道内的食物残碴如果清除的不够彻底,在肠道内滞留一段时间后,会滋生大量有害菌,同时分泌大量毒素,造成人体慢性中毒,因此,只有肠道正常蠕动,才能够及时有效的排除有害菌,避免发生自体中毒。
3、分泌黏液,减少过敏物质的吸收虽然人体对多数物质的反应并不明显,但事实上,几乎所有日常接触的食物,都具有导致过敏的风险,如牛奶,面粉,白糖,刺激性比较强的水果,一旦身体对这些物质过敏,肠道就会自动分泌出黏液,减少肠道黏膜对过敏物质的吸收,而如果肠道功能减弱,无法分泌出足够的黏液,则过敏物质将经由肠道渗透到血液,引发人体过敏。
十二指肠和胃相连的十二指肠是胆汁等消化液和食糜混合的部位,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段介于胃与空肠之间,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 4~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胰管与胆总管均开口于十二指肠.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
十二指肠的形状呈“C”形,包统胰头,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
“自身中毒”学说保持大便畅通
![“自身中毒”学说保持大便畅通](https://img.taocdn.com/s3/m/ca1ca68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b.png)
“自身中毒”学说保持大便畅通便秘是老年人带有普遍性的最常见病症,虽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能引起或加重某些疾病,并可加速机体衰老。
因为在人体大肠中寄居着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在肠道中通过分解发酵作用,可产生大量毒素。
这些毒素如果不及时排出体外,积蓄在肠道中就会被肠壁细胞缓慢吸收,引起慢性中毒,使细胞代谢紊乱,继而使一些重要器官如脑、肝、心脏、血管等发生硬化改变,导致机体的衰老与死亡。
这就是著名科学家梅契尼可夫在研究衰老问题时提出的“自身中毒”学说。
因此,保持大便畅通可减少大肠中一些有毒产物的蓄积和吸收,从而减缓机体的衰老。
据临床医学观察证明,用通下法可治疗预防多种疾病。
如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常首选通里攻下,临床观察发现阑尾炎采用大黄攻下方药治疗,常能“痛随利减”。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攻下后大便通畅,能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体征得以改善。
急性胰腺炎,只待大便一通,疼痛即可明显缓解或消失。
急性肠梗阻病人,便秘、腹痛等均为主要症状,常由于攻下后便通,疼痛缓解,梗阻解除而免于手术。
同时,通下法不仅对肠道局部有作用,而且对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也有治疗作用。
如哮喘病人,用通下法后,可使症状缓解,起到平喘作用。
对高血压、高血脂症用通下法也有治疗作用。
实验证明,具有通导作用的防风通圣散对小白鼠的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有良好的降低作用。
由此可见,通下法对于防病治病、减缓衰老具有一定意义。
正如晋代医家葛洪所说:“若要长生,肠中常清。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见以体弱气虚为由,对老年人忌用大黄之类苦寒泻下药物,而忽略了中医所说的六腑“以通为补”的情况。
中医学认为,胃肠均属六腑,“腑者传化物者也”。
通下,“不补之中真补存焉”。
因此,通下是调整其自身功能,并能促进肠内有害物质的排出,减少毒物的吸收。
所以说通下法不仅是一个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也可以说是祛病延年的一种手段。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https://img.taocdn.com/s3/m/bad85c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a.png)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形成和排出粪便。
首先,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
在胃和小肠中,食物被消化和吸收后,残留下来的粗纤维物质、未被吸收的水分和其他废物进入大肠。
大肠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些物质聚集起来,吸收其中的水分,使废物变得更加浓缩。
相比之下,小肠在吸收营养物质时也会失去一定量的水分,而大肠的作用是将这些水分重新吸收回来,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其次,大肠还负责吸收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人体中的矿物质,如钠、钾、钙等。
它们在进入大肠时会与水分结合成为溶液的形式,通过大肠壁的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大肠对电解质的吸收起到平衡体内电解质浓度的作用,保持人体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
此外,大肠还能部分吸收维生素。
在食物中存在许多维生素,如维生素B2、维生素K等,它们在胃和小肠的消化过程中没有完全被吸收,仍然存在于大肠中。
大肠通过自身的吸收功能,将这些未被吸收的维生素吸收到血液循环系统中,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
最后,大肠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形成和排出粪便。
在大肠中,水分被吸收后,废物逐渐变得浓缩,并通过大肠肌肉的蠕动作用形成粪便。
大肠的肌肉会定期地进行蠕动,将粪便向下推动,并最终通过直肠和肛门排出体外。
这样,大肠起到储存粪便、控制排便的作用,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大肠在人体消化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功能包括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形成和排出粪便。
它的功能维持了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并保证了废物被有效排出。
对于人体的整体健康来说,大肠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合理饮食,保持大肠的健康,以提高整体的消化系统功能。
大肠的功能与自体中毒的产生
![大肠的功能与自体中毒的产生](https://img.taocdn.com/s3/m/4cdcba9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f.png)
⼤肠的功能与⾃体中毒的产⽣⼤肠的功能与⾃体中毒的产⽣⼤肠在摄⼊⾷物和⽔分后,在各种消化液和肠道细菌及微⽣物菌落的作⽤下,通过复杂的⽣物化学反应和⽣物物理作⽤,表现出以下功能:1.形成热量;2.形成能量;3.吸收⽔分及其他可吸收物质(包括异类物质或毒素);4.储存和排泄垃圾、粪便;5.刺激与⼤肠不同部位相对应的其他器官;6.使肠道各类微⽣物和细菌群落得以寄⽣,繁殖并发⽣作⽤。
⼤肠的上述六种功能,对整个⼈的⽣存和健康⾄关重要。
但是,这些功能在某些条件下也与⾃体中毒有直接关系。
在⼀般情况下,成年⼈每天从⼩肠进⼊⼤肠的⾷物和⽔分为 2000克左右,经过⼤肠的吸收,总物量的⼗分之九被吸收了,只剩下200克~300克粪便。
正常⼈⼀昼夜应有1⾄2次排便。
正常的排便,应感到“快速、顺畅、彻底”,便后感到浑⾝轻松痛快。
粪便形状应成形,如⾹蕉状,⼲湿适度,没有恶臭味道。
如果排便不畅,便形不正常(如球状)或有恶臭味,这就说明你已明显的处于⾃⾝中毒过程中了。
如果在24⾄32⼩时内没有⼀次排便,就应被视为便秘,那就已经处于严重的⾃⾝中毒过程中了。
在⼤多数情况下,⾃体中毒并⽆⾃觉症状,所以难以察觉。
只要不讲饮⾷科学,摄⼊的⾷物在⼀定的时间内不能被全部消化和吸收,就⼀定有⼀部分会发酵和腐败。
腐烂、酸臭、充满毒素的液态肠溶物在⼤肠内被吸收,通过肠壁渗⼊⽅式并通过⾎液及淋巴进⼊全⾝,毒害整个肌体。
这种⾃⾝中毒是慢性的,经过多年,就会使⼈发病。
患便秘的⼈有“上⽕”等⾃觉症状,具有⼀定的⽣理卫⽣知识和对⾃⼰的健康并不⿇⽊的⼈,⼀定会认为便秘不是⼩事!便秘是怎样形成的?以下两种情况会造成便秘:⼀是24⼩时内,粪便积累量不⾜。
其主要原因是,这类⼈⾷量少,爱吃零⾷,很少吃富含纤维素的⾷物,以及不好的饮⾷习惯,造成肠蠕动功能逐渐减弱直⾄⿇痹。
⼆是⾷物不合理——蛋⽩质类与淀粉类⾷物不能分类吃,以淀粉类熬煮⾷品为主要⾷物,蔬菜⽔果⾷⽤量少。
此外,体⼒活动量少也是便秘形成和加重的因素。
肠道健康的重要
![肠道健康的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916e74c9453610661fd9f431.png)
肠道健康的重要肠道健康的重要人为什么生病,主要原因是什么?导致人体衰老和多病的主要因素大体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对称的方面。
内因主要有:自身中毒:营养因素、精神因素、脏腑功能、、免疫因素、个性差异、遗传因素。
外因主要有:地域差异、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工作环境、意外伤害等。
内在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内在因素。
人类可以适应外因、改变外因,但是真正地战胜自己是最难的。
所以内在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关系最直接、影响最大。
主要内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身中毒,二是营养,三是精神,四是脏腑功能,五是免疫功能,六是个性差异及遗传基因。
1.自身中毒因素:自身中毒因素是目前所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所有因素中,对人体危害最大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也是导致人体衰老或多病的罪魁祸首。
导致中毒的因素是什么?俄罗斯著名养生专家安德列耶夫说:“一切疾病的主要原因和根源就在于人的肌体在不同层次上滞积了各种垃圾。
”这里说的各种垃圾包括心理污染损伤、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坏、不能及时清理的衰老死去的细胞、内环境的污染等。
人体内有多少垃圾?根据各国科学界认定断言,一般成年人体内有3公斤—25公斤垃圾。
人体垃圾大部分分布在哪里?主要分布在大小肠、肝脏、肾、血液、淋巴液、关节及其它器官和细胞中。
俄罗斯和乌克兰著名的人体清理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指出,通过对人体进行多次的全面清理,一般可以做到:—从肠道中清除多年积存的陈腐粪便1公斤—15公斤(不包括正常粪便)。
—从肝脏、胆囊和胆管中清除腐败的胆汁、胆红素性结石及其它结石,胆固醇形成的栓塞及丝状、片状物0.5公斤—5公斤。
—从各关节部位清除各种无机盐类可达3公斤,其它部位2—3公斤。
一旦清理完毕,人体的体重也将下降3—25公斤。
这些垃圾在人体内有哪些影响?第一,先从肠道看。
肠道属消化系统,肠道全长共5—7米,每隔3.5厘米就有一个弯折,特别是大肠更是千褶百皱,全面铺开有一个网球场那么大,而且这些皱褶有很强的藏污纳垢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的功能与自体中毒的产生
大肠在摄入食物和水分后,在各种消化液和肠道细菌及微生物菌落的作用下,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物物理作用,表现出以下功能:1.形成热量;
2.形成能量;
3.吸收水分及其他可吸收物质(包括异类物质或毒素);
4.储存和排泄垃圾、粪便;
5.刺激与大肠不同部位相对应的其他器官;
6.使肠道各类微生物和细菌群落得以寄生,繁殖并发生作用。
大肠的上述六种功能,对整个人的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
但是,这些功能在某些条件下也与自体中毒有直接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从小肠进入大肠的食物和水分为2000克左右,经过大肠的吸收,总物量的十分之九被吸收了,只剩下200克~300克粪便。
正常人一昼夜应有1至2次排便。
正常的排便,应感到“快速、顺畅、彻底”,便后感到浑身轻松痛快。
粪便形状应成形,如香蕉状,干湿适度,没有恶臭味道。
如果排便不畅,便形不正常(如球状)或有恶臭味,这就说明你已明显的处于自身中毒过程中了。
如果在
24至32小时内没有一次排便,就应被视为便秘,那就已经处于严重的自身中毒过程中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自体中毒并无自觉症状,所以难以察觉。
只要不讲饮食科学,摄入的食物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被全部消化和吸收,就一定有一部分会发酵和腐败。
腐烂、酸臭、充满毒素的液态肠溶物在大肠内被吸收,通过肠壁渗入方式并通过血液及淋巴进入全身,毒害整个肌体。
这种自身中毒是慢性的,经过多年,就会使人发病。
患便秘的人有“上火”等自觉症状,具有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和对自己的健康并不麻木的人,一定会认为便秘不是小事!
便秘是怎样形成的?
以下两种情况会造成便秘:一是24小时内,粪便积累量不足。
其主要原因是,这类人食量少,爱吃零食,很少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不好的饮食习惯,造成肠蠕动功能逐渐减弱直至麻痹。
二是食物不合理——蛋白质类与淀粉类食物不能分类吃,以淀粉类熬煮食品为主要食物,蔬菜水果食用量少。
此外,体力活动量少也是便秘形成和加重的因素。
以上两种情况,都因食物消化和吸收不良导致在大肠中产生食物发酵和腐烂,这些腐败物质和毒素,一方面以渗透方式进入血液殃及整个肌体,另一方面,由于粪便及腐败物的薄膜黏在大肠壁上,特别是在有很多凹凸弯折处的肠壁处及憩室部位极易形成积垢,在大肠能吸收肠中
内容物95%水分情况下,这些积垢逐渐变干增厚,天长日久,变成坚硬如石的小粪块,这种充满有害细菌和微生物的积垢,长年积聚,在人体体温和适于细菌繁殖的肠道环境下,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弯弯曲曲凹凸不平的大肠,在经常遇到排便不畅甚至便秘的情况下,肠壁的某些部位会受到挤压,该部位将长时间与粪便保持“压力下接触”状态,特别是在受到硬如石头子儿的粪块黏附不动的挤压下,就会使该处肠壁得不到正常的供血,也得不到良好的营养,严重时,甚至使该处血液停滞,而与其保持胶着状态接触的粪块,又时时对其加以毒化,这样,就会形成结肠炎、痔疮以及静脉痔疮和静脉曲张等肠道疾病,而同一部位长期受到毒素的侵害,往往会形成肠息肉或肠癌。
据库林诺夫所著《俄罗斯人民医疗手册》和曼托瓦尼.罗慕洛所著《用大自然疗法医治自己的艺术》两本书介绍的资料,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在他们的大肠壁上,在多年过程中都会滞积有硬化如碎石的粪便,肠中间只剩下一狭窄细孔道;德国一杰出外科医生对280名死者的大肠做过检验,结果是,有240人的大肠都属于这种情况,即比例高达86%。
肠内长时间滞积的硬如碎石的粪便,其实只是医学界常说的“宿便”中的一种,有些人虽然每日有排便,但也有宿便。
这是另一种宿便,在这些人肠壁某些部位上,有向外膨出袋状的肠憩室,其内就会积存陈旧大便,长期停滞,不能排出体外,有肠憩室的人排出的宿便,也多呈圆球形,但也有人排出的宿便呈黑褐色稠状物,有的则呈泥沙状,味道腐
臭。
众所周知,宿便是百病之源,我们之所以强调大肠清洁,就是为了阻断百病之源。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大肠的功能和作用昏昏然,对大肠的保洁也不屑一顾,更多的人认为,自己的大肠未必有“毛病”。
如果你喝下一杯新榨出的具有鲜艳红色的甜菜汁或红色果汁,这之后的排尿如果带有粉红色,那么,就说明你的肠黏膜功能已大大退化了。
我们应切记“宿便是百病之源”!绝不可以忽略和漠视“人体自身中毒”这个无形的健康杀手!医学博士拉穆尔说:“可以十分确信,90%的重病,其主要原因是便秘和排便延迟”。
因创立自体中毒学说而获诺贝尔医学奖的梅奇尼科夫曾作过试验:他把人肠道中腐烂的食物喂给动物,结果是,动物患了动脉硬化症,所以,他得出结论说,肠道性自体中毒是实现长寿的主要障碍。
当今,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令人“谈癌色变”,怎样才能较为有效地预防癌症呢?
医学博士戈尔卓在他的《癌症治疗》一书中这样说:“癌——这是大自然对不正确摄入饮食的报复”。
在1000个癌症患者中,有999个是本人粪便之毒造成的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就是肌体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恶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