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安溪保护治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

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

浙江省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目录1 项目概况 (2)2 规划总则 (3)3 防洪规划 (4)4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6)5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8)6 生态产业建设展望 (13)7 规划重点工程和实施计划 (14)8 规划投资估算 (16)1、项目概况仙居县委、县政府“十一五”期间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旅游休闲城市战略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主导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农民转业脱贫的高效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永安溪作为横贯仙居县域的蓝色纽带,在仙居乃至台州市的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丰富的水资源能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良好的水生态、水景观是对仙居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基地战略的重大补充。

以打造“水清、流畅、岸绿、鱼跃”的优美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得到了省、市和仙居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仙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县工作进程的不断深入,母亲河永安溪的地位日趋重要,对其综合功能要求也提到了新的要求和高度。

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主要表现在水利防洪、环境、生态、景观、文化、产业等六大方面:(1)水利防洪功能提高河道泄洪、蓄水能力,实现河道防洪防枯要求。

由于仙居县特殊的空间布局,现状城镇的发展多分布在沿河两岸广阔滩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水争地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由于人为的干预,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再者随着流域内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防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解决永安溪的防洪问题,关系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

(2)环境功能永安溪作为台州市重要的水源供给和一类水源保护区,为保育区域生态环境、维护“椒江源头”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通过对永安溪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切实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质量,恢复永安溪的环境功能。

(3)生态功能以河道为中心,通过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河流湿地打造,形成仙居县的河流生态廊道。

关于永安溪保护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永安溪保护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永安溪保护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陈力(2008年4月29日)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将有关永安溪保护治理工作情况向本次常委会会议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永安溪基本情况 永安溪为椒江水系的上游,发源于安岭乡的天堂尖,自西向东流经仙居腹地, 在临海西侧三江村附近汇入始丰溪后注入灵江,经过临海、黄岩、椒江后入东海,是仙居人民的母亲河,沿溪两岸人口、农田、工农业产值分别占全县的60%、50%和80%左右。

永安溪主流全长144公里,流域面积2704平方公里,其中仙居境内长116公里,流域面积2310平方公里,河埠大桥以上为市级河段,以下为省级河段,在县城以上的主要支流有麻车坑、九都港、十三都港、十八都坑、北岙坑及盂溪等,县城以下的主要支流有朱溪港、三井坑等。

永安溪沿岸可开发利用滩地资源1.6万亩,现已开发利用滩地造田约1万亩左右。

永安溪主流及其支流有大、小溪潭406个,计7591亩,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鱼仓。

二、永安溪保护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规划先行,永安溪保护治理的基础工作逐步完善 规划是保护、开发利用的前提,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保护和改善永安溪自然生态环境,对于生态县建设和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胜地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对永安溪的保护治理工作。

早在2005年,就把永安溪保护治理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落实县发改局牵头专题组织开展调研。

同时,县水利部门根据防洪、综合利用和水资源开发的需要,立足于河道水域管理,已完成了《灵江流域综合规划》、《椒江流域防洪规划》、《仙居县河道整治规划》、《仙居县河道采砂规划》、《永安溪官路段水力资源开发规划》、《永安溪湫山段水力资源开发规划》等一系列水利专项规划,完成了永安溪水域调查、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工作,正在进行永安溪河道敲桩立界工作,为加强永安溪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仙居县永安溪湿地资源调查及保护、修复的探讨

仙居县永安溪湿地资源调查及保护、修复的探讨
科技信 息
0农林论坛 0 Biblioteka S IN E&T C NO O F MA I N CE C E H L GYI OR T O N
21 0 2年
第2 9期
仙居县永安溪湿地资源调查及保护、 修复的探讨
张豪 杰 潘 富弟 祝新 春 潘建 勇 ( 仙居 县林 业局 浙 江 仙居 3 7 0 ) 1 3 0
【 摘 要】 经对永安溪湿地的初 步调 查, 总结分析 的基础上结合县委县政府对永安溪湿地保 护修 复和创建省级森林城 市的战略 目标。本 在
文概 述 了永 安 溪 湿 地 植 物 、 物 、 游 资 源 、 护现 状 和保 护 中 所 面对 的 问题 , 时对 湿 地 修 复 作 初 浅 的探 讨 。 动 旅 保 同
【 关键词 】 永安溪湿地资源 ; 调查; 保护 ; 复 修
L) 碎米莎草 ( ye siaL)鸭跖草科 鸭跖草属 : _、 C p r r .; u i 鸭跖 草( o ei C mm l — n 0 iu i L ) 苋科 牛 膝 属 : acrn ns .: a 牛膝 ( c yate ie tt Bu e) A hrnh sbdnaa lm ., 青 葙属 : 葙( e s re t ) 马齿 苋科土人参 属 : 青 c l i agne L.; oa a 土人参 ( a Tl — iu aiuau jc .G et.; 戟科铁苋 菜 属 : 苋菜 ( cl h nr P nc l m( q) ar ) 大 e t a n 铁 A ay a p a s a sn iei a) ut l l nwk s n .:唇形科石 荠芋属 :石香薷 ( s hn ni rii a Mol ciess a Mai ) 茜草科茜 草属 : xm.: 茜草 ( u i agi1 i Haae ae e., R ba ry( v. r. L un r 猪 e ) x ) 殃殃属 : 猪殃殃 ( a u pr e ) G l m a a n 等等 。 i i L 1 水生植物 . 4 水生植物 主要物种有 : 禾本科芦苇属 : 芦苇( hami s ut h ) P rg t s a s ; ea r 雨 久 花 科 凤 眼 莲 属 : 眼莲 ( i hri rsie ( r) o ) 眼 子 凤 Ec onaC aspsMat Sl ; h . ms 菜 科 眼子菜 属 : 眼子菜 ( .iic sAB n .、 Pds nt .e n) 小叶 眼子 ( oa oeo t u P tm gtn 1 植 物 资 源 ci au.: 鳖科 黑藻属 : rtts 水 s ) 黑藻( y rl et ia L f R ye ; 白 H diavr clt . ) ol)三 l i l a( 草科蕺草属 : 鱼腥草 ( uty i craa ; Hot na od t) 天南 星科菖蒲 属 : u 石菖蒲( A. 11 乔 木 . a i wi ht )莎草科蔗草属 : an s . 水葱 ( .bram na i m t)睡莲 St ene o tn G e.; a 永 安 溪 河 流 湿 地 乔 木 林 5 67 mz占湿 地 总 面 积 3 ,% . 木 蓄 ttr o ic 0t ; 5 .h . 15 林 睡莲( y p aatt gn ) N m he r oa 等等。 ea 积量 4 4 6 35m, 主要物种有银 叶柳 ( . i i h n . 枫杨 ( .e ot — 科睡莲属 : s h ni e g 、 ce . c ) Ps npe t r a.c) 马 尾 松 ( . asnaaL mb) 湿 地 松 (iu lot) 桂 花 cD .、 PI soin a .、 n Pn sel ti 、 ii 2 动 物 资 源 ( s nh srgas 、 O matu arn )杜英 ( lecru yvs i( or Pi) 乌桕 (. f Eaoapssl tsL u. or 、 er ) s sbfrm (i . ob 麻栎 ( uru c ts at) ei u 1 rx e a r Q ee saui i C r.、苦楝 ( l s ma Mea i 在 永安溪湿地 中 . 现有的野生鱼类 有草鱼 ( tn ay gdnie. ce 叩h rn0 0 1 d a drc in) 樟 树 ( . e i gne nk i 、 杉 ( tsq o ol 1s 、 i aah l .、 e n Cc ka es aa. 水 h n ) Meae ui gy u )鲢 ( h b 、 a C u ) 鲤鱼 ( yr u apo 、 鱼 ( aas sartsar— C pi scri)鲫 n C rsu ua ua i u pot bie e C e g)池 杉 (ao imacn es rn n 、 栗 ( . t ) 鲶 鱼 ( a s) 白条 ( e i h rl c c l ) 河 蟹 (Ei h i tsr odsHut h n.、 o T xdu se d n. og )板 B C u 、 s Ct h 、 i f H mc e e i u s、 u us u r ce o r n s n C t Or — e sg i D d .、苦 槠 ( . l o hl (id.sht) eui oe) Cs e p ya 1 1 c o .、柏 树 ( . nbs s e s Mi e E w rs hn s t n h n e rb) 泥 鳅 ( in cr l n ) t Cf er u i ni H. l — sad ieemie — a ddca .、 w i Se dcn r i ) coscel ac. u E d.、枫 香 ( iudmb omoa aHac ) n 1) Lq ia afr sn n e 、木 荷 (c i u eb tl e tefh 、鲑 鱼 ( tn ah e.、石 板 鱼 A rsoh i sfsi S hmaspra a ahrs ) G rne hmp 、 竹 ( vV nr o s t n d ) 毛 竹 ( Hp b se s acs 、 鱼 (r n s e s eman) 优 质 野 生 南 方 山 麓 鱼 类 ad tC a ) 雷 c et cui e o e 、 i nr P .u ecn tc. 甲 ) Ti v i ni Wig n .等 0 n s m zlxH.eL h i.、 拈( iu ei lt ac ) 几十种 , 中银 外 . ae d eae)柑 e Ct s t ua B no 等 r r c a 其 还有十分稀有 的濒危物 种 国家二 级保护野生动物雪鳗( nut A gia t a oiaT m nk t c l 1。 g 鹳 s r ) 鹊 Pc pc 、 o a a 叶柳 、 枫杨 、 马尾松为主要树种 , 三者占总乔木树种面积的 9 .9 银 ipnc e mic e S hee) 鸟 兽 类 : (t k 、 ( i i ) 鹰 44 %, 叶柳 、 枫杨主要分 布在湿地斑块上游 , 松树主要分布 中下游 。银 叶柳 、 ( ciiia) 乌 鸦 ( 0v soa) 白头 翁 ( n m n hnni) 翠 乌 A c tde 、 pr c r C rx 、 u A e o ec iess 、 ( leo knf hr) 野猪 (u co ) 野兔 (e u ie s )黄 鼠狼 Acd ;igi es 、 s S ssrf 、 a L p ss ni 、 n s 枫杨 、 马尾松 的面积分别为 :7 .h ,9 . m 1 1 h 2 157 mz193 .5 . m h O 1 灌木 . 2 ( ut a i f a 、 M r a) 水獭( u a u a 等 , M s l s i c) 鼠( u de 、 e b i i L t t ) 并经常可见有 白 r lr 灌 木以林 下植被形态为其 主要生存方式 主要物种有 : 马鞭草科 鹭 ( g t a e aCi au. E r t gr t l ne s 成群 , ea z t n ) 鸳鸯 ( i a r u t( n a s.、 Ax l i l a1 ne ) g ee a i u ) Eau arlu 0f ru f ahm) 等珍 稀鸟类相 继在湿 地 i 牡荆属 :十 f rcn a i l (i .zc . n . z.。 腐柴属 : 牛荆 Va an bf i s be u c)Hadmaz)豆 oa e t 豆 黑天鹅 ( ln sceue svc eos Lta ) 腐 柴 ( rnn irp yl T .; Pelamco hl u ) 桃金 娘 科 白千 层 属 : 荆 ( rmn 内活动 爬行两栖类 : a 黄 Pe a 泽蛙 ( aal oh r )大蟾蜍 中华 亚种( uo R n i c ai 、 mn s B f friD n t uc . a. lbaS L C e )茜 草科 水 团花属 : odi u ne T th vr gar . . h n : 细叶水 b f grai n a t )黑 斑 蛙 Raango clt alw l 、 纹 uo agr a sC no 、 z r n i mauat H l e ) 饰 r a o 1 Mirhl raa 、 A kso oh ls 、 r Dn dnrf— 团花 ( .u el H ne . A rbl a c) 狗骨 柴属 : a 狗骨柴 (Tia s ui( id. 姬 娃 ( co yaont)蝮 蛇 ( git dn ay) 赤 链 蛇 ( io o uo r l i d ba Ln 1 cya ) o w.: h i 蔷薇科 山楂 属 : ) 野山楂 ( rteu n

仙居县永安溪生态补水分析

仙居县永安溪生态补水分析

仙居县永安溪生态补水分析柯琪;张哲;王雪奇;张毅毅【摘要】仙居县永安溪是仙居人民的母亲河,永安溪流域是仙居县重要的生态走廊.随着以下岸水库为核心的一批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逐步建成,永安溪流域水资源已经从大力开发利用正逐步走向运行管理的新时期,上蓄、下调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已逐步形成,生态用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本文针对永安溪流域特点,通过对永安溪生态补水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原因探讨,提出应对措施,为后续补水工程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永安溪;生态补水;补水方案;仙居县【作者】柯琪;张哲;王雪奇;张毅毅【作者单位】仙居县环境保护局;仙居县环境保护局;台州市欧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仙居县地区气温温和,雨量充沛,但全年雨量分布不均匀,4~6月为梅雨季节,占全年降水量的39%,7~9月为台风季节,占全年降水量的33%,10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

夏季在副高压控制下,常出现久旱天气,干旱年份7~8月总降水量仅占全年的4.7%。

永安溪中游柏枝岙水文站,曾测得最大洪峰流量7840m3/s,而干旱年份则可能出现断流,柏枝岙多年平均流量为72.4m3/s,据有关资料记载流经仙居城关的水量占永安溪流域的90%,最枯月平均流量为2m3/s。

2003年3月底,永安溪上游的下岸水库建成并开始下闸放水,永安溪的防洪能力已从可防5年一遇提高到可防20年一遇,对中下游的灌溉和防洪起到较大的作用。

仙居县水资源达2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达21.8亿m3,地下水资源达3.2亿m3。

人均水资源量达5222m3,是台州市人均水资源量1749.4m3的3倍,比全国、全省大一倍。

仙居县永安溪是仙居人民的母亲河,永安溪流域是仙居县重要的生态走廊。

永安溪纵贯仙居县全县与始丰溪在临海三江村汇合后入灵江,永安溪流域面积2702km2,全长141.3km,沿溪两岸共有大小支流38条,其中集雨面积在10km2以上的支流有28条,南岸支流多而长,北岸支流比较短小。

永安调研报告

永安调研报告

永安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永安市的发展前景良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以下是对永安市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一、现状分析: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山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市内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医疗设施,生活条件较好。

同时,永安市还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主要产业包括纺织、电子、农产品加工等。

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二、优势分析:1.地理位置优越: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距离福州、厦门等大城市较近,交通便利,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

2.产业基础扎实:永安市拥有多个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产业链完整,具备了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条件。

3.教育资源丰富:永安市内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三、发展方向:1.产业升级:永安市应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市的核心竞争力。

2.农产品加工:永安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加农业收入。

3.文化旅游业:永安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可以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升市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4.环境保护:永安市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质量,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

四、对策建议: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提供各类支持和资金扶持。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市的综合竞争力。

3.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市应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优秀人才来永安,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4.加强环境保护: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总结:永安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产业升级、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业的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永安市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5篇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5篇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5篇星期五下午一放学,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饭后立刻集合前往沱江河、商机厂及市区调查了故乡的环境污染情形。

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期望能帮助到大家!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

为增进我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形。

根据工作安排,今年3月,我们组织调查组,对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形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农办、环保、经贸、农业、林业、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有关工作情形,召开发改局等相干部门座谈会,访问20个乡镇、街道,实地考察了部分医化企业,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查情形报告以下:一、基本情形x年3月,我县提出了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争取到202X年,把仙居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达高效、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可连续发展能力较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

x年6月,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实行情形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

近年来,依照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制定和实行计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各项工作稳步推动。

(一)明确工作目标,健全工作机制。

县政府把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x”计划,在建立工作机构、召开动员会议、与各相干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制定生态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组织编制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计划》,经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制定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计划实行细则》,生态乡镇计划编制已作了相应部署;展开生态环保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情势,宣传相干法律法规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生态环保理念。

三明市水利局关于永安市文江南山溪流青水段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三明市水利局关于永安市文江南山溪流青水段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三明市水利局关于永安市文江南山溪流青水段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明市水利局•【公布日期】2021.07.21•【字号】明水审批〔2021〕54号•【施行日期】2021.07.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三明市水利局关于永安市文江南山溪流青水段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明水审批〔2021〕54号永安市水利局:你单位《关于请求审查审批永安市文江南山溪流青水段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永水利〔2021〕34号)及有关附件收悉。

我局组织有关单位及专家对《永安市文江南山溪流青水段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项目规模基本同意《初设报告》提出本项目综合治理河长5.046km。

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护岸3.806km,拆除重建护岸0.259km,新建道路2.618km,河道清淤疏浚2.069km,新建防护栏杆2.45km,新建排涝涵管、下河台阶、标志牌与警示宣传等建设内容。

二、工程工期同意总工期按23个月控制。

三、投资概算基本同意《初设报告》提出的工程概算总投资2505.86万元 (不含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13.41万元)。

基本同意本项目除争取中央资金外,其余资金由地方自筹。

四、有关要求请建设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抓紧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并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的要求,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附件:永安市文江南山溪流青水段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技术评审意见三明市水利局2021年7月21日。

下岸水库对永安溪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下岸水库对永安溪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第38卷第5期Vol.38No.5水㊀资㊀源㊀保㊀护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22年9月Sep.2022㊀㊀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J011232);厦门市科技计划(3502Z20203063);厦门理工学院科研攀登计划(XPDKT19028);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YKJCX2020092)作者简介:沈凯琦(1997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㊂E-mail:shenkaiqi@通信作者:赵超(1977 ),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㊂E-mail:zhaochao@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2.05.023下岸水库对永安溪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沈凯琦1,2,赵㊀超1,2,张翔宇1,2,黄志强3(1.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厦门㊀361024;2.厦门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㊀361024;3.台州市黄岩区永宁江事务中心,浙江台州㊀318020)摘要:为了定量评估永安溪下岸水库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利用永安溪柏枝岙水文站19802020年的径流序列,采用不均匀系数㊁完全调节系数和集中度分析水库运行前后永安溪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并利用RVA 法评估水文整体改变度㊂结果表明:下岸水库的蓄丰补枯作用明显,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在取得防洪效益的同时,水库的运行也对永安溪水文情势产生了中度改变,改变度达42.82%,对流域内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形成潜在影响㊂关键词:RVA 法;水文情势;永安溪;下岸水库中图分类号:TV12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46933(2022)05017407Influence analysis of Xia an Reservoir on hydrological regime of the Yong an River ʊSHEN Kaiqi 1,2,ZHAO Chao 1,2,ZHANG Xiangyu 1,2,HUANG Zhiqiang 3(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men 361024,China ;2.Th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Xiamen ,Xiamen 361024,China ;3.Taizhou Huangyan District Yongning River Affairs Center ,Taizhou 31802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Xia an Reservoir on the downstream hydrological regime,the runoff series of Baizhi ao hydrological station in the Yong an River from 1980to 2020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change of runoff of the Yong an River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reservoir by using the nonuniformity coefficient,complete regulation coefficient and concentration degree,and the RVA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change degree of hydrolog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Xia an Reservoir has an obvious effect of storing abundant water and replenishing dry water,and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 tends to be uniform.While presenting flood control benefits,the operation of the reservoir also has a moderate change in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of the Yong an River,with a change degree of 42.82%,which has a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health of the aquatic ecosystem in the basin.Key words :RVA method;hydrological regime;Yong an River;Xia an Reservoir㊀㊀河流水文情势是维系水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及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所在[1-3]㊂河流在满足人类日常用水需求的同时,也为周遭依赖河流生态系统的动植物提供了最佳栖息地㊂然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预使河流径流量㊁水位和汛期等水文状况不断改变,这可能会扰乱水生生物的生长过程[4-10]㊂建库筑坝是人类活动中改变河流水文情势最强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河流水动力条件产生变动,从而影响河流的健康[11-14]㊂因此,评估水库建设引起的水文特征的变化,对水资源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㊂目前国内对于水库建设引起的河流水文情势变化展开了较多研究,张飒等[15]针对丹江口水库的建设,应用变异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评估了汉江中游水文情势变化;王鸿翔等[16]为评价三峡水库对坝下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采用Mann-Kendall 法分析流量变化趋势,并基于水文改变指标(indicator of hydrological alteration,IHA)和RVA 法计算水文改变度;林梦然等[17]结合龙羊峡水库运行特点和黄河上游生态特征,运用RVA 法评估水库运行对其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影响程度㊂永安溪位于浙江省椒江水系中上游,是我国东㊃471㊃南沿海地区山溪性河流的典型代表,沿溪两岸湿地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渔仓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总值都集中在永安溪两岸,生产生活资源也基本来源于此㊂受地形和降雨等因素的影响,永安溪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了严重威胁,因此当地人民和政府集资修建了下岸水库用以拦蓄洪水㊂虽然水库运行后防洪效果有所提高,但也对流域水文情势造成了潜在影响,加之近年来永安溪防护林和湿地资源加速减少,鱼类自然繁殖能力不断降低,渔业资源的品质和产量随之逐年下降,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建设及生态发展㊂鉴于此,本文利用多种水文指标对比下岸水库运行前后永安溪流域水文特征变化情况,并采用RVA 法评估流域水文情势的总体变化程度,以期为下岸水库的生态调度和永安溪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㊂1㊀研究区概况永安溪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境内,是浙江省第三大水系椒江的源头,自西向东横贯仙居盆地(图1)㊂永安溪全长约141km,流域面积为2704km 2,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39月,枯水期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18]㊂下岸水库是永安溪上游唯一的控制性工程,坝址位于仙居县曹店村下游680m 处的峡口,于2003年建成并开闸蓄水,总库容1.35亿m 3,防洪库容3574万m 3,正常蓄水位208m,为多年调节水库,是一座以防洪㊁供水为主,结合蓄能发电㊁养鱼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㊂柏枝岙水文站位于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柏枝岙村,属国家重要水文站,距永安溪河口95km,集水面积为2475km 2,占永安溪流域面积的91.53%,是其出口控制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00亿m 3,建库后的年平均径流量由建库前的23.57亿m 3下降至22.27亿m 3㊂图1㊀研究区域Fig.1㊀Study area本文基于柏枝岙站1980 2020年的逐日径流资料,将下岸水库蓄水年份(2003年)作为水文改变年,则1980 2002年的径流数据代表水库运行前的天然水文情势,2003 2020年的径流数据为水库运行后的水文情势,据此分析下岸水库对永安溪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㊂2㊀研究方法2.1㊀不均匀性气温㊁降水等气象要素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㊂为衡量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本文采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 v 和径流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C r [19],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㊂以月为时间尺度,C v 和C r 的计算公式[20-23]为C v =σr =1r 112ð12i =1(r i -r )2(1)C r =ð12i =1φi (r i -r )/ð12i =1r i(2)其中r =112ð12i =1r iφi =0r i <r 1r i ȡr{式中:r i 为年内第i 个月的径流量,m 3;r 为年内月平均径流量,m 3㊂C v 值越大,年内各月径流量与均值的离散度越高,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程度越高;C r 的取值范围是[0,1),其值越大,则径流年内分配越集中㊂2.2㊀集中度在月尺度下,将一年中各月径流量看作向量,月径流量的大小对应向量的长度,所处的月份为径流向量的方向,合成后的矢量模占年径流的比例即年径流集中度C d [24],计算公式为C d =r 2x+r2y/ð12i =1r i(3)式中r x ㊁r y 分别为一年中各月径流在x 和y 两个方向上的分量之和㊂2.3㊀RVA 法为定量评估河流水文情势受人类活动(如水库㊁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干扰的程度,在具有长序列日径流观测数据的流域,Richer 等[25-26]提出了RVA 法㊂利用自然水文情势下的日径流序列,计算影响生态环境的32个关键水文特征值及分布范围(RVA 范围)[27],用以评估水库运行后水文特征值偏离分布范围的概率,从而衡量水文整体改变度,具㊃571㊃体计算方法为D =132ð32i =1D 2i(4)其中D i =N p,i -N eN e ˑ100%N e =RN t式中:D i 为第i 个水文特征值改变度;D 为流域水文整体改变度;N p,i 为第i 个水文特征值受干扰后落在RVA 范围内的年数;N e 为期望年数;R 为IHA 指标受干扰前落在RVA 目标范围内的比例,本文取50%;N t 为受干扰后时间序列的总年数㊂为客观评定水文指标的改变程度,Richter等[26]对D i 及D 做出如下分级规定:绝对值介于0~33%为未改变或低度改变(L),33%~67%为中度改变(M),67%~100%为高度改变(H)㊂3㊀结果与分析3.1㊀径流年内分配图2为水库运行前后年内月径流量分配情况㊂永安溪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3 9月,其中6月径流量最丰沛,枯水期10月至次年2月径流量较少㊂下岸水库运行前,受梅雨及台风雨影响,6㊁7㊁8㊁9月径流量分别占全年径流量的17.44%㊁11.94%㊁12.21%㊁11.93%;水库运行后,3 4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的比例由20.85%下降至15.34%,6月和7月的径流量也下降明显,月径流量降幅分别为8.53%和4.85%,10月及12月至次年2月的径流量有所上升,反映了水库调节的蓄丰补枯作用㊂值得一提的是,水库运行后8月径流量不降反升,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17.19%㊂分析8月径流量上升的原因,发现水库运行后8月的极值流量为586.21m 3/s,发生在8月10日,主要由2009年台风 莫拉克 ㊁2015年台风 苏迪罗 和2019年超强台风利马奇 均在8月初登陆浙江带来强降水所致㊂若无水库的调节作用,台风期间的㊀㊀图2㊀径流量年内分配Fig.2㊀Annu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径流量会更加难以控制,极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威胁流域内生物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㊂柏枝岙站1980 2020年C v ㊁C r 和C d 变化过程见图3和图4㊂水库运行前,1980 2002年C v 和C r的平均值分别为0.88㊁0.35,C v 值上升趋势明显,表明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增强,C r 值相对稳定,呈微弱上升趋势㊂水库运行后,2003 2020年C v 值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均值降低至0.87,C r 值也缓慢减小,均值下降至0.34㊂水库运行前C d 呈现上升趋势,运行后C d 趋势下降㊂综上,水库运行后C v ㊁C r 和C d 变化一致,均呈下降趋势㊂由此可见,水库的调蓄运行使得永安溪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流域对径流的调节能力有所提升㊂图3㊀1980 2020年不均匀系数和完全调节系数变化趋势Fig.3㊀Variationtrend of nonuniformity coefficient andcomplete regulation coefficient from 1980to 2020图4㊀1980 2020年集中度变化趋势Fig.4㊀Variation trend of concentrationdegree from 1980to 20203.2㊀RVA 法分析下岸水库运行前后的水文特征指标计算结果见表1㊂第1组水文特征指标月中值流量的整体改变度为30.03%,呈低度改变,其中改变度最高的是4月,改变度高达-74.44%㊂图5为1980 2020年4月流量,可见水库运行后的4月流量大多低于RVA 阈值的下限,属于高度改变月㊂而每年的4 5月正值永安溪流域内溪鱼的产卵繁殖期,因此该时段内流量的减少将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与生存㊂同㊃671㊃表1㊀下岸水库运行前后水文特征指标统计结果Table1㊀Statistical results of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of Xia an Reservoir分组序号水文参数中值RVA目标边界运行前运行后低高改变度/%月流量㊀11月流量10.7018.457.6319.20-23.33(L)㊀22月流量23.6032.5813.3639.48-0.62(L)㊀33月流量48.4040.0540.4863.59-29.01(L)㊀44月流量57.5537.2848.2464.55-74.44(H)㊀55月流量43.0042.1029.3154.15-0.62(L)㊀66月流量64.0070.5347.56109.7027.78(L)㊀77月流量37.2032.7523.4055.9827.78(L)㊀88月流量40.0045.1528.2664.8941.98(M)㊀99月流量28.6542.6526.4539.17-14.81(L) 1010月流量15.8016.3013.1818.9313.58(L) 1111月流量11.5511.058.2022.8413.58(L) 1212月流量9.4215.306.2815.88-0.62(L)年极端流量13年最小1d流量3.904.292.865.27-0.62(L) 14年最小3d流量3.904.742.995.5527.78(L) 15年最小7d流量4.304.953.215.78-0.62(L) 16年最小30d流量7.207.495.458.67-29.01(L) 17年最小90d流量19.0519.0014.5526.6527.78(L) 18年最大1d流量1160.001720.001038.001689.00-29.01(L) 19年最大3d流量847.301177.00657.70983.10-57.41(M) 20年最大7d流量575.90635.70448.70636.20-29.01(L) 21年最大30d流量247.20269.20209.60268.50-57.41(M) 22年最大90d流量152.80143.00135.40170.70-43.21(M) 23基流指数0.050.070.050.0727.78(L)年极端流量出现时间24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3.00338.50㊀7.68247.40㊀-0.62(L) 25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232.00222.50177.90239.4070.37(H)高低流量发生频率和历时26低流量发生次数5.009.004.926.08-85.80(H) 27低流量发生历时9.004.506.9610.00-87.22(H) 28高流量发生次数16.0015.0014.0017.0816.16(L) 29高流量发生历时4.004.003.464.54-29.01(L)流量改变率和频率30上升率8.204.965.9311.66-14.81(L) 31下降率-3.40-4.72-4.60-2.80-57.41(M) 32流量逆转次数99.00124.0096.92101.10-100.00(H)㊀㊀注:流量单位为 m3/s ;极端流量出现时间单位为 儒略日 ;历时单位为 d ;上升率㊁下降率为单位为 %㊂图5㊀4月流量Fig.5㊀Flow in April时,流量的大幅降低也不利于沿溪两侧植被保持所需的土壤湿度,甚至难以保障陆生动物的供水需求㊂由表1中第2组水文参数在水库运行前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水库运行前后,除年最大㊁最小90d 流量减少外,其余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最大1d流量变化最显著,由运行前1160.00m3/s增长到运行后1720.00m3/s,变化幅度高达48.28%,其他最小流量的增加表示水库的补枯作用有所成效㊂第2组指标年极端流量的整体改变度为35.39%,达到中度改变标准,其中年最大3d流量㊁年最大30d流量和年最大90d流量这3个指标属于中度改变,其他指标均为低度改变,说明水库的运行对天然状态下流量的极值变化影响并不大㊂年极端流量的出现时间可以很好地表征径流的季节性变化㊂通过表1第3组参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由每年1月初变为12月初,整体分布范围无明显变化(图6),年最小值出现时间的改变将会影响鱼类的迁移和产卵,不利于生物栖息环境的稳定;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较水库运行前提前10d左右,发生时间的范围由原本的3月下旬至11月中旬集中到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图7),属于高度改变(改变度为70.37%),同时出现时间的提前很可能向水生生物传递不符合其生长㊃771㊃图6㊀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Fig.6㊀Occurrence time of annual minimumflow图7㊀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Fig.7㊀Occurrence time of annual maximum flow规律的产卵和生长信号㊂高流量发生次数和历时无明显变化,但低流量发生次数及历时均产生高度改变,水文改变度分别为-85.80%和-87.22%,其中低流量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由水库运行前的5次增加至运行后的9次,发生次数的变化范围也增大,尤其是2017年出现了异常状况,低流量发生次数高达29次(图8),远多于其他年份,这可能是因为2017年降雨偏少,水库蓄水不足加剧了当地枯水期的旱情㊂若无法保证干旱时期的各项用水需求,干旱频发将会影响当地农作物及水生生物的生长㊂而低流量历时时间从9d 减短到了4.5d,可见低流量次数虽然没有减少,㊀㊀图8㊀低流量发生次数Fig.8㊀Occurrence times of low flow但下岸水库的调节作用能减少低流量的持续时间㊂由表1计算结果可知,流量上升率减少了39.51%,下降率增大了38.82%㊂流量逆转次数由99次增加至124次,水库运行后增大趋势显著,多个年份逆转次数超过RVA 阈值(图9),改变度达-100.00%,是所有指标中最高的,但是在体现水库电站配合电网调峰㊁填谷和调频任务的同时,频繁的流量波动会影响该流域内生物承受外界变化的能力,使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不利于生物的稳定生长㊂图9㊀流量逆转次数Fig.9㊀Occurrence times of flow reversals3.3㊀水文整体改变度由表1可知,高度改变指标和中度改变指标各有5个,低度改变指标有22个,分别占比15.63%㊁15.63%和68.74%㊂为进一步清晰各指标改变度的分布情况,绘制水文改变度落区(图10),1~32的序号与32个水文特征指标一一对应,从内而外3个区域分别代表低㊁中㊁高度改变,从图10中可以明显看出,低改变度指标虽多,但大多都逼近中度改变的临界线,第4组和第5组水文特征指标的改变度㊀㊀图10㊀水文改变度落区Fig.10㊀Hydrological change degree falling area㊃871㊃最高,其中低流量发生次数㊁低流量历时和流量逆转次数占主导㊂因此综合计算后的水文整体改变度仍能达到42.82%,属于中度改变,说明下岸水库的运行对永安溪流域的水文情势影响较大㊂4㊀结㊀论a.下岸水库的建成和运行对径流产生了较大影响,具体表现在水库的蓄丰补枯作用㊂b.受水库调节作用的影响,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不均匀系数C v㊁完全调节系数C r及集中度C d变化规律一致,均在水库运行后由原本的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㊂c.经过RVA法分析,下岸水库运行后,4月流量显著减少,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提前10d,低流量发生次数增加㊁历时减少,流量逆转次数由99次增加至124次且改变度最高㊂这些指标的变动均会影响鱼类的洄游与繁殖㊂总体而言,下岸水库对永安溪水文情势产生了中度改变,水文整体改变度为42.82%㊂d.下岸水库虽然具有防洪减灾的效益,但是同时也改变了坝下径流的特性,造成的水文情势波动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繁衍,影响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而威胁河流生态环境的稳定㊂建议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如人工增殖㊁生态调度等,将水库运行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㊂参考文献:[1]高玉琴,周桐,马真臻,等.考虑天然水文情势的水库调度图优化[J].水资源保护,2020,36(4):60-67.(GAOYuqin,ZHOU Tong,MA Zhenzhen,et al.Optimization ofreservoir operation chart considering natural hydrologicalregime[J].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2020,36(4):60-67.(in Chinese))[2]LU W W,LEI H M,YANG D W,et al.Quantifying theimpacts of small dam construction on hydrologicalalterations in the Jiulong River Basin of Southeast China[J].Journal of Hydrology,2018(567):382-392. [3]ZHANG Q,GU X H,VIJAY P S,et al.Evaluation ofecological in stream flow using multiple ecologicalindicators with consideration of hydrological alterations[J].Journal of Hydrology,2015,529(3):711-722. [4]SINGH R K,JAIN M K.Reappraisal of hydrologicalterations in the Roanoke River basin using extended dataand improved RVA metho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18: 417-440.[5]OCOCK J F,BINO G,WASSENS S,et al.Identifyingcritical habitat for Australian freshwater turtles in a large regulated flood plain: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water management[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8,61(3):375-389.[6]GOMEZ J,DE LA M,ÓSCAR M.Restoringenvironmental flow:buy-back costs and pollution-dilution as a compliance with water quality standards[J].Water Policy,2014,16(5):864-879.[7]江善虎,周乐,任立良,等.基于生态流量阈值的河流水文健康演变定量归因[J].水科学进展,2021,32(3): 356-365.(JIANG Shanhu,ZHOU Le,REN Liliang,et al.Quantifying attribution of the river hydrological health variation based on ecological-flow threshold method[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21,32(3):356-365.(in Chinese))[8]赵贵章,徐远志,王莉莉,等.黄河上游青铜峡水利枢纽对河川基流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8(3):195-201.(ZHAO Guizhang,XU Yuanzhi, WANG Lili,et al.Effect of Qingtongxia Hydraulic Project in upstream of Yellow River on river baseflow[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20,48(3): 195-201.(in Chinese))[9]王浩,王建华,胡鹏.水资源保护的新内涵: 量质域流生 协同保护和修复[J].水资源保护,2021,37(2): 1-9.(WANG Hao,WANG Jianhua,HU Peng.New conno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quantity-quality-domain-connectivity-biology coordinate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J].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2021,37(2):1-9.(in Chinese))[10]CUI Tong,TIAN Fuqiang,YANG Tao,et al.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dam construction on flow regim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20 (590):125358.[11]黄志鸿,董增川,周涛,等.面向生态友好的水库群调度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3): 202-208.(HUANG Zhihong,DONG Zengchuan,ZHOU Tao,et al.Group operation model for ecological friendly reservoir[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20,48(3):202-208.(in Chinese)) [12]彭少明,尚文绣,王煜,等.黄河上游梯级水库运行的生态影响研究[J].水利学报,2018,49(10):1187-1198.(PENG Shaoming,SHANG Wenxiu,WANG Yu,et al.Research on ecological impacts of the joint operation of cascade reservoirs in the upstream of the Yellow River [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18,49(10): 1187-1198.(in Chinese))[13]魏卿,薛联青,张敏,等.淮河流域环境流变化及其对洪泽湖鱼类栖息地的生态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9,35㊃971㊃(4):89-94.(WEI Qing,XUE Lianqing,ZHANG Min,et a1.Changes of environmental flow in Huaihe River Basin and its ecological impact on fish habitat in Hongze Lake[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19,35(4):89-94.(in Chinese))[14]侯俊,裴佳琦,黄喻威,等.基于鱼类需求的息县枢纽工程闸下河段环境流量研究[J].水资源保护,2020,36(2):8-12.(HOU Jun,PEI Jiaqi,HUANG Yuwei,eta1.Study on environmental flow of lower reach of Xi County hub project based on fish demand[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20,36(2):8-12.(in Chinese)) [15]张飒,班璇,黄强,等.基于变化范围法的汉江中游水文情势变化规律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6,35(7): 34-43.(ZHANG Sa,BAN Xuan,HUANG Qiang,et al.Analysis of hydrological regime changes in the midstream Han River using 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J].Journal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16,35(7):34-43.(in Chinese))[16]王鸿翔,陈鼎新,李越,等.三峡水库对坝下河流水文情势影响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8,39(5):1-6.(WANG Hongxiang,CHEN Dingxin,LI Yue,et al.Impact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n the downstream hydrology of Yangtze River[J].Journal of Hydroecology, 2018,39(5):1-6.(in Chinese))[17]林梦然,董增川,贾一飞.龙羊峡水库对坝下河段生态水文情势影响研究[J].人民黄河,2019,41(3):69-74.(LIN Mengran,DONG Zengchuan,JIA Yifei.Research on impact of Longyangxia Reservoir on eco-hydrological regime of downstream reach of the dam[J].Yellow River, 2019,41(3):69-74.(in Chinese))[18]周芬,王丽婷,钟名军.基于径流频率和河道形态的生态流量分析方法[J].人民长江,2019,50(10):73-76.(ZHOU Fen,WANG Liting,ZHONG Mingjun.Ecological flow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runoff frequency and channel morphology[J].Yangtze River,2019,50(10): 73-76.(in Chinese))[19]汤奇成,李秀云.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和讨论[J].自然资源,1982,4(3):59-65.(TANG Qicheng, LI Xiuyun.Calcul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non-uniform coefficient of annual runoff distribution[J].Resources Science,1982,4(3):59-65.(in Chinese)) [20]王金星,张建云,李岩,等.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趋势[J].水科学进展,2008,19(5): 656-661.(WANG Jinxing,ZHANG Jianyun,LI Yan,et al.Variation trends of runoffs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six larger basins in China over the past50years[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18,19(5):656-661.(in Chinese))[21]胡春明,董熙,尤立,等.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对下游河道水文情势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6):89-95.(HU Chunming,DONG Xi,YOU Li,et al.Influence of Honghuaerji water control project on hydrological situation of downstream river[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21,35(6):89-95.(in Chinese))[22]郑红星,刘昌明.黄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6):585-590.(ZHENG Hongxing,LIU Changming.Changes of annual runoff distribution in the headwater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J].Progress in Geography,2003,22(6):585-590.(in Chinese))[23]班璇,师崇文,郭辉,等.气候变化和水利工程对丹江口大坝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0,40(4):1-7.(BAN Xuan,SHI Chongwen,GUO Hui,et al.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on hydrological regime downstream of Danjiangkou Dam[J].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2020,40(4):1-7.(in Chinese))[24]廖文婷,邓红兵,李若男,等.水利工程对坝下径流的影响:以葛洲坝㊁三峡水利枢纽为例[J].生态学报, 2018,38(5):1750-1757.(LIAO Wenting,DENG Hongbing,LI Ruonan,et al.Effects of dams on runoff in the lower reaches:a case study of the Gezhouba Hydro-Project and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8,38(5):1750-1757.(in Chinese)) [25]RICHTER B D,JEFFREY V,POWELL J,et al.Amethod for assessing hydrologic alteration within ecosystems[J].Conservation Biology,1996,10(4): 1163-1174.[26]RICHTER B D,JEFFREY V,BAUMGARTNER D P,etal.A spatial assessment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 within a river network[J].Regulated Rivers:Research& Management,1998,4(14):329-340.[27]班璇,姜刘志,曾小辉,等.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水沙时空变化的定量评估[J].水科学进展,2014,25(5):650-657.(BAN Xuan,JIANG Liuzhi,ZENGXiaohui,et al.Quantifying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flow and sediment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after the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 Gorges[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14,25(5):650-657.(in Chinese))(收稿日期:2021-08-03编辑:王芳)㊃081㊃。

永安市城市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永安市城市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五)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 多种形式开展环保知识和法规宣传,积极开 展送法“下乡、下企业、进园区、进社区、 进学校”活动,充分利用“六五”世界环境 日这个平台,重点开展生活方式绿色化宣传 教育,引导和培养公民环境意识、建设生态 永安。广泛开展环境友好学校、友好社区创 建活动,以提升环境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 二、城市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气污染项目规划布局不够合理 基于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大等原因, 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项目规划不到位,各 种功能区布局不合理,工业区、生活区、饮 食服务区混合在一起,造成废气、噪声污染 扰民,影响居民的生活。 如工业区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对下风向的市中心区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工 业区内还建有居民住宅,工业企业与居民住 宅混合在一起,功能不清。城市沿街建筑没 有规划建设排放油烟的专用通道,餐饮业油
智者论道
智库时代
永安市城市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陈伟
(永安市环境保护局,福建永安 366000)
摘要:通过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梳理出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提升城市环境整体质量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建议
中图分类号:DF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8-0266-002
(下转第 274 页)
·266·
智者论道
智库时代
解决个人服务要求,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服 务。飞机上客舱中的乘客形色各异,每个人 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这就要求空乘员 除了要满足乘客日常需要服务,想要提高服 务质量水平就必须对不同乘客作出对应的个 性化服务。因为每个乘客的需求和差别都有 着很大的区别,而且空乘人员也无法对每个 乘客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因此想要实施个性 化服务,就必须对其作出统一和规范,但是 实际情况并没有想的那样轻松,如今个性化 服务还满足不了乘客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完 善 [2]。

浙江省仙居永安溪支流河道护坡植物的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浙江省仙居永安溪支流河道护坡植物的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的降温和增湿效能。 结果表明 : 五节芒在 山区河道 中的护坡效果最好 , 其它植物依次为水芹、 辣蓼、 羊蹄 。
[ 关键词 ] 护坡植 物 ; 蒸腾速率 ; 降温增 湿效应 [ 中图分 类号 ]S 5 [ 1 7 文献标识码 ]A
Th a e o o ia f c s o l p o e t g Pln s o n a e W t r Ec l g c l Efe t f S o e Pr t c i a t n Yo g’ n n
Ab ta t F u p ce o lp poetn lns n sr c : o r s e is f so e rtcig pa t i mo n an te m r tde i J l i 2 o ee t g h i u ti sra wee su id n uy n 01 fr d tci ter 1 n
b o s n r n p r t n ae c l u ai g t er t mp r t r o rn n u d t n r a i g f cs h e u t h w d h t ima s a d t s i i rt , a c l t h i e e au e l wei g a d h mi i i c e sn ef t .T e r s l s o e t a a ao n y e s
te Mi a tu oiuu L b)Wab x Sh m.e L u hd go f cso e p rtr lw r g ad h mii nraig h s n s r l c h f d s( a . l r.e cu 1 at a od e et ftm ea e o ei n u dt i es . : f u n y c n

溪源保护调研报告

溪源保护调研报告

溪源保护调研报告根据溪源保护调研报告,以下是我对该问题的回答:溪源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溪流和其周边环境的生态系统。

通过保护溪源,可以维护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对溪源保护的现状、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溪源的保护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水污染是溪源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

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城市污水的处理不完善,导致了水质的恶化。

其次,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也是溪源保护的难题。

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不仅威胁到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枯竭。

此外,非法的土地利用和溪流河道的填埋、破坏也对溪源生态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水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排污管控体系,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的监管和处理。

同时,还应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安全性。

其次,应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限制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

鼓励节水意识的普及和强化,推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非法土地利用和溪流河道破坏的整治和法律惩处。

此外,溪源保护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溪源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也应鼓励社区和居民自发组织参与到溪源保护中来,共同参与、共同分享保护溪源的责任。

为了促进溪源保护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加强跨部门的协作和合作,形成科学、系统的保护机制。

总而言之,溪源保护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我们将能够实现溪源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这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永安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和趋势分析

永安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和趋势分析

永安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和趋势分析福建省永安市环境监测站宋阳明[摘要]通过对2001年~2008年永安市辖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区域的地表水水质现状和污染结构,预测水质的发展趋势。

结果表明,2008年永安市地表水整体水质状况良好,主流沙溪整体水质状况优。

2001年~2008年期间,永安市地表水整体水质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主流沙溪以及主要支流文川溪、巴溪的整体水质也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永安市地表水主要污染因子为溶解氧、石油类、生化需氧量。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水质现状污染变化趋势永安市永安市溪流密布,源远流长,集水面积在10km2以上的河流有72条,主要分属沙溪和尤溪水系,均归入闽江水系(南端少数河流分属于九龙江流域)。

全市河流总长386.4km,流域面积2500km2,具有坡度陡、落差大、水量多、含沙量少等特点。

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沙溪,永安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文川溪、巴溪、后溪及其支流,在永安境内汇入沙溪。

及时分析评价并掌握地表水水质现状和污染结构,预测水质的发展趋势,能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1.1评价内容永安市地表水2008年水质现状及2001年~2008年水质变化趋势。

1.2主要评价断面选取主流沙溪的安出(安砂水库湖中)、沙4(安砂水库坝后)、燕饮沙(饮用水)、沙5(桃源洞渡口)、沙6(贡川大桥),支流文川溪的沙3(山峰电站)、文1(洪田贵湖吊桥)、文2(霞岭桥,燕饮文点位),支流巴溪的巴1(永安市电厂坝上)、巴2(西门桥)和支流后溪的后1(铁路水厂上游100米,燕饮后点位)、后2(北门桥)共计12个省控和市控断面(点位)。

1.3评价因子根据当地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水环境管理要求,确定pH 值、DO、COD Mn、BOD5、NH3-N、石油类、挥发酚、汞、总铅等9项为水质评价因子。

1.4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永安乡防汛工作和山体滑坡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永安乡防汛工作和山体滑坡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永安乡防汛工作和山体滑坡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代表永安乡调研组,向您汇报我乡近期防汛工作和山体滑坡治理工作情况,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

在今年的汛期中,永安乡经历了多次强降雨的洪涝灾害,但我们采取了科学、快速、果断的防汛措施,及时应对气象灾害,保护了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措施如下:一、提高防汛警惕,加强预警监测为了提高防汛意识,及时掌握降雨情况和水库、水文水利站水情,我乡加强了灾害风险排查,及时发放防汛预警,严格执行值班制度。

同时,加强了防洪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各级人民防汛机构和群众安全。

此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现代化预警技术手段,如遥感、卫星等,提早掌握降雨情况,以便及时展开抗洪救援。

二、应急响应,统筹调度在永安乡,我们成立了防汛指挥部,组织各级干部群众一济县河、沿江等重要防汛区域上游搬迁,调集各种救援设备,如水泵、船只、排水车等。

同时,我们统一对防汛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战斗力。

我们还制定了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实施应急响应,有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自救能力在防汛过程中,我们重点加强了群众的宣传引导,向群众宣传危险区、避难场所、应急逃生等知识,并组织开展模拟演练,提高群众自救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群众安置,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此外,永安乡还加强了山体滑坡治理工作,切实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情况如下:一、加强山体防治,扩大防治面积永安乡是山区地区,地势复杂、多雨多灾,山体滑坡治理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严重问题,因此我们切实加强了山体防治,扩大了防治面积。

我们开展了深入的地勘,完善了山体滑坡的分类、评估、监测体系,明确了治理方向,采取了合理的治理措施,并利用防火道、护坡、路堤等方法,防止山体滑坡给交通带来影响,保证了群众生活的便捷。

二、加强治理质量,提高效益在治理工作中,我们坚持科学、规范、固定、强化的原则,强化了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加强了对治理效果的跟踪和检查,确保了山体滑坡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重点

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重点

浙江省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目录1 项目概况…………………………2 2 规划总则…………………………3 防洪规划…………………………4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5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6 生态产业建设展望………………7 规划重点工程和实施计划………8 规划投资估算……………………1 3 4 6 8 13 14 161、项目概况仙居县委、县政府“十一五”期间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旅游休闲城市战略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主导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农民转业脱贫的高效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永安溪作为横贯仙居县域的蓝色纽带,在仙居乃至台州市的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丰富的水资源能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良好的水生态、水景观是对仙居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基地战略的重大补充。

以打造“水清、流畅、岸绿、鱼跃”的优美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得到了省、市和仙居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仙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县工作进程的不断深入,母亲河永安溪的地位日趋重要,对其综合功能要求也提到了新的要求和高度。

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主要表现在水利防洪、环境、生态、景观、文化、产业等六大方面:(1)水利防洪功能提高河道泄洪、蓄水能力,实现河道防洪防枯要求。

由于仙居县特殊的空间布局,现状城镇的发展多分布在沿河两岸广阔滩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水争地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由于人为的干预,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再者随着流域内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防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解决永安溪的防洪问题,关系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

(2)环境功能永安溪作为台州市重要的水源供给和一类水源保护区,为保育区域生态环境、维护“椒江源头”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通过对永安溪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切实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质量,恢复永安溪的环境功能。

让永安溪重拾美丽风光

让永安溪重拾美丽风光

让永安溪重拾美丽风光作者:成杰来源:《浙江人大》2014年第07期江南五月,生机勃发,草木欣然。

2014年春末夏初的一个周末,在仙居永安溪畔,一条依山傍水修建的绿道上,三五成群的游客或是徒步前行,或是惬意自在地骑行。

溯溪而上,只见山色空濛、林木葱茏,清溪碧潭、流水潺潺,鱼儿成群、水鸭嬉戏,不时有一排排竹筏顺溪漂流而下,水面上回荡着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山、林、溪、鱼、鸭互为映衬,尽显溪山风韵。

这如画的仙境美景,见证了仙居人民保护母亲河溪、建设宜居家园的共同努力,也见证了仙居县人大常委会持续6年的有效监督。

母亲河满目疮痍,秀丽风光一去不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永安溪碧水曲溪、卵石密布,湿地交错、滩林茂盛,溪流潺潺、鱼儿成群。

从高处望去,那碧波荡漾的溪水、星星点点的渔船,勾画出一幅幅“永安渔火”的绝美画境,曾令无数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开发与保护关系处理上,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现象,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再加上河道采砂、湿地侵占等影响,永安溪变得满目疮痍。

看到母亲河污染严重,人大代表忧心如焚。

自2008年起,代表们先后提出了关于永安溪保护开发、加强河道采制砂和石材加工整治等意见建议50多件。

为全面了解永安溪的污染情况,2008年4月,仙居县人大常委会农资环保工委组织调研组沿溪进行了专题调研。

在田市镇永安溪大桥头一家大型石材加工点,调研组看到,几十台大锯切割机正在切割大块的青石板材,直排入河的废水、废料令人触目惊心。

据陪同调研的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县共有石材加工企业79家,绝大多数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直排永安溪的高浓度泥浆水,严重污染了永安溪水体。

在官路镇萍溪村边的溪滩上,调研组发现,4艘大型采砂船在溪滩上“轰隆隆”作响,附近水域被搅成一片泥黄,采砂弃碴堆积成的一个个“小山包”,让风光秀丽的“母亲河”变成了“千岛河”,并随之产生了水体污染、水位下降、河床破坏、水利设施受损等一系列问题。

灵江永安溪始丰溪河段行洪能力分析及整治对策

灵江永安溪始丰溪河段行洪能力分析及整治对策

灵江永安溪始丰溪河段行洪能力分析及整治对策
卢金利
【期刊名称】《东北水利水电》
【年(卷),期】2001(019)008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灵江流域历史水文资料,分析灵江流域灵江、永安溪行洪能力变化的原因,提出了河段整治措施,以保证河段行洪能力的提高.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卢金利
【作者单位】台州市水文站,浙江,台州,3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
【相关文献】
1.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河道整治方案适应性分析及对策 [J], 陈懋平;马荣曾
2.从天台县始丰溪流域治理谈山溪性河道整治的技术措施 [J], 张卫平
3.濮阳黄河彭楼至李桥河段河势现状分析及整治对策 [J], 林喜才;董献光;黄忠华;郝先玉;王新友
4.鸭绿江感潮河段行洪能力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J], 鲍志伟
5.始丰溪“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J], 王丽娇;朱赛嫦;陈林华;刘超斌;李天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仙居县永安溪湿地资源调查及保护、修复的探讨

仙居县永安溪湿地资源调查及保护、修复的探讨

仙居县永安溪湿地资源调查及保护、修复的探讨
张豪杰;潘富弟;祝新春;潘建勇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2(0)29
【摘要】经对永安溪湿地的初步调查,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县委县政府对永安溪湿地保护修复和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战略目标.本文概述了永安溪湿地植物、动物、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和保护中所面对的问题,同时对湿地修复作初浅的探讨.【总页数】2页(P451-452)
【作者】张豪杰;潘富弟;祝新春;潘建勇
【作者单位】仙居县林业局浙江仙居317300;仙居县林业局浙江仙居317300;仙居县林业局浙江仙居317300;仙居县林业局浙江仙居317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桂林市会仙湿地与资源高山湿地修复保护对策探讨
2.桂林市会仙湿地与资源高山湿地修复保护对策探讨
3.鲁甸县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探讨
4.峡江县湿地资源调查及保护管理探讨
5.小微湿地不可忽视的“地球肾细胞”——玉溪市小微湿地保护修复现状及对策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永安溪保护治理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了更好地治理永安溪,保护母亲河,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永安溪保护治理情况。

根据工作安排,今年3月至4月,我们组织调查组,对永安溪保护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的相关工作情况;走访了安岭、南峰等沿溪乡镇(街道);实地进行了永安溪源头及沿溪考察;组织赴永嘉考察学习楠溪江保护治理经验;征集和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制作了永安溪保护治理情况专题片。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永安溪保护治理,在提高认识、编制规划、保护治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永安溪保护治理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永安溪开发的推进和社会对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永安溪资源环境问题愈显突出,人民群众要求保护治理永安溪的呼声日益强烈,在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县人大代表专门就永安溪保护开发提出了议案。

县政府为此开展了专题调研,组织实施永安溪流域综合保护与开发的课题研究,对永安溪沿岸非耕地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先后编制了10多个相关规划,进行永安溪水功能区划分,专门就“保护开发永安溪”议案进行办理。

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永安溪保护治理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沿溪水利工程建设有序开展,河道采砂着手治理。

一是推进水库工程建设。

2003年建成下岸水库,并建成各类小型电站水库5座;实施千库百库保安工程,对471座水库山塘进行除险加固,有效保障了水库安全运行。

二是加强防洪防台设施建设。

新建和加固永安溪及支流标准防洪堤80公里,目前全县已有大小堤防420公里。

三是建设水电开发和引水工程,在建3只径流电站,新建和修复一些引水工程。

四是着手开展永安溪河道采砂管理整治。

制订了《仙居县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和《仙居县河道采砂整治方案》,实行河道采砂审批许可制度,禁止无证采砂,限制开采审批,实行上游采砂场分期分批关停措施,第一批已关停了8个采砂场。

(三)永安溪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及开发得到重视。

一是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

组织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源头生态保护和沿溪防护林建设,做好防护林征占用的审核、报批工作,严格防护林采伐监管。

二是培育和保护永安溪渔业资源。

连续几年实施增殖放流,不定期投放鱼苗;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规范捕捞行为;开展经常性巡查,组织各类渔政执法行动,查处和打击电、毒、炸等违规捕鱼行为。

三是加大永安溪流域土地开发力度。

加强对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永安、现代、郭岩工业集聚区;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完成永安溪流域土地整理项目30个,整理区面积13万多亩。

(四)有重点地实施沿溪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重视工业企业、“三废银”和洋垃圾冶炼污染整治。

去年对城南化工园区进行环境污染达标整治,顺利完成市级摘帽验收,关停了一批小化工企业。

加大对“三废银”和洋垃圾冶炼的巡查打击力度,及时取缔溪港、上张、安洲等地的洋垃圾冶炼点,拆除了冶炼设施。

二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出台了《仙居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优化畜禽养殖业布局,着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重视绿色农产品生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改水改厕、水环境治理、垃圾清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

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610个自然村20.2万人,建造公厕385座。

完成农村水环境整治95公里;横溪等乡镇建立简易垃圾填埋场,着手建设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4个乡镇(街道)建有垃圾中转站,有条件的行政村建有保洁队伍。

二、存在问题(一)永安溪保护治理尚未形成社会共识。

一是对永安溪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强,社会氛围不浓,尚未形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开发与保护关系处理上,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现象,开发索取多,保护治理少。

二是总体规划滞后。

虽然有相关专项规划,但缺少综合性的保护治理规划,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指导。

三是保护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永安溪保护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沿溪各乡镇(街道),但重视程度不一,管理上也缺少有效协调,还未形成整体合力。

(二)永安溪河道采砂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是水体环境遭到破坏,水体浑浊影响溪水景观和永安溪游赏;水环境改变和水体污染影响了鱼类生存繁殖环境。

二是采砂后砾石堆积,形成高垒深潭,既阻碍行洪,也产生安全隐患。

三是局部地段河床、水位下降,影响河系稳定和堤坝、大桥安全,也使一些引水工程无水可引,影响了沿溪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是砂石资源低价外流严重,影响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永安溪自然生态资源状况堪忧。

一是永安溪防护林和湿地资源加速减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防护林和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更为突出,保护形势严峻;永安溪部分土地整理项目过多占用防护林及沿溪湿地,项目建设、修筑堤坝以及台风、病虫害、火灾等,使沿溪的防护林体系和湿地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面积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功能弱化,生态景观被毁,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下降;曾经享誉全国的大北地溪松林资源及景观毁损严重。

二是永安溪渔业资源保护和培育艰难。

一些违法违规捕鱼现象仍屡禁不止,导致永安溪渔业资源枯竭;污水无序排放,造成局部水体污染严重,致使鱼类无法生存,一些珍贵鱼种濒临灭绝,有的鱼类产生畸变;河道采砂以及一些拦河设施建设,影响了鱼类产卵繁殖和洄游,致使鱼类自然繁殖困难。

(四)永安溪环境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

一是永安溪沿岸工业污染问题仍比较严重。

医化、工艺、废金属回收等行业污染面广量大,一些涉污企业污染处理设施落后,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局部污染问题严重;以“三废银”为主的废金属回收冶炼遍及城区及周边地区,集中冶炼设施尚未建成;洋垃圾回收冶炼禁而不止、打而不死,且逐渐向偏僻隐蔽地方转移;采矿及石材加工产生的废水污染需引起重视。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畜禽生产总体上还处于粗放、落后的经营状态,畜禽粪便排放量增大,污染物缺乏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存在加剧趋势。

三是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落后。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面临运转难题,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排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水入管率较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进展艰难;农村几乎没有环保设施,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垃圾乱丢乱倒,永安溪沿岸垃圾堆积现象普遍,沿溪两岸到处挂满废塑料袋,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

四是下岸水库库区采石污染、乱倒垃圾、乱建坟墓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三、几点建议(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营造永安溪保护治理的良好氛围。

永安溪是仙居人民的母亲河,是仙居文明的发祥地,是全县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县政府要认真审视当前永安溪保护的严峻形势,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永安溪保护治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永安溪保护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科学编制永安溪保护与开发综合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明确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相关部门及沿线乡镇(街道)的职责关系,加强流域区域协调管理,强化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要营造载体,持续开展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体公民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和动员各社会团体、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永安溪保护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强永安溪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扎实推进河道采砂整治工作。

一要科学安排永安溪控制性工程建设。

加大盂溪水库前期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盂溪水库建设;配合做好朱溪水库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要加快推进水库保安工程。

抓好千库保安和百库保安工程建设,加大督查力度,切实解决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要积极推进河道整治工程。

积极开展小流域治理和永安溪干支流的河道疏浚,重视研究县城防洪工程建设问题,加强盂溪和三桥溪的综合治理,加固和修建重点地段的防洪堤坝,严格禁止侵占河道行为,依法拆除妨碍河道以及威胁堤坝安全的建筑物,确保行洪安全。

四要切实加强河道采砂整治工作。

严格按照整治方案要求,采取分期分批限期整治方式,在第一批整治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后续工作,确保整治到位。

同时,加强对现有采砂场的监管,严防超范围过度滥采现象。

要认真研究、合理布局制砂场,严防造成新的污染。

(三)加强永安溪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

一要继续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切实加强永安溪源头以及各支流源头自然生态保护,加强永安溪沿岸重点地段防护林体系建设,力争两岸防护林合拢,努力恢复永安溪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对建设开发项目论证监管,严防无序过度占用防护林和湿地的行为,严厉打击破坏防护林和湿地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永安溪沿岸防护林及湿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

二要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工业废水污染、采砂、修建拦河设施等对渔业资源的影响问题,切实改善鱼类生存繁殖环境;加大永安溪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切实培育和保护渔业资源;加强执法监管,规范捕捞行为,严厉查处打击各种违法违规捕捞现象;重视渔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研究探索永安溪渔业资源保护管理新的模式和有效办法。

三要重视沿溪整理土地的开发利用,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要重视永安溪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努力培育和壮大永安溪旅游休闲产业。

(四)加大永安溪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一要切实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努力遏制环境污染。

重点抓好医化行业的整治,加强对城南化工区摘帽验收的后续管理工作,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造成新的污染;重视解决工艺行业的污染问题;限制废金属回收业的无序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白银等贵金属集中回收冶炼进程,实行污染集中治理,规范冶炼行为;严禁洋垃圾回收冶炼,建立打击洋垃圾焚烧冶炼长效机制;重视解决采矿及石材加工行业的污染问题。

二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农产品生产进程,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优化养殖业布局,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努力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

三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禁止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排永安溪的行为。

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城乡垃圾处理运作机制和社会公民对垃圾管理的义务责任机制,探索垃圾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模式。

四要加强永安溪水污染防控。

按照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加强对永安溪及支流河道水功能区监管,严格入河排污口管理,强化水质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