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招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
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小明的书包不见了.
B.她生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C.太阳升起来,小鸟唱起歌来。

D.请把那本书借给我。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春天,万物开始发芽,大地重获新生。

路边的杨柳树上挂满了新叶,
美丽的桃花竞相开放,彩蝶翩翩起舞……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A.夏天
B.秋天
C.冬天
D.春天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1.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比起一只坐在笼子里的雄鹰,我更喜欢自由的鸽子。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明吃完晚饭后,又做了一些家务。

他用心的表现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
答案:
第一部分:
1.A
2.D
...
第二部分:
1.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2.对小明来说,用心做家务意味着热爱家庭和尊重他人。

以上为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ài)鞭笞.(chī)干涸.(kū)稗.官野史(bài)B.针砭.(biān)忏.悔(chàn)皈.依(guī)杳.无音信(yǎo)C.贮.藏(chǔ)差.遣(chāi)龟.裂(jūn)相形见绌.(chù)D.膝.盖(qī)谄.媚(chǎn)羞赧.(nǎn)同仇敌忾.(kài)2.下列选项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告罄缥缈契约随声附和据为已有B.狭隘祈祷折损骸人听闻春寒料峭C.伫立战栗温驯忍俊不禁垂垂暮老D.红绫闲暇修茸孜孜不倦扑朔迷离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哂笑修葺流水帐励精图治光耀门楣B.宣泄赝品障眼法销声匿迹莫衷一是C.告罄取缔马前卒篷头垢面盛气凌人D.栋梁沉湎钓鱼杆首屈一指青山绿水5.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下联:精印人间好书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6.应用:本假条有诸多错误,请至少找出四处并改正。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勃徜( )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B.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而且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C.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D.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词语选项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 劳动B.生长C.和谐D.平等答案:C2. 下列句子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他这次作文写得还不错。

B. 请他快点回答老师的问题。

C. 小红是我最好的朋友。

D. 昨天我去逛了电影院。

答案:D3. 汉字“草”在第4声中读作()。

A. caoB. cǎoC. càoD. cāo答案:B4.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选项是()。

A. 爸爸说,“宝宝好棒!”。

B. “妈妈,我放学回来了。

”小明喊道。

C. 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欢呼雀跃。

D. 小狗汪汪叫:“请给我食物!”。

答案:A5. 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拟人的是()。

A. 金色的风铃摇曳着笑声。

B. 植树的日子,春风把花儿托起。

C. 黄昏的天空忧郁地闭上眸子。

D. 夜晚的星星害羞地躲在云朵后。

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完成下列句子,填入合适的词语。

6. 妈妈 __ 着我,我感到很温暖。

答案:朝我看7. 他爱一切 __ 的事物,特别是花草树木。

答案:和谐8. 这个问题 __ 大家的关注。

答案:引起9. 小鸟 __ 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答案:栖息10. 那个新科技产品 __ 人们的生活。

答案:改变第三部分:简答题11. 请简述清明节的俗。

答案: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扫墓祭祖,悼念逝去的亲人。

此外,还有踏青、放风筝、踢毽子等活动。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请简要概述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答案: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甲骨文和金文。

在秦汉时期,隶书成为主流。

隋唐时期,楷书达到了高峰。

宋代以后,行书、草书等风格逐渐成熟。

现代书法则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其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3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积累与运用(30分)1.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2)_______,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4)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春望》)(5)萧关逢候骑,__________。

(《使至塞上》)(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8)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

(《江城子》)(9)求之不得,__________。

(《关雎》)(10)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我用残损的手掌》)(11)古人写景写物往往有神来之笔,比如写潭中鱼游来游去“俶尔远逝,________”,写春冬三峡水“,回清倒影”。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共8分)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

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cè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huò免他一部分的欠款。

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

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鲍西娅: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

这是不行的。

(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

(2分)(2)给文中□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3)结合语境解释画线词语“有例可援”的意思。

2024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共22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你班打算开展“探寻汉字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此次活动前期准备的宣传材料。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

从黄河出发,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éng)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ū)途同归,百虑一致: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2分)异彩纷(chéng)(shū)途同归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参考方框内句子中“虑”的含义,解释加点词“百虑一致”在文段中的意思。

(2分)百虑一致:2.小豫还想探寻一下古诗词曲中关于黄河的描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全空缺处的诗文内容。

(8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不同文人笔下也蕴含着不同的含义。

在王维《使至塞上》中“①,②”展现出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③,④”蕴含着人生道路艰难的道理;在《木兰诗》中“暮宿黄河边,⑤,⑥寄寓着木兰对家人的思念;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⑦,⑧,山河表里潼关路”激荡着作者的无限悲愤。

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执拗.(niù)锡箔.(bó)家酪.(bèi)鸡毛掸.子(dǎn)B.女佣.(yōng)扶掖.(yè)鄙.夷(bǐ)周道如砥.(dī)C.脊.梁(jǐ)拆.散(cāi)诘.责(jié)踌躇.满志(chá)D.逻辑.(jí)蠕.动(rú)蓦.然(mò)囊.萤映雪(ná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聪慧.拮.据(jié)与日俱.增手不释.卷B.愧怍.慰藉.(jiè)重峦叠嶂.莫名.其妙C.鄙薄.蓦.然(mù)粘.轻怕重眼花缭.乱D.热忱.魁梧.(wú)前瞻.后顾栩栩..如生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 )A.银箸.(zhǔ)症.结(zhēng)一碧万顷.(qǐng)自怨自艾.(āi)B.憎.恶(zèng)胡诌.(zhōu)转弯抹.角(mǒ)越俎代庖.(páo)C.字帖.(tiè)栈.桥(jiàn)转瞬即.逝(jì)熠.熠生辉(yì)D.咫.尺(zhǐ)锃.亮(zèng)睚眦.必报(zì)怏.怏不乐(yàng)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我市高新区截污排污工程的顺利开展,让工程所到之处的居民深切感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实惠。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积累与运用;班级拟召开“致敬英雄”主题班会,以下是语文老师根据同学们搜集的部分材料拟出的几道“积累与运用”题目,请完成。

(共22分)得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人们都在miǎn①(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为拯救民族危亡捐躯,用鲜血染红旗帜,用生命照亮来路。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近年来dǐ②(诋砥)毁英烈形象的丑恶行径时有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打着“解密真相”“还原历史”的幌子,编造谣言、戏谑恶搞甚至恶意中伤,丑化历史、污蔑英雄,产生了恶劣影响。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zhěng zhòng B.chéng zhōngC.chéng zhòng D.zhěng zhōng(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地书写。

①怀②毁2.古诗文默写。

华夏儿女,英雄辈出。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①,②”形象地展现了曹操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③,④”生动地写出了孙权叱咤纵横的英雄气概;《过零丁洋》中,“⑤,⑥”,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赤诚之心感动着我们;《满江红(小住京华)》中,“⑦,⑧”,秋瑾心系苍生的侠肝义胆激励着我们。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诗经·国风》中,反战的诗篇很多,反对的是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义之战。

____。

____。

____。

____。

这类诗歌,必将以它特有的光辉、巨大的魅力,照耀诗坛,教育和鼓舞后人。

①每当国难当头之时,人民群众总是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爱国热忱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正是一个民族不亡的根本②《诗经》中的这类诗篇,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在保家卫国时的精神面貌,也标志着爱国精神一开始就进入了我国进步文学创作领域③《诗经·秦风·无衣》正是表现了这种誓死抵御外侮、英勇卫国的精神④至于对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人民群众还是竭诚拥护并踊跃参加的A.②④①③B.③②④①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4.同学们在整理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时,纷纷为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点赞,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点赞。

2023年河南省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大美中国出彩河南”,河南古称“中州”,其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yùn深厚,不仅是汉民族形成和兴盛的地方,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成熟和发展的中心地区。

遥远的古代,黄河贯穿中原大地,高大的野象悠闲地踱步。

商丘人仓颉创造文字,安阳殷墟出土甲骨文,漯河人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都城开封,我们熟悉的“宋体”在那时有了雏形。

文字让文化得以记录、流传,凝聚着先人智慧的《易经》《尚书》等著作在河南问世,100多首飘荡在河南上空的诗作被收入《(诗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河南积diàn深厚。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

(2分)踱()步雏()形(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底yùn()积diàn()2.古诗默写。

(8分)用典是古代诗词创作的常用艺术手法之一,能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意和志向。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希望重获重用来御敌建功、效力疆场的愿望;李白在《行路难》中用“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委婉表达自己希望被朝廷起用的愿望;范仲淹的“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借“勒石燕然”的典故表现了守边将士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⑦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中运用了两个典故,写被贬归来的感触: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无限悲痛雯悄之情油然而生。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河南专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河南专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河南专版)卷三(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基础与运用(28分)1.(2021·河南三门峡市·九年级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呈.现/逞.能剑鞘./春寒料峭.泱.泱大国/怏.怏不乐B.提供./供.认削.球/削.足适履曲.高和寡/曲.终人散C.通缉./编辑.妖娆./骁.勇善战奴颜婢.膝/稗.官野史D.切.磋/切.实学识./博闻强识.半夜三更./少不更.事【答案】C【解析】A.chéng/chěng、qiào/qiào、yāng/yàng;B.gōng/gòng、xiāo/xuē、qǔ/qǔ;C.jī/jí、ráo/xiāo、Bì/bài;D.qiē/qiè、shí/zhì、gēng/gēng;故选C。

2.(2021·河南郑州市·九年级期末)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今年抗疫表彰大会上,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张定宇院长被_①__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雷② 风行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在抗疫一线,他多次临危③_命,经常告诉身边的人,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众志成④,终会战胜疫情。

A.①受②厉③授④诚B.①授②历③受④城C.①授②厉③受④城D.①受②历③授④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

①授予:指给予(荣誉称号、勋章、军衔、学位等)。

“授”不能写成“受”;②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

“厉”不能写成“历”;③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

受,接受;④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城”不能写作“诚”。

故选C。

3.(2021·河南新乡市·九年级期末)古诗文默写(8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河南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嵩阳书院西依险① 的少室山脉,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

中轴线两侧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约斋、碑廊等。

其建筑风格古朴大方,雅致不俗,青砖灰瓦与中原地区众多红墙绿瓦的寺庙建筑② 然不同,高雅的格调更令同区域的其他古代建筑相形见绌.,具有极其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

嵩阳书院作为已经消失的书院教育制度的文化载.体,对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都有重要作用。

“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激励着莘莘学子勤学苦读,____________,勉励着一代代读书人踔③ 前行。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chùzǎi B.zhuōzài C.chùzài D.zhuózǎi(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竣②迥③厉B.①峻②迥③厉C.①竣②炯③历D.①峻②炯③历(3)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前后两个句子构成一组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的排比句。

【答案】(1)C(2)B(3)示例一:鼓舞着无数寒门子弟奋发图强示例二:鞭策着古今仁人志士虚心向学【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绌”只有一个读音“chù”,指不够,不足。

“载”有两个读音,读“zǎi”时,指年;记载,刊登。

读“zài”时,指装载;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充满(道路)。

“载体”: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

语段中的“载体”是指“承载文化的物体”,故“载”应读“zài”;故选C。

(2)本题考查字形。

“峻”指(山)高大;严厉。

“竣”指完毕。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语文(一)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宇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学校组织开展以“豫见你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以下内容是团委宜传组收集到的部分稿件,请你为团委完善稿件。

1.下面征稿中的部分材料,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助判断。

《打金枝》通过精湛的演出和表演技巧,让观众领略到了豫剧的精髓,豫剧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表演形式。

而在《打金枝》中,演员们的嗓音富有感染力和感情色(彩采),他们对人物形象包容了精神境界和意志品格上的完整描写,都令观众为之深深着迷。

豫剧在表现手法上就融 (和合)了潮剧、河洛乐曲、汉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从中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

(1)语段中三个加横线字怎么读?请帮助作出选择(2分)A.zhàn suí zháoB.zhàn suǐ zháoC.shèn suǐ zhuóD.shèn suǐ zhuó(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 2 分)2.九一班同学举办中华诗词大赛,下面是以“豫见远方”为主题的开场白,请你补全空白内容。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拥有诗和远方。

面对远方,纵使崎岖坎坷,也坚信陆游困境中坚持,对前途抱有希望的“①②”(《游山西村》)。

纵使朋友奔赴远方,也会像王勃送别友人那样,“③ ,④不失豪迈的激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岑参在远方戍守边关,不失浪漫情怀,面对白雪纷飞,咏唱出“⑤ ,⑥ ”。

而女词人李清照的远方,更是那美妙的仙境“⑦,风休住,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3. 河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北宋,都城基本都在河南,因此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也诞生了很多成语。

2024年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确凿(záo) 告磬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 B.归咎(jiù) 馈赠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 C.殷红(yīn)销蚀恪尽职守(kè) 珠丝马迹 D.狡黠(xié) 绰号叱咤风云(zhà) 略胜一筹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父母亲应当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

B.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书店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C.记者重访地震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市场人声鼎沸,一派祥和的景象。

D.这次国学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3.名著积累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 丑恶的人类社会。

B.《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 爱憎分明。

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 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 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 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中招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作者:————————————————————————————————日期:23 / 8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语文考试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一) (二) (一) (二)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 1、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门楣. 倒霉. 媒.体 春光明媚. B .咫.尺 旗帜. 滞.留 无可置.疑 C .滑稽. 畸.型 羁.绊 汲.取经验D .伫.立 铸.造 贮.蓄 青春永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 .和谐 别出新裁 谈笑风生 B .风彩 扣人心弦 舍身取义 C .陶冶 脍炙人口 出类拔萃 D .真谛 呕心沥血 一愁莫展 3.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B. 东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都市景象。

C. 看了小沈阳的表演,他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D. 看到电视画面上数百头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4.古诗文默写(8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2)角声满天秋色里, 。

(3)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 , 。

” (4)面对即将来临的挑战,我们没有茫然和苦闷,更多的是“ , ”的信心与乐观。

(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填空)。

(5)古代文人常常感慨时光的流逝,晏殊也是如此,他在《浣溪沙》中写到:“ , ”,以此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5、名著题(2分)某同学抄录《水浒传》第十七回的回目时,遗漏了下句,只记得那句与杨志有关。

请你从下列句中帮他找出该回目的下句。

《水浒》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A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B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C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D 小李广梁山射雁6、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B.③⑤①②④C.③②④⑤①D.⑤①③②④7.读材料做题。

(8分)、材料一 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一位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年轻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紧紧用身体护住襁褓中的孩子。

在孩子的被子里塞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 材料二 一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

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母亲下跪吧,至少她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材料三 调查显示:某普通高效大学生中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58%、37、7%。

①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②材料一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2分)病句: 。

座号得分 批改人 学校 班级修改后的句子:。

③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2分)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④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格言或俗语。

(2分)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各题(18分)难忘那张脸七个春夏秋冬,送走过几百个中学生,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

那张稚气的圆脸,是我曾经伤害过的。

这件事,发生在7年前的9月3日,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

靠前门的课桌后,坐着的是这个圆脸少年。

一开始上课,他的两手就抄在袖筒里,平放在桌子上,头枕在上面,并且不时地抬起衣袖去抹那淌出来的鼻涕。

他的举止惹恼了我。

要知道,这可是我的第一堂试讲课,内容是茅盾的《白杨礼赞》。

为了这堂课,我足足准备了3天。

更何况,教室后排还坐着那位年长的教务主任,他是在考评我的教学能力。

圆脸的表现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对我的轻视。

我的心境被破坏了。

努力地不去看那张“可憎”的圆脸,继续讲我的课。

可是不行,接连发出的抽吸鼻涕的声音已经把课堂上一半的目光吸引过去了,间或传来低声议论,“啧啧”的嗤笑。

教务主任也在盯着我,似乎在看着我怎样对付这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我暴怒了,对着圆脸大喝一声:“你,站起来!”圆脸慢慢地抬起头,迷茫的眼睛闪了闪,然后低垂下头,缓缓地站起。

我有些懊悔了。

说他什么呢?总不能说他流鼻涕吧。

于是,我指着板书,问:“茅盾的《白杨礼赞》在开头为什么没去写白杨树,而写的是黄土高原的壮观景象呢?”话一出口,我被自己的机灵陶醉了。

这是我刚讲过的问题,我想他应该回答出来,然后让他坐下,告诫他坐端正,注意听讲,也就算解了围。

“我不会。

”圆脸回答,声音很低,但很干脆。

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圆脸的头垂得更低了:“你刚才讲的我没听明白。

”我恼怒起来,厉声质问:“那么,你听什么了?”几十双眼睛凝视着我,其中也有教务主任。

圆脸没说话,只是深深地垂着头。

“你出去!”话一出口,连我也奇怪自己何以有这个念头。

圆脸猛地抬起头,我看到的分明是一双愤怒的眼睛,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淡淡的哀怨。

“你出去!”他终于离开了座位,拉开教室的门,跑了出去。

课堂恢复了平静,可静得让人感到压抑。

我继续上课。

这堂课好长啊!课后,教务主任找到了我。

没有评论这堂课上得怎样,只是给我介绍那个被我赶出教室的学生。

“他也是够可怜的了。

父母离异,他跟着奶奶生活,现在奶奶病了,他很需要关怀,但从来不把苦告诉同学。

他太孤独,他需要理解,尤其是来自教师的理解。

”说完,教务主任长久地看着我。

我的心被刺痛了,也想起了那颗被我刺痛的心。

我知道,这第一堂课是彻底失败了。

我不配在学生面前自称老师,也不配让学生叫老师。

我该怎么办呢?下午,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折得正正方方的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您第一次登上讲台,我能理解您做的一切;我也多么希望别人能理解我呵!我的心好苦。

被您从课堂赶了出去的学生。

”我被震动了。

从这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师”这个词的含义。

他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而要“教人”,首要的是先教自己,教自己去理解学生,这样才可能教好人,教好书。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7年了,但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即使在离开讲台的今天,仍然如此。

8. “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

”(第一段)(1)句中“有些”、“只有”两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2)“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9. 有人说,第四段写“我”为这堂课足足准备了3天,再写教务长来听课,似乎与引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无关。

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3分)10 第六段所说的“突发事件”指什么?这一“突发事件”在整个故事中起什么作用?(4分)11. 教务主任并没有议论“我”的课,“我”为什么认为“这堂课彻底失败了”?(2分)12. 结尾处说,“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

你认为他在提醒“我”什么?(2分)得分批改人4 / 85 / 813. 你认为故事中的“我”在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办?(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各题(13分) 汉文化与筷子 ① 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

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力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

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

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② 人类社会 ,共有三种进食方式。

其一是用手。

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

其二是用刀叉。

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会有的工具。

人用刀叉获得区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

其三是用筷子进食。

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

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

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③ 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进食的。

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

④ 筷子,原名“箸”。

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将筷子仍叫箸。

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

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

本意是批判纣五的奢侈。

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

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⑤ 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

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

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

”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

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又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

“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

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

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⑥ 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

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迹。

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14、文章开头写大家在重阳节吃重阳糕时不同的进食方式有何作用?(2分)15. 第②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三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3分)16. 写出本文主要运用的三种说明方法。

并举出一个例子具体说明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分)17. 根据第④段文意能否理解为“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了”。

请说明理由。

(2分)18. 用筷子与用刀叉,哪一种进食方式更文明?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2分)三、古诗文阅读(13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以下各题(9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