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1.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现象:①正诱导—兴奋占主(失眠、闹觉)②负诱导—抑制占主(两耳不闻窗外事)
2.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亚里士多德《轮灵魂》
3.心理学诞生标志——1879,冯特,心理学实验室
①构造主义冯特研究意识第一个心理学流派
铁钦纳
詹姆士
②机能主义杜威意识流
安吉尔
③行为主义华生研究行为第一势力、第一次革命
威特海默
④格式塔心理学苛勒意识的整体
考夫卡
⑤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研究异常行为、无意识第二势利
⑥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信息加工 第二次革命
⑦人本主义 马斯洛 人的自我实现 第三势力、第三次革命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4.神经元的结构:树突(接受)、轴突(传出)、胞体(处理)。

5.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反应是脑作用的表现,脑是心里的器官。

6.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脑(高级) 脊髓(低级)
右半球(逻辑言语)左半球(艺术创新)
7.神经活动方式:
①反射:神经活动基本形式
②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8.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 :一种能力、灵敏度 感觉阈限 :具体的值 小 大
注:感受性强,感受与西安缓慢下降。

9.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视觉适应、嗅觉适应、肤觉适应。

安徽省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笔记

安徽省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1.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现象的实质: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态度3.人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映动作或活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管能动态度:个体行为是其内隐心理活动的支配,反过来,个体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人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4.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关系: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个体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整个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指个性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心理过程与个性差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这种相互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并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 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⑵1)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6.1).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1)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8.1)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1。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梳理根据测试大纲:一、认知发展和教育1、感觉: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①明确观察目的,提高观察效果;②制定观察计划,提高观察的条理性;③观察过程中要进行指导。

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①丰富小学生的表象;②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成年)。

二、情感、意志的发展和教育三、个性发展和教育3、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四、学习心理和教育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分类:①按学习水平分(加涅):信号、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想、辨别、概念、规则、解决问题。

②按学习结果分(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③按教育目标分(布卢姆):知识、理解、使用、分析、综合、评价。

④二维分类法(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和原有的知识关系(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③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学习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类型:①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②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③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4、学习动机的培养:①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②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③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④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师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引言招教考试中,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中的心理问题,还能够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

本文将总结招教考试中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感知、认知、情绪、学习、记忆、意识等方面。

2.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人物和流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强调无意识的影响和童年经验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潘洛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将心理学研究对象限定为可见的外部行为。

•皮亚杰: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

•麦克斯韦特: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学行为。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观察因果关系。

对于某个心理现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施加不同的条件,然后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问卷调查法:通过向被试者提供一系列问题,收集数据来了解心理现象。

通常使用大样本,而且可以快速收集大量数据。

•观察法: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来了解心理现象。

观察法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或者观察录像等方式进行。

•案例研究法:深入研究特定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现象。

通常通过详细记录、访谈和观察来收集数据。

4. 学习理论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过程,学习理论研究了学习过程的规律和机制。

•条件反射:帕夫洛夫的研究表明,通过多次有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帕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用铃声和食物刺激狗的唾液分泌。

•试错学习:索缪尔森的研究认为,通过试错可以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认知学习: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人类思维的过程和结构,认为学习是对现有知识的解释和重构。

5. 智力和智力测量智力是个体智力发展程度的度量,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智力测试:通过测量个体在某些智力能力上的表现,来间接衡量智力水平。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对于招教考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对部分招教心理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人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示范、引导等。

掌握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

2.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由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心理能力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根据爱尔兰发展心理学家莫拉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了解这些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动机与情感动机和情感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了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状态。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4.学习困难与特殊教育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等。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特殊教育方法和手段,例如个别化教学、智力测查等,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

5.心理健康与教育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的表现。

对于教师而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心理疏导技巧,例如情感沟通、倾听、关怀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心理学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应对各种教育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以上总结对于招教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编《教育综合》心理学整理笔记

202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编《教育综合》心理学整理笔记
4.时间因素、
5.识记者的态度、
6.识记的方法、
7.系列位置效应(近因、首因)
九、遗忘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动机说、提取失败说
十、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背诵)
1.合理安排教学,避免相似、保证休息、信息量适度
2.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不宜过早提出
3.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4.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2.激情: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悲痛。
3.唤起对教材的想象,巩固加深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学会观察,丰富表象储备
2.积极思考,训练想象力
3.努力学习,扩大知识经验
4.发展语言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六节:问题解决
一、问题类型:
1.有结构的问题(1+1=?)
2.无结构的问题(怎样造就天才?)
二、问题解决的特征: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一节:注意
第二节:注感知觉
第三节:记忆
第四节:思维及创造思维
第五节:想象
第六节:问题解决
第二章:学生情绪、情感与意志发展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
第二节:意志
第三章:中学生个性发展
第一节:需要与兴趣
第二节:能力
第三节:气质
第四节:性格
第四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学习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
第四节:学习迁移
第五节:知识的学习
第六节:技能的形成
第五章: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节:教育的原则、方法、途径
第三节:心理辅导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社会知觉:社会刻板印象(群体特征归属每个人,无视个体差异) 晕轮效应(某人有某特征时,对其他特征相似判断;一白遮百丑) 首因效应(最初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信息影响最大;最近效应) 投射效应(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
错觉—概念:对事物必然产生的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知觉的特殊情况。 (错误的知觉,不可克服)
(观,思,知,言,想)
1)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5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
4.言语和思维
比 较 与 分 类 —比较: 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对象对比,确定异同点和关系。 分类: 思想上按事物异同,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2)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如灵感) (3)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4) 根据思维创作程度:再造性思维(常规习惯性)、创造性思维(人类思维高级形式) (5)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概念—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填) 属性:内涵(本质特征)、外延(范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所包括的外延就越小。
影响因素:(客观)刺激物绝对强度、独特性,对象背景差别性、活动 性
(主观)知觉目的、已有体验,动机爱好、情绪 理解性:知识经验为基础,再加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整体性:根据知识经验,把各部分属性综合,整体把握事物;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简论)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人物,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 充分准备、周密计划、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 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4 引导学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写观察报告、日记、作文; 5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良好观察品质。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发展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机、情感、认知和社会因素等方面。

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来建立的;认知主义则认为学习是通过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的改变来实现的;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动机与情感: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学生需要满足基本需求才能产生学习动力。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目标设定、脚手架搭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也是招教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上是招教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心理学篇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心理学篇

(1)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 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二)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1)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 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 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 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 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28. 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 能力的核心。 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的 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即我们一般所 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操作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社 交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29.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 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30. 智力和智力理论 (一)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 素:一般因素(即 G 因素)和特殊因素(即 S 因素) 。一个人智力高低取决于 G 因素的数量。S 因素参与不同的智力活动,但每种智力活动中主要有一种特定的 S 因素存在。人在从事任何一项智力活动时都需要 G 因素和 S 因素的共同参与。 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普通能力(G 因素) 。 (二)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了智力的群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由几个彼此无 关的“原始的心理能力”组成。各种智力活动可分为不同的族群,每一族群中 有一种基本的因素是共同的。他概括出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 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七种 因素彼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三)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 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 果的三维结构。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 种。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 评价五种。成果是指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 寓意六种。每个维度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中的一项结合成一 种智力因素。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 150 种(5X5X6) ,其中每一种智力 因素都是一个特殊的能力。该理论中,操作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 (四)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学是教师考编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以下是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认知、情绪、意志、动机、人格等方面的研究。

2.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记忆是对学习内容的保存和回忆。

教师要了解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3.智力与智力发展:智力是人们在思维、判断、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智力发展是指人们智力水平随年龄的变化。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以便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

4.个体差异与个体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学习风格、情绪特点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

5.社会性学习与情感发展:社会性学习是指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模仿来学习,情感发展是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各种情感和态度。

教师应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6.动机与动机发展:动机是人们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动机发展是指个体动机随年龄和经验的变化。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动机特点和动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7.人格与人格发展: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人格发展是指人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随年龄和经验的变化。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和人格发展规律,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8.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学科,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

教师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教师应该熟悉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各章节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各章节笔记

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抑制第一节情绪与情感一.概述1)含义: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产生的态度体验。

需要是产生基础2)组成: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表情)c生理唤醒(生理反应)据主客体间的关系---快乐悲哀愤怒恐惧3)情绪的分类据情绪发生强度、持续性、紧张度--心境激情应激4)情感的分类:是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依据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5)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情绪的功能:适应动机组织信号(2008 2009年已考,见真题)1.论述情绪和情感的关系区别(1)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2)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暂时性;情感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引起,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3)情绪体验强度较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比较内稳和深沉。

联系:二者相互依赖,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1)情感依赖于情绪。

人的情感是在大量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

(2)情绪依赖于情感的变化。

情绪受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情绪侧重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情感侧重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

2.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与情感的前提和基础;②情绪与情感对认识有调节、动力作用,它不仅能激发人的认识活动、影响认识对象的选择,还参与认知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加工,引导认知发展的方向。

(2)区别《更多心理学笔记资料,请进淘宝》山东临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资料/item.htm?id=9870733234资料目录一、考试简介(考试形势历年招考情况各科比重等)二、1、临沂市直教师考试历年真题(2006-2009年全部+2010年名解简答论述)2、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新课改法律法规考试内容的分类,对历年真题进行分类,易于看出考试的重点、热点、重复点。

教师招聘--三天背完《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三天背完《心理学》知识点

三天背完《心理学》知识点老师招考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版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 心理学的探讨对象1.心理学定义:是探讨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是一门中间学科2.心理现象及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特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心情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⑴认知过程:包括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等。

⑵心情情感过程:宠爱, 欢乐, 满足, 忧愁, 悲伤, 憎恨等现象。

⑶意志过程:动机, 目的, 行动等。

特性心理:特性心理倾向性, 特性心理特征⑴特性心理倾向性:须要, 动机, 信念, 志向, 价值观世界观等⑶特性心理特征:实力, 气质, 性格二, 心理学的人物和意义1.心理学的探讨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2.老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探讨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相识论和辩证法供应科学依据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肯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说明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完成教化工作2.有助于运专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化改革3.有助于老师推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开展心理异样调试工作4.有助于老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化三,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心理学产生历史背景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则标记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的探讨对象是意识阅历,探讨方法上主见采纳试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切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探讨的行为问题。

[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和安吉尔也主见探讨意识,不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 络绎不绝的过程。

(全)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心理学》必考知识点

(全)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心理学》必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心理学》必考知识点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44)2. 在味觉中,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对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头酸味最敏感,舌后对苦味最敏感。

(P145)3.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受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调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46)4. 差别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称为最小可觉差。

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46)5. 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47)6. 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形式。

(P150)7.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52)8.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而成为无效劳动。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52)9. 回忆是记忆的最高表现。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53)10. 克服遗忘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复习。

(P154)11. 最早进行注意广度实验的是汉密尔顿。

(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63)12. 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P166)13. 人的行动是以意识为中介,以自觉目的为特征的意志行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主观能动性的最突出表现,是意志的首要特征。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1. 教育学心理学概述-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究教育中的心理过程和现象。

- 教育学心理学通常关注研究、发展和教学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和应用。

2. 研究理论2.1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实现的。

重点在于观察和描述可观察的行为。

-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2.2 认知研究理论- 认知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个体能力的发展和信息处理的结果。

重点在于理解和解释研究者的思维过程。

- 著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2.3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强调研究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构建和理解,通过主动参与和合作进行。

- 著名的构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杜威和维果茨基。

3. 研究过程和教学策略3.1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包括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应用信息和评估信息。

- 教师应根据研究者的认知和发展水平,适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

3.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合作研究和探究研究等。

这些策略可以增强研究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层次的研究。

4. 教育评估与测试4.1 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对学生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估和反馈。

- 合理的教育评估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动力和持续改进。

4.2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前者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指导,后者用于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估。

5. 研究困难和特殊教育需求5.1 研究困难- 研究困难是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会导致研究成绩下降和自信心受损。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困难,采取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和支持。

5.2 特殊教育需求- 特殊教育需求是指学生在研究和发展上存在特殊需求,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适应措施。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6.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包括隐私保护、研究伦理和教师道德等方面的考量。

心理学教师公招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教师公招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教师公招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基础知识1. 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古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三个阶段。

古典心理学由哲学家和医学家共同开创,强调人的心智与生理之间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以实验方法为主要手段,强调心理活动的客观量化和实证研究。

现代心理学则注重心理活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

2.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理学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不同的分支学科着眼于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3.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情绪和动机等。

这些原理对于理解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法、文献研究法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能够帮助心理学家获取丰富的研究数据和信息。

二、发展心理学1. 心理发展的定义和特点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心理发展具有动态性、继承性和时代性等特点。

2.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环境因素则对个体的生活和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3. 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心理学家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了多种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培根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都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框架和参考模型。

4. 心理发展的评价和测量方法评价和测量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包括观察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

三、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任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其任务是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是对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整理。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获取、加工、存储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如喜怒哀乐等;意志过程则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则是个体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点,如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感知觉(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包括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感觉的特性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则是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二)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三、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种类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教师考编专业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教师考编专业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 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神经元的结构:树突(接受)、轴突(传出)、胞体(处理)。

2.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反应是脑作用的表现,脑是心里的器官。

3.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脑(高级) 脊髓(低级)
右半球(逻辑言语)左半球(艺术创新) 4.神经活动方式:
①反射:神经活动基本形式
②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5.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现象:①正诱导—兴奋占主(失眠、闹觉) ②负诱导—抑制占主(两耳不闻窗外事) 6.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亚里士多德《轮灵魂》 7.心理学诞生标志——1879,冯特,心理学实验室
①构造主义 冯特 研究意识 第一个心理学流派 铁钦纳 詹姆士
②机能主义 杜威 意识流 安吉尔
③行为主义 华生 研究行为 第一势力、第一次革命
威特海默
④格式塔心理学 苛勒 意识的整体 考夫卡
⑤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研究异常行为、无意识 第二势利 ⑥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信息加工 第二次革命
⑦人本主义 马斯洛 人的自我实现 第三势力、第三次革命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8.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 :一种能力、灵敏度 强 弱
感觉阈限 :具体的值 小 大 注:感受性强,感受与西安缓慢下降。

9.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感觉后效:正后象、负后象
感觉补偿:盲人摸象
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引起两个以上的感觉,如看到粉色想到桃子和甜。

10.知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基本特征:
①选择性:对象与背景【笔记用不同颜色的笔、鹤立鸡群、迷彩服】
②整体性:强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换了服装但你仍然认识、将残缺补全】 ③理解性:【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棵树在
科学家眼中是植物,在木匠眼中是木材】
④恒常性:保持相对稳定 11.记忆类型:
形象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①按内容和经验对象 情绪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逻辑记忆 动作记忆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记忆时间段,记忆量大,图像记忆,0.25-1s ②按保持时间长短 短时记忆:听觉编码,1min 左右 外界刺激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学习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事迹材料的长久性和重要性、识记方法、时间、情绪动机、系列位置效应
14.回忆:不在眼前; 再认:在眼前
15.复习方法:即使经常复习、合理分配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反复阅读与试图记忆相结合
16.思维: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中心:逻辑。

(1)类型:
直接动作思维:用实际操作解决直观问题【小孩算术掰手指】
①根绝凭借物不同 具体形象思维:利用脑中形象 抽象逻辑思维:概念 ②根据思维指向性 聚合思维:多到一 发散思维:一到多
③根据逻辑性 分析思维:严密逻辑程序、逐步推理 直觉思维:直接领悟、突然领悟
④根据创新程度 常规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2)过程:分析、综合(基本过程) (3)基本形式:概念(最基本)、判断、推理
17.表象:事物不在眼前,如去过长城后,提到长城,脑中出现关于长城的形象 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18.想象:人脑对表项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分类:
①有意想象再造想象:根据语言图像文字,脑中出现相应人事物的形象
创造想象:独立、首创,【鸟巢、写剧本、画图纸】
②无意想象:无目的的、不自觉的
(2)功能:预见、补充、替代、调节(主要指生理方面)
(3)综合过程:粘合:将两种以上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美人鱼、飞马】
夸张:改变某一部分【千手观音】
拟人化:【雷公电母】
典型化:【祥林嫂、阿Q、骆驼祥子】
(4)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表象的储备
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打开想象大门
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加经验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⑤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19.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种类:无意注意:无目的低年级占主导
有意注意:有目的间接兴趣
有以后注意:自动化直接兴趣
(2)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一目十行持久分心一边.一边.
补充:顺序性:低年级看事物凌乱、不系统;目的性:是否排除干扰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20.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两极性:一个人的情绪具有两极性
(2)状态(分类):
①心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长期性的特点【人逢喜事、感时花溅泪】
②激情:强烈的、爆发的、时间短暂的
③应激:极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突发状况
联系:①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②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③情绪和情感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22.意志:有意识的、确立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且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特点:目的性、活动调节、克服困难、随意动作
(2)意志调节情感:【化悲痛为力量】;认知是形成意志的基础【行成于思】
(3)意志行动的基本形式:
①采取阶段
双趋冲突:既想…又想…
动机冲突双避冲突:既不想…又不想…
趋避冲突:既想…又不想…多重趋避冲突
②执行决定阶段(关键)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
1.需要: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有机体活力的源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于爱、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2.动机:产生条件:需要+诱因
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
1.能力:①按构造(一般能力、特殊能力)②按设计领域(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
力)③按创造性(模仿能力、创造能力)④按发展趋势(流体能力:年龄↑流体↓、晶体能力:年龄↑晶体↑)
2.智力:包括观察智力、记忆智力、思维智力、想象力、注意力
3.智力测验比纳西蒙量表实验第一个
斯坦福-比纳量表最广流传
韦克斯勒成人(16-64)-儿童(6-16)-学龄前(4-6)
4.智利分布:正态分布 IQ=[智龄/年龄]*100
5.智力理论:
①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因材施教)
②斯皮尔曼:二因素(一般、特殊)
③卡特尔:智力形态论
④吉尔福特:三维结构轮
⑤瑟斯顿:群因素
⑥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
6.人格特征:独特、稳定、综合性、功能性、复杂性
7.性格:个性的核心,其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核心)、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8.气质:与生俱来的
9.气质的类型
10.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11.印象形成效应:刻板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投影效应、首因效应、
登门槛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