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高产栽培综合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优质鲜食型甘薯郑薯20及综合栽培技术

优质鲜食型甘薯郑薯20及综合栽培技术

过 全 国农 业技 术服务 推 广 中心农作 物 品种 鉴定 .鉴 定
编号: 国品鉴甘 薯 2 0 0 4 07 0 。
烟叶地提供 了最佳烟套品种 . 大大提高 了烟地利用效率
4 . 夏薯平原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3 改” 措施 。 即淘汰劣 杂退 化 品种 、 换应用 优 良品种及脱 更 毒薯 , 冷床育苗 为双膜育苗 、 改 改稀植为 合理密植 、 晚 改 栽 为早栽 、 种植弱 苗为 采苗 圃壮苗 、 改 改不 重视 施肥 为 配方施 肥 、 改粗放管 理为精细管 理 配方 施肥 以农 家肥 为主. 化肥为辅 . 一般 中等地力地块可 6 7 2 过磷酸钙 6m 施 2 ~ 5g 0 2 k 、碳 铵 1 ~ 0 g 5 2 k 、硫 酸 钾 2 - 5 g或 草 木 灰 02k 10 g 防治甘薯病 害和地下害虫 , 证薯块 商品性优 良。 5 k。 保 中后期 防止 旺长 。 措施是 提蔓 或喷施多效唑 , 切忌翻蔓 。
用 为主 调整为 粮食 、 品 、 工等 多用途 综合 利用 。尤 食 加 其是 在鲜食及 加工应 用方 面所 占份额 日益扩大 . 商 品 为 甘 薯产业 提供 了更 大 的商机 国审超高产 优 质鲜食 型 甘 薯新 品种郑 薯 2 0不 仅 产量 高 、 应 性 强 。 广泛 应 适 还
平 , 第 1位 .0个 试 点 均 比 对 照 增 产 2年 鲜 薯平 居 1
均 每 6 7 产 量 2 4 .6 g 较 对 照 平 均 增 产 6m 6 92 k . 3 .7 , 第 1位 , 均 烘 干 率 2 .0 . 对 照 徐 93 % 居 平 16 % 比 薯 1 8低 59 % .4 3 . 国 家生产 试 验结 果 2 鲜 薯产 量 在烟 台 、 合肥 和 漯 河 3个试 点 均 比对 照 增产 , 均每 6 7 产 2 8 .k , 平 6 mz 4 7 g 4

旱地甘薯宽畦双行高产栽培技术

旱地甘薯宽畦双行高产栽培技术

旱地甘薯宽畦双行高产栽培技术
林旭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甘薯是一种经济系数较高的作物,有广阔的综合利用前途。

为充分挖掘甘薯的高产潜力,本文探讨甘薯宽畦双行高产栽培技术,供同行参考。

【总页数】1页(P110-110)
【作者】林旭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福建连江 350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1.048
【相关文献】
1.豫西丘陵旱地甘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2.宽垄双行撮苗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3.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4.旱地宽厢宽带淀粉专用甘薯密度初探
5.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薯覆膜栽培技术

甘薯覆膜栽培技术

甘薯覆膜栽培技术地膜覆盖甘薯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配套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适期早播等措施的甘薯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

一般增产40~50%,并且提前15~20天成熟。

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概述如下:一、适宜范围我省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因此,甘薯盖膜后能有效提高地温,增加积温,提高土壤抗旱保墒能力,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我省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低洼易涝地区、重盐碱地块不适宜甘薯覆膜栽培。

二、精选地块,深耕整地选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通气性良好、保水保肥的疏松沙质壤土为宜。

耕地深度一般以33厘米左右为宜,注意不要打乱土层。

播种前清除前茬作物的残茬、秸秆和其它杂物,做到土地平整疏松。

三、合理施肥一般的底肥施用标准是: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800~4200公斤/亩,磷酸二铵20公斤/亩,尿素30公斤/亩,草木灰150公斤/亩。

甘薯需要钾很多.高产田应该再施用硫酸钾7~12公斤/亩。

施用方法:应采用深层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

甘薯根系多集中分布在25~30厘米土层内。

底肥应施在24~28厘米土层内,集中条施在垄底,并与起垄结合进行。

四、起垄覆膜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起垄比平栽一般增产11~14.7%。

采取高垄双行密植,垄高20~25厘米,垄宽60~80厘米,垄距15~20厘米。

要求垄面平整细致。

为避免土壤水分蒸发,一次完成整地、起垄、覆膜、盖土等多项作业。

覆膜时力求达到“紧、平、严”的标准。

甘薯覆膜栽培必须掌握好“一增、三早、四盖四不盖”原则。

1.“一增”即增加密度。

地膜甘薯宜密不宜稀,根据不同地力,不同品种确定适宜的密度,一般甘薯的密度保证在3600株/亩以上。

2.“三早”即早育苗,采用火炕育苗以保证在4月份甘薯苗出床;早起垄,要早起垄.保证地膜能盖严;早栽苗,地膜甘薯栽苗日期比露地提前,适宜早栽苗,使之早结薯、早膨大。

3.“四盖四不盖”即盖严不盖漏,盖膜后在垄两边用细土压严地膜,每隔5米压一条土带以防止大风鼓膜;盖优不盖劣,覆膜甘薯应选择增产潜力大的品种;盖壮不盖弱,地膜田要选择壮苗,忌用弱苗,以利栽全苗:盖湿不盖干,盖膜前要浇足底墒水。

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综合培育技术

移动式水培甘薯树综合培育技术
3 8 病 虫 害防 治 .
枝的单株 , 泡沫板盖住控温箱和营养 液池 , 甘薯植株茎秆穿过
泡沫板根部 , 完全浸于营养液 中, 茎叶在泡沫板上方 , 早期植 株达不到藤架顶部 , 通过线 绳将顶端分枝 固定于藤架顶部 呈
放射状分布。 3 甘薯 树 培 育 技 术
甘薯树 根部完全浸泡在 营养液 中, 对真菌性病 害以预 防 为 主, 定期杀菌消毒 。甘薯树 主要虫害为蚜虫 和白粉虱 , 虫害
KH2 PO4
28 3
15 8
MnO S4
Na B O7 2 4
2. 3 1 2. 3 8
O. 2 2
不 同甘薯品种对水 培的适应性有很 大差异 。选 择 2 0多 个 地上部长势旺盛、 分枝 中等、 叶色鲜艳、 叶型美观、 结薯多而 均 匀、 薯形整齐 的甘薯品种进行水培适应性试验 , 最终确定 的
M S 4・H2 0 gO 7 O 5 0
Z S4 nO
Cu O4 S
N ̄ Mo O4
O. 8 O O. 2 O
适 宜品种有苏薯 8号、 心香和徐薯 1 。苏薯 8号是江苏丘 8等
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 究所育成 的一个有重大 突破的 品种 , 高产稳产 , 地上部株形疏散 , 半缺刻叶 , 薯块呈短纺锤形 , 表皮
3 3 温度 .
C ( O ) 4 2 0 aN 32・ H O 9 0
K O3 N
NH4 ・NO3
44 0
4 0
Mn0 S4
Na B4 z . O7
2 1 .3
2. 3 8
水培管理中通过调控 营养液液温来促 进甘薯树生 长 , 适 宜液温应保持在 l 2 8— 5℃ 。2 8℃ 为营养液 临界温度 , 高于

甘薯脱毒规范化栽培技术

甘薯脱毒规范化栽培技术

甘薯脱毒规范化栽培技术作者:潘晓红侯运和刘赐鹏郑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2期摘要介绍了脱毒甘薯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脱毒薯苗生产、选地整地、施足底肥、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鼠害、适时收获及安全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甘薯脱毒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脱毒甘薯;规范化栽培;陕西安康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054-01安康地区属秦巴山区,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 800mm以上,无霜期230~250d,春季雨量适中,夏季温度高,秋雨较频繁,属长江流域夏薯区,也是陕西省的甘薯主产区。

甘薯是陕西省重要的口粮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占陕西省的40%以上。

近年来,甘薯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难以实现新的突破。

究其原因,甘薯种性退化成为当前制约甘薯生产发展的瓶颈。

据相关研究报导,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多种,在我国主要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潜隐病毒,病薯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规则褪绿条纹或带有紫色边缘的褪绿斑,也可沿叶脉形成紫色羽状斑纹,植株生长势减弱,薯块上产生褐色纵裂,薯块内部形成褐色的内木栓,薯块变小,产量品质大幅度下降。

甘薯脱毒就是将甘薯中所带的病毒脱去,恢复甘薯生长本性,可有效解决甘薯生产中长期存在的病毒种性退化问题,促进甘薯生长。

实验证明,经过脱毒的甘薯种苗表现为长势旺盛,薯茎蔓粗壮,叶肾型,叶、叶柄、茎蔓均为绿色,叶脉、叶基部紫色,茎蔓产量高达90~120t/hm2;薯块膨大快,大薯率高,出薯率高达45.0~67.5t/hm2左右,增产幅度达80%以上,薯块淀粉率高达26.07%,是淀粉加工、晒干(片)的理想品种。

目前,该技术是国内竞相推广的一项重大技术。

1脱毒薯苗生产脱毒甘薯是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茎尖苗是由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诱导而成的再生小苗,在无菌条件下切取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就能再生出不带有病毒的茎尖脱毒苗。

绿色食品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甘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作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淀粉生产等方面。

目前,甘薯已成为我国大力推广的绿色食品之一,因其营养丰富、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而备受农民青睐。

以下是甘薯高产栽培的技术方法。

1. 品种选择要选择早熟、抗病、高产的品种。

建议选择老锥、甜八一、春红丽、罗汉坝、六盘水、新红曲等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市场价值高,因此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2. 地块选择和土壤改良选择肥沃、排水良好、耕作深度适宜的土地,避免盐碱地和旱地种植。

对于酸性土壤,要用石灰调节土壤pH值;对于地力差的土壤,要进行肥料施用和改良,增加土壤肥力,如加入有机肥、磷肥、钾肥等。

3. 良种繁育和选苗选用健壮的母薯进行育种,通过田间摘心、垫土等方法进行良种繁育。

选苗时要选择茎体健壮、无病虫害的苗子,栽种前进行适量的修剪,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储存。

4. 适时播种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在南方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人工播种或移栽,北方地区则要在5月中旬迟早之间进行。

播种时要注意适量的密植,控制苗龄。

5. 良好管理甘薯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浇水、施肥、松土、除草、除虫等管理。

甘薯要求充足的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引起病虫害。

施肥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和土壤类型进行施用,注意科学配比、合理施量。

松土要保持土壤松散通气,除草要及时进行,防止对甘薯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除虫要及时进行,避免害虫危害。

总之,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非常重要,要坚持科学化栽培、综合管理,注重品种选择和土壤改良,良好管理,才能获得丰收的好成果。

优质食用型甘薯齐宁12号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优质食用型甘薯齐宁12号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 词 : 甘薯 ; 齐宁 l ; 2号 选育 ;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5 10 2 ¥ 3 .3 文献标识号 : B 文章编 号 :0 1 4 4 (0 2 0 0 1 — 2 10 — 92 2 1 )4— 19 0
甘 薯是 山东 的主 要 作 物 之 一 , 年 来 种 植 面 近 积稳 定 在 4 0×1 m 左 右 。甘 薯生 产 在 山东 省 0h 农业 生 产和 国 民经济 中 占有重 要 位置 。济 宁市农
10 2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3 产 量 表 现
品 系鉴定 试 验 和 山东 省 甘 薯 区域试 验 、 产 生 试验等 多年 多 点 试 验 结果 ( 1 : 宁 1 表 )齐 2号
20 年参加生产试验, 1 年 4月通过审定命名。 09 2 0 0
收稿 日期 :0 1 1 - 1 2 1 — 1 2
66 7 6 .m 鲜薯平均产量 1 0 . — 9. g 比徐 9 2 2155k , 7

要: 甘薯新 品种齐 宁 1 2号系以西农 4 1为母本 、 3 6为父本 , 3 遗 0 通过人工控制授粉杂交 、 点综合鉴 多
定筛 选育成 , 鲜薯产量 比对照徐薯 l 8增产 4 2 ,干物 率 比徐薯 l .% 8高 12个百分 点 , . 鲜薯 块 中含可 溶性糖 1. 1 、 2 7 % 维生素 C1 2m / g 胡萝 卜 3 . ,k , 9 g k 、 素 7 7me g纤维量少 , / 食味优 , 萌芽性好 , 高抗 根腐 病和蔓割病 , 抗茎 线虫 病 , 适宜在 山东省及周边 地区作为食用型甘薯 品种推 广应 用。
2 主 要 特 征 特 性
萌 芽早 , 量较 多 ; 数 叶片 绿色 , 叶浅绿 色 , 顶 叶 脉 浅紫 色 , 心形 带齿 , 成年 叶 片较 大 ; 长势 强 , 生 分 枝 数 中等 ; 较 细 , 色绿 带 紫 , 中长 , 长后 期 茎 茎 蔓 生 不早 衰 ; 薯块 短纺 锤形 , 小均 匀 , 皮 土黄 色 , 大 薯 光

促进甘薯增产的综合技术措施

促进甘薯增产的综合技术措施
候。 2 脱 毒栽培
卢龙 县 日前甘 薯 收获 时间 一般从 9月 中 F旬 l 歼 始 ,到 初 霜 期甘 薯 停 止 生 长 ,有 1 0~2 间 。 0d时 据 农业局 多年考 查 ,9月下 旬 ~l 0月 卜 每亩 甘 薯 甸 日增 重 2 . k , 晚 收 l 01 g 0~2 , 可 增 产 2 0~ 0d 0 4 0k ,所 以后延 收 获期 也是 增 加甘 薯 单产 的仃 效 0 g 措 施之 一 。造 成 目前提 早 收获 的原 因主 要是 面积 集 中,人 工收刨 效率 低 ,待霜 后 收获 时 问不够 用 。解 决途径 主要靠 机械 除 薯,一般 可提 高效率 3~5倍 。
4 后 延收获 期
产水 平 的大幅 度提 高 。如胜 利 百号 、一窝 红 、卢
选 号的推 广 ,使甘 薯单 产有 了新 的突 破 。该 县农
牧 局 本 着 “ 广 一批 、示 范一 批 、试 验 贮 备 一 ” 推 批
的原 ! ,在 生产 中应 用最 佳 品种 。 目前 卢 龙县 甘薯 J ! I J
月下旬 ~5月初 。
优 良品种 是提 高 甘薯 单产 的先 决条 件 。总结 卢
龙 县甘 薯增 产经验 ,每一 次 品种 的更新 ,都 伴 随着

34 地 膜 栽 培 。地 膜 栽 培 可 实现 早栽 秧 ,促 苗 甲 . . 发快 长 ,是 效 果最佳 的突 破性 增产 措施 ,生产 实践 证 明 ,一 般 增 产 幅 度 2 %以上 , 增 产 鲜 薯 5 0k 5 0 g 左右 。卢龙 县近 几年 地膜栽 培面 积均 大 于 3万 卣。
长 期 的作 用 ,对提 高甘 薯单产 效果 十分 明显 。 31 改 良火 炕 ,早育 秧 。 该措 施 较 传 统 育 秧 方 法 . 有 3方 面 改进 :一 是 从 时 间 上 改 ,将 上 炕 时 间 从 “ 明 ”上 炕提 前 到 “ 分 ”前 后上 炕 ; 二是从 结 清 春

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在中国,甘薯也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于前列。

甘薯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等优点,因而备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青睐。

甘薯生长过程中的水肥管理一直是制约产量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一种将水肥管理与甘薯生长管理相结合的种植技术。

它以合理施肥、科学浇水为核心,通过科学管理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减少浪费资源,减轻环境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一、土壤改良甘薯适合生长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之前,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保证土壤的适宜性。

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石灰、有机物质等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甘薯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合理施肥在甘薯生长的不同阶段,通过合理的施肥措施来满足植株的不同养分需求,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甘薯生长初期,可以施用氮、磷、钾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

在甘薯生长中后期,可以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三、科学浇水甘薯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科学合理地浇水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甘薯的生长期内,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

在甘薯生长初期,可以多浇水,促进植株的生长;在甘薯生长中后期,可以逐渐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度,防止生长不良。

四、保护环境在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中,要注重环境保护。

在施肥时要避免过量施肥,避免施肥过量导致土壤污染。

在浇水时要控制用水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还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布局、轮作等方式来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五、综合防治在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中,要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在甘薯生长期间,定期巡查甘薯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甘薯产量和品质。

甘薯切块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切块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切块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甘薯(红薯)切块直播栽培,比传统栽种提前种植20~30天,由于生长期延长,每667平方米增产鲜薯1000千克,是投资少、见效快、省工省时的综合性丰产栽培技术。

一、及早整地。

在冬季或早春开沟深翻30厘米,可提高地温和含水量,利用冬春低温杀灭地下越冬病虫害。

按南北行或根据地势起垄,垄距60厘米,垄高20厘米。

要求垄形高胖,垄沟深窄,既利于排水防旱,又有利于根块膨大。

起垄时保持垄土疏松,垄面拉耙平实。

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4000千克~6000千克、碳铵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

二、精选薯种。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薯块大小要均匀,以重100~150克的薯块较好。

剔除冻害、病虫为害的薯块。

每667平方米用种50千克。

三、切块浸种。

选晴暖无风天气,于上午切块。

根据薯块上端芽密下端芽疏的特点,薯块上部宜切小些,下部大些,每块保留2~3个芽。

将切好的薯块及时放入多菌灵500~600倍溶液浸种10~20分钟。

溶液温度应高于当时气温5℃。

捞出晾干后立即栽种。

四、播种覆膜。

种薯出窖后及时处理尽快播种,以免受冻害。

上午切块浸种,下午播种。

播前在垄背上开一条宽15厘米、深5~6厘米的沟,顺沟浇透水。

待水全部下渗后,将母块芽眼面南朝上置于沟内,株距25~30厘米,薯种入土深1厘米,覆土2厘米。

栽后立即覆膜,并在四周用土压严。

五、破膜放苗。

播种后25天,母薯上的芽陆续出土,35天全苗。

苗高3厘米时在出苗处人工破膜放苗,以免灼伤幼苗。

破膜处用土封严,避免透风、降温、跑墒。

六、科学补苗。

引苗后及时查看出苗率,并对缺苗处补栽。

补栽时应从直播地块的边行将生长健壮的薯苗种带土用铁锨挖出,移栽到缺苗处。

七、及时清棵。

为防止薯母自身膨大,使块根扎根结薯,促其形成瓜块,必须在出苗后把薯母周围的土去掉一部分,让薯母露出1/3,使其根系在浅土层生长。

这一措施叫清棵。

清棵最适宜的时间是在甘薯根系已完全形成时。

甘薯的基础知识及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的基础知识及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的基础知识及高产栽培技术甘薯,又称红薯、番薯,是一种主要作为食用植物的根茎类作物。

它的产地可追溯到南美洲中部,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作物,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甘薯的主要特点是茎不高,采用缠绕式生长方式。

其根茎呈纺锤状,根部比较粗大。

甘薯的叶片呈掌状或心状,绿色而且光滑。

该植物花朵小而紧密,有时呈粉红色或白色。

花期一般在秋天。

甘薯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甘薯的品种繁多,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栽培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红薯1号”、“红薯24号”等。

品种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气候、土壤等因素。

2.土壤要求:甘薯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土壤pH值应在5.5-7之间。

若土壤酸性过高,可适量添加石灰进行中和。

3.良好的前期准备:在甘薯种植前,应进行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进行深耕犁地,松土,除草,清除杂草等。

平整整个种植区域,并将其划分为适合种植的薯块。

4.种薯处理:甘薯种植的原料可选用整个块根或将根切成2-3厘米长的薯块。

薯块应选取大小均匀、无病虫害和毒素的健康薯块。

在种植前将薯块浸泡30-40分钟,然后晾干。

5.播种和定植:适宜的种植季节应在气温稳定,无霜期开始。

将种薯按照适宜的行距(通常为80-100厘米)放置在沟槽中,并覆土。

每穴可种植两块种薯。

6.管理与施肥:甘薯生长期较长,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施肥。

管理包括浇水、除草、松土和施肥等。

浇水要充分,但不能过量,以保持土壤湿润。

及时除杂草,保持土壤湿润和透气。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植株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7.病虫害防治:甘薯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斑点病、白粉病和蚜虫等。

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病虫害防治。

8.收获和储存: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一般在田间生长100-130天即可收获。

收获时应剪断植株,小心取出地里的根茎。

收获后应晾晒一段时间,从地里取出的甘薯可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

优质高产红心食用型甘薯新品系浙薯259主要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红心食用型甘薯新品系浙薯259主要栽培技术

范推 广应 用 , 浙薯 2 9表 现 出产 量 高、 5 食味 佳 、 形 美观 、 薯 综合 农 艺性 状优 良等特 性 . 受甘 薯 种植 深
户欢 迎 。
关键词 : 浙薯 29 红 心 ; 5; 品种特 性 ; 培技 术 栽
衢州 位 于 浙江 西部 ,境 内丘 陵 占 3 %,山 地 占 显优 于其 他水 分多 的红 , 6 t品种 。此外 浙薯 表皮 光 滑 。 k 4 %, 9 甘薯 是 该市 主要 旱粮 作物 。由于 目前 人们 对膳 外形 美 观 , 宜于作 为优 质食用 品种鲜销 。 适 食 结 构 的 多样 化 和多 层次 需 求 ,作 为 粗粮 的甘 薯深 据 各 地 试 种 , 薯 2 9田间抗 性 好 , 旱 、 湿 浙 5 耐 耐 受百 姓喜 爱 。随着人 们生 活水 平 的提高 , 对甘 薯的 品 性 较 强 , 黑 斑 病 , 宜在 薯 瘟 和小 象 甲疫 区种 植 . 抗 不 质要 求 也 相应 提 高 , 为满 足 市 场需 要 , 升市 民生 活 该 品 系薯块 耐藏性 较好 , 提 种薯 发 芽快 , 苗期 长势 旺 。 品 质 , 州市 于 2 0 衢 0 9年 引进 浙 江省农 科 院作核 所 新 2 栽 培 技 术 育 的浙 薯 2 9 该 品 系食 味 甜 粉 、 纤 维 少 、 地 较 2 1 环 境选 择 5, 粗 质 . 细 , 显优 于其 他 水 分 多 的红 心 品 种 , 薯 形 美 观 、 明 且 甘薯 是块 根 作物 ,尽 可能 选 择疏 松 透 气性 好 的 综 合农 艺性 状优 良 , 受甘 薯种 植户 欢迎 。 深
摩 旌 瓤 纠j l
2 2 粮食 物 0. 17 作
优 质 高产 红心食 用型甘 薯新 品系

红薯的收获时间是什么时候_如何提高红薯的产量

红薯的收获时间是什么时候_如何提高红薯的产量

红薯的收获时间是什么时候_如何提高红薯的产量红薯的收获时间是很重要的,错过了最佳的收获时间会影响到红薯的质量的,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红薯的收获时间是什么时候,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薯的收获时间1、可以根据地温来收获。

地温在18℃左右,红薯重量增加很少;地温在15℃左右,红薯停止膨大;地温长时间在9℃以下,就会发生冷害。

因此,一般在地温18℃时就开始收刨红薯,在枯霜前收刨完毕。

切干用的春红薯或腾茬种冬小麦的一般在寒露前收刨,留种用的夏红薯在霜降前收刨,贮藏食用的红薯稍晚一些收刨,但在枯霜前一定要收完。

2、根据土壤干湿来收获。

土壤过干或过湿,对红薯收获均不利。

过干,土壤含水量减少,地温变化大,红薯易受冷害,且不易收刨。

过湿,土壤含水量过多,红薯不仅不易收刨,而且含水量大,收获后不耐贮藏。

土壤过湿时应先割去红薯茎蔓,晒几天,待土壤稍干再收刨。

3、根据是否留种来收获。

留种用的夏红薯,宜在晴天上午收刨,在田间晒一晒,当天下午入窖,不要在地里过夜,以免遭受冷害。

4、根据用途来贮藏。

红薯收刨后,可在地里进行选薯,去掉病、残及水渍的薯块,并按不同用途和品种分别贮藏。

从收刨到贮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翻倒次数,并要注意轻拿、轻放、轻装、轻运,以免碰伤薯皮。

红薯裂皮防治方法一、选用抗病良种。

二、建立无病留种地,培育无病壮苗。

种薯用50℃~54℃的温水浸10分钟消毒。

三、实行土壤消毒。

每亩用80%二溴氯丙烷1.5公斤对水100~150公斤配成药液或用70%二溴乙烷2.5公斤对水200~300公斤配成药液,在栽插前20天开沟施药并立即覆土起垄。

四、轮作换茬。

采用与花生轮作效果较好,可轮作一年。

与玉米、芝麻等轮作时间要更长,以2~3年为佳。

秋红薯种植技术秋红薯最适宜作种薯,因而选择优良品种尤为重要,目前比较适合我州栽培的优良品种有:南薯88、868、湘薯15号、湘薯16号、金叶、紫金薯、Ys86、Ys13等。

合理密植,保证全苗,苕藤栽插,每段4—5节。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1 . 培育壮苗 2 壮 苗标 准 : 粗 壮 , 间短 , 片肥 茎 节 叶 厚 , 小适 中 , 有 本 品种 特征 , 大 具 无病 虫 , 口乳 汁 多 , 剪 苗 长 2 ~ 5m, 0 2 e 百株重 5 0 0 g以上
3 d开始 炼 苗 。 温 降 到 2 c 左 右 , 止 浇水 , 行 蹲 床 0c 停 进
左右 .呈现退 化现象 鲜食 型甘 薯 品种 在 当地 还没 有 特别优 秀 的品种 . 据本市 环境 条件及 消费 、 场需 求 依 市
种薯 萌 发 , 排 种 前 l 2 在 ~ d浇 透苗 床 , 用地 膜 覆 盖 , 并 苗床地 温上 升到 3 ℃左右 时开 始排 种 . 2 保持 3 ℃左 右 2
在采 苗 当天 不 要浇 水 . 以利 种 薯 伤 口愈 合 , 苗后 l 采 d 结合 浇水施 尿素 5 g z 0 / 催苗 . 盖膜 升温 到 3 ~ 5c, m 并 23c
33 科 学肥 水 管 理 科 学 的肥 水 管 理有 夺 取 高 产 的 .
抽穗期 、收割前 严格 去除 株叶形 态及穗 粒结构 不 同的
良 法 种良
寸 种业 固
甘 高 栽 技 薯 产 培 术
王振 学 王 子 勤 赵 东
( 山东 省 邹 城 市农 业 技 术 推广 站 ,7 5 0 2 30 )
甘 薯作 为优 势作 物 , 学化 种植 、 科 产业 化 引导 、 市 场化经 营呈现 良好 的发 展态 势 2 1 0 0年邹 城市对 甘薯 产业化 发展 极为 重视 .明确 提 出 3 3 . m2 质 甘薯 3 33 优 h 发 展 目标 . 市农 技站 在 国家 甘薯 产业 技 术体 系 济 宁综 合试 验站 的支持 下 . 围绕 市甘薯 产业 化发 展 . 大力 推广

10.“甘薯-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轮作生产技术

10.“甘薯-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轮作生产技术

“甘薯-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轮作生产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甘薯高产稳产,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变化,甘薯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多重保健功效倍受青睐,已由传统的粗杂粮转变为社会需求量日益增长的功能作物,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刚性需求。

甘薯已成为具有粮、菜、饲兼用并已有广阔市场应用的食品加工原料,其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为进一步推动甘薯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的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甘薯作为产量、效益凸显的作物,江西近年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在江西的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在杂粮作物中位列第一,已成为江西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主力军,“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无可比拟的抓手,引领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江西省委、省政府2021年《关于做好稳定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赣办发电[2021]5号)明确要求“种植薯类高效稳产作物,作为粮食面积和产量的有效补充”。

省政府2022年《关于全力以赴做好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字[2022]7号)再次明确要求“深入挖掘旱地潜力,积极发展薯类等旱粮作物”。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赣府发[2022]1号)明确要求“发展薯类作物”。

油菜是江西最重要的油料作物,2022年农业农村部要求江西在原有种植面积基础上扩种100万亩油菜,2023年还要求继续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在旱地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对江西完成油菜扩种的国家任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江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的江西农业大学、九江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针对当前江西甘薯主要是“一年一茬甘薯”的种植模式,其旱地土壤及光温资源利用率不高、旱地粮油产能潜力挖掘不够、用地与养地没有结合等现实问题,建立的“甘薯-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轮作生产技术”,创新集成了优质高产甘薯-油菜周年品种搭配,以及配套的周年肥水耦合管理、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病虫草害协调防治与绿色防控、防涝抗渍、防旱抗旱、秸秆还田与提升地力、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全年只种一茬甘薯的土地上实现甘薯-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轮作,不仅提高了旱地复种指数、避免了每年只种一茬甘薯浪费土地及光温资源,还有效克服了传统的“一年一茬甘薯”种植模式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加剧等问题,同时达到了油菜养地改善土壤微环境、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产量品质提升、用地养地相结合、增收节支绿色可持续的成效,特别是增产了一茬油菜、扩大了油菜种植面积,实现了粮、油增产增效,破解了旱地抛荒的难题,达到了我省旱地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高,实现了向旱地要粮、油播种面积、向旱地要粮、油产量,契合了藏粮于地、扩种油菜、稳固粮油生产的国家战略需要。

番薯种植管理制度

番薯种植管理制度

番薯种植管理制度
1. 土壤管理
番薯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栽培时还是需优选土壤,避免淤积水的地方种植。


壤适宜的条件是排水性好、肥力较高、疏松透气、微酸性至中性。

前期要进行土壤消毒,
中后期的土壤管理要注意加强土壤松动,适时除草、松土,并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番薯
生长。

2. 水分管理
番薯对水分要求较低,但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番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播种初期要适量
浇水以利种子发芽,发芽后要根据地块湿度情况更加合理地浇水,避免大水大旱。

番薯主
产地在中国南方,气候较湿润,因此需要更加注重排水,避免水稻地的洪涝。

3. 施肥管理
番薯的施肥多属基肥加追肥,并结合地方土壤肥力进行。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应适时
适量,可用复合肥、钾肥、磷肥等,依赖土壤肥力状况和番薯的生长状况来调整施肥的剂
量和时机。

施肥要注意均匀施,以免肥料过多过少导致产量减少。

4. 病虫害防治
番薯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主要的病虫害有番薯叶斑病、番薯褐斑病、番薯蚜虫、番茄斑马线虫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在播种前使用内生菌生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预防,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使番薯的产量和质量得到
保障。

综上所述,番薯种植管理制度涉及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考虑诸多因素,并加强管理,才能实现番薯的高产高质种植。

同时,科技的
应用也能有效帮助农民提高番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甘薯蔓枯病致病特点与综合防控

甘薯蔓枯病致病特点与综合防控
收 稿 日 期 !"!#?"#?"D F 通讯作者王会福*?02GH>&#'&C%&'IJJ$510
在 &$# 万 @0! 左右 除了鲜食甘薯还可以加工 成红薯片淀粉粉丝等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一 种旱粮作物
自 !"!" 年开始在台州西部山区发生一种 甘薯茎基部腐烂并造成全株死亡的病害 发病 面积不断扩 大发病率 !">"部 分 严 重 地 块发病率达 '"K甚至绝收因发病机制和病原 菌尚不明确本文将该病称为蔓枯病 为有效
பைடு நூலகம்

次 豇豆开花有上午开花中午闭合的习性因 此要在 &""" 前花瓣张开时喷药可使药液充 分接触到害虫虫体防治效果较好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豇豆生育期 长花果同期边开花边采收从开花至采收上市 只需 '&" 天为减少上市荚果农药残留应严格 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使用安全间隔期不超 过 # 天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先采收后施药 禁止采收前 ' 天喷药避免中毒 药剂可选用金 龟子绿僵菌苏云金杆菌苦参碱茚虫威溴氰 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多杀霉素 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 苯甲酸盐等 喷药时要均匀喷到花蕾 嫩荚叶 背叶面和茎秆喷药量以湿润有滴液为度
(#) 王 向 晖 !王 芳$豫 东 地 区 豇 豆 豆 荚 野 螟 发 生 规 律 及 防 治 对 策 (B)$ 农 业 科 技 通 讯 !!"&! %!&$&CCE&=%$
(>) 董志德$柳州地区豇豆荚螟的发生为害 及防治对策(B)$长江蔬菜!!"&&%'&$#%?>"$

红薯高垄倒插平栽秸秆覆盖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红薯高垄倒插平栽秸秆覆盖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红薯高垄倒插平栽秸秆覆盖综合栽培技术研究摘要红薯高垄倒插平栽秸秆覆盖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平栽技术,提高了薯苗结薯节位,结薯增多;倒插打断薯苗顶端优势,促进分枝发展,提高地上部分苕叶产量,同时减轻了病原菌的带入;起垄栽培能增加土层厚度,使土壤疏松;采用秸秆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红薯高垄倒插平栽秸秆覆盖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红薯;高垄;倒插平栽;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研究红薯在松桃县种植历史较长,播面较大,常年播面1.07万hm2,称为三大主粮之一。

长期以来农民只注重水稻、玉米作物生产,对红薯栽培管理重视不够,粗耕粗种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加之对红薯的栽培研究也较少,成为红薯产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红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红薯淀粉的用途较广,是工业和医药上的好原料,产品供不应求。

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好松桃红薯产业,提高红薯产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1-6]。

为进一步挖掘红薯的增产潜力,利用红薯节间结薯的规律,使每个结薯节位都处在同等水平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红薯多个节间结薯;改进栽培技术,调剂昼夜温差,为红薯块茎膨大提供有利条件;综合技术从倒栽平插、起垄栽培和秸秆覆盖综合技术进行推广,为红薯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于2008—2009年在松桃县高、中、低海拔红薯主产区分别安排试验点,试验点有大坪干串、长兴寨云、太平永红、长坪沙坪。

供试甘薯品种为豫薯王。

1.2试验设计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综合栽培技术和常规栽培技术2个处理,以常规栽培技术为对照(CK)。

2次重复,小区面积400 m2。

综合栽培技术包括起垄栽培、倒插、平栽、覆盖4项技术。

起垄栽培,1 m为1垄,垄高25~30 cm,垄面宽75~80 cm,每垄栽2行;倒插就是将红薯苗茎节倒插入土中的栽植方法;平栽,将薯苗按水平方式栽插在垄层内,覆土3~4个节间,使每个节间都处在同等水平的条件下,形成多个节间结薯;覆盖,红薯苗栽好后用作物秸秆或山草覆盖,厚度以不见土为宜,薯苗露外。

烟薯25的种植与管理

烟薯25的种植与管理

烟薯25的种植与管理烟薯25是一种高产、抗病性强的甘薯品种,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烟薯25的种植与管理。

一、选地与施肥烟薯25喜欢温暖、湿润、肥沃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在选地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地。

在施肥方面,应在种植前进行充分的施肥,以保证烟薯25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50-60公斤。

二、繁殖与种植烟薯25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种薯进行繁殖,另一种是利用插条进行繁殖。

在繁殖过程中,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或插条。

在种植时,应将种薯或插条埋入土壤中,每株距离应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行距应保持在70-80厘米之间。

三、浇水与除草烟薯25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烟薯25的根系腐烂。

在生长期间,还需要进行除草工作,以保证烟薯25的生长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烟薯25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甘薯蚜、甘薯象等。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喷洒农药等。

五、采收与储存烟薯25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生长120-150天后,当烟薯25的叶子开始枯黄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后,应将烟薯25晾晒1-2天,然后进行储存。

在储存过程中,应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进行储存,以免烟薯25受潮、发霉。

烟薯25的种植与管理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包括选地、施肥、繁殖、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存等。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烟薯25的高产、优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薯高产栽培综合管理技术第一章甘薯概述一、甘薯的类型与分布红薯(学名: Ipomoeabatatas ),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为蔓生性草本植物。

在热带终年长绿,为多年生;在温带经霜冻茎叶枯死,为一年生植物。

甘薯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北纬40°以南为主要种植区。

甘薯原产于美洲中部或南美洲的西北部,1594 年传入中国。

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甘薯的国家有111 个,总面积达904.6万公顷,总产量达近 2.0 亿吨。

中国是世界甘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种植面积达 600 万公顷,总产量达近 1.5 亿吨。

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85.9%(FAO,2002) ,其次是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古巴、日本、巴基斯坦和美国等国家。

甘薯在我国除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区外,其他各省区均有种植,而以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栽培面积较大。

淮河以北地区的栽培面积占全国总栽培面积的1/2 。

目前我国甘薯的消费比例大约是:工业加工占45%,饲用35%左右,食用20 左右。

甘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甘薯除具有上述的食用及保健功能外,还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作物,甘薯晒干率20~35%,含淀粉15~30%,世界各国以薯干或淀粉为原料生产乙醇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趋紧张,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环保燃料将快速步入全球成品油市场,在替代汽油供应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各国正在推行或制定燃料乙醇计划,并着眼于生物燃料乙醇应用方案,认为甘薯可能是摆脱将来粮食和能源危机的“最后一张王牌”。

二、甘薯的营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甘薯的用途已由单一的粮食作物转变为重要的饲料、能源和经济作物。

从利用途径上甘薯可分为淀粉加工型、饲用型、薯脯型、烘烤型、兼用型、茎尖菜用型、水果型、色素型、药用型等。

甘薯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抗灾救荒粮”,而是极具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

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与粮食作物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

每 100g 鲜薯中水分 61.1g 、蛋白质 1.8g 、脂肪 0.2g 、碳水化合物29.5g 、热量 127 千卡、粗纤维 0.5g 、灰分 0.9g 、钙 18mg、磷 20mg、铁 0.4mg、胡萝卜素1.31mg、硫胺素0.12mg、核黄素0.04mg、尼克酸0.5mg、抗坏血酸30mg。

维生素B1和维生素 B2含量为面粉的 2 倍,维生素 E 为小麦的 9.5 倍,纤维素为面粉的 10 倍,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C的含量较高,而大米、面粉为零。

甘薯中各种维生素含量之高是其它粮食作物所不及的,同时,甘薯略呈碱性,而米、面、肉类则为酸性食物,适当食用甘薯可以保持血液中酸碱度平衡。

特别是紫色甘薯,除了具有普通甘薯的生理保健功能以外,还含有“花色苷”,“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活性功能,抑制肿瘤活性;防止血管紧张、恢复正常血压;保护肝脏;并且“花色苷”纯天然,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吃的饱向吃的好,吃出健康转变,甘薯的生理保健功能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社会需求越来越大。

三、辽宁甘薯生产利用现状辽宁省甘薯种植面积在 150 万亩左右,并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但甘薯科研基础设施投入少,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供种体系;品种单一,专用型品种少;品种更新慢,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不完善,导致单产很低,生产上急需适销对路的专用型品种和与之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生产现状辽宁省市场以甘薯为原料加工的产品, 绝大多数来自外省( 如粉条、粉丝、薯片等 ) ,省内只局限在小范围的、生产工艺简单、购销结构狭窄、品种单一、不成系列、缺少深加工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这样就严重地限制了甘薯的发展。

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1)品种更新滞后。

现在种植品种混杂退化较重 , 品种类型单一 , 缺少专用品种 , 如食品加工用的高糖、高胡萝卜素品种,工业加工用的高淀粉品种。

(2)机械化程度较低。

甘薯加工相当一部分靠手工,机械化程度低,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加工设备,加工后大多数以初级产品形式进入市场,效益低。

(3)加工技术不配套。

甘薯多层次加工技术不配套 , 很多有利用价值的成分作为废品处理。

(4)市场开发乏力。

对东北这个大市场开发利用的不够 , 没有真正发挥辽宁省甘薯生产的巨大的地理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有一些可喜的发展。

(1)在种薯贮藏上,采用了高温愈合及药剂浸种消毒等措施,种薯在贮藏期间的损耗大幅度降低,基本上解决了留种难问题。

(2)在育苗上推广应用了酿热床双薄膜覆盖育苗技术提温保湿,出苗匀、早、多、壮,为适期早栽提供充足、优质的薯苗,同时降低了育苗成本。

(3)在栽培管理上,改过去的小垄为现在的大垄,从根本上做到了适时早栽及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也被大面积采用。

以耐肥水、增产潜力大的新品种为主栽品种。

良种良法的合理应用,使单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般地块单产达到 2000 公斤 / 亩以上,覆膜栽培单产最高达 5000 公斤 / 亩。

2、利用现状食用甘薯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在国外被列入日常饮食。

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它的保健作用,食用者逐渐增多,鲜食量约占总产童的30%。

(1)工业加工辽宁省生产的甘薯,大约有 10%被加工成薯干或淀粉,以其为原料可加工的产品有粉条、白酒、柠檬酸、味精及怡糖等。

(2)食品加工在甘薯主产区,只有极少数地方以甘薯为主食,大部分以其为副食。

用薯块加工的食品有薯脯、薯羹、油炸薯片及甘薯罐头等。

如义县九道岭用红心薯生产的薯脯保持了甘薯的原有风味,很受消费者欢迎。

(3)饲料加工甘薯的块根、茎叶、薯干或工业加工后的副产品,可通过简单的加工制作各刊,畜禽饲料。

甘薯的饲料加工,除了制作青贮饲料外,还可以利用薯干、茎口卜等制成配合饲料。

在配合饲料中可取代一部分玉米。

试验说明,以甘薯为主的混合饲料喂猪,比以玉米为主的混合饲料饲养效果好,猪日增重可提高8%,节省成本10.5%。

总之,甘薯的综合利用,有待进一步开发,若从纵横两个方向上进行立体延伸,多领域多层次地开发新产品将会大大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使甘薯的价值几倍、十几倍地增长。

第二章甘薯品种简介辽薯 20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川山紫为母本,徐薯 18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2003 年育成。

该品种生育期130 天(栽植到收获),蔓长3~ 4m,分枝 5~ 6 个,蔓紫色;叶柄紫色,叶片戟形,浅缺刻,叶片绿色;单株结薯3~ 4 块,结薯集中,易于收获;薯块长纺型,紫红皮、紫红肉,烘干率 28%,生长势强;田间接种结果,抗根腐病、黑疤病,轻感黑痣病,耐旱性强。

一般亩产1500公斤。

该品种适宜春薯种植,亩保苗3000 株。

辽薯 26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辽薯73为母本,鲁薯 1 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2003年育成。

该品种生育期 125 天(栽植到收获),蔓长 3~ 4m,平均分枝 9.6 个,顶叶绿色,叶心圆形,叶脉绿色,茎绿色;生长势强;薯块膨大快,结薯整齐集中,平均单株结薯4.5 块,大、中薯率高,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红色,光滑,薯肉白色,食味较好,烘干率 29%;萌芽性好,出苗快、多,薯苗健壮,采苗量大。

耐早性较强。

一般亩产2373公斤,管理好的高产地块,亩产达5000公斤以上。

该品种适宜春薯种植,早熟,5月中旬栽植,9月上中旬就可上市,亩保苗5500株。

辽薯 30辽薯 30 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3 年以川山紫为母本,辽薯73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该品种生育期130 天(栽植到收获),蔓长 2.3m 左右,分枝5~7 个,茎绿色;叶柄基部绿色,叶片心三角形,叶片绿色,叶脉绿色;单株结薯4~5 块,结薯集中,易于收获;薯块长纺型,桔黄皮、桔红肉,熟食软甜,烘干率20.71 %。

适合食用和烘烤。

该品种生长势强,耐旱性一般。

一般亩产2723.2 公斤。

管理好的地块,亩产达4000 公斤以上。

该品种适宜春薯种植,亩保苗3500 株。

明水1号明水 1 号是彰武县科学技术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于2005 年由彰武地方品种明水地瓜经系统选育而成。

该品种属鲜食型品种。

萌芽性较好,结薯集中整齐。

蔓长 1.8m左右,分枝5~7个,蔓褐色,茎叶生长势中等;叶脉紫色,叶柄褐色,叶片心形、深绿色,叶边缘平滑,顶叶绿色边缘褐色。

单株结薯3~ 5 块,结薯集中,易于收获;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光滑,薯肉白色。

平均亩产2429.3 公斤。

明水 1 号在辽宁各地均可种植,适宜密度为4000 株 / 亩。

适于沙壤土种植,平原洼地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

培育适龄壮苗,排种量控制在35kg/m2 左右;合理施肥,基肥氮、磷、钾肥配合,生长中后期喷施叶面肥促进生长。

济薯21济薯 21 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食用型甘薯品种,萌芽性中等,长势旺,中长蔓且较细,分枝较多,叶片心形,顶叶绿色带褐边,叶绿色,叶脉紫,茎紫色,薯块纺锤形,红皮黄肉,结薯性较好,大中薯率较高,食味较好,高抗根腐病,感茎线虫病和黑斑病。

在 2004-2005 年全国甘薯品种北方薯区区域试验中,山东试点(济南、烟台)两年平均亩产鲜薯2135.9 公斤、薯干 683.7 公斤,分别比对照徐薯18 增产 26.9%和 35.0%。

2007 年山东省引种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389.8 公斤、薯干 784.8 公斤,分别比对照徐薯18 增产 17.8%和 24.0%。

干物率 32.6%,比对照高 1.7 个百分点。

春薯种植密度为3500~ 4000 株/ 亩,注意防治茎线虫病、黑斑病和地下害虫。

商薯19商薯19 是由睢阳区冯桥乡农业服务中心甘薯课题攻关组用SL-01 作母本,豫薯7 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2002 年 5 月 8 日通过河南省评审认定为豫薯 14 号。

2003 年 3 月 6 日通过国家评审认定命名为商薯19。

商薯19 顶叶叶形心脏形带齿,叶色、叶基色、叶柄色、柄基色、茎色均为绿色。

中短蔓、基部分枝中等,顶端茸毛少,株型匍匐。

薯形纺锤、深紫红皮,肉纯白色,熟食口感好;干面、甜可口,薯块萌芽性好,出苗早、紫叶,出苗率高,大田茎叶生长势强,地下部结薯早而集中。

春薯结薯4块左右,夏薯6块左右。

高抗茎线虫病、根腐病。

鲜薯一般亩产2500~3000 公斤,高产地块可达4000~5000 公斤。

具有耐肥、耐旱、耐湿、耐贮藏的特点,特别适合加工红薯淀粉、粉皮、粉条、粉丝。

龙薯9 号龙薯 9 号是由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培育的甘薯品种,2004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龙薯 9 号属短蔓高产优质品种,其蔓长0.8 ~1 米,分枝 5~ 8 条,脉基微紫,茎叶全绿,叶心脏形,有开花习性,一般结薯3~ 5 块,短纺锤形,红皮桔红肉,整齐光滑,大块率高,口味甜糯,是一个食用烘烤的上等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