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甘薯是适应能力极强的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仍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耕作管理措施。因此甘薯地块的选择与整地做垄也是甘薯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地块选择

(1) 具有一定的耕层深度,也就是有一定的活土层。一般要求耕层深度以25~30cm为宜。耕层深厚有利于涵蕴并为甘薯根系提供充足的水分、养分和空气等生长条件。

(2) 耕层土壤疏松。土层疏松有利于根系氧气充足,维持植株呼吸与同化光合作用的平衡,植株健壮是形成高产的关键。同时提高对钾元素的吸收能力,使钾、氮比较高,有利于养分向块根的转运。

(3) 土壤肥力适度。肥力过低,甘薯会出现养分缺乏植株生长不健的现象;肥力过高,特别是氮肥供给过量,元素间不平衡,会出现地上部分旺长而地下经济产量过低的现象。

2、整地做垄

甘薯地块选择好后要科学合理整地做垄。在增施有机肥、培肥改土、粘土掺砂、砂地掺土、深翻耕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垄,也是实现甘薯增产的关键。

(1)小垄单行。多在地势高、沙质土、土层厚、易干旱、水肥条件较差的地方应用。垄距60厘米,垄高20~30厘米,每垄栽种1行。

(2)大垄双行。一般垄距90-100厘米,垄高30~40厘米,每垄交错栽苗2行,株距25-30厘米。在水肥条件较好、土质较疏松的地方,有一定优越性。

二、合理施肥

甘薯是以地下部块根膨大实现产量的,而块根形成的多少和大小,又直接受制于地上部叶茎器官长势的优劣。只有正确地调控地上、地下器官合理发展,甘薯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1、底肥

底肥施用量:甘薯的底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以半腐熟的有机肥料为宜。磷、钾化肥也多作底肥施入。在施用底肥时,如果没有有机肥料,施用三元复合肥料25千克~30千克/亩,效果也较好。

甘薯大多种植在旱薄地上,缺乏养分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甘薯又是吸肥力很强的作物,因此,补充养分十分重要。一般地块,应施优质有机肥2m3/亩,N、P、K复合肥80~100斤/亩,

有机肥在起垄前撒施,化肥在起垄时集中条施。

甘薯对氮素的吸收集中于前期、中期生长阶段,而磷、钾吸收最多的时期却在薯块膨大期,因此,充足的底肥应能保证甘薯不同生育阶段对不同养分的需求。

2、追肥

甘薯在早期茎叶生长时,需要较多的氮肥和一定量的磷、钾肥,以搭好丰产的架子;在薯块膨大时需要较多的钾肥。只有健壮的茎叶和较多的薯块,才能达到高产。

追肥要早且根据底肥施用量的多少和甘薯的长相来确定是否追肥或追肥量的大小。为便于追肥操作,追肥应在封垄前进行追施,甘薯生长后期提倡施用叶面肥。

(1) 促苗肥:在栽后7天左右,在肥力低或基肥不足的地块,可以适当施促苗肥,一般在团棵期前,每亩施用尿素3~5千克,在苗侧下方7~10厘米处穴施,注意小株多施,大株少施,干旱条件下追肥后随即浇水,达到培壮幼苗的作用。

(2) 壮棵肥:在封垄期若苗情不旺,可追施壮棵结薯肥,促进早结薯和早封垄。分枝结薯期,地下根网形成,薯块开始膨大,吸肥力增强,需要及早追肥,以达到壮株催薯,稳长快长的目的。干旱条件下可以提前施用。施用量视苗情而定,长势差的地块每亩追施尿素3~5千克或高氮复合肥5~8千克;长势较好的用量可减少一半,基肥用量多的高产田可以不追肥,或单追钾肥。

(3) 催薯肥:在中后期若出现茎叶早衰可叶面喷施催薯肥,以钾肥为主,也可以作为裂缝肥施于根部。施肥时期一般在薯块膨大始期,每亩施用硫酸钾5~10千克。施肥方法以破垄施肥较好,即在垄的一侧,用犁破开三分之一,随即施肥。施肥时加水,可尽快发挥其肥效。甘薯是忌氯作物,不能施用含有氯元素的肥料。

三、适时栽插与合理密植

春薯应在终霜后5~10cm地温稳定达到17℃时及时栽插,此外,栽插时用辛硫磷毒土防

治地下害虫。拔苗时要将顶部对齐,秧苗从顶心向下留20厘米,多余部分剪掉。带水插秧,

呈船底型,水干封垵,留两叶一心。

根据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平肥地栽植4000株/亩左右,山区薄地栽植4500~5000

株/亩。

四、田间管理

1、查苗补缺

脱毒薯苗质量总有差别,人工操作更不可能做到规格完全一样,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小苗

和缺株现象。一般栽后2~3天就应随查随补。

2、化学除草

甘薯生产中基本上都是育苗移栽,可于移栽前2~3天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用50%乙草胺乳油l50~200ml/亩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175~250ml/亩对水40公斤均匀喷施。苗后处理每亩可选用2%的拿捕净乳油80~120毫升、12.5%的盖草能乳油50~60毫升、5%的精禾草克乳油50~60毫升,对水40公斤左右,于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处理。

3、中耕

中耕一般在生长前期进行,第一次中耕时要结合培土,使栽插时下塌的垄土复原。封垄前耕二遍。

4、控制徒长

由于脱毒薯生长旺盛,分枝多而壮,容易徒长。所以,化学控制徒长,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用15%多效唑80g/亩,对水40公斤,在团棵期和封垄期各喷1次,完全可以控制茎叶徒长。

五、收获与贮藏

1、甘薯收获

一般正常收获期应在9月下旬至10月初。留种用甘薯应在10月1日前收获。甘薯收刨时要做到“三轻”即:轻刨、轻运、轻入窖。“五防”即:防霜冻、防雨淋、防过夜、防碰伤、防病害。

2、甘薯贮藏的温度控制

薯块入窖时要不带病、无碰伤、不受冻、不受淹。保持适宜的窖温是贮藏好甘薯的关键。刚入窖时,有加温设备的可采用高温处理,防止黑斑病及软腐病的为害。

高温处理分3个阶段,在升温阶段,从烧火加温到薯堆温度达到35℃需1~2天。加温要猛,温度上升要快,待气温上升到36℃时停火,使温度逐渐达到上下一致,最后使温度稳定在35~37℃。第二段为保温阶段,使35~37℃的温度保持4昼夜。第三个阶段为降温阶段,当高温保持4昼夜后,应打开全部门窗散热,降温要快,1~2天以内窖温降至15℃左右,以后即进入常温管理。适宜温度应保持在11~13℃,最低不能低于9℃,最高不应超过15℃。

3、甘薯贮藏的湿度控制

湿度与细菌繁殖和保持薯块品质有直接关系。湿度大,病菌繁殖快,病害蔓延迅速;湿度小,薯块水分丧失过多,影响薯块品质及发芽能力。贮藏期适宜的相对湿度应在85%~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