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古称

泰山古称
泰山古称

蚀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到春秋时开始称为“泰山”。“山以岳遵,岳为东最”。异峰突起在华北平原大地上的泰山,山势突兀挺拔,气势磅礴,颇有“擎天捧日”之势,通常被人们看做是崇高、伟大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自从汉代我国确立“五岳”以来,泰山就为五岳之首,居于“五岳独尊”的地位。由于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的历朝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才使得泰山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象征作用,泰山才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的“国山”,从而在名气上凌驾于其他名山之上。而文人墨客在这里流连观赏,吟咏赞叹,留下大量石刻。游泰山,既可以饱览历史文化的精品,又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薈2010.3.19年逢六旬甲子应朋友之邀,包车赴山东登泰山,以应长寿之景。

蚇泰山,巨石林立,林茂泉飞,殿宇辉煌,故迹遍布,石文荟萃。自从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历史来看,泰山受到历代72个帝王的朝拜、封禅;从“稳如泰山”、“重于泰山”、“有眼不识泰山”等一系列人人皆知的成语来看,泰山的地位一直处于独尊,因此把泰山看做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一点也不为过。泰山的石刻文学就像一个导游老人,它用在岩石上镌刻的大量历代文化来讲解泰山的精神,除可以历练一个人的心志外,更能引导你仰观俯察古今泰山过客的心态。

芅庄子曾说,“七十二君登封泰山留石刻一千八百处”,我试图寻找这些墨宝的真迹。因为这些“石文”,不管是撰文,还是楹联;不管是石经墓铭,还是颂岱诗文,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或行等,无不出自当代名家之手,有帝王御笔,有诗人大家,也有近代、现代文人,其范围之广,其造诣之深,足以代表各个时代的文化艺术水平。泰山石刻主要有碑刻和崖刻两种,碑刻集中在岱庙,而崖刻则绝大多数分布在登山途中的快活三和云步桥与岱顶一带。泰山石刻自秦至今,代代相继,各有佳作,基本上囊括了中华民族的成长过程,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因此可以讲泰山“石文”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石头史书”。

螀泰山登山道分成了三个明显的阶梯,一个在一天门,一个在中天门,另一个在南天门。我们登泰山那天,选择了一条传统路线(红门浏览路线),在山脚下坐中巴车到中天门,然后客运电缆索道。泰山客运电缆索道,下起中天门,上至南天门西侧的月观峰,全长2078米,落差602米。电缆车每车可乘座游客40人,上、下行两车相对而开,7分钟即达。2000年对其又进行了改造,引进奥地利循环吊箱式索道。索道的上、下站房是依山而建的仿古建筑,富丽堂皇,与山色相映。但是那天碰巧刮沙尘暴,风力超过六级,索道停止运行。着对于我们来说不啻是个沉重打击。但是已经到了中天门,如果不是奋力攀登,岂不是太煞风景,大家都会扫兴。于是打定主意,能走多少算多少,实在登不上再说,自己不加压力,顺其自然。

罿中天门又叫“二天门”,双柱式石坊,题额“中天门”。它建在东西向横卧的黄岘岭之巅,这里既是泰山主峰的天然屏障,又是中、西两溪的分水岭。中天门与南天门相距3.5公里,是游人上上下下的汇合处:或沿盘路继续攀登,或乘缆车空中一游,或步行沿中溪盘道直达泰城,或是乘旅游车沿西溪公路到火车站,都非常方便。中天门峻岭阔谷,风景秀丽,楼阁簇拥,登临可赏中鲁大地。清代道光十九年即公元1839年孔宪彝在此题刻:“长风莽荡日曛胧,回指天门又几重。云海平销三万里,朗吟人在众高峰。”中天门的石阶旁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的孔子的经典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石碑由山东书法家张乃森所提。张乃森现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书画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肄从后弯向北沿石阶拾级而上就是增福庙,里面祭祀着福、禄、寿三尊神像。跟经过的泰山各座庙宇一样,香火旺盛,到处挂满连心锁。

肄增福庙的斜对面有一棵枯萎大树,树中心已经都空了,但是还是引得不少游人在此拍照留念。

螀位于增福庙西有题刻“大清光绪丁亥年三月,蜀中仲蓹由桂森、雨农席庆云、漱泉王丙悫、湘泉王丙懿同游。”此题刻,系清光绪丁亥年(即公元l887年)三月,蜀中由桂森等人隶书体刻制。题刻文字共4行,仅是到此一游留念,并无其他文字描绘泰山。

莀增福庙西约50米盘路的石壁上,有清咸丰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在道光丁末年携友游泰山的石刻:“道光丁未二月十七日,督学使者昆明何桂清,偕平湖高振镆、上元王至华、阳湖庄敏、萧山来献琛、固始元伟、无锡秦缃业、归安姜赓元同登,夜宿碧霞宫,次日黎明养云亭观日出。”道光丁末年是公元1850年,石碑记录了他们的游览经过,是夜宿在碧霞宫,次日黎明登养云亭观日出。此题刻在中天门刻于道光丁未年即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1847年)。共69字,字径20厘米,楷书。

螂何桂清(1816-1862),云南昆明人,进士出身,历任编修、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江苏学政、礼部与吏部侍郎等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即登泰山题刻之年,他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当时正在山东学政。咸丰四年(1857年)五月,清政府命令何桂清为两江总督。

袀游人从山下至此一直是向上攀登,而到了中天门后却出现了下行的石阶,这就是“倒三盘”。东侧有吴大澄书写的大篆象形字“虎”,翘尾蹲坐,栩栩如生。由此向北至云步桥南叫做“快活三里”,又名“快活天”或“快活山”。人们久登盘道忽逢坦途,气爽景幽,舒畅欢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泰山山道波浪起伏的节奏感。沿倒三盘下行是马蹄形的后弯,中途有名泉,崖壁上书刻着“玉液泉”三个字。此泉与山下的王母泉、广生泉并称为泰山三大名泉。泉水甘美无比,含氧量高,又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常饮此水能延年益寿,所以古人称之为“泰山神水”,现在是全国优质矿泉水之一。民国年间的医学家高

宗岳在他的《泰山药物志》中,将此水列为泰山十二大名药之一。旧时泰山人流传着一首《名泉诗》:“云泉雾泉白鹤泉,青泉龙泉护驾泉。醴泉双泉大众泉,石乳肝花戏珠泉。圣泉福泉广生泉,香泉神泉王母泉。大珠小珠落玉盘,马跑明堂万福泉。”因为这一段“路平景幽,林茂风清,游人登山至此,忽遇坦途,好不快活。”快活三这一段是走起来很舒服的土路,这里也是上泰山最爽的一段路。这段路就是笑傲江湖中所描述的快活三。这段路上有很多卖纪念品的小贩,可以顺便看看。但是快活三又是摩崖石刻最密集地段,一处接着一处,是欣赏石刻文化的好机会。

薆位于快活三里路旁的崖壁上有王普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仲春有用楷书体题书的“五岳之尊”。刻有“民国十年仲春之月,富波王普题。”

芄再向上只见巨石挺立,似剑凌空,路旁有碑刻,上刻“斩云剑”。此处是谷口,云雨变幻莫测,泰山主峰的寒云顺谷而下时与暖云相遇即化为雨,因此而名。

薁“斩云剑。民国拾年六月四日重立。王均书。”此题刻王均题书。系民国十年(公元l921年)六月四日根据旧刻重立。隶书体。

羀前面路东又有巨石,纹理盘旋若龙,上书“蛟龙石”,又名“龙纹石”。北为月牙亭故址,东崖之上遍布大字题刻。

羆位于快活三里上段的崖壁上有“既雨晴亦佳”题刻。题跋是“丙午首夏,冒雨登岱,宿山中。次日晴霁。书此五字,以誌胜景。天津宁世元。”粗略一看,书此五字似很简单,

仔细一看,又好像不是很简单,而是有多重读法,是读“既雨晴—亦佳”,还是“既雨—晴亦佳”?后来一查,多处发现此语的出处。如杜甫长诗《喜晴》中的“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宋代仇远《郊行集句》中也有这句话:“今日我重九,无钱对菊花。昨夜雨鸣渠,既雨晴亦佳。出郭望西郊,山林迹示赊。……”宋代赵蕃《抚州城外作》中也有“旧闻既雨晴亦佳,岂但蕙叶蒙宠光。”的句子。这样看来,比较正确读法显然属于后者。这五个字题刻在这里的意思是:雨中登山景色很美,天气晴了,举目眺望,风景也极佳。由于山里天气多变,登山者经常会遇到雨雨晴晴,但是无论碰到下雨还是晴天,泰山给游人的景象都是好的。

薄“佛”。此题刻采用行书体刻于快活三里上段。该题刻既无署名亦无日期。经多方查证无果。改题刻的书写手法非常有艺术效果,在泰山诸多石刻中少见。

肀斩云剑北约250米路东侧石壁上就有“泉”题刻,这是1916年长芦李星源题,字体端庄凝重,疏密自然。“泉”,是古代钱币的名称,作者虽是题泉,却市有感而发,对阿堵物---钱发出一篇议论,全文如下:“泉。余来岱之次年,岁在丙辰。是年春。暴风甚多,寒暖不时,余因之而病。病后因阿堵物有感曰:是物也,何物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岂西人所谓人生之第二生命者耶:然英雄豪杰为汝坟黑其心,灭其性,变易其操守,至死不悟。己不能致者,必欲强人以致之。汝之势力,不可方物。无论如何不可捉摸之。生龙活虎,一入铜臭范围,立时与至无灵之蠢鹿顽豕等,真可叹也。余老矣。不能从诸君后,请拭目以观之。长庐李星源题,民国五年八月。”当时西方的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已侵入华夏大地,作者借题发挥,语意恳切,警人醒世。当时钱的存在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从以物易物进化到使用价值的代表物,贝币,刀币,布币,铸铁钱,从黄金,白银,银元,铜元进化到纸币。但是不管形式如何改变,古人总喜欢用“阿堵物”来称呼。即使英雄豪杰亦往往为了不义之财,“黑其心,灭其性,变易其操守,至死不悟”。据说作者并非暴风甚多,寒暖不时,而真正伤风遇寒得病,却是借以“暴风甚多,寒暖不时”寓意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社会以及“金钱至上”的思想。他沉痛地批判说:“是物也何物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岂西人所谓人生之第二生命者耶,然英雄豪杰为汝坟,黑其心,灭其性,变易其操守,至死不悟。”

莈在斩云剑北的路东侧石壁上有“云路先声”题刻,碑文如下:“云路先声。宣统庚戌二月,偕乌程章君祖僖、谢君毓洙同登岱顶,伯兄宗基命摩崖题字。海盐王寀基。”此题刻,刻于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云路先声”4字横列1行,跋语5行,亦隶书。是王寀基清宣统二年(1910)题书。此石刻一语双关,有双重含义。一是形容每当盛夏来临,北有虹桥飞瀑,长谷松涛云深,当大雨即将来时,先听到黑云隆隆之声,随之松涛呼啸,雨云滚滚而来;同时又含仕途之意,言古人腾达前必先有声威,而后官运亨通。大字深刻,奇肆俊俏。另外也可以理解为这里是登顶途上相对平坦的一段,饱受登山之累的游客,都有歇一阵的要求,但这仅仅是最高境界的先声,无限风光还在险峰。以此鼓励人们,不要安于现状,一定要继续攀登,才能到达最高境界。

莃王寀基(1872-1940),小名春明,号君择。清书法家。跋语提到的“章君祖僖”即章祖僖,清末名流时贤、法官。“谢君毓洙”即谢毓洙,泗门谢氏明清两代封荫录载“封赠(清)封通议大夫三品封典”。吴昌硕为谢毓洙篆刻印章,两人彼此交往甚密。“伯兄宗基”即王寀基之大兄,清光绪殿试二甲六十七名,赐进士,时任四品卿衔简放山东财政正监理官。当时王寀基与文人墨客往来密切,其书法笔力雄健,求其墨迹者甚众。有书记载:“尝随大兄山东监理官任上,一日,与大兄偕诸宾游泰山,登其巅。诸客怂恿,乞君择作书勒石。大兄宗基遂命摩崖题字,君择乃奋起,倩人磨墨盛缸,以大帚作笔,铺纸地上,大书《云路先声》4字……继乃刻于岩石壁……”

腿“山辉川媚。光绪癸卯季春,郡守恭曾书。”此楷书体题刻位于云步桥旁。此题刻为清代光绪癸卯年即公元l903年季春,泰安郡守恭曾题书。字体工整,苍劲有力。

蝿“从善如登”题刻位于云步桥南,碑文:“從善如登。光绪九年小阳月,署泰安县

事孙符乾敬镌。”系清光绪九年即公元l883年,孙符乾题书。隶书体。出自《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从:顺随。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游者可以从登山的艰辛中感悟出实现完美人格的不易,所以就要像攀登泰山一样,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膆“峻岭”题刻:“峻岭。大清光绪丁亥年。晋阳王启恩书。”此题刻在斩云剑北约300米路东侧石壁上,刻于光绪十三年即公元1887年。“峻岭”2字横列,字径90厘米,楷书。晋阳王启恩系五代举人之后的当朝举人,任职户部员外郎,并与显赫一时的李鸿章、左宗棠有着亲密关系,结成拜把弟兄,据说慈禧太后还将王启恩认作义子。是晋商中的佼佼者当年慈禧来徐沟,落驾于徐沟西南坊的天禄堂。天禄堂之所以被选作慈禧“行宫”。一是天禄堂号称为“六世功名”的“官宦之家”,后来王启恩死于北京,太后还传旨“送灵柩归故里安葬”,并命沿途州县官府相继迎送。

膂“曲径通霄”题刻也位于快活三里上段。“曲径通霄。道光戊戌,禹州马起予题。”此题刻系清道光戊戌年(公元1838年)马起予题。楷书体。“霄”字是指云霄,喻泰山高耸云霄。题刻意思是通过曲曲折折的山径直入云霄。

艿“人间天上”题刻:“人间天上。锡山嵇瓒。”此题刻在斩云剑北,路东石壁上,题刻年代无法考证。“人间天上”4 字成横列,楷书。当游客登山途中经过此地,略作休整时,山风扑面而来,云雾擦肩而过,就会感觉浑身通透,无比舒畅,让人疑惑自己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

山东导游词山东泰山旅游导游词范文_0130

2020 山东导游词山东泰山旅游导游词 范文_0130 EDUCATION WORD

山东导游词山东泰山旅游导游词范文_0130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泰山是山东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脉,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南部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杂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绝对年龄25亿年左右,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 新构造运动与泰山的形成 泰山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古泰山形成阶段、海陆演化阶段和泰山形成阶段。 一,在太古代时期,泰山曾经是鲁西巨大沉降带或海槽的一部分,堆积了很厚的泥砂质和基性火山物质。后来经过泰山运动,

褶皱隆起成为巨大的山系,同时发生一系列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由各种变质杂岩和岩浆岩组成的泰山杂岩。 耸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势浙趋平缓。古生代初期,华北广大地区大幅度下降,古泰山亦随之沉没到海平面以下,在古老变质杂岩的基底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套近两千米厚的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中奥陶世末,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下,华北地区整体上升为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沉积间断。至中石炭世初,发生短暂的升降交替,泰山地区处于时陆时海的环境,在中奥陶统的剥蚀面上,沉积了中、晚石炭纪的海陆交互相合煤岩系。而后,泰山地区持续上升,进入大陆发展阶段。 在中生代期间,于山的南麓产生一条NEE向的泰前断裂,处于断裂北盘的原来古泰山,不断抬升隆起遭受风化剥蚀。到新生代,泰山继续大幅度掀斜抬升,在山体的高处,把原来覆盖在古老变质杂岩上的沉积盖层全部剥蚀掉,20多亿年前形成的变质杂岩,才又得以重新出露于地表。直至新生代中期,即距今三千万年左右,泰山的总体轮郭才基本形成。后来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不断侵蚀切割和风化剥蚀下,逐渐塑造成雄伟壮观的泰山地貌景观。中生代形成的位于泰山南麓的NEE向泰前断裂,倾向南东,倾角800—850度,北盘为太古代的泰山杂岩,南盘为寒武纪的灰岩和页岩,表现为正断层的形式,断层带宽几十米至上百米,由多条断层和多个断片所组成,走向延伸百余千米,具有落差大、延伸远、力学性质复杂和多期活动的特点,自晚侏罗纪形成以来,

【全网最新最全】描写泰山的古诗词汇总

关于泰山的古诗词、名言 岐山书院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三日 【岐山按】五岳为众山之尊。泰山为五岳之雄。往古来今,吟咏泰山的诗歌浩如烟海,有的还是长篇巨制。这里只选取较有代表性,篇幅也适中的。所谓代表性,并不只看诗人的知名度,也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而作取舍。比如,苏辙也算有名气的文学家,但他关于泰山的诗篇并不如何出色,故不取。如果描写生动,文字不俗,即使并无大名,也同样入选。远自西周,近抵现代,皆有诗作入围,纵跨三千年。 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閟宫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众庶,故能明其德】 驱车篇·曹植 驱车挥驽马,东到奉高城。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黄云霓,嵯峨出太清。周流二六侯,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礼祀有品程。探策或长短,惟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轩皇无独灵。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泰山吟》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年代: 南北朝作者: 谢灵运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岝崿既崄巘。触石辄芊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泰安岱庙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初探

泰安岱庙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初探 摘要】岱庙,亦称东岳庙、泰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场所。它是泰山 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岱庙古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反 映了封建等级制度,也充分体现了祭祀文化的观念,同时还渗透着佛教、道教等 宗教文化的影响。从其设计理念、建筑布局和规模来看,无不体现着中国古代的 思想和文化渊源,是建筑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精华,我们要对它加强保护和利用。【关键词】岱庙;历史;儒家思想;祭祀文化;宗教影响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Dai temple architecture in Tai'an Zhao Xiang-ming (Museum of Tai'an CityShandongTai'an271000)【Abstract】Dai Temple, also known as Dongyue,Taiyue Temple, Mount Tai is ancient imperial worship place of God. It is a continuation of Taishan longest history, the most complete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ancient architecture reflects the Temple of Confucian thought, a reflection of the feudal hierarchy, but also fully embodies the concept of religious culture, but also permeated with Buddhism, Taoism, etc. the iMPact of religious culture. Its design, layout and scale of construction, to name just a manifest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hinking and culture of origin, is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essence of art,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use of it.【Key words】Dai Temple; History; Confucianism; Religious culture; Religious influence 岱庙,亦称东岳庙、泰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场所。处在旧泰安城南门通往泰 山极顶封禅祭祀古御道的中轴线上。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 布局完整、庄重宏大,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建筑群。 1. 岱庙是泰山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岱庙始建于汉,拓建于唐、宋,元、明、清皆有几次大的维修,目前基本上保持了宋代时的规模,是泰山上下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历经数千载,屡有兴衰,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丰富多彩,特别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随着岱庙整体历史风貌恢复步伐的加快,古遗址的清理,使一些遗迹遗物暴露 出来,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充分证实了岱庙历史是悠久的。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从征记》说:“泰山有上中下三庙,下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帝所植也。”这里所指的“下庙”即岱庙;又据《大宋天贶殿碑铭》记载:“…辉光下烛,秦既 作畤;珍瑞云获,汉亦起宫”,说明在汉代,岱庙有了重要的大型官式建筑;1995年,在配 天门、仁安门两座古建筑安装避雷设施而挖掘地线坑时,发现了几件完整的“长乐未央”、“千 秋万岁”汉代瓦当,也为“岱庙创建于汉”找到了实物佐证。据史载,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公 元725年)来泰山封禅,封泰山神为“天齐王”,“令所管崇饰祠庙”;1963年,在清理岱庙厚 载门内的堆积时,在地表下发现一个大型的殿基,柱础尚存。根据少量出土文物和规模看, 应为唐代岱庙大殿的地基(唐代正殿多位于庭院的后侧);2002年在清理岱庙西华门北侧马 道时发现了唐代滴水,这都证实了岱庙在唐代已颇具规模。宋代对岱庙进行了扩建,据《宣 和重修泰岳庙记碑》记载,宣和六年,岱庙重修后“…增治宫宇,缭墙外周,…岿然如青都紫极,望之者知其为神灵所宅,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 百一十有三楹。”1984年和2004年先后对正阳门、西华门进行考古发掘时,在最底层都发现 了宋代的基址,为正阳门、西华门等城门始建于宋代提供了可靠的证据;2002年还在清理岱 庙西城墙遗址时发现宋代“官”字城墙砖及宋代石栏板等,都充分说明了宋代时已形成了现今“城堞高筑、周辟八门”的规模。此后经金、元、明、清各代修葺,但岱庙建筑布局形式仍保 持了宋代风貌,是一座历史悠久,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古建筑群。 2. 岱庙古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建筑体现文化,中国传统的儒家文 化核心是“礼”,礼制观念就是等级观念、等级秩序、君臣有别、皇权至上。岱庙是皇家专用 于祭祀泰山神的庙宇,岱庙的建筑规格之高与泰山神的地位密不可分,唐代,泰山神被称为“天齐王”,宋代被封为“仁圣天齐王”,后又加封“天齐仁圣帝”,元代诏封为“天齐大生仁圣帝”,其神宫规制也不断崇丽有加,至宋代,岱庙形成了“王者之居”的宫城式格局。岱庙按“帝王” 之居的宫城形制营造,规模宏大,整个岱庙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_诗词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_诗词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 描述泰山的诗句(一): 1、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2、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3、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描述泰山的诗句(二): 1、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2、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3、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4、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5、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

岳》 6、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7、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8、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9、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10、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11、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泰山咏》晋代谢道韫 12、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辛《泰山颂》 13、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14、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5、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唐·吕洞宾《再书王母池》 16、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7、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中国古建筑九大类别

中国古建筑九大类别 恭贺新春 2018.3.26北京大学古建筑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研修班(第五期)开课,篇末可了解课程信息。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古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宗教、民俗、营造技术及建筑环境等多方面的理念和智慧,记录、传承了中国古建筑的建筑布局、形制等级,构造形式、结构类型、色彩运用和营造特征。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可为深入学习、研究古建筑相关知识、技术奠定基础。本文从中国古建筑按功能上分类,将古建筑划分为:一、民居建筑;二、宫殿建筑;三、坛庙建筑;四、宗教建筑;五、园林建筑;六、陵墓建筑七、城市建筑;八、设施性建筑; 九、其他建筑 一、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是人们满足最基本生活需要所营建的居住性建筑,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我国民居建筑收环境、气候、民俗文化、经济、礼制等因素影响,在风格上和工艺做法上有较强的地域性。 民居建筑——四川广安古镇 民居建筑——江西婺源

民居建筑——陕西民居 民居建筑——云南民居 民居建筑——山西民居 民居建筑——北京四合院民居 民居建筑——福建土楼民居 民居建筑——藏族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多以院落式为主,房屋多单层也有多层建筑。山区、丘陵地区的民居依地形而建,江南水乡多临水而建,组合灵活。西北地区有窑洞式民居,福建地区有土楼式民居等等。以上只列举了几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供参考。 二、宫殿建筑 供皇帝理朝政和满足居住功能的院落式建筑群,称为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宫殿建筑——故宫角楼 宫殿建筑——沈阳故宫 现在保存很好的明、清两朝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明代以前,历史上各朝代的宫殿遗存较少,如秦代的阿房宫,现已无存。 三、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是表达对天地、祖先的崇敬和感恩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场所,亦称礼制建筑。如北京的社稷坛、太庙、天坛、

游泰山有感

游泰山有感 是日,怀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趁着茫茫的夜色,在经历了整晚的相互帮助和鼓励之后,终于在日出前登上了南天门,顶着凉飕飕的山风和稀疏的星辰,耐心地等待着壮丽的日出。虽然因为云层巨厚,没有看到壮丽的日出,但是经历了本次泰山之行,不仅收获了部门小伙伴之间的亲切友谊之情,而泰山行中的所见所想,更是感触颇深,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的人为我付出让我懂得感恩、有那么多的事让我有所感悟、不断成长。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的峻秀和雄伟自幼在古诗之中多有领会,但是相比泰山的峻秀和雄伟,给我最大震撼的是泰山上的铺路石,如此险峻挺拔的山峰,登山路竟然是用方方正正的山石一块一块地铺筑而成,从红门一直绵延到玉皇顶,远远望去,就像是山脉的脊柱,撑起了泰山的巍峨与雄壮,是这一块块铺路的山石,给雄壮巍峨的泰山注入了灵魂与活力。古语讲“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泰山已是如此地雄伟、巍峨,仍然不拒绝细小的土壤,大海已是如此之深,依然没有拒绝小溪小河的注入,作为普普通通的我,有什么理由拒绝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注入呢?用一个开放、宽容、接纳的心态去工作、生活和学习,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促进自己的成长。 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这叫

担当。只要是让自己变好的事情,过程总是艰难且痛苦的,而结果也是令人喜悦的。在前进的途中,不仅仅有艰难和困苦挡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分散着你的精力。在到达中天门之后,望着前方险峻的登山路,看着路两边的民宿、小吃,放弃登顶的想法悄悄地爬上了心头,放弃登顶意味着向艰险和困难作出妥协,可以坐下来静静地享受夜晚时光的舒适和安逸;坚持登顶则意味着不仅要向艰险和困难继续发出挑战,还要向自己薄弱的意志和沉重的双腿发出挑战,是放弃还是坚持,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转山》中张书豪面对滇藏线的艰险时有人在旁边对他说了一句话“兄弟,路是你自己选的”,既然作出了选择,就要对自己的选择付出责任和担当,坚持登顶是对自己选择的尊重,也是对小伙伴们坚持和努力的尊重,更是对领导为我们本次泰山行争取机会的最大尊重。 今天的每一步,也是在为今后的每一点成功布局,这叫沉淀。沉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经过时间的洗礼,冲走的是浮躁和糟粕,沉淀的是岁月的精华。登顶的路途艰辛而遥远,但我知道,每向前迈出一步,就离山顶近了一步,向着山顶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成功登顶打下基础。世上没有白白做的功夫,在部队的日子里,总是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每天醒来要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每天要站军姿点名操课;每天要背着东西跑上五公里,直到

泰山旅游心得体会

泰山旅游心得体会 爬泰山心得体会1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去了五岳之巅的泰山游玩。 经过了三百九十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雄伟壮丽的泰山。站在山下,往上看,泰山不只一座,大大小小的山峰个个相连,有高的、低的、宽的、窄的,不计其数.山峰上是无数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石头缝里还长出了几棵小树,远远望去,满山苍翠。泰山上最高的山峰有1524米,最低的有600多米,宽的延绵上百公里,窄的也有几百米。山顶上云雾笼罩,看上去若隐若现。山上名贵药材非常多,有灵芝、黄莲、人参等等。山上有古建筑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 准备好之后,我们就开始登山了,刚开始我很有信心,可是爬了没多久,我的腿就又酸又疼,都爬了那么长时间了总不能放弃,我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一会,就这样,爬一会休息一会,不久我就爬上了泰山最陡的地方----十八盘。十八盘是泰山最陡的地方,这里的台阶真的好陡,我两腿有点发软,只能硬着头皮往上爬了,十八盘上面就是南天门了,看着南天门离我越来越近,可是我却没力气了,坐在石头上休息了一会,我终于爬上了南天门。爬上了南天门我又跟随我姐姐来到了天街,天街好热闹,到处都是人,还有许多卖工艺品的,穿过天街我又来到了日观峰,日观峰位于玉皇顶东南,古称介丘岩介,因可观日出而出名。相传在峰巅可望秦,南可望越,故又称秦观峰、越观峰。

参观完日观峰,我和姐姐终于爬上顶峰----玉皇顶。从顶峰向下看山和山之间有一条又窄又长的小路就像“天梯”一样,再加上雾,让整个山若隐若现就像来到仙境一样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 玉皇顶上有个玉皇庙,庙前是那块刻着“五岳独尊”的石头,字是红色的,深刻有力,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 游完玉皇庙,我们按照原路返回。 泰山的美丽风光令人向往、赞美、真不愧为五岳之首。我多么希望将来再游一次这有如人间仙境的泰山啊! 爬泰山心得体会2 泰山乃五岳之首,自古不少文人墨客慕名攀登,并留下许多的千古绝唱。今天,我和妈妈就将登上这峰峦雄伟的五岳之首。 站在泰山脚下仰望,只见泰山极顶云雾缭绕,给泰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越是神秘,我们探索的兴趣就越高,便跟紧导游,开始了饶有趣味的泰山之旅! 我们乘坐景区巴士来到泰山索道站。刚才在巴士上一路颠簸,没时间观赏泰山的真面目。坐上索道箱后,我急切地端详起周边的景色。一路顺着山势往上走,满眼是绿葱葱的树木,好似浸染在绿海中,我都变成是绿的了,看久了,未免使人觉得单调乏味。忽然,我眼前一亮,在一大片到处泛滥的绿色之中,点缀着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就像一大块石头上镶嵌着一颗宝石似的,格外的显眼美艳。 下了索道,天便下起蒙蒙细雨来,更增添了泰山的神秘感,使人觉

写泰山的诗句古诗

写泰山的诗句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写泰山的诗句古诗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2、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徐文通《岱宗》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李白《游泰山》 5、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7、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8、况有文章山斗。——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9、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黄庭坚《醉蓬莱》 10、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李白《游泰山》 11、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 12、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13、山映斜阳天接水。——佚名《苏幕遮·怀旧》 14、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贾鲁《登泰山》 15、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李白《游泰山》

16、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 17、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8、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贾鲁《登泰山》 1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0、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21、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22、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元好问《登岱》 23、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24、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转关山月。——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6、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7、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28、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9、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山东省乡土地理

山东省乡土地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地形地貌] 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个岛屿组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李白《游泰山》 3、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元好问《登岱》 4、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5、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李白《游泰山》 6、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陆机《泰山吟》 7、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李梦阳《泰山》 8、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陆机《泰山吟》 9、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李白《游泰山》 10、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李白《游泰山》 11、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陆机《泰山吟》 12、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李梦阳《泰山》 13、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 14、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5、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贾鲁《登泰山》 16、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谢灵运《泰山吟》

17、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吟》 18、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咏》 19、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谢灵运《泰山吟》 20、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王旭《游竹林寺》 21、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谢灵运《泰山吟》 22、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李德裕《泰山石》 23、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李德裕《泰山石》 24、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谢灵运《泰山吟》 25、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张志纯《泰山喜雨》 26、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李白《游泰山》其二 27、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其二 28、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游泰山》其一 29、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其一 30、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李白《游泰山》其六 31、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李白《游泰山》其六 32、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李白《游泰山》其三 33、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李白《游泰山》其五 34、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李白《游泰山》其三

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摘要:五岳之首的泰山,庄严神圣,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历代皇帝多以封禅泰山为最高荣誉。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的神圣载体。 关键词:泰山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1 泰山的人文历史底蕴 泰山,东望黄海,西襟黄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济南,以拔地能天之势峙于中国东方,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可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融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一体的世界名山。 泰山人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根据近现代考古发掘证明,泰山周围自远古时是繁衍的中心地带之一。沂源奥陶纪石灰岩洞穴遗址内,有旧石器晚期的少女臼齿其特征较北京猿人进步,故称“智人牙齿”。泰山南麓大汶口遗址和北麓的龙山城子崖遗址均属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研究母系氏族社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原始社会解体和阶级和产生、国家的兴起、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百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相当于炎黄时期,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则相当于尧舜禹时期。我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有伏羲、黄帝、舜、颛顼等4人出生于泰山周围,7个建都于泰山周围,所以王国维说:“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大之虚在陈(今河南淮阳),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今河南偃师)。”自伏羲至炎帝、黄帝、颛顼等华族均发祥于泰山。黄帝生于曲阜燕北的寿丘,活动于泰山周围,《韩非子?十过篇》载,黄帝曾令鬼神于泰山之上。《黄帝玄女战法》说,黄帝曾于泰山之上接受女兵法;黄帝战胜蚩尤后曾为“泰山之稽”。 近几年对城子崖遗址的继续发掘与研究,验证了部分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和夏商周上古三代城址的发掘,证实了《吴越春秋》所载尧舜时期的”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此城廓之始也”是比较可靠的。东夷人高大无比善射弓、后异射日、蚩尤首先将铜兵器用于战争、少昊之子把弓用于战争传说,均在大汶口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址中得到了证实。因此,泰山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三皇五帝活动的结果。 夏商周时期,禹的祖先是黄帝和颛顼,泰山东侧的蒙山,又名东泰山,是夏族的发祥地,一直被三代祭祀。商代的“相土之东都”建在泰山脚下。周天子封长子伯禽于泰山之阳建立了鲁国,封贵戚姜太公到泰山之阴建立了齐国。春秋战国时,齐桓公在泰山会盟诸侯,一匡天下;沿泰山分水岭建千里长城以为防线。 泰山,由于地处祖国东方,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按五行属木,四时属春,五常为仁,八卦为震,星宿为苍龙,所以泰山被古人视为紫气之源,吉祥之地,神灵之宅,万物发育之所,成为天的象征,神的化身。于

中国八大古建筑典型类别

中国八大古建筑典型类别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建筑为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并不断地发展完善,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古建的八个典型类别: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城市公共建筑、园林、民居、桥梁。 宫殿 宫殿是皇帝居住并进行统治的地方,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国家政权和家族皇权的象征。为了突出皇帝权威的至高无上,历朝历代的宫殿建筑虽风格各异,却都显示出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特质。 目前中国发现或保存下来的宫殿建筑或遗址,年代较早的有商代时的二里头宫殿建筑遗址,晚近的有明清时期的紫禁城。 坛庙 坛——即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如北京城内外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祈谷坛、社稷坛等。坛类建筑的共同特征,在于其均形体规整,色调简单庄重,周以壝墙,环以柏树,以造成远隔尘嚣的环境。

坛的形式多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依据。例如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来源于天圆地方之说。天坛所用石料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奇数,是采用古人以天为阳性和以奇数代表阳性的说法。 天坛内的祈年殿,原本琉璃瓦的颜色上檐是青色象征青天,中檐黄色象征土地,下檐绿色象征万物。至乾隆十六年改为三层均蓝色,以合专以祭天之意。 庙——即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庙的建筑形制要求肃穆整齐,大致可分为三类: (1)祭祀祖先的庙 中国古代帝王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宗庙。帝王的宗庙称太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庙制历代不同。贵族、显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仿照太庙方位,设于宅第东侧,规模不一,其中有的宗祠附设义学、义仓、戏楼,功能超出祭祀范围。 北京太庙前殿(前殿面阔11间,进深4间,重檐庑殿顶,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无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一、单选题 (★) 1 . 下列关于海洋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B.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的能源问题 C.在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应重视保护海洋环境 D.从海洋中获得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比铁金属活动性强,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B.所有金属都能与氧气、酸反应 C.只要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它的金属活动性就越强 (★) 3 . 下列关于海水“哂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B.结晶池内母液蒸发得到盐卤(亦称苦卤)属于混合物 C.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的饱和溶液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 4 . 下列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操作图,其中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C.过滤D.蒸发结晶

(★) 5 . 下列矿石与其主要成分对应不一致的是 A.磁铁矿一FeCO3B.铝土矿一Al2O3C.钾长石一KAlSi3O8D.黄铁矿一FeS2 (★) 6 .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Fe+H2SO4=FeSO4+H2↑ B.HCl+AgNO 3AgCl↓+HNO3 C.CaCO3CaO+CO2↑ D.CH4+2O2CO2+2H2O (★★) 7 . 分离混合物是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界中物质的重要方法。分离混合物要根据各成分不同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法是根据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粒子大小不同 B.结晶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C.蒸馏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熔点不同 D.化学沉淀法是根据混合物各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 8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实验时反应前先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 C.测定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湿润pH试纸上,颜色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 9 . 淡化海水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海水中其他离子不能透过)进人左侧的池子,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泰山简介

泰山简介 泰山简介:东岳,初名岱山,亦名岱宗,为我国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它拔地通天,巍然屹立于山东东部,总面积426平方千米,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1987年5月被联合国定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常令世人慨叹,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泰山景区分丽、幽、妙、奥、旷五区,其中丽区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于泰山南麓中路与西路之间的环山路线;幽区绿荫环绕,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于岱庙沿中路至南天门之间;过南天门经天街至绝顶一段,虽地势平坦,然别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称为妙区;泰山之阴为后石坞,此处林木苍郁,花草茂盛,素有奥区之誉;旷区位于大众桥过黑龙潭沿西溪桥至中天门,这里坦途绿荫,溪深谷幽。 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为历代封建帝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从秦、汉起历经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庙主殿天赃殿为我国王大官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来。殿内正中奉把“东岳泰山神”像,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画,东为出巡,西为返回,画面以仪仗人物为主,场景阵势浩大,人物生动逼真。壁画长62米,高3.3米。殿东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传为汉武帝于植。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北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时休息的地方。北厅陈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内有秦李斯小篆《泰!11刻石》。岱庙实为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之综合博物馆,而碑刻艺术之书法,可谓集我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登泰山有东西两路,一般从东路上山至极顶,再回到中天门,循西路的公路下山。东路从岱宗坊开始,至极顶共有9千米,上山蹬道计6293级石阶。中天门是游人小憩或食宿之处,这里还有索道可直上岱顶月现峰。 岱宗坊:建于明代,为泰山之门户。入门不远,路东有王母池,前院为正殿,殿前有王母池和王母泉;后院有七真殿和蓬莱阁。四周浓荫蔽日,为消暑胜地,过去帝王登山多在此小慈。王母池北上不远,牌坊林立,“天门”石坊首当其冲,

泰山十八盘

泰山十八盘 篇一:泰山十八盘 十八盘点评第1名39个泰山景点交通:由中天门至南天门,一段走完大致需要1~2个小时 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 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东为大龙峪,雨季众水归峡,飞泉若泻。 前为新盘口。明万历年间,参政吕坤跨涧建渡天桥,并顺龙峪上源修新盘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登岱顶者上下甚为方便。桥与盘道均毁于清乾隆年间。 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典范,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仰视天门,盘路陡绝,似云梯倒挂。石壁谷两侧有“天门长啸”、“层崖空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诸刻。 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

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岩悬空,侧影似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十八盘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有诗为证: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径丛穷处见,天向隙中观。重累行如画,孤悬峻若竿。生平饶胜具,此日骨犹寒。 地图 | 获取路线第1名泰山39个景点 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十八... 秦泰山刻石 地图 | 获取路线第2名泰山39个景点 1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秦泰山刻石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 大观峰 在玉皇顶盘路东侧,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大观峰摩崖高米,宽米,全文1000字,书体为唐隶,文辞典雅,书法遒劲,颇具盛唐风格。明代文学家王... 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南天门又名三天门,位于十八盘

东营市自然地理

市东营区及各地的东营村。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概况 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东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这里是地球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上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旅游景观之一。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5万亩的槐林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有望不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工业现代化组团式城市。游览胜景----天鹅湖,那里湖光天色,水鸟翔集。 地质 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地貌 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全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4.54%,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泰山吟晋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泰山吟晋陆机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南朝谢灵运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明李梦阳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元王奕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元康渊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 谁似西堂知解脱,不教忧色到朱颜。 巡按谒灵岩名刹礼佛焚香漫继严韵元王珩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 闻道谋身官勇退,得闲何必待功成。 呈灵岩方丈元张士明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 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有山忽北转,宛然梵王居。 云萝隔烟树,经阁参浮图。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峭壁龙蛇窟,悬崖虎豹区。 野猿啼町疃,海鹤舞庭除。 僧闲看贝叶,客至翦新蔬。 胜景跻寿域,禅房列周庐。

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 登泰山元贾鲁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 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 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 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西溪元王旭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 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 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 游竹林寺元王旭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螟烟,长歌下前岭。 酆都峪元李简石洞荒凉树影孤,洲人相语是酆都。泰山石唐李德裕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泰山封禅祭祀建筑的形态演变及其旅游文化开发价值

泰山封禅祭祀建筑的形态演变及其旅游文化开发价值[摘要]泰山封禅祭祀建筑,因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泰山而建,以祭天祀神为基 本功能,以台坛、明堂、庙宇为主要形态,随帝王封禅祭祀的历史发展而演变。至今,泰山封禅祭祀建筑的最后形态——庙宇建筑,仍然得以完整保存,其历史文化价值依然是泰山旅游的核心价值所在。但是,封禅祭祀台坛建筑、明堂建筑却已经消亡,这是泰山文化旅游的一大缺憾。恢复封禅台坛建筑、明堂建筑,重现古代帝王封禅景观,将弥补泰山文化缺失的一环,使泰山封禅祭祀文化景观复归完整,具有巨大的旅游文化价值。 [关键词]泰山封禅;古建筑;旅游文化 泰山古建筑中的封禅祭祀建筑,是专为满足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需要而建,它们以祭天祀神为基本功能,以台坛、明堂、庙宇为主要形态,随帝王封禅祭祀的历史发展而演变。本文试以泰山封禅祭祀建筑三类形态的历史演变为个案,通过史料钩沉和泰山现有建筑遗存考察,探索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祭祀建筑的发展历程,为当今泰山旅游文化开发提供依据。 1泰山封禅祭祀的台坛类建筑 泰山最早的封禅祭祀建筑,已难确证。《尚书·舜典》载:“(舜)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岳,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2]柴望之祭是否筑坛,尚无发现。“周制,十二年一巡狩。”[1]周天子祭祀泰山是否筑坛,也无明确记载,参考《礼记·祭法第二十三》中天子郊祀之制,云:“燔柴於泰坛,祭天也。瘗埋於泰折,祭地也。”泰坛为祭天之坛,在都城南郊。泰折为祭地神之处,在都城北郊。此与泰山封禅天地的方式相同,而明言祭祀的建筑为坛。以此类推,周代时,天子于泰山祭祀天地,应当有坛。 秦代古封禅坛遗址,是可考的泰山最早台坛类建筑,原建筑位于今泰山极顶玉皇庙前,今已为玉皇庙取代,只有一座石阙保存了下来,就是今玉皇庙前的无字碑。其后为西汉封禅坛遗址,在今玉皇庙北部。《史记·封禅书》记汉武帝封禅,“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五色土益杂封。……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记载中至少有两个台坛建筑:泰山下的封坛、山顶的封坛。建材用五色土。大约建筑时用水润土以方便成型,所以坛封好之后,白天太阳照射,蒸发的水气自缝隙中冒出,成为“白云起封中”的景象,被捧为奇迹。从司马迁记载的建筑尺寸看,山下之坛是一座直径一丈二尺、高九尺的坛。这是关于泰山封禅祭祀台坛建筑规模最早的记载。 东汉时,关于泰山封禅祭祀台坛建筑形制的记载更加明确。《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记光武帝刘秀封禅:“二十余步,得北垂圆台,高九尺,方圆三丈所,有两陛。人不得从,上从东陛上。台上有坛,方一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维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