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古建筑典型类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八大古建筑典型类别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建筑为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并不断地发展完善,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古建的八个典型类别: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城市公共建筑、园林、民居、桥梁。
宫殿
宫殿是皇帝居住并进行统治的地方,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国家政权和家族皇权的象征。为了突出皇帝权威的至高无上,历朝历代的宫殿建筑虽风格各异,却都显示出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特质。
目前中国发现或保存下来的宫殿建筑或遗址,年代较早的有商代时的二里头宫殿建筑遗址,晚近的有明清时期的紫禁城。
坛庙
坛——即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如北京城内外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祈谷坛、社稷坛等。坛类建筑的共同特征,在于其均形体规整,色调简单庄重,周以壝墙,环以柏树,以造成远隔尘嚣的环境。
坛的形式多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依据。例如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来源于天圆地方之说。天坛所用石料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奇数,是采用古人以天为阳性和以奇数代表阳性的说法。
天坛内的祈年殿,原本琉璃瓦的颜色上檐是青色象征青天,中檐黄色象征土地,下檐绿色象征万物。至乾隆十六年改为三层均蓝色,以合专以祭天之意。
庙——即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庙的建筑形制要求肃穆整齐,大致可分为三类:
(1)祭祀祖先的庙
中国古代帝王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宗庙。帝王的宗庙称太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庙制历代不同。贵族、显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仿照太庙方位,设于宅第东侧,规模不一,其中有的宗祠附设义学、义仓、戏楼,功能超出祭祀范围。
北京太庙前殿(前殿面阔11间,进深4间,重檐庑殿顶,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
(2)奉祀圣贤的庙
最著名的是奉祀孔丘的孔庙,又称文庙,孔丘被奉为儒家之祖,汉以后历代帝王多崇奉儒学,孔庙中以山东省曲阜市孔庙规模最大。奉祀三国时代名将关羽的庙称关帝庙,又称武庙,有些地方建三义庙,合祀刘备、关羽、张飞。许多地方还奉祀名臣、先贤、义士、节烈等,如河南省南阳市和四川省成都市奉祀三国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武侯祠”,河南省汤阴县和浙江省杭州市奉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岳飞庙”和“岳王庙”。
(3)祭祀山川、神灵的庙
中国从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并设庙奉祀,最著名的是奉祀五岳——嵩山、泰山、华山、衡山、恒山的神庙,其中中岳嵩山的中岳庙和东岳泰山的岱庙规模最为宏大。还有大量源于各种宗教和民间习俗的祭祀建筑,如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财神庙等。
陵墓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中国古代的多数帝陵在平面布局上,以建筑群组在平面上展开和创造空间环境为特
点,将陵山置于陵园的最后,其前建陵门,陵门前辟神道,神道两侧设华表、石兽、石人和碑碣,最前端设献殿。同时,陵园内遍植松柏,增添了整个陵园肃穆庄重的气氛。
一些古代的陵墓前建有一种威仪性的建筑——墓阙,其使用者除了帝王也有官吏。汉代的一些墓阙保留至今,如高颐阙、冯焕阙等。帝陵前的阙建在陵园门两侧,以标示陵之入口。三出阙体现了阙的最高规格。
宗教建筑
(1)佛教
中国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的同时,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
佛寺——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组成的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院落式布局的佛寺建筑,分为宗教活动及生活用房两部分。坐落于中轴线上的主院落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僧众的生活用房则集中在寺院的后半部分。在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整个寺院的入口。山门内左右两侧分设钟、鼓楼。中央正对山门的是天王殿,常做成三间穿堂形式的殿堂。穿过天王殿,进入第二个院落,座落在
正中主轴上的是正殿,常名为“大雄宝殿”。正殿对于整个佛寺建筑群体是中心建筑物,它不论在建筑体积和质量,都在其他单体建筑之上。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层楼阁形式。正殿后一进院落,常建筑二层“藏经楼”。另外,多在主轴院落两侧布置僧房、禅堂、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
小型的寺庙,一般只有一进院落——进山门迎面就是大殿,两厢为僧房。佛寺建筑群组中常布置一系列附属建筑,如山门前的牌坊、狮子雕刻、塔、幢、碑等。
佛塔——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槃后的舍利,被分成八万四千份,在世界各地建塔加以供奉。分为楼阁式、密檐式、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单层亭阁式五种。
楼阁式是我国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这种塔的每层间距相近且比较大,一般每层都设有券门(拱门)或假门,一眼望去就象一座高层的楼阁。塔身内部一般是空心的,设有砖石或木制的楼梯可攀登。很多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在每一层塔身外部都设有环形走廊平台及栏杆,可供人们登临远眺。另外有的楼阁式塔在第一层有外廊(也叫“副阶”),外廊加强了塔的稳定性,也使其更为壮观,并且能有效地防止地基被雨水冲刷,提高了塔的寿命。楼阁式塔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的佛塔。现存著名的楼阁式
古塔有陕西西安大雁塔、山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广州六榕寺花塔、上海龙华塔和河南开封佑国寺琉璃塔(铁塔)等。
密檐式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演变来的,多为砖石结构。这种塔的第一层(底层)很高大,设有门窗,有的雕刻佛像或佛经故事;而第一层以上各层之间的距离则特别短,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着,檐与檐之间不设门窗,因而叫做“密檐”。塔身内部多为实心,也有空心,但大多不能攀登。从南北朝到宋金时期,密檐式塔在我国北方地区非常流行,现存的密檐式塔也多分布在北方,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很少再建造密檐式塔了。现存密檐式塔的数量仅次于楼阁式塔,且二者加起来则占了我国现存古塔的绝大多数。现存著名的密檐式塔有陕西西安小雁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京天宁寺塔等。
喇嘛式(宝瓶塔)多分布在藏传佛教(喇嘛教)传播的地区,其外形与印度的窣堵坡极像。塔的下部是一个高大的基座,上面是圆形或圆柱形的塔身和一圈圈向上收缩的细高的塔颈,环圈多为十三层,称为十三天相轮。塔刹上有的还设有华盖和宝珠。塔身一般刷成白色,显得素雅庄重,有些还在侧面开有眼光门。著名的北京妙应寺白塔、天津蓟县白塔、五台山白塔。
金刚宝座式塔的基本特征是:下面有一个高大的基座,座上建有五塔,位于中间的一塔比较高大,而位于四角的四塔相对比较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