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
中国钨冶炼工艺发展历程及技术进步
![中国钨冶炼工艺发展历程及技术进步](https://img.taocdn.com/s3/m/01b8068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c.png)
中国钨冶炼工艺发展历程及技术进步
中国钨冶炼产业的历史由来已久,可追溯至古代舜帝时期。
自古至今,中国的钨冶炼工艺技术及产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世纪,在上世纪初期,中国实现了传统工艺的硕果累累,用大量的人力材料和粗加工建立起钨冶炼行业。
20世纪40年代,中国受到外国技术的强力推动,开发出系列高效冶炼技术。
50年代,以服装英为代表的钨冶炼技术在中国大大提高了工艺水平,令钨冶炼行业达到一定的先进水平。
从70年代起,随着市场开放和科技进步,中国钨冶炼特别是耐火材料的开发技术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
80年代至今,技术改进和创新使得中国钨冶炼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粉煤灰高端脱硫、凯林斯技术和改进分子筛合成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使得中国钨冶炼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浅谈材料历史发展与材料成型技术
![浅谈材料历史发展与材料成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3c7b26360cba1aa911da45.png)
浅谈材料历史发展与材料成型技术前言:作为一名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的在校本科生,研究材料发展与本专业的关系是一种专业知识的扩展也是对自身能力的增强。
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材料发展史以及相应材料成型技术的发展史。
摘要:石器时代第一次材料技术革命铜的熔炼以及铸造技术铁器时代铁的规模冶炼技术、锻造技术第二次材料技术革命”钢铁陶瓷有色金属混凝土高分子材料一、历史沿革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宏观来看,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导。
而材料和材料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应归功于金属材料制备和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
人类从漫长的石器时代进化到青铜时代(有学者称之为“第一次材料技术革命”),首先得益于铜的熔炼以及铸造技术进步和发展,而由铜器时代进入到铁器时代,得益于铁的规模冶炼技术、锻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所谓“第二次材料技术革命”)。
直到16世纪中叶,冶金(金属材料的制备与成型加工)才由“技艺”逐渐发展成为“冶金学”,人类开始注重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金属材料的组成、制备与加工工艺、性能之间的关系,迎来了所谓的“第三次材料技术革命”—-人类从较为单一的青铜、铸铁时代进入到合金化时代,催生了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材料合成技术、符合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而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尖端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对高性能先进材料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促成了一系列新材料和新材料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一般而言,材料需要经历制备、成型加工、零件或结构的后处理等工序才能进入实际应用,因此,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与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材料的性质一起,构成了决定材料使用性能的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先进工业国家对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十分重视。
美国制定了“为了工业材料发展计划”,其核心是开放先进的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提高材料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未来工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
大石桥市荣源镁矿有限公司简介
![大石桥市荣源镁矿有限公司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39503db76a20029bd642d18.png)
大石桥市荣源镁矿有限公司简介一、历史沿革大石桥市荣源镁矿有限公司于1985年建厂生产冶金镁砂,历经20多年的发展,从一个小厂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实力的耐火材料厂。
1998年12月与日本企业合资成立了大石桥市品川荣源连铸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产品荣获辽宁省200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4年9月,树脂厂建成投产。
1999年9月,北京科技大学荣源连铸耐火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成立,该中心为省级研发技术中心。
2004年4月,辽宁荣源浦铁炉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二、基本情况大石桥市荣源镁矿有限公司属私营企业。
公司法定地址为: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永安镇砀石山村。
公司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约2.1亿元。
公司主要经营和业务范围:耐火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检测及技术咨询;各型炉窑耐火材料的设计、修砌及维护。
同时大力发展在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空分和物料处理系统等领域的工程总承包,成套设备出口和冶金原材料贸易。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
2008年公司生产致密定型耐火制品3.94万吨,生产不定型耐火制品3.01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
三、主要产品及工艺装备主要设备有:GZG633同步振动给料机、2PGS750×500双辊破碎机、电热干燥窑、2500T抽真空磨擦压砖机、1000吨磨擦压砖机、600L混料机等生产设备。
公司产品主要以耐火材料为主,主要产品有:连铸功能耐火材料、镁碳砖、铝镁碳砖、镁碳质整体出钢口、散状耐火材料。
此外,公司还生产酚醛树脂结合剂、硼酸镁晶须、硫酸镁、醋酸镁、磷酸镁、氢氧化镁等产品。
四、机构与人事(一)行政组织机构公司共有内务部、供应部、销售计划部、技术质量部、进出口部5个职能部门。
两个合资公司:大石市品川荣源连铸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和辽宁荣源浦铁炉材有限公司。
两个直属厂:机修厂和树脂厂。
一个省级技术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荣源连铸耐火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消防服发展历史
![消防服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6bcf3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9.png)
消防服发展历史消防服是消防员在扑灭火灾和救援行动中所穿戴的特殊服装,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消防服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对消防服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
古代的消防员通常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装备,例如水桶、湿布等,来扑灭火灾。
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消防员在火场中扑救火灾时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消防员在火场中的安全问题,于是开始研发更加安全的消防服。
在古代,消防服通常由耐火材料制成,如动物的皮革和麻布等。
这些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火焰和高温。
然而,由于材料的局限性,这些消防服并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消防员仍然面临着火灾的威胁。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种纤维材料开始应用于消防服的制作中。
这些特种纤维材料具有耐火、耐高温和防护性能。
例如,阻燃纤维材料可以有效地阻隔火焰和高温,保护消防员免受火灾的伤害。
此外,防水材料的应用也使消防服能够在救援行动中有效地抵御水的侵入,保持消防员的干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消防服的设计也越来越先进。
现代消防服通常采用多层面料结构,包括外层、隔热层和内衬层。
外层通常采用阻燃材料,能够防止火焰和高温的侵害。
隔热层则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导,保护消防员的皮肤不受伤害。
内衬层则具有透气性能,能够保持消防员的舒适感。
现代消防服还配备了各种功能模块,如呼吸器、通讯设备等。
呼吸器能够提供消防员所需的新鲜空气,保证其在有限的氧气环境中正常呼吸。
通讯设备则能够提供消防员与指挥中心的实时通讯,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消防服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从古代的简陋材料制作到现代的多层结构设计,消防服不断提升着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性和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消防服的性能还将不断提高,为消防员的工作提供更好的保护。
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科-开题报告-参考文献版
![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科-开题报告-参考文献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9dc145336c1eb91a375df0.png)
目录1 文献综述 ................................................................................................................ - 1 - 1.1 引言................................................................................................................. - 1 -1.2 水泥的生产...................................................................................................... - 2 -1.2.1 水泥的生产工序 .............................................................................. - 2 -1.2.2 水泥熟料及其形成过程................................................................... - 3 -1.3 水泥回转窑...................................................................................................... - 4 -1.3.1 水泥窑的发展历史 .......................................................................... - 4 -1.3.2 水泥回转窑的组成和应用............................................................... - 5 -1.3.3 窑内各带的划分 .............................................................................. - 6 -1.3.4 水泥回转窑运行机制....................................................................... - 8 -1.4 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 - 8 -1.4.1 历史、发展历程与现状................................................................... - 8 -1.4.2 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损毁机理 ......................................................... - 11 -1.4.3 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要求............................................................. - 12 -1.4.4 窑内各部位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 - 14 -1.4.5 回转窑用碱性耐火材料种类及存在的问题 .................................. - 15 -1.5 镁质耐火材料的技术现状 .............................................................................. - 16 -1.5.1 镁质耐火材料的相组成................................................................. - 17 -1.5.2 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 - 17 -1.5.3 镁质耐火材料的发展..................................................................... - 18 -1.6 镁基多元复相耐火材料.................................................................................. - 19 -1.6.1 MgO-FeO n质耐火材料................................................................... - 19 -1.6.2 MgO-CaO质耐火材料 ................................................................... - 20 -1.6.3 MgO-Fe2O3-CaO质耐火材料......................................................... - 21 -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23 -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 23 - 3.1 研究内容........................................................................................................ - 23 - 3.2 实验方案及原理............................................................................................. - 24 -3.2.1 试验原料........................................................................................ - 24 -3.2.2 试样制备........................................................................................ - 24 -3.2.3 性能检测........................................................................................ - 25 -3.2.4 耐火砖与水泥熟料反应................................................................. - 28 -3.3 预期目标........................................................................................................ - 28 -4 进度安排 .............................................................................................................. - 28 - 参考文献.................................................................................................................. - 29 -1 文献综述1.1 引言水泥是我们日常见到的建筑中使用到的主要材料,具有许多其他材料没有的优良性能,例如,与普通塑料相比,水泥不易老化;与钢铁材料相比,水泥不易生锈。
耐火材料结构与性能基础
![耐火材料结构与性能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46c1a524431b90d6c85c7bf.png)
耐火材料结构与性能讲义重点介绍常用耐火材料的结构、基本性能等知识。
耐火材料可用作高温窑炉等热工设备的结构材料以及工业用的高温容器和部件,能承受在其中进行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及机械作用。
是冶金、玻璃、水泥、陶瓷、机械热加工、石油化工、动力和国防工业等高温工业所必须的重要基础材料。
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一些内容:定义和概念;不同耐火材料制品的组成、性能; 耐火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耐火材料热震稳定性和结构的关系 耐火材料抗侵蚀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耐火材料的耐碱性;其它镁砖高铝砖刚玉砖镁铬砖相关基础知识一、耐火材料的定义传统的定义:耐火度不小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ISO的定义:耐火度不小于1500℃的非金属材料及制品;二、耐火材料的分类主要有使用温度、化学属性、组成、生产工艺、材料形态等多种分类方法。
1、根据耐火度的高低普通耐火材料:1580℃~1770℃高级耐火材料:1770℃~2000℃特级耐火材料:>2000℃2、依据形状及尺寸的不同标普型:230mm×113mm×65mm;不多于4个量尺,(尺寸比)Max:Min<4:1;异 型:不多于2个凹角,(尺寸比)Max:Min<6:1; 或有一个50~70°的锐角;特异型:(尺寸比) Max:Min<8:1;或不多于4个凹角;或有一个30~50°的锐角;3、从外观来分砖制品:烧成砖、不烧砖;散状耐火材料;4. 按化学属性分类大致可分为酸性耐火材料、中性耐火材料、碱性耐火材料。
化学属性对于了解耐火材料的化学性质,判断耐火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接触物之间的化学作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除承受高温作用外,往往伴随着熔渣(液态)及气体等化学侵蚀。
为了保证耐火材料在使用中有足够的抵抗侵蚀介质侵蚀能力,选用的耐火材料的化学属性应与侵蚀介质的化学属性相同或接近。
(1)酸性耐火材料通常是指其中含有相当数量二氧化硅的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制备工艺_
![耐火材料制备工艺_](https://img.taocdn.com/s3/m/0c82bd5d77232f60ddcca1f2.png)
耐火材料制备原理及工艺摘要耐火材料是一种耐火度不低于1580℃,有较好的抗热冲击和化学侵蚀的能力、导热系数低和膨胀系数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其主要是以铝矾土、硅石、菱镁矿、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原料经加工后制造而成的。
其应用是用作高温窑、炉等热工设备的结构材料,以及工业用高温容器和部件的材料,并能承受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及机械作用。
主要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
耐火材料的发展在国民工业生产的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工艺,其当代的发展已经是能独立研发各种性能较为优越的耐火材料,但依然存在各种缺点和不足。
关键词耐火材料分类,原理工艺,前景前言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材料。
一般是指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的材料和制品,耐火度是指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达到特定软化程度时的温度,它标志材料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是高温技术的基础材料。
没有耐火材料就没有办法接受燃料或发热体散发的大量热,没有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也没有办法使高温状态的物质保持一定时间。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不但对耐火材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耐火材料有特殊要求的品种越来越多,形状越来越复杂。
其成产流程大多如图1-1。
图1-1耐火材料的生产流程[1]1耐火材料的分类和性能要求1.1分类1.1.1按组成来分耐火材料可分为硅质制品、硅酸铝质制品、镁质制品、白云石制品、铬质制品、锆质制品、纯氧化制品及非纯氧化物制品等。
1.1.2按工艺方法来划分可分为泥浆浇注制品、可塑成形制品、半干压成形的制品、由粉末非可塑料捣固成形制品、由熔融料浇注的制品、经喷吹或拉丝成形的制品及由岩石锯成的天然制品等。
1.1.3根据耐火度来分可分为普通耐火材料制品,其耐火度为1580℃ ~1770℃;高级耐火材料制品,其耐火度为1770℃~2000℃;特级耐火材料制品。
材料的发展史
![材料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04aec0e7f1922791788e82c.png)
青铜戈
青铜头盔
越王勾践剑
➢ 青铜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铸造武器,如钺、戈、
矛、戟、刀、剑、弩、镞、盔等。青铜武器相对于
石制和木制武器来说,其威力如同枪炮对刀戟;
➢当军队和战争成为一个国家的暴力机器和手段的 时候,青铜以它的强度和硬度频频向统治贵族领取 赫赫战功。
青铜工具
青铜斧
青铜犁
➢春秋初期,出现大量青铜工具(斧、锯、凿、锥等)
石刀
石斧
精品课件
石针 13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极其落后,人类社会的生产 力也极端低下,社会发展极其缓慢,人类文明也是 相当简单和粗俗的。
旧石器工具
简单的人类文明
精品课件
14
(2)陶器(无机非金属材料)
• 据考古学家分析,距今约一万年前陶器开始出现, • 人们用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为主的混合物,
➢ 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人类从自然中可直接获取,经过 简单的加工就可为人类所用。
➢ 主要是骨、牙、皮、毛、竹、木、石等天然材料,并 进行粗糙加工,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骨针
竹筷
石制品
精品课件
皮毛制品
12
典型的天然材料—石器
• 区别、选用各种石头,创造出刀、斧、针各种器具, 用于生产、生活和战争。
• 从挖掘的人类当年所使用的各种用途的锋利石片,可 以想象人类远祖的艰苦。
磨制石器
精品课件
养畜业
20
陶向瓷的过渡
• 陶器不致密、易渗漏、强度也 不高。
• 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发 明了釉瓷。
• 炉窑温度达到1200℃,能将金 属氧化物烧制成釉瓷,标志着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 瓷的质地比陶更细腻,外观更 美观,用途更广泛,
基板和FR4的介绍
![基板和FR4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7eb000f03d8ce2f0066236a.png)
什么是基板什么是基板,基板就是制造PCB的基本材料,我们一般时说什么是基板的情况下,指的基板就是覆铜箔层压板,本文介绍什么是基板,基板的发展历史,以及基板的分类方法以及执行标准。
一、什么是基板现今,印制电路板已成为绝大多数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主要组件。
单、双面印制板在制造中是在基板材料-覆铜箔层压板(Copper-(2lad I。
aminates,CCI。
)上,有选择地进行孔加工、化学镀铜、电镀铜、蚀刻等加工,得到所需电路图形。
另一类多层印制板的制造,也是以内芯薄型覆铜箔板为底基,将导电图形层与半固化片(Pregpr’eg)交替地经一次性层压黏合在一起,形成3层以上导电图形层间互连。
因此可以看出,作为印制板制造中的基板材料,无论是覆铜箔板还是半固化片在印制板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导电、绝缘和支撑三个方面的功能。
印制板的性能、质量、制造中的加工性、制造成本、制造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板材料。
二、基板的发展历史基板材料技术与生产,已历经半世纪的发展,全世界年产量已达2.9亿平方米,这一发展时刻被电子整机产品、半导体制造技术、电子安装技术、印制电路板技术的革新发展所驱动。
自1943年用酚醛树脂基材制作的覆铜箔板开始进入实用化以来,基板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
1959年,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制作出第一块集成电路,对印制板提出了更高的高密度组装要求,进而促进了多层板的产生。
1961年,美国Hazeltine Corpot ation公司开发成功用金属化通孔工艺法的多层板技术。
1977年,BT树脂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给世界多层板发展又提供了一种高低Tg 的新型基板材料。
1990年日本IBM公司公布了用感光树脂作绝缘层的积层法多层板新技术,1997年,包括积层多层板在内的高密度互连的多层板技术走向发展成熟期。
与此同时,以BGA、CSP为典型代表的塑料封装基板有了迅猛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不含溴、锑的绿色阻燃等新型基板迅速兴起,走向市场。
近代机制粘土砖发展史
![近代机制粘土砖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daa6ca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3.png)
近代机制粘土砖发展史
古代耐火材料起源于青铜器时代中期,使用经简单加工的耐火原料。
19世纪上半叶,制成粘土砖和硅砖在高炉和炼钢炉中应用。
到20世纪上半叶,耐火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发展对冶金工业技术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而定形耐火材料中又以粘土砖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粘土砖的部分性能及发展历史。
粘土砖以作骨科,耐火粘土作结合剂制成的Al2O3含量为30~48%的耐火材料制品。
粘土砖是历史最久、应用最广泛的耐火材料。
70年代中国粘土砖产量约占耐火材料总产量的65%左右,美、英、日等国约占40~50%。
制造粘土砖的原料是粘土质矿物。
天然耐火粘土一般可分为硬质粘土和软质粘土。
在耐火材料制造工艺中,前者大多数经煅烧后用作熟料;后者加水后,塑性好,容易烧结,多用作结合剂。
中国山东等地焦宝石(硬质)和苏州粘土(软质)都是中外闻名的优质耐火粘土。
粘土矿物主要有高(Al2O3·2SiO2·2H2O)、地开石(成分与高岭石相同,但晶格常数不同)、蒙脱石(Al2O3·4SiO2·6H2O)和云母类矿物。
中国的粘土砖Al2O3含量一般多在40%以上,Fe2O3含量小于2.0~2.5%。
配料中熟料为65~85%,结合粘土为35~15%。
将粉碎的结合粘土和磨细的熟料混磨,再与颗粒熟料一起配制成半干泥料,高压成型,在约1400℃下烧成,性能较好。
粘土砖在高温下呈弱酸性,抗碱性熔渣侵蚀的能力稍差,但随Al2O3含量提高而增强。
热稳定性较硅砖、镁砖(见镁质砖)等为好。
世界优秀耐火材料企业简介及耐火材料发展展望
![世界优秀耐火材料企业简介及耐火材料发展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317032d48d7c1c708a145bb.png)
2012年12月从COOKSON公司剥离,成为独立公司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250
156
169
185
229
245
271
300
368
415
542
738
731
705
711
739
746
757
769
90
91
92
个最大公司合并 1995年被RHI控股
1959/1960年建立 Leoben研发中心 1881年在奥地利发现菱 镁矿,1899年建工厂
1999年合并美国公司,在2001年被剥离
成立1919年意大利公司,在1993年被RHI控股
1834年建立德 国第一个粘土 砖厂Didier 1908年在奥地利发现另外菱镁矿, 建立后来的Radex Austria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budget 08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历史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d5be3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e.png)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历史钢铁行业的技术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1850年代,英国人贝塞麦发明了底吹空气的酸性转炉炼钢工艺。
随后,在19世纪70年代,托马斯发明了碱性耐火材料和碱性炉渣的底吹空气转炉炼钢技术,实现了钢液的脱磷且脱磷在脱碳后进行。
在19世纪60年代,西门子和马丁分别发明了“西门子-马丁炉炼钢工艺”,即在高温蓄热室结构的炉子内使用铁矿石为氧化剂实现铁液脱碳的炼钢过程。
这种技术使得钢中氮含量降低,冶炼炉容积可以达到几百吨,还可以使用废钢。
到20世纪初,这项技术完全取代了贝塞麦的底吹空气转炉炼钢技术。
另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底吹氧气炼钢技术和顶底复吹技术逐渐出现并被广泛采用。
在炼钢电弧炉方面,19世纪70年代,西门子建造了第一座试验用的炼钢电弧炉,而到了20世纪初,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三相埃鲁电弧炉,开始了电弧炉炼钢的实践。
在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史也颇具特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业在苏联的援助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钢铁工业的发展道路曲折,尽管走了许多弯路,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1978年,中国的钢铁产量为3178万吨,居世界第5位。
改革开放后,钢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新建了一批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并对一些老企业进行了挖潜改造,钢铁产量以每年400到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
钢铁行业的发展历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进步的过程,更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创新,钢铁行业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钢铁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气污染: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废气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
2.废水污染: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油污、酸碱等有害物质。
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水资源利用。
城事:百年老厂化身影视基地——走进青岛耐火材料厂
![城事:百年老厂化身影视基地——走进青岛耐火材料厂](https://img.taocdn.com/s3/m/070c60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3.png)
百年 厂化身影视基地Qingdao Refractory Material Factory ——走进青岛耐火材料厂
042
043
044
化的新生命。
产业园抓住机遇,着眼满足
影视拍摄需要、提升摄制产出能力,打造
影视基地。
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剧目《京港
爱情故事》在此拍摄,作为香港回归重点
电视剧播出。
耐火厂影视基地蕴含着历史价值、艺
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在历
史演变中保留下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
明一暗,象征着历史与未来的孪生。
从这
个意义上讲,它并非普通的建成遗产,它
的价值,源于半个多世纪产业变迁中形成
的历史积淀。
老旧工厂是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财
富。
如今的耐火厂成为了影视基地,每年
有多部电影、宣传片在这里完成取景和拍
摄。
回忆近百年来民族工业的风风雨雨,
展望下一个百年的美好新生。
045。
世界优秀耐火材料企业简介及耐火材料发展展望
![世界优秀耐火材料企业简介及耐火材料发展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af9943548d7c1c708a145f5.png)
国际标杆--维苏威研究——90年代后期以后频繁的收购兼并
围绕北美—利基市场展开 收购兼并,适度国际化
收购S/G生产线(滑板水 口类),建立功能件领域
的市场优势
非钢战略落地中国 围绕中国钢铁巨头布局
业务分拆的对象为隔热材 料和非核心技术业务,生
产退出发达国家
2002-收购SIR (德国)、共享 PREMIER HERNIC REFRACTORIES (南非) 和 AG REFRACTORY SERVICES (澳大利亚)
非金 属
环 保 石
化
耐火材料
钢铁工业
玻璃
耐火材料---基础工业不可替代的材料 水泥石灰
非金 属
环 保 石
化
耐火材料
钢铁工业
玻璃
2009年在奥地利、土耳其和意大利生产74.6万吨镁砂和19.7万吨白云石;2011年达到130万吨 RHI原料满足公司50%产品需求
原材料矿产资源 提供完善的耐火材料及服务
2012年12月从COOKSON公司剥离,成为独立公司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250
156
169
185
229
245
271
300
368
415
542
738
731
705
711
739
746
757
769
90
91
92
2012年完成了对INTERSTOP公司的
公收购司,概有览了自己独立的滑动水口
机构公司
耐火材料---基础工业不可替代的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932f4e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3.png)
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冶铁技术的进步不仅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前,中国的冶铁技术相对落后。
此时铁器的制作主要依赖一种叫做“陶寒”的冶炼方式,即在陶质的容器中加热铁矿石,通过高温将铁矿石还原成铁。
然而,这种陶寒冶炼方式存在着炉温不稳定、冶炼产量低、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等问题。
然而,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人们开始使用较为先进的冶炼方式,例如采用坩埚冶炼法。
坩埚是一种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
通过坩埚冶炼法,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冶炼过程中的温度,提高冶炼效率,并且降低了铁矿石的损耗。
与此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也在金属合金的制备方面有了突破。
从出土的青铜和铁器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不同金属的合金化,例如铁和锡的合金。
这种合金化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它使得铁器不仅更加坚固耐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持锋利。
除了冶炼方式和金属合金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还在铸造和炼钢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铸造方面,人们开始采用砂型铸造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更好地塑造复杂的铁器形状,从而推动了铁器的设计创新。
在炼钢方面,人们通过反复烧炼和锻打铁矿石,逐渐改善了铁的质地和韧性,生产出更为优质的钢铁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进步,不仅改善了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
冶铁技术的进步,使得生产工具和武器的制造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为农业生产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同时,冶铁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商业和交通的繁荣,因为优质的铁器对于运输和交换来说至关重要。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它不仅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也为社会发展和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中汲取经验,不断推动科技和工艺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
![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e36093b8f121dd36a32d824e.png)
Created by Wlz
Settings of My Documents
对钢渣的耐蚀性好,但抗热振性较差,高温荷重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温度较低。碳质耐火 材料有碳砖、石墨制品和碳化硅质制品,其热膨胀系数很低,导热性高, 耐热振性能好, 高温强度高, 抗酸碱和盐的侵蚀, 不受金属和熔渣的润湿, 质轻。广泛用作高温炉衬材料,也用作石油、化工的高压釜内衬。 碱性耐火材料以氧化镁、氧化钙为主要成分,常用的是镁砖。含氧化 镁 80%~85%以上的镁砖,对碱性渣和铁渣有很好的抵抗性,耐火度比粘 土砖和硅砖高。主要用于平炉、吹氧转炉、电炉、有色金属冶炼设备以及 一些高温设备上。 在特殊场合应用的耐火材料有高温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镧、 氧化铍、氧化钙、氧化锆等,难熔化合物材料,如碳化物、氮化物、硼化 物、硅化物和硫化物等;高温复合材料,主要有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 和纤维增强陶瓷等。
耐火材料的起源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耐火材料工业革命前后高炉焦炉热风炉用耐火材料近代后期新型耐火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现代耐火材料制造技术及主要技术进步以及对未来耐火材料发展的展望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相伴出现大致起源于青铜器时代中期
Settings of My Documents
1. 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1.10. 使用后耐火材料的回收利用
钢铁企业是耐火材料的消耗大户,用后的耐火材料若不加利用,不仅 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带来环境污染。如加以利用,生产出可使用的不定型 耐火材料和其他材料,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大大降低了耐火材料的成 本和炼钢成本。 国内对用后的耐火材料的应用主要是:用后的镁碳砖贴补转炉或电炉 炉衬或加工成颗粒作为电炉填充料,或者再重新加工成耐火材料。 重新加工成耐火材的工艺是:回收后的耐火镁碳砖经粉碎、挑拣、水 化等处理后,加少量添加剂及 40%热固性酚醛树脂作结合剂,重新压制成 型。 国内宝钢对转炉和钢包渣线的用后的镁碳砖进行了再生制备, 在其 300t 钢包渣线上应用后,钢包使用寿命达 82 次,渣线严重出侵蚀速度每炉 1.28mm,与同期使用的新镁碳砖相比,性能稍优。
浅议我国硅酸铝质耐火材料发展情况
![浅议我国硅酸铝质耐火材料发展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9d854c8eb9d528ea81c779dd.png)
高纯化、 品种不定形化发展。 国以来, 国制造 了不少具 建 我了丰 富的 生产 硅 酸 铝质 取
耐火材料 的经验 。耐火材料主要还是硅酸铝质 , 占耐火材
料总量的 8 5%以上 ,高铝 质 和 不定 形 耐 火 材料 也 逐 年上
系列 为人工合成的碳化物, 硅化物 , 硼化物 , 氮化物这类难 熔化合物 以及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制成 的特殊耐火材料。 纯 氧化物制品不但具有很高的耐火度和致密度, 而且还有很 高的高温 结构强度, 良好的热震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
近 2 年来,硅酸盐铝质耐火材料 向优质高效方向迈 0 进, 粘土硅在逐年下 降, 高铝制 品逐年上升 , 普通粘土砖总 量虽有下降趋势 , 但在工业窑炉及热工设备上 的作用并没
金属光泽 、 随温度升高导电性减少、 相当高的导电性等 。 此
外, 这些化合物带有很高的硬度 , 能用于切 削技术, 有很高
有半硅质 、 粘土质 、 高铝质及莫来石质砖等。 为适应近代技术的发展 , 耐火材料也面临着一个新发
展, 这就要求耐火材料应用化学纯度高的原料, 使制品具有
致密度大, 耐温度急变 , 在真空和各种气氛中能耐熔融金属
的侵 蚀 作 用 , 以及 高温 机 械 强 度 高 , 抵抗 蠕 变 等性 能 。 能
高铝砖 的, 使用达 10次以上 。我国一级烧 高铝砖寿命达 0 3—7 。焦炉用粘土砖 与 日本同类产 品质量相似 。我 国 1 次 4 自 的莫来石板 , 制 耐侵蚀、 无裂纹 、 光滑度 , 不粘渣 等, 均优 于不烧 高铝砖, 国研制的鱼雷包用 的莫来石砖超过了 日 我
本标 准 指 标 。莫 来 石质 塞 头 砖 , 厂 使 用 稳 定在 四 小 时 以 钢
陶瓷纤维的制备与发展
![陶瓷纤维的制备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5e8b00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8.png)
陶瓷纤维的制备与发展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陶瓷纤维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陶瓷纤维的制备技术和生产工艺,概述了陶瓷纤维的一系列优异功能,因陶瓷纤维的优异性能,使得陶瓷纤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并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展历史、性能、用途、制备技术、发展趋势一、陶瓷纤维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陶瓷纤维是一种具有陶瓷化学组分、纤维状轻质耐火的材料,是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增强纤维的主要品种。
陶瓷纤维于70年代末在中国开始工业生产。
80年代,陶瓷纤维的应用得到了驯熟推广,但其使用温度范围均在100℃一下,应用技术简单而落后。
进入90年代,随着含锆纤维的开发和多晶氧化铝纤维的应用推广,使得温度提高至1000~1400℃,但由于产品质量的缺陷和应用技术的落后,应用领域和应用方式受到了制约,如多晶氧化铝纤维不能制成纤维毯,产品规格单一,以散免、混合纤维或纤维块为主。
虽然产品的使用温度有所提高,但是强度很差,限制了应用范围,也缩短了使用寿命。
目前大多用于原有炉衬内贴面,节能效果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含锆纤维是融合法生产的一种用途广泛、成本较低的硅酸铝系中档陶瓷纤维产品,其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350℃,可大量作砌筑各种炉窑的热面或全纤维炉衬,但目前国内产品在这方面的质量和应用开发还较为滞后。
含锆纤维的使用温度比含铬纤维的较低,含铬纤维的使用温度可达1400℃,属于融合法生产的硅酸铝系陶瓷纤维,价格远低于多晶纤维,在国内外运用广泛。
【1】二、陶瓷纤维的分类及性能用途陶瓷纤维的发展非常迅速,品种繁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其矿物组分分为玻璃态纤维和多晶纤维两大类。
按其微观结构形态分分为非晶质纤维和结晶质纤维。
按使用温度分分为低档陶瓷纤维(使用温度800~1100℃)、中档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200`1300℃)、高档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300~1500℃)。
按材料形态分分为散状陶瓷纤维、定形陶瓷纤维、不定形陶瓷纤维和混配陶瓷纤维。
耐火浇注料发展历史
![耐火浇注料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a8b62cb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c.png)
耐火浇注料发展历史《耐火浇注料发展历史》篇一耐火浇注料,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很专业、很厉害的样子。
它的发展历史那可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大戏呢。
咱先把时间轴拉回到很久以前,可能那时候还没有“耐火浇注料”这个洋气的名字。
我就瞎想啊,也许在古代的那些个打铁的工坊里,铁匠们就已经在摸索一些能够耐高温的材料了。
他们可能会把一些黏土啊,还有那种特别硬的石头粉末混在一起,就像咱们现在做泥巴饼一样,然后涂在熔炉的内壁,希望能让熔炉更耐用。
这可能就是耐火浇注料的最原始的雏形,虽然粗糙得很,但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随着工业革命的大浪潮席卷而来,就像一阵狂风把一切都吹得变了样。
工业发展得那叫一个迅猛,各种大型的工厂、熔炉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这时候,人们对耐火材料的需求那可不是一星半点了。
于是,科学家们就开始正儿八经地研究耐火浇注料了。
我觉得他们就像是一群探险家,在材料的世界里摸索前行。
他们开始尝试着加入各种新的元素,像铝啊、镁啊之类的。
这时候的耐火浇注料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虽然还走得摇摇晃晃,但已经有了新的活力。
我曾经看过一个老工厂的纪录片,那里面的熔炉就用着早期的耐火浇注料。
那浇注料的表面坑坑洼洼的,就像月球表面一样。
但是它却顽强地抵抗着高温的侵袭,守护着熔炉里的火焰。
我就想啊,这耐火浇注料就像一个默默奉献的小战士,虽然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
到了现代呢,耐火浇注料的发展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
各种高科技手段都被用上了,什么纳米技术啊之类的。
现在的耐火浇注料,那性能简直是杠杠的。
它可以在超高的温度下还保持稳定,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一样,面对高温恶魔毫不畏惧。
不过呢,这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成本就蹭蹭往上涨,这对于一些小工厂来说,可能就有点吃不消了。
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耐火浇注料的发展历史就像是一条蜿蜒的长河,一路流淌过来,有平缓的地方,也有湍急的河段。
它还会继续发展下去吗?我觉得那肯定是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时间:2010-10-10来源:国炬高温科技点击:587次1.1. 概述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使用杂质少的粘土,烧成陶器,并已能铸造青铜器。
东汉时期(公元25~220)已用粘土质耐火材料做烧瓷器的窑材和匣钵。
20世纪初,耐火材料向高纯、高致密和超高温制品方向发展,同时发展了完全不需烧成、能耗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高耐火纤维(用于1600℃以上的工业窑炉)。
前者如氧化铝质耐火混凝土,常用于大型化工厂合成氨生产装置的二段转化炉内壁,效果良好。
50年代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的迅速发展,要求使用耐高温、抗腐蚀、耐热震、耐冲刷等具有综合优良性能的特种耐火材料,例如熔点高于2000℃的氧化物、难熔化合物和高温复合耐火材料等。
耐火材料-分类分为普通和特种耐火材料两大类。
普通耐火材料按化学特性分为酸性耐火材料、中性耐火材料和碱性耐火材料。
特种耐火材料按组成分为高温氧化物、难熔化合物和高温复合材料此外,按照耐火度强弱可分为普通耐火制品(1580~1770℃)、高级耐火制品(1770~2000℃)和特级耐火制品(2000℃以上)。
按照制品的外形可分为块状(标准砖、异形砖等)、特种形状(坩埚、匣钵、管子等)、纤维状(硅酸铝质、氧化锆质和碳化硼质等)和不定形状(耐火泥、浇灌料和捣打料等)。
按照烧结工艺分为烧结制品、熔铸制品、熔融喷吹制品等。
耐火材料-主要品种在普通和特种耐火材料中,常用的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酸性耐火材料中性耐火材料碱性耐火材料用量较大的有硅砖和粘土砖。
硅砖是含93%以上的硅质制品,使用的原料有硅石、废硅砖等。
硅砖抗酸性炉渣侵蚀能力强,但易受碱性渣的侵蚀,它的荷重软化温度很高,接近其耐火度,重复煅烧后体积不收缩,甚至略有膨胀,但是抗热震性差。
硅砖主要用于焦炉、玻璃熔窑、酸性炼钢炉等热工设备。
粘土砖中含30%~46%氧化铝,它以耐火粘土为主要原料,耐火度1580~1770℃,抗热震性好,属于弱酸性耐火材料,对酸性炉渣有抗蚀性,用途广泛,是目前生产量最大的一类耐火材料。
高铝质制品中的主晶相是莫来石和刚玉,刚玉的含量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而增高,含氧化铝95%以上的刚玉制品是一种用途较广的优质耐火材料。
铬砖主要以铬矿为原料制成的,主晶相是铬铁矿。
它对钢渣的耐蚀性好,但抗热震性差,高温荷重变形温度较低。
用铬矿和镁砂按不同比例制成的铬镁砖抗热震性好,主要用作碱性平炉顶砖。
碳质制品是另一类中性耐火材料,根据含碳原料的成分和制品的矿物组成,分为碳砖、石墨制品和碳化硅质制品三类。
碳砖是用高品位的石油焦为原料,加焦油、沥青作粘合剂,在1300℃隔绝空气条件下烧成。
石墨制品(除天然石墨外)用碳质材料在电炉中经2500~2800℃石墨化处理制得。
碳化硅制品则以碳化硅为原料,加粘土、氧化硅等粘结剂在1350~1400℃烧成。
也可以将碳化硅加硅粉在电炉中氮气氛下制成氮化硅-碳化硅制品。
碳质制品的热膨胀系数很低,导热性高,耐热震性能好,高温强度高。
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也不软化,不受任何酸碱的侵蚀,有良好的抗盐性能,也不受金属和熔渣的润湿,质轻,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缺点是在高温下易氧化,不宜在氧化气氛中使用。
碳质制品广泛用于高温炉炉衬(炉底、炉缸、炉身下部等)、熔炼有色金属炉的衬里。
石墨制品可以做反应槽和石油化工的高压釜内衬。
碳化硅与石墨制品还可以制成熔炼铜同金和轻合金用的坩埚。
碱性耐火材料以镁质制品为代表。
它含氧化镁80%~85%以上,以方镁石为主晶相。
生产镁砖的主要原料有菱镁矿、海水镁砂由海水中提取的氢氧化镁经高温煅烧而成)等。
对碱性渣和铁渣有很好的抵抗性。
纯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800℃,因此,镁砖的耐火度较粘土砖和硅砖都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采用了吹氧转炉炼钢和采用碱性平炉炉顶,碱性耐火材料的产量逐渐增加,粘土砖和硅砖的生产则在减少。
碱性耐火材料主要用于平炉、吹氧转炉、电炉、有色金属冶炼以及一些高温热工设备。
1.2. 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镧、氧化铍、氧化钙、氧化锆、氧化铀、氧化镁、氧化铈和氧化钍等熔点在2050~3050℃。
1.3. 难熔化合物材料如碳化物(碳化硅、碳化钛、碳化钽等)、氮化物(氮化硼、氮化硅等)、硼化物(硼化锆、硼化钛、硼化铪等)、硅化物(二硅化钼等)和硫化物(硫化钍、硫化铈等)。
它们的熔点为2000~3887℃,其中最难熔的是碳化物。
1.4. 高温复合材料如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和纤维增强陶瓷等。
耐火材料-生产工艺根据制品的致密程度和外形不同,有烧结法、熔铸法和熔融喷吹法等。
1.5. 耐火材料磨具烧结法是将部分原料预烧成熟料,破碎和筛分,再按一定配比与生料混合,经过成型、干燥和烧成。
原料预烧的目的是将其中的水分、有机杂质、硫酸盐类分解的气体烧除,以减少制品的烧成收缩,保证制品外形尺寸的准确性。
原料在破碎和研磨后还需要经过筛分,因为坯料由不同粒度的粉料进行级配,可以保证最紧密堆积而获得致密的坯体。
为了使各种生料和熟料的成分和颗粒均匀化,要进行混炼,同时加入结合剂,以增强坯料结合强度。
如硅酸铝质坯料加入结合粘土,镁质坯料加入亚硫酸纸浆废液,硅质坯料加入石灰乳等。
根据坯料含水量的多少,可以采用半干法成型(约含5%水分),可塑法成型(约含15%水分)和注浆法成型(约含40%水分)。
然后进行干燥和烧成。
熔铸法是将原料经过配料混匀和细磨等工序,在高温熔化,直接浇铸,经冷却结晶、退火成为制品。
如熔铸莫来石砖、刚玉砖和镁砖等。
它们的坯体致密,机械强度高、高温结构强度大,抗渣性好,使用范围不断在扩大。
熔融喷吹法是将配料熔化后,以高压空气或过热蒸汽进行喷吹,使之分散成纤维或空心球的方法。
制品主要用作轻质耐火、隔热材料。
此外,还可制成粉状或粒状不定形耐火材料,临用时以焦油、沥青、水泥、磷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盐等结合剂胶结,不经成型和烧结而直接使用。
1.6. 耐火材料-主要成分酸性耐火材料以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常用的有硅砖和粘土砖。
硅砖是含氧化硅93%以上的硅质制品,使用的原料有硅石、废硅砖等,其抗酸性炉渣侵蚀能力强,荷重软化温度高,重复煅烧后体积不收缩,甚至略有膨胀;但其易受碱性渣的侵蚀,抗热振性差。
硅砖主要用于焦炉、玻璃熔窑、酸性炼钢炉等热工设备。
粘土砖以耐火粘土为主要原料,含有30%~46%的氧化铝,属弱酸性耐火材料,抗热振性好,对酸性炉渣有抗蚀性,应用广泛。
中性耐火材料以氧化铝、氧化铬或碳为主要成分。
含氧化铝95%以上的刚玉制品是一种用途较广的优质耐火材料。
以氧化铬为主要成分的铬砖对钢渣的耐蚀性好,但抗热振性较差,高温荷重变形温度较低。
碳质耐火材料有碳砖、石墨制品和碳化硅质制品,其热膨胀系数很低,导热性高,耐热振性能好,高温强度高,抗酸碱和盐的侵蚀,不受金属和熔渣的润湿,质轻。
广泛用作高温炉衬材料,也用作石油、化工的高压釜内衬。
碱性耐火材料以氧化镁、氧化钙为主要成分,常用的是镁砖。
含氧化镁80%~85%以上的镁砖,对碱性渣和铁渣有很好的抵抗性,耐火度比粘土砖和硅砖高。
主要用于平炉、吹氧转炉、电炉、有色金属冶炼设备以及一些高温设备上。
在特殊场合应用的耐火材料有高温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镧、氧化铍、氧化钙、氧化锆等,难熔化合物材料,如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和硫化物等;高温复合材料,主要有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和纤维增强陶瓷等。
1.7. 耐火材料-散状耐火材料散状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是由合理级配的粒状和粉状料与结合剂共同组成的不经成型和烧成而直接供使用的耐火材料。
通常,对构成此种材料的粒状料称骨料,对粉状料称掺合料,对结合剂称胶结剂。
这类材料无固定的外形,可制成浆状、泥膏状和松散状,因而也通称为散状耐火材料。
用此种耐火材料可构成无接缝的整体构筑物,故还称为整体耐火材料。
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基本组成是粒状和粉状的耐火物料。
依其使用要求,可由各种材质制成。
为了使这些耐火物料结合为整体,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皆加入适当品种和数量的结合剂。
为改进其可塑性或减少用水量,可加入少量适当增塑减水剂,为满足其他特殊要求,还可分别加入少量适当其他外加剂。
1.8. 耐火材料-在中国的发展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耐火材料,工业革命前后高炉、焦炉、热风炉用耐火材料,近代后期新型耐火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现代耐火材料制造技术及主要技术进步,以及对末来耐火材料发展的展望,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相伴出现,大致起源于青铜器时代中期。
中国东汉时期已用粘土质耐火材料做烧瓷器的窑材和匣钵。
20世纪初,耐火材料向高纯、高致密和超高温制品方向发展,同时出现了完全不需烧成、能耗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耐火纤维。
现代,随着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抗热振、耐冲刷等综合优良性能的耐火材料得到了应用。
在中国有许多工厂生产耐火材料产品。
中国有丰富的资源,也正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各大外国投资商也来到国内一展身手,展露头角。
在中国的东北部,是耐火材料供应商极其丰茂的地区,导致其他国外投资商对其的出口低价格产生了质疑,从而在2003年由欧盟提出对中国耐火材料新产品的反倾销,限制了产品对欧盟的出口。
2006年中国为保护原材料资源的大量流失,对部分行业进行了减免出品退税,以此极大地限制产品的出口。
但这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一些国外的品牌销售,因为它们拥有几十甚至上百年的销售生产经验,并极大地占有了市场,也创立了它们在各大洲的品牌效应。
1.9. 耐火材料-散状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是由合理级配的粒状和粉状料与结合剂共同组成的不经成型和烧成而直接供使用的耐火材料。
通常,对构成此种材料的粒状料称骨料,对粉状料称掺合料,对结合剂称胶结剂。
这类材料无固定的外形,可制成浆状、泥膏状和松散状,因而也通称为散状耐火材料。
用此种耐火材料可构成无接缝的整体构筑物,故还称为整体耐火材料。
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基本组成是粒状和粉状的耐火物料。
依其使用要求,可由各种材质制成。
为了使这些耐火物料结合为整体,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皆加入适当品种和数量的结合剂。
为改进其可塑性或减少用水量,可加入少量适当增塑减水剂,为满足其他特殊要求,还可分别加入少量适当其他外加剂。
1.10. 使用后耐火材料的回收利用钢铁企业是耐火材料的消耗大户,用后的耐火材料若不加利用,不仅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带来环境污染。
如加以利用,生产出可使用的不定型耐火材料和其他材料,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大大降低了耐火材料的成本和炼钢成本。
国内对用后的耐火材料的应用主要是:用后的镁碳砖贴补转炉或电炉炉衬或加工成颗粒作为电炉填充料,或者再重新加工成耐火材料。
重新加工成耐火材的工艺是:回收后的耐火镁碳砖经粉碎、挑拣、水化等处理后,加少量添加剂及40%热固性酚醛树脂作结合剂,重新压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