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折算的四种方法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以及具体应用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以及具体应用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是指将外币报表中的各项账目(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按照一定的汇率折算成本地货币的方法。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平均汇率法,按照报告期内的平均汇率将外币报表项目折算成本地货币。
这种方法适用于报告期内汇率波动较小的情况。
2. 期末汇率法,使用报告期末的汇率将外币报表项目折算成本地货币。
这种方法适用于报告期内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
3. 实际汇率法,根据实际发生的每笔外币交易的汇率将外币报表项目折算成本地货币。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别外币交易的折算。
4. 货币资金折算法,将外币货币资金按期末汇率折算成本地货币。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外币货币资金进行折算。
在具体应用中,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清楚使用的折算方法和相关的汇率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注意外币报表折算
可能存在的汇兑损益,并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和具体应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选择和处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我国现行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二、境外子公司财务报表的折算
• 见课本第148-151页
三、境外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合并
• 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除了要编制与境内子公司相同的调整与抵 销分录之外,还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 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 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 • 母公司含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 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分别以下两种情况编制抵销 分录:(1)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 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则该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 兑差额应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2)实质上构成对子公 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 币反映,则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 相互抵销,差额计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 如果合并财务报表中各子公司之间也存在实质上构成对另一子公 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时应比照上述原则编制相应的抵销分录。 • 见课本第151-153页
•
•
•
第二节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一、折算方法的比较 • 二、折算方法的选择
一、折算方法的比较
• 见课本第144-146页
二、折算方法的选择
• 在折算方法的选择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 公告(SFAS No.52)巧妙地使用了功能货币的择定概念,来最终确定外币报 表到底是按现行汇率法折算还是按时态法折算。 • 前已述及,功能货币是指企业个体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对于一个经营相对独立的国外子公司而言,其功能货币通常为当地货币(外 币),其折算后的会计报表应尽量保持原报表揭示的财务成果和财务比率。 因此,SFAS No.52要求这种国外子公司的外币报表应按现行汇率法进行折算。 这一从功能货币到母公司报告货币的折算过程称为换算或折算 (Translation)。而对于一个作为母公司经营有机组成部分的国外子公司而 言(如只从事销售母公司出口商品的子公司),其功能货币通常为母公司的 报告货币,将其记账用的当地货币金额折算为母公司报告货币的过程,也就 是将计量单位从外币转变为功能货币的过程,SFAS No.52将这一过程称为重 新计量(Remeasurement),并规定这种国外子公司的外币报表应采用时态 法进行折算。 • 也可能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国外子公司的功能货币既不是当地货币也不是 母公司的报告货币而是第三国货币,如美国某跨国公司设在香港的一家子公 司以英镑为功能货币,而以港元记账。在这种情况下,该子公司以当地货币 (港元)列示的会计报表,应先按时态法折算为功能货币(英镑),再采用 现行汇率法将以功能货币(英镑)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成以母公司报告货币 (美元)表示的报表。
外币报表折算的四种方法

外币折算的四种方法:单一汇率法:现行汇率法(以现行汇率为主要折算汇率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多种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时态法。
在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下,将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划分为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两大类。
在货币与非流货币项目法下,将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划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两大类。
时态法又称为时间度量法是一种以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依据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折算方法优缺点(1)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优点: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责都采用现行汇率折算,有利于对子公司营运资金进行核算分析。
缺点:对非流动项目采用历史汇率折算掩盖了它们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对存货和现金等流动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没有反应出存货的实际情况。
(2)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优点:反映了汇率变动对资产、负责各项目的不同影响,体现了货币性项目承受汇率风险这一事实。
缺点:适当的折算汇率与资产、负责项目的分类未必存在直接联系,因此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没有解决外币报表折算的实际问题。
(3)时态法优点:时态法比较灵活,符合资产和负责的计量基础。
缺点:把折算损益包括在当前损益之中,改变了原来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4)现行汇率法优点:现行汇率法采用单一汇率对各项资产负债进行折算,相当于各项目乘上一个常数,因而计算简便,而且折算后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能够和折算前保持一致。
缺点:将外币报表中按历史成本表示的资产项目按编表日现行汇率折算,其折算结果,即不是资产的历史成本,也不是资产的现行市价。
此外,现行汇率法假设所有的外币资产都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外币折算的方法

外币折算的方法
外币折算是指将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过程。
外币折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直接兑换法:找到一家银行或货币兑换机构,将要兑换的货币直接换成目标货币,根据当天的汇率确定兑换的比率。
2. 间接兑换法:通过第三种常用货币进行兑换。
例如,要将A 国货币兑换成B国货币,可以先将A国货币换成美元,再将美元换成B国货币。
3. 实时汇率兑换法: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应用程序实时查询当天的汇率,然后进行兑换。
4. 定期汇率兑换法:在设定的某个固定时间点进行外币折算,根据该时间点的汇率确定兑换比率。
5. 加权平均法:将不同时间点的汇率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兑换外币。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进行外币折算,汇率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导致兑换金额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时间点,以获得最佳的兑换结果。
外币结算业务如何折算成人民币计税

纳税辅导26何区分混合销售行为?从严格意义上说,区分混合销售行为仅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经营行为,既涉及提供服务又涉及销售货物,就其“经营主业”按适用税率核算纳税。
而小规模纳税人和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纳税人,都是依据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销售额(或营业额)按照增值税征收率3%计算纳税,就没有必要区分其混合销售行为了。
我国现行的各税种相关法规中,关于外币交易汇率折算的规定不太一致,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时,要注意区分各税种相关法规对外币交易的汇率折算规定。
本文详细总结各个税种涉及外币结算时如何折算成人民币计税的政策规定,供纳税人计算外币税款和纳税申报时提供参考。
一、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以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注意选择后1年内不得变更1.增值税。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按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按照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纳税人应当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2个月内不得变更。
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外币折算可选择销售额发生当天可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减少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一般会选择当月1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一定是当月1日,因为当月1日非工作日时外管局是没有对外公布数据的,需顺延至当月第1个工作日。
如,2017年10月1日是周日,也是节假日,外管局的网站上只公布了10月9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此时只能选择10月9日这个中间价。
注意选择后1年内不得变更。
第83讲_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2),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二)期末调整或结算2.非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例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提示】预付款项、预收款项和合同负债属于非货币性项目。
(1)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即不产生汇兑差额)。
(2)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
【教材例21-6】P上市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15年11月2日,从英国W公司采购国内市场尚无的A商品10000件,每件价格为1000英镑,当日即期汇率为1英镑=10元人民币。
2×15年12月31日,尚有1000件A商品未销售出去,国内市场仍无A商品供应,A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降至900英镑。
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是1英镑=9.7元人民币。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本例中,由于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因此,在以外币购入存货并且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当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
因此,该公司应作会计分录如下:11月2日,购入A商品:借:库存商品——A 100000000(10000×1000×10)贷:银行存款——英镑100000000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127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2700001000×1000×10-1000×900×9.7=1270000元(人民币)(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四、时态法
时态法也称为时间度量法,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 会的研究人员列奥纳德·洛伦森于1972年在其研究报 告中针对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的不足而提出来的, 并于1975年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8号财务会 计准则所采用。它对货币性项目以及以现行成本计价 的资产采用现行汇率,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按取得时 的历史汇率折算,折算差额直接记入当期合并损益中。 这种方法适合母公司与子公司依赖强的企业,由于外 币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利于利润表,从而影响 股价。
二、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款, 预付账款,还有应收票据、应收股利等等,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 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它流动负债组成。 非流动资产有: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 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是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按照其流动性质,划 分为流动项目与非流动项目两大类,然后对各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 汇率进行折算:对于流动项目类的资产与负债项目,按照资产负债 表日的期末现行汇率折算;对于非流动项目类的资产和负债项目, 按照原来入帐的历史汇率折算;对于损益表中各项目,除固定资产 折旧和摊销费用等按照相关资产入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外,其他收 入和费用各项目均按照当期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这种折算方法同样不能实现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 性。学术界对现行汇率法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甚至提出了批评意 见。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将外币报表上以历史成本表示的资产项 目按照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其结果既不是资产的历史成本, 也不是资产的现行市价,而是其历史成本与报表编制日现行汇率 两个不同时点数字的乘积,这样折算后的资产价值不能说明什么 问题。 从上述对现行汇率法的正反不同意见来看,持否定意见的颇 有道理。因此,现行汇率法不是应当被发扬,而是应当被改造或 干脆放弃而转向其他方法。
【doc】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之我见——简评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

【doc】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之我见——简评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之我见——简评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麓奄与鸯誓i讨nanc论e~与Acc争oun鸣ting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之我见简评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外币报表折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各种折算方法的选择上.目前国际上有关外币报表折算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区分流动与非流动性项目法,区分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其中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是两种流行但对立的折算方法.本文将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的会计处理比较(一)折算汇率的选择在时态法下,所有的货币性资产,负债项目均按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对按历史成本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负债项目采用原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对按现行市价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负债项目采用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而在现行汇率法下,除所有者权益项目以历史汇率进行折算外,其他所有项目均采用单一的现行汇率(一般为期末汇率)折算. 对于收入和费用等损益类项目也可按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即交易期现行汇率的简单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折算. (二)折算损益的处理在时态法下,所有资产负债表项目和收益表项目在折算过程中形成的折算净损益,均记入当年的合并收益.而在现行?[率法下,折算差额不记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一个单独王军法项目"折算调整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 除非母公司出售其对国外子公司投资或对其进行清算,否则不得减少这部分折算差额累计数.(三)会计准则国别差异的处理时态法是根据母公司的报告货币观点对子公司报表项目进行重新计量,在折算之前,要对子公司的报表就东道国与母公司所在国之间重大的国别差异进行调整,使之符合母公司本国的公认会计准则和惯例.在现行汇率法下,折算不过是对计量单位的换算,其基础仍然是子公司货币观点,而不是从母公司货币观点进行重新计量.因此,尽管子公司所在东道国的会计准则和惯例与母公司本国的会计准则和惯例不尽相同,在折算前也无需对其间的差异进行调整. 二,对时态法负面评价的不同意见(一)评价一:改变了子公司报表原有的财务比例关系有观点认为,时态法会改变用子公司所在国货币表述的子公司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子公司报表进行分析.对此,笔者认为,对国外子公司的外币报表进行折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编制跨国公司的合并报表,作为一般原则,子公司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折算数据在合并报表中要和母公司的相应数据相加,国外子公司的独立实体在合并报表中将不复存在.因此,从合并报表的角度来导意见》),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指导意见》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对象,方法和披露做出了基本规定,但未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较为明确的技术指导, 也并没有说明如果不按指导意见》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将会有怎样的处罚,《指导意见的执行因此会打折扣. 针对持有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企业在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以及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准则制定部门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具体应用指导,出台获取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技术规范条例. 30财务与会计?201102除了对公允价值评估的技术指导,准则制定部门还要出台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从政策法规层面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企业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应当重点披露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对象的描述和权属状况,价值类型的定义及其与会计准则的对应关系,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和依据,评估方法的具体运用,评估假设,关键性评估参数的来源,依据和测算过程等信息.(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责任编辑张璐怡看,作为独立公司具有的负债/权益比率这一事实是无关紧要的.而如果希望将国外子公司作为独立的主体来考察其财务状况,那么应考虑使用以外币表述的子公司的单独报表. (--)评价二:子公司在折算后很可能会由盈利变亏损在时态法下,相当大比例的资产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的(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而负债项目基本上是货币性项目, 故受现行汇率变动影响的负债项目的金额往往大于资产项目的余额,这意味着在本国货币贬值以及子公司靠发行长期债券筹资而进行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投资时,在时态法下会产生巨大的折算损失,从而很可能使国外子公司在折算后由盈利变为亏损,使折算后子公司的账面结果与真实的经济结果不符.对此笔者认为,如果现行会计由历史成本模式转变为现值会计模式,采用时态法的结果就会与现行汇率法完全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采用时态法导致的上述让人困惑的现象并非时态法本身问题所致,而在于会计模式的不同选择. (三)评价三:折算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表会产生不良后果有观点指出,由于时态法将当期报表折算损益全部计入损益表,因此它会使各期报告损益随汇率变动而波动,尤其是当汇率发生巨大变化时,该期会计损益将包含过多公司不可控制的折算损益因素,使公司无法正确评价经营业绩.对此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易变性本身并不是放弃一项会计准则的充分原因.任何企业都处于,个价格多变的充满风险的环境里,尤其是跨国公司.理想地说,报告净收益的易变性应该反映企业实际经营和资本结构的易变性.况且,对于这点不足,可以通过对时态法进行完善加以解决. 根据有效证券市场理论,一项会计政策的选择如果对企业实际或潜在的现金流量不产生影响,只要会计政策的信息被充分披露,它们就会被广大报表使用者"看穿",不会对股价产生负面效应.因此,笔者认为只要在合并损益表上,将折算差额与企业本期经营利润分开列示,并单独予以充分披露, 就可以减少上述时态法下的不良后果.三.对现行汇率法正面评价的不同意见(一)评价一:现行汇率法基于"净投资"概念英国原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21号征求意见稿中提及了现行汇率法的情况并认为"期末汇率法(本文表述为现行汇率法)是基于以下概念,即报告公司在某一外国经营活动中有净投资,正是这一净投资经受货币波动的风险","期末[率法能有效地处理海外的固定资产通过外币借款筹集资金的情况,汇率变动使得利得与损失相互抵消.对此,可以将其完整的推导过程表述如下:实务中许多情况下,外国子公司享有自主权,当地的董事会有权决定取得或持有哪一项资产, 或进行经营决策.此外,这些外国子公司多数自筹资金,使用萋絮蚕忡ce&AIIf呻…',#} 当地的贷款或是留存收益.在这些情况下,母公司享有的子公司利益主要表现为每年的股利.如果每年的股利令人满意,则母公司不会过分干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情况.因此母公司并不关注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的详尽信息,所关注的是对子公司的投资净额,因为它是唯一的有形利益——每年股利的来源.这一投资净额的价值在以现行?[ 率折算资本净值时,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因此如果只允许采用一种汇率,那么一定是现行}[率.而由于采用现行汇率折算资本净值,为保持折算后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对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项目进行折算时,也必须采用同一种汇率. 这一观点和推导过程看起来似乎既合乎逻辑又能自圆其说.但笔者更同意克里斯托弗?诺比斯和罗伯特?帕克在比较国际会计》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当母公司对外国子公司的投资在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单独项目反映,即采用列示联营公司中的权益法时,上述的程序可能是适当的.而如果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都纳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应部分时,这种程序就不适当了.适用于资本净值的计价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项单独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这一推导将直接导致以现行汇率折算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从而得出没有意义的结果.何况,如果子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何不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在合并报表中列示,而要将每一项资产和负债项目逐一合并呢? (二)评价二:现行汇率法对独立经营国外实体的适用性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发布的第51号会计研究公报(ARB51)认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有一个或多个分支机构的单一经济实体",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IAs27)——《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则规定"合并财务报表是将集团视为单个企业呈报的财务报表.很显然,单一实体的存在是编制合并报表的前提.因此,笔者认为,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不能采用现行汇率法,因为如果国外子公司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就不应该编制合并报表,此时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在其资产负债表中通常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示,而如果把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视为一个单一的实体,这时应采用时态法,因为时态法"是基于这样一个概念:报告单一的企业,而国外的经营活动是母公司活动的延伸(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第21号征求意见稿),这一概念也是所有合并报表的基础.(三)评价三:现行汇率法便于理解有观点认为现行汇率法下用单一汇率折算可使折算后的报表只改变原报表形式而不改变其性质,因而便于理解. 但笔者认为,将外币报表上按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项目按照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其折算结果既不是资产的历史成 201102财务与会计31《谚令订总穗慧本,也不是资产的现行市价,而仅仅是历史成本和现行汇率两个互不相关的数字的乘积,经济意义不大,将这些折算结果编制在合并报表中提供给报表使用者更是对其帮助不大. (四)评价四:现行汇率法运算简便笔者认为,现行汇率法运算的确较为简单,但是,不能因此而片面地夸大时态法的难度.事实上,在时态法下,以本国货币表述的某项资产的历史成本一旦确定,在以后各期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值都不需要变更,而在现行汇率法下,这个数值会因期末汇率的不同而每期变动.再者,运算简便不能成为在选择会计方法时4"A信服的理由,尤其当所涉及的资产价值可能出现巨大差异时.四.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的现实选择笔者认为,时态法更适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应是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的最佳方法,理由如下:(一)时态法与我国合并报表的编制目的一致我国合并会计报表主要采纳了母公司观点,且我国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现行汇率法以现行期末汇率为外币报表的折算汇率,假设子公司的所有资产,负债项目都要承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以揭示子公司报表中的母公司权益为目的而忽略计量属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与我国合并报表的编制目的相违背.时态法以报表项目的计量属性为外币报表折算的依据,根据母公司的报告观念对报表项目进行重新计量,这既符合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也与我国合并报表的编制目的一致.(二)时态法对折算损益的处理不会引起不良后果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只限于经济性项目的自由兑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稳中有升,升幅不大. 我国跨国公司采用时态法对海外子公司进行外币报表的折算非但不会发生巨额的折算损失,反而会有笔小额折算利得,并且也不会造成跨国公司的报告损益与其真实经营成果严重背离的现象.此外,我国跨国公司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且企业集团中海外子公司在其整个集团中所占比重都不大,海外子公司的活动也多属母公司业务拓展,因此将折算损益记入合并损益不会影响母公司市价.(三)时态法是与世界接轨的最好选择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规定, 我国对外币报表折算采用现行汇率法,笔者认为也许并不是与国际接轨的最好路径.虽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订有关外币报表折算准则时都采用了与美国类似的做法,但这并不是基于理论的内在一致性,也非基于科学研究,而是受美国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的影响.实际上,美国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而且,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1年发布的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3年发布的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外汇汇率变动影响的会计处理》(1993年修改更名为《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中,都从适用性的角度出发,同时推荐了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因此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应更多地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例如会计环境与我国更为相似的德国就主要采用时态法进行外币报表折算.(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责任编辑刘忻32财务与会计?201102。
外币报表折算四步法是啥?快看看!

外币报表折算四步法是啥?快看看!外币报表折算会计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或便于了解国外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把以外币表述的子公司会计报表,运用一定的折算方法,折算为以本国货币表述的会计报表的过程。
外币报表折算实际上是跨公司中的母公司将国外子公词以外币表述的报表转换为以母公词报告货币来表述的报表,汇率的波动以及报表中不同项目的特性,决定了不可能采用某一单一汇率用报告货币对外币报表进行再一次计量。
一、外币折算准则的逻辑二、外币报表折算四步法1.外币报表折算的原因:(1)如果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法定货币的,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折算为法定货币;(2)企业在将境外经营纳入到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对境外经营的报表进行折算,否则,计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进行合并。
2.外币报表折算理论有4种: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法时态法(母公司货币观)现行汇率法(子公司货币观)。
【注】为了和合并报表中采用的实体理论保持一致,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采用的是第4种方法。
【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完全是期末折算报表产生的,与企业正常的经营业绩无关,所以计入权益,最终不影响损益。
【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和负债只能选择期末即期汇率折算,因为要反映期末时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对利润表项目和提取盈余公积可以选择平均汇率折算,因为利润表是期间报表,反映的是期间数。
在国际准则中,对非流动资产采用重估价模式计量,采用资产负债表日汇率折算具有合理性,而我国对非流动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采用资产负债表日汇率折算在理论上不大合理。
外币折算是会计难题之一,采用什么汇率来统一折算,才能给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信息,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3.合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1)在对境外经营报表进行折算前,应当先调整境外经营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2)境外经营子公司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其中,母公司应分担的部分通过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少数股东应分担的部分,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报,编制调整分录:借: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少数股东比例)贷:少数股东权益学习更多合并财务报表知识点,欢迎加入《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原理及案例分析》,课程分为六大部分,35讲,长达12小时,从合并财务报表的原理,带您一步一步编制报表,更有老师结合案例与您一起分析合并报表,赶紧加入学习吧!点击进入>> 免费试听入口>>。
外币折算方法范文

外币折算方法范文外币折算是将一种货币单位换算成另一种货币单位的过程。
外币折算可以应用于个人的旅游、购物等需求,也可以应用于企业的贸易、投资等活动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币折算方法和相应的注意事项。
1.实时汇率折算法:实时汇率折算法是最常见的外币折算方法之一、实时汇率指的是即时的外币兑换人民币(或其他货币)的汇率。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银行、外汇交易所、金融机构等渠道查询到实时汇率。
在进行外币折算时,可以使用实时汇率计算出折算后的金额。
2.购汇汇率折算法:购汇汇率是指个人或企业购买外汇(外币)时银行向其提供的汇率。
购汇汇率通常会包含一定的手续费或利润,因此购汇汇率比实时汇率略低。
购汇汇率折算法通常用于个人购买外币现钞或非居民企业购买外币。
3.卖汇汇率折算法:卖汇汇率是指个人或企业卖出外汇(外币)时银行向其提供的汇率。
与购汇汇率类似,卖汇汇率也会包含一定的手续费或利润,因此卖汇汇率比实时汇率略高。
卖汇汇率折算法通常用于个人或企业将外币兑换成本地货币。
4.均值汇率折算法:均值汇率折算法是指将一定时间段内的汇率进行平均,再进行折算的方法。
均值汇率常用于跨国公司进行跨境交易的核算中。
通过计算一定时间段内的汇率均值,可以减少单一汇率的影响,提高交易的公平性和可预测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外币折算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费用和费率:在实际的外币折算中,除了考虑汇率因素,还需要考虑到相关的费用和费率。
银行或机构可能会收取购汇手续费、卖汇手续费、汇款手续费等等。
因此,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费用,并在计算时进行相应的减扣。
2.汇率浮动:汇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经济基本面、利率水平、政府政策等等。
因此,汇率是时刻变化的,并且会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注意到汇率的波动性,并在折算前后确认汇率的实际变化情况。
3.风险管理:外币折算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涉及大额资金折算或长期货币暴露的情况下。
分享一下我的总结--外币折算部分:

分享一下我的总结--外币折算部分:第三节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一、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如果采用与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即便是设在境外,其财务报表也不存在折算问题。
但是,如果企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一)折算方法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期末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历史汇率)。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历史汇率)折算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
按照上述规定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也应列入所有者权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处置境外经营时,计入处置当期损益。
当期计提的盈余公积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折算,期初盈余公积为以前年度计提的盈余公积按相应年度平均汇率折算后金额的累计,期初未分配利润记账本位币金额为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记账本位币金额的累计。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资产总计-负债)-实收资本(股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二)境外经营的处置: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二、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处理(一)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
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

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在浮动汇率下,各种货币的汇率经常变动。
因此,选择适当的汇率折算外币报表,对于确保折算后的报表能够基本上真实地反映原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从时间来看,汇率可以分为现行汇率与历史汇率。
现行汇率是指报表编制日的汇率,历史汇率是指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汇率。
现行汇率与历史汇率的简单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则称为平均汇率。
根据报表各项目的内容及所选汇率的不同,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主要有四种: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和时态法。
(一)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是一种以现行汇率为主要折算汇率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其主要内容是:1.资产负债表各资产与负债项目均按编表日现行汇率进行折算;2.资产负债表上的实收资本项目,按投入资本时的当日汇率(历史汇率)折算;3.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利润或未分配利润项目属于平衡数汇率折算,可倒轧确定。
其计算公式如下:折算后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利润 = 折算后的资产总额—折算后的负债总额—折算后的实收资本总额4.利润表上的收入和费用项目,按确认这些项目时的汇率折算,或者为了简化,按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折算。
现行汇率法的主要优点是简便易行,采用单一汇率对各资产、负债项目进行折算,等于对这些项目乘以同一系数,因而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基本上能够保持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只有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据此计算出来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
例如,按此方法对资产项目折算的结果,既不代表资产的历史成本,也不代表资产的现行市价,而只是以某种外币表示的资产历史成本与编表日现行汇率这两个不同时点数字的乘积,因而这样折算后的资产价值不能说明问题。
(二)流动与非流动法流动与非流动法是将资产与负债项目区分为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两大类,将流动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是:1.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各项目按编表日现行汇率折算;2.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除留存利润外,均按历史汇率折算;3.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利润属于平衡数,与现行汇率法下一样,不必按特定汇率折算,可倒轧确定;4.利润表上的折旧费用、摊销费用项目,按有关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5.利润表上的其他项目,按业务发生(确认这些项目)时的汇率折算,为了简化,也可按编表期的平均汇率折算。
中国银行折算价计算方法

中国银行折算价计算方法摘要:一、引言二、中国银行折算价计算方法概述1.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3.货币对折算价三、具体计算步骤1.确定货币对2.应用汇率规则3.计算折算价四、实例分析五、折算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六、总结正文:一、引言在中国银行进行外汇兑换时,了解折算价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折算价是根据汇率波动来计算的,它直接影响到客户在进行外汇兑换时所能获得的外币金额。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银行的折算价计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二、中国银行折算价计算方法概述1.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指以本国货币为单位,表示一定数量的外币。
例如,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6.5,表示1美元等于6.5人民币。
在直接标价法下,折算价即为外币对本国货币的汇率。
2.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数量的外币为单位,表示本国货币。
例如,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0.162,表示1人民币等于0.162美元。
在间接标价法下,折算价即为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
3.货币对折算价货币对折算价是指两个货币之间的汇率,通常以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值表示。
例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5,表示1美元等于6.5人民币。
在货币对折算价中,折算价即为两个货币之间的汇率。
三、具体计算步骤1.确定货币对首先,需要确定要兑换的货币对。
例如,要兑换人民币与美元,则货币对为人民币/美元。
2.应用汇率规则根据当时的市场汇率,查找人民币与美元的折算价。
例如,查询到人民币/美元的汇率为6.5。
3.计算折算价假设客户要兑换10000人民币,根据汇率6.5,可以计算出10000人民币可以兑换的美元金额:10000 / 6.5 = 1538.47美元(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两位)。
四、实例分析以兑换10000人民币为例,根据直接标价法,折算价为1538.47美元。
如果客户需要将美元兑换回人民币,根据间接标价法,折算价为1美元等于6.5人民币,计算出美元兑换回人民币的金额:1538.47 * 6.5 = 9975.05人民币。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及其具体应用

外币报表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计价的财务报表,转换为以本国货币为计价单位的报表。
这种转换通常需要进行货币兑换,因此折算汇率的选择和计算方法对折算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及其应用:
1.平均汇率法:按照会计期间内汇率的平均值进行折算。
适用于汇率波动较小的情况。
2.最后汇率法:按照会计期末的汇率进行折算。
适用于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
3.历史汇率法:按照每个交易的汇率进行折算,适用于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的情况。
4.实时汇率法:按照实时汇率进行折算,适用于即时汇率变化对业务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
具体应用上,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是将外币财务报表转换为本国货币计价的报表,以便于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比较和分析。
举例来说,如果某公司在海外市场赚取了大量的外币收入,但其本国货币却处于贬值状态,那么将外币报表折算为本国货币计价的报表,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表现。
简述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

简述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计价的财务报表转换成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财务报表。
这是因为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企业通常会涉及多种货币的交易,而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业绩,需要将外币金额转化为本国货币金额。
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平均汇率法:根据会计期间内的平均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币波动较小或交易频繁的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在整个会计期间内的外币交易影响。
2. 期末汇率法:根据会计期末的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币波动较大或交易较为稀少的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会计期末时的外币资产、负债和收益情况。
3. 个别项目法:对于一些重要的外币交易,可以采用个别汇率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特定交易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较高,需要更精确地反映其影响。
4. 公允价值法: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可以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将其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具有重要影响的情况。
在进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折算方法,以确保报表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 保持一致性: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应该始终采用相同的折算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3. 外币货币资金折算:对于外币货币资金,一般采用期末汇率进行折算。
然而,如果外币货币资金存在持续汇兑风险或与特定外币交易有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折算方法。
4. 报表披露:在折算后的财务报表中,应明确标注折算方法和所采用的汇率,以提供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5. 外币差额处理:在折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外币差额,即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资产、负债和收益的变动。
这些差额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可以作为外币兑换差额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或利润或亏损中的组成部分进行披露。
《外币折算》课件

外币折算处理涉及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各个项目进行折算,以 反映公司在不同国家经营活动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跨国公司需要关注汇率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 低汇率风险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以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03
反映境外经营业绩
通过外币折算,企业可以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反映的金额转换为母公
司记账本位币,从而真实反映境外经营的业绩和财务状况。
外币折算的原则
报表原币原则
外币折算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 即期汇率或规定汇率,将境外经 营的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等项目折算为母公司
时态法
总结词
根据资产或负债的到期日或使用日期,选择适当的汇率进行折算。
详细描述
该方法根据资产或负债的到期日或使用日期选择汇率,以反映汇率风险。适用 于存在长期外币资产或负债的情况。
货币/非货币法
总结词
将外币资产或负债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 算。
详细描述
该方法将外币资产或负债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对货币性项目采用即 期汇率进行折算,对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折算。适用于存在大量外币 交易的情况。
03
外币折算的方法
单一汇率法
总结词
以单一汇率将外币资产或负债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
详细描述
该方法仅使用单一汇率将外币资 产或负债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不 考虑时间因素和汇率风险。适用 于汇率波动不大的情况。
双重汇率法
总结词
分别以两个汇率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
课程资料:第96讲_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3),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第二部分重点、难点的讲解【知识点2】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三)期末调整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交易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甲公司12月20日进口一批原材料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原材料成本为8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
12月31日,美元户银行存款余额为1 000万美元,按年末汇率调整前的人民币账面余额为7 020万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5元人民币。
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12月份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万元人民币。
A.-220B.-496C.-520D.-544【答案】B【解析】对甲公司12月份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80×6.8-80×6.5)+(1 000×6.5-7 020)=-496(万元人民币)。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
5月20日对外销售产品发生应收账款500万欧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10.30元人民币。
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10.28元人民币;6月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10.32元人民币;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10.35元人民币。
7月10日收到该应收账款,当日市场汇率为1欧元=10.34元人民币。
该应收账款6月份应当确认的汇兑收益为()万元人民币。
A.-10B.15C.25D.35【答案】D【解析】该应收账款6月份应当确认的汇兑收益=500×(10.35-10.28)=35(万元人民币)。
(四)结算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银行存款用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往来款项(债权债务)用原记账汇率折算,因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汇兑差额通常计入当期损益等,即:汇兑差额=结算时采用的货币×结算日汇率-外币债权债务账户余额例如:借:银行存款——美元(当日即期汇率)贷:应收账款——美元(原记账汇率)财务费用——汇兑差额(可能在借方)借:应付账款——美元(原记账汇率)贷:银行存款——美元(当日即期汇率)财务费用——汇兑差额(可能在借方)【提示】结算日冲减债权、债务用的是账面余额。
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的外币折算方法

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的外币折算方法咱中国的会计准则里采用的外币折算方法,那可是相当重要啊!这就好比你去国外旅行,得知道怎么把人家的钱换算成咱自己熟悉的人民币,心里才有底嘛!外币折算,简单来说,就是把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换算成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来反映。
这里面有好几种方法呢,就像你有不同的路线可以到达目的地一样。
比如说现行汇率法,这就像是一条比较直接的路,把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按照现行汇率来折算。
它比较简单粗暴,但也有它的用处呀。
还有时态法,这个就有点像根据不同的时间点来选择不同的汇率,更细致一些呢。
为啥要有这些方法呢?这可太重要啦!你想想,如果一个企业在国外有业务,或者和国外有交易往来,那汇率的波动可就会对它的财务状况有很大影响啊。
要是没有个合适的折算方法,那不乱套啦!这就好比你盖房子,得有个稳固的框架吧,外币折算方法就是这个框架,让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准确可靠地呈现出来。
而且这些方法可不是随便定的哦,那是经过专家们研究、讨论,结合实际情况才确定下来的呢。
就像做一道美味的菜肴,得精心挑选食材,掌握好火候和调料的用量。
咱国家采用的这些外币折算方法,那是为了让企业在国际经济舞台上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呀。
让国内外的投资者、合作伙伴都能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多重要啊!比如说,一个外国企业想和咱中国的企业合作,那人家不得先看看财务报表嘛。
要是折算方法不准确,那不是会给人家错误的信息,影响合作嘛。
所以说呀,这外币折算方法可不能小瞧了。
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呢。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规定好的方法,那每个企业都自己随便搞一套,那不乱了套啦。
那市场还不得乱成一锅粥啊。
总之呢,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的外币折算方法,那是相当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
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企业在国际经济的海洋中航行,不至于迷失方向。
大家可得好好了解了解这些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报表,做出正确的决策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及具体应用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及具体应用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是指将外币金额转换为本国货币金额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公司在进行跨国业务时需要处理外币交易,因此需要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以便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及其具体应用:1. 当期汇率法,根据当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以及将外币收入和支出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当期汇率法要求使用当期汇率进行折算,因此反映了当前的汇率情况。
2. 平均汇率法,根据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一段时间内的外币交易进行折算,如季度或年度报表。
平均汇率法可以平滑汇率波动,反映了一定时间段内的汇率情况。
3. 历史汇率法,根据历史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历史外币交易进行折算,如对过去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
历史汇率法可以帮助分析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4. 货币资金折算法,对于外币货币资金,采用实际发生额折算法。
根据外币货币资金的实际发生额,按照交易日汇率折算为本币货币资金。
在具体应用中,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和财务报告要求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需要记录折算所采用的汇率和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的外币折算信息。
此外,公司还需要关注汇率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及时进行风险管理和汇兑损益的处理。
总之,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是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并注意汇率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币折算的四种方法
单一汇率法:现行汇率法
多种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
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
时态法
1.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
在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下,将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划分为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两大类。
(1)流动性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外币金额按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
(2)非流动性资产和负债项目则按其原入账的历史汇率折算;
(3)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项目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4)对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各项目,除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按照相关资产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外,其他收入和费用各项目均按会计期内的平均汇率折算。
理论依据:非流动项目在短期内不会转变为现金,所以不受现行汇率变动的影响,流动项目则受现行汇率变动的影响。
优点: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责都采用现行汇率折算,有利于对子公司
营运资金进行核算分析。
缺点:对非流动项目采用历史汇率折算掩盖了它们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对存货和现金等流动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没有反应出存货的实际情况。
2.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
在货币与非流货币项目法下,将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划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两大类。
(1)货币性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折算
(2)非货币性项目则采用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3)未分配利润项目则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倒挤确定、(4)对于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以及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各项目按照相关资产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5)对于其他收入、费用项目则按照会计期间内的平均汇率折算(从原则上说,也应是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汇率折算)
(6)对于提取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等利润分配项目按照发生日的汇率折算
(7)对于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则按照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折算后的金额填列
理论依据:依据汇率波动对企业资产负债的影响程度来选择折算汇率,货币项目要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要按现行汇率折算,而非货币项目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则按历史汇率折算是比较合理的。
优点:反映了汇率变动对资产、负责各项目的不同影响,体现了货币性项目承受汇率风险这一事实。
缺点:适当的折算汇率与资产、负责项目的分类未必存在直接联系,因此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没有解决外币报表折算的实际问题。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和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的区别在于存货的折算。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中中存货采用现行汇率,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中采用历史汇率。
3.时态法
时态法又称为时间度量法是一种以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依据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在时态法下,现金、应收及应付项目按现行资产负债表编制日期的汇率折算,对其他的资产和负责项目则根据其性质分别按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
非货币项目根据计价属性选择汇率: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应该用历史汇率折算;如果用市价计价,应该用现行汇率折算。
所有者权益中的除了未分配利润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用历史汇率折算。
理论依据:外币的折算实际上是将外币报表按一种新的货币单位重新表述的一个过程,其改变的只是被计量项目的计量单位,而不是计量属性。
因此,各个外币报表项目应按其计量日期的实际汇率折算,这样才能保证不改变各外币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
优点:时态法比较灵活,符合资产和负责的计量基础。
缺点:把折算损益包括在当前损益之中,改变了原来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4.现行汇率法:
现行汇率法是一种以现行汇率为主要折算汇率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将所有的资产、所有的负债,所有的收入、费用及利润分配发生额都按现行汇率折算;(其中:收入、费用、利润分配也可按会计期间平均汇率折算)
只有所有者权益中的除“未分配利润”外其他项目用历史汇率折算。
具体做法:
(1)资产负债表上各资产与负债项目均按编表日现行汇率进行折算。
(2)净资产项目中除留存利润或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发生时的当日汇率折算。
(3)折算差额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额成为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利润或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平衡数,可倒挤确定。
在留存利润或未分配利润后单独列示。
折算差额
=折算后的资产总额﹣折算后的负债总额
﹣(折算后的除未分配利润之外的资本总额﹢折算后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4*)
(4)折算后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直接从折算后损益表上的未分配利润转入。
(5)利润表上的收入和费用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或者按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折算。
优点:现行汇率法采用单一汇率对各项资产负债进行折算,相当于各项目乘上一个常数,因而计算简便,而且折算后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能够和折算前保持一致。
缺点:将外币报表中按历史成本表示的资产项目按编表日现行汇率折算,其折算结果,即不是资产的历史成本,也不是资产的现行市价。
此外,现行汇率法假设所有的外币资产都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