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湘夫人 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用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用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用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湘夫人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湘夫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导学案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师,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湘夫人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湘夫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2. 分析湘夫人的形象描写和行为语言;3. 探讨湘夫人的精神追求和生命意义。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湘夫人- 通过引入听、说、读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湘夫人的好奇心;- 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湘夫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学习湘夫人的形象描写和行为语言- 探讨湘夫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 分析课文中对湘夫人形象的描写,解读行为语言的表达意义。

3. 理解湘夫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追求- 导读文中暗示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湘夫人的内心世界;- 分析湘夫人与时代背景的对应关系,探讨湘夫人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

四、教学辅助资源:1. 课文:《湘夫人》原文及相关阅读资料;2. 多媒体资源:音频、视频等呈现湘夫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3. 工具书参考:《湘夫人导读》、《中国古代文化辞典》等;4. 提供课外阅读推荐:《湘夫人传》、《湘妃祠记》等相关作品。

五、教学评估方法:1. 口头回答问题:通过提问学生对湘夫人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2.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湘夫人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境界;3. 讨论小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湘夫人的生命意义和其对后世影响的看法。

六、教学延伸:1. 撰写读后感:要求学生根据对湘夫人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读后感;2. 制作展板: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相关展板,展示湘夫人的形象和精神世界;3. 进行文学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关于湘夫人的文学讲座,加深学生对湘夫人的理解和认知。

综上所述,湘夫人导学案是一项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湘夫人的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湘夫人 导学案

湘夫人 导学案

湘夫人导学案湘夫人,即出自南朝宋梁潘安的戏曲《湘子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美人形象之一。

她以聪慧美丽、机智灵巧、独立自主、忠贞不渝而著称于世,成为了后人追捧和学习的对象。

通过学习湘夫人的故事,可以了解古代女性的坚韧和智慧,也能汲取她身上的优秀品质和人生态度的启示。

一、湘夫人:聪慧美丽湘夫人被形容为聪慧美丽的典范,她通晓经学,熟读论语。

对于文学、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领域也有着非凡的天赋。

在古代社会,女性的知识水平往往受到限制,而湘夫人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了一位才女,并且被赞誉为“能弹琴,趋丝”,展现了与世间女子迥然不同的风采。

二、湘夫人:机智灵巧湘夫人在《湘子传》中被塑造成了一个极具智慧的形象。

她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善于推理解难题,更能善于处事应变。

在与湘子的亲情交往中,她展现了高超的智谋,帮助湘子脱离了险境。

在古代女性的家庭地位较低的情况下,湘夫人的机智灵巧成为了她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三、湘夫人:独立自主湘夫人以她的独立自主闻名于世。

她在面对困境和考验时,从不畏惧,反而选择勇敢站出来,主动承担起责任和挑战。

她的自尊和自信使得她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也引发了湘子对她的深深倾慕。

湘夫人的独立自主给后人树立了榜样,鼓舞了更多的人去勇敢面对生活,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理想。

四、湘夫人:忠贞不渝湘夫人的忠贞不渝也是她的一大特点。

她对湘子忠心耿耿,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人生的选择上,她都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湘子的一边,成为了湘子的坚强后盾。

她的忠诚和坚定,让人为之动容,也成为了湘夫人永恒的魅力所在。

五、湘夫人:人生态度的启示通过湘夫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她在生活中的积极向上态度,她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拥有着积极进取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她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启示,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坚守初心,勇敢面对,不断提升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停追求进步和成功。

总之,湘夫人作为古代女性的典范,展现了聪慧美丽、机智灵巧、独立自主、忠贞不渝的优秀品质,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1《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一、作品概述《湘夫人》是张爱玲的小说,曾经是影响彼岸文学的经典之作,现在已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峰之一。

该小说以女性为主题,刻画了一个女人的悲情和苦闷,也表现了张爱玲对大时代下女性处境所产生的关注和思考。

小说传递的是对中国社会现实和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反思。

二、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1.小说的背景2.小说的地点3.小说的情节4.小说的人物5.小说的主题三、课堂教学1.引言了解张爱玲在当时的文学界的地位,分析她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小说的价值;简单介绍小说的背景和地点,让学生对小说的情节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情节解析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小说动人的核心之一,因此情节的解析是了解小说内涵的重要渠道之一。

具体方法为先梳理小说的大致情节,然后找出小说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深入分析。

3.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最重要的元素,因此学生需掌握小说中关键人物的特征、性格、形象等方面,从而了解小说所表现的社会现实和人性深度,以及张爱玲对女性处境的关注。

同时,还可以探讨张爱玲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创新点,让学生体会其独特的文学技法。

4.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是学生掌握小说内涵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具体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讨小说表现的社会现实和人性深度,分析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说明小说中的哪些主题和华人文学理论存在关联等。

4.思考拓展除了课上的内容外,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研讨,探讨小说中的重要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比如,探讨小说中的婚姻观念,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限制有哪些,以及如何才能走出传统婚姻观念的限制等。

五、结语通过本次学习,学生需要对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了解小说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变迁,深刻反思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高中语文《湘夫人》导学案

高中语文《湘夫人》导学案

第2课湘夫人导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背景解读《湘君》和《湘夫人》以舜帝与二妃的传说为题材,写出了“湘君”与“湘夫人”的深深爱恋和苦苦相思。

传说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与舜为妃。

后来舜帝南巡安抚少数民族,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

二妃因牵挂、思念舜帝,便南下潇湘千里寻夫。

当她们得知丈夫已死,伤心的泪水洒落在竹丛中,竹叶为之尽斑(后世称为斑竹,又称湘妃竹)。

随后二妃也投水而死,化为湘水女神。

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是古代汉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基础,是礼法、礼义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

(2)“宸衷”中,“宸”原本指屋宇,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衷”指内心。

“宸衷”指皇帝的心意。

(3)“释氏”是佛教在中国的别称。

佛教大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4)我国封建时期皇帝即位之初,惯例要改元纪年,改元的第一年称元年,也称“初元”。

(5)金朝是中国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权,曾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与南宋长期对峙。

(6)太上皇是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

(7)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诗歌总集。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北渚.(zhǔ) ②眇.眇(miǎo)③袅.袅(niǎo) ④白(fán)⑤罾.(zēng) ⑥沅.(yuán)⑦澧.水(lǐ) ⑧潺湲..(chán_yuán)⑨麋.鹿(mí) ⑩江皋.(gāo)⑪西澨.(shì) ⑫葺.(qì)⑬荪.(sūn) ⑭兰橑.(lǎo)⑮薜.荔(bì) ⑯庑.门(wǔ)⑰九嶷.(yí) ⑱褋.(dié)⑲搴.(qiān) ⑳汀.洲(tīng)2.词语解释(1)袅袅..兮秋风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2)与佳期.兮夕张期:约会(3)鸟何萃.兮中萃:聚集(4)夕济.兮西澨济:渡水(5)播.芳椒兮成堂播:散布(6)合百草兮实.庭实:充满(7)捐.余袂兮江中捐:丢弃(8)遗余褋.兮澧浦褋:汗衫(9)将以.遗兮远者以:用来(10)时不可兮骤.得骤:轻易,一下子(11)聊.逍遥兮容与..聊:姑且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3.通假字罔.薜荔兮为帷(“罔”通“网”,编织)4.古今异义(1)洞庭波兮木.叶下古义:树今义:木头(2)蛟何为兮水裔.古义:边缘今义:后代(3)捐.余袂兮江中古义:抛弃,扔弃今义:捐献(4)辛夷楣兮药房..古义:用白芷装饰卧室今义:出售、供应药品的商店,医院或诊所里供应药物的部门5.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①与佳期兮夕.张(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②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名词作状语,在清晨;在傍晚) ③芷.葺兮荷屋(名词作状语,用芷草) ④目.眇眇兮愁予(名词作动词,举目) ⑤洞庭波.兮木叶下(名词作动词,翻起波浪) ⑥桂.栋兮兰.橑(名词作动词,用桂木当(屋梁);用木兰当(屋椽)) ⑦罔.薜荔兮为帷(名词作动词,“罔”通“网”,编织) (2)形容词活用①目眇眇兮愁.予(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忧愁) ②合百草兮实.庭(形容词作动词,充满) 6.特殊句式(1)倒装句①蛟何为兮水裔(宾语前置,应为“蛟为何兮水裔”)②罾何为兮木上(宾语前置,应为“罾为何兮木上”)③缭之兮杜衡(状语后置,应为“(以)杜衡缭之”)(2)省略句①麋何食兮庭中(“兮”后省略介词“于”)②朝驰余马兮江皋(“兮”后省略介词“于”)③将以遗兮远者(“以”后省略代词“之”)三 古今对译湘夫人帝子 降兮 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导学案.doc

《湘夫人》导学案.doc

《湘夫人》导学案课题《湘夫人》课时分配3课时(1节预习,2节探究、展示)班级姓名组别时间【学习目标】1、鉴赏本诗的表现手法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歌的主旨。

3、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4、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学习重点】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 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

2、景物描写中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时安排】3学时【使用说明】预习案:通过30分钟阅读课本,仔细思考自主学习问题用10分钟时间完成它。

(安排预习课)1、探究案:分组讨论,10分钟展示,并在展示中交流合作、质疑。

老师对出现的问题答疑解惑。

2、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2、了解屈原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3、通读文章,概括文章故事的梗概。

【学习重难点】1、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歌的主旨。

2、通读文章,概括文章故事的梗概。

【学时安排】1学时一、(1)作者简介: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19 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追溯背景: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 之名即由此而来。

(3)屈原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关于《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荡》、《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一一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二、屈原作品及特色(对应学习目标1)(1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 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湘夫人导学案

湘夫人导学案

《湘夫人》导学案编审核人:高二语文组编写时间:2014-12-18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 组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屈原,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

2、了解湘君对爱情不懈的追求精神,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3、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的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1、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的写作技巧。

2、掌握《湘夫人》体现出的的艺术特点。

【学法指导】1.内容导读:《九歌》是一组想象力十分丰富、文辞非常优美的抒情诗歌,带有浓厚的楚国民间文学色彩。

《湘夫人》是《九歌》中的一篇,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

《湘夫人》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

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以下是《湘夫人》各段的大意及其内容简析: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

以水边泽畔的香草起兴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

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是吉祥的预兆,预示着奇迹的发生。

湘君满怀信心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

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湘夫人教案 (优选8篇)-其他范文

湘夫人教案 (优选8篇)-其他范文

湘夫人教案(优选8篇)-其他范文【导语】湘夫人教案(优选8篇) 由好范文网会员“赤那W”整理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篇1:湘夫人教案篇2:湘夫人教案篇3:湘夫人教案篇4:湘夫人教案篇5:湘夫人教案篇6:湘夫人教案篇7:湘夫人教案篇8:湘夫人教案【正文】篇1:湘夫人教案【教学目标】1、经过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品味湘君对感情不懈的追求精神,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2、了解屈原,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

3、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境变化。

2、学习屈原执着于梦想、忠贞、爱国的品格。

教学难点掌握《湘夫人》中体现出的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让我们一齐来学习。

二、背景介绍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我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之后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

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此刻的斑竹。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是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

屈原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杯具故事传说,而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进行了再创造,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

在《湘君》《湘夫人》中,仅有一个瞬间的情节——一个约会的片段,别的都是丰富的内心活动。

屈原截取这个杯具故事的一个片段,凭着精神的流动而创作了这两首优美的诗篇。

《湘夫人》导学案 老师卷

《湘夫人》导学案 老师卷

《湘夫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学习重点】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学习难点】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一、知识链接作家介绍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

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作品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楚辞简介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湘夫人导学案

湘夫人导学案

《湘夫人》导学案编审核人:高二语文组编写时刻:2014-12-18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 组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一、初步了解屈原,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

二、了解湘君对爱情不懈的追求精神,琢磨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3、通过探讨性学习,了解并把握“描述景物、渲染气氛”的写作技术。

【重点难点】一、了解并把握“描述景物、渲染气氛”的写作技术。

二、把握《湘夫人》表现出的的艺术特点。

【学法指导】1.内容导读:《九歌》是一组想象力十分丰硕、文辞超级优美的抒情诗歌,带有浓厚的楚国民间文学色彩。

《湘夫人》是《九歌》中的一篇,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气氛中。

《湘夫人》这首优美的诗歌,要紧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想念深切、神情恍忽而产生各类幻觉,希望和失望交织在一路,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

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以下是《湘夫人》各段的大意及其内容简析:第一段写湘君带着忠诚的期盼,久久彷徨在洞庭湖的山岸,期望湘夫人的到来。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列,可是适得其反,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期望之情。

以水边泽畔的香草起兴对伊人的默默想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光阴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益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第三段纯粹是湘君空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

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是吉祥的预兆,预示着奇迹的发生。

湘君满怀信心从早到晚骑马去寻觅,他在急切的求觅中,突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路搭车而去的幻觉。

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一、选修背景湖南女作家贵妃醉酒一生起居并不富裕,却在多少挫折中迎来她的艺术成就。

自幼聪慧的她便爱好文学,毕生写出大量的作品,描绘了大量的真实的生活场景。

其中《湘夫人》这一长篇小说,刻画了那段风波故都的狂热岁月。

本连载小说是可以看做一个反应那时代风俗的人类考察小说, 不仅包括了逝水茶楼中的风情及文化人物, 还描绘了那个时代, 故都及朝堂上的激烈风云. 无论从人物、故事情节还是历史背景,都是值得研究、品读的经典之作。

二、教材概述1.教材名称选修10:湘夫人2.作者贵妃醉酒3.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4.出版年月 2012年三、教案内容一. 模块安排本课程设计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二选修10《湘夫人》一书,设计了以下五个模块:模块一说“湘夫人”与湘乡模块二“湘夫人”的作者贵妃醉酒模块三八旗女子嫁到湘、乡村妇女的生活模块四观察桥段情感描绘模块五对话个人的羞愧心理二. 模块介绍模块一:说“湘夫人”与湘乡本单元主要是介绍关于“湘夫人”的典故的起源、历史背景及相关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和文化典故等内容。

希望学生了解了“湘夫人”的真正意义和历史背景。

模块二:贵妃醉酒本单元主要是介绍贵妃醉酒的生平、文学成就和《湘夫人》的写作背景等,引导学生理解贵妃醉酒创作的故事内容、了解其代表作品,更好地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模块三:八旗女子嫁到湘、乡村妇女的生活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小说情节来展现八旗女子嫁到湘地和当地乡村妇女的生活状况差别,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区域生活差异。

同时,也为学生呈现那个年代妇女地位的低下,以及即使出身富贵,处于退场妇女阶段的生活独特性,从中引发学生思考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模块四:观察桥段情感描绘本单元是从小说中抽取社交场合等相对隆重的场景,教学生进行情感描写;分别看《湘夫人》中的小说中是否设置情节舞会这个场面,场间经过是怎样刻刻画出来的等等。

湘夫人导学案(2)答案

湘夫人导学案(2)答案

《湘夫人》导学案第二课时高二语文备课组一、合作探究1.本文作者在悲伤迷惘之余,看到了一些错乱现象,请问是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现象?这些句子和此诗要表达的爱情有什么关系呢?参考答案:这些问句都是用自然现象的错位、颠倒,比喻诗中主人公的爱情不顺利,愿望得不到实现。

2.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同意。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

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

他的忧愤深广,富于悲剧精神。

这一切,都体现在《湘夫人》中。

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

但在失望多于希望情况下,又透露出来不可抑制的、惆怅、焦虑之情。

这一切,不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剧吗?3.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

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请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参考答案: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加工祭祀乐歌必须适应祭祀仪式的需要,但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感情宣泄和精神补偿的过程。

当时屈原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处境艰难,心情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著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

社会人生中,一切执著追求而始终虚幻难得的种种现实境况,一切由虽执著追求却始终虚幻难得所引发的忧愁、懊恼、惆怅、失望,似乎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同构感应和精神寄托。

二、知识链接楚辞的特点: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

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

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

第11周导学案2《湘夫人》第一课时

第11周导学案2《湘夫人》第一课时

《湘夫人》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学过屈原的《离骚》,对屈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楚辞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理解障碍。

应该让学生在充分朗诵的基础上,梳理诗文的内容。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分析文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深入了解屈原的心志。

教学难点与重点 1.体会楚辞独特的语言结构,理解文意。

2.掌握分析诗歌常用手法的方法。

3.通过对诗歌的分析,感受屈原的情感。

教学教法1、运用诵读法,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运用改写法,将《湘夫人》改写成散文,帮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屈原的浪漫主义风格。

3、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领会作者的情感。

4、运用比较法,比较《湘君》和《湘夫人》这两首诗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课文他曾经寄予理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他曾经傲然于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但他坚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于是,他矢志不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这,就是屈原——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我们曾经学习过他的《离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九歌》组诗中的一首诗——《湘夫人》。

二、走入文本,理解课文。

1、了解作品创作背景。

大家可以参看课本第9页课下注释1和第11页“相关链接”,了解屈原、楚辞、《九歌》、《湘君》、《湘夫人》的相关背景。

2、诵读诗歌。

任务目标:解决重点字词。

A、注意课下注释中,注音的字。

B、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 .帝子降兮北渚渚:水边的浅滩。

2 .与佳期兮夕张张:张设罗帐。

3 .罾何为兮木上罾:鱼网。

4 .蛟何为兮水裔裔:边。

5 .朝驰余马兮江皋皋:边。

6 .葺之兮何盖学生自由诵读:初步接触文章,读懂诗歌。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版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版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二)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1、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在表现情景关系上有什么特点?
“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5)蛟何为兮水裔( )(6)葺之兮荷盖( )
四、诵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1.提问: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湘君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2.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屈原和白居易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6分)
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2、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并分析其意蕴。
白薠白芷兰草辛夷薜荔杜衡杜若石兰……
训练案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选修)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导学案及答案

(选修)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导学案及答案

《湘夫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屈原,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

2、了解湘君对爱情不懈的追求精神,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3、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的写作技巧。

基础积累作者介绍、背景资料及文体知识见《学习指导》p5页自学引导一、【字音】袅袅()白薠()罾何()澧有兰()沅水()骋望()余褋()潺湲()西澨()九嶷()擗蕙櫋()荪壁()三、【合作探究】1、《湘夫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2、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4、此诗为我们塑造的湘君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人认为这里的湘君就是屈原自己,你同意吗?为什么?补充资料1、朗读指导:《湘夫人》为男(湘君)女(湘夫人)对唱的乐歌,故朗读时以男女对读效果为佳。

②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

在句中,将五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

2、内容导读《九歌》是一组想象力十分丰富、文辞非常优美的抒情诗歌,带有浓厚的楚国民间文学色彩。

《湘夫人》是《九歌》中的一篇,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

《湘夫人》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

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以下是《湘夫人》各段的大意及其内容简析: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用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用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湘夫人的生平和贡献;2. 了解湘夫人对湖南文化的影响;3. 掌握湘夫人的家族背景和婚姻状况。

二、教学内容1. 湘夫人的生平和贡献;2. 湘夫人对湖南文化的影响;3. 湘夫人的家族背景和婚姻状况。

三、教学重点1. 湘夫人对湖南文化的影响;2. 湘夫人的家族背景和婚姻状况。

四、教学难点1. 湘夫人的生平和贡献;2. 湘夫人对湖南文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湘夫人的名字和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话题。

2. 展示:利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湘夫人的一些图片,介绍她的生平和贡献。

3. 讲解:详细讲解湘夫人对湖南文化的影响,包括她的艺术成就、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等方面。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湘夫人的家族背景和婚姻状况,并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5. 总结归纳:进行教师总结,强调湘夫人的重要性和她对湖南文化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教学资源1. 投影仪或黑板2. 湘夫人的图片3. 相关书籍和资料七、教学评价1. 完成小组讨论并展示的情况;2. 学生对湘夫人的了解程度和对湖南文化的理解;3. 学生对湘夫人的贡献和影响的评价和观点。

八、拓展活动1. 邀请湘夫人的后裔或相关研究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2. 参观湘夫人的纪念馆或相关展览。

九、教学反思本课设计通过讲解湘夫人的生平、展示她的图片和让学生进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对湘夫人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理解她对湖南文化的影响。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对历史人物不感兴趣的情况,因此在导入部分需要做一些趣味性的设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也可以加入一些游戏或小活动,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湘夫人》学案

《湘夫人》学案

《湘夫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注意几个意思为“水边”的字,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3.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学习重点】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学习难点】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二.【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王逸《九歌序》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2. [背景介绍]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在我们所知道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神话悲剧故事《湘君》和《湘夫人》洞庭湖有中君山,又叫洞庭山山上有二妃(尧的两个女儿即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墓和湘妃寺,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是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屈原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传说,而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进行了再创造,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袅袅()白薠()罾何()澧有兰()沅水()骋望()余褋()潺湲()西澨()罾何()九嶷()擗蕙櫋()荪壁()兰橑()罔薜荔()搴汀洲()()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帝子降兮北渚(2)目眇眇兮愁予(3)袅袅兮秋风(4)登白薠兮骋望(5)与佳期兮夕张(6)荒忽兮远望(7)观流水兮潺湲(8)疏石兰兮为芳(9)遗余褋兮醴浦(10)聊逍遥兮容与(11)罔薜荔兮为帷(12)擗蕙櫋兮既张3.翻译下列句子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二【梳理探究】1、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2、“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四句各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的情况?表现了湘君怎样的情感?唉!鸟雀为何群集在蘋泽之中,鱼网又为何张挂在高高的树梢?麋鹿觅食,为何来到庭院?蛟龙又为何困在水际浅滩?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也有把这种理解为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3、第三段详细描写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诗中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著、深挚的爱情,共同过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很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教参P54、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这四句各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湘君怎样复杂的心情?把您赠给我的短袄向大江之中投弃,又向澧水之滨抛下您赠我的单衣我却又来到平坦的汀洲采来杜若,且将它珍重地赠给远人,聊表我的柔情蜜意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心情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思考表达】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用学过的知识,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理由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

高二语文选修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学习目标】1.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欣赏方法,能够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诗歌;2.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3.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点难点】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内涵。

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2.学会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对诗歌进行准确解读,从而窥见作品的内容和主旨,避免望文生义。

3.在欣赏和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达成心灵的共鸣。

湘夫人【学习目标】1.注意几个意思为“水边”的字,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3.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重点难点】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知识链接】1.以意逆志“以意逆志”是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所说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版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版

《湘夫人》导学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注意几个意思为“水边”的字,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知识链接】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湘夫人导学案

湘夫人导学案
2、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3、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5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的问题3、4题。
积雨辋川庄①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②炊黍饷东菑③。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④,松下青斋折露葵⑤。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①辋川庄:王维在终南山中隐居之地。②蒸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③菑: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④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之季开花,朝开暮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⑤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3、王维,字,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是盛唐诗派的代表人物。
4、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
四、教学目标检测系统
(1)通过学案完成中的检查预习环节,以学生提要钩玄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1。
(2)通过课文预习和初步感知环节,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2。
(3)通过课文研读部分第一个环节,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学目标3,同时突破本课关于借景抒情表达技巧学习的教学重难点。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夫人本课话题——追求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两句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富有诗意。

不着愁字,而借秋景来渲染、扩散、深化愁情。

秋风习习好像感觉到了凉意,使湘君赴约不遇的心情更加悲凉;湘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着追求,就如同洞庭水波在荡漾;落叶纷纷,又好比湘君的心境,由兴奋转向悲伤,步步下沉。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几年前,纽约某广告商受聘为劳斯莱斯的新款车设计形象宣传广告。

为了突出新款车加速性能好,发动机噪声小的特点,他想出了一句别致的广告词——“加速到60迈,车里最大的响声来自仪表盘的指针”。

人们看了都夸这句广告词既别出心裁,又充分体现了劳斯莱斯新款车的特性。

第二天,广告商便向劳斯莱斯的高层主管们展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但主管们没有露出欣喜的神情,相反他们忧心忡忡地说:“咱们得想办法解决仪表盘的噪声问题。

”追求完美,永无止境,有了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才有了近乎完美的好品质。

劳斯莱斯汽车的例子就充分诠释了“追求完美”的内涵。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

——叔本华我常常重复这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

——华兹华斯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北渚.(zhǔ)目眇.眇(miǎo)罾.(zēnɡ)庑.门(wǔ) 芳椒.(jiāo) 薜.荔(bì)擗.(pǐ) 褋.(dié)搴.(qiān)袅.(niǎo) 白·(fán) 澧.水(lǐ)白芷.(zhǐ) 修葺.(qì) 荪.草(sūn)兰橑.(lǎo) 帷.帐(wéi) 衣袂.(mèi)水裔.(yì) 九嶷.(yí) 汀.洲(tīnɡ)(2)多音字期⎩⎪⎨⎪⎧(qī)期待(jī)期年遗⎩⎪⎨⎪⎧(yí)遗憾(wèi)遗之千金济⎩⎪⎨⎪⎧(jǐ)济济(jì)济世潦⎩⎪⎨⎪⎧(liáo)潦草(lǎo)潦水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罔薜荔兮为帷(“罔”通“网”,编织)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期⎩⎪⎨⎪⎧与佳期.兮夕张(约会)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读jī,一周(年、月)]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日期)(2)实⎩⎪⎨⎪⎧合百草兮实.庭(充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实在,确实)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果实)无苗时采,则实.而沉(与“虚”相对)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目眇眇兮愁.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愁) (2)目.眇眇兮愁予(名词用作动词,举目) (3)洞庭波.兮木叶下(名词用作动词,水波泛动) (4)荪.壁兮紫.坛(名词用作动词,用荪草装饰;用紫贝筑) (5)桂.栋兮兰.橑(名词用作动词,用桂树做;用兰草做) (6)辛夷..楣兮药.房(名词用作动词,用辛夷做;用白芷装饰)(7)罔.薜荔兮为帷(名词用作动词,编织)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辛夷楣兮药房..古义:用白芷装饰的卧室。

今义:出售药品的商店,医院或诊所里供应药物的部门。

第6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3)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4)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5)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6)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洞庭湖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而显得特别有名。

洞庭湖中有君山,又叫洞庭山。

山上有二妃(尧的两个女儿即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墓和湘妃寺,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

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这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有关,这都是屈原创作《湘夫人》和《九歌》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

[巧识文]楚辞体楚辞体产生于战国中晚期长江流域的楚地,是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

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解放,开启了我国诗歌的第二个春天。

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因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

《湘夫人》这首诗抒情主人公是湘君。

全诗以湘君的口吻,抒写了他在约会地点没有等到湘夫人时忧愁、懊恼的心情和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深挚的爱意以及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歌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降落在北面的洲岛,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兮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啊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中,罾何为兮木上?水草之中?渔网为什么张挂在树梢之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见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紫贝铺砌庭院,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做栋梁啊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木兰为屋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帷幕,剖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啊覆盖芷草,用杜衡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九嶷山的众神啊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啊,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1.诗歌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答案】(1)诗歌涉及的主要人物是湘君和湘夫人。

(2)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因为诗歌主要写了湘君赴约不遇时的情感活动。

2.此诗开头所渲染的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答案】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湖,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

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

第三、四句写沅湘秋景,清丽如画。

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起,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

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

3.文中写湘君为湘夫人装饰爱巢的名花香草的诗句,运用了哪些常用的手法?其作用如何?【答案】(1)运用了赋的铺陈手法。

描写了室内外建造的精美、造型的独特、原料的香美、装饰的考究等,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着、深挚的爱情,共同过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

(2)运用了用香草、香木比兴的手法。

明写美物、美事,暗写美的人、美的心。

其作用是美化环境,渲染气氛,活现出一个一切都无限美好,处处喜气洋溢的氛围,使整个画面呈现为人间看不到的绚丽多彩的奇幻境界。

4.阅读全诗,分析湘君在等待湘夫人的过程中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答案】(1)刚到约会地点,不见湘夫人时的忧愁。

(2)盼等湘夫人到夜幕降临时,愁情加深,一直发展到懊恼。

(3)在过去与湘夫人多次见面未敢表明爱慕之心的追悔中,心情更加痛苦,以至于神志恍惚。

(4)在恍惚中进入了对幸福生活的幻想,从而达到了全诗感情的高潮。

(5)最后离开时无可奈何的宽解。

总而言之,经历了盼望与思恋到寻找与梦幻再到梦灭与思念的过程。

5.联系作者分析屈原写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与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有什么联系?【答案】(1)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

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

他的忧愤深广,富于悲剧精神。

(2)这首诗写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着,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

但在失望远多于希望的情况下,又透露出来不可抑制的哀怨、惆怅、焦虑之情。

这一切,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剧。

1.写作特色工笔细描法本诗以男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诗歌中运用了工笔细描的艺术手法,使用大量的香草意象,构建湘夫人的爱巢,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定义:工笔细描的方法就是将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等所感知的事物的形体、情态、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感受等细致地描写出来的一种方法。

描写时常采用形容、修饰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细腻的笔法对描写对象从正面进行充分且具体的描绘刻画。

作用:(1)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2)使所描写的情景更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写法指点(1)调动视觉、听觉和感觉等方式绘声绘色地进行描形描态的细致描写。

(2)营造浓重的环境氛围,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迁移应用请你恰当地运用“工笔细描”的写作方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200字左右。

【答案】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戴着花冠的诗人当我们用现世的眼光审视屈原时,一定会觉得他很傻很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