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高职教育免学费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成人脱产专科为例

高职教育免学费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成人脱产专科为例
培 养模 式 的 实践 探 索 。其 实践 主要 从 基 本 模 式 与 专 业 设 置 、 学 管 理 、 生 管 理 、 企 合 作 等 方 面 进 行 。 经 过 不 断 实践 探 索 , 教 学 校
基本 实现 了企业 、 学校 、 学生三赢的 良好局 面, 但也存在 一些亟待加 强和完善的方 面。
( ) 本 思 想 一 基
成 人脱 产 教 育 的 理 论 定 位 应 该 是 在 职 人 员 的 全 日制 教 育 , 提 升 他 们 职业 技 能 的 一 种 职 后 教 育 。 成 人 脱 产 教 育 是 是
中与 同龄普 通大学生相 比 , 更能吃苦 , 更有 责任感 , 善于沟 更
通 , 更 好 地 融 入 企 业 与 适 应 社 会 , 人 才 市 场 上 具 有 更 大 能 在
以高考 落榜生为主体 的学历教 育 , 养具有 良好素 质和一 定 培
职业 技 能 劳 动 后 备 军 的 职 前 教 育 。 台 州 广 播 电视 大 学 成 人
的竞争优 势 。此外 , 模式在培养学 生 的实践技能 与职业通 该
脱 产专科 教育从某种意 义上说 应该 就是 对成 人( 高考落 榜 ) 学生进 行的一种全 日制 的职前 教育 , 要使这 些学生 能在社 会
式 培 养 的优 秀 学 生 毕 业 后 就 担 任 了领 班 或 主 管 等 职 务 , 其 而
他刚毕业学 生 则需 要 两 年左 右 的 成长 期 才能 胜任 该 职 位 。
该 模 式 培 养 的 2 0 20 、 0 8 三 届 毕 业 生 , 业 率 达 06、 0 7 20 就 10 , 部 分 学 生 已 经 走 向 了 基 层 管 理 岗 位 。他 们 在 工 作 0% 大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各类高等学府相继涌现,人才培养工作也开始从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容纳多种学科和培养多元化能力的方向。

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变得愈加重要。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一种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下,学校的目标是能够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是通过项目式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任务,并结合老师的指导进行实践,用实践来锻炼人才,这种模式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题材型人才培养模式题材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聚焦特定问题的培养方式,它将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任务分解成小问题,并学会通过协作和共享知识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将知识的应用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便能够锻炼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三、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重点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每年学生需要完成一个或几个实践项目,形成习惯,并逐步将实践项目设为一些课程的必修内容,这样,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并且在实践之后反思经验,发现不足,并反馈给后续的培养者,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实践能力。

四、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模式,这种培养方式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将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种模式适用性较强,能够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培养模式。

总的来说,人才培养模式属于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应用知识、根据教育学的理论和认知科学的原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积累培养人才的经验,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具备更好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半工半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究

半工半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究


邓 志梅
半 工半读 学 生职 业 规划 教育 的实 践 探究
摘 要 : 文 作 者 结 合 其 所在 学校 对 工读 班 学生 培 养 的 实践 本 育 的 认 识 和 明 确 职 业规 划教 育 的 内容 等 方 面 , 讨 中职 学校 对 X 探 . - 关键 词 : 中职 ; 工半 读 ; 业规 划 半 职
的 第 三 方 对 就 业 统 计 进 行 核 实 , 立 举 报 电话 和 投 诉 窗 设 口, 对造 假现 象 严 重 的 高 校 , 予通 报 。此 外 , 应 当逐 给 还 步 完 善 就 业 考 核 和 评 估 体 系 , 到 评 价 主 体 多 元 化 和 评 做 价指标多样化。
半 工 半读 作 为现 代 职 业 教育 的 一 种 学 习 制 度 , 工 学 结 是
与就业 ; 是 学习基础较差 , 识面窄 , 受 能力较差 ; 二 知 接
三 是 自卑 心 重 , 理 和 心 理 不成 熟 , 挫 折 能 力 不 强 ; 生 抗 四
合 、 企 合 作 的 一种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基 本 形 式 是 学 校 校 其 与 企 业 等 用 人 单位 合 作 培 养 学 生 , 学 生在 校 学 习 专 业 让 知 识 , 企 业 掌 握 基 本 操 作 技 能 , 本 实 现 “ 费 用 入 在 基 零
作人员培训力度。 系 ( ) 高 职 院 校 中负 责 教 学 活 动 开 展 和 学 生 管 部 是 理 的基 层 部 门 , 是 落 实 上 级 就 业 政 策 、 施 就 业 管 理 也 实 与 服 务 的 一 线 部 门 。 系 ( ) 级 就 业 工 作 的质 量 和 效 部 一 率 ,直 接 影 响到 学 校 整 个 就 业 工 作 的正 常 运 转 和 效 果 。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思维的应用。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揭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总结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优势、挑战、研究方向、实践案例、创新思维、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高端化的特点。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机构,必须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才能保持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分析,探讨其现状、优势、挑战、研究方向,以及创新思维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高职高专教育的“职”决定了高职高专教育的
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服从学生的职业要求,即必须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

专——“专”是说高职高专教育体系内部应该服从于不同的行业对
职业技术的要求,也就是说,同样是高职高专层次的学校,因为所面
向的行业不同,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应该突出行业的专门化要求,
• 特点是:
• 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 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 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 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 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 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
以工作任务为 中心;课程结 构灵活;所学 内容实用
以工作规范为 中心;所学内 容针对性、实 用性较强
内容倾向于综 合性、实用性
功能 能全面增进职 业能力;提高 教学效率
使技能专精、 熟练;使技能 训练高效
使职业技能阶 梯式发展
局限 知识缺乏系统 性;发展潜力 较弱
职业的发展潜 力和适应性较 弱
专业理论教弱
• “教学模式”:更倾向于狭义的理解,即指教学方式, 即通过组织课堂和实践教学活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学 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的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部分, 可以体现出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上的特点。
• “国际合作模式”等事实上应是办学模式而非人才培 养模式。“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等称为一种“教学模 式”更为恰当。
模式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建构,也是对培 养过程的管理; • 泛化说,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这一 教育类型的教育模式,将其内涵的界定扩大至整 个教育活动的范畴内进行考虑。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在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职业教育的代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初主要是技能培训为主。

学生在学校内主要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以此为基础,毕业后能够很快融入工作中。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快速培养出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人才。

然而,这种模式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系统性。

技能培训主要是按照工作需要来培训相应技能,而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单一性。

技能培训主要是注重学生如何应用相关的技术和工具,而没有注重学生如何全面掌握一个行业的知识。

三是偏重实践。

虽然学生在技能培训中得到的是实践性的技能,但是他们却很少有机会学习理论知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现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从简单的技能培训向综合能力培养过渡。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以课程为主导的综合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合理、专业齐全、注重师生交流,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通过各项实践教学,如专着、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素养。

此外,高职院校还注重人才培养环境的建设。

高职院校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将校内各项支持措施集中在学生身上,提供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和平台,关注每个学生的细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实践。

具体而言,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途径,努力推进教育与就业、改革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

第一,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实践为主导,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

加强学科内部的交叉和融合,增强学生的跨专业综合素质;注重开设课堂创新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初 步 方案 、 泛 征 求 意 见 的 基 础 上 。 广 确
定 了办 学 方 案 。经上 级 主 管部 门批 准 ,
方案于 20 0 5年秋 季招 生 时 开始 落 实 。 措 施 保 障 为 保 证 新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顺 利 实施 , 学院 在招 生 条 件 、 名 报
平 顶 山工 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在 三 十 多年 的办 学 历 史 中 ,有 着 悠 久 的校 企 合 作 和 为企 业服 务 的优 良办 学传 统 。 院 根 据 “ 学 企业 办 高 校 , 好 高 校 为 企 业 ” 指 导 思 想 , 学 院 的 培 养 目标 定 位 办 的 将 为 “ 养 面 向生 产 、 设 、 培 建 管理 、 务 第 一 线 需 要 的实 践 能 力 强 、 服 具 有 良好 职 业 道德 的高 等 技 术应 用 型 人才 ”将 与 企 业 生 产 建设 ; 关 系更 为 密切 的中职 教 育定 位 于 : 为企 业 生 产建 设 一线 培 养 高 素 质 劳 动者 。为此 , 院开 始 探 索更 加 贴 近 企业 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 学 近 年 来 , 源 产 业 快 速 发 展 , 为 占 能 源 需 求 量 6 % 的煤 能 作 7 炭 行 业 , 是 遇 到 了前 所 未 有 的 发 展 机 遇 。2 0 更 0 5年 全 国煤 炭 产 量 达 2 . 吨 .0 6年 超 过 2 1 9亿 20 3亿 吨 。快 速 发 展 的 煤 炭 企 业 对
学结合 、 工半读 的意 见》 指 出 : 半 中 职 业 院 校 试 行 工 学 结 合 、 工 半 读 . 遵 半 是 循 职业 教 育 规 律 ,全 面 贯 彻 党 的 教 育 方 针 的需 要 ; 坚持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 是 有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实行半工半读学习制度的思考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实行半工半读学习制度的思考
半工半读; 意义; 途径 高技能人才是指生产 、 建设 、 管理和服务等领域一线 从业者中熟练 会 , 更加吃苦耐劳 , 在工作 中能够 下得去 、 留得住 、 用得上 。因此 , 困 贫 掌握专 门知识和技术 , 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 , 并在工作 实践 中能够解决 生的成才就业是关 系到我 国经济建设乃至构建和谐社 会的大事。半 工 关键技术和操作性工艺难题 的人员 。进 入 2 世 纪 , J 1 我国经济的快速 半读的学生 , 特别是贫 困生 , 可通过顶岗实习 , 参与企业 劳动 , 获得合理 发展 , 企业技术创新的不 断进步 , 强力拉动 了对 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职 报酬 , 依靠自身完成学业 , 掌握就业成才的本领 。从而 使自己甚至 家庭 业院校是各类高技能人才的 孵化 基地 , 承担 着培养高技 能人 才的主要 走 出贫困的处境。 任务 , 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 的老式的人 才培养模 式已不 能适应新 但是 时期 的需要 , 因此 , 对已有 的高技 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明确 提出 : 逐步建立和完 善半工半读制度 , 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 学 在 在新形势下应根据学校教学和企 业生产 的实际 需要 , 取灵 活多 采 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 教育 的试点 , 取得经验后逐步 推广 样 的形式开展半工半读。在工 学交替的具体 形式上 , 学生可 以在学 校 的工作要求 , 教育部紧随其后也颁发 了《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 院校 开 集中学习一段时间再到企业 实习 ; 也可 以在学校和企 业实行 工学多 次 学生边学习边工作 , 直至完成 学业。 目前 , 常见 的半工 半 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指 出 :半工半读 是现代职业 教 交替 的方式 , 育的一种学 习制度 , 是工学结 合、 校企合作 的一种人 才培养 模式 , 基 读 形式有 四种 : 其 一是工学交替型 , 即学生 半天 生产实践 , 半天理论 学习 , 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 单位合作培 养学生 , 生通过 工学交替 完 工与学交替完成学业。二是校企合一型 , 学 即把工厂办在学校 , 把学 校办 成学业。 这种形式也是国外职业 教育的 先进 经验 , 它有 利于培养 既具 在企业。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 , 招生与企业招工 同步、 学校 教 有一定理论知识又 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 技能型人才 。 1 高职院校推行半工半读 , 、 有利于提 高人 才培养质量 学与生产同步、 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 、 毕业与就业 同步 。三是校企 契约 型, 即学校与企业建立契约性关 系, 使企业 成为学校的 固定实习基 企 高职院校的培养 目标就 是造就应 用型、 高技 能人 才。如 果人才 培 地和学生的就业基地。学生可 以到企业顶 岗实 习, 业员 工也可 以到 养过程仅局限在学校 , 那将 很难满足 企业 、 社会对 人才素 质 , 特别是 实 学校进修 学习。四是学校 自办 产业型 , 即学校 围绕人 才培 养的需 要创 既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实习机会 , 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 _ l J 践性技能的需要。实行半工半读能有 效地提高 学生的 实践操作 能力 , 办产业 , 使其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 转换 , 速胜任工 作岗位 。通过校 迅 企合作 , 开展工学结合 、 半工半读 , 生在工作 中学习 , 学习 中工作 , 学 在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初探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初探
合具体情况进行探索 ,以找到适合 自身发展的
订 单式培养模式
单式培养模式的概念 式培养模式是指高职 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
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 ,通
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 , 后直接到 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 的人
式。
式将传统 的 “ 校内教学——实 习——教学”的 革为 “ 订单——校 内教学——企业实训 ( 或校





的保障机制。 高校 要设立单独 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
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 、 宣传教育 、 辅导咨询 、 心
理健康测查等 日常工作 ;要建立专 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场所, 配备必要 的办公设施 、 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 , 为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 障
规 范的定期心理测查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对测查
中发现的各种心理 问题,要加强跟踪辅导 ,采取有针对 性的措施帮助解决 。高校要 制定完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 的工作制度 ,经 常性地举办面 向全体 学生 、以发展性为 主的心理辅导和 咨询活动 。通过个别咨询 、团体辅导活 动 、心理行为训练 书信咨询 电话咨询 、网络咨询 等 多种形式 ,有针对性地面 向大学生提供经常 、及时 有 效 的心理健 康指导与服务 。要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训) ——校内或企业教学——就业”的方式 , 实
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 ,密切合作 ,从根本上
教育专业教学 的职业针对性 、技术应用性以及 等问题,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式培养模式 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 )校企双 1
人及人才培养协议 ;(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 2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

首先,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问题。

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合理设置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从课程结构上来说,应注重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能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又能够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实训,并设置相关的创新创业类课程。

其次,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高职院校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师生互动,通过讨论、研讨和实践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

第三,实践环节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

实践是培养职业技能的关键,高职院校应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者开展校内实训,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职业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者实习,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够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法可以多元化,除了考试和论文等传统方式,还可以引入实践项目评价、职业技能竞赛和学科竞赛等形式。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需要关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创新之路 ,是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 与发 展的
关键 。职业教育承载着为经济社会发 展培 人才培养模 式 , “ 是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 改革与创新 。 养数 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 以千万计 实践相结合 ” 的重要途径之一 , 体现 了职业 多世纪的实践探索 ,工学结合 、 工半读” 展的必然要求 。 的十七大报告 中指出“ “ 半 党 大
课。 能很好地为专业课服务 , 能体现专业 特点 , 如此 , 文教师又何 语
愁 学 生 厌 学 、 难教 呢 ? 课
普 通 话 是 其 专 业 必修 绘 画 是 该 专 业 的 主 科 , 课 , 标 准 的 普通 话 解 运 用 应 用 数 学进 行物 流 用 而 古 建 筑 是 一 种 很 好 说客 观 事 物 是 该 专业 管 理 是 其 专业 培 养 目标 结 的 创 作 素 材 ; 画 是 用 学 生 的 基 本 功 文 的 之 一 ;本 文有 大 量 的 以 绘 本 △ 画 面 描绘 事 物 , 文 是 特 点 是 运 用 书 面 语准 语 言文 字 为 载 体 的数 字 口 本 占 用 文字 描 述 事 物 ; 者 确 、简 洁 、易懂 的 说 明 运 算 ;二 者 共 同 点是 : ' 、 、 二 的共 同 点 是 : 是 让 读 客 观 事 物 ; 都 二者 的共 同 都 体 现 数 字 语 言对 人 们 者 熟 知古 建 筑 。 点 是 : 要 求 准 确 的使 生活 有 重 要 意 义 。 都 用语言。
一、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 准确把握职业 探索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符合教育规律 的教 职业教育 实行 “ 工学 结合 、 半工 半读 ” 进 “ 工学结合 、 工半读 ” 半 人才培 养模式 的 二、 建立“ 工学结合 、 半工半读” 人才增 推进 “ 学结合 、 工 半工半 读” 的人才 培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业 ”的 机 会 。半 工半 读 为 学 生 建立 了工 学 交 替 的方 式与 过程 , 是不 同的教 育 环境 、教 育资 源 、理 论 与 实践 、体 验 与 发 现 、教 与 学 等 实 现 有 机 结 合 。 学生 可 以面 对 企 业 生 产 实 际获 得 基本 的 实践 技能 , 从而 增 强学 习 的 自信 , 强学 生 对 职 业 的 体验 和 理 解 。 加 “ 工 半 读 ” 也 使企 业 多方 面 获 益 : 半 一 方面 , 生 顶 岗完 成 企 业 的 生 产任 务 , 学 解决 了 企业 的 人 力 需 求 ; 另一 方 面 , 学生 是直 接 到某个岗位顶 岗, 对性强 , 练周期短 , 针 训 上 手 快 ; 三 , 企 师资 共 享 , 训 成 本 减 第 校 培 少 ; 四 , 职 教 育注 重 知 识 、 能 力 、素 质 第 高 协 调 发 展 , 生 专 业 基 础 知 识 牢 固 , 质 学 素 高 , 手 能 力 强 ,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强 , 为 动 可 能 企 业 储 备 人 力 资源 和 注 入 新 鲜 力 量 。 半 工半 读教 育所 提 倡 的 “ 做 中学 ” 从 、 “ 做边 学 ”等 教 学方 法 与温 家 宝总 理 “ 边 要 坚 持 手 脑 并 用 、做 学 合 一 的 教 学 原 则 , 突 出学 生 的 动 手 能 力 和职 业 技 能 训练 ” 的要
1“ 半工半读 ”模 式的内涵
半 工 半 读 是 工 学 结 合 、 校 企 合 作 的 一 种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教 育 与 生 产 相 结 合 的 是 教 育 制 度 。通 俗地 讲 , 工 半 读 就 是 企 业 半 和 学 校 合 作 培 养 学 生 , 边 工 作一 边 读 书 一 的办 学 形式 , “ 中有工 , 是 学 工中 有学 ” 。模 式 中 的 “ ” 包 涵 了学 校 的 基础 知 识 与 专 读 , 业 知 识 , 术 、技 能 的 学 习和 在 企 业 的 技 技 术 与 实践 课 程 学 习 ; 工 ” 指 学 生在 企 业 实 “ 践期 间, 为企业 员工 , 行顶岗工作 , 作 进 企 业 付给 学 生相 应 的劳 动报 酬 。 “ 工” 是 为 半 了学 生 更 好 的 “ 读 ” 半 。 “ 工 半 读 ” 模 式 其 实 与 德 国 “ 元 半 双 制 ”职 业 教 育形 式 的 思 想 是 贯通 的 。 德 国 “ 元 制 ” 模 式 即 由企 业 和 学 校 共 同担 负 双 培 养 人 才 的 任 务 , 照企 业 对 人 才 的要 求 按 组 织 教 学 和 岗 位 培 训 。 这 样 , 生 能 较 熟 学 练 地 掌握 岗 位 所 需 的 技 术 , 业 就 能 很 快 毕 地顶 岗工 作 , 遍 受 到 企业 的欢 迎 , 普 曾被 誉 为 德 国 经 济振 兴 的 “ 密 武 器 ” 秘 。 推 行 这 一 形 式 , 生 是 名 副 其 实 的 首 学 当 受益 者 : 因为 在 特 定 的 工作 环 境 中 学 习 , 能 接 受 良好 的 实 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训 练 , 仅 能 及 早 掌 握 不 实 用 技 术 , 有 助 于 加深 对 理 论 知 识 的记 也 忆 和 理 解 。 因此 , 工半 读 的 最 大 好 处 就 半 是 学 生 毕 业 后 到 企 业 能 很 快 上 手 , 大 降 大 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

高职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掌握各种实际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目前高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

开展关于高职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高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颖、灵活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提高高职学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弥补高职教育与实际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高校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对高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职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深入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分析其在高职学校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进一步总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高职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和优化,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还能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理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存在问题的研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存在问题的研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存在问题的研究王得燕(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江苏无锡214073)摘要:目前我国普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工学结合”教育体系改革,随之引起的专业改革建设、课程改革建设也在逐步完善。

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角度来讲.引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的好处.但是由于现在都只是在探索阶段.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急需在以后的工作中探讨、解决。

关键字:“工学结合”教育改革学生活动自我困加入W T O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下学结合”、勤T俭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被批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后,各个院系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电子与信息技术分院在2007年下半年派计算机X X班级进行为期半学期的“工学结合”,现在“工学结合”已结束。

学生回到学校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是有传统的。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学徒制,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近代的实业教育也强调工学并进。

在国际上,德国的“双元制”实质上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韩国等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共同特点之一也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并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

形成了学习一实习一再学习一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这种模式,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

实施“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实施“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T c n l y N n ig5 0 0 , un x, hn ) eh oo , a n 3 0 8 G a giC ia g n 【 s a t i e vc t n l d ct ni c aat zdb se l m n- r ne Abt cJ g r oai a eu ai h rce e yi mpo e to i d
c n it n y c ri u u o sse c ” u rc l m s se y t m,wh c h s r v d tef t b ef c ie n ae t ih a p o e is l o e fe t i tl n s v tan n ,a h e i n wi iu to mo t e t,id t e n ol g s r i i g c i vnga wi - n st a in a ng sud ns n usr sa d c l e . i e
着严 峻 的挑 战 。围绕着 “ 办什 么样 的职业教 育? 如何 办好 职业教 育? 进行 了广泛 而深 入的探 讨 和实 践 。 ” 当前 , 国职业 教育 的改革 与发 展进 入 了一 个新 的 中
想、 职业道 德的高素质 劳动者和技能 型人才 。 要特别
强调培养学 生的实践 能力 和劳动技能 ,要 让职业学 校 的毕 业生敢动手 、 动手 、 爱 能动手 。这种意识 和能 力是从 哪里来 的?要 从实践 当中来 。要强 化实践环
Ex l r io nd Pr c c fl p e e a i n f“ o k s ud p o at n a a t e o m l m nt to o W r - t y”Tr i i g Pa t r i a n n te n
— —

土木专业高职学生半工半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土木专业高职学生半工半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土木专业高职学生半工半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剖析当前土木专业高职学生半工半读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土木类高职学生半工半读学校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提出了半工半读的管理、运行、评价模式。

【关键词】半工半读;模式;高职学生;土木专业半工半读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制度。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53号)提出要在职业院校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教育部于2006年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

至此,半工半读教育模式就逐渐开展起来,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及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土木高职学生的半工半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旨在促进半工半读制度的健康开展。

1 半工半读的概念虽然迄今理论界对半工半读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但从现实职业教育实践来看,半工半读应该具备的内涵一是学生在职业学校部分时间进行理论学习,部分时间参加工作的一种学习制度,这种学习制度与完全进行理论学习和完全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制度是有区别的;二是,学生通过“实际工作—学校学习—实际工作—学校学习—……”,或者“学校学习—实际工作—学校学习—实际工作—……”的形式在学校与企业间交替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制度强调“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与传统职业教育“先学习后工作”的学习制度及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制度”是有区别的;三是,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任务与其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是相关的、一致的,这种学习制度与“勤工俭学”是有区别的[1]。

2 土木专业高职学生半工半读的作用和地位2.1 半工半读能有效解决目前土木专业高职教育瓶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目前的高职院校普遍面临“双师型教师”短缺,教学环境单一,试验、实践体系尚未真正完善,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

高职院校“半工半教”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半工半教”模式探索与实践

【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半工半读; 半工半教
Th plr to nd Pr c ieo ' l- r l-e c i g’ e Ex o a i n a a tc f‘ Ha fwo k Ha fta h n ’ M o e n Vo a i n lCo lg d li c to a le e
【【 od】 hge oa oa eua o ;w r—td rga hl w r n a - ahn o e le w ls ihr ct nl dct n oks yporm;a - okadh f ecigm dl y v i i u f lt [ 中图分类号 ]G 1 7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64—3 2 (0 8 0 2 9 20 )5—0 0 10—0 2
1 实施“ 半工半教” 的必要性
1 1 “ 工半教” . 半 是提升 教师教 学水 平的有 效途 径
高职教 育是 以实 践 能力 为本 位 的教 育 , 师 素 教 质 高低很 大 程 度 上 影 响着 高 职 院校 培 养 目标 的实
后, 教师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 同时可以依托学校 自 己的实 习工 厂 , 导学 生 达 到 与在 企 业顶 岗一样 的 指
r n e n n f cie ma i g me s r me t oe h n e t er rc ia u i e ss i s C mb n d w t ls r o a d f l a g me ta d e f t t a u e n st n a c i a t l sn s k l . o i e ihca s o m n ed e v n h p c b l i p a i t g a e ul i g lI n e r td b i n ,wec n s le t ep a t e a d tan n h ra ep o lm n wo k su y p o r m . d a o v h r ci n r i i g s o t g r be i r - t d r g a c

浅谈中职院校“半工半读”实习生管理模式探索

浅谈中职院校“半工半读”实习生管理模式探索

浅谈中职院校“半工半读”实习生管理模式探索发布时间:2022-05-11T01:57:08.416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月2期作者:杨雅文[导读] 在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按照国务院《决定》的要求,2018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开展半工半读的相关政策杨雅文襄阳技师学院摘要:在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按照国务院《决定》的要求,2018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开展半工半读的相关政策。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已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

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在各地实施的同时,也相应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实现学生在实习全过程中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半工半读;中职院校;管理模式;教学模式中职院校与普高学校的教育模式不同,中职院校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偏重于将专业技能能力的提升,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真正的学会一门技术,使学生能掌握专业的就业能力。

因而,“半工半读”的教学管理模式就是适应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培养企业需求人才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方式,最终将是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互利。

一、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1.社会层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近年来,不少地方和职业院校都开始实行校企合作,主动加深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因而使学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毕业就业率逐步上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6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其中也强调了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就业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2.校企层面职业院校培养的是综合型技能型人才,其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h c — p me s r s a d t eal v ai ft c i ge e t n p r r ats y mo l o an n r - a d c e k u a u e n e d ti e a u t n o a hn f c a t o k a d p r t d d e rt i ig p o h l o e i w n u f r
Ab t a t T e p p r i t d c s t e p r c lr i lme t t n wa s rc s o t l n ,q a i ma a i g se s sr c : h a e n r u e h a t ua mpe n ai y ,p o e s c nr l g u  ̄ n gn ,a s s o i o oi l
fr ta n n r f s in ltl n s o r i i g p o e so a a e t
J n bn , I h — e, H N a g jn I We — i L U Z e w i Z A G F n —l N g l
( h i gIstt o ehncl Eetc nier g Haghu3 05 ,C ia Z  ̄ a ntue f c ai & l r a E g e n , nzo 10 3 h ) n i M a c il n i n
生产过 程 自动化技 术专业 采用 了半工半 读 的人才培
习 。利 用学校 和企业 两种不 同 的教育环 境和教 育 资 源 ,采取课 堂教 学与参 加实 际工作 有机 结合培 养适 合 不 同用人单 位需要 的应用 型人 才 ,促 进人 才培养
与社会 需求 的无缝对 接 ,进 一步 提升职 业教 育服 务
形 式 ,他们 的共 同点是 学生 在校期 间不仅学 习而且
当地 经 济建设 的能力 ,是一 种 以培养学 生 的全 面 素 质 、综 合能力 和就业 竞争力 为重 点 的教 育模 式 ,在 高职教 育 中起 到 特别 重 要 的作 用 。通 过 专 业实 践 ,
可 以较 全面 、综合地 了解 企业 的生产过 程 和生产技
fs ina a e s e so l tlnt.
Ke r s y wo d :wok su y po r m ;i lme tw y ;ta h n f c ;c e k u a u e a d e au t n r — t d r ga mpe n a s e c i g e e t h c — p me s r v ai n l o
理外 ,学校 有严 格 的过程管 理和考 核 ,并 给予相应
作过程 ;理论 联 系实际 ,学 以致 用 ,既使 自己的专 业知识 与技 能有全 面 的提 高 ,又能为 企业 生产尽 自
学分 。半 工半读 的实 质是 与 企业 一 起 的合 作 教 育 ,
收稿 日期:20 — 5 1 07 0 ・ 6 作者简介:金文兵 (9 6 ) 16 一 ,男 ,浙 江省台州市人 ,硕士 ,副教 授,工业 自动化 教研 室主任 ,研 究方 向为过程 控制 与 自动化仪表.
养 模式 ,取得 了较 好 的教 学效 果 。
1 实施 方 法
半 工半 读是一 种将 学习 与工作相 结合 的教育模 式 ,形 式多 种多样 ,有一 年分 为三学期 工作 与学 习 交替进 行 的 ,也有 一 个 星期 几 天 学 习几 天 工作 的 , 也有 每天半 天学 习半天 工作 的 ,等等 。无论 是什 么
中图 分 类 号 : 7 8 5 G 1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24 5 (0 8 0 — 15 0 10 - 6 20 )3 0 0 . 4 9
Ex lr t n a d p a t e o r —su y p o r m d l p o a i n r ci fwo k t d r g a mo e o c
术 ;较 深入 、详 细地 了解 企业 生 产 的设 备 、工 艺 、 产 品、电气 控 制 等 相 关 知 识 ;了解 企 业 的组 织 管
理 、企 业文 化 、产 品开发 与销售 等方 面 的知识和 运
工作 。这里 的工作 不是 模拟 的工作 ,而是 与普通 职 业人 一样 的有报 酬的工 作 ,因为 只有 这样 ,学 生才 能真 正融人 到社会 中得 到锻炼 。学 生 的工作 作 为学 校 专业培 养计划 的一部 分 ,除 了接 受企业 的常 规管
维普资讯
! = !
CNl l一2 3 / 0 4 T







第2 5卷
第 3期
20 0 8年 3月
Ex e me tlTe h o o y a d Ma a e n p r n a c n lg n n g me t i
V0 . 5 No 3 Ma . o 8 I2 . r2O
半工 半 读 实 践 是 职 业 教 育 思 想 的一 个 重 要 体
现 ,是学 生 已掌握一定 的专业 理论 知识 和基本专 业 技 能 以后 ,所 进 行 的一 次 为 时 较 长 的下 厂 顶 岗实
己 的一 份力量 ,体 现 自己的社会 价值 ,同时 还可 以 积 累工作 经验 和社会 经验 ,提 高就业竞 争力 。我 院
高职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 的探 索与实践
金 文兵 ,刘哲纬 ,张方 军
( 江 机 电 职 业技 术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 0 5 ) 浙 10 3


要: 介绍 了高职半工半读 培养模 式 的具体 实施方法 ,半工半 读实 施的过 程控制 与教学 质量管理 事项 、
教学效果的评 价考 核办法 以及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等。 关键词 :半工 半读 ; 实施方法 ; 教学效果 ; 评价考核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