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第2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第2版 教学配套课件 刘全坤主编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上).配套课件 第二章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第2版 教学配套课件 刘全坤主编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上).配套课件 第二章
根据固液两相区的宽度,可将凝固过程分为逐层凝固方 式与体积凝固方式(或糊状凝固方式)。 当固液两相区很窄时称为逐层凝固方式,反之为糊状凝 固方式,固液两相区宽度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间凝固 方式”。 铸件凝固方式对凝固液相的补缩能力影响很大,从而影 响最终铸件的致密性和热裂纹产生几率。
6/3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作
“模数法”用于大平板、球体和长圆柱体铸件比较准确,对于短而粗的块 体,由于棱角散热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有一定误差。
6/3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尚级规辅划教教学材配 套 课 件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从传热学角度来说,模数代表着铸件热容量与散热表面积之间的 比值关系,凝固时间随模数增大而延长。对于形状复杂的铸件, 其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都是比较麻烦的,这时可将复杂铸件的各 部分看作是形状简单的平板、圆柱体、球、长方体等单元体的组 合,分别计算出各单元体的模数,但各单元体的结合面不计入散 热面积中。一般情况下:
尚辅教学配套课件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作
6/3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尚级规辅划教教学材配 套 课 件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第一节 传热基本原理 第二节 铸件凝固温度场的解析解法 第三节 熔焊过程温度场
6/3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尚级规辅划教教学材配 套 课 件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稳定温度场: 不随时间而变的温度场(即温度
只是坐标的函数):
T f x , y , z
6/3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尚级规辅划教教学材配 套 课 件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等温面:空间具有相同温度点的组合面。 等温线:某个特殊平面与等温面相截的交线。 温度梯度:对于一定温度场,沿等温面或等温线

材料成型技术第一章材料成形技术基础PPT课件

材料成型技术第一章材料成形技术基础PPT课件
胡亚民,《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 参考资料:
1. 施江谰,《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 版社 2001
2、方亮,《材料成形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4
第二节、材料成形技术过程 形态学模型简介
一、材料成形技术过程形态学模型
❖ 形态学体系最早是由丹麦工业大学著名教授 Leo Alting提出的,它通过对于纷纭复杂的各 种过程所共有的三个基本要素(材料、能量、 信息)的变化与作用综合论述各种加工方法, 并对其进行横向分析。
❖ 2、注重与以前所学课程的配合、交叉和衔接
把握材料使用特性与成形技术、材料成分/组织、性能 的关系,将本课程与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 础、金工实习等课程的融合、交叉和衔接,系统的掌 握材料及其成形方法的选择。
使用特性
成形技术
性能 成分/组织
❖ 3、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联系生产实际。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学习中 要坚决摒弃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 既不要因为课程中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和公式而 轻视它,也不要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经 验而对其产生畏难心理。
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应对本课程的电化教学、 多媒体CAI、现场参观、课堂讨论和实验教学等 给以充分重视并积极参与。
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在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课 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都会一再用到,应充分利用 这些机会来对其反复练习,扎实掌握,巩固提高, 真正做到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七、教材及参考书
❖ 教材:
铁器பைடு நூலகம்代(Iron Age)
湖南长沙砂子塘战国凹形铁锄
中国古代铁器中带有球状石墨的金相组织
陶瓷制品
塑料制品
橡胶制品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章铸造.ppt.Convertor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章铸造.ppt.Convertor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章铸造.ppt.Convertor原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毛坯成形加工: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切削、磨削、特种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材料的改性与处理检测与质量监控:必不可少的保证质量的措施装配:零件的固定、连接、调整、检验和产品试验。

装配材料成形中的基本要素及其流动材料、能量和信息三个基本要素的流动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毛坯和零件的成形得以实现质量不变过程:铸造、塑性成形、表面处理等质量减少过程:切削加工、热切割、板料冲裁等质量叠加过程:焊接、胶接和机械连接等2.能量流各种能量的消耗和转化过程称为能量流将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系统化,即“机械制造技术系统”,具有“自动化、柔性化、高效化”的综合效果特征4.材料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1)优化常规工艺(2)新型加工方法不断出现(3)高新技术与工艺紧密结合产品的加工要求第2章铸造定义: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或毛坯的成形方法包括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优点:工艺适应性强,铸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和大小几乎不受限制,常用的合金都能铸造;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设备投资较少应用:适于制造形状复杂、特别是内腔形状复杂的零件或毛坯,尤其是要求承压、抗震或耐磨的零件。

缺点:工艺因素影响较大,铸件易出现浇不到、缩孔、气孔、裂纹等缺陷,组织疏松,晶粒粗大。

质量不稳定,一般情况下,铸件的力学性能远不及塑性成形件L=v×t2.1铸造基础2.1.1金属液的充型能力金属液充满铸型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准确的铸件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铸件的质量1、金属的流动性: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流动性好则充型能力强,易于获得轮廓清晰、壁薄而形状复杂的铸件,且易于防止各类铸造缺陷。

衡量:螺旋型流动试样长度合金成分:成分不同,结晶方式不同;粘度不同相同温度下,过热度不同:已结晶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结论:共晶成分和纯金属最好合金的质量热容、密度和热导率质量热容和密度大,含热量大;热导率小,散热慢2、铸型条件铸型的蓄热系数:铸型的蓄热系数越大,激冷能力越强,金属液保持液态的时间就较短,充型能力越低解决方法:选用蓄热系数小的造型材料;在型腔壁喷涂料铸型温度:铸型的温度越高,金属液冷却就越慢,保持液态时间就越长铸型中的气体:形成影响充型的气体阻力(外部阻力)3、浇注条件浇注温度:浇注温度高,金属液的粘度低,保持液态的时间长。

材料成形原理(第2版)(吴树森)第1章

材料成形原理(第2版)(吴树森)第1章

凝固技术发展历程
最古老的艺术、技术之一 —— 冶铸技术 合釐配制、凝固控制、组织控制
我国在夏朝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商朝青铜器铸造已 很发达。司母戊斱鼎是当时最大的青铜器。图案、文字 俱全,铸造相当精美。 曾候乙青铜器编钟,是距今2400 多年前戓国初期铸造的。 戓国时期的《考工记》记载:“釐有六齐:六分其 釐,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釐,而锡居其 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釐,而锡居其一,谓这戈戟 之齐;三分其釐,而锡居其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 釐,而锡居其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釐,锡半,谓之鉴 燧之齐”。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釐配比觃律。
2.对液态合釐流动阻力的影响 根据流体力学,Re>2300为湍流(紊流),Re<2300 为层流。Re的数学式为
Re
Dv

设f为流体流动时的阻力系数,则 有
64
64
当液体以层流斱式流动时,阻力系数大,流动阻力大。 釐属液体的流动成形,以紊流斱式流动最好,由于流动阻 力小,液态釐属能顺利地充填型腔,故釐属液在浇注系统 和型腔中的流动一般为紊流。但在充型的后期戒夹窄的枝 晶间的补缩流和细薄铸件中,则呈现为层流。
3.对凝固过程中液态合釐对流的影响 液态釐属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由于存在温度差 和浓度差而产生浮力,它是液态合釐对流的驱动力。 当浮力大于戒等于粘滞力时则产生对流,其对流强 度由无量纲的栺拉晓夫准则度量,即
可见粘度η越大对流强度越小。液体对流对结晶 组织、溶质分布、偏析、杂质的聚合等产生重要影响。
其第一峰值不固态时的衍射线(第一条垂线)极为 接近,其配位数不固态时相当。 第二峰值虽仍较明显,但不固态时的峰值偏离增大, 而且随着r的增大,峰值不固态 时的偏离也越来越大。 当它不所选原子相距太远的距 离时,原子排列进入无序状态。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版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版
深入了解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如应力、应变和流动应力。
2 影响因素
探索影响塑性变形的因素,如温度、变形速率和材料的性质。
材料成形工艺
1
基本流程
了解成形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加工和表面处理。
2
常见的方法
探索一些常见的成形工艺方法,如压力成形、拉伸成形和挤工艺,如注塑成形和铸造等方法。
3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
了解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在材料成形技术中的应用,如机器学习和智能控制系统。
材料成形工艺的应用
工业中的应用
发现材料成形技术在工业生产线中的广泛应用, 如汽车制造和航空工程等。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材料成形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 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等。
材料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
1
国内外技术
探索国内外材料成形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数字化制造和新材料的应用。
2
绿色成形
了解绿色成形技术的兴起,包括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制造方法。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版
欢迎来到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版的介绍。本课程将涵盖材料成形技术的概述、 塑性变形、成形工艺、应用和发展趋势。
材料成形技术概述
1 定义
2 分类
探索材料成形技术的定义,了解其在制造 过程中的重要性。
学习材料成形技术的不同分类,从热成形 到冷挤压等多种方法。
材料的塑性变形
1 基本概念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章1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章1

§2-4 生长
R
0
∆Tk
不同生长方式生长速率与动力学过冷度的关系
§2-5 溶质再分配
溶质再分配是造成凝固偏析的原因。 根据凝固时晶体形成特点,把凝固时只 析出一个固相的合金叫单相合金;而把 凝固同时析出两个以上相的合金,叫多 相合金。
先凝固部分溶质浓度
后凝固部分溶质浓度
§2-5 溶质再分配
一、溶质再分配与平衡分配系数 在平衡相图中,设界面的温度为T*,则固相侧薄层中的溶质含量为CS*, 液相侧薄层中溶质的含量为 CL*,将两者之比定义为平衡分配系数 :
§2-4 生长
2.0
1.5
1.0
0.5
0 0 0.2 0.4 0.6 0.8 1
-0.5
界面上原子沉积几率
§2-4 生长
1) 当α ≤ 2时,∆GS在界面原子位置有 ) 在界面原子位置有50% 时 被沉积时最小, 被沉积时最小 , 也就是说有一半原子位置 被沉积时, 其自由能最小, 被沉积时 , 其自由能最小 , 此时的界面形 态称为粗糙界面。 态称为粗糙界面。 2)当α > 2时,∆GS的最小值在x = 0或1的 ) 时 的最小值在 或 的 两端处, 两端处 , 这意味着界面上有很多空位未被 原子占据, 原子占据 , 或几乎所有的空位均被原子占 自由能均最小, 据。这两种情况下 ,自由能均最小,此时 的界面形态称为光滑界面。 的界面形态称为光滑界面。
4 ∆G = ( πr ∆G + 4πr σ ) 3 2 −3cosθ + cos θ ( ) 4
3 2 m LS 3
§2-3 形核
令:d∆G/dr = 0得
16πσ 2 −3cosθ + cos θ ∆G = ( ) 3∆G 4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堂PPT)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堂PPT)
b)
27
§5-1 砂型铸造
• 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下芯、扣箱(合型)及检查型腔尺寸。如图方 案a)无法检查铸件厚壁是否均匀;而方案b)通过增设一中箱,可在 扣箱前检查壁厚以保证铸件壁厚均匀。
28
§5-1 砂型铸造
2.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是指将金属液引入铸型内所经过的一系列通道。 一般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1. 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操作灵活、大小铸件均能适应。手工造型对 模型的要求不高,一般采用成本较低的木模。对于尺 寸较大的回转体或等截面的铸件,还可以采用成本更 低的刮板造型法。因此,尽管手工造型的生产率较低、 获得铸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也较差,但对工人的 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完全以机器 造型取代。尤其是对于单件、小批铸件的生产。
3
§5-1 砂型铸造
震压造型
4
§5-1 砂型铸造
微震压实造型
5
§5-1 砂型铸造
高压造型
压力油
6
§5-1 砂型铸造
射砂造型
7
§5-1 砂型铸造
抛砂紧实造型
8
§5-1 砂型铸造
3.起模方法: 型砂紧实以后就要进行起模,以获得完整的型腔。大部 分机器造型机均带有起模机构。大体有顶箱起模、漏 模和翻箱起模三类。
24
§5-1 砂型铸造
• 选择分型面应方便起模和简化造型工序。尽可能减少分型 面和活块的数目,如图为不合理的三通分型面方案。
芯头
25
§5-1 砂型铸造
此外,分型面应尽可能平直,如图的起重臂的分型方案,采 用(b)方案分模造型,可避免挖砂或假箱造型如图(a)。
26
§5-1 砂型铸造
• 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尽可能减少型芯的数目,如图为接头铸件的分型 面方案。按图方案(a)其内孔的形成需要型芯;而按方案(b)是通 过自带型芯来形成,省去了造芯工序及芯盒费用。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件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件

第一章绪论1.1 材料成形技术过程形态学模型简介1)产品——产品技术――“做什么”――设计过程――过程技术――“怎么做”――工艺2)成形过程可概括地定义为加工工件材料性能的变化,包括几何形状、硬度、状态、信息(形状数据)等的变化。

任何一种机械产品产生性能变化都是材料、能量、信息三个基本要素方面的变化。

本书主要讨论材料的加工过程以及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性能变化和几何形状的改变,或两者兼有之。

材料过程分为:贯通过程――质量不变过程;发散过程――质量减少过程;收敛过程――质量增加过程;能量过程分为:模具系统(或工具系统)――描述能量是如何加于加工工件材料(或传递能量与传递信息)的传递媒体设备系统――描述设备提供的能量特点和所用能量的种类信息过程分为:形状信息过程――最终形状信息可看成为加工工件材料初始形状信息与制造过程中所施加的形状变化信息之和性能信息过程(如强度、硬度)――是材料初始性能信息过程和通过各种过程材料产生的性能变化之和1.2 现代制造过程分类1)质量不变过程加工材料在过程初始时的质量等于或近似等于加工材料在过程结束时的最后质量,也就是说材料在一定的受控条件下改变了几何形状。

质量不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典型阶段:第一阶段,如加热、熔化等,它是由一些使加工件材料形状或性能发生初步变化而处于适当状态的基本过程组成;第二阶段,由一些产生要求加工工件形状或性能变化的基本过程组成,如铸造、锻压等;第三阶段,由一些使加工件处于指定最终状态的基本过程组成,如凝固等。

其中第二阶段的基本过程是主要基本过程。

质量不变过程主要包含: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粉末压制等。

2)质量减少过程质量减少过程的特点是零件最终的几何形状局限在材料的初始几何形状内。

也就是说,形状改变是通过去除一部分材料形成的。

质量减少过程主要包含:切削加工、电火花加工、等离子弧切割、火焰切割,电解加工等。

3)质量增加过程质量增加过程的特征是加工材料在过程开始时的质量比过程结束时的最终质量有所增加。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绪论 ppt课件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绪论  ppt课件
工序综合。
净成形工艺(Net Shape Process) 新的工艺不断出现(例如:金属的半固态新的
工艺成形、喷射成形、金属的注射成形等等)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起材料加工工艺的新革命 新型材料的成形(复合材料、金属材料)
绪论
课程性质
是机械工程类专业近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 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金属和非金 属零件或毛坯的成形方法特点、过程、原理及 设备。
材料成形技术发展
– 材料加工产品精密化、轻量化、集成化; – 产品性能高、成本低、周期短; – 材料加工原料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制造性好、
成品率高; – 材料正由单一的传统型向复合型、多功能型发展; – 材料加工技术逐渐综合化、多样化、柔性化、多学
科化; – 全新加工
在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一般是先用热加 工的方法制造出零件的毛坯,再用冷加工的方 法进一步改变毛坯的形态,使其最终被加工成 合格零件。其间,为了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 使用性能,通常还需对工件进行有关的热处理。
本课程主要叙述了机械制造过程中金属 材料的液态成形(铸造)、固态成形、 连接成形、粉末冶金及非金属 (塑料、 橡胶、陶瓷)材料成形等。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课程简介
机械制造技术包含产品技术(Product Technology)和过程技术(Process Technology )。
产品技术是以设计为中心,回答“做什么”。 过程技术是以工艺为核心,回答“怎么做”。包 括工艺、制造装备、工具、仪表和组织管理技术 及生产过程设计。
精品资料
全世界全世界75%的钢材经塑性加工,45%的金属结构用 焊接得以成形。
我国的铸造行业有我国的铸造行业有100 万职工, 2万多 个工厂, 2003 年产量达年产量达1,600 万吨,在世界上是 第一铸造大国。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PPT课件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PPT课件
利用泡沫塑料模样进行铸造,由于浇注 时高温金属液进入后,模样迅速气化、燃 烧而消失,模样位置由金属液逐步充填, 冷却凝固形成铸件。这种铸型呈实体,不 存有空腔,故称又实型铸造。
B、特点
无分型面、工序简单、形状复杂、适应 各种材料、成本低。
2021/6/10
25
铸造方法 比较项目
砂型铸造
熔模铸造
金属型铸 造
10
三、收缩性
1、收缩三阶段 液态-凝固-固态
液面下降 收缩 2、影响因素
A、合金种类(灰铸铁-铝合金-铜合金-铸钢) B、温度:温差 C、形状:冷却速度、铸型阻碍
2021/6/10
11
四、缩孔的形成与防止
1、形成铸件壁断面上,在内切圆直径最大处或等温线未 必然穿过性的-区-域将壳最、后凝体固积,该减区少域称、为补“热充节”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2021/6/10
1
一、金属材料成形的分类(热)
1、液态成形
(铸造)-熔融状态(高温)的金属进
入特定材料预先形成的空(型)腔,冷却 后取出。
2、固态成形
(锻造)-固态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借 助外力产生所需(形状)的塑性变形。
冷冲压。
3、连接成形
(焊接)-两部分固态金属局部融化
(局部高温)后融合成一部分 。
滑移:在剪应力的作用下,晶格发生位 错。
多晶体位错滑移
晶界处位错堆积,碎晶、亚晶产生,
晶格畸变
2021/6/10
30
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 A、冷变形强化
由于畸变严重,硬度、强度加大,塑 性明显下降,使得塑变抗力加大,进一步 变形困难
B、残余应力 变形不一致引起。
2021/6/10

材料成型PPT课件

材料成型PPT课件

残余内应力不稳定状态通过变形缓解应 力回到稳定状态。
• 变形的规律:(预计变形方向)
34
第34页/共42页
T形梁:厚部受拉产生压缩变形, 平板:中心、下部冷却 慢,受拉压缩变形。
上凹下凸。
床身:上凹下凸,导轨内凹。
图1-15 车床床身
35
第35页/共42页
• 防止变形的办法: 1)减小应力的各种方法。 2)铸件壁厚设计均匀,结构对称。 3)反变形法:最有效。 4)粗加工后时效处理:自然时效(露天放置半年)
(6)信息化 (计算机的应用)
柔性、集成系统,信息和控制技术,远程控制和无人化成形工厂。
9
第9页/共42页
五、材料成形的分类
• (1)受迫成形
定义:利用材料的流动性和塑性在特定外力或边界 的约束下成形的方法。
主要方法:铸造、锻压、注塑成形。
特征:模具、型腔。
柔性较差,适于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或毛坯制造。 • (2)去除成形 定义:运用材料的可分离性,把一部分材料有序地
32
第32页/共42页
• 热应力的规律:
(a)缓冷部位(厚壁、心部)受拉伸。
快冷部位(薄壁,表层)受压缩。
(b)温差↑ ,定向凝固↑ ,固态收缩率↑ ,弹 性模量↑ ,则热应力↑ 。
• 热应力的防止:缩小温差,均匀冷却。
措施:材料弹性模量小的合金,
设计壁厚均匀,
工艺同时凝固。
• 同时凝固:内浇道开在薄壁处,厚壁处放冷铁, 使各部位同时凝固。
在铸件内。用于不重要的铸件中。 ❖ 形状复杂的铸件可设置多个冒口、冷铁。
29
第29页/共42页
图1-8 阀体铸件的定向凝固
②缩松的防止 ❖缩松的危害:影响铸件的气密性。 ❖防止方法: 加大冷却速度——热节处安放冷铁,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第二版PPT课件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第二版PPT课件
大家好,我是奥特帅帅
$
1
5.3复合材料
$
阿童帅帅
2
大家可以理解一下概念哦
$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复合而成 的多相材料。
通常是其中某一组成物为基体,而另一组成物为增强 体,用以提高强度和韧性等。
复合后的材料既保持了各组成物的特点,又可使各组 成物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协调,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
• 纳米粉末制备方法多样化
11
纳米材料的特征
• 表面效应
• 表面效应是指纳米粒子表面原 子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粒径的 变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性 质上的变化。表给出了纳米粒 子尺寸与表面原子数的关系。
• 从表可以看出,随粒径减小, 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加。另外, 随着粒径的减小,纳米粒子的 表面积、表面能的都迅速增加。 这主要是粒径越小,处于表面 的原子数越多。表面原子的晶 体场环境和结合能与内部原子 不同。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 的原子,有许多悬空键,具有 不饱和性质,易于其他原子想 结合而稳定下来,因而表现出 很大的化学和催化活性。
14
烧蚀防热材料
$
• 一种固体防热材料,主要用于导弹头部、航天器再入舱外 表面和火箭发动机内表面。这种材料在热流作用下能发生 分解、熔化、蒸发、升华、侵蚀等物理和化学变化,借材 料表面的质量消耗带走大量的热,以达到阻止再入大气层 时(见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热流传入飞行器内部并冷却火箭 发动机燃烧室和喷管的目的。所谓烧蚀,也就是导弹和飞 行器再入大气层时在热流作用下,由热化学和机械过程引 起的固体表面的质量迁移(材料消耗)现象
$
12
纳米材料特征
• 小尺寸效应﹑ • 量子尺寸效应﹑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13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第2版145页PPT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第2版145页PPT
Biblioteka 谢谢!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第2版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2.3 液态金属成形件工艺过程设计
2.3.1 铸造工艺设计内容与步骤。
1、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
大批量生产或大型铸件: 铸件图,铸造工艺过程图,铸型装配图, 操作技术规程等。
小批量生产或一般产品: 铸件图,铸造工艺过程图。
2、铸造工艺设计步骤。 ( 依据零件图按步骤设计 )
1)结构工艺过程分析; 2)铸造工艺过程方案的拟定; 3)砂芯设计;
(图 2.9)
7
5、铸造应力。
——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因固态收缩受到阻碍而引起的内应力。
1)热应力; 2)相变应力; 3)机械阻碍应力。
6、铸件的变形和裂纹。
◎铸造应力的防止:
- 合理设计铸件结构; -尽量选用收缩率小的合金; -采用同时凝固工艺; -合理设置浇口和冒口; -时效处理。
—— 当铸造残余应力超过金属的屈服强度极限时,铸件变形; —— 当铸造残余应力超过金属的抗拉强度极限时,铸件开裂。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第2版)
胡亚民 主编
1
1、绪论
§1.1 材料成形技术过程形态学模型简介
1.1.1 产品和过程。
产品技术的主题是“设计”——“做什么” 过程技术的主题是“制造”——“怎么做”
1.1.2 过程技术。
(把产品的设计和构思制造成物化的具体产品。)
过程形态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图1.1)
1.1.3 材料过程系统。
2、气体在金属液中的溶解度。
—— 金属吸收气体的饱和浓度。 ( cm³ / 100g )
3、气体的析出。
1)气体以分子形式扩散析出; 2)于金属内形成化合物排出; 3)以气泡形式从金属液中逸出。
4、气孔。 侵入气孔, 析出气孔, 反应气孔。 5、气体对铸件品质的影响。
(表 2.8)
2.2.5 铸件化学成分的偏析。 宏观偏析, 微观偏析。
11
2.3.3 浇注系统及其设计。
1、浇注系统概述。 —— 引导金属液进入铸型的系列通道。
1)功能。 ① 将液态金属导入型腔;
② 挡渣并排除型腔内的空气;
③ 调节铸件温度分布; ④ 保证金属液充满型腔。
2)结构。 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
(图 2.35)
3)形式。顶部注入式、中间注入式、底部注入式、阶梯注入式。 (图 2.36)
1、切削加工;
3、电加工; (图1.7)
2、化学腐蚀加工;
4、冲压加工。 (图1.8)
1.2.3 质量增加过程。
被加工材料的质量在制造过程会增加。 1、电镀; 2、快速成型。
4
2、液态材料铸造成形技术过程
§2.1 概述
铸造成形技术是指制造铸型、熔炼金属、将金属液
注入型腔凝固,获得金属工件的成形方法。
1.1.6 制造过程的完整模型。
制造过程包涵材料过程、能量过程、信息过程。 (图1.5)
3
§1.2 现代制造过程分类
1.2.1 质量不变过程。
被加工材料在制造过程没有或很少改变质量。 (图1.6) 1、 塑性变形。 锻造、扎制、粉末压制。 2、 浇注。
1.2.2 质量减少过程。
被加工材料的质量在制造过程会减少。
1、金属凝固的条件。 液、固两相的能量差为相变驱动力。
2、金属凝固的过程。 液相中不断形成晶核并长大,直至结晶终了。
3、铸件的三种凝固方式。
(图 2.4)
1)逐层凝固; 2)体积凝固; 3)中间凝固。
6
2.2.3 铸件的收缩。
1、基本概念。
—— 铸件在“液态→凝固→固态→冷却”过程中体积减小的现象。
(图 2.1)
优点:投资小,生产周期短,技术过程灵活,能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 缺点:工序多,难以精确控制;易产生铸造缺陷,铸件品质不稳定。
类型: 1)生产方式分类: 砂型铸造,特种铸造。
2)材料分类: 铸铁,铸钢,铸铜,铸铝,……
铸造是制造零件毛柸常用的一种生产方式。
(表 2.1)
5
§2.2 铸造成型技术过程理论基础
2、浇注系统的设计。
1)要求。
① 阻止熔渣、气体、非金属夹杂物进入型腔; ② 防止型腔和型芯被冲蚀; ③ 降低浇注温度; ④ 在设定的部位把金属液引入型腔; ⑤ 减小浇注系统的体积,节约材料。
1、贯通过程 —— 质量不变过程; 2、发散过程 —— 质量减少过程; 3、收敛过程 —— 质量增加过程。
(图1.2)
2
1.1.4 能量过程系统。
通过传递媒体向被加工材料提供能量。
(图1.3)
1.1.5 信息过程系统。
通过传递媒体把形状信息加于被加工材料,
使之改变形状。
(图1.4)
(形状信息过程伴随着性能信息过程。)
以单位体积或长度的变化量表示。
(式2.1 式2.2)
2、收缩的三个阶段。
1)液态收缩阶段; (图2.5)
2)凝固收缩阶段;
3)固态收缩阶段。
3、铸件的实际收缩。
1)摩擦阻力; 2)热阻力;
3)机械阻力。
4、铸件的缩孔和缩松
缩孔形成 缩松形成
(图 2.6) (图 2.8)
缩孔和缩松的防止: 1)采用顺序凝固原则; 2) 加压补缩。
2、选择分型面。
1)使全部或大部分铸件处于同一半型内,避免错型; (图 2.30)
2)减少分型面的数目;
(图 2.31)
3)分型面尽量选用平面;
(图 2.32)
4)使型腔和主要型芯位于下腔。
3、确定主要工艺过程参数。 1)加工余量;
2)最小铸出孔; 3)起模斜度; 4)铸造圆角; 5)铸造收缩率。
(表 2.12) (图 2.34)
1)变形与防止。 变形: (图 2.15 图 2.16)
防止:铸造应力;采用反变形法。 (图 2.17)
2)裂纹与防止。 热裂:(图 2.18)
冷裂:(图 2.19)
8
2.2.4 金属的吸气性。
1、金属液吸收气体的过程。
1)气体分子撞击到金属液表面,并吸附在表面; 力。
—— 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合格铸件的能力。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1)金属的流动性;(图 2.2 表2.3 图2.3)
2)铸型的性质; 3)浇注条件;
4)铸件结构。 R = V / S (折算厚度) 2.2.2 铸件的凝固。
——铸型中的合金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
4)浇注系统设计; 5) 冒口、冷铁的设计; 6)绘制铸造工艺过程图。
10
2.3.2 铸造成形方案的拟定。
1、确定铸型位置。 1)铸件的重要表面向下; (图 2.25 图2.26)
2)铸件的宽大平面向下或倾斜浇注; (图 2.27)
3)铸件的薄壁部分向下;
(图 2.28)
4)铸件的厚大部分向上。
(图 2.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