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8d37c7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c.png)
材料成型工艺MaterialFormingTechnology课程编号:07310060学分:6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78实验学时:12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牟林、胡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的方法、金属板料成形技术、焊接电弧及焊接方法等三大部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液态成型、板料成形、焊接工艺方法。
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好热加工工艺知识基础;了解热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篇液态成型工艺绪论1基本内容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发展历史,液态成型工艺流程。
2教学要求了解铸造产业的发展概况;了解铸造生产的基本流程和工艺种类。
3重难点液态成型工艺的基本类型、流程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1基本内容(1)常用铸造方法的选择;(2)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3)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2教学要求(1)了解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熟悉铸造方法选用的依据(2)掌握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3)熟悉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重难点铸造工艺性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1基本内容(1)工艺设计内容及流程;(2)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确定的基本原理;2教学要求(1)熟悉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内容及流程;(2)掌握砂型铸造工艺方案制定的原理及方法。
3重难点(1)生产纲领、生产条件对工艺方案制定的影响;(2)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确定。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9d33f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4.png)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材料成型工艺概述
a.材料成型的定义和分类
b.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历程
c.材料成型工艺的应用领域
2.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
a.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成型工艺的关系
b.材料成型的变形机理
c.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参数
3.塑性成型工艺
a.压力成形工艺(锻造、压铸、挤压等)
b.无模挤压工艺(挤出、拉伸等)
c.热变形工艺(热压、热挤压等)
4.粉末冶金工艺
a.粉末制备工艺
b.粉末成型工艺(压制、注射成型等)
c.粉末烧结工艺
5.热处理工艺
a.热处理的目的和分类
b.热处理的工艺流程
c.热处理的效果评价
6.表面处理工艺
a.表面处理的目的和分类
b.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电镀、喷涂、镀膜等)
c.表面处理的效果评价
7.其他成型工艺
a.激光加工工艺
b.电子束加工工艺
c.等离子加工工艺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包括模具设计、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设备调试等。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
四、考核方式
1.课堂测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
2.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材料成型基础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173d1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1.png)
材料成型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材料成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原理;2. 学生能了解不同材料成型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学生能掌握材料成型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材料成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 学生具备初步的材料成型工艺设计和优化能力;3.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完成简单的材料成型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材料成型技术及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关注材料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操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成型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材料成型基本概念:介绍成型、材料成型定义,分类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常用材料成型技术:讲解金属成型、塑料成型、陶瓷成型等常用技术及其特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三节3. 材料成型原理:分析不同成型技术的原理,如压力成型、拉伸成型、注射成型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四节4. 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介绍成型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5. 材料成型质量控制:讲解成型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收缩、变形、应力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6. 材料成型工艺设计与优化:分析工艺设计原则,介绍优化方法及实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7.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材料成型实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0726cc08a1284ac85043d9.png)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学期:第四学期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材料成形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实践(实训、实习)课时:29课时适合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成形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工艺规程的制订。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全部教学环节后,应达到:1) 掌握金属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制定一般零件的工艺流程设计的能力。
2) 能够分析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确定零件成形工序,懂得工艺设计及相应计算。
2)能够使用有关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
二、理论教学要求绪论1) 砂型与砂芯制造2)铸造工艺方案的拟定3)浇注系统设计与计算掌握浇注系统组元及其作用,浇注系统类型及其选择;掌握计算阻流截面的水力学公式和浇注系统设计与计算。
4 )冒口、冷铁与铸肋了解冒口的补缩原理;掌握冒口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了解冷铁与铸肋设计和典型铸造工艺分析实例。
5 )模锻工艺6)锻模设计7 )电弧焊掌握点焊、缝焊和闪光对焊原理特点应用;初步了解高频焊、摩擦焊、钎焊原理及应用。
三、实践教学要求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实验学时 9应开实验项目个数 3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要求学时分配实验类型备注 1 浇注系统水模拟实验必做 2 塑性成形实验必做 3 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实验必四、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学时分配讲课实验上机课外小计 1 绪论1 12 第一章砂型与砂芯制造 2 23 第二章铸造工艺方案的拟定4 4 4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综合实验 6 3 95 第四章冒口,冷铁与铸筋4 4 6 铸造工艺分析实例 2 2 7 第五章模锻工艺 4 4 8 第六章锻模设计 2 2 9 第七章板料冲压实验 10 3 13 10 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实例 2 2 11 第八章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实验8 3 11 12 第九章压力焊与钎焊五、课程有关说明1.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完机械制造基础、材料工程基础、传热学,材料成形原理、生产实习等课程。
材料成型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65c0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3.png)
材料成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材料成型基本概念,掌握不同材料的成型特性及工艺流程。
2. 学生能描述并区分各种成型方法,了解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材料成型过程中涉及的计算和参数调整,能进行简单的工艺参数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CAD/CAM软件进行简单零件设计的初步能力。
2. 学生能够操作材料成型设备,完成简单产品的制作。
3. 学生通过实践,学会分析并解决材料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材料成型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其学习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
3. 通过对材料成型技术发展历程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技进步的敬畏感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可能缺乏系统的工程观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要求教师以生动的案例、直观的演示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材料成型基本概念:讲解材料成型定义、分类及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常见材料成型方法:介绍压制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真空成型等,分析各种成型方法的优缺点,对应教材第二章。
- 压制成型:讲解压制成型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
- 注射成型:介绍注射成型过程、参数调整及常见问题。
- 吹塑成型:讲解吹塑成型方法、应用范围及工艺特点。
- 真空成型:介绍真空成型原理、设备及应用实例。
3. 材料成型工艺参数设计:讲解成型过程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如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的调整,对应教材第三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国际政治学概论-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44c6a4f558f5f61fb736665b.png)
《材料成形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成形工艺与设备课程代码:MPRC3016英文名称:Mo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2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后续课程:无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朱伟珍大纲执笔人:朱伟珍大纲审核人:杨宏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材料成形工艺与设备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学位课程。
本课程针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零件结构设计与成形方法适应性为主线,讲述除切削加工以外的各种常用成形方法以及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与选择实例分析,并结合材料成形新工艺、新技术、新发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材料成形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强化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突出创新精神,优化综合素质“为培养宗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液态成形、金属塑性成形、连接成形、非金属材料成形、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方法、材料成形方法选择。
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材料成形的方法;掌握常用成形方法成形件的结构工艺性;了解广泛应用于材料成形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
培养学生能够设计针对材料成型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成形工艺的需求,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各种材料成形方法的原理、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使学生具备合理选择常用机械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
2. 掌握铸造、锻压、焊接、塑料、橡胶、复合材料、粉末冶金等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成形过程设计。
培养学生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与成形工艺适应性的基本能力。
《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7ad092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1.png)
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一、课程介绍《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实际生产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旨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为学习后续课程做必要的知识储备,培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各种先进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铝锂合金)的组织与性能,以及塑性成形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设备等专业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在汽车、飞机、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先进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熟悉多种先进塑性加工方法的成形工艺及设备结构。
本课程包含先进材料与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两部分内容,共3章,教学部分共包含理论30学时,实验2学时,以期末考试形式结课。
Introduction"Plastic form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of advanced materials"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materials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production-related systems. It aims to help student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make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reserves for learning follow-up courses, and develop analytical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e combination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work.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various advanced materials, including aluminum alloy, magnesium alloy, titanium alloy, high strength steel, aluminum lithium alloy, as well as1the basic principles, processes, features and equipment of plastic forming method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widely used in the automotive, aircraft, aerospace and other fields, and familiar with the form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structure of a variety of advanced plastic processing methods.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wo parts: advanced materials and plastic form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There are 3 chapters in the course. The teaching part includes 30 hours of theory teaching and 2 hours of experiment. The exam form is open-book examination.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大纲1、教学目的《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材料成形技术教学设计
![材料成形技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6975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b.png)
材料成形技术教学设计1. 前言材料成形技术是《材料成型工艺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掌握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对于材料工程师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材料成形技术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熟悉材料成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材料成形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掌握材料成形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和创新材料成形技术。
3. 课程大纲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如下:3.1 材料成形技术的基本概念•材料成形技术的定义和分类;•材料成形技术的历史和发展概述;•材料成形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3.2 材料成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材料成形技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基础;•材料成形技术的优缺点和特点;•材料成形技术的品质控制和实际应用。
3.3 材料成形技术的分类和工艺流程•塑性成形技术和非塑性成形技术;•塑性成形技术的分类和特点;•铸造、焊接、制粉和表面处理等非塑性成形技术。
3.4 材料成形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塑性成形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非塑性成形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材料成形技术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3.5 材料成形技术的实验教学•材料成形技术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材料成形技术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材料成形技术实验的报告和讨论。
4.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4.1 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学生需要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熟悉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4.2 视频和实验演示学生可以观看相关视频和实验演示,了解材料成型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实用技巧。
4.3 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异口同声的讨论和案例分析,探讨材料成型技术的应用和挑战。
4.4 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学生需要完成相关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以加深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
5. 教学评估和改进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和改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5.1 课程满意度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形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成形工艺与设备课程代码:MPRC3016英文名称:Mo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2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后续课程:无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朱伟珍大纲执笔人:朱伟珍大纲审核人:杨宏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材料成形工艺与设备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学位课程。
本课程针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零件结构设计与成形方法适应性为主线,讲述除切削加工以外的各种常用成形方法以及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与选择实例分析,并结合材料成形新工艺、新技术、新发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材料成形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强化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突出创新精神,优化综合素质“为培养宗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液态成形、金属塑性成形、连接成形、非金属材料成形、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方法、材料成形方法选择。
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材料成形的方法;掌握常用成形方法成形件的结构工艺性;了解广泛应用于材料成形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
培养学生能够设计针对材料成型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成形工艺的需求,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各种材料成形方法的原理、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使学生具备合理选择常用机械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
2. 掌握铸造、锻压、焊接、塑料、橡胶、复合材料、粉末冶金等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成形过程设计。
培养学生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与成形工艺适应性的基本能力。
3. 基本能够对铸造、锻压、焊接、塑料、橡胶、复合材料、粉末冶金等成型技术等工艺的缺陷进行分析,能提出改进措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4. 了解材料成形新技术及国内外发展动态,使学生具有跟踪科技前沿,与时俱进的能力。
5.了解曲柄压力机、塑料注射成形机、塑料挤出机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主要技术参数等,使学生具有合理选择材料成形设备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难点内容:∆)1、金属液态成形(12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3)1.1 金属液态成形工艺基础1.2 砂型铸造1.3 特种铸造1.4 常用合金的铸造及铸造方法的选择目标及要求:1) 掌握影响熔融合金的流动性及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掌握合金收缩特性★;2) 掌握砂型铸造特点,铸造工艺设计及结构工艺★∆;3) 了解特种铸造的种类和特点;4) 掌握铸铁铸造、铸钢铸造、铜铝合金铸造的特点和材料选择方法。
2、金属塑性成形(9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3)2.1金属塑性变形基础2.2自由锻2.3模锻2.4 板料冲压2.5 其他塑性成形方法2.6 常用塑性成形方法的选择目标及要求:1)掌握塑性变形的特点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掌握自由锻的工序、工艺规程的制定,掌握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3)掌握锤上模锻的特点及锻模结构,掌握锤上模锻工艺规程制定及锻件的结构工艺性★∆;4)掌握冲压的基本工序和特点、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5) 了解拉拔、挤压、辊轧、旋压、精密模锻超塑性成形方法及特点。
3、连接成形(10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3)3.1 熔焊成形基础3.2 电弧焊3.3 其他焊接方法3.4 常用金属的焊接及被焊工件结构工艺性3.5 胶接目标及要求:1)了解焊接电弧与电弧焊冶金过程,掌握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2) 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工艺措施★,了解焊接缺陷与检验方法;3) 掌握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的原理和特点★∆;4)了解非电弧熔焊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压焊以及钎焊的种类和特点;5)理解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熟悉常用金属的焊接方法,掌握焊件结构工艺性设计★;6)了解胶结的特点与应用,熟悉胶接工艺。
4、非金属材料成形(8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3)4.1 塑料成形4.2 橡胶成形4.3陶瓷成形4.4 复合材料成形目标及要求:1) 掌握塑料的成形工艺性,熟悉塑料成形方法,掌握塑料制品结构工艺性设计内容★∆;2)熟悉橡胶压制成形、注射成形工艺过程,掌握压制成形、注射成形工艺条件★;3) 熟悉陶瓷的浇注成形、压制成形、等静压成形、热压烧结成形、热压注成形等方法;4) 熟悉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
5、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方法(3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3、4)5.1 粉末冶金成形5.2其他新型成形方法简介目标及要求:1) 了解粉末冶金成形的特点与应用,熟悉模压粉末冶金成形工艺过程★,掌握模压成形粉末冶金制品的结构工艺性设计★∆,了解粉末冶金非模压特殊成形方法;2)熟悉快速成形、半固态合金成形、电磁成形、液压成形等新型成形方法,了解计算机技术在材料成形中的应用。
6、材料成形方法选择(3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3)6.1 材料成形方法选择的原则与依据6.2 常用机械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6.3毛坯成形方法选择举例目标及要求:1) 熟悉材料成形方法的选择原则,掌握材料成形方法选择的依据与比较★;2) 掌握轴杆类零件、盘套类零件、机架箱座类零件的成形方法★∆;3) 熟悉承压液压缸、开关阀、单级齿轮减速器和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毛坯成形方法。
7、实验一:材料成型设备介绍1(3学时)(支撑教学目标5)7.1 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7.2 通用曲柄压力机主要零部件结构7.3曲柄压力机主要技术参数目标及要求:1) 了解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2) 了解曲柄压力机主要零部件结构;3) 了解曲柄压力机主要技术参数★∆。
8、实验二:材料成型设备介绍2(3学时)(支撑教学目标5)8.1 塑料注射成形过程8.2 注射装置及合模装置8.3注射成形机的控制系统8.4注射成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目标及要求:1) 了解塑料注射成形机的成形过程;2) 了解注射装置、合模装置的功能;3) 了解注射成形机的液压和控制系统;4) 了解注射成形机的注射量、注射压力、注射速率、注射速度、注射时间、塑化能力、锁模力等主要技术参数★∆。
9、实验三:材料成型设备介绍3(3学时)(支撑教学目标5)9.1 挤出成形工作原理及挤出机组组成9.2 塑料挤出机结构与参数选用目标及要求:1) 了解挤出成形工作原理及挤出机组组成;2) 了解塑料挤出机结构与参数选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和演示、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发现学习法和自学指导法,通过引入问题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积极性。
在目前的实验教学条件基础上,及时采用实验练习法,强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零件的坯料和成品的各种成形技术为主要内容,分金属液态成形、金属塑性成形、连接成形、非金属材料成形、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方法、材料成形方法选择和实验等7个模块,各知识模块相对独立。
各章节从成形方法的介绍,到成形工艺分析,到结构工艺性分析,形成一条清晰的主线。
对各种成形方法进行分类比较,到总体比较,到选择原则、依据与实例的分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工程分析思路和方法。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说明如下:1. 金属液态成形、金属塑性成形、连接成形、非金属材料成形、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方法。
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加之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在讲授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演示材料成形方法工艺过程,促进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
2.材料成形方法选择。
教学内容涉及常用机械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及典型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启发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强化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工程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3. 材料成型设备介绍。
教学内容涉及曲柄压力机、塑料注射成形机、塑料挤出机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主要技术参数等。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现场教学法和讨论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熟悉这三种设备的适用工艺与范围,并能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正确选择设备的种类与参数。
在教学方法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都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同时,以上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不断改进。
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程度不高时,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适当增加演示法或现场教学法,或在讲授后续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前后联系,结合前置难点内容进行讨论,强化知识掌握。
在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系统性较好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或增加发现学习法和自学指导法,设置具体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方案。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期末闭卷笔试,期中闭卷笔试,平时测验及作业,实验报告成绩评定方式:期末笔试成绩60%,期末笔试成绩20%,平时成绩10%,实验报告10%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施江澜,赵占西.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参考书目:[1]陈兰芬.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2]邓文英.金属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李魁盛. 铸造工艺及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4]杨慧智.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沈其文. 材料成形基础[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6]李硕本. 冲压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7]汪大年.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8]房世荣. 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9]王卫卫.材料成形设备[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