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课堂记录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思政案例一、课程背景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学习操作系统原理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
本次思政案例将以《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为背景,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在《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素养,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2.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思维观念;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在《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我们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发展史:介绍中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操作系统原理:在讲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项目实践。
3. 操作系统设计与开发: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设计与开发对于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为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在《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2. 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3. 实践教学法:通过项目实践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设计与开发对于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性。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的组成:内核、shell、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1.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分类实例:Windows、Linux、macOS等操作系统的特点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学习第二章:进程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进程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2.2 教学内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进程调度、进程同步、进程互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信号量、管程、事件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进程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方式2.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进程的定义、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实例:进程调度算法、信号量的使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进程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进程同步和互斥知识的学习第三章:内存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内存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2 教学内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分页、分段、虚拟内存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内存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内存的定义、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实例:分页算法、分段算法、虚拟内存的实现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内存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内存分配和回收知识的学习第四章:文件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2 教学内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文件的创建、删除、打开、关闭等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访问控制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文件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文件的定义、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实例: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文件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文件系统结构和组织方式知识的学习第五章:设备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设备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设备驱动程序第六章:设备管理(续)5.2 教学内容设备驱动程序:概念、作用和实现方式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设备分配、设备请求调度、设备控制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I/O中断处理、DMA传输、虚拟设备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5.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实例:硬盘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I/O中断处理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设备驱动程序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设备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设备管理高级主题知识的学习第七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7.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和实现方法理解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用户界面(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2 教学内容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原则:用户友好性、易用性、可访问性GUI和CLI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窗口管理、事件处理、命令解析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开展小组讨论,探讨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用户界面的定义、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实例: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终端、macOS的Finder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用户界面设计和实现方法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GUI和CLI差异和优缺点知识的学习第八章:操作系统安全8.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机制和策略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安全机制: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加密、审计安全策略:最小权限原则、安全分层模型、安全内核常见安全威胁:恶意软件、漏洞攻击、social engineering防护措施: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更新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机制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安全机制和策略、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实例: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案例分析、安全防护工具的使用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安全机制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知识的学习第九章:操作系统性能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理解操作系统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性能分析方法:基准测试、模拟、监控和分析工具性能评价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性能优化策略:进程调度优化、内存管理优化、文件系统优化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实例:操作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如top, vmstat)的使用、性能优化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核心组件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资源管理、程序执行和用户界面方面的关键作用。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Linux系统服务管理及安全设计学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班 级: 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从 2012 年 05 月14日 到 2012 年05月18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完《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及Linux安全服务管理,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套安全的系统 Linux要求:1. 系统不能被破解密码;2. 系统不能被恶意重启;3. 只有指定用户才能ssh 登录系统,保障系统安全;4. 编写防火墙策略,保障系统安全,只开放允许访问的tcp 22, tcp 80,tcp 20 21;5.搭建一个Web网站;6.编写shell程序,阻止恶意攻击服务器的来源IP,连接服务器.三、课程设计内容3.1、 Redhat 基础及权限控制Linux 安装中的重要步骤:引导安装程序、磁盘分区、网络参数配置、密码设置、软件包选择Linux 系统引导过程:服务器硬件自检、引导MBR、引导Kernel、引导驱动及服务、自定义加载项、6种引导方式介绍(/etc/inittab)Linux root 密码破解:单用户模式,进行root密码破解Linux 加密防止 root 密码破解:明文加密 (password) 、非明文加密 (grub-md5-crypt )Linux防止恶意重启:禁用ctrl+alt+del 重启功能 (/etc/inittab)Linux文件权限数字表示:可读 R 4、可写 W 2、可执行 X 1Linux文件权限调整:修改所有者 chown 、修改权限 chmodLinux网络参数配置:网络IP地址配置、同一网卡配置多个IP地址Linux查看IP及route:Ipconfig、 ip add、route -nLinux常用命令文件管理类:ls cat more vi cp rm find paste wc grep head tail 磁盘管理:df du fdisk mkfs mount umount系统状态:uptime last vmstat iostat top free3.2、 软件管理及Shell编程Linux rpm 包的管理 :软件包安装、软件包升级、查询已安装的软件包Linux 源码包的管理 :源码包安装、configure、make、make test、make install、源码包删除Linux 文本处理 :文本编辑器、 vi 编辑器Linux Shell编程中常用命令条件测试:test 或者 []、-d 目录、-f 文件、-s 文件大小非0正则表达示:^ 行首、$ 行尾、以 $ 打头的命令、$? 上一个命令执行结果、$1 输入的第1个参数3.3、存储管理及系统管理Linux 系统常用服务管理 :常用系统服务启动与关闭、系统设置 服务器设置 服务常用系统服务介绍Network 网络服务、sshd ssh 远程连接服务Httpd Apache Web 服务器、Smb 文件共享服务器Vsftp FTP 服务器、Bind DNS 服务器Iptables 防火墙、Linux 进程管理进程查看 top , ps –ef 结束进程 Kill id、Kill –9 idLinux 文件系统管理磁盘分区、fdisk 、格式化分区、mkfs.ext3 、挂载分区、mount、卸载分区、umountLinux 卷管理 LVM磁盘分区 fdisk (disk type id: 8e)建立 PV pvcreate pvdispaly建立 VG vgcreate vgchange -a y (激活VG) vgdisplay建立 LV lvcreate lvdisplay格式化LV make.ext3挂载 LV mount缷载LV umountLinux 系统管理 :以图形化的形式 讲解常用系统管理 、用户和组 、日期和时间、显示Linux 系统日志管理系统日志文件位置 、/var/log/message观察日志变化、tail -f /var/log/message筛选日志内容、grep “error” /var/log/message3.4、常用服务器搭建、安全配置Linux openSSH 安全配置 (/etc/ssh/sshd_config )修改SSH服务端口:# Port 22 修改为 Port 9022修改SSH连接协议为版本2:#Protocol 2,1 修改为 Protocol 2权限只定用户连接SSH:AllowUsers user1重启ssh服务系统设置 服务器设置 服务,启动服务”sshd”、使用命令 service sshd restart使用软件连接SSH服务:在Windows上使用putty.exeLinux http服务器配置检查所需要的软件包[root@rh9 /]# rpm -qa | grep httphttpd-2.0.40-21libghttp-1.0.9-7httpd-manual-2.0.40-21redhat-config-httpd-1.0.1-18安装http服务软件包通过系统的”添加删除程序功能”进行安装、使用rpm –ivh 软件包名进行安装配置HTTP网站网页默认存放位置:/var/启动HTTP网站服务系统设置 服务器设置 服务,启动服务”httpd”、使用命令 service httpd start访问Linux Web网站: IPLinux dns服务器配置检查所需要的软件包[root@rh9 /]# rpm -qa | grep bindredhat-config-bind-1.9.0-13bind-utils-9.2.1-16ypbind-1.11-4bind-9.2.1-16安装DNS服务软件包通过系统的”添加删除程序功能”进行安装、使用rpm –ivh 软件包名进行安装配置DNS服务配置反向解析、配置正向解、异常解决 DNS服务不能启动。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介绍
课 程 介 绍
一、认识操作系统
在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 系统硬件的核心和基础,我们将它比拟为 计算机的心脏。而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 操作系统具有同样的核心和基础作用,我 们将它比拟为计算机大脑。这样,心脏和 大脑的紧密配合,才使计算机系统有了强 大的生命力。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的紧密配合,才使计算机系统成为电子时 代、信息社会无所不在的基础设施。
与 与 与
方便使用 软件设计的简单性 软件 折衷权衡
六、OS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的领域
计算机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结构与算法 计算机网络 信息安全
七、课程的先修课
《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汇编语言》 《计算机组成原理》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运 行环境;(使大家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基本结构及运行环境有深入的认识,对操 作系统这一课程有比较全面的把握。) 介绍操作系统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使大家深入到操作系统内部,理解并掌握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统能做什么
处理机管理、多任务、
内存管理、内存保护、
外存管理、文件存取、
设备控制、硬件控制、网络、
用户界面、
错误检测及恢复系统、安全 等等…
一、认识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为建立在特定的计算机结构
之上的应用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环境, 也为计算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具有特 色的操作、使用环境。无论是巨型机、 大型机,还是中、小型机,也无论是 台式个人计算机、便携式微型机,还 是连接多台计算机的计算机网络,都 离不开操作系统。
二、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 的位置
总之,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
}
else { //大于0是父进程
printf("The parent:%d\n", getpid());
x=4;
}
printf("x=%d\n",x);
}
验证操作:
(45)程序运行共输出了几条语句?
(46)x的值输出了几次?
思考:
(47)x为什么会输出不同的值?
16.并发执行
#include <sys/types.h>
相关准备知识
Linux操作系统命令接口。
实验步骤
以图形化方式登录Linux系统,在桌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新建终端。
8.文件、目录管理。
(29)pwd
功能:显示用户当前所处的目录的绝对路径。
语法:pwd
例如,以root身份登录后,使用命令pwd将显示/root信息。
(30)ls
功能:列出目录的内容,类似于DOS下的dir命令。
(37)rm
功能: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
语法:rm 文件名…
例如,rm /tmp/my.c将删除/tmp目录下的my.c文件。
(38)clear
功能:清除屏幕上的信息,清屏后,提示符移动到屏幕左上角。
9.C程序开发
(39)使用vi编辑C语言源程序
(40)gcc编译和链接
(41)运行程序。
实验对象
本实验开设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本课程为必修课程。
课程简介
《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自身计算机的应用素质,并且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系统调用编程技能,为他们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操作系统原理课堂笔记
第六章设备管理一、输入输出操作(要求达到“识记”层次)1、什么是输入输出操作:主存储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操作称为输入输出操作。
2、对于存储型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为“块”。
对输入输出型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为“字符”二、独占设备和共享设备(识记)1、独占设备是指每次只能供一个作业执行期间单独使用的设备。
如输入机、磁带机、打印机等2、共享设备是指允许几个作业执行期间可同时使用的设备。
3、共享设备的“同时使用”的含义是指多个作业可以交替启动共享设备,当一个用业正在使用设备时其他作业暂不能使用,即每一时刻仍只有一个作业占用,但当一个作业正在使用设备时其他作业就可使用三、独占设备的分配(领会)1、独占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这和绝对地址/相对地址的概念类似。
绝对号就是将每一台设备确定一个编号(相当于一个绝对地址)。
相对号就是为了用户程序的方便而设的,在用户请求使用时,采用“设备类-相对号”来提出使用设备要求。
由系统建立绝对号与“设备类-相对号”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启用设备了。
2、设备的指定方式1)指定绝对号:这种方式由作业直接指定绝对号对应的设备。
系统只能把这个设备分配给他,如果该设备正由其他作业使用则申请不能得到满足。
绝对号就好象给每个人取一个不同的名字。
上司的工作计划中有一条:十点钟叫张三去买菜。
如果张三有空,就得张三去买2)指定设备类、相对号:这种方式在申请设备时不指定具体哪台设备,只说明要某类设备多少台,这样可以由系统灵活分配。
设备类-相对号呢,就好比是一个部门,部门中有一些工作人员,上司的工作计划就只写成:十点叫买菜部找个人去买罗卜。
这时就由“系统”来看看买菜部是否有人空闲,只要本部有人闲着能干活的,不管张三李四都可以去干。
这样,对于上司来说,不用去记谁谁的名字,只要指定某部门,要多少人就是了,他的用人策略和具体的哪个人无关。
这就是“设备独立性”3)设备独立性:采用“设备类、相对号”方式使用设备时,用户编程就不必指定特定设备,在程序中由“设备类、相对号”定义逻辑设备。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基本概念、核心机制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问题和设计简单操作系统的能力。
1.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掌握进程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
3.理解内存管理的技术和策略。
4.熟悉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管理方法。
5.掌握输入/输出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能够运用操作系统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7.具备设计和实现简单操作系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发展历程和分类。
2.进程管理: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进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问题。
3.内存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内存保护、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
4.文件系统:文件和目录结构、文件存储管理、文件访问控制、磁盘空间分配策略。
5.输入/输出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中断处理、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与回收。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
4.实验法:通过操作系统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操作系统原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教材和论文,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以直观展示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例。
《操作系统原理》PPT课件 (2)教学文稿
void *runner(void *param)
{
int upper=atoi(param);
int i;
sum = 0;
if (upper >0)
for ( i = 1; i <=upper; i++)
sum +=i;
pthread_exit(0);
}
12
三、并发控制:互斥与同步 并发(Concurrent) 与并行(Parallel) 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rce)
2
二、OS的分类
批系统 (batch system) ➢ 成批提交作业,作业完成或无法继续执行时发生切换
交互(分时)系统(interactive, Time-sharing system) ➢ 多个用户(应用程序)分享计算机资源 Windows, Linux, …
实时系统(Real-time system) ➢ 满足应用的时间约束要求 VxWorks, QNX, …
《操作系统原理》PPT课 件 (2)
第一部分 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功能
▪ 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CPU, 存储器,I/O设备) ▪ 控制应用程序的执行 ▪ 提供应用程序访问计算机资源的接口(系统调用) ▪ 实现对操作系统内核及应用程序的保护
操作系统给计算机一个灵活的大脑、 一个强健的心脏和突出的个性
,如此反复。请用信号量解决这些进程的同步互斥问题。
答:本题中需要定义下述变量和信号量:
data_type buffer[M]; /* data_type对应于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如int、float等
*/
int in=0; /* 用来指示下一个可存放数据的缓冲区 */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了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之后,能够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实现系统功能调用,结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技术实现应用系统的开发的实践课程。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设计及算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
该课程设计在突出内容的系统性、设计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本着综合能力提高的宗旨,通过协作学习与模拟性学习相结合,采用阶段检查、设计报告及相关文档考核、答辩验收等多种考核形式,强化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的掌握,提高实际软件设计、编程能力,培养组织协作与团队精神。
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多元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调用windows或Linux系统接口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能力,熟练掌握一种主流操作系统产品(如windows或Linux等)的使用,进一步提高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主动实践意识,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以及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1. 能够综合运用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及原理知识设计实用方案,按照软件设计步骤独立完成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题目的编程;2 利用所学过的高级语言(例如JAVA或C++)进行开发、调试、运行应用系统。
3. 通过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表1 本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三)课程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题目出题环节,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课程支撑的课程目标出题,题目能够体现操作系统原理及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锻炼和检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期间,任课教师密切关注学生进展和问题解决过程,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指导,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正常推进。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标 能。了解作业的控制方法。
和作业管理的概念。系统调用
能 力
任务: 听课及阅读教材有关章节。
训 案例: 教材例题和习题。
练
任
务
及
案
例
的概念和过程。
参 考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汤小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5
资 《操作系统使用教程(第三版)》, 任爱华,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12
一、教案头
编号:005
授课班级
17 网络工程 2-4 班
授课时间
2
本次课标题:进程管理
教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学 目
熟悉进程的结构描述、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 进程的概念和控制、程序的顺
标 了解解决进程互斥于同步问题的方法。
序执行和并发执行、进程的特
能 力
任务: 听课及阅读教材有关章节。
训 案例: 教材例题和习题。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整体结构中的地位 结
作业 教材习题 后记 归纳操作系统的核心地位
教学 方法 讲授 提问 讲授 提问
提示 帮助
讲授 提问
教学 手段 演示 课件 课件 演示
课件 演示
课件 演示
学生 活动 听讲 笔记 听讲 笔记 听讲 提问 回答 听讲 笔记
时间 分配 15 分
钟 15 分 钟
15 分 钟
教学 方法 讲授 提问 讲授 提问
提示 帮助
讲授 提问
教学 手段 演示 课件 课件 演示
课件 演示
课件 演示
学生 活动 听讲 笔记 听讲 笔记 听讲 提问 回答 听讲 笔记
时间 分配 15 分
钟 15 分 钟
15 分 钟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64学时4. 学分:4学分5.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结构2. 进程管理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线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3. 内存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内存保护与共享4. 文件系统文件与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目录结构与文件权限文件系统的实现技术5. 输入/输出管理I/O系统结构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与DMA传输I/O调度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授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和编程方法。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要求1. 知识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能力要求:具备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相关硬件设备。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文章、视频教程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5. 交流平台:建立课程QQ群、群等,方便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操作系统概述:4学时进程管理:12学时内存管理:8学时文件系统:8学时输入/输出管理:8学时实验与讨论:16学时2. 教学进度:第1-4周:操作系统概述、进程管理第5-8周: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第9-12周:输入/输出管理、实验与讨论七、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占比80%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2. 实验报告:总分20分,占比20%实验内容: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相关实验操作报告要求:内容完整、分析深入、论述清晰八、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程收获、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高中计算机听课记录20篇
高中计算机听课记录20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计算机在高中阶段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学习。
下面是20篇关于高中计算机课程的听课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基础概念和原理。
课堂收获: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作用,理解了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协议、传输介质等知识。
课堂收获: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以及网络协议的作用。
3.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主要内容: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如栈、队列、链表、排序算法等。
课堂收获:了解了不同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进行解决。
4. 课程名称:Java语言程序设计主要内容: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异常处理等。
课堂收获:熟悉了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能够使用Java语言进行简单的编程。
5.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主要内容: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SQL语句的使用以及数据库管理等知识。
课堂收获: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能够使用SQL 语句进行数据查询和管理。
6. 课程名称:Web前端开发技术主要内容:HTML、CSS、JavaScript等Web前端开发技术的基础知识。
课堂收获:掌握了Web前端开发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够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构建简单的网页。
7.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主要内容: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算法,如线性变换、三维渲染等。
课堂收获:了解了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绘制和渲染。
8.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主要内容:操作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知识。
课堂收获: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能够进行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等操作。
教案八操作系统原理
教案八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各种调度算法以及资源管理等内容。
本文将围绕教案八操作系统原理展开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机制。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及作用操作系统是指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使其可以协调工作并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包括内存、磁盘空间、输入输出设备等。
2.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可以并行地运行多个进程,并为其分配资源和调度执行,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
3. 文件系统管理:操作系统提供文件系统,用于管理计算机上的文件和目录,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写、删除等操作。
4.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协调它们的访问和使用,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5.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与用户交互的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计算机,并使用各种应用程序。
二、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 进程与线程:操作系统中的进程是指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实例,它包括代码、数据和运行时的状态;线程是进程中的独立执行单元,多个线程可以共享同一个进程的资源。
2.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与回收、虚拟内存的管理和页表等。
3.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提供文件系统来管理计算机上的文件和目录,实现文件的存储和访问。
4. 调度算法: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用于确定哪个进程或线程将获得资源的使用权,以及如何合理地分配系统资源。
5. 进程同步与通信:多个进程或线程之间的同步与通信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概念,用于协调它们之间的工作。
6. 中断与异常处理:操作系统需要处理硬件的中断信号和软件的异常情况,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1. 简单性:操作系统应该尽可能简单易懂,便于理解和维护。
2. 可扩展性:操作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允许用户根据需求灵活配置和添加新的功能。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基础概念,包括进程、线程、内存管理等;2. 掌握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及其作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操作系统的运行原理;3.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掌握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程调度、内存分配等;2.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和工具进行程序设计和系统管理;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培养他们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沟通与协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热情;2. 引导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遵循开源协议,积极参与开源社区。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结合操作系统原理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教学实际,又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功能模块等,关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进程管理: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同步与互斥等,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存储管理:阐述内存分配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等,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和目录结构、文件存储与访问控制、磁盘空间分配策略等,关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设备管理:讲解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策略、中断处理等,关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操作系统实例分析:以Linux操作系统为例,分析其内核架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关联教材第六章内容。
7.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探讨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微内核、宏内核等架构,以及简单操作系统实例的实现,关联教材第七章内容。
大学二年级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原理
大学二年级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进行协调和管理的核心软件。
操作系统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本文将以大学二年级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原理为题,从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架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硬件之间的桥梁,它能够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使用界面。
操作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
2.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进程,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确保进程能够按照一定规则有序地执行。
3.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内存,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和虚拟内存的管理,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4.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组织、存储和访问等,使用户能够方便地管理和使用文件。
5.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设备的分配、调度和驱动程序的管理,以实现设备的高效利用。
6. 用户界面: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使用界面,包括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等,以方便用户操作计算机。
二、操作系统的架构与组成操作系统的架构是指其内部的模块结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操作系统架构有单内核、微内核和外核等。
1. 单内核架构:单内核是指整个操作系统运行在一个单一的内核空间中,所有的系统服务都在同一个内核模块内实现。
这种架构设计简单,运行效率高,但不够灵活,一旦发生故障,整个操作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2. 微内核架构:微内核是指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放在核心内核模块中,而将其他系统服务放在用户态的独立进程中。
这种架构设计灵活,易于扩展和维护,但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操作系统原理实训课程学习总结
操作系统原理实训课程学习总结操作系统原理实训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并通过实际的编程练习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对我在这门课程中的学习经验和心得进行总结。
首先,实训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操作系统的理论知识,还有机会亲自操作并编程实现一些基本功能。
通过实际动手的操作,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例如进程的创建与撤销、调度算法等。
这种实践的学习方式不仅使我对操作系统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我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通过实际编程练习,我在操作系统实训课程中提升了我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中,我们需要通过编写代码实现一些基本的操作系统功能,如进程调度、内存分配等。
这些编程实践不仅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编程基础,还需要我们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我逐渐提高了我的编程水平,并学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例如如何进行调试、如何进行模块化设计等。
除了编程实践,操作系统原理实训课程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际项目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一些任务,例如设计并实现一个模拟操作系统。
通过这些团队合作的实践,我学会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学会了如何充分发挥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的优势从而达到更好的团队成果。
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在操作系统原理实训课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克服困难和不断努力,我获得了很多收获。
首先,我深刻意识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它是计算机排列和利用硬件资源的核心软件。
其次,我理解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这将对我今后在操作系统相关领域的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编程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