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分类

合集下载

除草剂有几种 常用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

除草剂有几种 常用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

除草剂有几种常用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除草剂可按作用方式、在植物体的转移性、使用方法及化学结构系统等来分类。

下面是常用的几种分类方法,可从中体会常用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

一、按化学结构系统分类可分为无机除草剂、矿物油类除草剂、有机合成除草剂。

1、无机除草剂,如硫酸、硫酸铜等。

生产量和应用量都较少。

2、矿物油类除草剂,如杀草油、101除草剂等。

生产量和应用量都较少。

3、有机合成除草剂,种类多,生产量大,应用广泛。

二、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能分类可分为输导型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

1、输导型除草剂,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后能输送到其它部位或作用点上去。

如2,4一d丁酯、草甘膦、克芜踪、2甲4氯等。

2、触杀型除草剂,被植物吸收后或渗入到植物体内后,不能在植物体内输导,仅在接触部位起作用。

如五氯酚钠、硫酸、硫酸铜等。

使用此类除草剂必须喷布均匀才能得到高的效果。

三、按除草剂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

1、选择性除草剂,能杀死某些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较安全,即在不同的植物间有选择性。

如玉米地应用西玛津或莠去津,麦田用2,4一d丁酯、巨星等都是利用除草剂对作物与杂草间的选择性,而能够安全有效地防除杂草。

2、灭生性除草剂,通常能杀死所有的绿色植物,即对植物选择性或选择性较小,一般不能直接喷到作物上。

如克芜踪、草甘膦等。

四、按除草剂作用对象分类可分为土壤处理剂、茎叶处理剂。

1、土壤处理剂,喷布于土壤表面,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产生毒效的一类除草剂。

如乙草胺、拉索、都尔、氟乐灵。

这类除草剂通常对已出苗的杂草无效。

2、茎叶处理剂,喷布于植物表面,通过茎叶吸收而产生毒效的一类除草剂。

如2,4一d丁酯、盖草能、使它隆、草甘膦、克芜踪等。

完整的除草剂化学分类表

完整的除草剂化学分类表

乳氟禾草灵、氯氟草醚
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恶草酮、氯炔恶唑酮、丙炔恶
最大特点是在保持现有高活性、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不仅对作物安全,而且对后茬
4
四取代苯类
(Protox),抑制 罗纳普朗克 草酮、甲磺草胺、唑酮草酯、
叶绿素合成。
唑啶草酮
作物无影响。
土壤处理剂,主要杀灭杂草的幼芽,因而多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施,此除草
扑隆、绿麦隆、伏草隆 胶体吸附,停留在0-3cm深土层。除草效果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墒
情好则除草效果高。主要通过土壤生物进行降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数月至1年以上
(DHP)合成酶抑制

剂,脂肪合成抑制,
15
氨基甲酸酯类
永农
细胞分裂抑制,其次
由于品种的不同,可被植物根、胚芽鞘及叶片吸收,对成株杂草的防效差。主要作用 甜菜宁、甜菜安、燕麦灵
草胺、氟吡草胺、氟噻草胺 收。(3)多数品种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芽生长,使幼芽严重矮化而最终
死亡。
唑嘧磺草胺、甲氧磺草胺、氯 被植物的根、叶吸收;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从而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
10
磺酰胺类
道农业 酯磺草胺、双氯磺草胺、双氟 抑制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
隆、砜嘧磺隆、嘧磺隆
3-4叶期使用效果最好。由于其死草速度较慢,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死草速度,多 与唑草酮、二甲四氯、2.4-D、乙羧氟草醚等复配使用。茎叶处理后可被杂草茎叶、 根吸收,并在体内传导,通过阻碍乙酰乳酸合成酶,使缬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 受抑制,阻止细胞分裂,致使杂草死亡。抗药性。ALS抑制剂作用靶标单一,连续使 用易诱发杂草产生抗药性。残留药害和抗性问题日益突出。

除草剂常见品种结构分类

除草剂常见品种结构分类

除草剂常见品种结构分类一、杀菌剂按照化学结构分类1、苯氧较酸类(域酸类除草剂主要包括三大类:苯氧竣酸类、瞳咻竣酸类和苯甲酸类。

)2,4-滴(2,4-D)类:2,4-D丁酯、2,4-D异丁酯、2,4-D异辛酯、2,4-D丁氧基乙酯、2,4-滴乙二醇双酯、2,4-滴丙酸、2,4-滴丁酸、2甲4氯、2甲4氯丙酸、2甲4氯丁酸2、苯甲酸类麦草畏(百草敌)3、芳氧(基)苯氟基丙酸类禾草灵、禾草除、精喋禾灵、精毗氨禾草灵、右旋毗叙乙草灵、精嗯唾禾草灵、瞳禾糠酯、匐氨草酯4、环己烯酮类稀禾定、烯草酮、哦喃草酮5、酰胺类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去草胺、敌稗6、磺酰服类绿磺隆、甲磺隆、苯磺隆、酰喀磺隆、胺苯磺隆、苇喀磺隆、毗嗒磺隆、醒磺隆、乙氟喀磺隆、环丙啥磺隆、氯喀磺隆、环氯喀磺隆、睡吩磺隆、烟喀磺隆、玉(碉)嚓磺隆、甲啥磺隆、氯毗嚓磺隆7、咪哇咻酮类咪草烟、咪哇乙烟酸、普杀特、甲氯咪草烟8、啥咤水杨酸类双草酸、双喀草酸、嗒氧草酸、瑶草醛、啥咤后草酸、嗒草硫酸9、磺酰胺类喀理磺草胺、五朝磺草胺、氯酯磺草胺、磺草喋胺、哇喀氨草胺、哇嗑磺草酯、理喀氨草酷10、三氮苯类西玛津、西玛嗪、莠去津、制草津、赛类斯、草净津、莠灭净、西草净、扑草净、嗪草酮11、三氮苯酮类嗪草酮、环嗪酮、林草净、苯嗪草酮12、氨基甲酸酯类灭草灵、燕麦灵、磺草灵、甜菜安、甜菜宁、苯敌草、甲二威灵13、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草丹、灭草丹、稻草完、禾草特、环草丹、草达灭、燕麦畏、阿畏达、灭草猛、灭草丹14、N一苯基肽亚胺类氟烯草酸、丙快氟草胺、氟曝甲草酯、嗪草酸甲酯15、嗯二喋类嗯草酮、恶草灵、快嗯草酮、丙块嗯草酮16、二苯二类氨磺胺草酸、乙氯氟草酸、三氨竣草酸、乳氨禾草灵、氯氨醒草酯17、二硝基苯胺类叙乐灵、地乐胺、二甲戊乐灵18、三酮类磺草酮、甲基磺草酮、硝磺草酮;双环磺草酮19、有机磷类草甘瞬、莎稗磷、双丙氨瞬、草筱瞬、草丁瞬20、取代胭类绿麦隆、利谷隆、杀草隆、伏草隆、棉草完、敌草隆、异丙隆21、代森钵锌、福美双、灭菌丹、敌克松、代森铉22、其它主要除草剂品种苯达松、百草枯、野燕枯、异嗯草酮、四喋草胺、草除灵、氯⅛∪吐氯乙酸、氨草定。

除草剂化学分类

除草剂化学分类

除草剂化学分类1.苯氧羧酸类(2,4-d类)杀草原理被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在分生组织积累它具有植物生长素的功能。

主要特征1)低用量时具有激素作用,能够刺激植物生长,高用量时具有选择性除草作用。

2)茎叶处理时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土壤处理主要为大粒种子的作物田进行封闭处理,但盐类化合物不能应用。

3)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4)在禾本科作物的3叶期之后和6叶期之前施用,否则药物危害严重。

5)酯类化合物活性高,但漂移严重。

应注意漂流危害问题。

6)都是导电除草剂。

7)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2.苯甲酸(麦草畏)的主要特征:与苯氧基羧酸相同3.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禾草灵,精喹禾灵)杀草原理其中大部分被植物叶片吸收,并传递到群落中根和芽的分生组织中。

个别品种,如草精,不仅能被叶子吸收,还能被根吸收,并在植物中进行有限的传导。

它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作用于分生组织。

主要特征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它用于控制阔叶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但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其自身除草效果明显降低。

4)都是导电除草剂。

4.环己酮除草原理被植物叶片吸收,在韧皮部传导。

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主要特性① 用于防治阔叶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近年来已合成新化合物,可防治禾本科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② 茎叶处理。

5.酰胺类(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敌稗杀草原理氯乙酰胺除草剂可抑制脂肪酸、脂质、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敌稗抑制光合系统ⅱ的电子传递和花青素、rna、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特性主要防治禾本科杂草,对部分阔叶杂草有一定的防除作用。

2)只有敌方稗草是接触性除草剂,其他都是传导性除草剂。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除草剂是用于防治杂草的化学药剂,根据其不同的化学组成和除草原理,可以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两大类。

下面将对这两种类型的除草剂进行详细介绍。

非选择性除草剂是指对所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的除草剂。

它们能够杀死任何接触到它们的植物,包括作物、花草和杂草。

非选择性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广谱杀草剂如草甘膦、草铵膦和百草枯等。

这些杀草剂在植物体内能够阻断蛋白质合成,导致植物生长停止,最终死亡。

除草剂的选择性取决于植物体内的生化特性。

因此,选择性除草剂是指只对一些特定的植物具有杀伤作用的除草剂。

选择性除草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植物体内,包括药物吸收、药物转运和蛋白质靶标的特异性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选择性除草剂及其作用机制:1.拟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其作用机制是模拟植物激素的作用,干扰植物生长,导致禾本科杂草死亡,如草胺和苯醚草酮。

2.杂草利:对阔叶杂草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植物叶绿体内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缺乏能量无法生存而死亡。

3.敌草隆:对禾本科杂草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垂直生长的组织的分裂和伸长,从而阻止其生长。

4.除草异构体:对禾本科杂草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植物源汇转运系统,干扰植物养分的平衡和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转移,导致禾本科杂草死亡。

此外,除草剂还可以根据用途进一步分为土壤处理剂和非土壤处理剂两类。

土壤处理剂是能够在土壤中长时间留存并发挥除草作用的除草剂,如土壤处理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

非土壤处理剂则是指除草剂在土壤中迅速降解,并在植物体内快速传导和吸收,对植物进行除草作用,如叶面喷雾的除草剂。

综上所述,除草剂根据其选择性和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两大类。

非选择性除草剂通过阻断植物体内蛋白质合成来杀死植物,而选择性除草剂则是通过模拟植物激素、破坏光合作用或影响养分平衡等机制作用于植物体内。

主要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

主要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

主要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化学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以及公共场所等地方。

根据作用机制、化学组分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除草剂分为不同的种类和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除草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蔓延型除草剂:蔓延型除草剂(Systemic herbicide)又称吸收性除草剂,是通过草叶、草茎甚至根部的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通过导水和导酶系统达到草的所有部位,抑制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起到除草的作用。

常用的蔓延型除草剂有草甘膦、氟离子甘氟草酮等。

2. 触杀型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Contact herbicide)也称非选择性除草剂,是直接接触杂草的叶片表面,通过破坏叶片细胞膜而杀死草本植物。

常用的触杀型除草剂有草铵膦、滴滴涕等。

3.超选择性除草剂:超选择性除草剂(Selective herbicide)是指除草剂可以选择性地杀死一些特定的杂草,而对农作物不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

这类除草剂通过对农作物和杂草的不同生理特点进行选择性控制。

常用的超选择性除草剂有氨苯酸类除草剂、嘧恩、氯丹等。

4. 非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Non-selective herbicide)是指可以杀死所有接触的植物,无论是杂草还是农作物。

这类除草剂广泛用于清除大面积的杂草植被。

常用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草甘膦、百草枯等。

根据化学组分,除草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有机磷除草剂:有机磷除草剂(Organophosphate herbicide)是一类以磷酸酯类为基础,并加入了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化学除草剂。

常用的有机磷除草剂有草木灵、吡蒲隆等。

2. 氨基酸类除草剂:氨基酸类除草剂(Amino acid herbicide)是由氨基酸和植物提取物为基础,通过对植物的生理代谢产生杀伤作用的一类化学除草剂。

常用的氨基酸类除草剂有草甘膦、氨基酸草酮等。

3.合成类除草剂:合成类除草剂是指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杀草作用。

除草剂分类大全完整版

除草剂分类大全完整版

除草剂分类大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除草剂分类大全(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

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

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

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

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

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二)、按使用方法分类1、土壤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

“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常见农药除草剂有哪些,农药除草剂的常见分类

常见农药除草剂有哪些,农药除草剂的常见分类

常见农药除草剂有哪些,农药除草剂的常见分类相信大家在选择农药除草剂的时候,都会被那琳琅满目的除草剂搞花了眼睛,不知道到底哪一款才是适合自己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分类,那么常见的农药除草剂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农药除草剂的常见分类。

农药除草剂的常见分类一、按作用性质分类1、灭生性除草剂某些除草剂,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作物,这种除草剂称为灭生性除草剂,例如五氯酚钠、克芜踪、草甘膦等。

2、选择性除草剂有些除草剂能杀死某些杂草,而对另一些杂草则无效,对一些作物安全,但对另一些作物有伤害,此谓选择性,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例如2甲4氯只能杀死鸭舌草、水苋菜、异型莎草、水莎草等杂草,而对稗草、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杂草无效,对水稻安全,适于稻田、麦田、玉米田内使用,但对棉花、大豆、蔬菜等阔叶作物则有严重药害。

又如敌稗能杀死稗草,对水稻安全;西马津能杀死马唐、藜等多种一年生杂草而对玉米安全;还有禾草灵、野燕枯能杀死野燕麦而对小麦安全等。

除草剂的选择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就是说选择除草剂不是对作物一点也没有影响,能把杂草杀光,而是在一定对象、剂量、时间、方法和条件下的选择性,选择性好坏由选择性系数所决定,所谓系数是一种除草剂杀死(或抑制)10%以下作物的剂量和杀死(或抑制)90%以上杂草的剂量之比,系数越大越安全,一个选择性除草剂其选择性系数大于2才可推广。

二、按作用方式分类1、内吸性除草剂一些除草剂能被杂草根茎、叶分别或同时吸收,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位,破坏它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从而造成植株残死亡,这种方式称为内吸性,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叫内吸性除草剂,如2甲4氯、草甘膦可被植物的茎、叶吸收,然后动转到植物体内各个部位,包括地下根茎,所以草甘膦能防除一年生杂草外,还能有效地防除多年生杂草。

2、触杀性除草剂某些除草剂喷到植物上,只能杀死直接接触到药剂的那部分植物组织,但不能内吸传导,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叫触杀性除草剂。

农药除草剂的分类

农药除草剂的分类

酸类 、二苯醚类 、联吡啶类 、氨基 甲酸酯类 、硫代氨
基 甲酸酯类 、酰胺类 、取代脲类 、均三氮苯类 、二硝
基苯 胺类、有机磷 类 、苯氧基及杂环氧基苯氧基丙酸
如 2 % 的 2甲 4 水剂 、1 %的草甘膦水剂 。 0 氯 0 2 、水溶性粉剂 :是能直接溶于水 中的固态 除草 剂, 用水稀释后 喷雾 , 经济方便 , 使用 时要用软水 ( 河
除草剂可 采用的施药方法很多 , 如采用喷雾处理 ,
0 l 炭化 市蜴1 化 业 深 体 3 6 00农 行 资 媒 16 0 /7

科 技 与产 品
1 埸 o u r m e l o f f
这 里包 括常 量喷 雾 、低量 喷雾 、微量 喷雾 ,也可 采 钠软化 。如 ,2 ,4 滴 钠盐 、五 氯酚钠 、2甲 4氯 、 用撒 毒土法 把除草剂与一定量 的细润土混起来撒施 。 钠盐等也可拌土撒施 。 有 些 乳油 或水剂 的 除草 剂 ,如 禾大壮 、杀草 丹 、嗯 3 、可湿性粉剂 :这种原药往往难溶于水或有机溶
草 灵 ,可 以采 用瓶甩 ,或利 用滴 注装置在 稻 田进行 剂 ,故 把它与惰性填 料及湿润剂按 比例均匀混和 ,粉
滴 注处理 。 除草剂 的不 同物理 化学 特性 决定其 施药 碎 至 3 0目以上 细度 ,能用 水稀释 成悬浮 液 ,可作茎 0 方法 ,如氟 乐灵 等挥 发性强 的 除草 剂就必 须采 用土 叶喷洒 或土面 喷施 。另 外也可拌土撒施 ,它 是我 国 目 壤处 理 ,并要 求耙地 混土 ,如 果采 用茎 叶喷雾 不仅 前主要 的加工剂型 ,如绿麦 隆、西玛津 、敌草 隆等 。
效果很差 ,而且容 易使作物发生药害 。 六 .按施药范 围分 类 4 、悬浮剂 :又称胶悬剂 ,原药不溶于或极少溶于

除草剂的分类和介绍

除草剂的分类和介绍

除草剂的分类和介绍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封闭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或者是灭生性除草剂都是如此,很多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杂草会影响正常生长,如果采用人工拔除的办法,很多情况不太适合,而采取喷施除草剂的措施,是大家的首选。

在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并不是打上去杂草就可以死亡,需要注意的点有很多,看着别人打一遍,杂草基本死的彻底,而自家打过之后,一是效果不好,二是作物出现药害,到底差距在哪呢?除草剂的分类1茎叶处理除草剂杂草出苗后,直接施用于杂草茎叶杀死杂草的药剂称为茎叶处理除草剂,如草甘磷、2.4D 丁酯、百草敌、苯达松等。

茎叶处理,即把除草剂稀释在一定量的水中,对杂草幼苗进行喷洒处理,通过杂草茎叶对药物的吸收和传导来消灭杂草。

茎叶处理剂的防除效果与温度、光照以及除草剂在植物体表面的湿润状况有很大关系。

2、土壤封闭处理剂把除草剂撒于土壤表层或通过混土操作把除草剂拌入土壤中,建立起一个除草剂封闭层,以杀死萌发的杂草。

这类除草剂可被杂草的根、芽鞘或上下胚轴等吸收而发挥作用。

如异丙隆、乙草胺、绿麦隆等都属于此类。

按施药时间不同,这类除草剂可分为播前处理和播后苗前处理两种。

前者是指在花卉苗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以便为杂草幼根、幼芽吸收,并防止或减少除草剂的挥发和光解损失。

后者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此法主要用于易被杂草芽鞘和幼叶吸收向上传导的除草剂,对苗木的幼芽安全无害。

3、选择性除草剂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除草剂称选择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有时只能杀死田园杂草中的一种或某一类植物,而对田园苗圃中人为种植的植物影响较小。

如盖草能或稳杀得应用于苗圃时,只能杀死以看麦娘为主的单子叶杂草,而不伤害苗木植株;都尔、精稳杀得可在杂草幼苗期施用,只要浓度适当,对苗木等作物比较安全。

当然,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剂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应用;非选择性除草剂也可通过〃时差选择"和"位差选择〃等在苗木作物生育期内安全使用。

按除草剂的化学结构分类

按除草剂的化学结构分类

按除草剂的化学结构分类除草剂是用于防治杂草的一类农药,可分为多个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别。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除草剂化学结构分类:1.脲类除草剂:脲类除草剂是最早开发的一类除草剂,其主要成分是脲类化合物。

常见的脲类成分包括二甲脲、乙硫脲和异硫脲等。

脲类除草剂通过干扰植物细胞核酸的合成来抑制杂草的生长,对草本杂草有较好的除草效果。

2.喹草酮类除草剂:喹草酮类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喹草酮类化合物。

常见的喹草酮类成分包括草甘膦和草铵膦等。

喹草酮类除草剂通过抑制杂草对羧基酸的代谢来阻断植物的生长和营养供应,并抑制杂草的根系生长。

3.苯酰脲类除草剂:苯酰脲类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苯酰脲类化合物。

常见的苯酰脲类包括苯嘧啶、草胺膦和苯甲酰脲等。

苯酰脲类除草剂可以通过抑制杂草的芽生长和细胞分裂来达到除草的目的。

4.拟除草酸类除草剂:拟除草酸类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拟除草酸及其衍生物。

拟除草酸类除草剂通过模拟植物生长激素的作用,进而抑制杂草生长。

拟除草酸类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有效,并对子叶杂草和一些宽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5.磷酸酯类除草剂:磷酸酯类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酯类化合物。

常见的磷酸酯类成分包括氟氟草酯、东草酯和乙藜草酯等。

磷酸酯类除草剂通过抑制杂草的叶绿体呼吸作用或与植物细胞的ATP合成有关的代谢途径来达到除草的效果。

6.喹氯醚类除草剂:喹氯醚类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喹氯醚类化合物。

常见的喹氯醚类成分包括马丁草酮和毒死蜱等。

喹氯醚类除草剂通过干扰杂草的能量代谢和呼吸作用来达到除草的效果。

此外,除草剂还可以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

例如,有选择性除草剂和非选择性除草剂之分,前者能够选择性地对特定杂草进行控制,而后者对多种杂草都具有广谱杀灭活性。

除草剂分类半衰期及注意事项

除草剂分类半衰期及注意事项

除草剂分类半衰期及注意事项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的化学药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园林和草地管理等领域。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的不同,除草剂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同时,对于除草剂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安全措施也需要引起重视。

下面将对除草剂的分类、半衰期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除草剂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化学成分和杀草机制,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非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以杀死接触到的任何植物,无论是草类还是藤本植物,因此其使用范围较广。

常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氟草胺、草甘膦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非选择性除草剂时要避免喷洒到非目标的植物上,以免造成伤害。

2.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以选择性地杀灭一些特定的草类,不会对其他植物造成明显的影响。

常见的选择性除草剂有草铵膦、氟硅唑等。

使用选择性除草剂时需要根据目标草类的特点和所灌溉的作物种类进行选择,以确保杀草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

3.土壤残留除草剂:这类除草剂会在土壤中残留一段时间,并在此期间持续发挥除草作用。

土壤残留除草剂的半衰期较长,对未来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常见的土壤残留除草剂有镰刀、除草隆等。

使用土壤残留除草剂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灌溉作物的适宜时间,以免对未来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4.非残留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在施用后会被土壤迅速吸附、分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不对未来作物产生影响。

常见的非残留除草剂有草酮、草双丹等。

使用非残留除草剂时主要关注剂量和使用时机,以确保草类杀灭效果和作物安全。

除草剂的半衰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表示除草剂分解为其半数量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除草剂在环境中的存在时间和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一般来说,半衰期较长的除草剂在土壤中持久存在,容易残留并积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除草剂时应注意半衰期和剂量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除了注意除草剂的分类和半衰期,使用除草剂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和安全措施:2.避免使用除草剂的风速过大的天气,以免风将除草剂带到非目标区域,并产生扩散和污染风险。

除草剂的类型与分类

除草剂的类型与分类

2 6 农 市 十 况 — 化 业 苏 媒 @ 52 /7 化 场 l — 农 行 的 佳 体
定单 位面积 最佳 用药 量。 ③选 用最佳 使 用技术 ,达到 喷 喷 头位置 ,使 喷 嘴对准 苗带 或行 间 ,特别是 要注 意部分
洒 均 匀、不 重喷 、不漏 喷。 ④做 好喷 药计 划 ,应 根据地 除草 剂 ,易 于对作 物 茎叶或 根系发 生药 害 ,施药 时要戴 块 面积 大小 、作物 与杂 草状 况 ,排 出喷药 顺序 。⑤ 由于 上 防护罩 ,选 择无 风 晴天 ,将 药剂 喷施到地 面杂 草上 , 连年使 用单 一 除草剂 品种 时,杂草群 落发 生演替 ,逐步 切勿飘移到作物茎叶或特别要求 的部位 。
科与品 化 粝 嚣 技 产 事
环 己烯 二酮类 :如稀禾 啶、烯草酮 、噻草酮 、肟草酮 等。 腈类 :如 溴苯腈 、碘苯腈等 。 环状 亚胺类 :如恶草酮 、丙炔恶草酮等 。
环境 条件 而异 ,生 产 中选 择使 用方法 时 ,首选应 考虑 防
治效 果及对 作物 的安全 性 ,其 次要 求经济 、使 用方 法简
对 于选 择性 的要 求更为 严格 ;但是 ,除草 剂对人 、畜 的 施药 适期是 一个 关键 问题 。施 药过早 ,大部 分杂 草 尚未 毒 性远 比杀虫 剂 与杀菌 剂低 ,故在使 用 中 ,对 人 畜的安 出土 ,难 以收到较 好 的防治效 果 ;施 药过 晚 ,作物 与杂 全 陛相对 较高。 草长 至一定 高度 ,相 互遮 蔽 ,不仅杂 草抗药 性增 强 ,而
杂草 与作物生长于 同一农 田生 态环境 中,其生 长与 且 阻碍 药液 雾滴均 匀 附着于杂 草上 ,使 防治 效果 下降 。 发 育受 土壤环 境及 气候 因素 的影 响。因此 ,为 了取 得最 喷液量 直接 影响茎 叶喷 雾的效 果 ,触杀 性 除草 剂 的喷液

除草剂五大分类

除草剂五大分类

除草剂五大分类说起除草剂,除草剂分类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功能、效果都会不同。

大家知道吗?除草剂分为5大分类,下文将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除草剂的5种分类,为大家普及下除草剂的分类。

一、根据作用方式可分为1、内吸性除草剂一些除草剂能被杂草根茎、叶分别或同时吸收,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位,破坏它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从而造成植株残死亡,这种方式称为内吸性,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叫内吸性除草剂,如2甲4氯、草甘膦可被植物的茎、叶吸收,然后动转到植物体内各个部位,包括地下根茎,所以草甘膦能防除一年生杂草外,还能有效地防除多年生杂草。

2、触杀性除草剂某些除草剂喷到植物上,只能杀死直接接触到药剂的那部分植物组织,但不能内吸传导,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叫触杀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地下部分或有地下繁殖器官的多年生杂草效果较差,如除草醚、五氯酚钠等。

二、根据灭虫方式可分为1、灭生除草剂(即非选择性除草剂):指在正常用药量下能将作物和杂草无选择地全部杀死的除草剂,如百草枯、草甘膦等。

2、选择性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杀某一种或某类杂草的除草剂,如敌稗、乙草胺、丁草胺、拿埔净等。

三、根据按施药对象可分为1、土壤处理剂即把除草剂喷撒于土壤表层或通过混土操作把除草剂拌入土壤中一定深度,建立起一个除草剂封闭层,以杀死萌发的杂草。

除草剂的土壤处理除了利用生理生化选择性来消灭杂草之外,在很多情况下是利用时差或位差来选择性灭草的。

如氟床灵、除草醚、西马津、阿畏达等。

2、茎叶处理剂即把除草剂稀释在一定量的水或其它惰性填料中,对杂草幼苗进行喷洒处理,利用杂草茎叶吸收和传导来消灭杂草。

茎叶处理主要是利用除草剂的生理生化选择性来达到灭草保苗的目的。

四、根据按施药时间可分为1、播前处理剂指在作物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如在棉花田使用氟乐灵、麦田使用野麦畏,都是在棉花或麦子播前把除草剂喷洒到土壤中,并拌入土壤中一定深度,以便为杂草幼根、幼芽所吸收,并可防止或减少除草剂的挥发和光解损失。

除草剂的名称及分类

除草剂的名称及分类

除草剂的名称及分类1除草剂的名称我国除草剂的名称较多,有按商品名称,化学结构等命名,常出现一种除草剂几个名称,如拉索又叫甲草胺、草不绿、杂草锁;都尔又叫杜尔,杜耳、屠莠胺.异丙甲草胺等,给使用者带来困难。

我们应当了解除草剂的名称来源,以便于使用,并避免用错除草剂。

一般除草剂名称分试验代号、通用名、商品名、其他名称。

试验代号:是除草剂注册销售以前试验阶段用的名称。

如稳杀得试验代号为SL-236,拿捕净试验代号为NP—55。

通用名称:是指原药的名称(指有效成分)以英文命名。

第一个字母小写、世界通用,如拉索的通用名称为Cilachlor,都尔的通用名称为metolachlor等。

,商品名称:除草剂加工成制剂出售的名称叫商品名称,国外一种除草剂常加工成几种至十几种制剂,每一种制剂有一个商品名称,同一种制剂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常用不同的商品名称。

我国除草剂的商品名称有以化学结构、译音、用途或外国公司在我国注册登记名称等几种命名方法,一般表示方式为先写有效成分百分含量(百分率%,液体表示容量百分比,用“V/V”表示,或重量百分比。

用“W/W”表示,固体表示重量百分比),再写除草剂名称,最后为加工剂型名称,例如90%禾耐斯乳油,50%速收可湿性粉剂。

我国化工系统常以化学结构命名,如拉索叫甲草胺,都尔叫异丙甲草胺等;农业生产系统常以译音或用途命名,如拉索、都尔(译音),禾草灵(用途)等。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公布的命名法如下:(1)酰胺类XX胺;(2)甲苯胺类XX林;(3)取代版类XX隆:(4)氨基甲酸酯类XX灵;(5)硫代氨基甲酸酯类XX丹;(6)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XX丹;(7)二苯醛类XXSi*;(8)三氮苯类XX津、XX净、XX通;(9)偏三氮苯类XX嗪;(10)有机杂环类阳离子XX快;此陡XX定;哒嗪XX哒;嗯二哇XX散;其它有机杂环类XX除(X醛苯氧丙酸X);XX草丁(一dim);(11)有机磷类XX磷;(12)混合制剂XX以混合组份的第一字命名。

除草剂的种类

除草剂的种类
的土壤上使用,亩用有效成份不宜超过100g 均三氮苯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作物有机
物供给不足而黄化死亡 莠去津残效期长,对后茬敏感作物有药害,玉米田后茬
为小麦、水稻时,应降低用药量或与其它安全的除草剂 混用,故莠去津用量不能超过有效成分100g/亩,要求喷 雾均一 桃树对莠去津敏感,不宜在桃园使用.
酰胺类除草剂药害与安全性
遇持续低温及土壤高湿,对作物会产生一定的 药害,表现为叶片褪色、皱缩、生长缓慢.
施药后会固定在药土层不会下移,下雨后不会 减少药效.
在小麦田用药旱了治不住草,涝了有药害.大豆 田容易出药害,轻度药害不要紧.
苗后用药:高温干旱时叶片上有斑点,高温高 湿时叶片畸型.
酰胺类除草剂施药条件
芝麻、大豆墒情好、温度高时因为种的浅也容易出药害.
现象1:在墒情良好时如阔叶草都没有了,还有一些稗草, 马唐时说明是用量够
现象2:如出现很多马齿苋、香附子说明此地块长年用 此药有抗性了该换药了.
禾本科杂草没了,阔叶杂草还有一些说明墒情不好干旱.
长期大量使用会有大量的恶性杂草出现:铁苋,马齿苋
重矮化而最终死亡 .禾本科芽向上长,阔叶杂草幼芽向 下长幼根 选择性靠位差的原理,位差选择性、吸收与传导的差异. 主要取决于在土壤中的位置及作物种子的播种深度 . 土壤中的持效期较短,一般为1~3个月.在植物体内易 于降解.
墒情良好时效果好,干旱时效果不好,浅层的草出不来,深 层的草出来时芽已长成叶子老化了.
二苯醚类除草剂的选择性较强 兼有位差
虽然植物各部位都能吸收二苯醚除草剂,但接 触药剂部位不同,其表现出的药效差异很大.对 于二苯醚类中的土壤处理剂,杂草幼芽接触药 剂时,受害最重,而种子及根部吸收药剂时,除草 效果较小.凡是邻位取代的二苯醚除草剂只有 施于种子之上的土层时,才对杂草产生显著的 毒害作用,杂草在萌芽和幼芽伸长的过程中,幼 芽通过药土层时吸收药剂并接触日光后死亡.

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

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

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和消除杂草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常含有特定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长和发育,从而达到杀死或抑制杂草的目的。

除草剂按照其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

1.非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可以杀死任何接触到它们的植物。

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和作物之间没有选择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十分小心。

通常,非选择性除草剂用于杂草比较严重的非耕地,例如停车场、道路边缘和石灰岩地区等。

使用非选择性除草剂时,确保将它们仅使用在需要控制的区域上,并避免将其喷洒到植物的叶片或作物上。

2.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是一种能够有针对性地控制指定杂草而不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的化学物质。

这类除草剂通常在作物播种后使用,以消除杂草对作物生长的竞争。

选择性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因作物类型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稻田中使用选择性除草剂时,可以将其喷洒在水中,以便更好地与杂草接触。

而对于其他作物,如玉米或大豆,选择性除草剂则通常通过喷洒到作物周围的土壤上实现。

3.土壤消毒剂:土壤消毒剂主要用于防治土壤传播的真菌、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会导致作物生长不良、感染疾病和产量下降。

土壤消毒剂可以通过杀死或抑制这些病原体来净化土壤。

常见的土壤消毒剂包括甲醛、氯化亚锡和溴甲烷等。

使用土壤消毒剂时,应根据作物和病原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方法,以确保有效消毒。

4.非永久性除草剂:非永久性除草剂是一种可以在一段时间后被土壤分解或通过生物降解的除草剂。

这些除草剂通常用于在作物生长的初期控制杂草的生长,从而给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非永久性除草剂通常不会积累在土壤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使用非永久性除草剂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药,并注意与作物的安全间隔期。

5.长效除草剂:长效除草剂是一种在土壤中保持活性较长时间的除草剂。

农药除草剂分类

农药除草剂分类

除草剂分类及作用原理一、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1)作用机理: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生物合成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一种关键酶。

在对ALS抑制和支链氨基酸生产的反应中造成植物死亡,但是毒害过程的发生顺序尚不清楚。

(2)化学结构类型: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嘧啶水杨酸类、三唑并嘧啶类和磺酰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类。

(3)通性:土壤和茎叶处理均可;均防除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阔叶类杂草;多哺乳动物毒性低;较难淋溶。

咪唑啉酮类和三唑并嘧啶类通过茎叶和根吸收后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积累于分生组织,在土壤中不易挥发和光解,残效期长,可达半年之久,对后茬敏感作物有伤害;磺酰脲类和嘧啶水杨酸类通过植物根、茎、叶吸收后,在体内向下或向上传导,迅速分布全株,在土壤中降解速度快。

(4)有效成分:烟嘧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酰嘧磺隆、乙氧磺隆、啶嘧磺隆、氟吡磺隆、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氯吡嘧磺隆、环丙嘧磺隆、砜嘧磺隆、甲嘧磺隆、噻吩磺隆、苯磺隆、氟唑磺隆、三氟啶磺隆、甲氧咪草烟、甲咪唑烟酸、咪唑烟酸、咪唑乙烟酸、咪唑喹啉酸、氯酯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五氟磺草胺、啶磺草胺、双氯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嘧草醚、环酯草醚、嘧草硫醚。

二、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1)作用机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催化脂肪酸合成中第一步。

据推测,ACCase 抑制剂类除草剂通过阻碍用于构建细胞生长所需新膜的磷脂的生成,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由于对ACCase的不敏感性,阔叶杂草对环己烯酮和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具有天然抗性。

类似的,一些杂草存在自然耐受,也是由于对ACCase缺乏敏感性。

如今,已经提出了另一种作用机制----破坏细胞膜的电化学势,但对于这一假设仍存在疑问。

(2)化学结构类型:芳氧苯氧丙酸酯类、环己烯酮类和新苯基吡唑啉类。

(3)通性:为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以茎叶处理为主,该类除草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仅对禾本科杂草有效,而对阔叶杂草无效;在环境中降解速度快;较难淋溶;对哺乳动物毒性低;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和环己烯酮类由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内;杂草对芳氧苯氧丙酸酯类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