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内蒙古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分析

内蒙古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分析引言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其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三产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三产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第三产业是相对于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而言的,指的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部门。
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三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内蒙古的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比重已超过50%,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内蒙古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也持续增长,为大量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内蒙古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分析然而,尽管内蒙古的第三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结构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内蒙古的第三产业结构偏向于传统服务业,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
其次,内蒙古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均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明显。
再次,内蒙古的第三产业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竞争力相对较弱。
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对策为了促进内蒙古的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第三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2. 加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
3.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内蒙古的第三产业核心竞争力。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更多适应第三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5.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内蒙古第三产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内蒙古的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稳定支撑。
内蒙古各地区GDP统计表

GDP排名旗/县/区2010年GDP(亿元)2011年GDP(亿元) 2012年GDP(亿元)1 科尔沁区380.2 446.47 520.002 霍林郭勒市202.00 239.06 295.003 开鲁县122.4 153.27 185.104 扎鲁特旗111.6 135.84 180.305 科左后旗111 121.79 142.006 科左中旗99 121.58 139.707 奈曼旗96 112.61 133.208 库伦旗50 53.06 70.0通辽市1172.2 1448.82 1691.85近3年兴安盟各旗县GDP排名GDP排名旗/县/区2011年GDP(亿元)2012年GDP(亿元) 2013年GDP(亿元)1 乌兰浩特市110.38 124.35 136.192 科尔沁右翼前旗60.03 75 81.373 扎赉特旗58.07 70.3 76.264 突泉县46.56 56 60.595 科尔沁右翼中旗38.35 48 51.936 阿尔山市10.6 12.7 13.827 兴安盟323.99 386.35 420.16近2年呼伦贝尔市各旗县GDP排名GDP排名旗/县/区2011年GDP(亿元)2012年GDP(亿元)1 海拉尔区198.55 235.212 牙克石市153.85 190.203 满洲里市154.08 175.904 扎兰屯市126.54 148.405 阿荣旗109.37 129.206 鄂温克族旗80.02 92.637 莫力达瓦旗80.68 90.068 陈巴尔虎旗64.68 78.099 新巴尔虎右旗57.28 66.7510 鄂伦春旗45.75 53.4611 额尔古纳市32.00 37.0012 根河市31.27 34.9213 新巴尔虎左旗26.82 32.0014 呼伦贝尔市1145.31 1335.82GDP排名旗/县/区2010年GDP(亿元)2011年GDP(亿元)1 红山区67.85 212.952 元宝山区61.35 186.043 松山区50.47 177.094 敖汉旗34.79 115.855 宁城县31.24 113.766 克什克腾旗29.51 105.817 翁牛特旗27.75 99.938 巴林左旗23.38 83.489 喀喇沁旗22.42 78.3510 阿鲁科尔沁旗22.38 73.9911 巴林右旗12.45 52.3912 林西县13.79 47.5213 赤峰市397.91 1347.16近2年锡林郭勒盟各区GDP排名GDP排名旗/县/区2011年GDP(亿元)2012年GDP(亿元)1 锡林浩特市171.48 194.542 西乌珠穆沁旗88.74 102.113 东乌珠穆沁旗68.45 82.004 二连浩特市57.08 68.325 多伦县55.69 67.406 正蓝旗46.62 52.027 阿巴嘎旗39.59 49.038 苏尼特右旗40.23 45.019 镶黄旗38.34 39.5010 太仆侍旗31.81 37.0011 苏尼特左旗29.29 35.8012 正镶白旗18.53 22.1813 锡林郭勒盟695.88 820.2近2年乌兰察布市各旗县GDP排名GDP排名旗/县/区2011年GDP(亿元)2012年GDP(亿元)1 集宁区126.00 147.002 丰镇市114.00 138.003 察哈尔右翼前旗67.4 83.44 凉城县65.00 75.005 察哈尔右翼后旗58.7 63.26 卓资县47.5 54.77 兴和县45.8 50.48 商都县43.00 52.09 四子王旗40.59 49.310 察哈尔右翼中旗33.8 39.911 化德33.2 41.0012 乌兰察布市674.99 793.90近2年呼和浩特市各旗县GDP排名GDP排名旗/县/区2011年GDP(亿元)2012年GDP(亿元)1 新城区454.21 514.602 赛罕区370.32 420.013 回民区270.05 310.404 玉泉区218.76 250.305 托克托县207.18 233.306 土默特左旗183.35 216.007 和林格尔县145.57 168.708 武川县54.56 60.009 清水河县49.28 59.0010 呼和浩特市2177.26 2475.57近2年包头市各旗县GDP排名GDP排名旗/县/区2011年GDP(亿元)2012年GDP(亿元)1 昆都仑区859.63 945.862 青山区672.99 771.003 东河区390.11 436.904 稀土高新区287.31 327.005 九原区240.80 289.306 土默特右旗233.00 285.137 达尔罕明安联合旗147.00 166.108 固阳县89.65 103.009 石拐区75.70 91.0010 白云鄂博矿区26.19 31.5011 包头市3005.4 3409.5近3年鄂尔多斯市各旗县GDP排名GDP排名旗/县/区2011年GDP(亿元)2012年GDP(亿元) 2013年GDP(亿元)1 准格尔旗830.02 1000.04 1050.542 东胜区763.26 850.34 880.283 伊金霍洛旗563.95 635.61 645.004 达拉特旗403.56 451.46 480.305 鄂托克旗329.19 382.07 430.106 乌审旗240.01 310.16 378.007 鄂托克前旗68.06 92.84 118.008 杭锦旗58.48 70.03 85.009 鄂尔多斯市3218.54 3656.8 3955.9近2年巴彦淖尔市各旗县GDP 排名近2年乌海市各区GDP 排名GDP 排名旗/县/区 2011年GDP (亿元)2012年GDP(亿元)1 海勃湾区 182.00 219.002 海南区 152.43 172.00 3 乌达区 148.63 171.00 4乌海全市481.58562.56近2年阿拉善各旗GDP 排名GDP 排名旗/县/区2011年GDP (亿元) 2012年GDP(亿元) 1 阿拉善左旗(开发区)309.20(173.03)358.18(203.39)2 额济纳旗 39.89 45.313 阿拉善右旗 33.40 35.56 4全盟392.63454.762013年内蒙古各市GDP 和人均GDP 排名GDP 排名地级市 2013年GDP (亿元) 常住人口(万) 人均GDP (元) 人均GDP 排名1 鄂尔多斯市3955.9 200.42 197380.50 1 2 包头 3503.02 273.16 128240.59 3 3 呼和浩特市2710.39 294.88 91915.02 5 4 通辽 1811.82 313.44 57804.36 7 5 赤峰 1686.15 431.3 39094.60 11 6 呼伦贝尔 1430.55 253.47 56438.63 8 7 锡林郭勒盟 902.4 104.06 86719.20 6 8 巴彦淖尔市 834.89 166.94 50023.37 9 9 乌兰察布市 833.75 212.94 39154.22 10 10 乌海市 570.13 54.84 103962.44 4 11 阿拉善 443.51 23.88 185724.46 2 12 兴安盟415.34160.7325840.8512GDP 排名旗/县/区 2011年GDP (亿元)2012年GDP(亿元)1 临河区 205.04 暂 无 数 据2 乌拉特前旗 110.713 杭锦后旗 106.534 乌拉特中旗 97.565 乌拉特后旗 79.726 五原县 79.327 磴口县 39.56 8巴彦淖尔市718.44815.5。
内蒙古通辽市

内蒙古通辽市: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印象点击话通辽地理指南: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辽河水系上游,东接吉林,南依辽宁。
市区距沈阳260公里、长春280公里,是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6条铁路交汇,4条国道及通赤、长深、大广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建制沿革:通辽市原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1969-1979年曾划归吉林省,1979年7月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1999年撤盟设市,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
通辽市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是著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之一,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和《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的故乡。
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人口土地:全市总人口318万,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人口大市,蒙古族人口分别占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3和1/4,具有典型的民族地区特点和独特的发展优势。
土地辽阔,资源富集,全市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50万亩,常年粮食产量100亿斤以上,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的1/4,牲畜头数维持在1500万头(只)左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经济发展:2010年,通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0亿元,5年以来,年均增长18%。
财政总收入131.5亿元,年均增长38%,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0亿元,年均增长24%。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899元和6295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
资源依附: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煤炭探明储量130多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左右。
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
2007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科左后旗概况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科左后旗概况科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东南部,东部和南部分别与辽宁、吉林两省毗邻,属东北经济规划区。
总土地面积11570平方公里,辖16个苏木镇(场),262个嘎查村,总人口40.2万人,其中蒙古族占73%,聚集着蒙、汉、回、满等19个民族。
现有耕地面积300万亩,草牧场1050万亩,有林地350万亩。
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各项事业兴旺发达。
素有“马王之乡”、“黄牛之乡”、“沙稻之乡”、“民歌之乡”、“旅游之乡”的美誉。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4.5亿元、23.8亿元、32.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1:34:4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9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451元。
历史底蕴:科左后旗,全称为科尔沁左翼后旗。
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
清朝早期以进军方向将蒙古分为左、右翼兵,将位于科尔沁部中心的左后方称为科尔沁左翼后旗。
科尔沁,蒙古语正音为呼尔沁,意锐利,属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斯尔的后裔。
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晋升为亲王,赐“博多勒噶台”号,称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一直沿称到1931年。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分析一、概述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独特地理优势的地区。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产能和能源基地之一。
本文将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自然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内蒙古的煤炭储量居全国首位,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非常丰富。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支撑。
三、产业结构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能源产业、农牧业和制造业。
能源产业是内蒙古的支柱产业,占据着经济的重要地位。
农牧业是内蒙古的传统产业,畜牧业和农业是该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制造业在内蒙古的经济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
四、经济发展成就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近年来,内蒙古的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2019年,内蒙古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8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近2倍。
人均GDP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为内蒙古的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五、面临的挑战尽管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能源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存在资源消耗过快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其次,农牧业发展受限于内陆地理条件,农业生产受到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的制约。
此外,内蒙古的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和技术升级。
六、未来发展前景内蒙古自治区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为内蒙古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合作平台。
另一方面,内蒙古也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结论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然而,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通辽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通辽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辽市统计局(2014年4月2日)2013年,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复杂的发展环境,通辽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深化改革,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全市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格局,民生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81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增速高于全区0.7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4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122.40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431.98亿元,增长7.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8︰63.1︰23.1调整为14.2︰62.0︰23.8,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减少了1.1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4和0.7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7902.27元,增长9.8%。
图1 2009—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49.34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其中:税收收入67.67亿元,增长13.6%;非税收收入35.97亿元,增长21.4%。
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收入6.42亿元,下降3.3%;营业税收入15.10亿元,增长11.1%;企业所得税收入3.89亿元,下降15.3%;个人所得税收入1.14亿元,增长8.3%。
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8.40亿元,增长16.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46亿元,下降3.1%;教育支出42.01亿元,增长8.2%;科学技术支出2.12亿元,增长39.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4亿元,增长1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61亿元,增长31.9%;医疗卫生支出18.70亿元,下降3.3%;节能环保支出10.59亿元,增长47.4%;交通运输支出15.48亿元,增长0.6%;住房保障支出14.24亿元,增长9.5%;其余用于城乡社区事务和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分别增长66.2%和11.2%。
通辽市人口流动与迁移研究分析

通辽市人口流动与迁移研究分析○ 文/程颖慧一、通辽市人口流动基本特征(一)流动人口呈现增长态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人户分离人口87.0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0.29%。
其中,流动人口66.6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3.18%,平均每10个常住人口中就有3个人户分离人口和 2个流动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44.92万人,增长106.68%;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9.76万人,增长91.75%;流动人口增加35.16万人,增长111.81%,通过以上数据对比显示,近十年全市人口流动频繁,呈现增长态势。
(二)流动人口呈现“就富”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流动人口总量66.61万人,科尔沁区、开发区和霍林郭勒市流动人口规模为34.11万人,占全市流动人口的51.21%,并与2020年全市各旗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相比较,科尔沁区、开发区和霍林郭霍林郭勒市9.42143.9646502表1 各旗县市区流动人口规模及GDP、居民人均收入情况勒市均排名前三,流动人口 “就富”趋势明显(详见表1)。
近年来,人口流动与迁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文章首先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通辽市人口流动特征。
数据显示,通辽市人口流动呈现增长态势,并有“就富”趋势,流动人口以劳动年龄和低文化程度人口为主体,迁移原因主要为拆迁搬家和工作就业;其次,获取人口迁移数据,绘制人口迁移空间地图,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通辽市人口迁移状况;最后,提出引导人口流入通辽市的对策建议。
(三)流动人口集中于劳动年龄从年龄结构看,流动人口以25-54岁为主,省内流动人口25-54岁占比为51.93%,省外流动人口25-54岁占比为59.58%,两项占比均超过半数。
总体来看,省内外流动人口均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主要原因是劳动人口为寻求更合适的就业机会和更优越的就业环境。
内蒙古通辽行政区划

内蒙古通辽行政区划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
其行政区划的设置,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辽市现辖 1 个市辖区、1 个县级市、1 个县、5 个旗。
科尔沁区是通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繁荣。
众多的商场、超市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各类学校、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霍林郭勒市因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其工业发展迅速,在推动通辽市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开鲁县是农业大县,这里土地肥沃,农业资源丰富。
农作物种植种类多样,是通辽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在旗县方面,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和扎鲁特旗各具特色。
科尔沁左翼中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在经济发展上,注重农牧业与现代产业的结合。
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畜牧业较为发达,牛羊养殖规模较大。
同时,当地也在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草原风情。
奈曼旗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在积极推进工业发展,努力实现产业的多元化。
库伦旗以其独特的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投入。
扎鲁特旗拥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平衡。
通辽市的行政区划设置,充分考虑了地理、经济、民族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种划分有助于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使得各地区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辽市将继续优化行政区划,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同时,也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让通辽市在发展的同时,保持蓝天、碧水、绿地的美丽景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通辽市的行政区划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国北部,是蒙古族聚居地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通辽市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问题分析1.资源依赖型经济通辽市的县域经济主要依赖资源开发,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
长期以来,资源型产业占据了通辽市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但这种发展模式使得经济结构单一,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且容易受到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
2.产业结构不合理除了资源开发业外,通辽市的县域经济在其他产业方面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产业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链完善的产业体系。
制造业也较为薄弱,主要是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
3.城乡发展不平衡通辽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发展相对较快,但是其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一方面,城市人口集聚,产业发展更有优势,农村地区缺乏投资吸引力,农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人口外流问题严重。
4.基础设施薄弱通辽市的县域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薄弱性,如道路、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设施不完善,这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阻碍。
二、对策建议1.挖掘潜在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辽市可以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实现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在传统资源型产业方面,应当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减少资源开采的环境负担。
2.加大对农业产业和乡村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辽市可以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来扶持农业产业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可以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科尔沁左翼中旗概况

科尔沁左翼中旗更新时间:2005年2月14日【拼音】Ke'erqinzuoyizhong Qi【位置】【面积】9811平方千米【人口】53万(2002年)【代码】150521【邮编】029300【驻地】保康镇【区划】辖11个镇、11个苏木、4个乡。
保康镇:辖东风、振兴、中心、红旗、科尔沁、梅林6个社区居委会;保康西村、保康南村、保康中村、保康东村、保康北村、衙门台、吴蒙街、四海店、王家窑、王家窝堡、闫家窑、小北马家、大北马家、十付犁杖、东潘家窝堡、西潘家窝堡、向阳、新立窑、巨宝山、建华屯、六合屯、巨宝屯22个村委会;东道尔吉花、白吉来、西道尔吉花、苏吉、包门艾勒、和希根淖尔、查干呼、吐古伦柴达木、东莫瑞、西莫瑞、后浩坦额仁、前浩坦额仁、哈沙吐、大新立屯、巴彦胡硕15个嘎查。
宝龙山镇:辖光明、工农、龙山、宝通4个居委会;前玛尼吐、后玛尼吐、东宝龙山、西宝龙山、嘎索克、前查干花、后查干花、前烟灯吐、东烟灯吐、西烟灯吐、东扎布萨日、哲日根吐、前满金敖、后满金敖、中满金敖15个嘎查。
舍伯吐镇:辖第一、第二、第三3个居委会;团结一、先锋、苏吐、中章古台、西章古台、新民、团结二、北新艾勒、富民、旭光、南新艾勒、毛敦艾勒、直属、二喇嘛、赵家窑、前章古台、达木林扎布、特斯根、那仁、乌兰、中心、民主、浩勒本召、塔本扎兰、布敦毛都、巴彦塔拉、东腰茫哈、中腰茫哈、北腰茫哈、西腰茫哈、马林格勒、茂仁格根仓、东章古台33个嘎查。
巴彦塔拉镇:辖南巴彦塔拉、北巴彦塔拉、东巴彦塔拉、西巴彦塔拉、前瓜西、后瓜西、蒙古艾勒、前浩坦艾勒、布和浩心、迷仁艾勒、塔格西11个嘎查;大王家窝堡、小王家窝堡2个村委会。
门达镇:辖门达、巴格西、欧里3个嘎查;前进、广巨、三义堂、务本、田兴、姜家窝堡、清河屯、五家窝堡、四合、安乐屯、富裕屯、太平庄12个村委会。
架玛吐镇:辖北架玛吐、中架玛吐、前架玛吐、苏林毛都、小努日木、前新艾勒、中新艾勒、北新艾勒、南固仁茫哈、东固仁茫哈、西固仁茫哈、吐古仁达木、中敖日布告、前查干吉、乌力吉、苏根好力宝16个嘎查;田宝屯村村委会。
内蒙古通辽市地区自然概况

内蒙古通辽市地区自然概况科尔沁区概况▲地理位置科尔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地理坐标为北纬43°22′~43°58′,东经121°42′~123°02′之间,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西辽河、教来河冲击平原中部,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摇篮--沈阳共处环渤海经济圈。
是通辽市政府驻地。
面积3212平方千米,人口82万。
松辽平原西部边缘的科尔沁草原,毗邻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
南同科尔沁左翼后旗接镶,西与开鲁县为邻,北及东和科尔沁左翼中旗毗连。
科尔沁区与沈阳、长春在空间上形成了规则的等边三角形,是内蒙古东四盟市的中心,具有接受辐射和对外辐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地形地貌科尔沁区平均海拔180米,最高224.2米。
地形特点是西宽东窄,中间凹陷,自西向东逐渐倾斜,中部从东到西为狭长低平的草甸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
西部、北部和东部边缘地带为断续起伏的沙丘。
▲气候特点科尔沁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季集中,秋季短,温凉少雨,冬季漫长而寒冷。
科尔沁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温适中。
主要气象要素表项目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气压无霜期平均相对湿度数值6.1℃39.5℃-34.7℃385.1mm983.4mb150天69%项目平均风速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冬季主导风向3.6m/WNWSSWWNW数值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79cm最大积雪厚度年平均日照数14cm3113小时▲交通运输科尔沁区是东北的主要交通枢纽。
全国14个大型枢纽站之一的通辽火车站,位于科尔沁区。
每天从六个方向进出列车30余列,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长春、大连、呼和浩特、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
平坦、宽阔的303、304、111三条国道在此交汇,穿境而过,已形成连接京津、华北及北部边疆地区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距沈阳仅285公里,距长春302公里,距大连630公里,距天津700公里。
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之一。
通辽市下辖4个区、3个县级市和6个旗,市域面积达10.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00万。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通辽市的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通辽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但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针对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单一通辽市的经济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依赖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基础设施滞后通辽市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的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
这不仅影响着县域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县域的经济发展。
3. 技术创新不足通辽市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水平不高,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有待提高。
这限制了县域企业的发展动力和竞争力。
4. 人才短缺通辽市县域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尤其是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短缺。
这不仅制约了县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也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建议1.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针对通辽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应将发展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4.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应加大对通辽市县域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引进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本土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5. 拓宽对外开放渠道应加大对通辽市县域的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全球化。
6. 加强政府引导与服务应加强对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引导与服务,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为县域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内蒙古通辽市

内蒙古通辽市胡清昉经过多方组织文字和摘抄综合整理了通辽市基本情况,供广大网友们参考,不足和不正之处请与留言更正,以便更多人士认识通辽,了解通辽。
(非原创作品)一、行政区划通辽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5个旗,代管1个县级市。
即科尔沁区、经济开发区、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霍林郭勒市。
二、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
东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辽宁省、西北和北边分别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为邻,属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
邮政编码:028000 区号:04753、地形地貌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端,属于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击平原地带。
北部山区属大兴安岭余脉,面积1934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5%,海拔高度1000——1400米。
中部属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老哈河冲击平原,面积1250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0%,平原区由西向东逐渐倾斜,海拔由320米降到90米。
南部和西部属于辽西山区的边缘地带,由浅山、丘陵、沟壑、沙沼构成,面积27684平方公里,占46.5%,海拔400-600米。
全市境内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玛山,老道山和青龙山。
4、气候特征通辽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
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90至150天。
年降雨量350-450毫米。
风能丰富、风能有效时数(3-20米/秒)为5000至6000小时。
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100至150瓦/平方米。
5、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9.10万人。
年出生人口3.39万人,出生率为10.96‰,年死亡人口1.75万人,死亡率为5.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9‰,比上年低0.6个千分点,城镇人口102.81万人,占33.3%,乡村人口206.29万人,占66.7%。
通辽市概况

通辽市概况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
东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辽宁省、西北和北边分别与锡盟、兴安盟为邻,属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
通辽市的前身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
1999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政府,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
市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通辽市境内居住着蒙、汉、满、回、朝鲜、达翰尔等32个民族。
总人口309.3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39.3万人,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
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90至150天。
年降雨量350-450毫米。
风能丰富、风能有效时数(3-20米/秒)为5000至6000小时。
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100至150瓦/平方米。
通辽市有大小河流47条、主要有西辽河、新开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老哈河等。
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0座、塘坝80座。
总库容达99178万立方米,可养鱼水面38万亩,现有鱼类39种。
通辽市森林面积125万公倾,林木总蓄积量1745万立方米。
林木树种有46科、80属、220种。
通辽市野生动物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白鹳、鸨、梅花鹿、紫貂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蓑羽鹤、鸳鸯、天鹅、猞猁、马鹿、黄羊等近30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清沟还有环颈雉、斑翘山鹑、野兔、狐狸、斑鸠。
一般经济动物,遍布全市各地。
鸟类有18目,49科,212种。
野生植物麻黄、甘草、山杏、沙棘等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
通辽市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藏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考地理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大连市是我国石油化工、铁路机车、舰船制造等领域的领军城市,更是东北三省首屈一指的汽车工业城市。
大连汽车制造业整车项目涵盖奇瑞、黄海、东风日产、一汽新能源汽车、华晨专用车等品牌,形成了产品档次涵盖高中低端,汽车品牌包括自主研发和中外合资,覆盖从研发、生产、配套到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大连成为东北汽车生产基地的优势因素是()A. 历史悠久,铁路枢纽B. 教育发达,人才集聚C. 产业基础,投资环境D. 人口众多,市场广阔2. 大连汽车工业规模的助推产业是()A. 生物医药产业B. 航空装备工业C. 现代服务业D. 核能等新能源产业水库是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
图为某水库某一次降水过程中进库流量和出库流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各小题。
3. 图中示意的水库功能是( )A. 拦沙拦水,蓄清排浑B. 增加下渗,涵养水源C. 增大出水,冲刷河床D. 拦蓄洪水,调节径流4. 图示水库水位最高的时刻是( )A. T1B. T2C. T3D. T42010至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减少最多的10座城市,均位于东北三省,人口减少幅度都在30%以上。
如图示意10座城市的分布。
据此完成各小题。
5. 图示东北三省10座城市人口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寒冷,不宜人居B. 偏安一隅,交通不便C. 第三产业规模较小D. 产业转型道阻且长6. 图示城市人口大量流失带来的影响是( )A. 人口老龄化,城市缺乏活力B. 人均土地多,人口容量增大C. 水污染减轻,生态环境变好D. 保健站减少,医疗水平下降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东侧、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地区,平均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115米,地势北高南低,北、东、西三面环山,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是西藏降水最丰富的区域。
图示意墨脱县附近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
据此完成各小题。
乌兰察布市自然概况

乌兰察布市自然概况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位于东经109°16′~114°49′,北纬39°37′~43°28′。
东西长458千米,南北宽442千米。
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相邻,南部与山西省相连,西部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毗连,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00多千米。
总面积55370平方公里。
至2005年底总人口215.40万人,其中主体民族蒙古族占总人口的2.32%,主要分布在乌市察右后旗和乌市四子王旗。
其他有回族、满族、达斡尔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苗族,藏族、土族、维吾尔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21%。
市人民政府驻集宁区开发区,邮编:012000。
代码:150900。
区号:0474。
拼音:Wulanchabu Shi。
【行政区划】乌兰察布市辖1个区、1个市、4个旗、5个县,共11个旗县市区。
集宁区、丰镇市、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四子王旗、卓资县、商都县、化德县、凉城县、兴和县。
置有215个乡镇苏木,l 878个村民委员会,8244个自然村(浩特)。
【历史沿革】乌兰察布系蒙古族语,意为“红山口”。
战国时,乌兰察布区域的大部分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
秦并六国后,又在原来这里的赵地设置云中、代郡、雁门三郡。
秦亡后,匈奴乘中原禁楚汉相争,无暇它顾之机,大举南进,这里的大部分地区为匈奴所占有。
西汉时,匈奴还在今天的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境内,建立了最高的政府机关-----中部单于庭。
北魏前夕,拓跋、鲜卑在盛乐(呼市和林格尔土城)设立北都,建立代政权,续据匈奴故地。
隋唐时,突厥又在今和林格尔境内建大利城进行管辖。
以后的宋、元、明、清历代,这里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女真、鞑靼、瓦刺、蒙古相继生息之地。
把这块北方各民族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正式命名为乌兰察布盟,是从清朝天聪年间开始的。
据《绥远通志》记载,乌兰察布盟得于蒙古语“乌兰察布”一词,即为“红山口”之意。
通辽的变化调研报告

通辽的变化调研报告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中心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通过对通辽市的调研,总结了城市在经济、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首先,通辽市的经济发展迅速。
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这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通辽市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形成了以煤炭、电力、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同时,通辽市还在加强与内蒙古其他城市和东北地区的协作,提高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这些举措使得通辽市的经济发展日趋繁荣,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其次,通辽市的城市建设不断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辽市的城市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辽市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
特别是通辽市的交通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修建了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此外,通辽市还注重城市环境的整治和绿化工作,建设了一批公园、广场和绿化带,增强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使得通辽市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
最后,通辽市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也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通辽市加大了对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了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同时,通辽市也加大了对住房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支持力度,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这些举措使得通辽市的生活环境逐渐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通辽市在经济、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居民收入差距等。
因此,通辽市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左中旗简介

科左中旗简介科左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总面积 9811平方公里。
南部、东部和北部与吉林省交界,距东北大城市长春180公里、沈阳290公里、哈尔滨290公里,距大连、天津等港口城市500至700公里。
科左中旗隶属于通辽市,辖 29个乡镇苏乡场,总人口54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37万人,是全国县级行政区域中蒙古族人口最多的地方。
2004年全旗GDP 26.9 亿元,财政收入 10022 万元。
2004 年,被农业部确定为部长联系点。
科左中旗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草原开发较早的地区,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元朝开始这里一直是蒙古民族的游牧地。
公元 1636年(清崇德元年),清廷在这里正式设制,称科尔沁左翼中旗,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的故里,嘎达梅林的故乡。
科左中旗交通便利,铁路有通霍线、通让线、平齐线、大郑线四条铁路穿境而过,可直达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城市;公路有国道 111线、303线、304线和省道302线穿境而过。
旗内已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客车。
自然状况科左中旗位于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交汇的金三角地区,地处东经121°08'至123°32',北纬43°32'至44°32'之间。
科左中旗位于松辽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120—215米之间。
土地科左中旗总土地面积 9811平方公里(1471万亩),耕地350多万亩,宜农、宜林荒地300多万亩。
土壤以风沙土、草甸土、栗钙土、盐碱土为主,宜农、宜牧、宜林。
水科左中旗有西辽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三条河流贯穿旗境,河流径流量为 5.85亿立方米。
有5座中型水库,自然水面9.7万亩。
河网密度为0.04公里/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科左中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夏季炎热,雨量集中,雨热同步;秋季雨少降温快;冬季寒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通辽市科左中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通辽市科左中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通辽市科左中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
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通辽市科左中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通辽市科左中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 (1)
第二节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七、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9)
八、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
比分析 (10)
第四节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1)
一、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1)
二、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2)
五、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2)
六、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3)
七、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3)
八、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
比分析 (14)
图表目录
表1:通辽市科左中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
表2: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
表6: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
表8: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通辽市科左中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
表12: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7)
表13: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8)
表14: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9)
表16: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1)
表21: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2)
表22: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3)
表24: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