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1. 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 举手之劳。下面这几种行为你都做到了吗?除 了下面这几种行为,你还能说出哪些?
示例:出门随手关灯;作业本、铅笔等文 具用完再扔;少让父母开私家车接送;洗 手洗脸的水用来浇花或冲厕所等。
2. 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 做起”,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板报 或举办主题班会。
类类
型 齐





比 重 小
现 状
课堂小结
耕地、草地、林地 → 农业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 建 设用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 通常情况下难以 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
可利用土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 备耕地资源不足
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地区分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区 布不均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 草地源自要分布区合理利 用每一 寸土地
存在的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污 染、乱占耕地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解决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 措施 切实保护耕地
全国土地日:每年6月25日
集约用地
阅读卡
集约用地,就是通过合法安排用地结构、 挖掘用地潜力,使每块建设用地都最大限 度地提高投入产出比例,提高土地配置和 利用效率。
南方雨水较少, 干旱缺水
活动 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 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 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 1.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运用相关地图
和所学知识,分别讨论耕地、草地、林地 和难以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 环境特点。 2. 将讨论结果填入表3.1中。
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湿润、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人教版中国的自然资源1课件

人教版中国的自然资源1课件
1、读课本P75第一自然段找出: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_______和___________。
1、读课本P75第一自然段找出: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占2.5%冰川、深层地下水占9
1、读课本P75第一自然段找出: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_______和___________。
20
华北
西北
1、读课本P75第一自然段找出: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思考: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思考: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的发
千辛万苦找水喝!
千辛万苦找水喝!人教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课件
在有限的水源里取水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80%20%受降水分布的影响丰
读图思考: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是否合理?
不合理,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 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缺水的程度。
土地资源水资源北方20%南方80%北方60%南方40%读图思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布
找出降水季节分布共同点
温故知新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布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
D
巩固训练
3.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会导致南方水资源短缺B.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 一C.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调到东北地区D.南水北调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
B
4.右图反映了( )C5.下列行为我们倡导的是(
兴修水库
三峡水库
兴修水库三峡水库季节分布不均的应对措施人教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
兴修水库
小浪底水库
兴修水库小浪底水库季节分布不均的应对措施人教八上第三章中国的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人教版

全国主要铁路干线
哈尔滨 乌鲁木齐
兰新线
包 兰 线
兰州
包头
京包线
北京
京哈线
焦作 宝鸡
宝成线
京 陇海线 上海 焦广 成都 京 成 杭州 沪杭线 柳线 九 昆 线 株洲 线 贵阳 线 浙赣线 昆明 湘黔线 贵 柳州 广州 九龙 昆 线
京 沪 连云港 线
补充: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
补充:经过临沂的铁路线有:兖日线临沂段(平 邑、费县、兰山、河东、莒南)和陆海铁路临沂 段(沂水、沂南、河东、郯城)。 93页阅读材料,教会学生使用列车时刻表,并 能举例应用。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先指导读图3.7和图3.8,然后结合66页课地资源占有量小;比例构成不合理;
分布不均;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67页活动:阅读图3.8,并联系前面已学过的中国地形、 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 土地资源的优势。
节水小窍门
1、切勿长时间开水龙头洗手、 洗涤衣服或洗菜。 2、用喷头淋浴比用浴缸洗澡 节省水量达八成之多。 3、用过的水可以再洗地或浇 花。 4、使用洗衣机或洗碗机时, 集中衣物或碗筷一起洗涤。
5、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可耗水 70升,为避免浪费,应立即 维修。
你能说出这个标 志的寓意吗? 请同学们以节水为立 意,设计一则公益广 告,提醒大家珍惜水 资源。
兖日线 临沂段 经(平 邑、费 县、兰 山、河 东、莒 南)陆 海铁路 临沂段 经(沂 水、沂 南、河 东、郯 城)。
2、高速公路(90页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读图 4.5,了解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空间分布。然后 让学生说出临沂的高速公路有哪些(京沪高速 和日东高速),高速公路有何特点? 三、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读图4.7时补充:国道采用数字编号,从北京 出发的国道以“1”开头,南北向的国道以“2”开 头,东西向的国道以“3”开头。例:327国道(菏 泽-连云港) 95页活动1和96页活动2结合图4.6完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矿产资源的开发与节约
5.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6.草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7.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对本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利用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分布特点和利用方法。他们能够识别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理解各类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合理利用。
2.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将得到提升。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意识培养:学生将培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例如,将教室布置成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设置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能够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自然资源》精品课件PPT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自然资源》精品课件PPT


1 、 文 中 有多 处细节 描写, 请找出 来并谈 谈这些 细节描 写对于 刻画人 物、表 现作品 主题的 作用。 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 象在当 代的意 义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 某一侧 面。虽 然比一 般的特 写涉及 的范围 大得多 ,但属 于集中 于一事 、一个 侧面的 写法。 真正写 一时一 事的人 物通讯 ,也很 常见。

5.春 天 的 江 潮 水势 浩荡, 与大海 连成一 片,一 轮明月 从海上 升起, 好像与 潮水一 起涌出 来。

6.月 光 照 耀 着 春江 ,随着 波浪闪 耀千万 里,所 有地方 的春江 都有明 亮的月 光。江 水曲曲 折折地 绕着花 草丛生 的原野 流淌, 月光照 射着开 遍鲜花 的树林 好像细 密的雪 珠在闪 烁。
专题一 教材重点地图回练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可利用草地 其他 比例(%) 12.68 31.86 34.48 20.98
绘制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 绘图略。
二、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A 是耕地中的 水田 , B 是耕地中的 旱地 ,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通过秦岭—淮 河一线,与我国东部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D 是土地利用类型中的 林 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 东南 地区;C 是土地利用类型中的 草 地,适合发展 畜牧 业。
三、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 中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
1.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数量比北方地区 多 ,河流 径流量比北方地区 大 。这说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 南多北少 的特点。 2.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 长江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46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46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地理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一直在关注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不仅指矿物质 和水源,还包括大自然中所有的东西:气候、栖息地、野生动物和植物群落。 在这个PPT中,我们将学习中国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如何正确利用它们。
中国的煤炭资源
资源储量丰富
中国的煤炭是全球最丰富 的。中国的煤炭储量占全 球总储量的40%以上。
应用广泛
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 供应之一,用于发电、制 钢、生产化肥等领域。
环保问题
煤矿开采对土地和水源造 成破坏,燃烧煤炭排放的 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导致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
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
资源丰富
在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能
出口依赖性
2
源供应之一。中国的石油储量和天然 气储量分别是全球第三和第六。
森林资源丰富
中国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8%增加到了现在的22%。中国是世界上森林面积最大的 国家之一。
砍伐和林火
中国的森林面临砍伐和林火等威胁。过度砍伐导致土壤流失和沙漠化,大火会破坏森林生 态系统和造成空气污染。
造林计划
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造林计划,以防止和减轻森林破坏,改善生态环境。
中国的土地资源
钢铁
中国是全球生产和消费钢铁最多的国家之一。钢 铁用于建筑、交通和机械制造等方面。
中国的稀有金属资源
1 资源储量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
2 应用广泛
稀土金属用于生产高科
3 资源供应缺乏多样

土金属出口国之一,占
技产品,如智能手机、
中国的稀土金属市场垄
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
光纤和风力涡轮机叶片。
断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
稀土金属的依赖度不断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自然资源》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自然资源》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自然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然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

难点: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并体会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通过实例和图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课堂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自然资源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爱护和保护自然资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包括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进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森林资源
土地对人类来说,有何用途呢?
土 放牧 地 资 源 耕地
肉制品工业
皮革工业
毛纺织工业
粮食
食品工业
水能资源 发电
水 农田灌溉 资 水产养殖 源
航运
石油资源
煤炭
钨 矿锰 产矿 资
铜矿 源
赤铁矿
海洋生物资源
大黄鱼
带鱼
墨鱼
对虾
梭子蟹
石斑鱼
想一想:这些自然资源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能将它们 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吗?
(3)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优缺点。 优点: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 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缺点: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小,比例不合理,主要是 _耕__地__少__,__难__利__用__土__地__多__,__后__备__耕__地__不__足___。
2.独立完成课本P69页活动。
情景导入
①你知道联合国将每年的哪一天定为 世界水日? ②你知道中国水周又是哪几天吗? ③你有想过联合国和中国为什么都如 此关注水的问题吗?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5月的第二周是 中国节约用水宣传周。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世界与中 国都面临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
自学互研 学习活动
水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哪些?
可口可乐日本公司2009年在日本开始投 放一种叫做“l LOHAS” 的瓶装水。和 瓶子里的水相比,这种产品的亮点在于 瓶子。由于使用了新的PET材料,你可 以在喝完水之后像扭抹布一样把瓶子扭 成一根麻花。可口可乐声称这种新材料 制成的瓶子比传统材料的瓶子更轻也更 节省原材料。
你愿意使用这些产品吗?
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 林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并能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2.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使学生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

3.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2)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探究点:1.“总量大、人均少”不仅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主要的特点,而且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优势可以以此自豪但不能盲目乐观,对劣势应积极关注而不能丧失信心。

2.我国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很多,各自也有不同的特点,但“总量大、人均少”都是它们共同具备的。

这个观点的确立为学习各种具体的自然资源均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板书】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提问】1.在初一时我们曾经学习过自然资源,请大家回忆一下,自然资源分为几大类,是哪几大类?(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请大家再回忆,自然资源又具体分为哪几种?(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多种)我们也知道学习地理应遵循总——分——总的学习顺序,所以,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中国的自然资源(人教版)

中国的自然资源(人教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

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对比分析。

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简单的数字分析和对比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

2.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的现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总量和人均量的关系,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消费观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的重要关系。

2.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3.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及其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4.运用资料、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对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2.对地大物博的正确剖析。

3.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练习法;对比和分析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制作相应课件、地图册、教材图片、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这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在数量上有何特征?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对待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讲授新课】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复习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学生回答】回忆小组竞赛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PPT精品课件

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随堂练习
5.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联系相 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三 位,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 (2)从下面两幅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加拿大、 美国 、 法国 、
印度 等国家.我国耕地、林地、难利用土地分别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是:13.5 %、 16.6 %、21.6 %。 (3)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 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土地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
随堂练习
《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耕地面积19.14亿亩, 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如图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略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草地多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梯 C.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2.珍惜土地资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必须做 到( D ) A.大规模围湖围海造田 B.对土地严格保护,禁止利用 C.大力开垦湿地、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D.十分珍惜和保护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随堂练习
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据此完成3--4题。
3.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D )
A.甲—乱占耕地
B.乙—弃耕增多
C.丙—耕地退化
D.丁—耕地污染
4.针对漫画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B )
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B.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C.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 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总面积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居世界位次 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值的比值

<1/2

1/2

2/5

1/4

1/3
总量丰富 种类齐全
人均不足
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 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
扩大铁矿石、石油等 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
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
资源
为什么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很丰富,人均
却不足?
压力大
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 量还会减少。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 持续增长。
如何缓解资源压力呢?
1、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合23、、作节开探约发究资新源能意源(参识、考新课材本料69图3.4) 4、扩大资源进口渠道
一次性消费品 既浪费资源, 又制造垃圾, 污染环境。
不用或减少用贺卡 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节流: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

源,是地球上唯一一种

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

资源。


节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与循环使用
• 从技术层面避免“增长的极限” • 增加材料利用总体寿命,降低
寻找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








黏砖

土块
自然资源




阳光 水 土地
阳光

棉衣
土地 花 服
什么是自然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解读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1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解读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1

中国的自然资源
内容分析
第三节内容分析
第三节《水资源》主要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合理利用 与保护水资源。水资源孕育着地球的全部生命,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 资源之一,但是在当今世界,水资源的问题却又十分严重,缺水和浪费是我 们国家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水资源 的问题,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 好习惯。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学的重点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现状 ,并对基本现状提出解决措施,教学时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采用讲授 法,演示法和练习法,从多角度、多渠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 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通过分组交流,培养学生的互 动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教学策略
在学习土地资源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疆域,气候地形等基础知识 ,因此上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分布,突 出前后知识的连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识 还停留在感性认知的阶段,所以课堂上利用图表的信息,注意从专业性上引 导学生感受土地资源。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 第三章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内容解读
内容解读
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富,向有“地大物博”之说。中国陆地 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 界第六;现有森林面积1.24亿公顷,虽占世界第8位……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资源量的1/3,人 均土地资源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这与我与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 特点有有关,本单元我们就来具体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件
梳理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 源》第 一节《 自然资 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概念
可再生资源
自 分类

非可再生资源


总量丰富
特征
人均不足
情境
石土油煤地炭资源
河草森流原丰林收
土地




森林
纸张
木 材
矿 产
发 电
冶 炼

发电 灌 溉
想一想
1、它们是存在于自然界, 还是人为创造的?
2、它们对人类来说有没 有利用价值?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 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 价值的物质与能量(如 土地、阳光、矿产、森 林、水等等)。
算人均 识分布

分布不 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 源》第 一节《 自然资 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问题与对策
你认为未来资源 需求量会如何变 化?
各抒己见
面对这种情 况,我们可以 采取哪些措施 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 源》第 一节《 自然资 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 源》第 一节《 自然资 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举一反三
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 些属于自然资源?
判断
水 (是) 春小麦 (否) 汽车 (否) 煤炭 (是)
自 可再生资源 然
资 源 非可再生资源
畅所欲言
大家能说出你所知 道的资源中,哪些是 可再生资源,哪些是 非可再生资源?
二、资源分类
可再生资源会 用完吗?
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
问题与对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 源》第 一节《 自然资 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全章)PPT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全章)PPT教学课件

水资源的多少取决于 河流径流量的大小 河流的分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西少
东多
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




北 缺
源 空 间

南布
丰特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为什么西北地区会缺水?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为什么北方地区会 缺水?
北方 平原 广阔, 耕地 面积大,
径流总量(万立方米)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世界
120 000 90 000 60 000 30 000 0
0
人均量2000多立方米
20 000
40 000
60 000
总量2.7亿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太湖恶臭 无锡水荒 蓝藻爆发污染太湖水源,无锡自来水无法饮用,市民纷纷 抢购纯净水 本报综合消息 从5月29日开始,江苏无锡市城区的大批 市民家中自来水突然发出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 记者从无锡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超市了解到,29日纯净 水销量猛增,到晚上已被抢购一空。29日晚7时,记者来到无 锡家乐福超市。这里的纯净水柜台前挤满了市民。有的市民干 脆一口气买了四五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午起就开始有市 民大批量购买纯净水,5升装纯净水上午就卖完了,柜台上只 剩下了小瓶纯净水。
节约用水从瓶子设计开始 希望所有水龙头都是这样的……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吃快餐、食物打包越来越成为很多 人的选择。大量的食品袋的使用,让越来越多的人担忧环境的 污染问题和能源的节约问题。此设计致力于解决打包浪费材料 问题,采用新的包装手段,灵活运用材料,既为大家设计了称 心满意的包装袋,还解决了材料浪费问题,设计真是棒棒哒!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人教版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人教版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在 800mm 以下,河流径 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城市多,耕 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 重 。
②季节变化大(时间)。 夏秋季节常常洪水泛滥,大量淡水白白 流入大海,冬春季节淡水供应严重不足。
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平衡
北方地区 耕地面积 南方地区
隔河岩



我国 “西电东送” 南通道工 程 乌江渡
● ● ● ●
天生桥
● ●
鲁布革
● ●

龙 滩
岩 滩

● 恶

● ●
● 大亚湾
核电站
归纳:有关河流问题的解题思路
地理问题 解题思路
水系特征分 ①水系特征;②支流和湖泊的数量分布; 析 ③流程长短;④河道的宽窄与曲直 ①水位高低;②流量大小;③含沙量大 水文特征分 小;④结冰期;⑤汛期;⑥水能、航运; 析 ⑦水源补给类型:雨水、高山冰雪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凌汛的形 成条件 ①要有结冰期;②自低纬流向高纬
“南水北调”三种方案的评价
2、中线方案的评价: 利:①调水线路南高北低,全线水都能 自流。 ②三峡水库建成以后,利用三峡水 库输水量最大。 ③河流污染较少。 弊:①没有现成河道,需开挖新河道。 ②工程量大,占地多。 ③引水穿越伏牛山地区较困难。
“南水北调”三种方案的评价
3、西线方案的评价:
利:①线路短。
故水能丰富。 “水能丰歉”答题思路: 紧扣“流量”“落差”, 具体联系影响因素。
【思考】中国中南地区范围包括豫鄂湘粤 桂琼六省区。中南地区是我国目前水能开
华东 东北 西北 4.7% 华北 3..2% 11.1% 中南 发程度最高的地区,原因有哪些方面? 1.8% 12.8% 中南地区降水丰富,河水量大,处地势二、 西南 66.4% 三级交界处的地段长,水能储量大; 加上区内及邻近的东部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
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
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

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
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
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
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
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
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对比分析。

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简单的数字分析和对比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

2.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的现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总量和人均量的关系,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消费观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的重要关系。

2.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3.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及其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
问题。

4.运用资料、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对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2.对地大物博的正确剖析。

3.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练习法;对比和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制作相应课件、地图册、教材图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这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在数量上有何特征?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对待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讲授新课】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复习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
【学生回答】回忆小组竞赛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问】自然资源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读图3.1 并分析、概括,小组讨论
【学生竟答】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
【教师补充】还有气候资源。

自然资源还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提问】哪些是可再生资源?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属于可再生在原。

例如:水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水资源、气候资源可以循环再现,土地资源可以重复使用,生物资源可以不断的生长繁殖。

所以都是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产生,
或使用后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资源。

煤、石油、矿石等矿产资源形成周期很长,在人类历史时期使用完以后就无法再生,所以是非可再生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导学案,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承转】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那么,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总结: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
【教师展示课件】生活离不开资源
【板书】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承转】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那么,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5-66内容并小组讨论,竞赛回答
【教师小结】对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
对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使用
【学生活动】完成P66活动2
【教师小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断流——不可利用一或没有可利用的--取之尽,用之竭。

土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生产力下降,消失——取之尽,用之竭。

【承转】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地球上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度,那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怎样?
【教师提问】请找出资源人均不足的原因?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竞争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人口的继续增长,人口总量大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对资源利用不当,破坏和浪费资源等
【承转】那么,你们怎样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课件演示】我们既要看到我国资源的优势,也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相对短缺。

同时,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

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
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所以,我们既要为我国丰富的资源而自豪,也要看到资源的危机,树立危机意识,更好地、合理的利用、节约、保护资源。

【提问】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完成课件中的倡议书。

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作为正方和反方,针对倡议书的内容答辩。

【设计意图】答辩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达到思维对话的目的。

通过答辩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使我国自然资源数量上的特征。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们要正确看待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我觉得人均占有量的现实意义更大。

所以我们要反思我们以前的行为,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的现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出我们的贡献。

课后反思:
本节课力求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尽可能体现《标准》的要求,注重图导,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和学生互动,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由于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的差异,小组成员间的差异很大,因而个别同学没有真正参与进来,还需教师在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