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立幼儿园小班日常常规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一、引言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等方面。
有效的生活常规培养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前提。
在教室内设置合理、美观、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具体策略包括:1. 教室布置:教师应该根据季节和主题进行布置,如春天可以摆放花朵装饰品,冬天可以挂上雪花等。
同时,在教室内设置各种功能区域,如阅读角、游戏角等。
2. 安全措施:教师应该设置安全警示牌,告诉幼儿哪些地方不安全,如窗户、水池等。
同时,教师应该定期检查教室设施是否完好,如桌椅、电器等。
3. 卫生管理:教师应该定期清洁教室和玩具,保持教室卫生清洁。
同时,要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遮口等。
三、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规则和标准,可以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具体策略包括:1.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教师应该与家长一起商讨,并制定适合班级特点的规章制度。
例如: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等。
2. 明确行为标准:教师应该向幼儿明确各种行为的标准,并告诉他们正确做法。
例如:上厕所前要问老师、自己穿衣服等。
3. 奖惩制度:教师应该建立奖惩制度,对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
四、开展生活常规教育活动开展生活常规教育活动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具体策略包括:1. 生活技能训练:教师应该根据季节和主题,组织幼儿进行各种生活技能训练,如剪纸、洗脸等。
2. 观察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幼儿到校园内外进行观察实践课程。
幼k小班常规管理制度

幼k小班常规管理制度一、幼儿园小班管理的目的1、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2、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3、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二、入园管理1、家长需要提前向幼儿园提供入园登记表、幼儿健康体检表、家长身份证明等相关证件。
经过审核后,方可正式入园;2、入园后,家长需要与老师签订《家长承诺书》,并参加入园教育,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
三、幼儿活动管理1、按时到校:幼儿需要准时到校,迟到超过三次的幼儿需要家长与老师共同商讨具体处理事宜;2、尊重老师和同学:幼儿间要互相尊重,不得有言语或行为的侮辱和损害;3、听从老师的安排:幼儿需听从老师的安排,并按时参加各种活动;4、遵守规则:幼儿需要遵守晨检、午休、排队、离园等规定;5、教育观念:家长要积极支持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学习和活动,不得过度干涉。
四、安全管理1、幼儿园将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幼儿的安全;2、建立紧急预案: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五、健康管理1、每天进行晨检:老师进行每日晨检,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2、卫生保健:保持教室和用具的清洁卫生;幼儿饮食合理,不得携带零食和饮料;3、疾病预防:幼儿园将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发现患病幼儿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六、家园合作1、家园联系本:幼儿园设立“家园联系本”,及时向家长了解幼儿每日的表现和情况;2、家长会:定期举行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幼儿园的教育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七、管理规章1、禁止吸烟、酗酒、赌博;2、禁止带入不符合幼儿活动的物品;3、禁止对幼儿施行体罚;4、其他规章制度:幼儿园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类活动的管理办法。
以上便是幼儿园小班常规管理制度,希望家长和老师们共同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24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

2024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一、常规培养目标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洗手、洗脸、刷牙等自理能力。
学习方面: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和书写姿势。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社交礼仪:学会与人分享,懂得尊重师长,友好与同伴相处,使用礼貌用语。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有责任感等品质。
卫生安全: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不随便接触脏东西等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认识基本的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等安全常识。
二、具体措施环境创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和活动空间,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促进其身心发展。
教育教学: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传授生活技能和基础知识。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定期组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培养其勇敢、独立的品质。
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指导家长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育儿水平,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教师引导:作为教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包括言行举止。
要耐心、细心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评价与反馈:定期对孩子的成长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观察、评估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
同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三、工作安排时间安排:每天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季节变化,适时调整活动时间和内容。
内容安排: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

“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引言概述:在幼儿园工作中,小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小班工作,制定一份合理的常规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的内容和要点,帮助幼儿园老师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课程设置1.1 确定主题在制定小班常规计划时,首先要确定每周的主题,主题应该贯穿整周的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1.2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主题确定每天的教学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1.3 安排活动内容根据主题和教学目标,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包括游戏、手工、音乐、绘画等,多样化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
二、教学方法2.1 多元化教学在小班工作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故事讲解、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和角色中学习。
2.2 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合作学习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评估与反馈3.1 定期评估定期对小班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教学效果、活动内容和幼儿表现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3.2 学习档案建立幼儿学习档案,记录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轨迹,为家长提供详细的学习反馈。
3.3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家长会议和家访活动,分享幼儿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四、环境创设4.1 情感氛围营造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关爱和支持。
4.2 教学环境打造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教学环境,包括布置教室、设置游戏区、悬挂教学板报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3 安全保障确保教室和活动场所的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
五、师德师风5.1 师德修养作为幼儿园老师,要注重自身师德修养,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
2024年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

2024年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为了帮助幼儿适应园际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特制定了2024年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
一、生活日常常规1. 晨间活动:- 晨间活动是幼儿园每天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会开展晨间活动,包括唱儿歌、跳操、早操等,目的是让幼儿早上活跃身体、提高精神。
2. 休息时间:- 幼儿园会为幼儿安排午休时间,培养幼儿规律作息的习惯。
每天午休时间为1个小时左右,我们会为幼儿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帮助他们充分恢复精力。
3. 膳食计划:- 幼儿园会提供营养健康的膳食,我们会根据国家食物营养需要与儿童饮食健康指导原则,为幼儿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
每天会提供早餐、中餐、午点心、午点心和晚餐,保证幼儿的营养需求。
4. 睡眠安排:- 每天会为幼儿安排规律的午休时间,保证幼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幼儿园会提供适合的睡眠环境,为幼儿提供温馨安全的睡眠氛围。
5. 卫生常规:- 幼儿园会经常进行卫生保健与环境整治,让幼儿园成为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和学习场所。
同时,会教育幼儿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洗手、刷牙等。
6. 安全常规:- 幼儿园会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教育幼儿遵守安全规则,加强对家庭成员和社会安全常识的教育,确保幼儿生活安全。
二、学习常规1. 早教活动:- 每天安排早教活动,如听音乐、观察自然现象、认识形状颜色以及感官训练等,早晨是幼儿非常敏感的时刻,早教活动能刺激幼儿的感官,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园内游戏:- 幼儿园会安排园内游戏活动,如操场上的跑步、跳跃、爬山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 学习主题活动:- 幼儿园会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安排一系列的活动,如识字卡片游戏、认识数字游戏等,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动手能力。
4. 手工制作:- 幼儿园会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如剪纸、画画、造型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园每日常规行为规范

培养幼儿园每日常规行为规范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每日常规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规范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幼儿园每日常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培养。
首先,幼儿园每日常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幼儿们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对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规范的行为规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同时,规范的行为规范也有助于提高班级的整体纪律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其次,如何有效培养幼儿园每日常规行为规范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家长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教育孩子,比如要求孩子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等。
同时,老师也要制定出科学的行为规范教育计划,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并通过表扬和奖励的方式,激励幼儿树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幼儿园每日常规行为规范的培养也需要老师发挥重要作用。
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幼儿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同时,老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培养计划,设立奖惩机制,引导幼儿认识到规范行为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强化。
总之,培养幼儿园每日常规行为规范是一个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过程。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健康、积极的行为规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一个幼儿园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良好的行为规范,健康成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班常规计划

小班常规计划小班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接受了很多基础的教育和培养,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小班常规计划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班常规计划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出符合孩子们实际情况的教育计划,让他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能够全面发展。
首先,小班常规计划需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他们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让他们能够在良好的身体状态下进行学习和游戏。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孩子的饮食健康,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
其次,小班常规计划需要注重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培养。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学会尊重他人的情感。
同时,我们也需要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另外,小班常规计划需要注重孩子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培养。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思维和记忆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让孩子能够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最后,小班常规计划需要注重孩子的艺术和体育素养培养。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孩子在绘画、手工等活动中得到发挥和锻炼。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体育素养,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在运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综上所述,小班常规计划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注重身心健康、情感社交、认知语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培养,让孩子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能够全面发展。
希望每一个小班的孩子都能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健康快乐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应该如何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应该如何培养一、背景与目标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所需要遵守的各种规章便是常规。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老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假如常规没有建立好,老师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会因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幼儿也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班幼儿年龄小,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可塑性很大。
幼儿从小养成的良好常规习惯,将会受益终生;反之,将会很难订正,会加大中、大班及学校、中学等的教育难度。
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主见建立民主、公平的师幼关系,以老师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陶冶幼儿,要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有的放失、持之以恒,要做好监督和检查的各项工作,等等。
这些正是开展培育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最根本的保证。
二、培育内容与方法〔一〕爱孩子、以老师的良好行为来陶冶幼儿这是老师培育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前提。
老师只有做到了爱每一个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动身,培育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老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幼儿总是以老师做为仿照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同学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老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老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
”因此,老师必需非常留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到处做幼儿的良好典范,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气的看法,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幼儿,启迪幼儿,最终到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每个幼儿都渴望能得到我们的爱与关注。
幼儿喜爱我们,那是由于我们满意了幼儿的被人爱与关注的需要。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觉,幼儿喜爱我们老师,那是由于“她打电话叫我妈妈来接我”、“她给我梳头打辫子”、“她常摸我的头”、“她说她喜爱我”、“她上课看着我笑”、“她去过我家”。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5篇)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篇1活动目标:1、要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要让幼儿之间学会互相帮助。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知道玩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5、要让幼儿知道玩了玩具以后,应该把它们收拾好,并放回原来的地方。
活动准备:各种不同的玩具,装玩具的框若干,各种“玩具”头饰、“玩具框”头饰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
二、基本环节:1、老师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玩具框”,并戴上相应的头饰。
2、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不同的“玩具”,并戴上不同的玩具头饰。
3、让扮演“玩具”的幼儿蹲在地上,团成团,并让其扮演“玩具框”的幼儿手拉着手围着这些“玩具”。
4、老师一声口令:“玩具”出来玩了,这个时候扮演“玩具框”的幼儿就把手放开,让圈里面的“玩具”出来玩耍。
5、玩了一会以后,老师就又发出指令,“玩具”快回到“玩具框”里去。
这个时候有一些“玩具”回去了,可有一些“玩具”不知该怎么办就在哪里“哭”了起来。
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有意识的提问:“他们为什么哭呀?”有些幼儿回答:“他们找不着自己的家了。
”这个时候呢老师就来到活动场地中间,把刚才“哭”的幼儿牵回“玩具框”里去,这个时候扮演“哭的玩具”的这个幼儿就笑了。
老师又提问:“他为什么又笑了呢?”幼儿回答:“因为他找着自己的家了。
”最后老师总结:我们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要让玩具回到自己的“家里”去。
要让玩具回家。
三、结束环节:老师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玩具,让幼儿进行玩耍,最后由老师做出指令,让幼儿收拾玩耍的玩具,并放回原有的玩具框内。
四、延伸环节:要让幼儿学会不管从哪里拿的东西,都要放回原处,不乱拿别人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园正确识认“花”。
2、让幼儿初步学习组词。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开始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在这里,除了学习知识,还有
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对于小朋友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小朋友们要养成每天按时起床的习惯。
早上起床后,要学会自己整理床铺,洗漱,穿衣服,这样才能开始新的一天。
在幼儿园,老师们会教小朋友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因为充足的睡眠对于小朋友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其次,小朋友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幼儿园,老师们会教小朋友们如何
正确地使用餐具,如何有序地排队领取食物,如何慢慢地品尝食物。
同时,老师们还会告诉小朋友们吃饭时要专心致志,不要分心玩耍。
通过这样的教育,小朋友们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尊重食物,珍惜食物。
此外,小朋友们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幼儿园,老师们会教小朋友们如
何正确地洗手,如何保持自己的身体清洁,如何养成勤换衣服的好习惯。
通过这样的教育,小朋友们会慢慢地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对于小朋友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幼儿园,老师们
会用各种方法来教育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常规,小朋友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是指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在一天中的日常生活规律和活动安排。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生活常规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一个典型安排。
早晨,孩子们一般会在幼儿园的晨间活动中开始一天的学习和游戏。
老师会带领孩子们进行晨间操和唱歌,让他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唤醒身体和大脑。
接着,孩子们会进行自由活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游戏,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上午,孩子们将会进行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故事时间、手工制作、游戏等。
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孩子们进行交流和互动,让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午,孩子们会进入午休时间,休息一段时间以恢复体力和精神。
在午休结束后,孩子们将进行午餐时间,老师会帮助孩子们有序地用餐,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饮食习惯。
下午,孩子们将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比如操场上的游戏、小组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释放体能,还能让他们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尊重他人和规则意识。
晚上,孩子们将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比如绘画、玩具游戏等。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让孩子们放松身心,准备迎接家长的接送。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安排,既注重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又照顾了他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通过这样的日常规律和活动安排,孩子们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内容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内容
1. 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班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最佳时期。
老师应该让孩子们学会互相分享和合作,帮助他们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老师也要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以此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2. 语言能力
幼儿园小班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语言培养,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语言和礼仪。
3. 运动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老师应该引导孩子进行各种运动和游戏,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和运动协调性。
此外,老师还应该教授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地爬上和下楼梯等。
4. 知识启蒙
在幼儿园小班,老师可以适当地为孩子们介绍一些简单的知识,如数字、颜色、
形状等,以此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孩子探索和学习。
5. 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学会自己穿衣、洗手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独立自主的意识。
此外,还应该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地使用剪刀、尺子等。
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任务
自我管理
鼓励幼儿学会自我管理,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如整理玩具、收拾书 包等,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鼓励尝试
当幼儿尝试独立完成任务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逐步提高难度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能力提高,可以逐步提高任务的难度和要求, 如整理房间、做饭等,有助于幼儿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注意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
错误行为
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纠正并给予正 确的引导。例如,当幼儿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时,家长可以 提醒他们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并要求他们安静下来。
引导
除了纠正错误行为外,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引导幼儿学习正确 的行为和态度。例如,当幼儿在与人交往中出现不礼貌的行 为时,家长可以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与人打招呼和交流。
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增强自信心
通过培养生活常规,让幼儿感受到自 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
培养自律性
促进社交能力
生活常规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与他人 合作、交流,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 交能力。
良好的生活常规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 律性,让他们懂得遵守规则和纪律。
02
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步骤
制定生活常规表
明确时间
在培养幼儿生活常规时,首先需 要明确规定日常活动的时间,如 起床、洗漱、早餐、上学等,帮
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
制定日程表
为了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遵守生 活常规,可以制作日程表或时间 表,将一天中的活动和任务按时 间顺序排列,有助于幼儿形成规
律的作息习惯。
贴上提示标签
在日程表中标注各个活动的提示 标签,如“早上起床时间”、“ 洗澡时间”等,帮助幼儿对应到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
在小班的一天里,孩子们过着充实而有趣的生活。
他们早晨起床后,会先进行
晨间活动,包括晨间操和唱歌,让他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随后,老师会给孩子们讲故事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接着是早餐时间,孩子们会一起坐在一起享用美味的早餐,还会互相分享自己
的故事和趣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分享,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上午的课程安排着重于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会组织一些手工活
动或者游戏,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老师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午餐时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他们会和老师一起准备午餐,学会如何自理
自己。
在用餐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培养社交能力。
下午的课程通常是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比如音乐课、美术课或者户外活动。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享受快乐的时光。
晚餐后,孩子们会进行一些整理和收拾的活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临近下班的时候,老师会给孩子们讲一些故事,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一天的最后时刻。
小班的一日生活常规丰富多彩,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出健康的生活习
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篇一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一、常规培养的重要性小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的重要一步,也是幼儿建立初步的社会交往关系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接触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生活习惯,需要逐步适应和建立自我意识。
而良好的常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内容生活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息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在幼儿园内,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活动。
(2)饮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
在幼儿园内,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尝试各种食物,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了解卫生知识,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行为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礼貌用语: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请”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分享与合作: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并尝试合作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3)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在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教师需要明确告诉幼儿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不干扰他人、不随意离开集体等。
学习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听讲习惯: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的习惯,如注意听老师讲话、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
(2)作业习惯:培养幼儿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答案等。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一日常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一日常规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培养幼儿一日常规,创设情境游戏,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完成培养目标。
使幼儿在各方面的教育得到好的转变。
【關键词】引导;创设;养成;转变常规培养的关键期是小班,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也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喝水、进餐、睡眠、集体活动、盥洗、穿脱衣服等多个环节。
良好的习惯和自理能力是从小逐渐形成的,若一开始就用错误的教养方式,导致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班级常规的好坏,决定着活动开展的顺利、成败与否。
那么,如何帮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导幼儿主动遵守常规的兴趣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游戏符合幼儿生理发展水平,能满足其需要,幼儿游戏以活动本身为目的,幼儿的行为是由内部直接动机的驱动而产生的。
小班幼儿具有泛灵化心理,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主动遵守规则,要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中,餐后散步是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常有追跑现象。
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
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学小乌龟走路好吧?”幼儿特别感兴趣都同我一起学起小乌龟慢慢的走着。
之后,我又不断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有的孩子边走边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
因此,运用拟人的方法使“散步”转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投入到游戏中,孩子们喜闻乐见,成效立竿见影。
二、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对一个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特别是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显得尤为重要。
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我们将本着以下原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以耐心说服,表扬为主;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等各种方法,让规则意识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的措施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的措施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
以下是一些措施可以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1. 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2. 健康饮食习惯,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多样化的饮食,定时进餐,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3. 定期锻炼,让孩子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运动方式,如户外活动、游戏、体育课等,帮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
4. 定期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刷牙、洗澡等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他们对卫生健康的重视。
5. 整理个人物品,教导孩子养成整理个人物品的习惯,如整理玩具、书籍等,让他们学会爱护自己的物品和保持整洁。
6. 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7. 增加家庭活动,多参与家庭活动,如共同准备晚餐、一起做游戏、阅读故事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引导,通过日常的教育和榜样示范,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幼儿园小班阶段,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培养自理能力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引导幼儿掌握吃饭、穿衣、洗手、上厕所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自理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会生活技能。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养成按时吃饭、早睡早起、按时上厕所、整洁卫生等好习惯。
通过日常的生活实践和小组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小班生活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幼儿的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故事讲解等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
4.培养社交能力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分享、互助等良好的社交行为,促进他们和周围的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5.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小班生活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通过指导和示范,教师可以让幼儿懂得自己的责任范围,学会照顾自己、爱护环境、关心他人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幼儿承担一定的责任,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6.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小班生活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比如,鼓励他们多参与活动、表现自己,不断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幼儿园小班常规行为习惯

幼儿园小班常规行为习惯幼儿园小班常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小班,孩子们正在经受生活的起步阶段,他们开头渐渐适应集体生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个小班常规行为习惯,关心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建立起良好的行为基础。
上课时,孩子们应当遵守老师的指导,按时入座。
老师会为大家支配好座位,孩子们需要有秩序地就座,不得随便换座或乱动。
入座后,孩子们应当保持宁静,用心听老师讲课。
在课堂上,孩子们要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不得随便打断他人发言。
孩子们需要养成整齐划一的穿衣习惯。
每天早上,孩子们应当穿上干净的校服,衣服要整齐、洁净。
穿鞋时要留意正确穿戴,鞋带要系好,不得拖地。
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应穿上合适的运动鞋,以确保平安和舒适。
孩子们还需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在幼儿园,每顿饭都是一次集体活动,孩子们要按时就餐。
用餐时,孩子们要坐在正确的座位上,不得乱动或离开座位。
吃饭时,孩子们要留意文明礼貌,用筷子或勺子取饭菜,不用手抓取。
吃完饭后,孩子们要将餐具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保持餐桌干净。
孩子们需要学会爱护自己和他人的平安。
在幼儿园,孩子们会进行各种活动,例如户外嬉戏、手工制作等。
孩子们应听从老师的指导,不得随便离开活动区域,不得拿取危急物品。
在玩耍时,孩子们要与他人友好相处,不得相互推搡、打闹或损害他人。
孩子们要学会保持环境干净。
在幼儿园,孩子们共同使用教室、操场等场所。
孩子们应当爱惜公物,不随便乱扔垃圾或涂鸦。
在用完纸巾或餐巾纸后,孩子们要将其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
同时,孩子们还要学会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保持书包、玩具等的整齐有序。
通过培育幼儿园小班常规行为习惯,孩子们将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与他人友好相处,并为将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同学的常规行为规范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展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而同学的行为规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育良好的品德素养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建立幼儿园小班日常常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的第九条谈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其中谈到: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一、首先小班常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小班的常规管理如此的重要?因为,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其一,幼儿入小班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容易;其二,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其三,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进行小班的常规管理工作(一)小班的生活常规管理1、打好开学工作的第一仗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会迎刃而解。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
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婆婆、妈妈在教室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长敲门,要求进来给孩子喂饭,总之,家长们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和家长,应该这样做的。
首先,孩子来一个抱一个,不要家长进教室,尽管家长不理解,过后一段时间再给家长解释;然后,第一周的头三天,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四天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他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使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影象,要坐座位。
2、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的简单的管理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胆怯,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我们教师应该抛弃以前那种将幼儿视为成人的客观附属物或“小大人”的观念,应树立科学儿童观。
即儿童身心各方面都需要合理地照顾和保护,儿童应有主动、自由和充分活动的权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应该协调发展。
教师应该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既不能把幼儿看成是“小大人”,也不能事事包办代替,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众所周之,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有的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会。
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小班教师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
怎样突破这些难点,可以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方法:A、示范、模仿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如在学习折餐巾的常规时,可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先教幼儿擦完嘴巴后,再将正方形的毛巾变成长条形。
请幼儿模仿教师的做法,一会儿就学会了折餐巾。
再如,在进行点名这一常规上和晨间入园时,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他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
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
B、儿歌的妙用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
在洗手的时候,可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
”洗脸时念儿歌:“小毛巾,对着揪,扯平放在手里头。
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脸,最后洗臭鼻子,看谁洗得最干净。
”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洗脸的任务。
在吃饭前,可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念儿歌:“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好勺子,左手扶助小碗,大口大口吃饭饭,看谁吃得最快。
”总而言之,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
C、在游戏中学习、练习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
因此,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开学初,可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并反复找出自己的标记,找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
还可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
再如:开学初,往往小班的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如果教师包办代替,替幼儿收拾玩具,势必违反了《纲要》中“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的管理。
就可采取了“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当幼儿玩了玩具后,在收拾玩具时,就说:“小朋友,送玩具回家家了。
”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怎么我的汽车宝宝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
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D、夸张的比喻在生活常规中,有时运用一定的夸张的比喻是非常有利的,它是促进常规管理的有效途径。
就拿吃饭这一环节来说吧,吃饭慢是小班幼儿的通病,因此,常常很多老师都伤透了心,费了很多精神。
大家都知道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仍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根据这样的年龄特点,就可采用了夸张的方法使幼儿在进餐上有较大的提高。
在幼儿吃饭时,经过仔细的观察,了解到多数孩子是咀嚼较差,不肯吞。
于是,教师可以自己亲自示范,并夸张说自己是大老虎的嘴巴,狮子王的嘴巴,能嚼得很快,并还不时地鼓励不肯吞的孩子,要像吞药一样。
自己一边说一边做,在巡视中,还不停地说:“怎么听不到老虎的牙齿声音了”,其实,这也是在提醒孩子们要不断的咀嚼,不能包饭。
经过教师的老虎的牙齿,一会儿又是鲨鱼的嘴巴,恐龙的牙齿等夸张比喻,孩子们吃饭的速度大大的提高,包饭的现象减少了。
E、大红花的魔力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激发幼儿在各方面的进步,可发挥了大红花的作用。
放学离园也是一个很乱的环节,如果组织得不好,很容易造成安全问题的发生,因为,有的孩子吃完了饭,而有的孩子又没有吃完饭,教师又在一边给孩子喂的喂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等大多数幼儿吃完饭后,把剩下的幼儿交给保育老师,自己在一边组织其它的孩子放学。
这时有的孩子会到处乱跑或在玩玩具,就可发挥了大红花的魅力,手举着大红花,并嘴里念着儿歌:“我有许多大红花,小朋友们都爱它,请你快快坐坐好,坐好了就发大红花。
”小朋友看见后,很快的就坐好安静下来。
同时,还可用红花鼓励幼儿的进步,如:吃饭独立地吃,睡觉不哭,自己解便等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小朋友为了争做好宝宝,努力认真地遵守着各项常规。
F、个别教育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遵守常规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
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比如班上如有幼儿睡觉时总有个坏习惯,就是手里要拿着块小毛毯才能入睡。
经调查才知道,从孩子出生开始手里就一直拿着毛毯,她们显出对毛毯的情有独钟,不时地闻它的气味。
到了幼儿园以后,她们的妈妈要求教师改掉她们的坏习惯。
开始时。
老师不让她们拿毛毯,她们中午简直无法入睡,后来,有一天我对他们说,毛毯被老鼠吃掉了,我把他们的毛毯藏起来,渐渐地,他们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午睡中,小班的孩子是容易流尿的,如不及时提醒爱流尿的孩子解便,孩子流尿后也很容易生病,给保育教师也带来工作的不便。
在经过开学一、二周的观察后,教师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家长的调查情况结合起来,在爱流尿的孩子的床前贴上标记,孩子中途是几点种解便一次,也便于提醒保育教师及时地请孩子解便。
细心地做好这一工作,午睡环节就顺利地度过。
(二)小班的教育常规管理1、运用贴切的比喻方式,促进教学活动中的常规管理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小班幼儿控制力很差,思维的发展是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因此,幼儿理解能力往往是很直接很表面的,具体形象的。
在引导幼儿坐姿上,可采取了很贴切的比喻,如:坐好了就说成是小脚关门了,小手粘上胶水了。
形象的比喻幼儿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
在对全班幼儿的分组上,通常小中大班是用数字1、2、3组等代替,而这种分组的方法用在小小班就是很难的,幼儿不能理解。
教师可采取了水果分组法对幼儿进行分组。
因为,水果是幼儿平常生活中常见的,又是幼儿喜欢的物品。
所以,用水果把幼儿分成了香蕉宝宝、苹果宝宝、笸箩宝宝、西瓜宝宝等,并在幼儿的桌子上贴上水果标记,这样幼儿一看见自己的标记,就知道自己是什么组的,也便于教师有序的管理。
在美术活动中,常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拿放笔盒的常规习惯。
可把水彩笔比喻成笔娃娃,笔筒比喻成娃娃的帽子,在第一节美术活动中,先教幼儿认识水彩笔盒,告诉幼儿笔娃娃在睡觉,拿出笔娃娃时,要用劲取出。
并用取帽子和戴帽子的比喻,让幼儿反复练习拿放习惯。
由于水彩笔的颜色较多,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颜色。
开始时,教师提供可以是红、黄、绿、蓝四种,然后逐渐增加到6种色彩,最后用一段时间增加到12种。
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幼儿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常规习惯。
涂色是小班的美术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幼儿学会顺着一个方向涂、涂满、不涂出线外,却是小班涂色的难点。
在涂色的活动中,教师可能发现许多的孩子老是在一个地方涂,结果就把纸涂破了,有的孩子握笔不对,控制力差就没有顺序地乱涂。
这时教师可以教孩子握笔,把握笔比喻成“捉虫虫”,孩子们很快地掌握了握笔的姿势。
在涂色的时候,可比喻成手在走路,并配以儿歌进行:“涂涂涂,小手要走路,上边走了,下边走,每个地方都走完。
”在涂色的教学中,我还采用了“我是一个粉刷匠”“给动物穿衣服”等的比喻,使孩子们较好地掌握了涂色方法和顺序。
2、运用情景式的教学常规管理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容易接受,并且接受很快,反之,幼儿就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影响教学的常规,甚至出现混乱的教学次序。
在教学中可利用小班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尽量采用情景式的教学,如在识字过程中,以“帮助字妈妈找宝宝”的形式开始,然后采用游戏“给字宝宝洗脸、洗澡”“与字宝宝捉迷藏”结合歌舞“找朋友”等幼儿喜欢的游戏情景,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与小朋友的互动中,生动有趣地学习了知识,教师活而不乱地进行着教学常规管理。
尽管教育活动的途径、形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情景式教育管理是小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情景式的教学管理不光是在识字课中进行,还可以在体育活动、语言、计算等教学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