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文言文传统文化类
传统文化用文言文翻译
盖闻天地造化,万物生息,人文盛衰,代代相传。
吾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之瑰宝,历久弥新。
兹以文言文译之,以飨后世。
夫传统文化,广博而深邃,其中之瑰宝,不可胜数。
今日试述其一二,以见一斑。
一曰礼仪之邦。
古之中华,礼仪之邦,礼仪之重,为国之根本。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者,人之所以立身立国之道也。
古时礼制森严,君臣父子,各有等差。
今日虽已简化,然礼仪之精神,仍深入人心。
如尊老爱幼,谦恭有礼,待人以诚,皆礼之体现也。
二曰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乃文学之瑰宝,情感之流露。
自《诗经》以来,我国诗词歌赋,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诗者,抒发情感,言志抒怀;词者,婉约清新,情真意切;歌者,吟咏山水,赞美自然;赋者,铺陈陈词,描绘壮丽。
诗词歌赋,各具特色,皆为我国文化之瑰宝。
三曰书法绘画。
书法绘画,艺术之瑰宝,心灵之抒发。
书法者,以笔墨为纸,以心灵为墨,挥洒自如,彰显个性。
绘画者,以丹青为纸,以山水为墨,意境深远,引人入胜。
自古至今,我国书法绘画,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皆为后世传颂。
四曰戏曲杂技。
戏曲杂技,艺术之瑰宝,娱乐之盛宴。
戏曲者,以唱、念、做、打为手段,演绎人生百态,抒发情感。
杂技者,以技巧、力量、勇气为基石,展现人体极限。
戏曲杂技,独具特色,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五曰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文化之瑰宝,民族之记忆。
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总之,传统文化之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今日以文言文译之,虽不能尽善尽美,然亦可见其一斑。
愿后世子孙,继承发扬,使之更加璀璨夺目,光照千秋。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背景: 根本原因: 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 经济: 生产力发展: 地私有制和封建经济发展。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代表不同阶级、 政治: 社会转型: 利益集团的士阶层的崛起——诸子百家。
宽松的环境: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称雄,无力文化专制, 相反还竞相招揽人才,使各学派都有发展机会。 文化: 私学兴起: 讲学之风盛行,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造就了一批思想家。 2、影响: 1、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构造了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哲学基础 法家变革思想——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形成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推动了社会变革。
③影响: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 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②打击了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③促进了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 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④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
7、吐故纳新——新时期对儒学的态度
进步的唯物主义思想
荀 “性恶论”:后天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子 以礼为主,礼法并施:“君舟民水” 促进 “治世”局面的出现
②道家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万物的本源。 老 辨证法:事物是矛盾的, 可以互相转化。 子
评价 第一个;否定“天命” 权威
辩证法思想
•约束暴政,稳定社会秩序; 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常使民无知无欲” •开历史发展的倒车; •是消极思想; “齐物”—万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丧失探求客观真理的信心 “消遥” —对事物变化旁观、 庄 •体现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 超然的态度 子 •散文富有哲理,是文学与 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 哲学的完善结合。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代表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文言文
【初中语文】32篇经典文言文!《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马说》【唐】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先秦】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专题3 古代诗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 第2部分 第5课时 文言文简答题_“检索→加工”条理答
[例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友人论师书 钱大昕
……(第一、二段略) 足下①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 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 仆之硁硁②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 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直、谅、多闻, 谓之三益。不识仆之戆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括出多重特征;语言要简练。
2.概括事物(事件)特点 通常情况下,文本会全面介绍主要人物(传主),主要包括该人物治学、为 人、为官方面的情况。为了考查考生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情况,命 题者会设置关于某事件、某事物特点的题目,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 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 对于这类题,首先要精细筛选,精细阅读,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 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其次要 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表述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
乙未年,祖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清江令,调任广昌,同僚中有很多享 有盛名的人。黄贞父先生喜欢戏谑嘲弄他人,轻视祖父是不学无术的富家子 弟。巡抚刚下达了疑难案件,下令让五县会同审讯此案。贞父告诉诸位同仁 说:“审讯的文书按照惯例应该归我做,我不做,诸位也不要做,我要用这 个为难张广昌。”祖父了解他的意图,也没有坚决推辞,挥笔疾书写下几千 字,都引经据典作为依据,断案像老吏一样纯熟。贞父惊讶地称赞说:“奇 才啊!奇才啊!”于是就和祖父建立了交情,成为意气相投的好朋友。祖父 在广昌任职满六年,考察政绩出众,名列第一。
考法一 概括主要情节 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
新高考语文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课时精炼 对点精练二 文言断句
对点精练二文言断句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有删改)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答案 D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基础。
这一句介绍了范纯礼因父恩荫任职,并在永昭陵修建中有自己的见解而抗命。
然后可根据对句意的理解抓住关键,排除错误选项。
阅读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的主要区别在于“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和“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两处断句不同。
能够准确判断这两处,就可得出答案。
“荫”和“知”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前者是恩荫,因为父辈祖辈而得以做官,后者是关于官职任免的词语。
联系前后文可知,此处是说,范纯礼因为父亲范仲淹做了官,故“荫”和“知”之间应断开,排除B、C两项。
“京西转运使”为官职名,“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讲不通,中间应断开,排除A项。
故选D。
参考译文范纯礼字彝叟,因为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陵台令和永安县令。
永昭陵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令。
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陵使韩琦,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一定会有他的说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PPT1 (共20张PPT)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高考必备知识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5.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答案】1.CEG 2.B 3.C 4.(1)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
(2)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
5.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非子在他的书中说,孔子赞赏赵襄子的做法,以此来强调“礼”的根本,然后在书中批驳孔子的看法,难道不像是真的吗?“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在他的书中说”,其后应跟“说”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传统文化文言文摘抄30条
传统文化文言文摘抄30条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史记》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史记》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史记》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9.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汉书》1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1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1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1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1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1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增广贤文》2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1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1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1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增广贤文》2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2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2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2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2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7.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9.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3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资料模板:专题三:文言文:山水游记类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第二讲山水游记类【考点解读】《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基本要求就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考查从阅读文本的选择上来看,山水游记仍是考查的重点,主要有两个能力层面的要求:理解和分析综合。
游记类文言文考查的知识内容和传记类文言文别无二致:常见文言实(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用法,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其中,实词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文言倒装句式及理解概括能力需重点训练。
【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
游记类文言文分类:记事描景抒情类言志类说理类游记的表达方式:记叙、抒情(基础)议论、抒情(升华)【精华提炼】1.规律:题型: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题型。
考点:实词、虚词、句式、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断句和文言文句子翻译等几个方面。
2.方法技巧:筛选—概括—比较—揣摩首先,清楚文段所叙述的事情:何人游何景点,标明游踪;其次,找到文段所描写的景物:看景物的特点、景物的变化;再次,注意文段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思想、行为、态度品德、命运,影响最后,文段所蕴含的情理:对人、事、景的态度、情感;作者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人生哲理。
【考点突破】《小石潭记》【2016 东城一模】二、从下面两组题目中任选一...组.,按要求完成相应文言材料下的第7-10题。
(共10分)【第一组】选段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归类整合》课件(1)
③当,对着。 2021[文件:中教联标彩.t]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
俯眉暂仕 境形成新的解释
(3)俯眉:_委__屈__自__己_________
俯眉:低下头。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 B.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 C.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2021[文件:中教联标彩.t]
年份 考查方式 考查篇目 文章题材
考查内容
《旧说云天
①断句(选择题);②实词解释;
2023
课外单篇
美好生活 河与海通》2021[文件:中教联标③彩翻.t] 译;④对比理解
《袁友人传
①实词解释;②断句(选择题);
课外单篇
人物故事
(节选)》
(节选自西晋张华《博物志》)
【注】①海渚:海岛。②槎:木筏。③赍:携带。
2021[文件:中教联标彩.t]
参考 译文
往昔的传闻说银河与大海相连通。近世有个住在海岛上的人,年年八月(都会 看到海上有一只)漂浮着的木筏,来来去去都很按时。有人有个不平凡的志向,他 在木筏上建造了一座阁楼,又带足了干粮,于是乘木筏而去。十多天的时间里, 他还能见到日月星辰,后来则茫20茫21一[文件片:,中分教联不标清彩.t白] 天黑夜。又过了十多天,忽然 到达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城市的样子,房屋整齐。远远望去,只见宫里有许多 织女,又看到一男子牵着牛到水边饮水。牵牛的人吃惊地问:“你怎么来到此处 的?”这个人详细说明了来意,并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人告诉说:“你回 去后到蜀郡寻访严君平便知道了。”最终他没有上岸,于是按时回来。后来此人 到蜀郡,找到严君平问起这件事,严君平回答说:“某年某月,有位客人的星象 遇到了牵牛星宿。”计算年月,正是他到银河(见到牵牛人)的时间。
专题0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020年浙江选考专题冲刺
专题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解读本专题属于高考高频考查专题。
从命题角度来看,注重考查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点、主要的思想家及其主张,如百家争鸣的特点、先秦时期儒家倡导的施政为民思想、汉代儒学地位的上升、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及其价值等;对于科举制,既可单一考查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及现实意义,又可综合考查儒学发展的思想价值。
从学科素养角度来看,注重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
从考查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
复习本专题需要注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思想发展的脉络,注意各种思想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需要适当阅读一些经典原文或思想史资料,也需要理解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思想与生活的联系,对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本专题在高考中属于高频专题。
本专题主要内容包含四大发明及其影响、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古代文学形式以及代表作、代表人物。
从命题角度来看,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多以作品的特点或影响考查相关人物或科技文化发展的概况,如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外传、古代军事著作对火药和指南鱼的记载、古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古代文学的成就及其代表人物等。
从学科素养的角度来看,多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即古代科技、艺术与文学成就的历史阶段特征。
复习本专题内容应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认识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和世界文化观。
复习过程中还应学会运用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原理来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阶段特征古代科技成就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古代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各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构成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中国画、京剧等是中国文化的突出代表古代文学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均有突出成就,涌现出许多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用文言文表达,以下是一则例子:
某不才,自幼喜好书法,尤善楷书。
每当工作之余,辄以笔墨自娱,虽不求工,而神韵自得。
今值传统文化衰落之际,余深感书法之重要性,欲继承先贤遗产,弘扬中华传统书法艺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余于暑假期间,参加了书法培训班,师从著名书法家,学习楷书技法,日有所获。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书法的历史、演变和艺术风格,以及楷书在书法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楷书的技法和审美标准,对自己的书法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学习期间,我有幸欣赏到了一些传世名作,特别是一些著名书法家的代表作,让我对书法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些作品不仅在用笔和结构上达到了高度艺术境界,而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哲学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余深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为世界文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江苏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含答案_165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习目标】1. 明确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2. 提炼归纳文言文释词译句的方法。
3. 掌握并能运用所讲方法给文言文释词译句。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
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举杯。
⑤率(shuài):大致,一般。
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 解释文中第②小节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列肆.五间()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若.一月一轮()方.得侍奉颜色..()()乃.以一餐为率()如蚤.餐伯()则明日..蚤餐季()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以次..称觞献寿()()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文言文传统文化解析
文言文传统文化解析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字表达方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的文字构造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学习和理解文言文需要对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解析。
本文将对文言文传统文化进行解析,探讨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文言文的起源和演变文言文起源于古代汉族的语言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它具有复杂的语法和丰富的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文学、历史、哲学和政治等领域。
二、文言文的特点1. 古代汉语词汇丰富多样。
文言文中使用了许多古代的汉字和词汇,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或已经失去原始的含义。
2. 文言文的语法较为复杂。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句子的结构、词语的用法、动词的变化等方面。
3. 文言文注重修辞和文学性。
古代文人在写作过程中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达力。
三、文言文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1.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学习和理解文言文,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 培养人们的语言修养和思维方式。
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提高了人们的语言修养,还培养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思维方式的灵活性。
3.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
文言文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的方方面面,通过解析文言文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制度、风俗和人物等。
四、如何学习和理解文言文1. 学习基本的文言文语法和词汇知识。
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2. 听、说、读、写全面学习。
除了阅读文言文,还可以通过听、说、写的方式进行全面学习,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3. 多阅读古代文学和文献。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文献,可以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内涵。
五、结语通过对文言文传统文化进行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文言文的起源和特点,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传统文化精粹初中语文必读文言文名篇
传统文化精粹初中语文必读文言文名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文言文是学生培养优秀的语言文字能力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介绍几篇初中语文必读的文言文名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思想卓越,表达传统文化的精髓。
《史记·滑稽列传》《史记·滑稽列传》是司马迁著名的历史着作,以记载历史事件为主,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教材之一。
其中的滑稽列传以轻松幽默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各个阶层人物的形象,展现了古代社会面貌。
通过阅读此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貌,拓宽视野。
《论语·为政篇》《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治国方略。
这篇文言文名篇是初中生学习的必读之作。
通过深入阅读,学生能够领悟到孔子的为政之道,体会到“仁者爱人,真心真意”等崇高的道德理念,激发学生的修身养性之志。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修篇目。
《国风》描绘了古代各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情感表达,充分展现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情感的深度。
通过学习《国风》,学生能够提升语言鉴赏能力,增加对古代社会的了解,并体验诗歌之美。
《红楼梦·史评》《红楼梦·史评》是对《红楼梦》一书的评析与解读。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红楼梦·史评》来探索小说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以及情节发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醒世恒言·李商隐》《醒世恒言》是一部明代文言小说集,其中的《李商隐》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话。
这个故事通过李商隐和他的丫鬟的故事,讲述了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的困境和抗争。
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学生可以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压抑,感受到人性的光明和美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知识必备
二、人物传记类 人物传记是以记载人物生平经历为主的文体。以“二十四史”为主,所
记人物主要是帝王将相、清官廉吏、忠臣义士、文豪孝子等。它有较鲜明 的人物形象、众多的事件,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三、书信
中国古代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多记事陈情, 也可以用来抒情、议论。教材中有李斯《谏逐客书》、王安石《答司马谏 议书》和林觉民《与妻书》等。
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离开。秦军撤离魏国后,魏王会兴起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向
西借秦军,再联合赵军,以四国之兵来攻打燕国,大王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国是千里驰援
别人好,还是一出国都南门就看见四国攻燕的军队好呢?而且四国军队到燕国的距离很近
而运输也方便了,这对大王有什么好处呢?”燕王说:“您可以回国复命了,我愿听从您的
希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愿闻子之志”
郑重
阅读方法
孟尝君之( )赵,谓赵王曰:“◈ 读文愿文借示兵范以◈救
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 借兵者,以忠王也。” 王曰:“可得闻乎?”孟尝 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 )魏之兵,魏之兵 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 )危而民不
意见。”于是为孟尝君派出精兵八万、战车二百辆。
阅读方法
说:通“悦”,高兴。《烛之武
魏王大说( )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 亟( )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 )于 魏。因( )归( )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
退秦师》“秦王说,与郑人盟”
亟:快 讲:讲和、求和 因:于是 归:使动用法,归还。《苏武传
之:去、往、到。《归去来兮 辞》“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于:比。强于魏之兵:状后, 《过秦论》“非铦于钩戟长铩 也” 岁:名作状,一年、年年
我国传统文化文言文翻译
夫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自黄帝垂拱,尧舜禅让,历夏商周,至秦汉魏晋,逮唐宋元明,终清而止,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然文言文者,古人之言也,言辞古奥,难以卒读。
今吾辈,欲探求传统文化之精髓,翻译文言文便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
文言文翻译,首重字义。
古文之字,往往一语多义,需结合上下文,辨析其意。
如《论语》中“仁”字,既可指道德之善,亦指人心之慈;又如“礼”字,既可指仪式之规,亦指行为之矩。
故翻译时,须明辨字义,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其次,文言文翻译注重句式。
古文句式多变,有主谓宾结构,有倒装句,有省略句,翻译时需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调整句式,使之通顺易懂。
如《左传》中“吾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一句,翻译时应将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即“吾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之草,必偃。
”再者,文言文翻译讲究修辞。
古文修辞手法丰富,如比喻、夸张、排比等,翻译时需保留原文之美,使译文具有同样韵味。
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一句,翻译时应保留比喻,使译文更具诗意。
此外,文言文翻译还需注意文化背景。
古文中所涉及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等,均为特定时期的文化产物,翻译时需了解其背景,才能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如《史记》中“太史公曰:‘夫大人者,言有物,行有恒。
’”一句,翻译时应了解太史公的身份及其写作背景,使译文更具说服力。
以下试举数例,以见文言文翻译之一斑:1. 原文:《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北方之海,有鱼名为鲲,其大不知几千里。
鲲变化为鸟,名为鹏,鹏之背亦不知几千里。
鹏怒而飞,其翼如垂天之云。
2. 原文:《论语·为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3. 原文:《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大怒,乃召诸侯谋曰:‘今者,天下共讨暴秦,吾等何不共击之?’”译文:项羽大怒,召集诸侯商议说:“如今,天下共同讨伐暴秦,我们为何不一同攻打它呢?”总之,文言文翻译是一项既考验语言功底,又考验文化素养的工作。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3日积月累、文言文及运用(知识盘点与试题)练习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专题3 日积月累、文言文及运用一、全册日积月累、文言文盘点。
1.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释义】出自《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释义】出自《白马篇》:“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归:回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释义】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4)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释义】出自《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位卑:地位卑微。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适当补充】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2.了解并积累传统文化常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种谷物)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个音阶)五彩:黄、青、赤、白、黑 (泛指各种颜色)【适当补充】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常:仁、礼、信、义、智3.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文言文第3讲传统文化类【考点解读】《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考查有明确要求: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由于近年北京中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我们在规定的考查篇目中甄选了传统文化类的文言篇目,同样注重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面。
传统文化类文言文,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技艺(《活板》、《核舟记》),表现技艺的高超,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得以传承和弘扬。
考查点与传记类无异:常见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和用法、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主旨、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分值在10分左右,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知识梳理】文言文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常考篇目,我们按照题材选取《核舟记》和《活板》两篇说明文。
《核舟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文体类似于现代说明文。
通过“核舟”这一工艺品,表现技艺的精湛,弘扬工匠精神。
《活板》按照时间顺序,详尽地说明制版、印刷的程序,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卓越的创造精神。
【精华提炼】1.规律:题型: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题型。
考点:实词、虚词、句式、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断句和文言文句子翻译等几个方面。
2.方法技巧:传统文化类文言文,大多都是对于传统技艺的说明介绍,所要做答好这类阅读题,既要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又要侧重对于传统技艺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考点突破】《活板》【2017 西城期末】阅读《活板》,完成第6-9题。
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6.与“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天下缟素.B.可以调素.琴C.睿素.无北伐之志D. 素.湍绿潭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持就.火炀之就:(2)旋.刻之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3分)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翻译:9.阅读原文和【链接材料】,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
(2分)【链接材料】20世纪80年代,王选教授成功设计和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
这一新技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铅字的存储空间,排版时间大为缩短,印刷工效大大提高,被称为“中国印刷界的革命”。
从雕版印刷到毕昇的活版印刷,从铅字印刷到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每一次汉字印刷的革命都是一次进步,相比以往,新技术都更具有①、②的特点。
【2016 通州一模】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7—10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活板》节选【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永兴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节选【注释】①秘剑:皇家用的刀剑。
②契:刻的文字。
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
【丙】古代造纸流程图①浸泡:将树皮、麻等原料切碎,置于沟溪中浸泡至发软。
②搅灰:将原料掺入火灰或放进石灰水中搅拌、沤浸。
③蒸煮:原料入桶,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
④:将原料清洗后,⑤抄纸:抄纸槽内放置清⑥:将湿纸挤去多A.①每字为一印.②一板印.刷 B.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②一板已自.布字 C.①以纸帖之.②木格贮之. D.①乃密.布字印 ②莫不精工坚密.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②自是莫不从用焉A .①他的字印是我的弟侄辈得到的。
②自然是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B .①他的字印是我的弟侄辈得到的。
②从此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C .①他的字印被我的弟侄辈得到。
②自然是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D .①他的字印被我的弟侄辈得到。
②从此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9.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材料【丙】第④⑥幅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分) 【2016 怀柔一模】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7——10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①屈盘之,乃以生铁陷②其间,泥封炼之③,锻令相入④,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此乃伪钢⑤耳,暂假⑥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⑦,仍是柔铁。
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
余出使至磁州⑧锻坊⑨,观炼铁,方识真钢。
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⑩,濯⑾尽柔面⑿,则面筋乃见。
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
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⒀。
(选自《梦溪笔谈》)注释:①柔铁:熟铁。
②陷:这里指将生铁包嵌进去。
③泥封炼之:用泥将它封起来冶炼。
④入:这里是“相熔合”的意思。
⑤伪钢:沈括认为这种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钢,所以称其为伪钢。
⑥假:借。
⑦生铁自熟:生铁自然就成了熟铁了。
⑧磁州:地名,今河北磁县。
⑨锻坊:炼钢铁的作坊。
⑩筋:这里指面筋。
⑾濯(zhuó):洗,制面筋时需用水洗去淀粉。
⑿柔面:这里指制面筋时用水洗去的淀粉。
⒀皆系地之所产:都是产地不同造成的。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素”字与“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可以调素.琴B.红装素.裹C. 睿素.无北伐之志D. 素.湍绿潭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1)用讫再火令药熔翻译:__________(2)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__________9.阅读【甲】文,完成活板排版的步骤。
(4分)设置铁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平版面10. 作者为清楚地对事物进行说明,这两段文字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甲】文中“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生动地说明用这种方法所刻的字薄的程度;“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密布的字印用平板按压后十分平整的特点。
【乙】文中用_______比作________,突出“百炼成钢”的特点。
(2分)《核舟记》【2017 通州期末】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核舟记》选段,完成第7—10题。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7.给第①段划线句子添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B.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C.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D.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8.第③段划线句“神情与苏、黄不属”中的“属”在这里解释为“①”。
我们还学过含有“属”的文言文句子是“②”,在这句话中“属”的含义是③。
(3分)9.文中鲁直“如有所语”。
他在与东坡说些什么?结合语境,发挥想象,为两人设计一组对话。
(2分)鲁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你任选一角度为下面链接材料与《核舟记》选段设计一个能够进行比较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2分)【链接材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
②物色:观察。
③逮:等到。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 东城二模】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第8-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