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修编)简介及一些工程问题资料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引言概述:建筑边坡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地基进行边坡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进行建筑边坡工程时应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旨在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设计要求1.1 边坡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设计要求,考虑边坡的地质条件、坡度、高度等因素,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边坡设计应考虑地下水位、降雨等外部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3 边坡设计应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边坡的坡度和支护结构,确保边坡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
二、材料选用2.1 边坡支护结构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确保边坡的强度和稳定性。
2.2 边坡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和抗冲刷性能,能够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3 边坡材料的选用应考虑成本和施工方便性,兼顾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施工工艺3.1 边坡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2 边坡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3 边坡施工中应注意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监测与维护4.1 边坡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4.2 边坡应定期进行维护,保持边坡的清洁和整洁,防止外部环境对边坡的影响。
4.3 边坡的维护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边坡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五、验收标准5.1 边坡工程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5.2 边坡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边坡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5.3 边坡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才能确保建筑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对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有所帮助,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_2013》的讨论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讨论2015-09-14 08:52 来源:中国岩土网阅读:379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1](以下简称《边坡规范》或“该规范”)于2013年出版,2014年6月实施。
与旧版比较,有一些进步。
例如删去了原版中不合理的动水压力计算,采用了隐式的传递系数法,取消了工作条件系数等。
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国家规范,它略显粗糙;附图中有一些未加说明的标注;一些公式也未交代清楚,给使用造成较大困难;还有一些概念上的错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里提出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讨论李广信记得前几年在一次土动力学会议上,邀我作一个报告,于是就从道德经开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讲了一通法家与道家的哲学。
提出建筑不要一味加强、加固,以铁柱钢墙与强大的自然力对抗。
而应顺应自然,以柔克刚。
介绍了世界上十余处加筋土结构在强地震中,从未发生结构性的破坏的案例。
报告后大家还比较认同。
但多事者推荐到《世界地震工程》期刊,编辑来函告知:我刊是一份严肃的学术期刊,请把1000余字的哲学部分删去。
所以以后在“严肃的学术期刊”上再不敢胡说了,只好在网上聊聊过瘾。
看到网上彭总边坡规范的讨论,这里献上一篇严肃的论文,供批评指正。
0引言《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1](以下简称《边坡规范》或“该规范”)于2013年出版,2014年6月实施。
与旧版比较,有一些进步。
例如删去了原版中不合理的动水压力计算,采用了隐式的传递系数法,取消了工作条件系数等。
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国家规范,它略显粗糙;附图中有一些未加说明的标注;一些公式也未交代清楚,给使用造成较大困难;还有一些概念上的错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里提出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1.荷载与设计方法1.1作用与效应《工程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2]指出,作用是“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直接作用,也称荷载)和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的原因(间接作用)”。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边坡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该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规范的适用范围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的边坡工程,包括土方开挖、边坡支护、边坡绿化等方面。
二、规范的基本要求1. 边坡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边坡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3. 边坡工程验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边坡工程设计要求1. 边坡工程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土壤性质、边坡高度、坡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计算。
2. 边坡工程设计应考虑自然因素(如降雨、地震等)和人为因素(如挖掘、荷载等)对边坡的影响。
3. 边坡工程设计应合理确定边坡的支护结构和方式,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边坡工程设计应考虑边坡的排水和防渗要求,防止水分对边坡的侵蚀和破坏。
四、边坡工程施工要求1. 边坡工程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边坡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土方开挖、边坡支护、边坡绿化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
3. 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监理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 边坡工程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和评估,确保边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边坡工程验收要求1. 边坡工程验收前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边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边坡工程验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包括边坡的外观质量、支护结构的完整性、排水和防渗设施的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估。
3. 边坡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应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改进。
六、边坡工程的监管和管理1. 边坡工程应有专门的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 边坡工程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篇一: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必须采用动态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必须采用动态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修编)简介及一些工程问题
第10章 岩石锚喷支护 主要修改内容:
• 区分了岩石锚喷支护的使用情况:
• 调整了岩石锚喷侧压力的分布(第10.2.1条第1款):
• 取消原规范第9.2.3条的方法,采用了局部锚杆加固不稳 定岩石块体时锚杆承载力验算方法,不再区分受拉破坏 和受剪破坏的情况:
• 取消喷层厚度的验算方法(原规范第9.2.4条)。
• 圆弧形滑面
• 平面滑动面
• 折线形滑动面
4.增加考虑地震作用(第5.2.5、5.2.6条):
5.增加边坡稳定性判断标准(第5.3.1条):
6.调整边坡工程稳定安全系数(第5.3.2条):
1)区分了永久性边坡和临时性边坡,永久性边坡
考虑了工况(非地震工况和地震工况)。
2)安全系数对地震和临时性边坡进行了降低。
• 建筑物基础位于边坡塌滑区时,锚固加强:
• 调整坡顶局部稳定性验算情况(不限于原规范第3.6.6条的 土质或强风化岩层边坡坡顶,埋深和水平距离要求另详条 款,第7.2.1条的第5款):
• 增加了相应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构造及施工:第8章源自锚杆(索)• 增加了锚固类型:包括拉力型、压力型、荷载拉力分 散型和荷载压力分散型。 • 增加了采用预应力锚杆(索)的情况:
月,编制组多次组织主要起草人会议,各专章讨论会10 余次,修改,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讨论、修改规范条
文说明。
7.征求意见阶段:2012年3月20日~2012年4月30
日,经城乡建设部标准司审批同意,挂网于全国范围
征求意见,并专门给全国专家30余位书面征求意见。
8.形成送审稿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根
•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时边坡支护推力调整较大(第7.2.3~7.2.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边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及验收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16边坡工程质量检验、监测及验收16.1质量检验16 . 1 . 1 边坡支护结构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1 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2 材料现场抽检;3 锚杆浆体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强度等级检验。
16 . 1 . 2 锚杆的质量验收应按附录 C 的规定执行。
软土层锚杆质量验收应按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16 . 1 . 3 灌注排桩可采取低应变动测法或其他有效方法检验。
16 . 1 . 4 钢筋位置、间距、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可采用钢筋探测仪复检,当对钢筋规格有怀疑时可直接凿开检查。
16 . 1 . 5 喷射混凝土护壁厚度和强度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面板护壁厚度检测可用凿孔法或钻孔法,孔数量为每100m2 抽检一组。
芯样直径为100mm 时,每组不应少于 3 个点;芯样直径为50mm 时,每组不应少于 6 个点;2 厚度平均值应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值应不小于设计厚度的90%;3 直径100mm 芯样经加工后,其抗压强度试验值可用作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直径为50mm,芯样经加工后,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统计值,可供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参考。
16 . 1 . 6 边坡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检测点分布图;2 检测方法与仪器设备型号;3 检测资料整理和分析;4 检测结论。
16.1监测16 . 2 . 1 边坡工程监测项目应考虑其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特点,根据表16 . 2 . 1 进行选择。
表16 . 2 . 1 边坡工程监测项目表注:l 在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时,应加强对支护结构的应力监2 H 为挡墙高度。
16 . 2 . 2 边坡工程应由设计提出监测要求,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共同认可后实施。
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目的、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修编)简介及一些工程问题资料
2.规定了重力式挡墙主动土压力的调整(第11.1.2 条):
3.规定了地震工况的抗滑移稳定系数和抗倾覆稳 定性(第11.2.5条):
4.构造及施工
• 1)增加了位于斜坡地带的重力式挡墙的最小埋入深度和 距斜坡面的最小水平距离要求:
• 2)增加了重力式挡墙防渗与泄水设计要求: • 3)增加了重力式挡墙分段、跳槽施工的要求:
1.明确临时性边坡(包括岩质基坑边坡)的有关 参数(如破裂角、等效内摩擦角等)取值,给出临时 性边坡的侧向压力计算方法;
2.将锚杆有关计算(锚杆截面、锚固体与地层的 锚固长度和杆体与锚固体的锚固长度计算)由原规范 的概率极限状态计算方法转换成安全系数法;
3.调整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圆弧形滑动面 稳定性计算时推荐采用毕肖普法,折线形滑动面稳定 性计算时推荐采用传递系数隐式解法;
2013年11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95 号公告批准发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为国 家标准,并于2014年6月1日实施。
二、主要修编内容
本规范共分十九章和七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边坡工程勘察、边坡稳 定性评价、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锚杆 (索)、锚杆(索)挡墙、岩石锚喷支护、重力式挡墙、 悬臂式挡墙和扶壁式挡墙、桩板式挡墙、坡率法、坡面 防护与绿化、边坡工程排水系统、坡顶有重要建(构) 筑物的边坡工程、工程滑坡防治、边坡工程施工、边坡 工程监测、质量检验及验收及有关附录。
• 调整了岩质边坡破裂角的取值,区分了坡顶有无建筑 物荷载、永久性边坡和临时性边坡(第6.3.3条,原 规范第6.3.4条):
• 去掉第6.3.5条,纳入第7章中。
• 增加了岩质边坡考虑地震作用的侧压力计算(第6.3.5 条)。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边坡工程施工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15边坡工程施工15.1一般规定15 . 1 . 1 边坡工程应根据其安全等级、边坡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条件编制施工方案,采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15 . 1 . 2 对土石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或部分逆作法施工。
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
15 . 1 . 3 不应在边坡潜在塌滑区超量堆载,危及边坡稳定和安全。
15 . 1 . 4 边坡工程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应满足地下水、暴雨和施工用水等的排放要求,有条件时宜结合边坡工程的永久性排水措施进行。
15 . 1 . 5 边坡工程开挖后应及时按设计实施支护结构或采取封闭措施,避免长期裸露,降低边坡稳定性。
15 . 1 . 6 一级边坡工程施工应采用信息施工法。
15.1施工组织设计15 . 2 . 1 边坡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1 工程概况边坡环境和邻近建(构)筑物基础概况、场区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点、施工条件、边坡支护结构特点和技术难点。
2 施工组织管理组织机构图和职责分工,规章制度和落实合同工期。
3 施工准备熟悉设计图、技术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进场、劳动力等计划。
4 施工部署平面布置,边坡施工的分段分阶、施工程序。
5 施工方案土石方和支护结构施工方案、附属构筑物施工方案、试验与监测。
6 施工进度计划采用流水作业原理编制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和保证措施。
7 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第60 页8 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15 . 2 . 2 采用信息施工法时,边坡工程组织设计尚应反映信息施工法的特殊要求。
15.2信息施工法15 . 3 . 1 采用信息施工法时,准备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1 熟悉边坡工程环境资料,掌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点,了解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地质特征和边坡破坏模式;2 掌握设计意图和对施工的特殊要求,了解边坡支护结构特点和技术难点;3 了解坡顶需保护的重要建(构)筑物基础和结构情况,必要时采取预加固措施;4 收集同类边坡工程的施工经验;5 参与制定和实施边坡支护结构、坡顶重要建(构)筑物的监测方案。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1.13危岩dangerous rock
被结构面切割、在外营力作用下松动变形的岩体。
2.1.14崩塌collapse
危岩失稳坠落或倾倒的一种地质现象。
2.1.15软弱结构面weak structural plane
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含泥或岩屑等结合程度很差、抗剪强度极低的结构面。
——稳定性系数;
、 、 、 、 ——工作条件系数;
——侧向静止岩土压力折减系数;
——锚杆挡墙侧向岩土压力修正系数。
3基本规定
3.1建筑边坡类型
3.1.1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3.1.2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应按表3.1.2划分。
表3.1.2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
破坏形式
岩体特征
破坏特征
滑移型
由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体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
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没局,各有关协会:.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汁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30—2002,自2002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3.2.2、3.3.3、3.3.6,3.4.2、3.4.9、4.1.1、4.1.3、15.1.2、15.1.6、15.4.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根据信息施工法和施工勘察反馈的资料,对地质结沦、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再验证,如确认原设计条件有较大变化,及时补充、修改原设计的设计方法。
2.1.21逆作法topdown construction method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一、引言建筑边坡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周边或道路旁边进行的土方开挖或填筑工程。
为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技术规范,以指导和规范建筑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
二、术语和定义1. 边坡:指建筑物周边或道路旁边的土方开挖或填筑形成的斜坡。
2. 边坡工程:指建筑物周边或道路旁边进行的土方开挖或填筑工程。
3. 边坡稳定性:指边坡在自身重力和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4. 边坡防护措施:指为保护边坡稳定、防止坡体滑移和塌方而采取的措施,如加固、加筋、排水等。
5. 边坡监测:指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估和预警。
三、设计要求1. 边坡设计应满足土质、坡度、高度、陡坡比等要求,并考虑边坡的稳定性。
2. 边坡设计应根据地质调查结果,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以便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计算。
3. 边坡设计应考虑地下水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4. 边坡设计应考虑降低边坡表面的风化和侵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施工要求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和边坡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或填筑,并严格控制边坡的坡度和高度。
3.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边坡稳定性要求,采取相应的加固和防护措施。
4.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边坡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变形和塌方等问题。
5.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边坡验收,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监理要求1. 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对边坡工程进行有效监理。
2. 监理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监理,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3. 监理人员应定期对边坡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变形和塌方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4. 监理人员应参与边坡验收工作,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验收标准1. 边坡工程完成后,应进行边坡验收。
2. 边坡验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包括边坡的坡度、高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查。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重力式挡墙
建 筑 边 坡 工 程 技 术 规 范GB 50330-200210 重力式挡墙10.1一般规定 10.1.1 . 1 根据墙背倾斜情况,重力式挡墙可分为俯斜式挡墙、仰斜式挡墙、直立式挡墙和衡重式挡墙以及其他形式挡墙。
10.1.2. 2 采用重力式挡墙时,土质边坡高度不宜大于 8m ,岩质边坡高度不宜大于 10m 。
10.1.3 . 3 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边坡和开挖土石方危及边坡稳定的边坡不宜采用重力式挡墙,开挖土石方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边坡不应采用重力式挡墙。
10.1.4 . 4 重力式挡墙类型应根据使用要求、地形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对岩质边坡和挖方形成的土质边坡宜采用仰斜式,高度较大的土质边坡宜采用衡重式或仰斜式。
10.2 设计计算10.2.1 . 1 当重力式挡墙墙背为平直面且坡顶地面无荷载时,侧向岩上压力可采用库仑三角形分布。
10.2.2 . 2 重力式挡墙设计时除应按 3 . 3 . 5 条的规定进行计算外,尚应进行抗滑移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地基软弱时,还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10.2.3 . 3 重力式挡墙的抗滑移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Gn + Ean )μ≥ 1.3 E at - G t G n =Gcos α0G t =Gs i n α0E at =E a s i n(α-α0 -δ)E an =E a cos(α-α0 -δ)式中 G —— 挡 墙 每 延 米 自 重 (kN /m ); E a ——每延米主动岩土压力合力(kN /m ); α0——挡墙基底倾角(°); α——挡墙墙背倾角(°); δ——岩土对挡墙墙背摩擦角(°),可按表 6 . 2 . 3 选用;(10 . 2 . 3)μ——岩土对挡墙基底的摩擦系数,宜由试验确定,也可按表 10 . 2 . 3 选用。
表10 .2.3岩上对挡墙基底摩擦系数μ10.2.4. 4 重力式挡墙的抗倾覆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Gx0 +EazxfE ax zf≥ 1.6 (10 . 2 . 4)E ax =Easin(α-δ )E az =Eacos(α-δ )xf=b -zctgαzf=z -btgα式中z——岩土压力作用点至墙踵的高度(m);x0——挡墙重心至墙趾的水平距离(m);b——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m)。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造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引言概述:建造边坡工程是指在建造物施工过程中对地面进行修整,以确保建造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建造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则是指在进行建造边坡工程时所需遵循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造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边坡设计规范1.1 边坡坡度:根据地质条件和土壤特性,确定合适的边坡坡度。
普通来说,较软土壤的边坡坡度应较小,而较硬土壤的边坡坡度可以适当增大。
1.2 边坡稳定性分析:在设计边坡时,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确保边坡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倾覆或者滑坡。
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平衡法、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等。
1.3 边坡防护措施:根据边坡的高度和坡度等因素,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设置挡土墙、植被覆盖、排水系统等,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边坡施工规范2.1 施工方案设计:在进行边坡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施工方法等,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2.2 施工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如土石方材料、加固材料等,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3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检测、施工工艺监测等,确保边坡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边坡监测规范3.1 监测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如倾斜仪、位移计等,对边坡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边坡变形情况。
3.2 监测频率:根据边坡的高度和重要性确定监测频率,普通情况下,高边坡和重要建造物周围的边坡需要增加监测频率。
3.3 监测报告:定期编制监测报告,记录边坡的监测数据和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四、边坡维护规范4.1 定期检查:定期对边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4.2 维护措施: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如加固、清理、排水等,延长边坡的使用寿命。
4.3 灾害应急预案:制定边坡灾害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边坡灾害,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slope engineering2002—05—30发布 2002—08—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129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没局,各有关协会:.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汁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30—2002,自2002年8月1日起施行。
其中, 3.2.2、、,、、、、、、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重庆市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5月30日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02]85号)的要求,以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为主编部门,由重庆市设计院会同7个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范共有16章及7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边坡工程勘察、边坡稳定性评价、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锚杆(索)、锚杆(索)挡墙支护、岩石锚喷支护、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坡率法、滑坡、危岩及崩塌防治、边坡变形控制、边坡工程施工、边坡工程质量检验、监测及验收等。
本规范是我国首次编制的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技术规范,采用了我国建筑边坡工程中诸多新的研究成果与设计、施工方法,经多方面征求意见,并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审查定稿。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文件。
它的制定旨在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一、引言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的边坡工程。
本规范的目的是规范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可靠。
二、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如下:1. 边坡:指建筑工程中由土石材料组成的斜坡面。
2. 边坡工程:指对边坡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工程。
3. 边坡稳定性:指边坡在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4. 边坡设计:指根据边坡工程的要求和条件,确定边坡的尺寸、坡度、材料等参数。
5. 边坡施工:指按照边坡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6. 边坡验收:指对边坡工程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估,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三、设计要求1. 边坡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的规定。
2. 边坡的坡度应根据边坡的土质、水文条件、外力作用等因素确定,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边坡的高度、宽度和坡度应根据边坡的土质、水文条件、外力作用等因素确定,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边坡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建筑工程的规定,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5. 边坡的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边坡的排水畅通,防止水分对边坡的破坏。
6. 边坡的防护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建筑工程的规定,确保边坡的安全可靠。
四、施工要求1. 边坡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的规定。
2. 边坡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边坡的土方开挖和填筑应符合土方工程的要求,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边坡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建筑工程的规定,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5. 边坡的排水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边坡的排水畅通,防止水分对边坡的破坏。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基本规定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3 基本规定3.1建筑边坡类型2 . 1 . 1 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3 . 1 . 2 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应按表 3 . 1 . 2 划分。
表3 . 1 . 2 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3 . 1 . 3 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应考虑主要结构面与坡向的关系、结构面倾角大小和岩体完整程度等因素,并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3 . 1 .4 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时,由坚硬程度不同的岩石互层组成且每层厚度小于5m 的岩质边坡宜视为由相对软弱岩石组成的边坡。
当边坡岩体由两层以上单层厚度大于5m 的岩体组合时,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
3.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3 . 2 . 1 边坡工程应按其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不良影响)的严重性、边坡类型和坡高等因素,根据表 3 . 2 . 1 确定安全等级。
表3 . 2 . 1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注: 1 一个边坡工程的各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2 对危害性极严重、 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的特殊边坡上程, 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工程情况适当提高。
3 . 2 . 2 后果很严重、严重的下列建筑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1由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工程; 2 危岩、滑坡地段的边坡工程; 3 边坡塌滑区内或边坡塌方影响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
破坏后果不严重的上述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可定为二级。
3 . 2 . 3 边坡塌滑区范围可按下式估算:L = H tg θ(3.2.3)式中 L ——边坡坡顶塌滑区边缘至坡底边缘的水平投影距离( m );H ——边坡高度( m );θ ——边坡的破裂角(°)。
对于土质边坡可取 45°+ ψ / 2,ψ 为土体的内摩擦角;对于岩质边坡可按 6 . 3 . 4 确定。
3.3 设计原则3 . 3 . 1 边坡工程可分为下列两类极限状态: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达到承载力破坏、锚固系统失效或坡体失稳;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和边坡的变形达到结构本身或邻近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限值或影响耐久性能。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讨论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讨论2015-09-14 08:52 来源:中国岩土网阅读:379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1](以下简称《边坡规范》或“该规范”)于2013年出版,2014年6月实施。
与旧版比较,有一些进步。
例如删去了原版中不合理的动水压力计算,采用了隐式的传递系数法,取消了工作条件系数等。
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国家规范,它略显粗糙;附图中有一些未加说明的标注;一些公式也未交代清楚,给使用造成较大困难;还有一些概念上的错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里提出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讨论李广信记得前几年在一次土动力学会议上,邀我作一个报告,于是就从道德经开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讲了一通法家与道家的哲学。
提出建筑不要一味加强、加固,以铁柱钢墙与强大的自然力对抗。
而应顺应自然,以柔克刚。
介绍了世界上十余处加筋土结构在强地震中,从未发生结构性的破坏的案例。
报告后大家还比较认同。
但多事者推荐到《世界地震工程》期刊,编辑来函告知:我刊是一份严肃的学术期刊,请把1000余字的哲学部分删去。
所以以后在“严肃的学术期刊”上再不敢胡说了,只好在网上聊聊过瘾。
看到网上彭总边坡规范的讨论,这里献上一篇严肃的论文,供批评指正。
0引言《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1](以下简称《边坡规范》或“该规范”)于2013年出版,2014年6月实施。
与旧版比较,有一些进步。
例如删去了原版中不合理的动水压力计算,采用了隐式的传递系数法,取消了工作条件系数等。
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国家规范,它略显粗糙;附图中有一些未加说明的标注;一些公式也未交代清楚,给使用造成较大困难;还有一些概念上的错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里提出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1.荷载与设计方法1.1作用与效应《工程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2]指出,作用是“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直接作用,也称荷载)和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的原因(间接作用)”。
最新2019-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PPT课件
永久性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下列地层中: 1 有机质土,淤泥质土; 2 液限wL >50%的土层; 3 相对密实度Dr <0.3 的土层。
4.1.4 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预应力锚杆:
1 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
2 边坡在施工期稳定性很差时(宜与排桩联合 使用)。
4.1.5 下列情况下锚杆应进行基本试验,并应符合附 录C 的规定:
8 扶壁式挡墙
8.1
一般规定
8.1.1 扶壁式挡墙适用于土质填方边坡, 其高度不宜超过10m。 8.1.2 扶壁式挡墙的基础应置于稳定的岩 土层内,其埋置深度应符合 10.3.4 条的规 定。
8.2
施工
8.2.1 施工时应做好排水系统,避免水软化地基 的不利影响,基坑开挖后应及时封闭。 8.2.2 施工时应清除填土中的草和树皮、树根等 杂物。在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 方可进行填土,填土应分层夯实。 8.2.3 扶壁间回填宜对称实施,施工时应控制填 土对扶壁式挡墙的不利影响。 8.2.4 当挡墙墙后地面的横坡坡度大于1:6时, 应在进行地面粗糙处理后再填土。
9 坡率法
9.1
一般规定
9.1.1 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采用坡 率法。 9.1.2 下列边坡不应采用坡率法:
1 放坡开挖对拟建或相邻建(构)筑物有不利 影响的边坡; 2 地下水发育的边坡; 3 稳定性差的边坡。
9.1.3 坡率法可与锚杆(索)或锚喷支护 等联合应用。 9.1.4 采用坡率法时应进行边坡环境整治, 因势利导保持水系畅通。 9.1.5 高度较大的边坡应分级开挖放坡。 分级放坡时应验算边坡整体的和各级的稳定 性。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边坡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时需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规范。
边坡工程是指为了解决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等需要而进行的土方开挖或填筑工程,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详细内容:一、工程概述1.1 工程名称:建筑边坡工程1.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街道1.3 工程范围:包括边坡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1.4 工程目的:确保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的需求二、设计要求2.1 地质调查: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情况、土壤性质等,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边坡的设计参数。
2.2 边坡类型: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边坡类型,如自然边坡、人工边坡等。
2.3 边坡稳定性:根据土壤力学理论和相关计算方法,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计算,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2.4 边坡保护措施:根据边坡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相应的边坡保护措施,如护坡、护面等。
三、施工要求3.1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3.2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和经验,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
3.3 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3.4 施工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3.5 施工工艺:按照施工方案,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施工,确保边坡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四、验收要求4.1 验收标准: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对边坡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
4.2 验收内容:包括边坡的稳定性、保护措施的完善性、施工质量等方面的验收内容。
4.3 验收程序:按照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如验收资料的整理和准备等。
4.4 验收记录:对验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验收报告、验收记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新增“坡面防护与绿化”一章,规定了坡面防护
与绿化的计算、构造及施工等有关技术内容;
9.将原规范的第3.5节“排水措施”扩充成“边坡工
程排水系统”一章,规定了边坡工程坡面防水、地下排
水及防渗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10.新增“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
一章,将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设计” (原规范的3.6)与 “边坡变形控制” (原规范的14)
筑物的边坡工程”。
(二)内容
• 第3.1.1条,为原规范第3.4.1条,并对局部文字进行了
调整。
• 第3.1.2条,为原规范第3.4.2、3.4.3条内容,并将原
规范3.4.2的强条内容“一级边坡工程应采用动态设计
法”改为非强条内容,取消动态设计法的说明性内容。
• 第3.1.3条,为原规范强条第3.3.3条,并对局部文字进
2.形成编制大纲及分工:2007年9月~2008年5
月,主编及部分主要起草人提出规范修编大纲,编制 组组织多次讨论后,修改形成本规范的编制大纲。根
据规范内容及有关要求,明确各参编单位及主要起草
人分工。
3.形成规范草稿阶段:2008年6月~2009年6月, 按编制大纲,各章节负责人与参编人讨论、编写规范
合并而成,规定了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边坡工程设计原
则、方法、岩土侧压力的修订方法,抗震设计及安全施 工的具体要求;
11.修改工程滑坡的防治,删除危岩和崩塌防治内容;
12.对边坡工程监测、质量检验及验收进行局部修改完
善,并给出了边坡工程监测的预警值。
规范建议:第3.1.3、3.3.6、18.4.1和19.1.1条为强制性 条文。
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
设计部分
重庆市设计院 陈希昌
2014年8月
目 录
一、修编工作情况
二、主要修编内容
三、修编的主要条文
一、规范修编工作情况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 >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主编单 位重庆市设计院和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 关单位积极开展修编工作。本规范编制的主要情况如 下: 1.调研、收集资料及准备工作阶段:2007年6 月~2007年9月,主编单位积极与参编单位联系协商, 落实规范主要起草人,组织实施有关调研和收集资料 工作,开展专题研究。
2013年11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95 号公告批准发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为国 家标准,并于2014年6月1日实施。
二、主要修编内容
本规范共分十九章和七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边坡工程勘察、边坡稳 定性评价、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锚杆 (索)、锚杆(索)挡墙、岩石锚喷支护、重力式挡墙、 悬臂式挡墙和扶壁式挡墙、桩板式挡墙、坡率法、坡面 防护与绿化、边坡工程排水系统、坡顶有重要建(构) 筑物的边坡工程、工程滑坡防治、边坡工程施工、边坡 工程监测、质量检验及验收及有关附录。
据征求意见编制组组织多次规范讨论会,修改规范, 形成送审稿。
9.2012年6月22~23日,住建部在重庆组织召开了规
范评审会。专家组对规范进行了逐条审查。
10 .规范编制组按评审修改意见和专家个人意见进行
修改。7月完成后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按标委会审查意见修改并得到确认后 上报住建部标准定额司。
条文,形成规范草稿。
4.形成规范讨论稿阶段:2009年6月~2010年3月,
编制组组织多次会议讨论规范,修改形成规范讨论稿。
5.形成规范初稿阶段:2010年4月~2011年3月,编
制组规范主要起草人会议3次,各专章讨论会10余次,
修改、汇总形成规范初稿,编写条文说明(初稿)。
6.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阶段:2011年4月~2012年2
三、修编的主要条文
第一章 总 则
• 将原规范第1.0.3条和第1.0.4条合并,并明确适用于
岩石基坑边坡工程。
•
将原规范第1.0.5条和第1.0.6条合并简化。
第三章 基本规定 (一)节调整 • 取消原规范“3.1 建筑边坡类型”,其内容并入到 第四章。 • 取消原规范“3.5 排水措施”,扩充为新增章“16 边坡工程排水”。 • 取消原规范“3.6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 工程设计”,扩充为新增章“7 坡顶有重要建(构)
性计算时推荐采用传递系数隐式解法;
4.增加分阶坡形的侧压力计算方法,给出了抗震
时边坡支护结构侧压力的计算内容;
5.对永久性边坡的岩石锚喷支护进行了局部修改
完善,补充了临时性边坡及坡面防护的锚喷支护的有
关内容;
6.增加扶壁式挡墙型式,补充有关技术内容;
7.新增“桩板式挡墙”一章,规定了桩板式挡墙
的设计原则、计算、构造及施工等有关技术内容;
• 调整了一级边坡工程的划分范围(第3.2.2条):
• 调整、细化了边坡塌滑区(第3.2.3条),区分了坡顶
行了调整。
• 第3.1.4条,为原规范第3.4.4条,增加了“边坡侧压力
的大小”和“特点、对边坡变形控制的难易程度”因 素。 • 增加存在外倾临空结构面时支挡结构地基要求(原规 范第14.2.3条):
• 增加对施工期要求:
• 增加边坡工程耐久性要求:
• 在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划分中增加了很严重、严重和不严重 的定性划分标准(注3)。
月,编制组多次组织主要起草人会议,各专章讨论会10 余次,修改,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讨论、修改规范条
文说明。
7.征求意见阶段:2012年3月20日~2012年4月30
日,经城乡建设部标准司审批同意,挂网于全国范围
征求意见,并专门给全国专家30余位书面征求意见。
8.形成送审稿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根
1.明确临时性边坡(包括岩质基坑边坡)的有关
参数(如破裂角、等效内摩擦角等)取值,给出临时
性边坡的侧向压力计算方法;
2.将锚杆有关计算(锚杆截面、锚固体与地层的
锚固长度和杆体与锚固体的锚固长度计算)由原规范 的概率极限状态计算方法转换成安全系数法; 3.调整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圆弧形滑动面 稳定性计算时推荐采用毕肖普法,折线形滑动面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