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画教案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前期在“欣赏.评述”领域的积累使其能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感受,同时在其他美术领域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已知的反思和生成,对中国画形成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感受祖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丰厚底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了解中国画作品的题材、种类、风格。初步掌握中国画欣赏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欣赏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问:1、喜欢这段动画片吗?知道它的名字吗?
2、这部动画片与我们以前看过的其它动画片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这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片中许多形象取自一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花鸟画作品。
引出课题——认识中国画
师小结什么是中国画。
“小蝌蚪找妈妈”
观看动画片是学生很喜欢的事情,这种表现形式的动画片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确是第一次看,会感到很好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写意画点画淋漓、简练粗粗犷,给人以豪放之感。
2观看视频:了解工笔画和写意画的绘画过程和特点。
3、 出示工笔画与写意画作品,请学生判断作品的画法。
4、体验笔墨之美:
教师示范并讲解中锋、侧锋用等。尝试墨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等变化。
感受到花瓣上的红丝、嫩黄的花蕊碧绿的荷叶画得精细逼真。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得深入细腻。
中国画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小学生眼里,用毛笔、墨和简单的色彩就能进行创作的中国画是非常神奇的。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在认识和欣赏中国画的基础上,能初步了解其艺术特色,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墨色的调和方法,感受并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及其独特的美感,进而体味其中凝聚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追求。
学情分析
认识中国画教案
2014——2015(二)
《认识中国画》教学设计
莫旗甘河农场学校纪卫花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一课充满中国画魅力的课程,与前两课《用彩墨画鱼》和《动物的脸》及后一课《汉字的联想》形成了本册教材的中国华系列单元。本课的编写,旨在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夯实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同时,花鸟画借物抒情、山水画意境深远、人物画形神兼备等艺术特色,了解中国艺术的审美观念。
快乐抢答
画中国画需要哪些工具材料呢?
师总结:毛笔、墨、宣纸、砚台是中国书法、绘画常用的四种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毛笔、墨、宣纸、砚台等。
了解中国画基础知识。
艺术实践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绘画作品,从作品的题材、笔墨、用色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描述,用大约150字的短文写出你的感受。
学生写感受。
评价分享
组织学生抒发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并表达感受。
体验探究表现形式和风格之美
1、 欣赏分析
对比观察(1):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荷花图片和宋代佚名画家的作品《出水芙蓉》
问:画得像不像?荷花有什么寓意?请谈谈你的感受。
小结:工笔画讲求写实,把所画对象表现得一丝不苟,具有细致感。
对比观察(2):
出示宋代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和清代画家朱耷的《荷花》,请学生进行对比,再次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直观感知工笔画和写意画不同的表现方法。
通过反复观察与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新知。
建构从体验感受到应用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中国画之美。
意境之美
组织学生研究中国画的诗、书、画、印。
学生体会一幅作品中有画以表象,有诗以抒情
通过对诗、书、画、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精神追求,以及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认识中国画的分类
课件出示不同种类的中国画作品:《富春山居图》、《出水芙蓉》、《泼墨仙人图》、《韩熙载夜宴图》
问:这些作品画的是什么?他们分别属于哪一类?
学生欣赏作品,思考并回答:
《富春山居图》是山水画、《出水芙蓉》是花鸟画、《泼墨仙人图》 和《韩熙大类。
教师总结:中国画重在文化积淀,讲究笔墨情趣。我们不仅要认识、热爱中国画艺术,更要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祖国丰厚的文化。
学生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7、板书设计:认识中国画
一、表现形式:工笔、写意
二、题材:花鸟画、写意画、山水画
8、教学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中国画的兴趣,珍视中国画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画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加以描述。
学习材料
1、教师:工笔画、写意画、毛笔、墨、宣纸、等中国画用具。
2、学生:毛笔、墨、宣纸、等中国画用具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花瓣:《出水芙蓉》刻画精妙,画出了花瓣上轻细的红丝,《荷花》以笔墨直接勾出。
荷叶:《出水芙蓉》中碧绿的荷叶表现得清晰、细腻,《荷花》中的荷叶一大笔饱蘸浓墨、侧锋粗放画成。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作品的画法。
观看教师的示范。
作品与生活中的实物对照、同题材不同表现法方法作品的对比,便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对比方的差异,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提高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感受祖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丰厚底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了解中国画作品的题材、种类、风格。初步掌握中国画欣赏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欣赏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问:1、喜欢这段动画片吗?知道它的名字吗?
2、这部动画片与我们以前看过的其它动画片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这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片中许多形象取自一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花鸟画作品。
引出课题——认识中国画
师小结什么是中国画。
“小蝌蚪找妈妈”
观看动画片是学生很喜欢的事情,这种表现形式的动画片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确是第一次看,会感到很好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写意画点画淋漓、简练粗粗犷,给人以豪放之感。
2观看视频:了解工笔画和写意画的绘画过程和特点。
3、 出示工笔画与写意画作品,请学生判断作品的画法。
4、体验笔墨之美:
教师示范并讲解中锋、侧锋用等。尝试墨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等变化。
感受到花瓣上的红丝、嫩黄的花蕊碧绿的荷叶画得精细逼真。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得深入细腻。
中国画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小学生眼里,用毛笔、墨和简单的色彩就能进行创作的中国画是非常神奇的。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在认识和欣赏中国画的基础上,能初步了解其艺术特色,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墨色的调和方法,感受并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及其独特的美感,进而体味其中凝聚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追求。
学情分析
认识中国画教案
2014——2015(二)
《认识中国画》教学设计
莫旗甘河农场学校纪卫花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一课充满中国画魅力的课程,与前两课《用彩墨画鱼》和《动物的脸》及后一课《汉字的联想》形成了本册教材的中国华系列单元。本课的编写,旨在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夯实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同时,花鸟画借物抒情、山水画意境深远、人物画形神兼备等艺术特色,了解中国艺术的审美观念。
快乐抢答
画中国画需要哪些工具材料呢?
师总结:毛笔、墨、宣纸、砚台是中国书法、绘画常用的四种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毛笔、墨、宣纸、砚台等。
了解中国画基础知识。
艺术实践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绘画作品,从作品的题材、笔墨、用色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描述,用大约150字的短文写出你的感受。
学生写感受。
评价分享
组织学生抒发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并表达感受。
体验探究表现形式和风格之美
1、 欣赏分析
对比观察(1):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荷花图片和宋代佚名画家的作品《出水芙蓉》
问:画得像不像?荷花有什么寓意?请谈谈你的感受。
小结:工笔画讲求写实,把所画对象表现得一丝不苟,具有细致感。
对比观察(2):
出示宋代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和清代画家朱耷的《荷花》,请学生进行对比,再次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直观感知工笔画和写意画不同的表现方法。
通过反复观察与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新知。
建构从体验感受到应用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中国画之美。
意境之美
组织学生研究中国画的诗、书、画、印。
学生体会一幅作品中有画以表象,有诗以抒情
通过对诗、书、画、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精神追求,以及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认识中国画的分类
课件出示不同种类的中国画作品:《富春山居图》、《出水芙蓉》、《泼墨仙人图》、《韩熙载夜宴图》
问:这些作品画的是什么?他们分别属于哪一类?
学生欣赏作品,思考并回答:
《富春山居图》是山水画、《出水芙蓉》是花鸟画、《泼墨仙人图》 和《韩熙大类。
教师总结:中国画重在文化积淀,讲究笔墨情趣。我们不仅要认识、热爱中国画艺术,更要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祖国丰厚的文化。
学生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7、板书设计:认识中国画
一、表现形式:工笔、写意
二、题材:花鸟画、写意画、山水画
8、教学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中国画的兴趣,珍视中国画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画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加以描述。
学习材料
1、教师:工笔画、写意画、毛笔、墨、宣纸、等中国画用具。
2、学生:毛笔、墨、宣纸、等中国画用具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花瓣:《出水芙蓉》刻画精妙,画出了花瓣上轻细的红丝,《荷花》以笔墨直接勾出。
荷叶:《出水芙蓉》中碧绿的荷叶表现得清晰、细腻,《荷花》中的荷叶一大笔饱蘸浓墨、侧锋粗放画成。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作品的画法。
观看教师的示范。
作品与生活中的实物对照、同题材不同表现法方法作品的对比,便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对比方的差异,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提高认识和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