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的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3.旋风装 旋风装是经折装与卷轴装的一个结合,书籍以一张长卷
为底,书籍首页装裱在长卷右侧,第二页向左展开固定 在长卷,其他书页依次在前面的书页下向左排列,这种 书籍在卷起时与卷轴基本相同,但旋风装的书籍承载的 书籍内容更多,书卷更短,方便阅读。在《墨庄漫录》 一书中,描绘这种旋风装的书籍为“逐页翻飞,展卷至 末,仍合为一卷”。又有人们认为,旋风装的书籍是将 书写好的书页逐次粘贴在卷轴如同鳞片一样,因此又被 称为“龙鳞装”。这种书的装帧工艺复因此,只是很短 暂的在唐代应用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早期的书籍形式出现。 在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楔形
文字,当时的苏美尔人用三角形的凿子在泥板上刻写出 楔形文字,待泥板干燥后进行窑烧,形成如同书页一样 的字板,经过组合,装入袋或箱中,这种由泥板一页一 页组合的泥板书籍,也是书籍早期形态。 到了公元前2500年,埃及把他们创造的象形文字书写 在一种莎草纸上,并用木头或象牙棒将纸卷成卷轴装, 这种形式的书籍与我国的卷轴书十分相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5.包背装 包背装是在蝴蝶装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装帧形式,将书
页文字向外对折,折叠处为书口,用纸捻装订成册,再 以一张纸绕书背粘贴,形成书籍的封面封底,这样的装 订形式,是书籍在翻阅中更加连贯。 6.线装 线装书与包背装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在明朝中叶,人们 开始用线代替纸捻来装订书籍,使书籍更加牢固,同时 ,也不再采用包背式的封面形式,开始采用单页的封面 与封底分别固定在书的两面。
(三)纸张时代
1.卷轴装 在最初有纸张的时候,人们还是继续采用与简帛书一样
的卷装结构,经过在纸张上的书写,然后以卷轴形式卷 装成册,在中国最繁荣的隋唐时代一直是以这样的形式 制作书卷,而当时随着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的流行,人 们开始广泛地阅读、收藏书卷,所谓 “读万卷书”指的 就是这种卷轴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但是,这种书籍的形式也存在着较多的使用问题,庞大 的体积与重量使其不便携带,因此有了人们形容读书读 得多为“学富五车”的说法。由于这种简策串连的绳子 在长期的使用中极易断开,出现“错简”现象,使得简 策不便于收藏,人们一直不懈地寻找着新的书写材料。
2.帛书 帛书是以白色的丝织品为书写材料。在装帧的形式上,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2.经折装 经折装是在卷装书后的一个装帧飞跃,它使书籍开始走
向翻页的装帧结构形式。 最初这种装订形式是由佛教 传进中国的,书籍的内容以经文为主,因此被称为经折 装。 这种书籍将长卷的纸张反复折成几寸宽,首尾固定在厚 纸板上。经折装的封面有两种形式,有封底封面分开的 ,也有封底封面连接的,加上封面的设计,这种书籍的 形态已经更加接近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因此经折装的 书籍也是中国书籍装帧史上向册页式书籍的过渡。
上一页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以羊皮纸作为材料的书籍。 这些书籍以抄写法典、经文为主,开本形式不同,装帧 形式考究,此时的羊皮书在内页的版式设计上,也有了 固定的版心、工整的行距,文字为横向书写,为了便于 阅读,大开本的书籍采用两栏或多栏的版面形式,在装 帧上开始采用册页式的装帧形式,这时的书籍形态已经 比较接近现代的书籍。
帛书有的折叠存放,有的卷成帛卷,以卷装形式收藏, 展开时都为长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由于纺织品重量较轻,因此,帛书更便于携带以及收藏 ,在书写方面,帛书也更为方便,且可以根据书写内容 的长短,自由裁剪。然而,这种丝帛材质成本高、产量 少,只有贵族方能使用。帛书与简策一直同时存在,因 此,简策与帛书的时代,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简帛文化 ”时代。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二) 简帛时代
1.简策 简策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的形式,也是中国
最早具有书籍形态的装帧形式。“简”即竹简,“策” 即为现今的“册”,即用规整的刻写了文字的竹片串联 成册,然后从后向前卷起,在最前面的一片竹简反面刻 有书名,卷起后形成简策的封面,从此形成了书籍的量 词— “卷”。 这种在竹木上的刻写形式,成本较为低廉,因此,在造 纸术出现之前,一直被中国人长期并广泛的使用。
第二章 书籍装帧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一)刻写时代
1.龟册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顾名思义,这种文字被记载
在龟甲、兽骨之上。在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 发现刻有“册六”的甲骨,并有穿孔,以便于串连成册 ,所以这类成册的甲骨被称为“龟册”。 2.玉版 《韩非子·喻老》中记有“周有玉版”,经过考古,也发 现在周朝人们采用玉石刻写文字。然而由于这种材料昂 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因此这类“玉版”并不多 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线装书的形式是书籍装帧发展成熟的标志,这种形式的 书籍直至中国近代被长期使用,甚至在现代也有一些古 籍书、字帖、书画也采用这样的装帧形式。
由于线装书的纸张材料多采用较薄的纸张,书册比较柔 软,这时出现了书籍的函套,函套的结构形式多样,材 料应用也较为丰富,此时的书籍装帧的整体设计越发地 考究了起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4.蝴蝶装 蝴蝶装始于唐代末期,盛行于宋元时期,这种形式的装
帧已经使书籍真正的进入到册页装的时代。 蝴蝶装是将单面印刷好的书页,由中间对折,依次排列
成册,然后利用钻胶将书页固定在包背式的封面上,这 样的书页翻阅起来犹如蝴蝶的翅膀翻飞一般,因此被称 为“蝴蝶装”。这种装帧方式使书籍更加便于收藏,但 是在翻看的时候必须连翻两页,同时无装订线的结构使 书页容易脱落。
随着汉代造纸术出现,中国的书籍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 代,到了隋唐初期,雕版印刷术出现,使书籍得到飞速 的普及与发展。此时的书籍在装帧设计上开始追求艺术 效果,并逐渐融入了绘画的装饰,书籍有了艺术的价值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由于纸张使用方便、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纸张形 式的书籍一直延续至今,但其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 的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