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预防控制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痢疾是一种由肠道内感染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

在发展中国家,痢疾是最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每年造成数千人死亡。

痢疾可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其中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

本文将会对细菌性痢疾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病原体简介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志贺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道杆菌科。

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中均有发现。

志贺氏菌具有较强的毒力,能够引起中毒症状和急性肠道炎症。

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因脱水和继发感染而死亡。

二、传播途径与发病机制志贺氏菌主要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传播。

这种细菌特别容易在水中存活,所以污染的水源是痢疾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此外,志贺氏菌也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特别是在不洁卫生条件下,如厕所、医院和托儿所等公共场所。

患有细菌性痢疾的人会排出大量的病原体,病原体可以通过粪便、呕吐物、尿液、血液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由于志贺氏菌能够在肠道中附着和繁殖,使得肠黏膜受到炎症的攻击,进而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坏死。

炎症反应也会引起肠壁的水分、电解质的积聚,最终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患者可能因失去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而引起严重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三、临床表现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不一致,轻者可能只有轻微的腹泻,而其他人则可能有痉挛性腹痛、血便、热等症状。

经常伴随的血便是细菌性痢疾的特征,呈现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只有呈现黏液状的便便。

大约20%-50%的感染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高热、全身乏力、脱水等严重症状。

病程通常为1-3周,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四、治疗方法细菌性痢疾需要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症状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和液体补充等。

首要任务是保持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的供应,这通常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液体。

对于脱水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对于志贺氏菌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包括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

痢疾的预防知识

痢疾的预防知识

痢疾的预防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痢疾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痢疾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因此预防痢疾的关键在于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污染源。

以下是一些关于痢疾预防知识的介绍:1. 勤洗手:痢疾是通过粪口传播的疾病,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传播,因此勤洗手是预防痢疾的关键。

在用餐前、厕所后等接触污染源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流水充分洗手。

2. 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水生食,尽量选择煮沸消毒的饮用水和食物。

生水可能被污染,导致感染痢疾。

避免食用不新鲜的食物,避免食用没有经过充分加热的食物。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洁净的居住环境和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内衣和被褥,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接触痢疾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

4. 饮食均衡:饮食均衡可以增强免疫力,抵抗细菌感染。

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油脂。

5. 避免接触污染源:避免接触公共场所的厕所、污水等污染源,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6.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不要自行服用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痢疾是一种可以通过预防控制的疾病,只要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污染源,就能有效预防痢疾的发生。

及时就医也是很重要的,一旦出现症状,应该立即寻求医疗帮助,避免病情恶化。

希望以上的预防知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痢疾。

第二篇示例:痢疾,又称痢疾、腹泻、致泻等,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道传染病。

痢疾病原体主要有产气荚膜梭菌、痢疾杆菌等,主要通过排泄物传播给其他人。

痢疾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然很普遍。

痢疾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脱水等,严重病例可能导致死亡。

那么,如何预防痢疾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痢疾的预防知识。

一、保持手部卫生痢疾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因此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痢疾的重要措施之一。

幼儿园疾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疾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疾病预防知识一、注意夏季饮食结构饮水卫生,预防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肠道遭遇传染病发生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上为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黏胨或脓血便,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中毒型菌痢。

该病主要通过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临床上表现为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等。

该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接触传播;大家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不喝生水;食用安全卫生食品,不吃不洁食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一种)是由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基病毒A组24型变种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潜伏期很短,数小时至2天,一般为1-2天,常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

临床表现为水肿眼睑及结膜便秘,睑、球结膜中、高度充血,常见点、片状结膜下出血,伴有剧烈的异物感、眼刺痛、流泪、畏光等刺激症状,早期分泌物为水性。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预防措施仍须上市民应自我管理勤洗手,没法公共毛巾洗脸、不用手揉眼睛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加强管理、消毒和宣传教育;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三、注意室内通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迟滞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10月已进入秋季,日均温差较大,形成早晚凉、中午热的气侯特点,若不注意易感染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预防措施上,集体单位应注意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还应注意气温变化,随时添加衣物;同时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生活上应保持规律,睡眠充足;一旦出现类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10施打月份正值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幼儿应及时接种。

四、做好灭鼠、防鼠工作,地方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9页
临床病理联络:
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痉挛→腹痛(直、乙状结 肠——左下腹显著)蠕动↑,分泌亢进渗出,吸收 水分下降,引发腹泻。
初——卡他性炎→水样便或粘液便。 后——粘液+假膜+血→粘液脓血便(镜检脓 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菌) 肠道炎症→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 痉挛→里急后重。 毒素吸收→毒血症(可出现恶寒、发烧、中 性白细胞增加,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严 重者——内毒素→全身小血管痉挛→中毒性休克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6页
2、假膜形成期:
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炎。
大致:粘膜皱襞顶部可见假膜形成,呈糠皮 状斑点,渐渐融合成片,假膜颜色普通灰白色, 出血则为暗红色,灰黄或暗绿色为胆色素污染。 (附图)
镜下:粘膜表层个别坏死,大量纤维素渗 出,中性白细胞渗出+菌落,混合后形成假膜, 为本病特殊改变。(附图)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7页
3、溃疡期:溃疡特点
大致: ①表浅、小、多发性 ②形态不规则、地图状 ③溃疡间肠粘膜显著充血、水肿(红
肿),炎症反应重。严重时,浆膜表面可有纤 维素渗出。
镜下:溃疡处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可见残留假膜;溃疡边缘及底部有炎症反应 (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溃疡表浅, 极少穿过粘膜肌层;严重者可深达肌层、浆膜 层。
性质: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
依据肠道炎症特征,全身中毒改变程 度和临床经过不一样,菌痢分三种类 型——急性、中毒性、慢性。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5页
(一)急性菌痢:
部位——结肠
按病程分
1、卡他性炎期:
主要表现为粘膜浆液性炎。 镜下:粘膜及粘膜下充血,水肿、粘液分泌 亢进、中性白细胞浸润、点状出血,粘膜上皮 变性、脱落→浅糜烂。 大致:粘膜红肿,壁厚、点状出血、浅糜烂, 渗出物中带粘液。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

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

渡普中学食堂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细菌性痢疾一、概述: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

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

患者中以急性非典型菌痢与慢性隐匿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4.流行病学特征:以夏秋两季多见。

三、临床表现:(一)急性菌痢:1.急性典型菌痢:起病急,畏寒、发热,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量多,继则呈粘液或黏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

左下腹压痛明显,少数患者发生继发性休克。

2.急性非典型菌痢: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痛轻,腹泻次数少,粘液多,一般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

3.急性中毒型菌痢:此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突然高热起病,肠道症状不明显,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分为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脑型(呼吸衰竭型)、混合型。

(一)慢性菌痢: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菌痢。

分为以下三型:1.急性发作型;2. 迁延型;3. 隐匿型;四、治疗:(一)急性菌痢的治疗: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退热、补液。

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用糖皮质激素。

3.病原治疗: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等。

4.中毒性菌痢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控制高热与惊厥、循环衰竭的治疗、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等。

(二)慢性菌痢的治疗:1.寻找诱因,对症处理。

2.对于肠道粘膜病变经久不愈者,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

五、预防: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早期隔离,直至粪便培养隔日一次,连续2-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没有大便培养条件的地方,病人要治疗10天到两周以后解除隔离。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关键信息项:1、肠道传染病的定义与常见类型2、夏季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个人措施4、公共场所的预防控制要点5、医疗机构的职责与应对措施6、社区在预防控制中的作用7、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8、应急处置流程与措施11 肠道传染病的定义与常见类型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夏季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111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发病急,传播快,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导致急性肾衰竭等。

112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

113 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等。

114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 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115 其他感染性腹泻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等,症状主要为腹泻、呕吐、发热等。

12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夏季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原体从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食物和水源,再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健康人的口腔而传播。

121 经水传播水源被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122 经食物传播受污染的食物在制作、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病原体可通过手、炊具、苍蝇等污染食物,进食后可引起感染。

123 接触传播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如手的接触、共用生活用品等传播。

124 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昆虫携带病原体,可造成病原体的传播。

21 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个人措施211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生的或半生的水产品,食物要煮熟煮透,剩余食物要妥善保存,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热。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教案标题: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细菌性痢疾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和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个人卫生对防治细菌性痢疾有何重要性?知识讲解:3. 介绍细菌性痢疾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包括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感染途径和主要传播方式。

4. 解释为什么个人卫生对于预防细菌性痢疾至关重要,包括洗手、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案例分析:5. 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

例如,某学生感染细菌性痢疾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防治措施:6. 介绍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包括:a.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或肥皂。

b. 饮食卫生,如煮熟食物、避免生食、保持饭菜的卫生等。

c. 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

d. 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妥善处理粪便和污水。

e. 接种疫苗,如有条件可以接种细菌性痢疾疫苗。

总结:7. 总结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要点,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

扩展活动:8.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个细菌性痢疾防治宣传海报或小册子,以提高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评估:9. 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问答题,测试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案延伸:10.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等渠道进一步了解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并与同学分享。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生动的引入、系统的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素养。

细菌性痢疾的健康教育

细菌性痢疾的健康教育

病因和传播途径
病因
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途径主要是 通过粪-口传播,如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者与感染者直 接接触。
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即通过摄入被痢疾杆菌污染 的食物或水,或者与感染者直接接触,如共同使用马桶、水 杯等。此外,苍蝇、蟑螂等昆虫也可以传播细菌性痢疾。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完善教育内容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细菌性痢疾的健康教 育将更加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更加全面和细致。
创新教育方式
未来的健康教育将更加注重实效性,采用更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 互动式、体验式等,提高受教育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强化防治结合
未来细菌性痢疾的健康教育将更加注重预防与治疗的结合,通过提 高防治水平,更好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样本选择
02 选择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人群作为样本,确
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
发放问卷
03
通过现场发放、邮寄、网络等方式将问卷发放给样本
对象,确保问卷的回收率和真实性。
观察和评估
观察指标
制定与细菌性痢疾相关的行为和健康指标, 如预防措施、症状识别、就医行为等。
现场观察
对样本对象进行现场观察,记录其行为和健康状况 ,为评估教育效果提供依据。
指导患者注意水源卫生,避免饮用不洁净的水源,以免病菌传
03
播。
预防接种指导
1
向患者介绍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接种措施,如接种 疫苗等。
2பைடு நூலகம்
指导患者在流行季节或患病高发期加强自身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以预防细菌性痢疾 的发生。
3
鼓励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 在的疾病,以预防细菌性痢疾的传播。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科普知识PPT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科普知识PPT
在恢复期,提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 刺激性食物。
适量多餐,帮助肠道恢复功能。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家庭护理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家庭护理 观察病情
定期监测孩子的体温、腹泻次数和脱水症状。
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家庭护理 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
定期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咨询医生,了解适合孩子的疫苗接种计划。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 补液治疗
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防止脱水。
注意补充电解质,保持水分平衡。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 饮食调理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家庭护理 心理安抚
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
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来分散注意力。
谢谢观看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
什么是小儿细菌性痢疾? 流行情况
该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在夏秋季节高发 。
疫情常与不洁饮食、饮水有关。
什么是小儿细菌性痢疾? 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传播,常见于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有哪些?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症状
如何预防小儿细菌性痢疾?
如何预防小儿细菌性痢疾? 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吃 饭前和如厕后。
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
如何预防小儿细菌性痢疾? 饮食安全
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安全,避免食用不洁的食物和 水。

细菌性痢疾护理知识

细菌性痢疾护理知识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温过高与痢疾杆菌内毒素激活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中枢导致体温升高有关。

2.腹泻与肠道炎症、广泛浅表性溃疡形成导致肠蠕动增强、肠痉挛有关。

(1)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注意粪便、便器和尿布的消毒处理。

解除隔离要求:急性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2)腹泻的观察:密切观察病人腹泻情况,如排便频次、量、颜色、性状及伴随症状。

釆集含有脓血、黏液部分的新鲜粪便作为标本,及时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怀疑中毒性菌痢病人,如尚未排便,可用肛拭子釆集标本。

观察治疗效果。

慢性菌痢者注意一般状况的改善,如体重、营养状况等。

(3)休息:急性期病人腹泻频繁、全身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烦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减轻不适。

频繁腹泻伴发热、疲乏无力、严重脱水者应协助病人床边排便,以减少体力消耗,避免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

(4)皮肤护理:每次排便后清洗肛周,并涂润滑剂以减少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每天用温水或1 : 5000高镒酸钾溶液坐浴,防止感染。

伴明显里急后重者,嘱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脱肛。

发生脱肛时,可戴橡胶手套助其回纳。

(5)饮食护理:严重腹泻伴呕吐者可暂禁食,静脉补充所需营养,使肠道得到充分休息。

能进食者,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少纤维素,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饮食为原则,避免生冷、多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少量多餐,可饮糖盐水。

病情好转后可由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

(6)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评估腹泻液量,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同时根据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补充水及电解质,避免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轻者可口服补液盐溶液,严重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迅速静脉补液。

(7)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注意观察胃肠道、肾毒性、过敏、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早期禁用止泻药,便于毒素排出。

3.组织灌注无效与中毒性菌痢导致周围循环障碍有关。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谢谢观看
确保饮用水源干净,食物要煮熟,避免食用 生食。
注意食物的储存和处理。
如何预防小儿细菌性痢疾? 环境卫生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儿童玩具和 公共设施。
环境卫生关乎全家人的健康。
如果感染了小儿细菌性痢疾, 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感染了小儿细菌性痢疾,应该如何处理?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医,遵循医 嘱进行治疗。
为什么会感染小儿细菌性痢疾? 潜在风险
感染后,儿童可能出现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 失衡,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和早期干预极为重要。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观察症状
如出现持续高热、频繁腹泻、呕吐、精神不振等 ,需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何时就医?脱水症状
如口渴、干燥的口腔、皮肤弹性降低等,均为脱 水的表现,需立即处理。
小儿细菌性痢疾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细菌性痢疾? 2. 为什么会感染小儿细菌性痢疾?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小儿细菌性痢疾? 5. 如果感染了小儿细菌性痢疾,应该如何 处理?
什么是小儿细菌性痢疾?
什么是小儿细菌性痢疾? 定义
小儿细菌性痢疾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 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
为什么会感染小儿细菌性痢疾 ?
为什么会感染小儿细菌性痢疾? 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口-粪途径传播,污染的 水源和食物是主要传染源。
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弱,易受感染。
为什么会感染小儿细菌性痢疾?
高危因素
包括不良卫生习惯、缺乏清洁水源、集体生 活等环境因素。
如幼儿园、托儿所等人群密集场所更容易爆 发。
切勿自行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或加重病情。

关于预防疾病安全知识有哪些

关于预防疾病安全知识有哪些

关于预防疾病安全知识有哪些在日常的生活中,生病是常有的事情,各种疾病带给我们的烦恼是很痛苦的。

在生活中做一些简单改变,就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

下面是小编整理了预防疾病安全知识有哪些,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疾病小常识有哪些1、经常洗手您是否知道微生物可以在惰性表面生活几分钟到几个月?想象一下,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生活在计算机键盘里,电开关上,甚至在人行道的扶手上! 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有效洗手是好的预防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然后用纸巾擦干手。

在没有流动水的地方,基于酒精的凝胶可以满足洗手的要求,尽管它不如肥皂和水好用。

2、不要共享个人物品牙刷,毛巾,剃刀,手帕和指甲刀都可以是传染因子(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来源。

在幼儿园,孩子通常会被教导共享玩具,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手。

尝试记住不要把自己的个人物品与别人共享。

3、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嘴本着同样精神,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包括个人清洁,还包括在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嘴巴的传统做法。

为什么这在没有生病时也很重要?因为对于大多数传染,致病微生物在症状出现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增长和分裂。

咳嗽或打喷嚏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些病菌。

建议用手臂,袖子遮住嘴,而不是用手。

4、注射流感疫苗人体免疫系统被设计的具有“记忆”先前感染的功能。

当身体遇到了以前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时,它会提高生产白血细胞和抗体,以防止第二次感染。

因此,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欺骗身体,让它认为曾经感染过某些特定微生物,从而提高自己的传染病防御能力。

5、使用安全烹饪方法不良食品制作和饮食习惯常常是造成食物性疾病的原因。

事实上,微生物喜欢所有食品,特别是放在室温环境下时。

冷藏可以减缓或阻止大部分微生物生长。

给熟食和生食准备单独的砧板,并在吃之前确保清洗所有水果和蔬菜。

6、做聪明的旅行者在旅途中很容易感染传染病,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时。

如果旅游目的地的水值得怀疑,请务必准备安全水源,如瓶装水用来饮用和刷牙。

细菌性痢疾防控知识1

细菌性痢疾防控知识1

细菌性痢疾防控知识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终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二季为最多,并可引起流行。

一、痢疾杆菌的抵抗力如何?痢疾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强,在瓜果、蔬菜及污染物上可生存1~2周,但抵抗力较弱,对各种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

二、人是如何感染上细菌性痢疾的?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

痢疾杆菌随病人粪便排除,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也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使人感染。

水源若被痢疾杆菌污染多引起菌痢流行。

三、得了细菌性痢疾有哪些症状?感染后一般1~3天出现症状,最短数小时,最长7天。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呕吐、腹泻,每日大便十余次甚至更多,有里急后重(即排便不畅、肛门重坠感),大便夹有粘液甚至脓血等。

严重者会出现发热、肢冷、昏迷等。

得了菌痢后,要及时去医院诊治,严格遵医嘱服药。

四、痢疾患者饮食上应注意什么?痢疾患者的饮食以稀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吃些稀饭、面条等,必要时可禁食一天;不吃油炸、生冷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只要治疗及时,护理得当,不发生反复感染,患者恢复是比较快的。

五、如何预防?1、做好痢疾病人的粪便、呕吐物的消毒处理,管理好水源,防止致病菌污染水源、土壤及农作物;病人使用过的厕所、餐具也应消毒;2、不喝生水,不生吃水产品,蔬菜要洗净,炒熟再吃,水果应洗净削皮后食用;3、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烂变质及被苍蝇、蟑螂叮咬过或爬行过的食物,积极做好灭苍蝇、灭蟑螂工作。

食具要按时煮沸消毒,剩饭菜要加热后吃,做到生熟分开;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本病流行期间(或家中有人患菌痢),多食大蒜能够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1 / 1。

细菌性痢疾的健康教育

细菌性痢疾的健康教育
学会选择新鲜、清洁的食物和水源,避免摄入未 煮熟的食品和生水。
避免接触技能
学会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患者发病期 。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01
02
03
饮食习惯
改变吃生食、半生食的习 惯,尽量选择煮熟的食物 ,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 体。
饮水习惯
避免喝生水,选择瓶装水 或煮沸的水作为饮用水。
个人卫生习惯
细菌性痢疾的健康教育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细菌性痢疾的基本知识 • 健康教育的内容 • 健康教育的方式 • 健康教育的效果 • 总结与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细菌性痢疾的基本知识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
症状
典型的表现包括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的情况下可 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病因和传播途径
病因
主要是感染了志贺菌,常见的是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接触患者粪便、呕吐物、污染物等,或者食用被污染 的食物和水源。
易感人群与高危人群
易感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以及患有慢性 疾病、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疾病的人也容易感染。
高危人群
冥想等。
疾病态度
02
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积极配合治疗和预防,避免过度恐慌或
忽视病情。
健康宣教
03
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健康意
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3
健康教育的方式
口头宣教
面对面交流
医生、护士或健康专家可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口头宣教,解释细 菌性痢疾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痢疾预防控制知识要点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等主要症状。

【传播途径】
1、食物型传播: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繁殖,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

带菌厨师和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2、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

3、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污染的手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

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后马上抓食品,或小孩吸吮手指均会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粪、食兼食,极易造成食物污染。

【控制措施】
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加强对传染源管理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对重点人群、集体单位应特别注意预防暴发或流行。

(一) 预防措施:
1.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细菌性痢疾通过粪-口途径,通过食物、水、粪便、污染的食品、玩具、用具而传播。

注意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

教育群众喝开水、不喝生水;在疫区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慎用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在疫区不要参加婚丧娶嫁等大型聚餐活动。

应加强包括水源、饮食、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及其孽生地在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即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切实落实食品卫生管理措施,把好病从口入关。

对重点行业人群应每年进行卫生知识或强化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

2.疫情报告:对疑似病人、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人,要及时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卡。

3.免疫接种: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大面积接种。

(二)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1.传染源管理:急性、慢性病人及带菌者为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

急性病人应隔离治疗。

由于志贺氏菌的感染剂量极低,对炊管人员、饮食品制售人员、水源管理人员、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医院里的儿童和护理员等重点行业中的粪便培养阳性者应立即调离原工作岗位,及时访视管理,并给予全程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两次便检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在没有粪便培养条件的情况下,应于症状消失后一周方可解除隔离。

对暴发疫情中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观察,在小范围内可投服抗生素进行预防。

2.切断传播途径:对污染的水源和食品要及时消毒。

患者用厕所、粪便和被污染的物品应做到随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特别注意食品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对慢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应定期进行访视管理,并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给予彻底治疗,粪便培养连续三次(隔周一次)为阴性者,方可解除访视管理。

(三) 流行期措施:
医疗防疫单位要做到早诊断,早报告。

做好病人的隔离和消毒工作。

医疗机构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接到疫情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尽快查明暴发原因,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蔓延。

(四) 灾害影响:
洪涝灾害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坏,特别是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食的卫生条件恶化及居住条件较差。

灾后发生肠道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很大。

水灾后局部地区发生细菌性痢疾爆发的可能性很大,应该特别提高警惕。

【治疗原则】
1.一般对症治疗:进易消化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可给口服补液盐(ORS),必要时ORS和静脉输液同时应用。

2.病原治疗:细菌性痢疾可以是自限性的,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使用抗生素。

对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抗生素治疗可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和缩短排菌期。

3.休克型菌痢处理:抗感染、抗休克。

4.脑型菌痢处理:抗感染、防治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