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学习笔记
国际金融学笔记
![国际金融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dae100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4.png)
第十三讲 汇率及相关政策
一、汇率制度选择问题 1。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比较
1)自发调节的效率问题 2)政策调节的效率问题 3)对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影响 2。选择的主要依据 1)本国经济特征 2)特定政策目的 3)外部经济条件
三、外汇市场参与者 1。企业 2。商业银行 3。外汇经纪人 4。中央银行
第三讲 外汇市场
四、外汇交易 1。即期与远期交易 1)远期交易的含义 2)远期交易的标价方法:掉期率
掉期率的绝对形式--前小后大往上加 ,前大后小往下减
掉期率的相对形式--折算为以年为单 位的百分点
第三讲 外汇市场
2。交叉汇率与套汇问题 1)交叉汇率的计算方法:标价方法相同-
收入与吸收的影响 3。吸收分析法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五讲 经常帐户收支分析
三、经常帐户的自动平衡机制 1。固定汇率制下:
收入机制:经常帐户逆差~收入下降~ 进 口下降~经常帐户改善
货币——价格机制:经常帐户逆差~货币供给 下降~价格下降~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经常帐 户改善 2。浮动汇率制下:
汇率机制:经常帐户逆差~外汇市场外汇供给 不足~本国货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经 常帐户改善
第七讲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问题
一、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经济调整 1。用于投资活动时候的经济影响:增加收
入增长的速度 2。用于消费活动时候的经济影响:推迟消
费;提前消费;稳定消费 3。潜在的风险:收入与吸收变化的风险所
引起的债务清偿困难
第七讲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问题
二、债务危机问题 1。债务危机的概况 2。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3。债务危机的解决过程 4。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家风险
第六讲 国际资本流动分析
《国际金融学》课程笔记
![《国际金融学》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c6e2a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d.png)
《国际金融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一、国民收入账户的概念国民收入账户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工具之一,它系统地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活动的总量和结构,包括生产、收入、支出和积累等各个方面。
二、国民收入账户的构成1. 生产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加上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净收入,减去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净收入。
- 增加值: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消耗。
2. 收入账户- 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和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
-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
3. 资本账户- 资本形成总额:一定时期内新增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总和。
- 资本存量:某一时点上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总和。
4. 财政账户-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等。
-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
5. 投资储蓄账户- 总储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
- 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用于增加资本存量的支出。
三、国民收入账户的计算方法1. 生产法(产出法)- 计算公式:GDP = Σ(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中间消耗。
- 特点:直接反映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果。
2. 收入法- 计算公式:GDP =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 折旧。
- 特点:从收入角度反映经济活动的成果。
3. 支出法- 计算公式:GDP =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 净出口。
- 特点:从最终需求角度反映经济活动的成果。
四、开放经济对国民收入账户的影响1. 贸易收支- 进口和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净出口,进而影响GDP。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98cf4d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4.png)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第一篇:国际金融学习笔记保荐代表人考试复习笔记之——《国际金融》学习笔记1、国际收支: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账户,并按照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有四个帐户:(1)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
其中,收益包括雇员报酬和投资收益两个细目。
投资收益是指一国资本在另一国投资而获取的利润、股息、利息等。
经常转移主要包括政府单方转移和私人单方转移。
政府单方转移主要有债务豁免、政府间经济和军事援助、战争赔款、捐款等;私人单方转移主要有侨民汇款、年金、赠与等。
(2)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包括移民转移、债务减免等,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等。
(3)净误差与遗漏(4)储备资产变动: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外汇、其他债权。
3、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通常,我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某个位置上画出一条水平线,在这一水平线以上的交易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被称为“线上交易”;而在此线以下的交易被称为“线下交易”。
线上交易所形成的差额是否为零,是判断一国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
综合差额所包括的线上交易最为全面,仅仅将官方储备作为线下交易,它衡量一国官方通过变动官方储备来弥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基本差额是经常账户交易、长期资本流动的结果,它将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变动作为线下交易,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
经常账户差额:反映了实际资源在该国与他国之间的转让净额,以及该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
4、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1)名义汇率:就是现实中的货币兑换比率,可能由市场决定,也可能由官方制定。
(2)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家竞争力。
中央财经大学李健《金融学》学习笔记
![中央财经大学李健《金融学》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646c5d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2.png)
中央财经大学李健《金融学》学习笔记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第一讲导论一、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学?▲《金融学》的研究范畴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极端重要性.▲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需要通过学习《金融学》来取得科学的认识.▲学习《金融学》可以为深入学习经济类各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金融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课程研究范畴的界定中国字的“金”与“融”组成的“金融”汉语“金融”一词的考证专业术语中使用的“金融”口径我国目前使用的两种口径:宽与窄的口径西方“Finance”一词使用上的三种口径:宽、中、窄口径;中西文口径的比较采用宽口径的金融理论研究范畴,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活动的集合。
是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的聚合体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与汇率;——由信用活动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形式、工具与利率;——金融机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性机构和中介服务类机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黄金市场等等;——国际金融关系;——金融总量和调控机制、监督与管理制度。
四、金融学的基本框架与视角把握★基本范畴:货币,信用,金融,利率,汇率★微观运作: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宏微观联接:中央银行与现代货币创造★宏观均衡:货币供求, 总量均衡与失衡,内外均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中亟待研究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金融学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货币、信用、金融机构是金融学的基本支柱。
国际金融学读书笔记
![国际金融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caeb8f3195f312b3169a5d2.png)
国际金融学读书笔记【篇一:金融学读书笔记】付初 222008121 财务管理—2班金融学读书报告:阅读书目:书籍简介:全书共分为八章,标题分别是经验与教训: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自由化:陷阱?还是谈坦途;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从危机到失衡;暴风雨前的寂静;走向调整和国内改革;走向全球改革;走向更稳定的世界。
上世纪末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及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国家,从经常账户赤字变为经常账户盈余,富余的资本开始流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而改变了80、9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债务人的经济格局。
这是本书中主要观点——储蓄过剩和货币过剩造成经济失衡,产生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前提和事实基础。
文中作者提到全球储蓄过剩即“世界其他地方储蓄大大超过投资,也可以说是世界与美国的分离”,全球储蓄过剩数量已经达到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地方储蓄总额的1/6,其结果就是造成实际利率下降的趋势,这也导致美国必须承受巨额经常账户赤字。
实际利率偏低的事实表明美国没有将赤字引向投资而是转向消费领域。
总结货币过剩的含义即为“世界上的储蓄者都是被动的受害者,挥霍的美国人是失衡的代理人,而美联储并非一个英雄的角色。
”本书关注了由于宏观经济力量特别是全球储蓄泛滥与其相关的国际收支失衡而导致的压力,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背后的含义并检视了相关力量对于国内债务特别是美国居民债务所造成的影响。
在书中最后两章中作者强调了全球金融改革的重要性。
全球的金融需要以国家内部金融的健康发展为有力保障,对如何将闲置资金正确的引入需要投资的发展中国家而不引起该国的金融动荡并尽量避免风险,书中都做了有意义的论述。
同时涉及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imf的体制改革及选举权的重新分配及非正式集团的改革,包括g7和g20集团。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从微观层面具体介绍对金融危机的形成,而是从宏观角度告诉我们是否能对盈余资本进行合理利用是金融发展健康持续与否的关键。
就全书的写作风是严谨的,作者不是一味回答问题而是更多的提出问题,全书围绕作者是否预见到了规模如此之大的危机?本书对于各种想象的分析是否有用?本书的政策建议是否还使用?这些分析对于中国的读者和政策制定这什么用?这四个问题做了论述,也不断的让我在阅读的时候积极思考。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5篇)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16f70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76.png)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5篇)第一篇:国际金融读书笔记国际金融读书笔记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为汇率与外汇市场,国际金融环境与机构,国际金融风险与管理国际融资与国际财务管理。
同时又可以细分为国际收支及宏观管理、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国际金融风险、外汇风险预测与管理、长期与短期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直接投资与财务管理等等。
第一章融入世界的中国经济主要学习把握中国对外开放的趋势;把握国际金融形势变化的方向。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来了解中国经济日益开放化和国际化的指标、国际金融形势的主要特点和学习国际金融的重要性。
1、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的贸易地位在2004年在世界贸易由中等水平上升到第三位,仅次于德国和美国;而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贸易结构中制成品在出口与进口贸易中均占绝大比重,高新技术出口的数量及其比重不断攀升。
贸易政策逐步得到改良,跨国并购将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中国外资政策的制定逐渐放宽,经历了一个从规制到放松规制再到自由化的过程。
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的贡献率越来越高,贸易顺差逐年增长。
中国的国际收支总量水平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 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市场平稳运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储备也逐年大幅增长。
2、国际金融形势和特点金融市场一体化,各国金融市场一体化;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国际机构国际化,资金流动自由化和国际化。
全球金融自由化对中国经济有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经济发展的风险;国际金融市场存在外部不稳定性和内部不稳定性。
国家混业经营趋势、金融风险传导机制日益顺畅和投机力量的活跃使国际金融风险居高不下,从而导致外汇市场动荡不安,股市纷纷下挫,利率市场差距明显。
3、国际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有利于各国之间的金融往来和全球融资,有利于提高金融业本身的效率,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力,有利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放宽各国的金融管制。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a1259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e.png)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你是不是也在找国际金融读书笔记的资料,那就对了,作者精心整理这篇国际金融读书笔记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国际金融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篇1国际金融读书笔记一、概述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间货币兑换和借贷、外汇储备和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和贸易融资等方面的学科。
这门课程涵盖了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内容,以及与国际金融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和微观经济问题。
二、内容总结1.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货币和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自由流动的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汇率、利率、风险和监管等。
2.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机构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融资是指银行为跨国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完成贸易过程。
这包括出口信贷、贸易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
4.宏观经济学问题:汇率制度是国际金融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两种制度。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是固定的,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
5.微观经济问题:跨国企业如何管理跨国货币风险?货币错配和净额结算是什么?这些微观经济问题也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感悟与总结学习国际金融让我更加了解了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方式,同时也加深了我对跨国企业的货币风险管理的理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国际金融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我认为学习国际金融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篇2国际金融读书笔记一、概述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货币流通、信用交易、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国际经济协调等问题的学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金融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主要内容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与其他国家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资金等方面的往来。
时代国际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
![时代国际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f3858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7.png)
第1篇第一章:金融概述1.1 金融的定义金融是指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和调节等一系列经济活动。
它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
1.2 金融的作用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资源配置:金融体系通过资金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分散风险: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有助于分散和转移风险。
(3)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经济增长。
(4)提高社会福利:金融活动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1.3 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指由金融主体、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组成的有机整体。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金融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和个人等。
(2)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债券、股票、基金等。
(3)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4)金融监管:包括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
第二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1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市场。
根据交易期限和交易品种,金融市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货币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如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等。
(2)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3)外汇市场:进行外汇买卖的市场。
(4)衍生品市场:以金融工具为基础,进行合约买卖的市场,如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
2.2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指用于资金交易的各种凭证和合约。
常见的金融工具有:(1)货币: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债券:债务人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权凭证。
(3)股票: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股份凭证。
(4)基金: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的一种金融产品。
(5)衍生品:以其他金融工具为基础,进行合约买卖的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等。
第三章:金融监管3.1 金融监管的定义金融监管是指国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公平和高效运行。
国际金融学笔记
![国际金融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976af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2.png)
国际金融学笔记第一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概念(一)国际收支平衡与不平衡1、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判断和分析国际收支的工具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按复式簿记原理对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系统记录的统计报表。
3、国际收支平衡的判断①区别形式上的平衡与实质上的平衡自主性交易:盈利为目的,包括经常项目和长期资本流动(基本差额)调节性交易: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差额而进行的交易,包括短期资本流动官方储备实质上的平衡:自主性交易的借贷相等,即基本差额为零形式上的平衡: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的借贷相等在短期资本流动中,很难区分自主性交易与调节性交易,所以全部为调节性交易。
②区别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与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平衡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平衡:在保持外汇市场均衡和国内经济均衡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所达到的平衡。
③区别国际收支数量上的平衡与内容上的平衡数量上的平衡:对外收入与支出在总量上的相等,包括绝对平衡、相对平衡。
(影响一个国家的绝对平衡的因素包括一国统计系统的有效性。
)内容上的平衡:一国经济交易的实际内容和内在结构以及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等考虑国际收支的平衡。
④区别国际收支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静态平衡:特定时期内的平衡动态平衡:较长时期的发展趋势(二)国际收支均衡与失衡1、国际收支均衡国际收支均衡又叫做对外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处于既没有盈余,又没有赤字的状态。
国际收支均衡:BP=0或F=K,其中F为贸易差额、K为资本项目。
国际收支均衡的核心是F=K,但F=K在什么条件下实现,对国际收支均衡的具体说明就不同,按照IMF专家们的定义,有四种不同的表述。
2、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逆差的表现是:BP<0国际收支顺差的表现是:BP>0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1、货币效应;(国际收支逆差→本国汇率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对外汇需求大)2、黄金外汇储备的流失;3、加重本国的对外债务;4、贸易条件恶化;5、失业、经济发展变缓、国民收入下降。
《国际金融学》课程第二阶段学习笔记
![《国际金融学》课程第二阶段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082c77c1a37f111f0855bb1.png)
《国际金融学》课程第二阶段学习笔记网院学号:11011110364批次:201110 辅修专业:国际金融姓名:钟奕然成绩:_______一、学习内容:1.学习体系:第五章:国际资本流动第六章:国际金融市场第七章:汇率决定2.学习目标:本阶段的学习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第五章: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和方式;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的管制和自由化;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危机第六章:国际金融市场概述;国际金融市场构成;欧洲货币市场;衍生产品市场第七章:汇率决定基础;金本位制下;纸币流动条件下;现代经济中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西方学者的汇率理论发展;西方主要汇率决定理论;人民币汇率决定3.各章节学习重点:第五章:(用时:半天,掌握程度:熟练)1.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是指资本跨越国界的获利行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表现为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国的资本持有者(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到别国去进行生产或金融方面的投资活动,以及在投资到期后将资本撤回原地的逆转过程。
集中反映在:(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帐户”(流量状况);(2)国际投资头寸表(存量状况)。
2.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另一国的工商企业,或在那里新建生产经营实体的行为。
其核心是谋取企业经营管理权。
国际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以购买外国政府和企业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仅参加分红的股票方式所进行的投资。
国际贷款:主要是指一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国际银行贷款。
3.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按方式分:A、直接投资B、证券投资C、贷款按期限分:A、长期B、短期按资本所有者的性质分:A、官方B、私人4.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根本原因:各国资本收益率的差异;不同流动方式的具体原因国际直接投资:获取市场、逃避关税、完善已有的投资网络、获取国外的廉价劳动力和战略性资源等;国际证券投资:赚取债息和红利、赚取利差、分散风险等;国际贷款:获取利息收入、带动商品出口(如出口信贷)、为国内私人投资提供方便(如官方贷款)等。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177bbf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0.png)
国际金融读书笔记国际金融是一门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学科,它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汇率、金融市场、国际收支等诸多方面,对于理解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相关书籍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
首先,货币在国际金融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货币的价值、稳定性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际贸易。
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波动会对贸易收支产生重大影响。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变得相对便宜,从而有利于出口;反之,当本国货币升值时,进口商品相对便宜,可能会增加进口。
这一简单的原理背后,却是各国政府和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精心权衡和调控。
汇率的决定机制是国际金融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传统的汇率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等。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存在贸易壁垒、非贸易商品、运输成本等因素,购买力平价往往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汇率。
利率平价理论则强调了利差对汇率的影响,资金会从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求关系和汇率。
国际收支理论则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来解释汇率的变动。
国际金融市场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的场所,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
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巨大,每日的交易额高达数万亿美元。
在这个市场上,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跨国企业、投资基金等。
外汇交易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掉期交易等。
债券市场是各国政府和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不同国家的债券收益率差异会吸引国际投资者的资金流动。
股票市场则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国际投资者通过投资不同国家的股票来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衡量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等项目。
经常账户主要反映了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投资收益和转移支付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考试重点复习笔记资料(精)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考试重点复习笔记资料(精)](https://img.taocdn.com/s3/m/88762693a0116c175f0e48cf.png)
1 币材总体上是沿着“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这样的历史顺序发展而演变。
2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
它包括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3货币的职能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五个。
按照另外的观点可以为两大类,交换媒介职能和资产职能。
其中,交换媒介职能就是货币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的职能。
而货币的资产职能就是指货币可以作为人们总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手段。
4流动性是指资产变成现实购买力而不受损失的能力。
在所有资产形式中,货币的流动性最高,持有者可以随时随地直接用货币购买所需的商品。
或转换成其他资产形式。
5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6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个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存款。
货币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存款货币的乘积。
7货币制度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简称币制。
其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
使之能够正常地发挥各种职能。
分成三类: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
8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制的货币制度。
其基本特征是: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法定币材,一般情况下,大额批发交易用黄金,小额零星交易用白银。
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国境,都有无限法偿能力。
9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所排斥,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整个市场。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国际金融第十七版中文中文笔记
![国际金融第十七版中文中文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c11085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4.png)
国际金融第十七版中文中文笔记一、学习国际金融的起始哎呀,国际金融第十七版可真是个宝啊!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突然找到了一盏明灯。
我一开始接触这版书的时候,那真是一头雾水。
我和我的同学小李还为此互相吐槽呢。
小李说:“这书里的概念就像一团乱麻,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我也附和着:“可不是嘛,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迷宫。
”可是呢,当我开始做笔记,就像是在迷宫里找到了线索一样。
比如说汇率这个概念,它就像一个天平,两边衡量着不同国家货币的价值。
这笔记就像是我解开迷宫的地图,每一个标记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
二、国际贸易与金融的关系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那关系可密切了,就像鱼和水一样。
在这第十七版里,对这关系的阐述特别清晰。
我在笔记里把国际贸易比作一艘大船,那国际金融就是大海。
没有大海,船可没法航行。
我记得老师在课上讲了一个例子,说一家中国的服装企业要把衣服出口到美国。
这过程中涉及到的货币兑换、汇率风险啥的,全都是国际金融在背后捣鼓。
要是不懂国际金融,这企业就像在大海里没了罗盘的船,很容易迷失方向。
我跟同桌小王讨论这个的时候,他恍然大悟:“哦,原来国际金融这么重要啊,就像空气对于人一样不可或缺。
”三、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哇塞,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在这一版里讲得超级精彩!这就像一场全球大狂欢。
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就像不同的舞台,上面的参与者就像演员。
我在笔记里把纽约证券交易所比作一个超级大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
我朋友小张是个股票迷,他跟我说:“这就像一个没有边界的大赌场,只不过赌的是股票、债券啥的。
”我觉得这个比喻虽然有点糙,但还挺形象的。
你看那些跨国投资,资金就像一群候鸟,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飞。
这国际金融第十七版的笔记就像是一本候鸟的飞行指南,告诉我们这些资金都往哪儿飞,为啥飞。
四、汇率决定因素汇率这个东西啊,真是复杂又有趣。
在国际金融第十七版的笔记里,我发现汇率的决定因素就像一个拼图,很多小块拼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画面。
国际金融学读书笔记
![国际金融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7d23f244a7302768e99394b.png)
国际金融学读书笔记篇一:国际金融学学习心得国际金融学学习心得什么是汇率?什么是套汇?什么是期货??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国际金融学中得到答案。
国际金融,就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国际金融学知识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或杂志,我们都会看到许多有关国际金融的消息,里面应用到很多的相关术语,如:外汇、远期交易、近期交易、套利等,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有关国际金融的知识,我们是很难从中获得相关信息的。
然而,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经济体,几乎每天都需要同金融打交道,货币兑换、因此,学习国际金融,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很重要了。
首先,在课堂上,我学习和掌握了许多有关国际金融的知识。
例如,什么是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怎样进行汇率的计算,怎样进行套汇,什么情况下可通过抛补套利以防止风险??所有的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当我从电视或报纸中看到有关金融交易的消息时,我不再像以前一样茫然所措,从而,我可以了解国家间的货币兑换和汇率利率等的变动,了解到各种国际金融信息,充实了我经济方面的知识,开阔我的视野。
重要的是,有了一定的金融知识储备,当我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时,不至于一无所知。
其次,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利用相关的知识解析到中国某些经济现象。
汇率的波动会给进出口贸易带来大范围的波动。
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美元。
如果美元汇率涨到,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美元。
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肯定好卖,从而刺激该商品的出口。
反之,如果美元汇率跌到,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美元。
高价商品肯定不好销,必将打击该商品的出口。
同样,美元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就会制约商品对中国的进口,反过来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却会大大刺激进口。
《国际金融学》课程第一阶段学习笔记
![《国际金融学》课程第一阶段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6ca28fdfe4733687f21aa8d.png)
《国际金融学》课程第一阶段学习笔记网院学号:11011110105 批次:201110 辅修专业:《国际金融学》姓名:吴易抒成绩:_______ 一、学习内容:(一)学习体系:这是《国际金融学》课程第一阶段的学习,本阶段为第一部分,包括以下四章的学习内容:第一章:国际收支及平衡表;第二章:外汇、汇率及外汇市场;第三章:外汇交易;第四章:汇率风险及汇率预测。
(二)学习目标:在“第一章:国际收支及平衡表”中要掌握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国际收支的含义;2.国际收支平衡表;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4.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5.中国的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
在“第二章:外汇、汇率及外汇市场”中要掌握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外汇的含义和特征;2、汇率的含义、标价、种类和测度;3、外汇市场;4、中国外汇市场。
在“第三章:外汇交易”中要掌握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2、套汇和套利;3、外币期货;4、外币期权交易;在“第四章:汇率风险及汇率预测”中要掌握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汇率风险的含义2、汇率风险的类型及管理3、汇率预测的定义4、基本因素预测法5、技术分析法(三)各章的学习重点:“第一章:国际收支及平衡表”中的学习重点1.国际收支的含义:(BOP)是指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或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本教材)。
2.理解时需要注意:(1)BOP是流量概念而非存量概念。
(2)居民与非居民: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居住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政府机构及(3)个人居民身份的确定:身在国外的而不代表政府的任何人,不以国籍为标准,而是以长期居住地,或经济利益中心,即从事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和交易的所在地作为标准进行划分。
(4)法人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按注册所在国或地区。
(5)特殊情况:A、一个国家的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不论在国外时间长短,都是派出国居民;B国际性机构是所有国家的非居民;C、一个企业的国外子公司是所在国居民,是母公司所在国的非居民。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学习笔记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5d4e9be76a20029bd642dc7.png)
国际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30分)第一章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或外国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经常账户: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
3.资本和金融账户:对资产所有权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重点内容:一、国际收支基本特征:(一)记录居民与非居民间交易(居民指在国内居住/储蓄一年以上的自然人/法人)(二)不以货币收支,以国际经济交易为基础(三)国际收支——流量,国际投资头寸——存量(四)事后概念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一)帐户设置1.经常账户:包括商品、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2.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金融账户3.误差与遗漏账户(二)按复式记账原则编制(三)国际收支差额分析1.贸易差额=商品出口-进口2.经常账户差额=国外净投资3.基本差额=经常账户差额+长期资本流动4.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借款-官方贷款=储备增加额(四)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1. 开放下国民收入核算:Y=C+I+G+(X-M)2. 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X-M=If , X-M=S-I, X-M=If=S-I。
3. GNP=GDP+NFP(五)中国国际收支当前特征大量经常项目顺差、大量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外汇储备年年上升第二章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名词解释:1.外汇: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各种资产的总称。
2.直接标价法3.即期交易4.远期交易5.套汇6.套利7.外汇期货8.外汇期权重点内容:一、汇率的标价直接标价法:外国1:x本国间接标价法:本国1:x外国二、汇率的种类从银行操作的角度,分为买入、卖出、中间和现钞汇率。
(买入价/卖出价,前小后大,主体为银行)按制定方法不同,分为基本和套算汇率。
按汇率制度不同,分为固定和浮动汇率。
按汇兑方式不同,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汇率。
按交割时间不同,分为即期和远期汇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国际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30分)第一章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或外国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经常账户: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
3.资本和金融账户:对资产所有权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重点内容:一、国际收支基本特征:(一)记录居民与非居民间交易(居民指在国内居住/储蓄一年以上的自然人/法人)(二)不以货币收支,以国际经济交易为基础(三)国际收支——流量,国际投资头寸——存量(四)事后概念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一)帐户设置1.经常账户:包括商品、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2.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金融账户3.误差与遗漏账户(二)按复式记账原则编制(三)国际收支差额分析1.贸易差额=商品出口-进口2.经常账户差额=国外净投资3.基本差额=经常账户差额+长期资本流动4.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借款-官方贷款=储备增加额(四)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1. 开放下国民收入核算:Y=C+I+G+(X-M)2. 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X-M=I, X-M=S-I, X-M=I=S-I。
ff实用文档3. GNP=GDP+NFP(五)中国国际收支当前特征大量经常项目顺差、大量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外汇储备年年上升第二章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名词解释:1.外汇: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各种资产的总称。
2.直接标价法3.即期交易4.远期交易5.套汇6.套利7.外汇期货8.外汇期权重点内容:一、汇率的标价直接标价法:外国1:x本国间接标价法:本国1:x外国二、汇率的种类从银行操作的角度,分为买入、卖出、中间和现钞汇率。
(买入价/卖出价,前小后大,主体为银行)按制定方法不同,分为基本和套算汇率。
按汇率制度不同,分为固定和浮动汇率。
按汇兑方式不同,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汇率。
按交割时间不同,分为即期和远期汇率。
(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反之贴水)(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三、外汇市场参与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客户、中央银行四、外汇交易(一)即期外汇交易1.(现汇交易):外汇买卖成交以后,交易双方于当天或两个交易日内办理交割手续的一种交易行为。
实用文档2.交割日的确定3.作用:满足即期支付需求、保值、投机(二)远期外汇交易1.(期汇交易):买卖双方(其中至少一方是银行)成交后,不立即进行交割,而是在未来某个约定日期(至少是成交后第三个营业日以后)进行交割的一种交易方式。
2.价格、数量、交割期限固定3.起息日、交割日的确定4.功能:保值避险、投机(三)套汇(两点、三角套汇)(四)套利(抵补、不抵补套利)(五)外汇期货交易功能:套期保值、投机第三章汇率决定理论名词解释:1.一价定律2.购买力平价3.抵补套利平价4.不抵补套利平价5.国际费雪效应重点内容:一、汇率决定基础(一)金本位制度1. 汇率决定基础:铸币平价(两国单位铸币含金量之比)2. 汇率波动界限:输出点:铸币平价+黄金运费;输入点:铸币平价-黄金运费(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 汇率决定基础:黄金平价2. 汇率波动界限:法定含金量比值的±1%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利率差异、财政收支状况、心理预期、政府干预、政治突发事件实用文档三、购买力平价理论P=eP* (一)一价定律:同一商品(可贸易品)应同一价格,(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基础条件)(二)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货币在国内外购买力相等时的汇率,是两国货币间的真正平价汇率。
:某一时点汇率水平决定的基础绝对PPP1./本国贸易品加权平均价格外国贸易品加权平均价格e= PPP:某一时段汇率变动取决于通胀预期因素。
2. 相对*)/(1+πe1/e0=(1+π)*)])]/[1+E(πE(e1)/e0=[1+E(π*)] π[E(π)- E()- E(ππ*)]/[1+E(π*)]≈E(?e)=[1+E(π)]/[1+E(π*)]-1=[E(p*/p ×实际汇率q1=e13. 四、利率平价理论(一)抵补套利平价个假定1. 4 本币去外国套利2.i-i* =(f1-e0)/e0=(i-i*)/(1+i*)≈ρ均衡条件:1+i=(1+i*)F/e0, t,T 3. 外币在本国套利* =(1+r)e0/F均很条件:1+r t,T(二)不抵补套利平价i-i* ≈E(?e)=[E(e1)-e0]/e01+i 均衡条件:()/(1+i*)=E(e1)/e0,五、费雪效应)r )+E(ππ)[1+E()]-1=r+E(π(i=1+r) i=r+E(π简化:汇率决定理论(下)第四章名词解释:黏性价格1. 汇率超调2.重点内容:弹性价格论实用文档货币分析法黏性价格论资本市场论资产组合分析法一、货币分析法)(一)弹性价格货币模型(Frenkel 1976βαMd=MsiM/p=kY,d lnMs*)-)+(lnMsβ(lne=α(lny*-lny)+lni*-lni (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二、资产组合分析法3个假定(一)(二)汇率变化第五章开放条件下的外部均衡名词解释:1. 国际收支均衡重点内容:一、外部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铸币流动机制(一)价格(二)调节理论:X-ePB=PM)1.弹性论(MX国际收支状况保持不变=1马歇尔-勒纳条件:进出口弹性之和进出口弹性之和>1 国际收支因本币贬值而改善<1 进出口弹性之和国际收支因本币贬值而趋于恶化实用文档2.乘数论(△B=△X-△M=△X-m△Y=(1-c-i)/(1-c-i+m)△X))000①乘数模型:C=C+cY0I=I+iY 0M=M+mY 0Y=C+I+X-M+G01②收入乘数:)GM????I?X???Y?(?C?00001?c?i?m③自主性出口与外部均衡④财政活动与外部均衡3.吸收论(△B=(1-c)△Y+d)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1)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资源配置效应2)货币贬值的支出效应:现金余额效应货币再分配效应货币错觉效应4.货币论(国际收支失衡归因于货币供求失衡)第六章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名词解释:1.米德冲突2.支出变更政策3.指出转换政策4.直接管制政策5.丁伯根法则6.蒙代尔分配法则7.蒙代尔-弗莱明法则实用文档8.斯旺曲线重点内容: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内部均衡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外部均衡目标: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内部与外部均衡相互协调、相互冲突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一)国际收支调节政策:需求调节政策、供给调节政策、资金融通政策三、内外均衡政策冲突(一)米德冲突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通常为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二)斯旺模型(Y-A=X-M)四、内外均衡冲突的调整原则(一)丁伯根原则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二)蒙代尔有效市场分类如果每一个政策工具被合理指派给一个政策目标,并且在该政策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最优指派原则五、内外均衡政策搭配(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实用文档第七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名词解释: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重点内容:一、三元悖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货币政策独立二、IS-LM-BP模型(一)IS曲线Y=C+I+G+X-eMY=D(Y,i,e)+X(e)(二)LM曲线M=L(Y,i)(三)BP曲线国际收支平衡X(e)—eM(Y,i)+KA(i)=0斜率与资本流动对利率的敏感性有关,越敏感,越平坦。
三、内外均衡和均衡的稳定性(三个假设)四、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一)资本完全流动(有效)实用文档BP:i=i*(二)资本完全不流动(无效)BP:X(e)—eM(Y)=0(三)资本不完全流动(有一定效果)1.流动程度较高2.流动程度较低五、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无效)(一)资本完全流动(二)资本完全不流动(三)资本不完全流动六、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一)资本完全流动(无效)(二)资本完全不流动(有效)(三)资本不完全流动(有效)1. 流动程度较高2.流动程度较低七、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有效)(一)资本完全流动(二)完全不流动(三)不完全流动第八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汇率政策名词解释:1. 汇率制度2. 国际结算重点内容:一、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一)国际收支: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服务、转移支付)、资本流动、外汇储备(二)国内经济:国内物价、国内收入和就业(三)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储备货币二、汇率制度(波动剧烈和频繁程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制度实用文档三、汇率制度类型:无独立法定货币、货币局制度、传统的钉住、钉住水平汇率带、爬行钉住、爬行带内浮动、独立浮动四、固定、浮动汇率制优缺点五、影响汇率制度选择因素:经济规模、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开放程度、通货膨胀率六、外汇市场干预(一)目的:防止汇率在短期内过分波动避免汇率水平在中长期内失调进行政策搭配调节内外经济的需求增加外汇储备等其他目的(二)类型:干预手段划分:直接、间接干预(三)效力:干预的资产调整效应:通过外汇市场改变资产数量结构,对汇率影响。
一般认为非冲销式干预有效,冲销式干预效果有限或无效。
(四)基于货币模型:非冲销式干预:e=P-P*=α(y-y*)+β(i-i*)+(Ms-Ms*)冲销式干预:外汇市场上买进外币、卖出本币(五)基于资产组合模型:冲销干预:本国债券增加,BB右移,本币贬值非冲销干预:MM左移,本币贬值,力度更大第九章外汇管制与货币自由兑换名词解释:1.外汇管制2.外汇黑市3.寻租4.货币自由兑换重点内容:一、外汇管制(一)内容:1.对外汇资金收入与运用:贸易外汇(出口外汇收入、进口外汇支出)、非贸易外汇、资本流动实用文档2.对黄金、现钞流动3.对汇率:汇率制度、水平、种类(单一汇率制、双重汇率制、多重汇率制)管制(二)收益:促进和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和维护涉外经济安全保护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三)成本:不利于国际经济交往、影响国内经济长远发展、增加市场成本且滋生腐败二、货币自由兑换(一)层次:内部可兑换、局部兑换、完全兑换(二)效应:经常项目下、资本项目下(三)前提:7个前提三、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外汇管理体制第十章国际贮备政策名词解释:1.国际储备(官方储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