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的指南设计说明
特殊人群运动处方-心血管疾病
【特殊人群运动处方】-----心血管疾病自<ACSM运动保健处方>◆运动益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广泛筛查和转诊不应该被误解这些人运动无益,或不推荐这些患者(对具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进行运动。
美国心脏协会特别强调,对于动脉粥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和具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运动是有价值的治疗策略。
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在美国运动医学会认证的情况下发表了声明:”用大肌群进行规律运动如步行、骑车和游泳可以调整心血管功能,表现为运动能力、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增加,习惯性体力活动也可以预防冠心病发生,减少冠心病患者的症状。
“他们进一步阐述: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冠心病和减少动脉粥硬化危险因素。
因此,尽管必须仔细筛查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但鼓励这些患者建立良好的积极运动生活方式十分重要。
根据患者病情及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运动方案应该做相应调整。
此外,现有证据显示运动对预防心血管病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心脏协会强烈推荐运动作为治疗心血管病的方法之一。
运动对动脉粥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在讨论心血管病患者运动或用运动治疗心血管病时,必须再次强调工作在急性高危心血管病治疗领域的临床医生,对心血管病患者做高水平运动试验和对心脏外科手术后住院病患者做运动试验的医生必须在这个领域进行过专业训练。
本内容关于低风险分层患者或者从心脏外科出院患者如何进行运动试验和训练的。
如果对高风险患者如何进行试验和训练感兴趣,我们向您推荐《运动试验与处方指南》第8版中第9章和美国心脏协会《运动试验与运动训练标准》:美国心脏协会健康从业人员声明。
◆危险分层我们强调了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和医生筛查的重要性。
评估的基本目地是鉴别心血管病史、症状和危险因素。
如果有心血管病史、阳性症状,或者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就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并推荐对运动处方进行调整。
运动试验和评估进一步将这些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心血管病患者运动相关危险高强度体力活动可以急剧地增加冠心病或隐匿性冠心病患者猝死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而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是成人运动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约为健康男性成人每年劳力性死亡的1/18 000~1/15 000。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设计
第八章健康人群及特殊情况下的运动处方第一节妊娠一、运动测试除非医疗需要,孕妇不应该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测试。
如果获准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测试,则测试必须在医务监督下进行。
次极量运动负荷测试(如<75%储备心率[HRR]可用于预测最大摄氧量(VO2max),以制定更精确的运动处方。
若孕妇在妊娠前是静坐步动者或有某些医学问题,在参加一项运动项目前应获得医生时许可。
二、运动处方通常依据普通成年人群的运动处方向孕妇推荐。
然而根据孕妇的症状、不适、妊娠中的运动能力以及妊娠过程中运动的禁忌证来监测和调节运动处方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次,最好每天1次。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0%~60%的储备摄氧量[VO2R]。
由于妊娠过程中的心率不稳定,可以通过主观疲劳程度评定法(RPE) (6~20分级法中12~14分)或“谈话测试”(在活动中可以保持交谈状态)来监测运动强度。
根据孕妇的年龄可设定中等强度运动时的心率范围。
年龄(岁)心率范围(次/分)<20 140-15520~29 135~l5030-39 130~145>40 125~140运动持续时间:每天至少15分钟,逐渐增加至每天至少累计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
运动方式:大肌群动力性、有节奏的体力活动,如步行或骑车。
三、注意事项●有静坐少动生活史或医学问题的孕妇应逐渐增加活动以达到上述推荐水平。
●有病态肥胖、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压的孕妇开始一项运动项目之前应咨询医生,并由医生根据她们的医学状态、症状和功能能力对运动处方进行调整。
●孕妇应该避免可能导致身体失衡或引起母亲或胎儿损伤的接触性运动或活动,应避免的运动或活动有足球、篮球、冰球、骑马及较大强度的持拍运动。
●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应终止运动:阴道出血、运动前呼吸困难、眩晕、头痛、胸痛、乏力、小腿疼痛或水肿、早产、胎动减少、羊水、漏出。
如果发生小腿疼痛或水肿,应排除血栓性静脉炎。
●孕妇在妊娠前三个月应避免仰卧位的运动,确保没有发生静脉回流受阻。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
第八章健康人群及特殊情况下的运动处方第一节妊娠一、二、运动测试>40125~140运动持续时间:每天至少15分钟,逐渐增加至每天至少累计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
运动方式:大肌群动力性、有节奏的体力活动,如步行或骑车。
三、注意事项●有静坐少动生活史或医学问题的孕妇应逐渐增加活动以达到上述推荐水平。
●有病态肥胖、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压的孕妇开始一项运动项目之前应咨询医生,并由医生根据她们的医学状态、症状和功能能力对运动处方进行调整。
●孕妇应该避免可能导致身体失衡或引起母亲或胎儿损伤的接触性运动或活动,应避免的运动或活动有足球、篮球、冰球、骑马及较大强度的持拍运动。
●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应终止运动:阴道出血、运动前呼吸困难、眩晕、头痛、胸痛、乏力、小腿疼痛或水肿、早产、胎动减少、羊水、漏出。
如果发生小腿疼痛或水肿,应排除血栓性静脉炎。
●孕妇在妊娠前三个月应避免仰卧位的运动,确保没有发生静脉回流受阻。
次)直至●测试应同时包含运动平板和功率车记功计两种方法。
运动平板可以测出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功率车记功计测试受伤风险较低,但需要对不同个体作出正确尺寸的调整。
●相比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在智力和心理上发育还不成熟,测试中需要有经验的测试人员给予额外的鼓励和积极的支持。
此外,健康/体适能测试应和临床实验测试分别实施。
在这种试验测试类型下,体适能项目测试场地可被用于评价青年人健康相关体适能组成。
以下儿童和青少年运动处方指南列出r用最少的体力活动来获得多种健康相关体适能的方案。
频率:每周至少3~4天,最好每日运动。
强度:中等强度(显着增加呼吸、排汗和心率的体力活动)到较高强度(急剧增加呼吸、排汗和心率的体力活动)。
时间: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天,较高强度30分钟/天,累积运动时问每天60分钟。
项目:有多种有趣并适合儿童或青少年成长的活动,如散步、玩游戏、跳舞、跑步、运动和肌肉相对耗氧量VO[ml/(kg·min)]较低2心率较低心排出量较低每搏排出量较低收缩压较低呼吸频率较低潮气量较低每分钟通气量(VE)较低呼吸变换率(RER)较低第三节老年人一、二、者,大MET化。
水平抗阻训练对短跑运动员速度表现影响研究
水平抗阻训练对短跑运动员速度表现影响研究谭 毅1 申 晨2水平抗阻训练的主要训练方式有臀冲、壶铃摆动。
臀冲训练逐渐得到普及并变得流行。
对16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为期8周的水平方向抗阻干预训练, 并对干预训练前后运动员相关测试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测前和侧后数据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提示:通过干预训练,臀冲训练冲能够引起股四头肌和伸髋肌的肌电反应,增强运动的稳定性,促使加快运动员在下肢伸髋速度,可以提升大学生短跑运动员速度表现。
抗阻训练是一种常见的体能训练方式,而对于短跑运动员,抗阻训练是获取更好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重要保证。
水平抗阻训练是抗阻训练的一种,有研究表明该训练作为提升运动运动表现的手段逐渐变得流行。
本研究通过水平负荷加载形式训练,了解臀冲训练(Hip Thrust)引起的运动表现变化关系,为相关训练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开展实验形成研究结果,有利于科学指导训练实践,优化训练方案设计,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1 概念界定抗阻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也常被称为力量训练(Strength Training), 通常指身体克服阻力以达到肌肉增长和力量增加的过程。
在训练过程中,达到增强肌肉力量、诱导肌肥大、提升无氧耐力的目的。
水平抗阻训练(Horizontally Loaded Movement)是指水平或前后负荷方式的抗阻训练。
常见的训练方式有臀冲、壶铃摆动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田径校队运动员16名,其中男10名,女6名分别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试验研究。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通过中文和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PubMed、EBSCO数据库进行检索,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适当的筛选并深入阅读、分析和归纳,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实验法2.2.2.1 实验对象有效受试者为16名,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人(5男,3女),对照组8人(5男,3女)。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项目分布特征与干预研究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项目分布特征与干预研究史宏雨1陈丽娜1,2*董亚丽1(1.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茂名525000;2.菲律宾亚当森大学菲律宾马尼拉999005)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项目分布特征及立定跳远项目的干预进行研究。
并探究不同教学方案对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以找出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为今后的大学体质健康测试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方案,服务于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不及格项目 分布特征 干预研究中图分类号:G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33-0190-04如今,大学体质健康测试中普遍存在着一些未达标的问题。
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立定跳远成绩属于常见的不及格项目。
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项目的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相应的干预措施。
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提供指导方向[1]。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6—2020年)》强调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2]。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地方,它要求各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课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质健康[3]。
少年强则国强,年轻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和精神状态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
以上政策方针都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提供了指导和支持,鼓励高校加强体育锻炼和相关健康教育,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ACSM标准|灵敏性体能测试方法
ACSM标准|灵敏性体能测试方法灵敏性测试评估运动员的快速加速、减速、各方向动作(前后侧向)中身体控制的能力,测试需要标志筒和码表,以及胶带和皮尺用于测量及标记,与冲刺测试相同,应使用同一教练或计时员来以保持一致性与减少人为误差。
敏捷性测试有许多类,在此讨论T形测试、六边形测试、20码折返测试、三点折返测试、Edgren侧滑步测试和Davies测试。
T-Test· 需要四个标志筒及码表,三个标志筒以间距5码摆成直线,第四个标志筒置于距直线中心10码位置,呈“T”形;· 适度热身后,运动员由第四标志筒出发向前冲刺10码,再向左横向滑步5码到标志筒,再转回向右横向滑步10码到对侧标志筒,再转回向左横向滑步5码到中间标志筒,最后后退跑回第四标志筒。
整个过程中运动员身体面向前方、不允许出现交叉步、到达每个变向点必须以手触标志筒;· 运动员听发令声起跑并开始计时,完成后退跑全程过标志筒时停止。
男子少于9.5秒、女子少于10.5 秒为优秀,男子9.5~10.5秒、女子10.5~11.5秒为良好,男子10.5~11.5秒、女子11.5~12.5秒为及格。
六边形测试· 需要胶带、皮尺、及码表,以胶带标记边长为24英寸、120°内角的六边形[19];· 适度热身后,运动员由六边形中心点听发令声开始双足跳出边线,向前开始以顺时针顺序完成六条边,共完成3轮总计跳18次后回到中心点结束(图18.14);· 脚踩线、失去平衡、或多余步伐均为失败须重新测试,共测试3次取最好成绩;· 此测试常模尚不够完整。
研究显示运动员:男子约12.3秒,女子约12.9~13.2秒;大学生:男子约14.2秒,女子14.3秒[26,30]。
20码折返测试· 此测试可在间距5码平行线的美式足球场进行,码表计时;· 运动员以3点触地姿势跨在中间线预备,听发令声后冲刺5码到左侧线,然后转回冲刺10码到远端右侧线,再转回冲刺5码到中间线 (图18.15),脚必须触线,通过中间线后停止计时。
【第三章】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运动处方的发展与运动康复疗法和运动机能评定的发展是密 不可分的,机能评定和体能测试是执行和实施运动处方的基础。 目前,运动处方已经从单一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到了针对多种 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运动 处方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在研究的广度上趋向多 学科、综合性的应用与推广;在深度上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 对运动处方的各要素(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周期等) 进行研究,如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最新技术和方法,从 更深层次去探讨运动处方健身的机理;应用基因技术等,研究 运动对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退 化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如何使运动处方产 生最大的益处,同时降低运动的风险等问题。此外,运动处方 在应用和发展中还呈现如下趋势。
中国对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起步较晚,1980年哈尔 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运动医学科开设了“运动处方咨询门 诊”,较早地把运动处方运用到医疗保健实践:1988年北京体 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杨静宜的《体疗康复》一书,系统地阐述 了医疗体育的康复原理;1993年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 行了刘纪清、李国兰编著的(实用运动处方),详细地介绍了 制订运动处方的方法和程序;1993年任健生在《心血管运动生 理与运动处方》中对心血管的研究与运动处方领域的进展进行 了探讨;2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杨静宜的《运动处方》 一书,作为高等学校教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运动处方的基 本理论和制订方法;2010年人民卫生出版是出版了王正珍翻译 的《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8版),全面介绍了 美国在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了领域的研究进展、我国的医学院 校、医院和体育学院等在运动处方的标究、实践和人才培养方 面,也都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运动分析与处方指导
两个因素:强度 、时间
3MET
有效运动: 强度3—6MET之间(两条蓝线之间) ; 并且连续运动6分钟以上;
MET 的定义:
•
每公斤体重,从事一分钟活动,消耗 3.5ml的氧,其活动强度称为1MET,即 1MET=3.5ml O2/kg/ 分。 1梅脱(静息坐位时的代谢水平)=3.5mlO2 /公斤/分=0.0167千卡/公斤/分
运 动 处 方
依据:此患者有运动规律,上周平均运动量为 312kcal,运动感觉正常, 根据指导方案, (在此基础上,每天增加30分钟运动,增加约 139千卡运动量) 确定处方: 建议运动量: 450kcal 有效运动量: 200kcal
运动方式: 运动频率: 运动时间:
散步 2次/日 60分钟,每次30分钟
完成的肌肉工作量。
运动量是运动处方的核心,运动时必须掌握 好运动量,使生理负担量适合于自己的实际情况, 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确定依据:
• • •
根据上周实际运动量(机器监测到) 的平均值; 参考运动时的自我感觉; 结合患者体质和病情;
注意事项:
对于无任何运动习惯的患者,医生在第1次 制定建议运动量时,可在上周实际运动量的 基础上,增加该患者公斤体重的1-2倍; 如果有运动规律或指导后建立运动规律后, 医生即可判断出该患者运动时间与运动量的 关系,结合病情指导后,制定建议运动量。
制定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制定原则
因人而异, 自监自控,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负荷适宜 持之以恒
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
依据: 健康状况、体力基础、技术水平、
年龄、性别、心理素质.
•
确定:
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南英语
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南英语In the world of fitness and exercise,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guidelines serve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scientific and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These guidelines are continually updated to reflect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findings, ensuring that individuals can achieve optimal health and fitness outcomes through structured and safe exercise programs.The ACSM guidelines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the frequency, intensity, duration, and type of exercise required for various health outcomes. Whether you are aiming to lose weight, improve cardiovascular health, or simply maintain good overall health, the ACSM guidelines provide a roadmap to successful exercise programming.One of the key principles emphasized by the ACSM is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ized exercise programming. Everyone's fitness level, health status, and goals are unique, and the guidelines recognize that a one-size-fits-all approach is not effective. Instead, they recommend that individuals work with qualified health and fitness professionals todevelop a customized exercise plan that meets theirspecific needs.The guidelines als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progressive overload in exercise programming. Thisprinciple involves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duration, or frequency of exercise over time to challenge the body and stimulate adaptive changes. By gradually pushing the body out of its comfort zone, individuals can achieve greater fitness gains and improved health outcomes. In addition to personalized programming and progressive overload, the ACSM guidelines also address the role of warm-up and cool-down in exercise. These important components help to prepare the body for exercise and promote recovery post-exercise, reducing the risk of injury and improving overall exercise performance.The ACSM guidelines also include recommendations for special populations, such as older adults,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s, and those who are overweight or obese. These recommendations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ensuring that these individuals can safely and effectivelyparticipate in exercise programs that are tailored to their unique needs and challenges.The influence of the ACSM guidelines extends beyond the fitness industry, shaping public health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worldwide. Their recommendations are often referenced by governments, health organizations,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as the foundation for evidence-based exercise advice.In conclusion,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guideline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scientific exercise programming. They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individual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to develop safe, effective, and personalized exercise plans that lead to improved health and fitness outcomes. By following these guidelines, we can embark on a journey of optimal health and well-being through the power of structured andscientific exercise.**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南:科学运动的黄金标准**在健身和运动领域,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指南被视为科学和基于证据建议的黄金标准。
心肺耐力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的评定指标
心肺耐力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的评定指标1. 引言1.1 概述心肺耐力运动是一种重要的健康促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个体的身体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与控制。
通过心肺耐力运动,可以增加心血管系统适应性、提高身体机能水平以及改善身体代谢功能,从而对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运动强度的评定成为合理设计并有效推行心肺耐力运动处方的关键因素。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心肺耐力运动的意义、运动强度及其评定方法以及心肺耐力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与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将介绍心肺耐力运动的意义,包括对健康的益处以及对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生理适应性方面的影响。
随后将详细描述相对运动强度指标和绝对运动强度指标,并探讨心率和VO2max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将阐述设计心肺耐力运动处方所需考虑的客观评估以及主观感受方面的因素。
最后,将讨论个体差异与特殊群体在心肺耐力运动处方制定中的重要性,并总结运动强度评定的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心肺耐力运动处方中的运动强度评定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探索其理论依据和相关应用。
通过分析各类运动强度评定方法以及相对和绝对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和个性化推行心肺耐力运动处方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考虑到个体差异和特殊群体,我们还将提供相关建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并展望未来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2. 心肺耐力运动的意义2.1 健康益处心肺耐力运动对个体的健康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益处。
通过参与心肺耐力运动,人体可以提高自身的氧耗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此外,心肺耐力运动还可以帮助人们维持适宜的体重和身体成分比例,并降低患上一系列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高血压、中风、2型糖尿病等。
2.2 心血管系统适应性心肺耐力运动有助于改善和强化心血管系统。
长期参与适度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使心肌变得更加结实和灵活,促进冠状动脉扩张,增加新生小血管的形成。
这样一来,在休息状态下,每搏输出量增加,静态工作不再危及到左室功能;同时,在体力活动中也能更好地向各组织器官供应足够氧气和营养物质,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肥胖病患者运动治疗课件:运动处方方案与操作技巧》
运动对于减轻肥胖病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课件提供了完整 的运动处方方案和操作技巧,辅助患者采取有效的运动治疗措施。
研究背景和动机
1 流行病学状况
2 运动处方的发展历程
肥胖病已成为世界上影响健 康的头号公害之一,世界卫 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已超过全球 10 亿成年人口患 上肥胖病。
3
运动后的饮食补充
运动后的身体需要有充足的能量来进行恢复和修复,在饮食和水分方面要适当补充。
案例分析
个案信息
性别:女 年龄:45岁 身高:162cm 体重:85kg
运动处方
每周运动3-5次,单次时间20-40分钟,为期12周。 建议采用游泳、快走、慢跑、器械锻炼、瑜伽等运 动。每周至少一次综合性运动,如运动团体等。注 意休息和营养摄入。
原因
• 饮食 • 缺乏锻炼 • 遗传 • 代谢异常
危害
• 降低生命质量 • 减少寿命 • 增加医疗开支
运动处方原则
个体化
以个体状况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健康水平和安全性 因素制定运动处方。
循序渐进
根据个体状况制订小目标,逐步推进。不要过分强 调短期效果,长期坚持才是关键。
具体明确
明确指导运动的频率、强度、时间、种类和进度, 以达到预期效果。
情况描述
患者在上班期间缺乏适当的运动,饮食不规律,身 体逐渐发胖。最近体检发现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治疗效果
经过12周的运动处方方案,患者体重下降5.2kg,体 重指数下降2.03。血压、血脂值得到了有效控制,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健康运动处方是由美国运动 医学协会(ACSM)于 1996 年推出,旨在针对个体不同 情况推荐不同的运动方式和 运动量。
循环抗阻运动干预老年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体质健康状况
循环抗阻运动干预老年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体质健康状况作者:郭振田宇曹立全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12期摘要:本研究对年龄为60-69岁的2型糖尿病男性受试者的进行为期12周的循环抗阻运动干预,选取BMI、身体围度、身体成分等指标进行前后对比分析观察运动干预对其体质健康的影响。
研究结论为循环抗阻运动干预明显促进改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以及体质健康状况。
按照本实验设计的科学运动方案进行持续性的运动锻炼,极大的有利于提升老年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前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逐渐步入老年阶段,身体的各项指标都会有十分显著的变化。
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身体代谢速度减慢,肌肉萎缩,生理衰老,各种器官功能衰退[1-2]。
而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微血管病变,多累及肾脏、心肌、神经等组织器官,体质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更需注意[3]。
近年来,力量训练对体质改善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到重视。
ADA和ACSM在糖尿病最新指南中推荐:糖尿病患者除有氧运动锻炼外,应参加中等至高强度的抗阻训练[4]。
有专家在体育锻炼项目与体质状况关联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参加肌肉力量练习的人达到体质综合评价优秀的百分比最高[5]。
由此可见肌肉力量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而改善体质是糖尿病康复的一个关键点。
在阻力训练中,多次重复中、低负荷的练习称为循环阻力运动(Circuit Resistance Training,CRT)[6],在卫计委新修订的中国膳食营养指南推荐老年人每周进行≥3次循环抗阻运动[7]。
以往的循环抗阻运动主要应用于中青年人群中,在老年糖尿病人群应用较少。
为此,本研究将针对老年糖尿病人群特点建立循环抗阻运动处方,并观察循环抗阻运动执行前后受试者的身体机能,观察肌力和功能的变化,观察干预后体质健康状况。
本实验将开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循环抗阻运动处方,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康复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招募40名男性经三甲医院正式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受试者,年龄为60-69岁,病程在5至10年之间,均无运动禁忌症,所有志愿者均口服降糖药,但均未使用过磺脲类药物及胰岛素。
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41·
《体育学研究》2021 年(第 35 卷)第 3 期
越低?也不尽然。研究显示[7],当身体活动量达到 75 MET-h,即达到 WHO 最小推荐量(150 min/ 周)的 10 倍时,会出现死亡风险上升的情况。
身体活动水平与久坐行为与健康的关联。久坐 行为(Sedentary behavior)是指每天静坐少动的时间 ≥ 8 h,或者超过觉醒状态时间的 55%(NIH)。静坐 少动(Sedentary)是指任何觉醒状态下坐着、斜倚或 躺着,能量消耗≤ 1.5 METs 的状态。包括自我报告 的坐姿时间(休闲时间、职业时间和总时间)、看电视 或屏幕时间,以及由评估身体活动或姿势的设备测 量获得的低体力水平活动状态,大多数办公室工作、 开车、坐着看电视等都属于静坐少动状态。《2018 美国身体活动指南科学证据报告》静坐少动的时间 与成年人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之 间有很强的关系,减少久坐少动行为会给每个人带 来巨大的好处。1994 年,WHO 指出静坐少动的生 活方式是当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一独立危险因 素,进一步研究发现,久坐行为所带来的代谢问题和 长期健康影响与身体活动水平有关,与久坐行为相 关的风险取决于所进行的中等到较大强度身体活动 的量,增加身体活动水平可以减少久坐行为带来的 危害。2020 年,《WHO 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指南》 强调,无论是成年人、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还是 残疾人,有久坐行为者其身体活动水平应达到 WHO 的推荐量,即每周进行 150 ~ 300 min 中等强度的身 体活动,以减少久坐行为对健康的危害。保持适宜 的运动量,努力达到和保持 WHO 的身体活动推荐 量,减少静坐少动时间是促进健康、防治慢性疾病、 预防运动伤病的重要策略。
ACSM-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
●由于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成熟,应当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运动。 ●超重或身体不灵活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不能保证每天运动 60 分钟,因此,要通过增加体力活动 的频率和时间来达到这个目标。
运动方式:大肌群动力性、有节奏的体力活动,如步行或骑车。
三、注意事项
●有静坐少动生活史或医学问题的孕妇应逐渐增加活动以达到上述推荐水平。 ●有病态肥胖、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压的孕妇开始一项运动项目之前应咨询医生,并由医生根据她 们的医学状态、症状和功能能力对运动处方进行调整。
●孕妇应该避免可能导致身体失衡或引起母亲或胎儿损伤的接触性运动或活动,应避免的运动或 活动有足球、篮球、冰球、骑马及较大强度的持拍运动。
第八章 健康人群及特殊情况下的运动处方
第一节 妊娠
一、 运动测试
除非医疗需要,孕妇不应该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测试。如果获准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测试,则测试必
须在医务监督下进行。次极量运动负荷测试(如<75%储备心率[HRR]可用于预测最大摄氧量(VO2max), 以制定更精确的运动处方。若孕妇在妊娠前是静坐步动者或有某些医学问题,在参加一项运动项目前应
获得医生时许可。
二、 运动处方
通常依据普通成年人群的运动处方向孕妇推荐。然而根据孕妇的症状、不适、妊娠中的运动能力
以及妊娠过程中运动的禁忌证来监测和调节运动处方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 3 次,最好每天 1 次。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0%~60%的储备摄氧量[VO2R]。 由于妊娠过程中的心率不稳定,可以通过主观疲劳程度评定法(RPE) (6~20 分级法中 12~14 分)
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3
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31.1 推广运动处方有利于健康中国建设运动处方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实、有效保障全民健身、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的重要抓手。
运动处方技术能够有效防治慢病和运动损伤。
全球体力活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体力活动不足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的《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和202年发布的《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均指出,任何人,不论年龄、性别或身体状况,规律运动都是有益的。
运动是良医,经常运动不仅有助于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癌症、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多种慢病的风险,还能舒缓神经紧张、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心理健康。
当然,适量运动是有益的,运动不当和运动过量也会带来伤害,比如运动中的心血管事件和运动损伤的风险。
通过降低慢病发生率,减少医疗花费,优化医保基金使用,运动处方能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
实施运动处方还将大大提升全体国民的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有利于戒除不良嗜好,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进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实施运动处方将会提升主动健康、运动康复、健康促进等产业需求。
总之,推广运动处方可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运动处方体现了功能至上的医学理念功能至上的医学理念是指在治疗方案设计和选择时,以治疗后的功能为导向,追求组织损伤最小化、治疗效果最大化、生物力学最合理、组织愈合最理想、治疗耗时最短、康复过程最快,以使患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为目标。
运动处方技术调整或提升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关节柔韧性、核心稳定性等,改善和恢复病患者的运动能力,保持和提升常人的运动功能;运动处方不仅重视运动各要素的数量,更注重运动质量和运动功能,充分发挥主动运动、主动健康、提升整体功能的优势,实现“运动处方功能化”。
运动处方体现主动健康和功能至上的医学理念,改变人们过度依赖药物和手术等医疗干预、忽视人体主动修复能力的错误习惯,养成运动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ACSM科学健身】ACSM关于高血压与运动(D篇)
【ACSM科学健身】ACSM关于高血压与运动(D篇)ACSM科学健身ACSM关于高血压与运动(D篇)↑神经体液适应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活动性(SNA)的提高是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有质量保障的观察结果(1)。
交感神经活动性及后续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的释放介导血管收缩并增加血管阻力。
中枢交感神经流出物或回圈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削弱了血管收缩并导致血压降低。
当前,通过微神经学对人的传出交感神经活动性直接记录不能令人信服地证明在血压正常的受试者运动训练后安静时中枢交感神经活动性降低(220-222)。
但是,尚缺乏高血压受试者的类似资料。
与血压正常者相比,一部分(182,99,174,175)而非全部(183,269)的高血压受试者的肌肉交感神经活动性升高。
因此,训练有可能降低高血压受试者的交感神经活动性。
此外,研究表明运动训练能加强对交感神经活动性的压力感受器控制(29,240,242),因而提出了一个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性的可能机制。
但是,微神经学研究仅局限于对骨骼肌或皮肤的神经活动,而对其他血管床(例如,肾脏和内脏的血管床),交感神经活动性的降低也可能发生。
虽然只是有限的证据支持训练后传出交感神经活动性降低,但是有报告训练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减少(134,178,193,258)。
Meredith等(178)发现耐力训练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降低与溢出的减少而非清除率的增加有关,提示交感神经活动性降低。
最近,Brown等(27)报告,在有轻微高血压的老年受试者,训练引起的血压降低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速度减弱有关。
突触部位较少的去甲肾上腺素将是一个促使运动后血管阻力降低的机制。
有趣的是,Meredith 等(178)报告总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溢出的减少主要是由于肾脏去甲肾上腺素溢出的减少(70%)。
然而,相关的肾血管阻力的降低不能完全解释运动训练降低血压的效应。
这些研究者提示其他与肾脏交感神经外流物抑制有关的效应可能对运动后血压降低很重要(例如,减少肾素释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健康人群及特殊情况下的运动处方第一节妊娠一、运动测试除非医疗需要,孕妇不应该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测试。
如果获准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测试,则测试必须在医务监督下进行。
次极量运动负荷测试(如<75%储备心率[HRR]可用于预测最大摄氧量(VO2max),以制定更精确的运动处方。
若孕妇在妊娠前是静坐步动者或有某些医学问题,在参加一项运动项目前应获得医生时许可。
二、运动处方通常依据普通成年人群的运动处方向孕妇推荐。
然而根据孕妇的症状、不适、妊娠中的运动能力以及妊娠过程中运动的禁忌证来监测和调节运动处方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次,最好每天1次。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0%~60%的储备摄氧量[VO2R]。
由于妊娠过程中的心率不稳定,可以通过主观疲劳程度评定法(RPE) (6~20分级法中12~14分)或“谈话测试”(在活动中可以保持交谈状态)来监测运动强度。
根据孕妇的年龄可设定中等强度运动时的心率围。
年龄(岁)心率围(次/分)<20 140-15520~29 135~l5030-39 130~145>40 125~140运动持续时间:每天至少15分钟,逐渐增加至每天至少累计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
运动方式:大肌群动力性、有节奏的体力活动,如步行或骑车。
三、注意事项●有静坐少动生活史或医学问题的孕妇应逐渐增加活动以达到上述推荐水平。
●有病态肥胖、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压的孕妇开始一项运动项目之前应咨询医生,并由医生根据她们的医学状态、症状和功能能力对运动处方进行调整。
●孕妇应该避免可能导致身体失衡或引起母亲或胎儿损伤的接触性运动或活动,应避免的运动或活动有足球、篮球、冰球、骑马及较大强度的持拍运动。
●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应终止运动:阴道出血、运动前呼吸困难、眩晕、头痛、胸痛、乏力、小腿疼痛或水肿、早产、胎动减少、羊水、漏出。
如果发生小腿疼痛或水肿,应排除血栓性静脉炎。
●孕妇在妊娠前三个月应避免仰卧位的运动,确保没有发生静脉回流受阻。
●孕妇在运动中应避免Valsalva动作。
●孕妇应该在热平衡环境中运动,并保持良好的水合,以避免热应激。
●在妊娠过程中,每天需要增加300kcal热能摄入,以维持代谢平衡。
因此,孕妇应额外增加能量摄人以满足妊娠和运动的需求。
●孕妇可以参加涉及主要肌群的力量练习,应采用多次重复的方式(如每组重复12~15次)直至中度疲劳点。
应避免等长肌肉练习、Valsalva动作以及妊娠前三个月仰卧位运动。
●产后健身运动可以在分娩后约4-6周开始。
典型的低能状态可能出现在产后的早期阶段,所以产妇应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水平直至达到妊娠前的体适能状态。
第二节儿童和少年一、运动测试通常成年人运动测试的标准也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但是,运动时的生理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此需注意以下事项:●运动潮试通常是为了临床或健康检查,除非青少年有健康问题,一般没有必要。
●运动测试计应当依据正在进行的测试以及儿童或青少年的功能能力制订。
●测试前儿童和青少年应熟悉测试计划及过程,以缓解压力,成功地完成测试。
●测试应同时包含运动平板和功率车记功计两种方法。
运动平板可以测出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功率车记功计测试受伤风险较低,但需要对不同个体作出正确尺寸的调整。
●相比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在智力和心理上发育还不成熟,测试中需要有经验的测试人员给予额外的鼓励和积极的支持。
此外,健康/体适能测试应和临床实验测试分别实施。
在这种试验测试类型下,体适能项目测试场地可被用于评价青年人健康相关体适能组成。
二、运动处方以下儿童和青少年运动处方指南列出r用最少的体力活动来获得多种健康相关体适能的方案。
频率:每周至少3~4天,最好每日运动。
强度:中等强度(显著增加呼吸、排汗和心率的体力活动)到较高强度(急剧增加呼吸、排汗和心率的体力活动)。
时间: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天,较高强度30分钟/天,累积运动时问每天60分钟。
项目:有多种有趣并适合儿童或青少年成长的活动,如散步、玩游戏、跳舞、跑步、运动和肌肉及骨骼力量练习。
三、注意事项●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安全地实施有指导和监督的抗阻训练。
一般成年人耐力训练的指导方针也适用于儿童。
每个动作应该重复8-15次,达到中度疲劳,且只有当儿童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预定的重复次数时,才可以增加阻力或负荷。
●由于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成熟,应当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运动。
●超重或身体不灵活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不能保证每天运动60分钟,因此,要通过增加体力活动的频率和时间来达到这个目标。
●对于有疾病或生理缺蹈的儿童和青少年,如气喘、糖尿病、肥胖、膀胱纤维化以及脑瘫者,应该根据他们的身体状态、症状及功能能力设定运动处方。
●应努力减少静坐少动的活动(如看电视、网上冲浪、玩视频游戏),并加强有益于终生体力活动和体适能的活动(散步、骑自行车)。
表8-2 与成人相比,儿童特有的生理反应绝对耗氧量VO2(L/min) 较低相对耗氧量VO2[ml/(kg·min)] 较低心率较低心排出量较低每搏排出量较低收缩压较低舒压较低呼吸频率较低潮气量较低每分钟通气量(VE) 较低呼吸变换率(RER)较低第三节老年人一、运动测试大多数老年人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之前没必要进行运动测试,对于表2.3定义的运动时具有各种中度风险的老年人来说,应当在开始大强度运动前做全面的医学检查及运动测试。
老年人运动测试可能在测试方案、方法和负荷量上有所不同。
下面将详细列出老年人运动测试时的注意事项:●起始负荷较低[如≤3代谢当量(MET)],对于工作能力较低者,负荷递增的幅度也要小(如0.5~1.0MET),最好的例子就是Naughton运动平板方案。
●对平衡能力差、神经肌肉西调能力不好、视力差、老年步态、体重负荷限制和(或)足部疾患者,使用功率车记功计可能比运动平板更好。
不过,局部肌肉酸痛可能会是功率车记功测试终止的原因之一。
●由于平衡能力下降,肌肉力量减小、神经肌肉协调能力差或害怕的原因,可能有必要在运动平板上安装扶手。
但是,利用扶手支撑纠正步态异常会降低根据运动持续时间和最大工作负荷推算最大MET能力的精确度。
●依据受试者的运动能力,运动平板负荷可以通过增加坡度而非速度进行调节。
●对很难适应运动器械者,可能需要延长起始阶段、重新启动测试或进行重复测试,还可以考虑间歇性测试方法。
●运动诱导的心律不齐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比其他年龄组的人群都要高。
●老年人使用处方药物治疗是很常见的,此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到运动中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老年人运动中心电图与年轻人(敏感性<50%,特异性>80%)相比,具有较高敏感性(约84%)、较低的特异性(约70%)。
与年轻人相比,假阳性结果的出现率较高,可能与左心室肥大发生率较高以及存在传导异常有关。
除了第五章提供的针对所有成年人列出的标准外,还没有一个更明确的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测试终止标准。
与年轻的成年人相比,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日益增多的心血管、代谢和运动系统的问题常导致运动测试提前终止。
此外,许多老年人在做最大强度运动测试时,摄大心率可能会超过预期值。
二、高龄人群运动测试高龄人群(年龄≥75岁)和行动不便的人大多数都有一种或者多种慢性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限制也越来越多。
前面所提到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这部分人群,这是因为:(1)运动测试可能会成为促进体力活动的障碍。
(2)一般在较高强度运动之前提倡进行运动测试,但是,这些高龄人群很少有人能够或喜欢参加较高强度运动,尤其在运动项目的开始阶段。
(3)很难区别老年人的中等和较高强度运动。
例如,中等强度的步行频率对于老年人,身体不适的成年人或有多种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可能就接近他运动能力的上限。
(4)至于老年人在运动中或运动测试的过程中造成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事件危险的增加,这一方面证据还不足。
以下的建议是针对高龄老年人群的。
●运动测试时,个人的以往病史投身体检查结果可以用来判定主要的运动禁忌证。
●无心血管疾病症状或疾病者,应该在没有太大风险的情况下,参加低强度(≤3MET)的运动。
三、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一般原则适合各个年龄老年人相应的运动适应能力及体适能成分提高百分比与年轻人群研究报告中的相当类似。
遗憾的是,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相比,老年人普遍存在功能能力低下、肌力不足以及体能低下等情况,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活独立性下降。
一个运动处方应该包括心肺功能、抗阻训练和柔韧性。
如果一个人常常容易摔倒或行走不便,还应当做些特殊运动,以提高健康体适能要素之外的能力,如平衡能力,灵活性和本体感觉能力。
而且,年龄不应该成为促进体力活动的障碍,因为无论任何年龄,都会获得明显改善。
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运动处方最大的不同就是制定相对运动强度。
对于健康成年人,中等至较大体力活动用与MET相关值来定义,中等强度MET值为3~6,较大强度运动MET>6。
而对于老年人,活动要相对于个人的体适能水平,用一个10分量表根据主观感觉费力情况进行评分,0分相当于坐姿用力程度费力,10分则相当于竭尽全力,中等强度运动分值为5分或6分,较大强度运动为7分或8分。
中等强度运动会引起心率和呼吸频率显著性增加,然而较大强度运动引起呼吸或心率的大幅度增加。
1.有氧运动为了促进和维持健康.老年人应当遵照如下运动处方进行有氧运动。
如果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而不能达到这些体力活动水平,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状况安排活动:频率: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3天较大强度运动,或每周3~5天中等强度运动与较大强度运动相结合。
强度:依据0~10分疲劳量表,5-6分为中等强度运动;7-8分为较大强度运动。
时间:中等强度,每天累计30~60分钟(60分钟效果更好),且保证每次至少10分钟,每局共l50~300分钟的运动或每天至少10~30分钟,每周共75~100分钟较大强度运动,或者是相当运动量的大中强度结合运动。
类型:任何类型的运动都不能对骨骼施加过大的压力;步行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
水上项目或周定功率自行车运动较那些限制耐量能力、需要承受自身体重的项目来说更具有优越性。
2.抗阻力运动频率:每周至少2天。
强度:在0- 10分量表中,采用中等(5~6分)到较大强度 (7-8分)之问的强度。
类型:渐进式负重运动项目或承受体重的软体操(对8 -10个大肌肉群进行训练,每组重复10~15次)、蹬爬楼梯练习或其他大肌肉群参与的力量训练。
3.柔韧性训练频率:每周至少2天。
强度:0~10分疲劳量表中]达到5~6分。
项目:任何保持或提高机体柔韧性的活动,其能够拉伸身体各大肌群,日为静力性拉伸优于振动性拉伸。
4. 针对容易摔倒或行动不使人群的平衡性练习平衡能力训练本没有被专门纳入运动处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