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里传》读后感

合集下载

关于作风问题(余秋里)

关于作风问题(余秋里)

关于作风问题(余秋里)2012-03-30 10:03 阅读(109)评论(0)作风问题,是个大问题。

培养作风实际上就是培养队伍的战斗力。

这几年,我们遵循毛主席关于作风方面的一系列教导和中央的历次指示,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结合石油工业的具体情况,树立“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作风。

现在看来,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说,对我们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毫无疑问,这个作风,我们要坚持下去,长年累月地抓下去。

从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作风,最核心的问题,在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要在一切工作中抓得很严,抓得很细,抓得准,抓得狠。

否则,好作风就不能形成。

我们有不少毛病就是出在这个问题上。

严,就是我们讲的“四严”,就是在一切工作上,不马虎,不凑合,严格要求。

严,是现代化企业的客观要求。

一个企业有了严的作风,工作就会井井有条,产品质量就好,做事情就有个规格。

反之,生产秩序就会不好,产品质量就差,问题就多。

严,就是做事认真,干就干得漂亮,决不凑合应付。

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什么事情认真去做,才能搞成,搞好。

大庆钻井取心少取一厘米,射孔误差一公分,资料差零点几都要重来,这样,工作就可靠,就信得过。

兰炼也是个严,在分析化验油品质量时,一点不合格都不轻易放过。

有了这样的好作风,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领导上不讲严字,那就会给工作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

严,就是对工作卡得非常紧,一点也不迁就,遇到问题毫不含糊,不让它滑过去。

毛主席曾经讲过,报纸上出一个错字,也要把它当作一件事情来认真对待,要开大会,讲上三次、五次,错误才能纠正。

我们搞工业,一个产品,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好的,但只差百分之零点几,就叫做全部不合格。

因此,更要一丝不苟。

在大庆,工程质量不好,就推倒重来;固井不好,套管就要拔出重来,而且要开上千人的大会,严肃地进行教育,这样狠抓,反复几次,事故就少了;有些事情搞不好,群众就不会让他通过。

【最新推荐】老三篇心得读后感-实用word文档 (2页)

【最新推荐】老三篇心得读后感-实用word文档 (2页)

【最新推荐】老三篇心得读后感-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老三篇心得读后感老三篇心得读后感大家好,今天由我做为生产部的代表和大家共同分享我读了《老三篇》以后的心得和体会。

《老三篇》为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分别是《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

这几篇著作饱含着毛泽东同志及我党最简明最基本的思想,虽然年代久远,但它的指导意义及鼓舞振奋人心的作用至今不容忽视的。

《愚公移山》,通过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艰苦奋斗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是弘扬了这种浩然之气,带领亿万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又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上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范。

《纪念白求恩》,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最高要求,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还是做一个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

《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一切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多少年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为人民服务应牢记在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心中。

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如果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就丧失了根基,什么事都干不成。

重温《老三篇》,首先给我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我们公司的宗旨及我们正在追求的东西和《老三篇》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

我们公司的宗旨是“为众人打造一个创业的平台,承载更多的幸福与梦想”,这里的众人我理解成人民群众,那个年代的人民群众特指无产阶级,而现在的我和台下的各位同仁,我想大多应都是无产者。

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公司,这不仅仅是为了一点物质的需求,肯定还有某种精神上的东西,在强烈的鼓舞着你,激励着你,支撑着你,让你选择留在这个平台上创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奠基者》观后心得体会[1]

《奠基者》观后心得体会[1]

撼人心魄扬人奋进——电视剧《奠基者》观后感刘秀梅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奠基者》讲述的是新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独臂将军余秋里临危受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数万会战大军,克服了无路、无粮、无房、天灾和人祸等重重困难,在松辽平原上开展了艰苦卓绝、历时三年的石油大会战,最终一举扭转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被动局面。

这确实是一部既有“主弦律”又有“收视率”的大戏,整部戏将我国当年石油会战的恢宏画卷,浓缩进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引人入胜,撼人心魄,扬人奋进。

当年的大庆石油会战,那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堪称中华民族的一篇壮丽史诗。

而发现的大庆油田,这一浸润着中华儿女无限期盼的名字,在当时新中国的大地上横空出世,从此,中国贫油的帽子彻底被甩进了太平洋,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汗水、热血、心智、生命昭告天下,我们完全有资格骄傲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时至今日,我的耳畔仍然回响着先辈们壮怀激烈的呐喊,激励着我们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

看了《奠基者》,看了大庆石油会战,所有人都会想起、谈起铁人王进喜,提起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也对那个激情岁月、昔日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形成的“三老四严”、“人拉肩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经典词语有了更生动、形象的理解,受到的震动、感动也深刻得多。

《奠基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渲染了一种中国精神,那就是“为国为民而忘我”的精神,作为一名石油人、作为一个塔里木人,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新形势下,不正需要继承这种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吗有了这种精神,塔里木石油事业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了这种精神,何愁中国石油的责任履行不好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何愁不能早日腾飞!余秋里、王进喜等老一辈石油人就是这种中国精神的脊梁!这也不正是开年大戏《奠基者》所要表现的主旋律吗观看电视剧《奠基者》有感质量检测中心宋宗君近段时间以来热播的电视机《奠基者》作为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特别是作为一名石油工作者,我更是由衷地感到自豪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央视奠基者观后感心得体会

央视奠基者观后感心得体会

央视奠基者观后感心得体会新中国诞生后当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

西方国家妄图用天然气"窒息红色中国"。

独臂将军余秋里于罗瑞卿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部长。

在川中会战失败之后,带领数万会战精兵克服克服了无路、无粮、无房,以及天灾人祸等重重困难,在松辽展开了艰苦卓绝、整整三年的石油大会战,一举扭转我国石油工业的被动局面。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情报部没有完成计划。

西欧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无能为力。

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征南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

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西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

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所,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偷袭。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糟。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

年轻的新中国周边更趋局势日趋紧张。

毛泽东、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

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

在成都研商的毛泽东,不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

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

党中央在庐山闭幕"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皮先卡的一些领导干部。

余秋里冒政治市场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

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

长征的故事-断臂英雄秋里读书心得

长征的故事-断臂英雄秋里读书心得

长征的故事-断臂英雄秋里读书心得今天我写完作业看了一本书,又是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了,书里面有很多关于战争时的故事。

书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断臂英雄余秋里这个故事,大家肯定都知道手臂断掉肯定特别疼,而且需要进行截肢对吧。

但是在长征那时候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因为需要拿枪,然而在战争中武器是各种各样的,但是这一位战士居然被机关枪了把骨头给打伤了,整整遭到了一个弹夹的巨大伤害,白森森的骨头直接露在外面,鲜血淋漓,令人特别感触。

然而他并没有想到这些,因为他那时候已经忘记了疼痛,战争正处于激烈阶段,他不能因为这个小伤而耽误了大事情。

他使用他的右手打到了战争的尾端,战争尾端就不像刚开始这么激烈了,所以疼痛开始了也有队员注意到了他,医生把他拖到后方进行截肢。

这样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8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8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8篇)文化苦旅读后感篇一“我好恨!”恨王道士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经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国竟是留不住一个小小敦煌;恨作为一个飞天儿女,我却是在风沙肆虐之时什么也不能为她做。

余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们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她。

这个世界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华富贵;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护一生的梦想。

我们是敦煌的子民,飞天的儿女,共同守护千古的敦煌梦就是我的梦想。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篇二就个人而言,我一直对散文存在偏见,觉得它不如小说那样吸引人。

然而余秋雨的散文总能引起我的共鸣,让我全身心的融入,阅读速度很慢的我此时竟爱不释手,阅读起来毫无障碍。

但这本书所呈现给读者的,绝非如此快速、浅薄。

余秋雨的文字带我走过了他所走过的地方,启发我去思考他所思考的问题,对文物流失的痛恨,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反问、传承,读着读着情到深处,读着读着潸然泪下,每次总让人以满腔的民族厚重感和历史责任感收尾。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篇三算起来,这本《文化苦旅》在我家的时间已经算够长的了,大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要妈妈为我买书,她就帮我择了本《文化苦旅》。

当时我并不知道余秋雨,也看不懂这本书,只是在写读后感时,还似懂非懂地谈些感想,其实跟这书,关系不大。

因为因为感觉内容不是很通俗、有趣,所以我就把它撂在一边,一晃就是六年。

六年中,我也曾试着去读,可都半途而废。

今年暑假,在整理书橱时,我发现发了它,并再一次打开了它。

我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

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

作者走过的每一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

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反思工业学大庆

反思工业学大庆

反思工业学大庆”毛华鹤2013年第5期炎黄春秋杂志“工业学大庆”是怎样兴起的大庆会战进行到1963年下半年,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虽然在石油行业内部早已轰轰烈烈,但在其他行业仍鲜为人知。

会战指挥部对外称“萨尔图农垦总场”,下属单位称“农垦分场”。

曾发生过有的职工冬季穿“杠杠”棉工作服回家探亲,走出火车站即被警察误以“劳改逃犯”拘留的故事,就是当时的生动反映。

1963年10月下旬,国家经委和东北局经委在大庆召开“东北地区基层工业企业经验交流座谈会”,这是事先派工作组到现场调查后做出的决定。

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地区大型国营企业的厂长,国家经委、东北局经委的专家与负责人,共100多人。

会议由国家经委第一副主任谷牧、东北局经委主任顾卓新主持。

按照会议的安排,会议代表先轮流参观了20个基层单位,包括钻井队、采油队、施工现场、集油站、家属缝补厂以及“地宫”、油库、新建的炼油厂等等。

然后,由副总指挥兼生产办公室主任张文彬汇报“三年石油会战进展情况”、副总指挥陈李中汇报“油田地面建设,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情况”、会战指挥部生产办公室副主任宋振明汇报“坚持基层岗位责任制情况”以及副书记吴星峰汇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通过这些参观考察与听取情况汇报,与会代表反响热烈。

大家称赞大庆石油会战是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项创举,赞扬大庆工人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在科研工作、生产管理上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会议结束的前一天,余秋里从北京赶来作了一个简短发言,反复强调大庆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必须革命化”。

这个座谈会的情况很快传到北京。

国家经委决定宣扬大庆事迹与经验,指定康世恩作报告。

康世恩带着我进北京帮他撰写与整理这个报告。

1963年11月6日,康世恩在国家经委召开的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作了这个报告,反响也很热烈。

接着,11月19日,余秋里以康的报告为底本,略加增删,在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了汇报。

12月,石油部党组正式向中央上报了“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汇报提纲”。

《余秋里传》读后感_心得体会

《余秋里传》读后感_心得体会

《余秋里传》读后感日前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奖在北京颁奖。

董保存主笔的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里传》榜上有名。

这是一部由组织出面组织写作的正传,一般说来,这种传记的政治色彩较浓,往往会存在着“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的问题。

很难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喜爱,因而也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找来读完这本,我感到,此书在官方修史和读者欣赏间似乎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既有宏大的时代背景的铺陈,也有对鲜为人知的细节的雕刻,既写出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裹挟向前的历史必然,也充分展现了传主的个性色彩和个人魅力。

《余秋里传》用史记笔法,着力刻画了传主波澜壮阔而富有传奇的一生。

用看似朴素实际很有张力的语言,把这种传奇写得绘声绘色。

大家都知道余秋里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但并不知道他是如何断臂的?他是如何拖着断臂走完长征路的?作者正是抓住“断臂”这个点,写出了一连串的传奇故事。

在红二、六方面军西征路上的得章坝战斗中,时任十八团政治委员的余秋里看见对面山坡上敌人正瞄准自己所在的地方,情急之中,他推了团长成钧(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空军副司令员)一把,自己的左臂被子弹击穿,骨头打碎了。

当时没有条件做手术,拖着断臂开始了艰难的长征,过金沙江时,还掉进了江中。

爬雪山,过草地,无时无刻不被疼痛折磨着。

直到部队到达甘肃,在战斗中缴获了一批药品和医疗器械,余秋里才接受了截肢手术,这时距离他受伤已经192天了。

由于缴获的麻药,没有注明剂量,胳膊锯掉后,他却迟迟不能醒来,直到7个小时以后,他才睁开眼睛。

失去左臂的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一觉睡得真香啊!”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失去右臂的贺炳炎将军一起,组建一二〇师三支队,号称“一把手”部队。

驰骋冀中平原,令敌人闻风丧胆。

贺龙元帅曾经说过,“他们两个人都只有一只胳膊,刚来冀中时没几个人,可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个队伍来。

这个队伍打得很硬嘛!敌人一听见‘一把手’的队伍,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

”这两位独臂将军,领服装时,手套只领一副,你用一只,我用一只。

余秋里读后感

余秋里读后感

余秋里读后感余秋里将军(1914-1999),中等身材,天庭饱满,眉宇刚毅。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将军虽断左臂,然雄风不减,大气纵横,军人气质依旧。

1968年夏,毛泽东接见有关中央和地方领导人。

陈伯达组织新闻稿,将余秋里之名省略。

毛泽东审阅时问陈伯达:”还有余秋里嘛!”陈伯达无奈,只得将毛泽东原话”还有余秋里”转抄新闻稿上。

此后,凡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单,余秋里将军必为最末一名,且冠”还有”两字,意在将其打入”另册”也。

1936年3月,于云南乌蒙山,余秋里将军率红二方面军十八团截击国民党万耀煌部队。

激战中,将军两次中弹负伤,均创左臂,骨折肉绽,筋露其外,微微颤动。

将军以断臂之躯,强忍疼痛,涉滔滔江河,翻皑皑雪山,过莽莽草地,9月方实施截肢手术,从此断左臂。

抗日战争时期,余秋里将军任一二○师三支队政委,贺炳炎将军抗大毕业后调任司令员。

贺长征途中断右臂而余断左臂。

贺上任时,余疾步相迎,伸其右手与贺之左手相握,一对空袖管随风飘飘,见此俩人”哈哈”大笑,旁观者亦忍俊不禁。

故时人称三支队为”一把手”部队,称余秋里将军为”一把手”政委。

贺龙元帅曾对吕正操将军言:”贺炳炎和余秋里都是一只胳臂,初到冀中没几个人,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了一支过得硬的队伍!”余秋里将军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没有教条主义,尤好抓典型,故属下工作别开生面,龙腾虎跃。

”硬骨头六连”和刺杀英雄刘四虎,大庆油田和铁人王进喜,均为将军发现并推广之典型。

王展将军言,解放战争时期,部队补充大批国民党俘虏兵。

三五八旅七一四团二营为了教育俘虏兵,开展国共两军对比教育。

团里及时推广这一方法,收到明显效果。

时任三五八旅旅长的余秋里将军闻之,立即拍板:冬季整训,以诉苦和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为主要内容。

1948年1月某日,毛泽东于米脂县杨家沟召见余秋里将军,了解三五八旅开展”诉苦三查”情况。

将军话语滔滔,娓娓道来,收放自如三小时。

话毕,毛泽东击掌而曰:”很好!很好!我们从中央苏区,就想找一个教育俘虏兵的好形式。

名人传记读后感2000

名人传记读后感2000

名人传记读后感2000名人传记读后感2000范文一共-军战术从抗战结束,就得到升华。

这从林彪与粟裕身上表达出来。

而延安总部多少还是保存着以前的游击思想。

这在采守势的中原战局中表现更加明显。

大踏步后退,大踏步跳转敌后,就是毛泽东一贯的战略。

挺进大别山就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思想。

和毛泽东根本是同时代的刘伯承,很容易就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而年轻一辈的粟裕,那么表现出更多的锐气。

粟裕打仗,绝不大踏步后退。

就算要后退,也要把当面敌人打残再走,以免以后被动。

而对大踏步跳转敌后,有过抗日先遣队失败经验的粟裕更是深知其弊。

因此,他坚持依托根据地,消灭敌有生力量,未到绝境,绝不跳转出去。

林彪在东北,就是明显的大踏步后退。

因为他有兵,但还来不及整合。

为了求得整合时间,就必须大踏步后退。

在战略问题上,毛泽东比蒋介石高明。

这表现在哪里呢?共-产-党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唯一目标。

毛泽东一直在计算着敌我双方力量的比照。

100万对400万,算到200万对300万,然后,就认为应该转入战略进攻。

而蒋介石的战略并不是打仗。

他仍把共-军当土匪,进行围剿,而不是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作为最终目标。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争目标,这在苏德战场,就得到表达。

苏联拼死消耗德军,最后依靠远东抽来的兵力,占据了战略优势。

而在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通过土改,不断补充自己的军队。

一销一长,就实现了战略转变。

人数占优,并不表示战争占优。

毛泽东的所谓战略进攻,其实是扯谈。

他确实明白,有了人数,他才有一拼之力。

但是在战略相持时,怎样才能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却不是草莽毛泽东能够解决的。

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用游击战术指导正规战争的结果。

在中原,战略进攻最终还是由粟裕实现了。

粟裕从实战中明白,他一个军团的兵力,只能消灭有限的敌人。

我们的人数比例已经今非昔比,就需要整合更大的方面军团,才能与更强大的敌人周旋,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

这样,才能利用人数比例的有利变迁,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

学习余秋里康世恩有关严实作风论述摘编读后感

学习余秋里康世恩有关严实作风论述摘编读后感

学习余秋里康世恩有关严实作风论述摘编读后感认真学习余秋里康世恩有关严实作风论述摘编,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一要强化思想武装。

二要以优良的党性修养保证作风建设。

三要做好表率带动作用。

四是务求实效见行动。

五是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六是廉洁奉公守底线。

通过本次读书班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在新时代更好地推进作风建设,努力取得新成效具有重大意义。

一、自觉加强理论武装。

二、以优良的党性修养保证作风建设。

三、做好表率带动作用。

四、务求实效见行动。

五、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六是廉洁奉公守底线。

通过本次读书班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在新时代更好地推进作风建设,努力取得新成效具有重大意义。

余书记指出:“‘严’就是对党员干部高标准、严要求;‘实’就是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严和实都很重要,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内容上看,严和实是统一的整体。

从形式上看,严是实的基础,实是严的目的;从作风上看,严是实的前提,实是严的归宿;从效果上看,严是实的必然结果,实是严的最终目的。

只有既严又实,才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严和实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我们说要把握严和实这个统一,首先要知其一,还要明其二、识其三、晓其四。

要明白什么是严?什么是实?应该怎样贯彻严和实?这是贯穿这次培训班始终的一条红线,也是领导干部思考的焦点和难点所在。

余书记强调:“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从理念、责任、能力等多方面扎实推进作风转变。

”这为当前和今后开展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尤其要注重在反对“四风”、改进作风上下功夫,使三严三实的精神得到广泛弘扬,让三严三实的要求成为每位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

作为乡镇基层干部,一要抓学习,勤学善学,博采众长,丰富和充实自己,增强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二要履职尽责,尽心竭力谋发展,努力办实事解难事;三要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警钟常鸣,清正廉洁,做老实人,干老实事。

阅读《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

阅读《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

阅读《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阅读《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阅读《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由曹文轩写的《山谷中的秘密》,这本书分为两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是山谷中的秘密,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二个章节叫风哥哥,是这本书的次要内容。

《将军的故事》读后感作文

《将军的故事》读后感作文

《将军的故事》读后感作文《将军的故事》读后感作文天空湛蓝,阳光明媚,红旗在风中飘舞。

当灿烂的阳光照向飘扬的红旗,使红旗显得格外耀眼,鲜红的旗面再缀上五颗五角星,简单却隐含深意。

耳畔响起的嘹亮、有力的国歌,让我不禁想起了在那硝烟战火的年代中,在枪林弹雨中,有一批杰出的将领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万难。

记得在书头一次看到粟裕将军的故事时,我心里觉得酸酸的。

那是他的第二次受伤,他的左臂被打中了,只见血“扑”的一声喷出有一米多远,当时他昏过去他便被同志们送进了军医院,医生见了他肿得像腿一样粗的手提议截肢,粟裕听了坚决地摇头说:“没有了胳膊我怎么打仗,不行,不能据。

”医生便决定先将坏死的地方切除,可是由于条件艰苦没有麻药,他们不知该如何下手。

这时粟裕鉴定的说:“没关系,你们动手吧,我不怕!”于是医生开始了,粟裕虽然疼得脸上豆大的汗珠直向下滴,但是他一声也未吭,脸上的表情仍是那样坚定。

但是伤口过了几个月也不见长好,直到后来粟裕的左臂也没治好,将军就用这只受了伤的左臂指挥千军万马。

当时,他是用多大的忍耐力来承受刀子在他手上手上剐肉的剧烈疼痛啊!我想他心中应该只有一个信念:为了革命事业我要坚持。

他的一腔热血为革命的精神值得我敬佩,他坚定的信念与坚强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在后来像这样将军失去手臂的故事很多,大部分也是在失去手臂的情况下进行的截肢手术,使我一次次深受感动。

而又想到我们平日里受了一点小伤就喊痛,我真是为此感到惭愧,小小的挫折或困难就可以打倒我们,那当时将军们带领的红军战士要翻山越岭地为我们此时的幸福生活去战斗,所遇到的伤痛与挫折是多么巨大啊!但他们踏着坚定的`步伐前进。

记得余秋里不惧伤痛越雪山的例子就足以说明革命战士的伟大。

在艰难困苦中他们没有屈服,而是选择勇敢前行。

那时余秋里带领的军队要翻越的是连鸟儿都飞不过的雪山。

那边空气稀薄,风雪很大,连喘气都变得非常困难,更何况每个人都还背着沉重的军事装备呢!即使这样战士们谁都没有抱怨过,谁都没有放弃,彼此扶持着向上缓缓前进。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范本共五篇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范本共五篇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范本共五篇《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范文共五篇[一]接到这本书时,乍一看标题便使我震惊一切。

一个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东西、什么目标和追求,能让他无悔地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在如今的我们看来,也许是事业上的成功、科研中的突破,又或许是金钱的满足、爱情的完美,但是说实话,这些并不能让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一切。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切对一个人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些人会说是金钱,一切不单是一个人的经济状况,更涵盖了身体健康、家庭成员、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的和将来会拥有的东西。

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来讲,这些东西都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

的确,社会中有贫富差异,阶级不同,有幸福也有不幸,但贫穷不等于一分钱也没有,不幸也不是长久不变的事,因此才能说以上的东西,缺一不可。

但是吴运铎老前辈却将一切都甘之如饴地献了出去,真可敬其忠诚之心。

称其为中国的保尔实不为过:带领工人运动,反抗工头的压制,积极从事制造和研制武器工作,即使腿部受伤,肌肉腐烂,也随部队完成转移。

如书中所述路旁田里水面上已经漂浮起一层薄冰碴,寒风扫过辽阔的田野,成群的乌鸦在头顶盘旋。

我咬紧牙一步一步向前挨。

一路上,看见一块石头,一个土堆,都想坐下来歇歇可是一停脚就累得倒在路旁我的左脚猛地踢在路旁的大石头上,大拇指的指甲掀掉了一半,不停的流血,痛得我昏倒在路上。

还有之后在拆雷管时发生爆炸,在病床上也要做笔记、画设计图,几乎每次受伤住院时都提前出院,惦记着厂里的工作,还经常让刚止住血的伤口,因为工作而又重新裂开。

这种坚韧顽强,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甚至到了痴迷的精神,称其为中国的保尔实不为过。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他热爱工作,直面生死,顽强拼搏呢?首先是对工人的向往与热爱。

前辈出生在农村,住在离煤矿不远的山脚下,从小便对那些不需要人推就能够自己动的机器感兴趣,更憧憬着成为能制造机器的工人,再加上周围老人对孩子们不要靠近矿井的恐吓,更为之添上一抹神秘色彩,而这些就在吴老前辈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等待着一个契机,接受阳光雨露的养分,然后茁壮成长。

奠基者读后感 朱明星

奠基者读后感 朱明星

《奠基者》读后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奠基者》这本书,书中石油部长余秋里等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精神给了我巨大的精神震撼!书中让我尊敬和感动的人物和事件不胜枚举,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石油部长余秋里。

余秋里部长临危受命,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

记得在书中余秋里部长和他的你、秘书说:我们要面临一场更大的战争了。

没错在那样的条件下,勘探开发石油的确是在进行一场残酷的战争,它比实际的战争更为残酷,室友设备落后、欠缺,还顶着贫油国家的帽子!老一辈石油工人就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以大毅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奠基者》把我带进了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仿佛那个年代就在昨天,心情特别激动!书中再现了当年大庆石油石油大会战的艰苦奋斗场面和当年石油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副部长康世恩大将风采,又一次成功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等石油工人的高大形象。

但是书里的那一群在平凡岗位上执着付出的普通石油工人虽然平凡,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贡献大小,缺少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国将依旧过着贫油的生活!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是的,我之前之所以不愿干平凡的工作,就是因为意识里有了“沙子”。

我一直觉得岗位平凡,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激情在慢慢消退。

现在看来,一切的非凡都是从平凡中开始的,把平凡做到极致,就一定能铸就非凡。

虽然我们现在的岗位都平凡普通,工作也很琐碎。

但是我认为,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普通并不等于不重要。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岗位干好了,公司的发展才能一步一个台阶。

如果每个员工都能有所创造、有所追求,我们的明天才有希望。

相反,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公司的发展和全局。

做好本职工作,这就是我们的渺小和光荣。

也许现在的工作只是我们为了维持生活而抓住的救命稻草,但是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灌溉、去养育,总有一天它会长为参天大树的。

奠基者的故事虽然都已成为过去,但是就是这些过去的事迹,才是我们一代代引以为荣的骄傲,使我们继续努力的精神和动力。

余秋里_精品文档

余秋里_精品文档

余秋里余秋里,中国作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被誉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出对生活、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敏锐触觉。

余秋里对于文学的追求和创作理念,对当代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生平余秋里于1920年出生在湖南省桃江县的一个农村家庭。

在年轻时,他曾经历过动荡的岁月和艰苦的生活。

然而,这些经历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

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期间,余秋里开始接触到现代派文学,受到了庄重文、朱自清等作家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于现代派文学的受启发和应用。

余秋里曾表示,他的写作风格受到了俄国作家契诃夫和高尔基的影响,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展现出真实生活中的人性和情感。

创作风格余秋里的作品以情感真实、意境深邃而闻名。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表达,将最平凡的生活场景变得富有诗意和哲思。

他的作品常常以诗意的笔触,勾勒出情感的世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与作品共鸣。

此外,余秋里的作品也透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情感的关注。

他在作品中经常描绘自然景观,用自然的景物来映射人类的情感状态。

这种抒发的方式,使他的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代表作品余秋里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散文集《丰韵集》和诗集《诗性集》。

这两本作品集中了他多年来的创作成果,展现出他对于文学的独特见解和独到的审美眼光。

《丰韵集》是余秋里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散文作品。

阅读这本书,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情感的关注。

他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和世间万象的多样性。

《诗性集》是余秋里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收录了他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人生感悟。

这本诗集展示了余秋里对于诗歌的独特理解和富有想象力的创作能力。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情感的深思,使人们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和深意。

影响力余秋里的文学创作对当代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恩来和余秋里

周恩来和余秋里

赞同余秋里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石油短缺成为制约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为了发展石油工业,1955年成立石油工业部,李聚奎出任部长。

在任期间,他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未能使新中国的石油工业有大的改观。

石油工业部也是“一五”期间唯一一个没有完成产量计划的工业部门。

因此,中央考虑要选一位年富力强、有朝气、有干劲的高级干部来取代李聚奎,加强石油工作。

1958年初,毛泽东对周恩来说:“请和彭德怀同志商量一下,从军队的高级将领中选一位同志,接替李聚奎同志任石油部部长。

”周恩来找到当时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

彭德怀问:“要选什么条件的?”周恩来说:“李聚奎是一位好同志,但他年纪大了一些,要选一位比较年轻的。

年纪要轻,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要肯干,能吃苦。

毛主席说过,搞石油艰苦啊!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

第三条,要能打开新局面。

现在石油部处境比较困难,需要一个能打开局面的人。

”彭德怀听到周恩来这样讲,沉思了一会儿说:“我看余秋里行!他是军队高级将领中比较年轻的,而且这个人有思想、有能力、有办法。

”周恩来当然知道时任总后勤部政委的余秋里,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战场上就已立威扬名。

他对彭德怀说:“余秋里确实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周恩来将情况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

他说:“就这么定了。

余秋里到石油部任部长,李聚奎到总后任政委。

你可先和余秋里谈一谈,让他思想上有个准备。

过几天,我还要和他谈。

”事实证明,毛泽东、周恩来这次选人是选对了,他们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选择了一位优秀的领军人物。

余秋里也成为第一位担任国务院部长的开国中将。

上任后,余秋里多次登门拜访地质部长、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向他请教石油地质理论知识。

余秋里还经常和地质部、石油部的专家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深入调研,石油部决定把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位于东部地区的松辽盆地。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逐渐明晰了松辽盆地是一个含油远景极有希望的地区。

余秋里:大庆精神的培育者和实践者

余秋里:大庆精神的培育者和实践者

余秋里:大庆精神的培育者和实践者
马英林
【期刊名称】《大庆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余秋里是大庆石油会战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也是大庆精神的培育者和实践者.在大庆精神形成的10个重要节点中,可以看出他在大庆精神的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我党我军卓越的思想政治者工作者的创造性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余秋里在大庆精神的培育过程中,鲜活生动地采用了由虚到实,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方法.他的人生"三幸"以及他的"三才"是历史又一次选择他的理由.他的闪光的人品和才华,他的实干家和思想者兼而有之的品格,他那值得人们称道的哲学素养是他能够为大庆精神的培育作出积极贡献的重要条件.大庆和余秋里的名字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要更好地理解大庆这座年轻的城市,更深刻地理解大庆的文化底蕴,就不能不研究余秋里.
【总页数】5页(P13-17)
【作者】马英林
【作者单位】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大庆 1633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J], 王俊兰;罗树新
2.大庆企业文化理念培育与大庆精神创新发展 [J], 王鹤岩
3.余秋里部长首次到大庆实地考察 [J], 史实;春儒
4.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努力加快大庆科学发展——大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 [J],
5.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努力加快大庆科学发展--大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里传》读后感
日前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奖在北京颁奖。

董保存主笔的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里传》榜上有名。

这是一部由组织出面组织写作的正传,一般说来,这种传记的政治色彩较浓,往往会存在着“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的问题。

很难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喜爱,因而也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找来读完这本,我感到,此书在官方修史和读者欣赏间似乎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既有宏大的时代背景的铺陈,也有对鲜为人知的细节的雕刻,既写出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裹挟向前的历史必然,也充分展现了传主的个性色彩和个人魅力。

《余秋里传》用史记笔法,着力刻画了传主波澜壮阔而富有传奇的一生。

用看似朴素实际很有张力的语言,把这种传奇写得绘声绘色。

大家都知道余秋里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但并不知道他是如何断臂的?他是如何拖着断臂走完长征路的?作者正是抓住“断臂”这个点,写出了一连串的传奇故事。

在红二、六方面军西征路上的得章坝战斗中,时任十八团政治委员的余秋里看见对面山坡上敌人正瞄准自己所在的地方,情急之中,他推了团长成钧(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空军副司令员)一把,自己的左臂
被子弹击穿,骨头打碎了。

当时没有条件做手术,拖着断臂开始了艰难的长征,过金沙江时,还掉进了江中。

爬雪山,过草地,无时无刻不被疼痛折磨着。

直到部队到达甘肃,在战斗中缴获了一批药品和医疗器械,余秋里才接受了截肢手术,这时距离他受伤已经192天了。

由于缴获的麻药,没有注明剂量,胳膊锯掉后,他却迟迟不能醒来,直到7个小时以后,他才睁开眼睛。

失去左臂的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一觉睡得真香啊!”
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失去右臂的贺炳炎将军一起,组建一二〇师三支队,号称“一把手”部队。

驰骋冀中平原,令敌人闻风丧胆。

贺龙元帅曾经说过,“他们两个人都只有一只胳膊,刚来冀中时没几个人,可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个队伍来。

这个队伍打得很硬嘛!敌人一听见‘一把手’的队伍,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

”这两位独臂将军,领服装时,手套只领一副,你用一只,我用一只。

上衣也时常换着穿。

余秋里的右边袖子磨坏了,贺炳炎的左边袖子磨坏了,两个人一调换,“这不都是好的嘛”。

两人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情同手足,创造了军政干部合作的典范……
余秋里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仅仅写出他的传奇色彩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又是官修正传。

因而,在这本传记中,作者浓墨重彩写出了余秋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和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解决部队的战斗力问题,他敏锐地发现和着力推动了“以诉苦和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被称为“一个伟大的创造”。

新中国成立以后,余秋里的革命生涯跨越多个领域,在每个领域都写下了壮丽辉煌的篇章。

1958年毛泽东点将,余秋里出任石油部长,这对一位军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余秋里勇敢地挑起了这个担子,和石油战线的干部、工人、科技人员一起顶风雪抗严寒,发起中国石油大会战,叫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为共和国抱了个“大金娃娃”。

他培育出了“铁人精神”“三老四严”作风,让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上底气十足地向世界宣布:“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不论在数量或者品种方面,基本都可以自给了。


“文革”中,他白天被揪斗,晚上回办公室进行生产的指挥调度,在极其困难的局面下,努力协助周恩来总理处理各地发生的重大紧急问题,千方百计地维持生产建设。

在当时大的政治背景下,他的努力虽然很难扭转局面,但对减轻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离开军队24年后,邓小平点将,余秋里重披戎装,担任原总政治部
主任。

虽然已经接近职业生涯的尾声,但他丝毫没有懈怠之意。

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兴起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为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促进军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百万大裁军、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工作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余秋里传》中的人物形象,既是高大的也是平凡的,既是叱咤风云的也是冷静隐忍的,既是铁面无私的又是充满感情的。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听到弟弟埋怨他“六亲不认”,不为家乡办事时,他没有解释,只是说:“我绝不做违反原则的事情。

”当听到“铁人”王进喜生病的消息后,立即设法让王进喜住进了301医院,王进喜病逝时,他正在外地主持一个会议,秘书告诉他时,他竟然潸然泪下,使得会议不得不停下来……我们还可以看到,余秋里批评别人时,可谓暴风骤雨,“刮胡子不打肥皂”,叫人下不来台,而当他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他能在大会上向下属鞠躬道歉……
就他的个人生活而言,既是有声有色的,又是枯燥无味的。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曾问他:“你最大的乐趣是什么?”他回答:“工作。

”“你业余时间喜欢参加哪些活动?”他回答:“工作。

”他说:“我的生活就是工作,业余生活也是工作。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笑他傻,有人会说他亏,有人会说他没有趣味,但你不能不对他肃然起敬,不能不承认,他和他的同事们是这支军队、这
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的脊梁。

这才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余秋里,一个活生生的余秋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