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07课时 浮力及其应用学案
中考物理 浮力复习教案
浮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浮力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找出浮力的
计算方法,能联系生活中现象,体会浮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
值。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
施
通过课件和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
学计算浮力。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
施
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和课件演示,加深对浮力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依据的理论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所用时
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浮力的定义,
方向,施力物
体
5分钟
播放图片,
用多媒体出示
三组与浮力有
关的画面,开门
见山的告诉学
生这堂课要复
习的物理知识。
观看图片,从生
活中的浮力现
象入手,学生通
过搜集生活中
的浮力现象,使
思维发散。
通过
所列举的现象,
感受到物理就
在我们的身边。
从具体图片中感
受浮力的作用。
2019中考物理 专题七 浮力复习教案
专题七:浮力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考试内容与要求)
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能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准确表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能运用其 关系式F=ρ液gV排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点1:浮力
命题点:(1)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2)弹簧测力计法测浮力.
问题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怎样?你知道哪些求浮力的方法?
小结:(1)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求浮力的方法:
①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适用范围:普遍适用.)
答案:4.8×107变大
【变式练习3】等于0。25 0.943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课本,小组交流和讨论,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和讨论,学生回答问题.
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题目的变式,并提出自己解决的方法,与 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达到举 一反三的目的.充分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问题1: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小结: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问题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对于原理中的“浸 ”字你是怎样理解的?你知道该原理的适用范围吗?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是什么?由此公式怎样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小结: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浮力
教案: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第3节“浮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以及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2.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体沉浮现象的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
2. 难点: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浮力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实验器材(浮标、测量筒、金属块等)、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轮船、救生圈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讲解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浮力公式的运用,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讨论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的大小计算4. 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2)计算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水的密度为1.0×10³kg/m³。
2. 答案:(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20N。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30N。
(3)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面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浮力有直观的认识。
在讲解浮力公式时,注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的运用条件。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
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3.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4. 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 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浮力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讲解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基本含义。
3. 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引导学生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4.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学会计算浮力。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游泳、船只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改进措施。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8.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浮力现象的仔细程度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活中浮力现象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见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学生对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程度,确定是否需要补充讲解或重复实验。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浮力》教案
教案: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浮力》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浮力》详细内容:1. 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浮力的产生原因;3. 物体的沉浮条件;4.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5.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掌握浮力的产生原因,能够解释物体的沉浮条件;3. 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沉浮条件的掌握。
难点:浮力产生原因的深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过程;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浮力计算器、浮力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浮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讲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解释浮力的产生原因,举例说明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讲解物体的沉浮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体的沉浮现象。
4.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5.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浮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浮力》板书内容:1. 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浮力的产生原因3. 物体的沉浮条件4.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5.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浮力的产生原因;2. 运用浮力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答案:1. 浮力的产生原因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2. 实际问题示例:一个物体在水中浮起来,求物体的密度;3.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示例: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4.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船只的载重能力、泡沫塑料的利用等。
中考物理复习第7节 浮力计算--必须知道的两个密度公式(课件)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备课讲义+家庭作业
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②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①3×103;②等于。
练1.2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 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 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N
B.金属球的体积是100cm3
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N
C
练2.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
100cm2,将一物块A用细线与容器底相连浸没水中,如图所示现剪断
细线,A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Pa,物块A有体
A.
B.
C.
D.
D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现将一木块B放入水中,木块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
பைடு நூலகம்
所示。将一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
示;若将金属块A放入某种液体中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2.9
牛,如图(丙)所示。已知:木块B的质量是600克,金属块A的体积
作业评讲 从漂浮说起 浸没时密度公式推导 浸没时密度公式应用 漂浮时密度公式应用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 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 献。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 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1956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 教学设计 浮力 浮沉及应用
单元主题整体教学设计物理学科九年级中考总复习册第十单元单元主题单元主题:浮力物理要素:物理探究及应用单元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总复习第十讲浮力,相关的物理现象并不陌生,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教材中浮力的引入、想想做做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建立浮力的概念和研究浮力的规律,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体验和感悟实验的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教材安排在学习液体压强的基础上结合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密度知识学习和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
在浮力的学习与运用中,涉及到前面运动和力,压强等有关知识,在接触浮力之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开始由单一知识点的考核慢慢向复合知识点的综合题型过渡,在开始梳理知识,夯实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浮力》是力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属于高频考点。
其中浮力与压强、密度综合计算是河北省中考必考知识点,常以多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或计算题形式进行考查。
单元学情分析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对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有兴趣,如水中漂浮的物体,气球的上飘、游泳等,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往往是片面的,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
并且还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就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
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必须具备的,学习有关浮力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学生对本专题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典型习题的规律运用,为欠缺点。
因此要注意培养联系、拓展、多角度进行典型习题的分析能力。
单元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大小。
2.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密度有关。
3.能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计算简单浮力问题。
4.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浮力 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浮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总结判断浮沉的方法、浮力计算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题,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总结浮力计算的方法以及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
难点:浮力的计算以及物体浮沉的判断。
【教学过程】基础知识再现1选用什么实验器材来证明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方法是什么?比较①②③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什么与有关;比较①③⑤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 的大小还什么与有关;比较①③④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无关。
基础知识再现2 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 规律专题总结:一.浮力的计算方法:1.称重法:2.平衡法3.阿基米德原理:4.原因法:1.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 ,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 ,则此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2.一个重2N 的西红柿漂浮在水面上,西红柿受到的浮力是 N 。
3.将一空饮料罐压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其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4N ,则空饮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方向竖直 .4. 有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5N ,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14.8N ,那么此木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多少?5.将重6N 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N 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10NB.6 NC.4 ND.2 N6.鱼缸中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体积逐渐变大,则气泡所受压强① ③ ② ④ ⑤ 水 水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北京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07课时浮力及其应用学案
第07课时浮力及其应用【考点聚焦】考点1 浮力定义______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______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不相等,并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_______________即为浮力公式F浮=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将物体浸在液体中记下测力计示数F 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在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前,浮力的大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在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浮力________,如图所示:木桩等。
考点2 浮力的大小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操作过程所测量小桶重力G0、物体重力G、物体完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排开水和小桶总重力G1分析归纳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__________,对比二者大小得出实验结论注意事项溢水杯中水要装满,若水面低于溢水口,则测出的G排将________F浮,得不到正确结论实验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F浮=________=ρ液V排g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物体的浮力说明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考点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N=Gρ液__ρ物ρ液__ρ物ρ液__ρ物ρ液__ρ物ρ液__ρ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的作用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应用原理和特点木船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可以漂浮在液体的表面上,做成________的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轮船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做成________的可以漂浮在液体的表面上,也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轮船的大小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指轮船按照设计要求满载货物时排开液体的________潜水艇通过水箱吸水和排水的方式改变自身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浸没时浮力不变)气球飞艇靠充入密度________空气密度的气体(热空气、氢气、氦气等)来工作密度计根据________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示数越靠下越______(选填“大”或“小”)方法表达式称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二力平衡法F浮=G(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用二力平衡分析求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浮力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浮力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讲课教师:李凤授课班级:初三四班
一、复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进一步了解浮力现象,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
3.会熟练进行浮力的相关计算。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沉浮条件。
难点:有关浮力的综合计算。
三、复习流程:考点清单梳理→重难点例题详解→习题练习和讲解
(一)考点清单梳理:
考点1 浮力
1.定义:
2.浮力的产生原因:
3.浮力的方向:
4.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2)公式:
3)使用范围:
考点2 浮力的应用
1.物体的沉浮条件:(受力分析)
2.另一种判断沉浮的方法---密度分析法
3.生活中浮力的应用
1)轮船:
2)潜水艇:
3)气球、飞艇:
4)密度计:
4.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重法:
2)产生原因:
3)阿基米德原理:
4)利用沉浮条件:漂浮或悬浮时F=G。
九年级物理中考专题复习浮力教案全国通用
浮力【考点聚焦】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4.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呈现形式】本部分的考点主要以填空题、选择、计算和实验题型出现,其中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应用可以用实验题型出现。
在计算题中,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常常紧密联系,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主要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结构】一、浮力的基本概念1.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因此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强,从而使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作用力的作用,所以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两个力的大小关系:(1)当F浮>G时,上浮,最终结果漂浮。
(2)当F浮<G时,下沉,最终结果沉底。
(3)当F浮=G时,悬浮,即物体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3.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ρ液gV排4.浮力的应用应用浮力的关键是调节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若保持浮力不变而减小自身重力,或保持重力不变而增大排水体积。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其大小用排水量表示。
(2)潜水艇:是靠改变水舱中水的多少,即靠改变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3)气球和飞艇是通过充气、放气调整气囊的体积来改变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4)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对应训练】1.利用空气浮力而升空的物体是〔〕A.人造卫星 B.飞机 C.风筝 D.氢气球2.把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空心小球,用手将其置于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浸没于水(如图6所示),放手后水球运动状态是 [ ]A.上浮 B.悬浮 C.下沉 D.都有可能图63.浸没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 ]A.浮力增大,压强减小B.浮力减小,压强减小C.浮力不变,压强减小D.浮力不变,压强增大4.含有杂质的蜡块悬浮在水中,要使该蜡块漂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纯酒精B.加水C. 加食盐D. 加汽油5.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感,可用漂浮疗法减轻。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学案--------浮力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学案——浮力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浮力》详细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4. 阿基米德原理;5.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2. 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了解阿基米德原理;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 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判断;4.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盐;2. 学具:浮力计算器、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2. 浮力的概念讲解:通过浮力计实验,让学生感受浮力的存在,并介绍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4. 物体的浮沉条件: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判断方法;5. 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其应用;6.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讲解浮力在船舶、救生圈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7.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 物体的浮沉条件;4. 阿基米德原理;5.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计算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 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举例说明;3. 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4.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浮力知识的掌握程度;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4. 引导学生进行浮力知识的拓展学习,如研究浮力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等。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
2.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3. 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4.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5. 浮力相关的物理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了解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浮力现象,互相提问,解答疑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浮力计算和现象分析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只、游泳圈、密度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应用。
2. 演示实验:进行浮力实验,如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浮力的作用。
3. 数学表达:教授如何用数学公式计算浮力,并解释公式的物理意义。
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浮力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3. 练习:让学生练习计算浮力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浮力的计算方法和实验现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浮力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浮力大小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讨论交流、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一、浮力的概念: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阿基米德原理。
二、浮力的计算方法:1. 引导学生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推导出浮力的计算公式。
2. 讲解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计算浮力的大小。
三、浮力的应用实例:1. 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船舶、救生圈等。
2. 让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浮力是如何工作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浮力的大小实验:1. 组织学生进行浮力大小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浮力计算公式。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五、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讲解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船舶设计、潜水艇等。
2.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例中浮力是如何工作的,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2. 讲解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介绍物体的稳定性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七、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1.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探究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2. 讲解浮力与物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介绍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初中物理7-浮力复习学案
《浮力的有关计算》导学案编号:16 主备人:陈传超 审核人:周国玲学习目标:1、掌握浮力的四种求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利用密度判断物体浮沉 知识复习: 一、有关公式:1、密度公式: ;2. 压强公式: ; 3.液体压强公式: ;;4.重力:G=mg=ρgv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二、物体浮沉:漂浮:G 物 F 浮 悬浮G 物 F 浮 上浮G 物 F 浮 下沉G 物 F 浮 自学指导一、浮力的几种求法:1、“称重法”计算浮力:(用物体在空气中时的示数(G)减去在液体中的示数(F 拉),即可求出物体在该液体中所受浮力,并可进一步求出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公式:F 浮=G -F 拉) 例题:一个2牛顿的钩码,挂在弹簧秤上,当钩码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0.84牛顿,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顿。
2. “平衡法”计算浮力:(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公式:F 浮=G 物)例题:一个实心物体漂浮在煤油上受到的浮力是9.8牛顿,那么把它放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 牛顿。
3.“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F 浮= G 排=P 液gV 排)例题:一个物体的体积是0.001米3,若把它浸没在水中,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牛顿。
4. “压力差法”计算出浮力:(即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公式:F 浮=F 上-F 下)例题:一个正方体边长是0.1米,浸没在水中的情况如图,则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帕,受到向下的压力是_____牛;而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帕,受到向上的压力是____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
自我检测 一: 1、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0N ,当金属块的体积一半浸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示数为25N ,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牛,当全部浸没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N 。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阿基米德原理;(2)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3)学会使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浮力现象,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叫做浮力;2.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3. 浮力公式:F浮= G排= ρ液gV排,其中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4. 浮力的计算:根据浮力公式计算浮力的大小;5. 浮力现象的解释: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物体浮沉、船舶、救生圈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3)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2. 教学难点:(1)浮力公式的灵活运用;(2)对复杂浮力现象的分析与判断。
四、教学方法1. 实验观察:通过浮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现象;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浮力现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3. 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对浮力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4.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浮力现象;2. 实验观察: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共同探讨浮力的原理和计算方法;4. 知识梳理:运用思维导图对浮力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5.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浮力知识。
《浮力》总复习教学设计
《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2.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1.用等效替代法,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2.知道浮力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
2.利用三力平衡,从方法上进行建模。
四、设计思路:浮力是对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
初三总复习整章安排两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时,通过实验,录像,典型习题的训练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演示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大烧杯一个,细线,水,石块。
2.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六、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七、教学设计:(一)实验导入,理解浮力的定义;老师演示实验(称重法测浮力),让学生观察实验引入课题,使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
完成导学案练习题1,2题及课件第一题。
(二)建模引导,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先指导学生观察171页图9-5,老师指导分析,立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前后两侧受到的压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受力互相平衡;而上、下两个表面,由于深度不同,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老师对此进行建模引导,使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再现阿基米德原理;师:怎样测出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想出了办法,请同学们翻书到174页,回顾阿基米德原理。
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公式→公式推导,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再现阿基米德实验探究过程,最后通过实验探究题,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7课时浮力及其应用【考点聚焦】考点1 浮力定义______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______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不相等,并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_______________即为浮力公式F浮=______________ 方向____________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将物体浸在液体中记下测力计示数F 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在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前,浮力的大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在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浮力________,如图所示:[点拨]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例如深入泥底的柱状桥墩或水里打的木桩等。
考点2 浮力的大小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操作过程所测量小桶重力G0、物体重力G、物体完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排开水和小桶总重力G1分析归纳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__________,对比二者大小得出实验结论注意事项溢水杯中水要装满,若水面低于溢水口,则测出的G排将________F浮,得不到正确结论实验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F浮=________=ρ液V排g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物体的浮力说明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考点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N=Gρ液__ρ物ρ液__ρ物ρ液__ρ物ρ液__ρ物ρ液__ρ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应用原理和特点木船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可以漂浮在液体的表面上,做成________的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轮船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做成________的可以漂浮在液体的表面上,也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轮船的大小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指轮船按照设计要求满载货物时排开液体的________潜水艇通过水箱吸水和排水的方式改变自身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浸没时浮力不变)气球飞艇靠充入密度________空气密度的气体(热空气、氢气、氦气等)来工作密度计根据________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示数越靠下越______(选填“大”或“小”)考点4 浮力的计算方法表达式称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二力平衡法F浮=G(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用二力平衡分析求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点拨]解决浮力问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经典例题】( )例题1:重为G的金属块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且静止在水面下,如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A.G B.G+FC.G-F D.F( )例题2:如图所示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示意图,依次读出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由甲、乙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用测量量表示);(2)若F1、F2、F3、F4之间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则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 )例题3: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组同学提出了4种猜想。
小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小红: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冬冬: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玲玲: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他们找来了体积相同的A、B两块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实验次数金属块物体重力/N液体密度/(g·cm-3)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cm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1 A 5 1.0 20 4.82 A 5 1.0 60 4.43 A 5 1.0 100 4.04 A5 1.2 100 Δ5 B 3 1.2 100 1.8观察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A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60 cm3时,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N;表格中标有“Δ”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_。
(2)通过分析比较第________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第________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红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______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______(选填“无关”或“有关”)。
(4)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探究过程中,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__。
由此还能得出物体浸没后所受的浮力与深度_____(物体未接触容器底)。
例题4:小京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是小京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0、V1、V2、V3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图中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小蜡块的密度,写出小蜡块密度的表达式:ρ蜡=__________。
【课时训练】|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紧紧粘在容器内的物体,现向容器内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A一定受浮力作用B.物体B一定受浮力作用C.物体C一定受浮力作用D.物体D一定受浮力作用( )2.潜水艇浸没在水面下继续下潜,随着深度的增加,它受到的浮力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确定( )3.将质量相等的实心冰块、木块放入足够深的0 ℃的水中(ρ木<ρ冰<ρ水),比较它们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则A.木块受到的浮力小B.冰块受到的浮力小C.木块、冰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4.在海水中游泳的人要上岸,从深水区向浅水区行走的过程中A.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减小B.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增大C.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小D.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大5.形状不同的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如果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A.密度一定相等B.质量一定相等C.体积一定相等D.一定都是实心物体6.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沉没在水底,比较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正确的是A.都等于零B.铜球大C.铁球大D.一样大7.一棱长为10 cm、密度为0.6×103 k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住,浸没于容器内的水中,如图所示,g取10 N/kg。
求:(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2)细线的拉力大小。
(3)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对接京考|一、单项选择题( )1.【2017·西城二模】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以潜入深海7000多米处,已知不同深度处的海水密度不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它所受海水的浮力不变B.“蛟龙号”在上浮过程中,它所受海水的压强逐渐变大C.“蛟龙号”在海中悬停时,它所受海水压力的合力等于它的总重D.“蛟龙号”漂浮在海面上时,它所受海水向上的压力大于它的总重( )2.【2017·丰台一模】在物理教学研讨会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如图所示。
然后用手堵住瓶口后,乒乓球由静止开始上浮。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乒乓球静止时没有受到浮力作用B.图中乒乓球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与受到的重力平衡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3.【2016·怀柔二模】将甲、乙两个不同材料的实心物体分别挂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上,当把它们分别浸没到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不为零,但示数减小相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水中相同深度处B.甲、乙两个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C.甲、乙两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D.甲、乙两个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4.【2017·石景山一模】在水平桌面上有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
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
A、B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A和F B,甲、乙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F A>F B,p甲<p乙 B.F A<F B,p甲>p乙C.F A>F B,p甲>p乙 D.F A<F B,p甲<p乙( )5.【2017·昌平二模】在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所示;将两小球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的质量等于小球B的质量B.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C.小球B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D.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小于容器底对小球B的支持力二、实验与探究题6.【2016·海淀二模】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量筒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如图所示。
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出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量筒中液体的密度大。
7.【2017·燕山一模】如图所示为人漂浮在死海中读书的情景。
(1)请根据图中情境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