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答案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浙江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3分)例句:如果作品水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6.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里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6分)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年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出的符号。
我们将这些行动称为B类传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做反馈。
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完整版)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了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秘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1.(3分)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只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2.(3分)B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3.(2分)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奋发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和答案解析(浙江卷)语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 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 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钉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 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甲B.乙C.丙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3分)例句:如果作品水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6.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里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年B类传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做反馈。
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
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
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自己。
努力拼搏了,高考时就要有所信心。
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一、(1~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号(yì) 屠戮(lù) 嬉戏(xī) 怒发冲冠(guān)B.胆怯(què) 忸怩(niè) 慰藉(jiè) 面面相觑(qù)C.赡养( shàn) 桀骜(jié) 颤栗(zhàn) 提纲挈领(qiè)D.惩戒(chěng) 黯然(àn) 炽热(chì) 强人所难(qi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慷概斑斓尸骸坐收渔利B.追朔菲薄追悼委曲求全C.讴歌寥廓废墟绿草如荫D.诡秘噩梦作揖金榜题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②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________。
③东亚运动会期间,天津治理空气污染问题,_________要严格执行企业排放标准,________要在提高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上功夫。
A.灌注徘徊不仅/还B.贯注徜徉既/又C.贯注徘徊不仅/还D.灌注徜徉既/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B.凌南地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空间。
C.得知了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打开身边珍藏着的悲鸿早年的妙手丹青,不由得泪下如珠。
D. 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风靡.(m 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 āng )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 .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 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 é)。
C .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 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 ìn )潸然泪下。
D .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 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 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开启B .付与C .不管D .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甲B .乙C .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完整版)2017浙江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与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项,风靡mǐ;B项,秘诀;C项,不禁jīn。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答案】2.B3.B【解析】2.试题分析:B项“付与”错误,应是“赋予”。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浙江卷)【答案加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浙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2017·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 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 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 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考点】习惯性误读字【解析】正在更新中2.(2017·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下列各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1)文段中加粗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答案】(1)B(2)B【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近义实词辨析,近义虚词辨析【解析】正在更新中3.(2017·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 分)1.下了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秘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 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1.(3 分)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 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只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2.(3 分)B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B.乙 C 丙3.(2 分)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国产大飞机C919 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奋发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天再热,热但是心;有信心,一切皆有可能。
祝高考顺利,前程似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筷子漫谈①概览大千世界,综观天下苍生,其进餐工具大体可分为三类。
欧美人惯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朴而粗犷;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则使用筷子,简易而便捷。
对自己祖先所发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国人情有独钟。
②中华大地是筷子的故乡,先人用筷子进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从外观上看,筷子由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小棒组成,十分简陋,但经国人巧手掌控,则夹、挑、拨、拌、扒、戳等无所不能。
锋之所指,美味尽收;取舍自如,纵横桌上。
堪称使用方便,价廉物美。
③可以想像,远古时期洪荒满目,文明未启。
人们采摘渔猎,以生食过活。
我们的祖先肯定也经历过用手抓、捧而食的阶段。
但懂得用火后,开始享用熟食,吃热烫的食物时,再直接用手取之,则不美也。
于是自然就会想到用木棍儿夹之,以为佐助。
天长日久,人们便练就了用木棍儿取食的本领,这就是人们使用筷子的由来。
④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
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
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
正因如此,细棍儿、修竹等,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已呼之欲出。
从当今筷子的形体考察,仍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诚“大朴胜华”之典型也。
⑤筷子古名曰“箸”。
《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怖”之语。
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
⑥著之易名为筷,亦有成说。
明陆容于其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
(完整版)2017年浙江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项,风靡mǐ;B项,秘诀;C项,不禁jīn。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答案】2.B3.B【解析】2.试题分析:B项“付与”错误,应是“赋予”。
2017年-浙江语文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17年浙江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17高考浙江卷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高考浙江卷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六个大题,满分162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共16分)评卷人得分资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1.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5分)A. 甲B. 乙C. 丙2.文段中加粗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 开启B. 付与C. 不管D. 独一无二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A. 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 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 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 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D【解析】A.风靡(mí)—风靡(mǐ);B.密决—秘诀;C.装钉—装订,不禁(jìn)—不禁(jīn)。
2.【答案】B【解析】B项,付与:交给。
一般指交给别人某具体事物。
这里应用“赋予”,“赋予”也是交给的意思,但一般是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A项,开启:打开;开创。
用于此处正确。
C项,不管:连词,不论。
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与之呼应。
用于此处正确。
D项,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用于此处正确。
3.【答案】B【解析】“想象与思考”和“理性与善良”之间的逗号应改成顿号,因为二者是并列的关系,同作“升华”的宾语。
4.【答案】C【解析】A项,搭配不当。
“大型客机”与“工程”不搭配,应将“工程”改成“运输工具”。
B项,不合逻辑。
“留学生吟诵社”不是朗读爱好者,可在“留学生吟诵社”后加“的学生”。
D项,成分残缺。
“按照”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生态乡”后加“的构想”。
5.【答案】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解析】题干要求非常明确,即用归谬法仿照示例写一句话来反驳生活中的错误看法或观点。
解答时需先假设生活中人们常提到的某一错误观点,然后依据此观点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即可。
句式上可采用“如果……那么……”的模式。
6.【答案】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解析】本题用一首小诗设置了一个情境,要求按此情境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一个不少于100字的场景,并且要有人物“他”的心理描写。
小诗中提到的场景要素:小路、十八台阶、月光、蚂蚁;人物是“我”,但在描写场景的时候需要转换成“他”;人物的活动是:坐在台阶上数蚂蚁;人物的心理主要是“数回一个童年”。
从人物的心理可以推断出人物此时有些迷惘等。
结合以上几点,写成一段连贯的话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7.【答案】A【解析】根据文意可知,A类传播行为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发送给对方;B类传播行为是参与者接受对方发送符号—接受符号加工符号。
BCD三项表述都不完整,题目要求选择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故选择A项。
8.【答案】D【解析】“不需要加工讯息”的表述错误。
原文中的表述是“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
9.【答案】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
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先对选文的每一段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然后再把各段的内容按“合并相同内容,保留不同内容”的方法整合归纳起来即可。
选文的第一段讲的是社会传播过程的基本要求以及“A类传播行为”这一概念相关的问题;选文的第二段讲的是B 类传播行为以及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相互之间可以转换的问题;选文的第三段说明了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外显行为,必须经过一些中间步骤,即两类传播行为。
把这三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分点作答即可。
10.【答案】(1)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
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
(2)①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
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解析】(1)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要注意三层意义:一是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二是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三是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
“陌生”指生疏,不熟悉。
解答此题时需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分析。
(1)“陌生的光”是母亲眼里发出的,是“第一次”出现的,“他有些受宠若惊”说明这目光与平常的目光不同。
平常是怎么样的呢?下文说“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说明平时是不满和责备,而现在因“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而发生改变,他在母亲眼里“突然有了地位”,抓住母亲此时的心理和态度回答即可。
(2)“陌生的气息”是他捉来的那条鱼产生的,是在父母与平时不同的态度下生发出的,由上下文可知,这种气息是美好的,是对家庭氛围的新感觉,与平时一家人少言寡语的苦涩沉闷的氛围不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11.【答案】①“示意”“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
②“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中。
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担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指出画线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如“示意”“卸去了笑容”是神态细节描写,写出母亲不安而沉重的心理变化。
“出神”重复出现,具有强调的作用,强调了母亲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
“黑糊糊的夜空”既是景色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写照,村托出母亲内心的沉重与忧虑。
12.【答案】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
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解析】解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首先,文章围绕“鱼汤”展开,“一种美味”首先是指鱼汤本身,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鱼汤是满足人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其次,从情感的角度来讲,“鱼汤”带给“他”一种家庭的温暖,在熬制鱼汤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这是处于生活重负之中的“一种美味”;最后,从“一种美味”对人物的影响来说,“他”这一人物由以前的“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到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大门,人物获得了成长和成熟,是滋养“他”成长的“一种美味”。
13.【答案】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
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
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
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解析】题目要求分析“意外的结尾”的好处,解题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从情节方面来看,前面写“他”与家人津津有味地喝鱼汤,结尾处又“诡异”地出现了本该已入汤的鱼,意外的情节有出人意料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性;从结构上来看,结尾又“诡异”地出现本该已入汤的鱼,这个情节不是凭空出现的,前文中“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等处已留下伏笔,意外的结尾与前文留下的伏笔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构思巧妙;从表达效果上来看,“鱼未入汤”的情节安排,充满魔幻色彩,结尾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诡异之处有深意,易引发读者思考。
三、古代诗文阅读14.【答案】B【解析】根据文中语境,作者是感佩赞叹对方的才华和时机,所以认为“像您这样的才华、这样的时机,真是值得珍惜。
”因此,这个“可惜”的意思不是“令人惋惜”,而应该是“值得珍惜”。
15.【答案】B【解析】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文言语境正确理解有关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A项中的两个“以”,第一个是介词,“用、拿”;第二个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
B项中的两个“之”,都是助词,表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中的两个“其”,第一个是指示代词,表示“那些”,第二个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译为“(是)……还是……”。
D项中的两个“而”,第一个表转折,可译为“却”;第二个表修饰,可不译。
16.【答案】C【解析】做题时要结合原文进行辨别分析,寻找与原文不符之处。
从文中可以看出,C项中所说的“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是对诸葛孔明说的那类人的评价,原文中信息在第四段结尾。
17.【答案】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解析】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
“假使”一般应放在句首,“不能……”“亦不能……”构成并列关系,“成足下之美”“受足下之教”句式相似,然后再结合语意可以准确判断。
18.【答案】(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解析】(1)句中的关键词为“资”“迹业”“光”等。
(2)句中的关键词为“明白”“完具”“挈置”等。
19.【答案】采地黄卖地黄【解析】理解诗歌全文内容即可得知。
20.【答案】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解析】这首诗作于元和年间,此时诗人退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内)。
农民遭遇春旱秋霜之灾,无法维持生计,只得去田间采地黄,而富贵人家却用粮食喂马,诗人对此深有感触,写下了这首反映贫民疾苦的诗。
开篇六句,诗人介绍为什么会有采地黄这一行为。
前两句交代了全诗的背景:辛苦劳作的农民遭遇天灾,春日没雨,夏粮绝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粮减收。
第三至六句,交代了农民生活的境况。
农民到了年底没有粮食,只好去采地黄,拿地黄换粮食。
第七、八句写农民采地黄的艰辛,再次说明农民生活的不易。
以上八句叙写的中心是农民采地黄。
诗人虽然是以一种平淡的口吻和语言叙述的,却能够激起读者对贫苦农民不幸遭遇的同情。
后六句叙写卖地黄的情形。
第九、十句写把采来的地黄卖给富贵公子。
而富贵公子买地黄是为了给马匹进补。
“肥马”“照地光”说明即便庄稼遭遇了灾害,但富贵人家的马匹依然有粮食吃,而且是膘肥体壮,毛色发亮。
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灾年里,富人过的仍是一种奢靡的生活。
结尾两句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将批判豪门奢侈、同情贫民的主题揭露得更加深刻。
21.【答案】德行言语【解析】这道题可以在《<论语>选读》第十一课《诲人不倦》中找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