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浙江普通高中2017年高中语文11月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1.(最新整理)

(完整版)浙江普通高中2017年高中语文11月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1.(最新整理)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01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溘然(kè)磨坊(fáng)靡日不思(mǐ)B.铣床(xǐ)隽语(juàn)自由散漫(sàn)C.凄怆(chuàng)笨拙(zhuō)一哄而散(hōng)D.道行(háng)龃龉(yǔ)喜不自禁(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福祉式微蜇伏斑斓锦缎B.宣泄枷锁拖沓浮想联翩C.蓊郁喑哑凋敝毁家抒难D.慰籍公爵愆期白头偕老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研究表明,某事物在被禁止而又不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最容易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引起人们的猜测、揣度,以至追根究底。

B.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标准,这就意味着今后像“铜钱楼”这类有口皆碑的“奇葩建筑”,很可能再也不会获批了。

C.那棵柠檬树18年前就在那里了,不过那时候它似乎生长不良,干细叶疏,果子三三两两,远不是今天枝繁叶茂的样子。

D.这位青年作家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处女作,作品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文坛闪亮的新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各大旅游机构最新发布的2017年避暑游大数据显示,由于全国各地持续高温,目前最高气温仅为30℃的海南三亚竟成为了“避暑胜地”。

B.古代诗人为何总在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民俗节日之际留下名篇?那恰恰是因为节日不但有慎终追远、启发哲思等深层功能,更具有呼朋引伴、亲人团聚的功能。

C.近两年,与苹果价格下跌相伴的,是国内物价水平抬升、包括农资和人工费等在内的苹果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掘金难度加大。

D.毫无疑问,这些民国先生是千年来可以和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相媲美的,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时代,它被战争和意识形态淹没了。

浙江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湖州市)语文试题卷一、语文知识积累(20)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春从熟睡的大海登上山巅,它无形的躯体shuò(1)大无边,在数不清的黄色桉树上面翻卷和歌唱,优yá(2)飘然。

春从山顶重返大海,树叶的沙沙声响是它的嘴唇,亲吻昏睡的赤裸身体,亲吻着清chè(3)透明的静寂。

——[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春日在望)2.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8分)中国经典诗文,因为情怀,自带光芒。

触摸经典,既为遇见,也为远方。

青山绿水,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1),(2)”,时序交替,匆匆不待。

乡书归雁,轻染惆怅。

北固山下,王湾把故乡放的那么好:我有亲人,我就有故乡。

锦官城外,映阶草碧,黄莺空鸣。

“(3),(4)”。

自出南阳,忠贞不渝。

念及一样的壮志未酬,杜甫不禁泪流满面:蜀相,一个摸得到的名词,理应保持不熄的庄严。

驿外断桥,雨骤风狂,暮色太浓。

无人眷顾,陆游却压上了自己的一生,给梅花一个流芳百世的灵魂:“(5),(6)”。

我爱惜自己,我亭亭净植;我身处俗世,我不蔓不枝。

“(7),(8)”,周敦颐借莲明志;我要我的心,和莲一样干净。

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2)“安”“寇”都是“宀”首部,表明这两字词语较早的意义与哪一件事物有关?4.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6分)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二、现代文阅读(24)(一)阅读小说,完成5-8题。

(14分)我为什么没有翅膀袁省梅①小迪从妈妈手里挣脱时,是到了妈妈公司的楼里。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A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A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A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A B A C B D D C B D C D C C B B1.A 【解析】B 项,散sǎn 漫;C 项,一哄 hòng 而散;D 项,道行 héng。

2.B【解析】A 项,蜇伏—蛰伏;C 项,毁家抒难—毁家纾难;D 项,慰籍—慰藉。

3.A【解析】A 项,以至: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B项,有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

感情色彩不符合语境;C项,三三两两: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多指人)。

此处使用对象错误;D项,一发不可收拾: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

此处可改为“一发不可收”。

9.B【解析】A 项,“告诉不许”应译为“向皇帝报告申请又不被允许”;C 项,“今之众人”应译为“现在的普通人;D项,“凡再变矣”应译为“总共变化了两次”。

10.D【解析】疾风、白沙、小洲、啸猿、飞鸟,构成一幅悲凉秋景图。

“诗人杜甫悠然自得,心境淡泊”错。

11.C【解析】申:反复陈述。

12.D【解析】例句和 A、B、C 中的“则”均为连词,表承接,D 项,连词,表转折。

13.C【解析】】表明害民的是“王”而不是“岁”。

14.C【解析】写王熙凤头饰和裙服,是为了表现王熙凤对荣华富贵的追求,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

15.B【解析】“已成为一种现实”错误,原文是“将逐渐成为一种现实”。

16.B【解析】阅读可知,文章以 2016 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为切入点,讲第三届乌镇峰会背后中国的网络强国梦,因此,标题中应该有“乌镇”“网络强国梦”等关键词。

17.(1)鱼翔浅底(2)一樽还酹江月(3)大礼不辞小让(4)恐美人之迟暮。

【解析】规定默写,要求默写几句就默写几句。

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

【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语文试卷(三)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语文试卷(三)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语文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yǒu)啮.噬(niè)甄.别(zhēn) 百舸.争流(ɡě)B.商榷.(què) 戕.害(qiānɡ)跬.步(guǐ) 四肢百骸.(hái)C.静谧.(mì) 墟.场(yǔ)田塍.(chénɡ) 安土重.迁(chónɡ)D.桑梓.(zǐ) 诳.语(kuánɡ)横槊.(shuò) 熠.熠生辉(y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旧城改造规划融入海棉城市建设理念,有助于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内涝问题的解决。

B.杨师傅微微地喘息着,面颊腊黄,嘴唇苍白干燥,唯有那深沉的眸子依然明亮。

C.这条消息的浏览量超过了7 100人次,网友跟贴呼吁要理性爱国,摒弃狭隘心理。

D.中国女排在高潮与低谷的颠簸中,意志坚定,不骄不躁,一次次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5月6日起至12月底,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立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报警置之度外....和不按规定处警受理案件等问题。

B.在玉林城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嘲为城里的“伪农民”:上班工作,下班农作;自找苦吃,自得其乐....。

C.第四届青少年校园足球阳光联赛在市二中落幕,前后三天我市300多名少年足球爱好者在绿茵场上你争我夺,共同享受校园足球带来的天伦之乐....。

D.紧急集合一般是在后半夜进行,要求在警报响后一分钟内,在黑暗中打好行李,然后背着背包出发。

每当这时,有的士兵的手便情不自禁....地哆嗦起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B卷 Word版含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B卷 Word版含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B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A B C B D D A B C C C B C A A C1.A 【解析】B 项,出殡 bìn;C 项,创chuāng 可贴;D 项,召 zhào 唤。

2.B 【解析】A 项,浩缈—浩渺;C 项,无计于事—无济于事;D 项,粗制烂造—粗制滥造。

3.C 【解析】C.高风亮节: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

此处用以形容态度属于用错对象。

A.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B.概莫能外:一概不能例外。

D.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8.B 【解析】A.宣言:扬言。

C.痛心:痛恨。

D.告诉:申诉(苦衷)。

9.C 【解析】“黟然黑者为星星”应翻译为“乌黑发亮的头发出现星星的白发”。

10.C 【解析】此句为虚写。

11.C 【解析】“趣”通“取”,取得。

12.B 【解析】B 项与例句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 项,动词,到,往,可译为“追求”。

C项,助词,的。

D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3.C 【解析】选文第三段并没有流露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14.A 【解析】“作者却对这美景充满浓烈的喜悦”分析有误,应是“亦喜悦亦伤感”。

15.A 【解析】“诗到无人爱处工”是说好诗不迎合一般人的口味,而文中说刘克庄认为谢朓的诗达到了“流转圆美”的境界,但没有证据表明他的诗“无人爱处工”,故不符合题意。

16.C 【解析】A 项,“作者对其持鄙夷态度”推断不当;B 项,强加因果关系;D 项,“作诗为文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满意即可”推断太绝对,不是作者原意。

17.(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2)俯察品类之盛(3)万籁有声(4)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每空1分,有多字、漏字、错字的该空不得分)【解析】按规定默写,要求默写几句就默写几句。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C卷(考试版试卷)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C卷(考试版试卷)

绝密★启用前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C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赏赉.(lài)徇.私(xún)狙.击战(jū)沆瀣.一气(xiè)B.倔强.(jiàng)创.伤(chuàng)看.守所(kān)韦.编三绝(wěi)C.戏谑.(xuè)皲.裂(jūn)发酵.粉(jiào)相.机行事(xiàng)D.勾.当(gōu)藤蔓.(wàn)冠.心病(guān)酩酊.大醉(dǐng)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酥骨永决裨将概莫能外B.勘误秸秆轮幅水性杨花C.妨碍粗犷九霄食不裹腹D.痉挛沥青盖戳不能自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使我讨厌的是,在事情变得困难时,他就撒手不干了,让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B.实际上到现在为止非美安保条约还是一空头支票....,能否兑现还要看美国亚太战略的重点在哪儿。

C.俗话说,七月流火....,随着立秋的到来,各地的气温也渐渐地降了下来,人们也终于舒缓了过来。

D.那野蜂巢筑在樟树梢上,中间隔着房屋顶,又距离我那么远,没办法,八竿子打不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显示,为更好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实施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公安部将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B.QS全球高等教育集团近日在伦敦发布了第二版《QS全球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我国有4所高校入选全球20强,其中清华大学名列世界第三。

C.傅斯年为了防止史语所的那些图书文物不受损坏,曾叫人将“善本书库”的牌子取下来,换上“别存书库”四个字,免得引人注目,遭遇不测。

D.经过细心考证,使李光涛发现了被歪曲篡改的历史,诸如清军入关、山海关战役等,为我们还原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图景。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答案]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0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赏赉(lài)徇私(xún)狙击战(jū)沆瀣一气(xiè)B.倔强(jiàng)创伤(chuàng)看守所(kān)韦编三绝(wěi)C.戏谑(xuè)皲裂(jūn)发酵粉(jiào)相机行事(xiàng)D.勾当(gōu)藤蔓(wàn)冠心病(guān)酩酊大醉(dǐng)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酥骨永决裨将概莫能外B.勘误秸秆轮幅水性杨花C.妨碍粗犷九霄食不裹腹D.痉挛沥青盖戳不能自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使我讨厌的是,在事情变得困难时,他就撒手不干了,让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B.实际上到现在为止非美安保条约还是一空头支票,能否兑现还要看美国亚太战略的重点在哪儿。

C.俗话说,七月流火,随着立秋的到来,各地的气温也渐渐地降了下来,人们也终于舒缓了过来。

D.那野蜂巢筑在樟树梢上,中间隔着房屋顶,又距离我那么远,没办法,八竿子打不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显示,为更好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实施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公安部将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B.QS全球高等教育集团近日在伦敦发布了第二版《QS全球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我国有4所高校入选全球20强,其中清华大学名列世界第三。

C.傅斯年为了防止史语所的那些图书文物不受损坏,曾叫人将“善本书库”的牌子取下来,换上“别存书库”四个字,免得引人注目,遭遇不测。

D.经过细心考证,使李光涛发现了被歪曲篡改的历史,诸如清军入关、山海关战役等,为我们还原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图景。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C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C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C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C D D B C B D D D D C C D D C C 1.C【解析】A项,徇xùn私;B项,创chuāng伤、韦wéi编三绝;D项,勾gòu当。

2.D【解析】A项,永决—永诀;B项,轮幅—轮辐;C项,食不裹腹—食不果腹。

3.D【解析】烂摊子:比喻不易收拾的局面或混乱难以整顿的摊位。

空头支票:比喻不能或不想实践的诺言。

七月流火: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两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联。

4.B【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删除“据”或“显示”。

重复赘余,去掉“区分”或“辨识”。

C项,不合逻辑,可删除“防止”或“不”。

D项,成分残缺,可删除“使”。

10.D【解析】“今宵”三句想象别后情景,是虚写。

11.C【解析】志:记载。

12.C【解析】连词,表修饰。

A项,连词,表承接;B项,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承接。

13.D【解析】“内容上有重复之嫌”错误,这实际上是《庄子》中常见的“重言”手法。

14.D【解析】虽是发问,但不言而喻是“我”主沉浮,体现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气概和博大胸怀。

15.C【解析】“使文本与解释的内在逻辑关系被完全颠倒”的解释方法是明代的“六经注我”。

16.C【解析】A项,由原文的“‘六经注我’主张经典的解释者要将‘文本的原初视野纳入自己的现今视野’”可知“六经注我”更具个人解读色彩。

B项,“注不驳经,疏不破注”是“我注六经”的解读原则。

D项,“考据”与“诠释”只是两种解读文本的不同方式,各有优劣,文中并没有说哪个更具优越性。

17.(1)昨夜西风凋碧树(2)举匏尊以相属(3)江州司马青衫湿(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解析】上下句式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答案。

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消遣.(qiǎn) 教诲.(huì) 荒诞.不经(dàn)B.贮.藏(zhù) 沉吟.(yín) 跬.步千里(guǐ)C.猝.然(cù) 胆怯.(qiè) 不速.之客(sù)D.呜咽.(yàn) 分歧.(qí) 蓊.蓊郁郁(wěng)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篇幅狭隘奏鸣曲 B.簇新摇篮挖墙角C.烟霭伺侯杀手锏 D.辨论斑驳踢踏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量子通信成功演示启示国人:在创新方面,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

B.要细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责任清单,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人员予以..问责。

C.讲好浙江故事,展示好浙江的人文之美,是建设好文化浙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D.在全运会男子200米决赛中,谢震业打破全国纪录,继百米大战后一再..获得金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将为打造金砖国家下一个“金色十年”贡献新倡议,搭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

B.通过特色民俗活动,使大家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C.“艾滋病防治宣传校园行”旨在提升公民防艾抗艾意识,改进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D.《战狼Ⅱ》表达的不仅仅是大国崛起的集体共识,而且是国内许多观众的英雄梦想。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对阅读的信仰就是对思想的信仰。

,。

,而不是一个用清晰的思想来观察世界的人。

①正是由于阅读,才使人的感触从目之所及达到了思之能及②阅读可以极大地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思想的格局③才让人可能超越时空的局限④不阅读,就是躺在书海之中,也只是一个用混浊的眼睛观察世界的人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孩子们的脸,像朝阳下初开的百合花,显得如此的鲜嫩、光洁。

(比喻)B.车过故乡,钱塘江隔岸的青山,万笏朝天,渐渐露起头角来了。

(借代)C.池塘里,只剩下些残叶,荷花们蜷缩在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

(拟人)D.杨梅有多么奇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

多么甜美的滋味呀。

(排比)7.下列诗句内容与浙江风景名胜无关的一项是A.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B.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齐谐》者,志怪者也C.毋从俱死也 D.举以予人,如弃草芥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情,有时靠着书桌读书。

B.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一个平民的死比国家兴亡的意义还重大。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女子也不高兴,因为男子的行为反复无常。

D.距关,毋内诸侯。

——把守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

10.下列对《虞美人》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从问天到自问,通篇一气盘旋,笔法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上片实写,下片虚写,由实入虚,写词人经历世事变迁后对生命的思考。

C.运用反衬手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

D.结句用汪洋恣肆的一江春水作喻,写出愁之多。

愁之深。

愁之无穷无尽。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B.行李..之往来行李:外交使节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D.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1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乱易整,不武A.敢以.烦执事 B.阙秦以.利晋C.斧斤以.时入山林 D.谈笑以.死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交代烛之武出城的时间和方式,暗示了郑国被围的严峻形势。

B.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说服秦伯退兵,成功解除危机。

C.晋文公毅然决定撤军,说明他有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判断和坚持正义的品质。

D.选段记事完整,情节生动,文字简洁精练,有很强的表现力,堪称叙事典范。

14.下列对《品质》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

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他哥哥虽然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显得更虚弱、更苍白,但是他们两兄弟却很相像,所以我在早年有时要等到跟他们订好靴子的时候,才能确定他们到底谁是谁。

后来我搞清楚了:如果没有说“我要问问我的兄弟”,那就是他本人;如果说了这句话,那就是他的哥哥了。

A.文中肖像描写用皮革喻示格斯拉实诚、谨严的性格,可谓形神兼备。

B.格斯拉眼睛“好像在迷恋着理想”,透露出他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

C.哥哥性格懦弱,没有主见,所以定靴的时候常说“我要问问我的兄弟”。

D.强调格斯拉兄弟“很想像”,暗示他们都具有朴实、严肃、勤苦的物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评点的产生,最初是读者读书的一种心得的记录、标志,其目的未必是为了教授他人的写作。

正如清人张潮在《虞初新志·凡例》中说的:“触目赏心,漫附数言于篇末;挥毫拍案,忽加赘语于幅余。

或评其事而慷慨激昂,或赏其文而咨嗟唱叹。

敢谓发明,聊抒兴趣;既自怡悦,愿共讨论。

”如果说断句是为了意义上的理解,那么评点便是对于作品艺术的体会了。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评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式。

阅读过程的评点,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增强了记忆,这是符合阅读心理需求的。

评点作为一种阅读方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宋代之前,传统的文学批评讲究对于批评对象知人论世,追源溯流,其批评则重在对批评对象作总体审美把握的品第,而很少是对文本的具体入微的批评。

评点之学恰是转向对文本的语言分析和形式的批评,其特点在于为人指点创作的具体途径,从“作文之用心”的角度来进行批评,对于作品的用词、造句、修辞、构思和结构上的抑扬、开阖、奇正、起伏等方面的艺术技巧进行评点。

它是一种综合性、实用性最强的批评方式,除了文学批评、鉴赏之外,它对于古代修辞学、写作学等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历来论者对于评点之学的评价偏低,这可能与中国古人认为艺术的精妙只可妙悟而难以言传的观念有关。

评点传授技巧作法,予人以方便法门,不免落了言筌。

但是评点作为一种批评方式,引导人们从创作的角度去欣赏揣摩艺术,并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评析,有时虽不免琐碎细杂,但比起玄之又玄的空谈,自有其合理性。

宋代是文化高涨的时代,许多学者都做了普及文化的工作。

选集与评点的结合,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普及的工作,它对初学者起了启蒙的作用。

评点的阅读对象是一般的读书人,在那个时代,读书人的主要出路和目标就是走科举的道路。

因此评点自然就与科举有难解之缘,而带有明显的实用色彩和功利目的。

评点之所以兴盛,也与社会需求有关。

评点既提供了作家的作品,使读者可以阅读原著,而不像诗话一样单纯是批评家的感想与评论;评点还提供了批评家的评论圈点,这样比一般的选本总集又多了一种借鉴。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比较、参照。

所以评点方式把作者、读者与批评家三者密切联系起来了,故成为一种人们普通喜爱的通俗的批评方式。

(节选自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15.下列对文中“评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评点产生的最初目的未必是为了教授他人写作。

B.评点讲究语言分析和形式批评,作总体审美品第。

C.评点既可以是一种阅读方式,也可以是批评方式。

D.评点能够把作者、读者、批评家三者联系在一起。

1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阅读过程的评点能够记录心得,理解意义,增强记忆,做到知人论世。

B.评点琐碎细杂,作品评析只重妙悟不重言传,所以历来论者评价偏低。

C.宋代评点兴盛与社会需求相关,而读书人阅读评点仅为了走科举之路。

D.选集与评点相结合,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借鉴,可启蒙初学者,普及文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

(每小题1分,共3分。

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怒而飞,。

(庄子《逍遥游》)(4),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

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19题。

甲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节选自《我与地坛》)乙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