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详解

合集下载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6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须知: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种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鱼饲料蛋白,竟然是用钢铁厂炼钢时产生的工业尾气生产出来的。

生产这种饲料蛋白的首钢朗泽是首钢集团的子公司,它是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以钢铁工业尾气生产饲料蛋白和燃料乙醇的企业。

这种变废为宝的技术被称为生物制造,指的是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的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的制造过程。

它的核心是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制造被认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

中国也把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说:“有别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制造模式,生物制造创新了物质生产方式,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将对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另外,生物制造对于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也非常关键。

”发展生物制造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

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浙江省2022年6月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学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2022年6月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学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2022年6月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学考模拟)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青蒿(hāo)蹩脚(bié)量体裁衣(liàng)B.籼稻(shān)签署(qiān)臻于至善(zhēn)C.譬如(pì)嘈杂(chāo)沧海一粟(cāng)D.捣破(dǎo)罪愆(qiān)得鱼忘筌(qi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诗人不能只关注修辞和辞藻,守着几句陈词烂调打转转,要开辟新境,熔铸华章。

B.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教育中富含伦理价值的优良传统更不应该遗忘。

C.青春片在深度上的拓展,主要依托创作者对一系列气质炯异的青春形象的立体塑造。

D.该书以鞭僻入里的分析,把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意义说得清晰透彻,让人豁然开朗。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高质量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不仅要有文化课,也要包括道德学习、体育、美育等。

B.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原地区辉煌的文明,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成果。

C.纵观中华文明史,文言文献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对中华文明发挥了不一而足的积极作用。

D.喜剧综艺经历了群雄争霸与迭代升级,小品、相声、脱口秀、情景喜剧等你方唱罢我登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精密测量技术不断进步,在科学研究、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提振了全球发展理论,丰富了发展中国家的信心。

C.我国的公路交通承担着大约70%以上的货运量和客运量,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D.多位专家呼吁,体育教育培训行业要走好高水平发展之路,既要严格规范,也要温情引导。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 年4 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F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恪守(g e)瞥见(pi 3安步当车(d a ng)B .喘气(chu an)熨帖(y un)冠冕堂皇(gu an)C .笨拙(zhu o)蓬松(p e ng)越俎代庖(p aoOD .拮据(j 0嬉戏(x》休戚相关(q D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冒昧信息爆炸批沙拣金B .幽僻个性禀赋出类拔粹C.缘份推陈出新精雕细琢D.坐落删繁就简见微知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浙江的“茶文化”与“一带一路”接轨..,将带动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B •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逐步..式微。

C.道家作为与儒家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在许多方面与儒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D.互联网时代,在交通、餐饮等传统经济领域,“分享经济”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

B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是由于激发了大众文化心理的共鸣。

C.国家层面第一个网约车监管法规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规范发展。

D.“澎湃S1”手机芯片发布的消息,催生了中国手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风化雨/滋养莺飞草长/创新创业/成就千万浙商/你们用拼搏/ _________ / 你们用敏锐/ ___________ / 你们用诚信/ 打造立业的走廊/ 你们用感恩/回报养育的故乡/ 你们用使命/ __________①挺起民族的脊梁②越过一道道难关③抓住一次次商机A .②①③B .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③①6.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B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 读不懂塞北的荒野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7.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浙江语文学考试题(附解析)

浙江语文学考试题(附解析)
A.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希望的 安慰,贫困、疾病、囚禁的悲惨境遇就会不能忍受。
B.未经受权进入停机坪、候机室等限制区域的,都 属非法侵入,该行为会被定为违法犯罪行为。
C.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菲薄,热衷 于搞“传教”,一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
D.在这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金 陵十二钗”,真是鬼斧神工。
C.“相思泪”化用范仲淹的名句,典雅蕴藉;“这壁”“那壁”等口语活 泼自然。
D.“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现了崔莺莺清高自傲,看不上“虚 名”“微利”。
解析:选D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体 现的是崔莺莺对世俗名利观的鄙视,为的是表现其轻功名,重真情 的叛逆性格,而非体现其高傲。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选D A项,一面对两面,在句首加“能否”;B项, 成分赘余,“约”与“左右”保留一个即可;C项,句式杂糅, 去掉“根据”或“显示”。
17.在下列不同场合,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运动会上,有同学鼓励室友:“加油!你是最
棒的!” B.王小乐在“个人述职”结束时,说:“感谢聆听!” C.看望老师后,老师送你到门口。你说:“恕不远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译文: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 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努力飞翔,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译文:因此,无论身份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刚出生时跟别人没有不同,善于借助外 物罢了。
[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 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 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最新浙江省温州市高二6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最新浙江省温州市高二6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作揖.(yī)黏.合(zhān)不治之症.(zhèng)B. 咆哮.(xiāo)渣滓.(zǐ)沁.人心脾(qìn)C. 胡同.(tòng)苔藓.(xiǎn)毛骨悚.然(sǒng)D. 模.特(mú)隽.永(juàn)雕栏玉砌.(qì)【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

题中,A项,“黏合”的“黏”应读nián,粘连,胶合。

B项,“咆哮”的“哮”应读xiào,猛兽怒吼,形容人暴怒喊叫,也形容水奔腾轰鸣。

D项,“模特”的“模”应读mó,“模”读mú的时候,指铸模,铸型。

故选C。

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喻为“一双巧手塑乾坤,一支触笔映九州”的制瓷人大都不善言辞,甚至木讷。

B. 工匠园应带动文创产品的迭代创新,从而推动文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C. 电视剧《大江大河》得到人们亲睐,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化宏大叙事为生活观照。

D. 阿胶用驴皮煎煮而成,能润躁止血、减轻疲劳,北魏时期,就被当作朝廷贡品。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然后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

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出炉,其中提到,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如今的8秒,引发了关于阅读专注力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人们通过公众号、短视频、消息推送等途径获取信息,通过社交软件、办公软件处理工作,通过购物软件、支付软件安顿生活,在不同界面间进行着注意力的转换。

面对手机屏幕,我们在不断的浅阅读中消耗着精力,使得注意力日渐碎片化。

久而久之,专注思考、自我反思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弱化,持续的专注力俨然变成一种“稀缺品”。

诚然,浅阅读作为一种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对于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颇有助益,尤其是在获取一般知识、掌握特定技巧、方便日常生活等方面,非常高效、实用。

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将注意力和时间淹没在浩如烟海、令人应接不暇的各类信息中。

做时间的主人,就是要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合理分配,多挤出一些时间深入阅读、专注思考、躬身审视。

深阅读作为个人行为,较少受外界干扰。

在这种投入、忘我的阅读状态下,人们得以从生活的压力中短暂抽离出来,注意力从外在世界向内在世界转移,主动、持续、专注地吸纳养分。

在这一过程中,人成为自己的主宰,掌握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在“心与物游”的状态中,丰富自我、愉悦自我、提升自我,借此实现人格的塑造与完善。

在笔者看来,深阅读不必过多在乎结果,也不用在乎花了多少时间,读了几部大部头的经典著作,它更多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有一句话:“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在某种程度上,读书是孤独的,能让我们暂且抛开外面世界的精彩,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但它又是激越的,总能搅动我们的神经,让我们获得智性顿悟。

在当下快节奏生活中,阻碍我们进行深阅读的一大原因是时间。

2019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9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与答案

格式专业资料浙江省2019 年6 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8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依偎(wēi) 悲怆(chu àng) 一掷千金(zh )ìB.坍妃(qǐ) 俨然(y ?n) 玲珑剔透(t )ìC.狭隘( ài) 口供(gōng) 孑然一身(j )íD.跌宕(d àng) 挣揣(zhēng) 命途多舛(cu?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近年来,引人关注的夜间旅游正成为热门项目,也成了一些城市亮丽的明片。

B.各部门要让技术对结渠道畅通,形成高效协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

C.走进活动现场,感受演说者的睿智,领略辩论者弛骋古今、纵横捭阖的风采。

D.科学研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敷衍了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闻报道对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讴歌时代英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B.大家习惯了加班加点、熬夜透支,对此都不以为然,这导致身体过劳现象更加普遍。

C.在竞技场上,要放松心态,专注比赛;一味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反而容易背上包袱。

D.蓝天保卫战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还应继续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垃圾分类并不是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

B.中国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关键是在于我们热爱学习。

C.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既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化的刚性约束。

D.虽然童话讲的都像梦话,但梦话里有新鲜的空气,值得现实生活中的人进来呼吸。

5.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改善民生需要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辩证关系。

2019年6月浙江省学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6月浙江省学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依偎.(wēi) 悲怆.( chuàng) 一掷.千金(zhì)B.坍圮.(qǐ) 俨.然(yǎn) 玲珑剔.透(tì)C.狭隘.(ài) 口供.(gōng) 子.然一身(jí)D.跌宕.(dàng) 挣.揣( zhēng ) 命途多舛.(cuǎn)1.A(B坍圮pǐ剔透tī C口供gòng 孑然jié D挣揣zhèng 多舛chuǎ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近年来,引人关注的夜间旅游正成为热门项目,也成了一些城市亮丽的明片。

B.各部门要让技术对结渠道畅通,形成高效协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

C.走进活动现场,感受演说者的睿智,领略辩论者弛骋古今、纵横捭阖的风采。

D.科学研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敷衍了事。

2.D(A.“明片”应为“名片”;B“对结渠道”应为“对接渠道”;C“弛骋”应为“驰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闻报道对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讴歌时代英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B.大家习惯了加班加点、熬夜透支,对此都不以为然....,这导致身体过劳现象更加普遍。

C.在竞技场上,要放松心态,专注比赛;一味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反而..容易背上包袱。

D.蓝天保卫战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还应继续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

3.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根据语境,应该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垃圾分类并不是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

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材料一:①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②“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③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

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

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6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6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作揖.(yī)黏.合(zhān)不治之症.(zhèng)B. 咆哮.(xiāo)渣滓.(zǐ)沁.人心脾(qìn)C. 胡同.(tòng)苔藓.(xiǎn)毛骨悚.然(sǒng)D. 模.特(mú)隽.永(juàn)雕栏玉砌.(qì)【答案】C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喻为“一双巧手塑乾坤,一支触笔映九州”的制瓷人大都不善言辞,甚至木讷。

B. 工匠园应带动文创产品的迭代创新,从而推动文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C. 电视剧《大江大河》得到人们亲睐,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化宏大叙事为生活观照。

D. 阿胶用驴皮煎煮而成,能润躁止血、减轻疲劳,北魏时期,就被当作朝廷贡品。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然后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

题中,A项,“喻为”的“喻”应为“誉”,“誉”意思是“赞扬,赞美”。

C项,“亲睐”的“亲”应为“青”,“青睐”,重视,看得起,“青”,指人高兴的时候正看着,黑色的眼珠在中间。

D项,“润躁”的“躁”应为“燥”,“润燥”,用滋润药以治疗燥证的方法。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正对着楼梯口的地方,树立..着一根大圆柱,柱子后是一件狭长的石膏复制品。

B. 因为前期低温阴雨,加之..我国加强对油菜籽进口检疫,菜籽油的供应将偏紧。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学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狙.击(jū)慰藉.(jiè)剽.掠其人(piào)B.龟.裂(jūn)敕.造(chì)殒.身不恤(yǔn)C.缱绻.(juǎn)熨.帖(yù)间.或一轮(jiàn)D.炮.烙(páo)着.想(zháo)残羹冷炙.(zh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

B.若把你眼中的成功人士和我提到的“遇难者”相比,你就会明白什么叫作凤毛鳞角。

C.生命的代价太过沉重,在暄嚣的舆论中,这应该激起关于树立规则意识的波澜。

D.昆德拉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蹋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不能动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片黄叶,一枚飘飞的羽毛,都让他内心有所触动,但是他没有能力将这些感觉诉诸..文字。

B.《舌尖上的中国》以独特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让中国人兴奋不已。

C.跑步有益健康,但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这项运动不仅不能获得益处,反而..会诱发其他疾病。

D.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是正确的,这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而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易中天中华史》是迄今为止,唯一从全球视角为中华文明立传的巨匠,它讲述了中华民族3700多年的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安四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间.或(jiān) jiàn赊.账(shē) 翩.翩起舞(piān)B.提供.(gōng) 芜.杂(Wú) 蜗.角虚名(Wō)C.惊愕.(è) 蝉蜕.(tuō) tuì百无聊赖.(lài) D.草窠.(kē) 咀嚼.(jué) 沁.人心脾(qìng)qì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家长引导孩子过“六一”节时要重内涵、轻形式,淡化“礼物情节”。

情结B.综艺节目可以插科打诨,但不能娱乐至上,助涨艺术创作的浮躁风气。

助长C.为减少误判,“视频助理裁判”首次亮相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绿荫场。

绿茵场D.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乌镇奏出了一曲曲古韵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新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别有洞天....的二十四节气摄影展。

别有洞天,意思是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

B.《魅力中国城》以详实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时代景象。

C.仅.凭主人语言控制,智能家电就可完成点播歌曲、电影,甚至聊天等任务。

D.2020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进取的精神。

一面对两面B.中日防灾减灾论坛吸引了约240名左右嘉宾,大家就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

语义重复C.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共享出行”领先于世界。

句子杂糅D.浙江省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便利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5.在下列不同场合,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运动会上,有同学鼓励室友:“加油!你是最棒的!”B.王小乐在“个人述职”结束时,说:“感谢聆听!”敬辞聆听与倾听的区别一、从侧重点上来说,“聆听”侧重于“聆”,即“听”的意思。

强调的是用心思考仔细地听。

如聆听先生的教诲;“倾听”侧重于“倾”,即“身子向前用尽(力量)细心地听取”,含有尊重的意思,如倾听民意。

二、使用对象不同,“聆听”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倾听”一般多用于上对下的“听”,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

C.看望老师后,老师送你到门口。

你说:“恕不远送!”D.辩论会上,正方对反方说:“你这样胡搅蛮缠,就不够意思了……”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比喻)借代B.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对偶)C.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拟人)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夸张)7.下列诗句所写的历史人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

(唐·刘威)B.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藏忠义心。

(唐·白居易)对于诸葛亮效忠刘氏的情结作了高度评价。

C.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

(宋·苏轼)D.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被动句B.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收殓、埋葬。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心中有了最终的目标,梦也就一样有趣。

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哪里。

极,至。

趣,同“趋”,往,赴。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东家的狗在西家叫,客人经过厨师身边去吃饭。

10.下列对《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A.上片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上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业绩,引发感慨。

B.下片开头追述刘义隆草率出兵而溃败的史实,建议当权者挥师北伐。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

寓意在于忠告韩侂胄(tuō zhòu)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破坏北伐中原的大计。

C.结尾词人以廉颇自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

D.作品运用典故自然贴切,寄意深远,历史感怀与现实忧思互相交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亡.去不义亡:丢弃逃跑B.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C.籍.吏民籍:登记D.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臣为.韩王送沛公替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替C.君为.我呼入替D.约为.婚姻成为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夜访张良,使得原本紧张的局势出现转机。

B.从怪罪鲰生、拉拢项伯等言行可看出刘邦机敏、果断、精细。

C.作者运用对照手法,用项伯的当机立断突出张良的优柔寡断。

D.语言描写精练生动,寥寥儿笔就刻画出不同大物的鲜明个性。

14.下列对《长亭送别》“叨叨令”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放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A.在结构相近的语句中,推出众多物象,读来颇有铺陈之美。

B.“兀的……”句的反复,突出了女主人公无比愁闷的心情。

C.大量叠词的运用,使崔莺莺的情感抒发显得更为热烈奔放。

叠字艺术,不仅在音韵上产生回环流转、一唱三叹的效果,还成功地突出了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

通过【叨叨令】,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人物心灵中跳动的爱情旋律,而且可以窥见激荡着巨大情感浪潮的人物心灵。

D.用语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元杂剧语言“生活化”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随着文化的日益繁荣兴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高度重视,也成为世界打量与认识中国的窗口。

作为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道门槛,汉字被推到了时代的前沿。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楷书,不少人开始研究汉字的演变历程,试图通过汉字溯源,解开更多内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密码。

汉字的起源与早期的图形符号有关。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古文字的构成规则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称之为“六书”,而“六书”之首即为“象形”。

因此,汉字字形从诞生起就蕴含着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国家典章制度等文化信息,还蕴涵着中国独有的思维方式及价值逻辑,它不仅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工具,其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宝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汉字进行溯源至关重要,这与汉字的特质有关。

欧美国家的语言大多是拼音文字,它的意义由其所指决定,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则不同。

北师大教授齐元涛认为:“词义不是汉字最核心的问题,字形和词义的关联才更重要,这是汉字本身的特点。

我们今天用的是象形字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楷书和简化字,这便需要我们去溯源。

”陈寅恪曾说,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

汉字教育就是将字与文化整合起来。

据此,齐元涛提出了“字课思维”,希望在语文课上能用汉字溯源作抓手,让孩子们在对汉字的认知基础上走向对自然的认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

当下汉字溯源面临着现实的困难,因为生活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汉字形成的历史语境都已经遗失了。

当然,现代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字课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它使汉字教育可视化成为可能。

融媒体儿童教育丛书“汉字魔方”作者李英说:“汉字动画主要通过图形呈现在书里,让孩子在图中找字,让学习成为一种游戏。

”不过,需要规避的风险是,精彩和趣味背后有可能出现的不准确、不严谨。

特别重要的是,广大教师要意识到,汉字溯源不是简单地将汉字和文化放在一起,而是要还原汉字和文化结合的历史的真实意境,从而理解其初始的意义。

(选自2018年5月3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汉字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B.“六书”是许慎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归纳。

C.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字形与字义相关联。

D.“字课思维”就是通过识字教学启发思维。

1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破解中华传统文化某因密码,只能通过汉字溯源来完成。

B.陈寅恪的话为齐元涛提出“字课思维”提供了理论依据。

C.汉字溯源的现实困难是汉字形成的历史语境已全都遗失。

D.运用现代融媒体技术需要规避过于追求画面感的风险。

二、填空題(本大题3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共3分。

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1),不思其反。

(《诗经·氓》)(2)?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3)纵一苇之所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