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终审稿)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殚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节选自《纪念刘和珍君》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殚dàn 目睹dǔ 干练坚决liàn B.下劣liè 消亡xiāo 百折不回zhéC.临难nán 苟活ɡǒu 陨身不恤yǔn D.从容cónɡ 愤然fèn 阴谋秘计mì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这样如此如是B.如此这样如是C.这样如是如此D.如是这样如此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B.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C.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D.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答案】1.B 2.A 3.C【1题详解】A.“不殚”中“殚”应为“惮”;C.“临难”中“难”应读“nàn”,“陨身不恤”中“陨”应为“殒”;D.“愤然”中“愤”应为“奋”。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恪.守(gè) 瞥.见(piē) 安步当.车(dàng )B .喘.气(chuǎn ) 熨.帖(yùn ) 冠.冕堂皇(guān )C .笨拙.(zhuō) 蓬.松(péng ) 越俎代庖(páo )D .拮据.(jū) 嬉.戏(xī) 休戚.相关(qì)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冒昧 信息爆炸 批沙拣金B .幽僻 个性禀赋 出类拔粹C .缘份 推陈出新 精雕细琢D .坐落 删繁就简 见微知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浙江的“茶文化”与“一带一路”接轨..,将带动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B .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逐步..式微。
C .道家作为与儒家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在许多方面与儒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D .互联网时代,在交通、餐饮等传统经济领域,“分享经济”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
B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是由于激发了大众文化心理的共鸣。
C .国家层面第一个网约车监管法规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规范发展。
D .“澎湃S1”手机芯片发布的消息,催生了中国手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风化雨/滋养莺飞草长/创新创业/成就千万浙商/你们用拼搏/__________/ 你们用敏锐/__________/你们用诚信/打造立业的走廊/你们用感恩/回报养育的故乡/你们用使命/__________①挺起民族的脊梁②越过一道道难关③抓住一次次商机A.②①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③①6.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7.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完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WORD 格式整理分享2018 年 4 月浙江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吻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雕琢(zhuó)栖息(xī)..B.门槛( k? n)塑像(sù)..C.筵席( yàn)谪居(zhé)..D.徘徊(huái )袅娜(nuó)..2.以下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分))游目骋怀( chěng).锲而不舍( qì).舞榭歌台( xi è).羽扇纶巾( guān).)A.欺骗沁园春完璧归赵B.旋律醉醺醺一愁莫展C.大方捉谜藏没精打采D.修茸汗涔涔沧海桑田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诚然..不齐全,却能给研究供应最优异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B.我真想劝说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C.胜者弹冠相庆,笑容灿烂;负者没精打采,神情落寞:体育带给人们的感情冲击直接而强烈。
....D.为了建设“美丽浙江”,我省各地就地取材,真抓实干,迅速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的各项措施。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霍金是一位优异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与疾病坚毅斗争的科学斗土,为科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B.《 2017 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7 年 9 月,微信支付的绑卡用户已经高出8 亿多人。
C.公共法律服务落实更加到位,系统不断完满,已经进入从“有形”向“有效”发展的轨道。
D.围绕《湄公河行动》《战狼》红海行动》等电影制作播出为重要标志,中国大片已然盛行。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听闻,人若从山顶往下滑,___________________;沙粒随人流动,又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中后期江南经济迅速□起,崇尚精雅奢华之风。
服饰方面僭越等级尊卑,标新立异,竞逐华靡;饮食不厌其精,饮酒花样繁多()家具制作巧夺天工,豪门园林建筑精巧。
精美的园林不仅装点了江南的绰约风姿,也是文人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的形象写照。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倔B.崛C.倨D.踞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mǐ chuō B.mí chuō C.mǐ chuò D.mí chu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
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________。
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
二是________。
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爱人以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担当、有本领,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三是________。
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拼搏中奉献正能量。
四是________。
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战胜人类职业围棋选手。
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是类脑神经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以及必要的算力基础和庞大的数据模型,有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成熟。
在文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是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通过处理原始数据,经典作品的风格特点被提取出来,由人工完成数据标注,为下一阶段的新内容生成打下基础,实现由艺术原作到人工智能作品的风格迁移。
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模型的驱动形式分为文本驱动型、图像驱动型和复合驱动型。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文本驱动型。
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等。
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就一部作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风格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获得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
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选择题部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恪.守(gè)瞥.见(piē)安步当.车(dàng)B.喘.气(chuǎn)熨.帖(yùn)冠.冕堂皇(guān)C.笨拙.(zhuō)蓬.松(péng)越俎代庖.(páo)D.拮据.(jū)嬉.戏(xī)休戚.相关(qì)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冒昧信息爆炸批沙拣金B.幽僻个性禀赋出类拔粹C.缘份推陈出新精雕细琢D.坐落删繁就简见微知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浙江的“茶文化”与“一带一路”接轨..,将带动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B.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逐步式微..。
C.道家作为与儒家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在许多方面与儒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D.互联网时代,在交通、餐饮等传统经济领域,“分享经济”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
B.《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是由于激发了大众文化心理的共鸣。
C.国家层面第一个网约车监管法规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规范发展。
D.“澎湃S1”手机芯片发布的消息,催生了中国手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风化雨/滋养莺飞草长/创新创业/成就千万浙商/你们用拼搏/ /你们用敏锐/ /你们用诚信/打造立业的走廊/你们用感恩/回报养育的故乡/你们用使命/ 。
①挺起民族的脊梁②越过一道道难关③抓住一次次商机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6.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7.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11月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试题及分析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切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胚胎(pēi)褶皱(zh?)..B.镂空(1òu)杜撰(zhuàn)..C.菜圃(p?) 笑靥(yàn)..D).形骸(hái)比如(bì)..分,共48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亘古不变(gèn).年幼不知(gèng).蝇头微利(yíng).敛声屏气(li ?n).答案:A. B项,更gēng;C项,笑靥yè;D项,譬pì如。
2.以下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长江万里图》以弘大的篇幅、淋漓的笔墨,挥洒出中国第一大江的壮阔与旖旎。
B.翻拍剧多数以靓丽的新人组队,依时代更叠调整内容,用情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C.日前,杭州2022年亚运会会徽揭晓,“潮涌”从众多作品中崭露头角,倍受瞩目。
若是以功利之学归纳浙学,或以史学涵盖浙学,则难免有一叶彰目不见泰山之遗患。
答案:A。
B项,更叠——更迭;C项,倍受——备受;D项,一叶彰目——一叶障目。
3.以下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A.网约车平台在利用价钱体制调理供求时,动辄遇到舆论掣肘。
..B.中尼两方将争取早日启动自贸协议谈判,更快实现互利双赢。
..C.浙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文化旅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D.各种培训班袍笏登场,为孩子们供给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时机。
....答案:D.袍笏登场:①指演员化妆后登场表演;②登上指正舞台(多含贬义)。
此处修饰对象不合适。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万众一心、获得绚烂成就的40年。
B.9月1日,在“雷霆1号”一致行动中,杭州警方成功捣毁了一个贩毒团伙。
C.假如能深入市场改革并激发市场活力,我们就能接受住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
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完整版,含参答案)
机密.......★.考试结束前20XX....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量部分,共...分钟。
.........110.................6.页,满分...分,考试时间....100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需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掉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自己的签字笔或钢笔卸载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符合题目要求的,............................3.分,共..........18..小题,每小题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惶.(.hu..á.ng..).瘦.削.(.xi..ā.o.).亲.昵.(.n.ì)..敛声..b.ǐ.ng..)...屏.气(B...吝.啬.(.s.è)...ì)....ji..ā.n.).惴.惴不安(..徘.徊.(.hu..á.i.).间.断(....zhuC...咆.哮.(.xi..à.o.).附.和.(.h.è)....m.ò)..搭.讪.(.sh..à.n.).含情..脉.脉(D...自.诩.(.y.ǔ)....q.ì.n.)...gu..ā.n.).沁.人心脾(..倔.强(..ji..à.ng..).冠.冕(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你看这些家俱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精校版
机密.......★.考试结束前1.月浙江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量部分,共.........110...分钟。
....100.................6.页,满分...分,考试时间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旳姓名,准考生号用黑色字迹旳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旳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旳对应题目旳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需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掉净。
....4...非选择题旳答案须用黑色自己旳签字笔或钢笔卸载答题纸上对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个备选项中符合题目规定旳,不...54..分。
每题列出旳四...................3.分,共..........18..小题,每题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旳旳一项是(...............).A...惊.惶.(.hu..á.ng..).瘦.削.(.xi..ā.o.).亲.昵.(.n.ì)..屏.气(..b.ǐ.ng..)...敛声B...吝.啬.(.s.è).....ì)....zhu..ji..ā.n.).惴.惴不安(..徘.徊.(.hu..á.i.).间.断(C...咆.哮.(.xi..à.o.).附.和.(.h.è)....m.ò)..搭.讪.(.sh..à.n.).含情..脉.脉(D...自.诩.(.y.ǔ)..gu..ā.n.).沁.人心脾(....q.ì.n.)...ji..à.ng..).冠.冕(..倔.强(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旳一项是(..............).A...你看这些家俱都是你从前顶喜欢旳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材料一:①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②“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③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
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
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完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2017 年 11 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消遣 (qi ǎn)教诲(huì)..B .贮藏 (zh ù)沉吟(yín)..C .猝然 (c ù)胆怯(qiè)..D .呜咽 (y àn)分歧(qí)..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篇幅狭隘奏鸣曲BC .烟霭伺侯杀手锏D 3 分,共 48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荒诞不经 (d àn).跬步千里 (gu ǐ).不速之客 (s ù).蓊蓊郁郁 (wěng)..簇新摇篮挖墙角.辨论斑驳踢踏舞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量子通信成功演示启示国人:在创新方面,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
....B .要细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责任清单,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人员予以..问责。
C .讲好浙江故事,展示好浙江的人文之美,是建设好文化浙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D .在全运会男子200 米决赛中,谢震业打破全国纪录,继百米大战后一再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将为打造金砖国家下一个“金色十年”贡献新倡议,搭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
B.通过特色民俗活动,使大家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C.“艾滋病防治宣传校园行”旨在提升公民防艾抗艾意识,改进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D.《战狼Ⅱ》表达的不仅仅是大国崛起的集体共识,而且是国内许多观众的英雄梦想。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对阅读的信仰就是对思想的信仰。
,。
,而不是一个用清晰的思想来观察世界的人。
①正是由于阅读,才使人的感触从目之所及达到了思之能及②阅读可以极大地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思想的格局③才让人可能超越时空的局限④不阅读,就是躺在书海之中,也只是一个用混浊的眼睛观察世界的人A .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6.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孩子们的脸,像朝阳下初开的百合花,显得如此的鲜嫩、光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绝密★考试结束前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选择题部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恪.守(g è) 瞥.见(pi ē) 安步当.车(d àng )B .喘.气(chu ǎn ) 熨.帖(y ùn ) 冠.冕堂皇(gu ān )C .笨拙.(zhu ō) 蓬.松(p éng ) 越俎代庖.(p áo )D .拮据.(j ū) 嬉.戏(x ī) 休戚.相关(q ì)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冒昧 信息爆炸 批沙拣金B .幽僻 个性禀赋 出类拔粹C .缘份 推陈出新 精雕细琢D .坐落 删繁就简 见微知著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浙江的“茶文化”与“一带一路”接轨..,将带动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B .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逐步式微..。
C .道家作为与儒家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在许多方面与儒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D .互联网时代,在交通、餐饮等传统经济领域,“分享经济”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
B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是由于激发了大众文化心理的共鸣。
C .国家层面第一个网约车监管法规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规范发展。
D .“澎湃S1”手机芯片发布的消息,催生了中国手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风化雨/滋养莺飞草长/创新创业/成就千万浙商/你们用拼搏/ /你们用敏锐/ /你们用诚信/打造立业的走廊/你们用感恩/回报养育的故乡/你们用使命/ 。
①挺起民族的脊梁 ②越过一道道难关 ③抓住一次次商机A .②①③B .①③②C .③①②D .②③①6.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B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C .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D .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7.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素善.留侯张良B .穷山之高.而止C .此其志不在小.D .越国以鄙远.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句子学问渊博,仍然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B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
C .养生丧死无憾。
——(百姓)保养身体,安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位。
10.下列对《登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 .本诗前半写景,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也有对长江秋色的全景描写。
B .作者触景生情,思绪纵横“万里”“百年”,将家愁与国难融于一体。
C .猿啸的“哀”与作者的“悲”“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强化了情感表达。
D .四联全都对仗,首联句中自对,用字精确,格律谨严,富有节奏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节选自《赤壁赋》)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襟危.坐 危:高B .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C .挟.飞仙以遨游 挟:偕同D .而卒.莫消长也 卒:终究1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何为其.然也B .方其.破荆州C .其.皆出于此乎D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通过赞美英雄曹操,抒发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愤慨。
B .作者借水、月等意象,阐释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关系。
C .作者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 .选文句式骈散结合,长短交错,语言清新明丽,声调和谐优美。
14.下列对《<物种起源>绪论》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
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
我期望读着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所信任。
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
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同少数事实来作说明,但我希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
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析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A .末句中的“这一点”是指刊印出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
B .文中“必然”“无疑”“虽然”“但是”等词语使得表述更加准确、周密。
C .作者认为“摘要”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研究只能得到一般结论。
D .从选文可以看出达尔文谦虚、审慎、充分尊重事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中,文化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加强文化传承,而文化的传承要靠人。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例如,一位教授的演讲,通过视频可以即时让无数观众收看,但演讲人的感受、感情和言外之意还是会有所流失;缺乏现场氛围和互动,受众的收获必打折扣。
还有人认为,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对此也应辩证地看,有了书籍就一定有文化传承吗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去读《论语》《孟子》《尚书》《周易》又有多少人把握了书的真谛书籍记录的思想和文化每倒一次手,就可能丢失甚至扭曲一部分信息。
文化的传承还是要靠人与人之间以“情”进行联结和沟通,其他的媒介和方式都是工具、手段,只起辅助作用。
人们传承文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渠道。
以色列能成为中东的强国,它靠的是什么?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在这方面也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需要后人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时代意义。
学者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地位,需要引起重视。
学者要成为文化宝库的看门人,清楚库存,防止“宝贝”丢失。
学者也要成为文化宝库的导游,熟悉其中的“宝贝”,就像导游熟悉景点、路线及其掌故一样。
学者还要成为文化传承的警醒者和指路牌,告诉人们每条路将通向哪里。
在中华民族奔向“理想国”的漫长征程中,孔子、孟子思考的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要走哪条道路。
明朝中叶,当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时,王阳明几经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提出“致良知”,让很多人看到深埋着的“良心”会照亮世界。
可以说,学者在文化传承中肩负着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之路的重任。
文化的传承既然靠人,自然就是靠“话”——活生生的、人人能上口的话语。
目前有关儒、释、道的书汗牛充栋,但平易的话少而艰涩的话多。
文化传承的“话”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一听就懂,懂就记住,记住就做。
比如“天理不容”“丧尽天良”“天地良心”“知行合一”,都来源于宋儒、明儒,至今还活在老百姓的嘴里、心里。
我们需要一大批学者做高深的专业性研究,这样才能不断输送思想养料,但也应认识到,要让思想文化对老百姓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就需要将研究成果普及到民众中,防止“术语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
(选自201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5.根据文意,对“学者”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楚传统文化库存并能很好地守护。
B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传承手段。
C.指引文化传承道路,纠正传承偏误。
D.熟悉文化遗产且能指点人们去学习。
1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书籍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可能会遗漏或扭曲,因此书籍不可能传承文化。
B.文章例举以色列,说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是强国的唯一条件。
C.目前有关儒、释、道的书籍很多,以致语言不及宋儒、明儒的简单明了。
D.学者要潜心于专业研究,也应将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话”普及给民众。
非选择题部分(5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共3分。
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1)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2)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驽马十驾,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4)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共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19题。
甲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