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

ii
pq 0 0
三、通货膨胀及 其衡量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价 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通货膨胀率是一个时期 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 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的公式:
Pt Pt1
Pt 1
第3节 失业及 其衡量
一.失业和失业率 二.失业的种类 三.自然失业率与潜
在就业量
一、失业 和失业率
成年人(16岁以上)=就业者+ 失业者+非劳动力人口
二、价格指数
PART 1
1.GDP 折算指数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 GDP折算指数
2.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综合1反映各种消费品和生活
服 务 价 格 的 变 动 程 度 的i 一i种 经 济 指 数 。
pq t 0
CPI 100 具体计算公式:
二、GDP的衡量
核算GDP可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
买以及出口这几个方面支出的总和。 表达式:GDP=C+I+G+(X-M)
1.消费
C——国内私人消费支出, 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 费品、劳务等方面的支出。
2.投资
I——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的支出。 资本品或者投资品,与中间产品的区别何在?资本品在生产中被逐步地消耗,
对GDP概念的理解
市场价值概念。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中间产品:是指用来参加其他产品的
生产过程的产 品,如原材料、出口品等。最终产品:是指已经退出生产过程,进 入消费领域的产品。 是一定时期所生产而不是所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经济学基础第八章“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基础第八章“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基础
第8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 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 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 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经济事务中有意识 的干预。
一般认为,物价稳定并不是通货膨 胀率为零,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 的通货膨胀率。 所谓低,就是指通货膨胀率在 1%~3%之间; 所谓稳定,就是指在相当时期内能 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上。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个 目标。 它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 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 长,这种增长要达到一个适度的年均增 长率。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 值(GDP)的平均增长率来衡量。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含义:
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 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 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 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 做出的决策。
政府购买
财政政策 的工具
转移支付 税收
公债
(一)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 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 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政府购买支出包括消费性支出 和投资性支出。比如行政管理费与 国防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基 础设施投资等。
(二)改变贴现率
中央银行也给商业银行贷款银行准 备金,但商业银行必须用商业票据或政 府债券作担保。 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 叫做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 款利率叫做贴现率。 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 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 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 款,刺激投资。

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和测量方法

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和测量方法

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和测量方法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

为了全面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需要借助一些主要指标和测量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以及它们的测量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领域的重要概念。

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GDP包括一个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通常分为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 生产法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经济部门的生产活动,计算它们在总值中的贡献来估算GDP。

这些经济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

通过对各个部门的产出进行加总,就可以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2. 收入法收入法是从居民部门的角度出发,统计各种因素报酬和税收等收入,通过加总计算得到GDP。

居民部门的收入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

3. 支出法支出法是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出发,统计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等来估算GDP。

这种计算方法可以体现国内生产总值的各个需求方面的贡献。

二、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衡量物价水平和通胀变动的指标。

常见的物价指数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等。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反映了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是衡量居民普遍商品和服务购买力变动的指标。

CPI的测算通过抽样调查和物价监测,获取一定时期内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数据,并将其与基期的价格进行比较。

2. 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PPI是衡量生产者采购和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

它反映了生产和加工领域原材料、能源、中间产品等价格的变动情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就业率和失业率就业率和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情况的指标。

第8章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

第8章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
第8章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 及其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1
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 )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 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 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 一定时期 一国经济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一国经济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价值。 价值。
投 资
存货投资inventory 存货投资 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 =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即产量超过销量的存 货。 是净存货(即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的差额。 是净存货(即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的差额。
10
净投资
对磨损的补偿= 重置投资replacement =对磨损的补偿=折旧
投资
净投资 =每年新增资本
= 投资 – 折旧(重置投资) 折旧(重置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 初的资本存量
分析:如果某国前年名义GDP为6000亿美元, 分析:如果某国前年名义GDP为6000亿美元,去年为 GDP 亿美元 8000亿美元 通货膨胀率为50% 那么, 亿美元, 50%。 8000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50%。那么,该国的经济规 模是否有所扩大? 模是否有所扩大? 去年的实际GDP=8000÷1.5=5333亿美元 去年的实际GDP=8000÷1.5=5333亿美元 GDP=8000
15
实际GDP增长率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 GDP增长率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 3)实际GDP增长率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年) 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的综合指标, 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的综合指标,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 家经济的实际增长情况。 家经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际增长情况。 实际GDP增长率=实际GDP-基期GDP/基期GDP 实际GDP增长率=实际GDP-基期GDP/基期GDP GDP增长率 GDP GDP/基期

宏观经济学-第8章-货币、货币供给和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8章-货币、货币供给和需求

(i)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过程
B CU D RE L M1
第一轮 100 20
80 8 757.5 5.8 51.8 72 10.4 41.4 4.1 37.3 51.8 7.5 29.8 3.0 26.8 37.3
第五轮
5.4 21.4 2.1 19.3 26.8
家强制使其所发行的货币得以在全国范围流通。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使政府掌握一种收入来源:铸币收入。
•作为银行的银行
(i)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ii)办理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间的资金清算。 (iii)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作为政府的银行
(i) 代理国库,即经办政府财政预算收支, 充当政府的出纳。 (ii)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政府金融事物,如国债
古典二分法
经济体系中存在许多用货币表示的变量, 如货币工资、名义利率等,被称为名义变 量。
在经济体系中,还有用实物单位来衡量的 变量,被称为实际变量。
这种队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区分称为古 典二分法。
古典二分法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影响实际变量与名义 变量的因素不同。
经济中的产出取决于生产率和要素供给;实 际利率的调整使可贷资金市场的供求均衡; 实际工资的调整使劳动的供求均衡。
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
(三)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指人们持有的准备用于购买债券、进行投 机活动的那部分货币。凯恩斯认为,投机 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L2/P= -hr,h>0 L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r表示市场
利率,h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流动性陷阱
r
O
图 13-17
利率下降时,投机动机的货币 需求增加,因此投机动机的货 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及其衡量

2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及其衡量


周期性失业
经济周期波动而导致的失业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当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 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潜在GDP: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实际GDP 实际GDP与失业的周期特征


三、物价水平的衡量
物价水平的衡量指标 消费价格指数(CPI) 生产价格指数(PPI) 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 三者的区别
产品 2005年 球 球棒 2006年 球 数量 价格
100 20 160 22
$1.00 $5.00 $0.50 $22.50
球棒
实际GDP的计算
2)以环比加权指数计算实际GDP



以2005年的价格计算(拉氏指数) 增长率=(270-200)/200=35% 以2006年的价格计算(派氏指数) 2005年GDP=100*0.5+20*22.5=$500 增长率=(575-500)/500=15% 计算平均增长率=(35%+15%)/2=25% 2006年的实际GDP=200*(1+25%)=250


失业来源 失去工作并寻找工作 辞职并寻找工作 进入或重新进入劳动力 摆脱失业群体的途径

找到新的工作(find a new job) 被召回(are recalled by original employer) 退出劳动力市场(leave the labor force)
劳 动 力 市 场 的 人 员 流 动



美劳动局计算的私有制造业非管理人员的平均小 时收入 国民收入和产品帐户中的工资与薪水总额除以总 劳动时数 包括工资,薪水和津贴在内的总劳动报酬除以总 劳动时数(使用最广)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四、增长极限论
习惯上,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是 研究其速率的均衡程度,这种研究 是以社会生产资源不受限制为前提 的。但是有人提醒说,资源是有限 的,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只注意 经济增长的速率,社会资源总有一 天会消耗殆尽。这种论点叫经济极 限论。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斯、 麦多斯领导的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 推出了被称“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的 报告:《增长的极限》。他们的基本结
为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
中逐渐以人力资源及人类制造的生产能 力替代自然资源,因为地球上可再生资 源的自我更新能力有限,不可再生资源 的总储量更是有限。
可持续发展要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环境污染及资源掠夺性利用既与追求经 济增长有关,也与人口迅速增长有关, 而经济增长本身也是人口增长所要求的。 事实表明,生态破坏、资源掠夺式利用, 也是人口增加的必然结果。要在不断提 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不影响生态环境,必 须控制人口增长。
经济增长是否值得向往的问题由英国经济 学家米香(E.J.Mishan)于1967年首先提出。 他指出,西方社会继续追求经济增长,在社会 福利方面得不偿失。技术发明固然给人们提供 较多福利,但也会因颓废风险加大而增加了他 们的焦虑。飞速的交通工具使人们趋于孤立; 移动性增加反而使转换时间更为增多;自动化 程度提高增加人们隔离,电视增多使人们更少 交往,人们较以往更少理解他们的邻居。物质 财富的享受不是人们快乐的唯一源泉,还有闲 暇,文化和美丽的环境。然而,这些令人们向 往的事物,现在却成了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牺 牲品。
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作为衡量商品和劳务生产总量的标准。
然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能完全看 作就是经济增长率。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八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八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八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本章教学内容: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本章教学重点:的衡量
本章教学难点:收入法和支出法的衡量
本章教学目标:1:会用收入法和支出法衡量理解价格指数的 2.计算了解失业率的概 3.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3
第八章第一、二、三节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水平及其衡量、失业及其衡

一、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指标及其衡量
二、教学重点:的衡量
三、教学难点:收入法和支出法的衡量
四、教学目标:1会用收入法和支出法衡量
理解价格指数的 2.计算
了解失业率的概 3.念
五、学时分配: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支出法收入法失业率八、教学反思。

宏经主要衡量指标资料课件

宏经主要衡量指标资料课件

GDP在宏经中的地位与作用
1 2 3
GDP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最主要指 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 模。
GDP与经济增长 GDP的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GDP的增长率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经济增长情况。
GDP与就业 GDP的增长与就业密切相关,GDP的增长可以带 动就业的增长,提高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
价格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商品和服 务的平均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 衡量。
VS
计算方法
价格水平可以通过计算价格指数的变化率 来得到。价格指数是反映商品和服务价格 变动情况的指标,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来表示。
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在宏经中的意义
通货膨胀率的意义
通货膨胀率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程度和一般物价 水平的上升程度。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对经济 增长、就业、利率等宏观容
目的
本课件旨在介绍宏经主要衡量指标,帮助学员了解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 具,提高对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内容
本课件将涵盖宏经主要衡量指标的分类、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包括国内 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失业率 等。同时,还将介绍如何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
外汇储备规模
外汇储备管理
指一国政府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和运 用的活动,包括外汇储备的积累、使 用和风险管理等。
指一国外汇储备的多少,通常用绝对 数量或相对于GDP的相对数量来表示。
THANKS
感谢观看
利率计算方法
利率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计算 公式为利率=利息/本金。

第八章 经济学基础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 练习

第八章  经济学基础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 练习

第八章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练习及答案(物价)应用题1、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活)?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b.Jane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c.福特汽车公司从其存货中出售了一辆雷鸟牌汽车。

d.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e.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f.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g.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

想想GDP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之内?3、正如本章所说明的,GDP不包括再销售的二手货的价值。

为什么包括这类交易会使GDP变为一个参考价值小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4、下表是牛奶和蜂蜜之间的一些数据:年份牛奶的价格牛奶量蜂蜜的价格蜂蜜量(美元)(品脱)(美元)(品脱)2005 1 100 2 502006 1 200 2 1002007 1 200 4 100a.把2005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名义GDP、真实GDP和GDP平减指数。

b.计算2006年和2007年从上一年以来名义GDP、真实GDP和GDP平减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对每一年,确定未发生变动的变量。

用文字解释为什么你的回答有意义。

c.在2006年或2007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吗?解释之。

5.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年份名义GDP GDP平减指数(10亿美元)(1996年为基年)2000 9873 1181999 9269 113a.1999年到2000年间名义GDP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b. 1999年到2000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c.按1996年的价格衡量,1999年的真实GDP是多少?d.按1996年的价格衡量,2000年的真实GDP是多少?e.1999年到2000年间真实GDP增长率是多少?f.名义GDP增长率高于还是低于真实GDP增长率?解释之。

西方经济学第8章2.1.8 第八章:宏观经济基本 指标与衡量

西方经济学第8章2.1.8 第八章:宏观经济基本 指标与衡量

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
劳动年龄人口(Working-Age Population)
劳动年龄人口:男16-60岁;女16-55岁
劳动力人口(Labor Force): 劳动年龄人口中愿意就业的(包括处于失业状态, 但继续寻找工作的) - 就业人口 - 失业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Not in Labor Force): 不愿意就业的劳动年龄人口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2001年美国GDP和需求的构成
构成
个人消费支出 私人国内总投资 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 产品和劳务的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
金额(10万美元)
6987.0 1586.0 1858.0 -348.9 10028.1
百分比
69.3 15.7 18.4 -3.4 100.0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 (二)政策上
• 相同点:都市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与规范微观经济主体行为, 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
• 不同点: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上的失灵,宏观 经济政策是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三.宏观经济学的加总(aggregation)法 1.宏观分析中有些总变量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 2.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
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现 价) 22.7 23.3 24 24.7 25.5
26.1423 26.1221 25.7908 25.5094 26.5695 26.9915 27.1494 27.2138 26.9917 27.487 27.8333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 GDP的测度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否则会造成 重复计算。

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PPT学习教案

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PPT学习教案
道德规劝。政府对工会和企业进行劝说,争取它们自觉限制工资和物价的增长。 从实践来看,这种做法成效甚微。
政府、工会与企业之间的协商。在这种协商过程中,各方面都会讨价还价,实 施起来难度也大。
工资和价格增长指数化。政府规定工资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的原则, 以及价格变动与工资成本变动相适应的原则。对于政府规定的工资与价格增长 指数,政府以税收手段进行奖惩。这种做法有比较明显的成效,对资源配置的 消极影响较小。
第20页/共26页
2021/6/10
21
10.2.1 失业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的。由于资本主 义社会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 偏好、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导致经济存在消费需求不足和 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形成失业。既然有效需求不足是失业产生的根源, 因此,凯恩斯认为,只要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需求”, 就可能消除失业,实现充分就业。他提出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刺激 私人投资。为个人消费的扩大创造条件。第二,促进国家投资。主张 国家调节利息率和实行“可控制的通货膨胀”,以刺激私人投资,增 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以促进生产的扩大和商品供给的增加,还强调扩大
第15页/共26页
2021/6/10
16
10.1.4 通货膨胀的治理
稳定货币供应量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多。因此,
他们主张简单的货币规则,即使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与国内生
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这种理论已为许多国家的政府所采纳。
人力投资政策
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根源是市场不完全性。其中,由于资源完全
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率与现行的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 5)结构型失业与就业低下:结构型失业是指劳动者不适应经济的技术结构和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通货膨胀理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通货膨胀理论
• 限度:货币因素引起的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是没有 限度的。
• 对策: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总需求。
26
2、供给方面的理论
引起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是那些引起总供给方 面变化的力量的理论称为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供给 方面理论。这种价格总水平上涨被称为成本推进 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指物价总水平上升是由生产 成本提高而推动的。可分为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和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指标。
3、GDP折算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不同时期内所生产的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10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价格指数:度量在不同时期城镇居民为购买一篮子
商品所支付的价格指数,以此来反映消费品的平均价格水平
或生活的费用情况。
(一)通货膨胀的衡量主要是通过物价指数来进行
现在各国所采用的主要有三种物价指数:
1、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一
种用来衡量各个时期内城市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 务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2 、 生 产 者 价 格 指 数 ( 又 称 批 发 物 价 指 数 ) 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
E
y y
P
AD1AD2 AS
AD0
P1 E
P0 AS2
AS1
0
y
通货膨胀螺旋
超额 需求
y
30
限度:单纯的工资推进价格总水平上涨是有限度 的。但是,工资推进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同时,如 果与价格总水平上涨同比例增发货币,则限度就 会打破。
对策:1、市场政策:加强劳动市场竞争,反对 垄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2013-8-15
3.2 失业的种类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 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经济总是变动的,工人寻找 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 业必然不可避免。即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
耗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 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 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即 一方面有活无人干,一方面有人无活干。
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根据全
国城乡近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 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 务、居住八大类,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 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
2013-8-15 16
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相当程度的普遍而持续上涨的现象,
2.4 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照物价上涨速度,可分成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 升的比例在10%以内)、飞奔的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在10% 以上和100%以内)和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三类。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可分成平衡的通货膨胀(每 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 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按照产生的原因,分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 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按照预期,分为已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3. 失业及其衡量

3.1 失业和失业率 3.2 失业的种类


3.3 自然失业与潜在就业量
3.4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2013-8-15
18
3.1 失业及其衡量




劳工统计部门将受调查家庭中的成年人(16岁以上)划为 三类: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人口。 失业是指符合工作条件、有工作愿望并且愿意接受现行工 资的人没有找到工作的一种状况。正处于这种状况的人被 称为失业者。 一个经济社会的失业状况通常是通过失业率来衡量的。若 用N表示正在工作的人的总数,即就业量,U表示失业者总 数,即失业量,L表示劳动力总量 L=N+U 失业率=U/L 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人数/成年人口人数
奥肯定律 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 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理解: 第一,它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 向变动的关系; 第二,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1:2的关系只是 一个平均数,是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得出来的。在不同的时 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第三,奥肯定理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情况,即失 业是周期性失业的失业率。
21
3.3自然失业率与潜在就业量

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潜在就业量是指在现有的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
都参加生产时达到的就业量。 这种状态成为充分就业
状态。

当就业量=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并不为零,而是等于 自然失业率。
2013-8-15
22
自然失业率的衡量
U代表失业者人数,E代表就业者人数,N=U+E,记l
20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 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 致的。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
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
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 大军。
2013-8-15


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价
值。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指在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而存量指某一 经济量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数值。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如家务、自给自足的生产等非市场 活动不计入GDP中。 6
1.2 GDP的衡量

核算GDP可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收入法核算GDP: 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的间接税 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代表离职率,即每个月失去自己工作的就业者比例;f 代表就职率,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如果 劳动市场处于稳定状态,那么,找到工作的人数必定等 于失去工作的人数,即fU=lE,解得失业率U/N: U/N=l/(l+f)
3.4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横轴代表劳动力数量,纵轴为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率。S 为劳动供给曲线,D为劳动需求曲线。市场出清工资为W* 。
2013-8-15 9
2.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2.1 名义GDP和实际GDP 2.2 价格指数 2.3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2013-8-15
10
2.1 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 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现期价格×现期产量,是不考虑通货 膨胀这些因素的。
2013-8-15 11




例: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 1998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 (1)1998年名义GDP;1999年名义GDP; (2)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 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1998年 数量 价格 1999年 数量 价格
书本
面包
100
200
10美元
1美元
110
200
10美元
1.5美元
菜豆
500
0.5美元
450
1美元
2013-8-15
12

答案: 1998年名义GDP=10×100+1×200+0.5×500=1450美元 1999年名义GDP=110×10+1.5×200+1×450=1850美元 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 1999年实际GDP=10×110+1×200+0.5×450=1525美元 实际GDP变化率:(1525-1450)/1450=5.17%
名义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 一种是价格的变动。比较不同时期的GDP有困难。 实际GDP是指选择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的变动仅仅是由于实际产量的变动 所引起的。实际GDP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一年 )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的综合指标。剔除了价格因素。
7
2013-8-15
1.2 GDP的衡量

用支出法核算GDP


消费支出(指居民个人)C: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和劳务
投资支出I: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固定资产投资)及存货。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折旧)

政府购买G: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注:转移支付、公 债利息等不计入GDP。

净出口(X出口-M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W S W S 非自愿失业 W** W* W* O 就业 E D N* N NE 自愿失业 O N2 N* N 自愿失业 (b) N1 就业 E D
(a)
(a)图市场均衡点E,在W*工 资水平上,厂商愿意雇用NE数 量合格工人,(N*-NE)数量 的工人自愿失业。
(b)图市场均衡点E,在过高的工 资率W**下,愿意工作的人数是N2, 企业愿意雇用N1,(N2自愿失业。
第八章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

1. GDP及其衡量 2.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3. 失业及其衡量
2013-8-15
1
宏观经济学

it's you金融危机版 金融危机对百姓的影响
2013-8-15
2
2013-8-15
3
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投向构成(单位:亿元)

重点投向
资金测算

GDP=C+I+G+(X-M)
2013-8-15 8
1.3 GDP指标的缺陷
GDP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产出。首先,非市 场交易活动得不到反映。其次,不少地下交易为了逃避 税收无法计量。 GDP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生活水平。首先, 产出并不等于消费。其次,闲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是人 们生活水平一个重要组成部分,GDP却不能反映这方面 情况。再次,GDP忽略了外部影响。绿色GDP GDP无法说明收入如何分配。贫富差距问题。
4
2013-8-15
1. GDP及其衡量

1.1 GDP的概念 1.2 GDP的衡量 1.3 GDP指标的缺陷
2013-8-15
5
1.1 GDP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 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 值总和。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最终产品价格*产量。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
2013-8-15
15
2.3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是指从一个它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 百分比,如果以Pt表示t期的价格水平,Pt-1表示t-1期的价格水 平,∏t表示通货膨胀率,则有: ∏t=(Pt -Pt-1) / Pt-1 上述式子中的P既可以用GDP折算指数表示,又可以用消费价 格指数(CPI)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