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教学课件: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4)实施好民法典,需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边界。民法典 对权利的规定,不仅是在为人与人之间划清行为自由的界限,也是 为公权力的行使者指示行权履责的边界。
2.我国民法立法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通则
法总则
法典
1986 年 4 月 12 日六 2017 年 3 月 15 日十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
内容
权、合同、人格权、
同、所有权及其他财 为、民事责任和诉讼
婚姻家庭、继承、侵
产权、知识产权、民 时效等基本民事法
权责任以及附则
事责任等具体内容 律制度
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
作为民法典
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被称为一部“小民法 的开篇之
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
典”,在我国民事立 作,为后续
意义
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
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_权_利__和承担的 _义_务__。
3.法治与德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_法_治__与__德__治__相结合。国 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__律__和__道__德__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
相成、相互促进。
1.民法的作用 (1)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 法律保障。 (2)是维护高效、诚信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 (3)在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2)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民法典的颁布,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3)实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 法典开出了需要保障的“权利清单”和“利益清单”,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这些权利和利益,是对党和政府提出的实实在在的要 求。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公平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 义务。
诚 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守法和公 序良俗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绿 色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必要 性
[知识拓展]
民法的基本原则之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含义 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平等
自愿
内容
公平
诚信 守法和公
序良俗 绿色
必要 性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含义 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内容
平 等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自愿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 法律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王某年满17周 岁,有自己的收入,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但不是成年人, ③错误;因为王某是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以王某父亲的要求 不符合法律规定,④ 错误。①②正确。 故选A。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
自然 民事权利能力(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取名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理由: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但起名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传统文化中,“姓名”的“姓”,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 父母仅凭个人喜好、愿望创设姓氏,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和
公序良俗的要求。
➢ 这个案例说明,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是任意的,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PPT教学课件

(教学提纲)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 必修二 法律与 生活1.1 认真对 待民事 权利与 义务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 必修二 法律与 生活1.1 认真对 待民事 权利与 义务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1.民法规定基本原则的依据: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2.民法规定基本原则的目的: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 行义务,调节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3.民法基本原则 (1)内涵: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 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2)内容: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 本原则。
(教学提纲)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 必修二 法律与 生活1.1 认真对 待民事 权利与 义务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构成要素
要素 含义
具体内容
又称为民事主体,是依 主体 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
完全民事行为 ;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 独立进行民
能力
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 事行为
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 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 行为的成年人
可以进行与 他的智力、 年龄相适应 的民事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 力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 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 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 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 为的成年人
(教学提纲)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 必修二 法律与 生活1.1 认真对 待民事 权利与 义务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 必修二 法律与 生活1.1 认真对 待民事 权利与 义务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 必修二 法律与 生活1.1 认真对 待民事 权利与 义务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1.民法规定基本原则的依据: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2.民法规定基本原则的目的: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 行义务,调节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3.民法基本原则 (1)内涵: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 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2)内容: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 本原则。
(教学提纲)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 必修二 法律与 生活1.1 认真对 待民事 权利与 义务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构成要素
要素 含义
具体内容
又称为民事主体,是依 主体 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
完全民事行为 ;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 独立进行民
能力
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 事行为
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 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 行为的成年人
可以进行与 他的智力、 年龄相适应 的民事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 力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 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 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 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 为的成年人
(教学提纲)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 必修二 法律与 生活1.1 认真对 待民事 权利与 义务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 必修二 法律与 生活1.1 认真对 待民事 权利与 义务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3.小明16岁,周末大休回家,在彩票站买彩票中了500万, 这个大奖他有没有权利领取?
4.小明26岁,他租住的房子的房东要把房子转卖给他人, 通知小明立即搬走,小明该怎么办?
解答:
1.小明还是个胎儿(未出生),他有继承、接受赠与的 权利吗?
小明作为胎儿(未出生),有继承、接受赠与的权利 的。因为根据法律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 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不过, 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是不存在。
民法典
总议题:走进民法典 议题一:透视民法和民事法律关系 议题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议题一:透视民法和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与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一个人出生时就与 父母形成了亲子关系,并享有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 在他未成年时,监护人保护其人身、财产权利,以使其 顺利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成年之后,它具备了独立处 理自己事务的能力,可以自主的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 买卖商品,租赁房屋等,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财产关系。 他要结婚生育,从而形成婚姻家庭关系。在他去世之后 还会发生财产继承关系。
思考:分析材料哪些事例体现人身关系?哪些事例体现 财产关系的具体事例?除此外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
示例: 我们是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生命
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 格权。同时,我们还享有对自己物品的财产权。
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 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
特别法人 政府机关、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 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律师事务所等。
小试牛刀 下列情形分别属于什么关系?适合民法调整吗?
4.小明26岁,他租住的房子的房东要把房子转卖给他人, 通知小明立即搬走,小明该怎么办?
解答:
1.小明还是个胎儿(未出生),他有继承、接受赠与的 权利吗?
小明作为胎儿(未出生),有继承、接受赠与的权利 的。因为根据法律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 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不过, 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是不存在。
民法典
总议题:走进民法典 议题一:透视民法和民事法律关系 议题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议题一:透视民法和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与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一个人出生时就与 父母形成了亲子关系,并享有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 在他未成年时,监护人保护其人身、财产权利,以使其 顺利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成年之后,它具备了独立处 理自己事务的能力,可以自主的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 买卖商品,租赁房屋等,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财产关系。 他要结婚生育,从而形成婚姻家庭关系。在他去世之后 还会发生财产继承关系。
思考:分析材料哪些事例体现人身关系?哪些事例体现 财产关系的具体事例?除此外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
示例: 我们是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生命
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 格权。同时,我们还享有对自己物品的财产权。
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 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
特别法人 政府机关、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 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律师事务所等。
小试牛刀 下列情形分别属于什么关系?适合民法调整吗?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共26张ppt)

【任务二】民法(典)调整的对象是什么
调整对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社会关系
人身关系
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人格权和身份权
财产关系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比如:遗产
民事法律关系 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法人 组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民事权利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 像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亲权、监护权、著作权,等
人身关系—与“人”身不可分离—具有专属性,人身关系基于人身利益而产生 人身关系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主要体现精神利益、道德利益
财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比如:遗产
民事 ——不是刑事、行政、政治等领域 法律 ——不是道德
【答疑】法人与非法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盈利性法人 所有的公司都是法人
非营利法人
特别法人
法人可以理解为一个组织被法律赋予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资格 不论哪种法人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
非法人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 不以公司冠名的企业都是非法人
答疑
人身关系产生 基于人格 基于身份
人身关系的主体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3)什么是——民事平等主体 (4)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 【任务三】不同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与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异同
【任务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任务五】解析民法基本原则—阅读课本P6,回答 (1)为什么需要制定该原则(2)其适用范围是什么(3)其具体内容有什么
高中政治选修2《法律与生活》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精品课件)

(1)原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 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民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①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 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 护公序良俗。 ②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力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 的社会秩序,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②民事客体 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静态) 例如:压岁钱归孩子所有。 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动态) 例如:钱借给同学,按时如约归还。
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例如:查处违规使用“冰墩 墩”形象的蛋糕店。
例如:在某斗殴案件审理中,被告人宁某 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六个月。
全书 框架
民法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劳动法 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
诉讼法 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
财产关系
财产所有 财产转移
人身关系
人格关系 身份关系
物权、债权、知识产权 借贷、继承、转让、赠与等
健康、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利益 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
(2) 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①民事主体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自然人(公民)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民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①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 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 护公序良俗。 ②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力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 的社会秩序,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②民事客体 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静态) 例如:压岁钱归孩子所有。 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动态) 例如:钱借给同学,按时如约归还。
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例如:查处违规使用“冰墩 墩”形象的蛋糕店。
例如:在某斗殴案件审理中,被告人宁某 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六个月。
全书 框架
民法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劳动法 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
诉讼法 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
财产关系
财产所有 财产转移
人身关系
人格关系 身份关系
物权、债权、知识产权 借贷、继承、转让、赠与等
健康、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利益 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
(2) 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①民事主体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自然人(公民)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课件-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1.民法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
(1)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名成员,都处在社会生活之中。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2)无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我们要学习法律常 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2.民法典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 成果,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B属于民事悬赏合同,具有民事法律效力,符合题意。 C属于恋爱关系,受道德调整,不适合法律强制调整。 D属于非法律强制范围的社会生活关系,排除。
小练:
例题1:甲为某市市长,乙为甲的秘书。某日,甲乙一起外出在商场购物。甲乙间的借贷关系(
)D
①是财产关系,受民法调整 ②是宪法规定的行政上下级关系 ③是人身关系,受民
是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属性,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 离的,且不以经济利益而是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③民事法律关系 ➢ 是什么: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
例题:下列属于民法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 甲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
非法人 • 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组织
例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民法调整对象
【案情回顾】
李先生通过某外卖平台购买了价值500元的外卖食品,在用餐过程中发现食物中有头发,遂将外卖平台起 诉至法院,要求平台退还餐费500元、支付10倍赔偿金5000元,并赔偿其维权的合理支出。近日,北京市海淀 区法院审理了此案。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 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名成员,都处在社会生活之中。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2)无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我们要学习法律常 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2.民法典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 成果,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B属于民事悬赏合同,具有民事法律效力,符合题意。 C属于恋爱关系,受道德调整,不适合法律强制调整。 D属于非法律强制范围的社会生活关系,排除。
小练:
例题1:甲为某市市长,乙为甲的秘书。某日,甲乙一起外出在商场购物。甲乙间的借贷关系(
)D
①是财产关系,受民法调整 ②是宪法规定的行政上下级关系 ③是人身关系,受民
是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属性,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 离的,且不以经济利益而是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③民事法律关系 ➢ 是什么: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
例题:下列属于民法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 甲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
非法人 • 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组织
例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民法调整对象
【案情回顾】
李先生通过某外卖平台购买了价值500元的外卖食品,在用餐过程中发现食物中有头发,遂将外卖平台起 诉至法院,要求平台退还餐费500元、支付10倍赔偿金5000元,并赔偿其维权的合理支出。近日,北京市海淀 区法院审理了此案。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 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 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 务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 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 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 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 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特点: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 事活动应该遵循自愿、公平、 诚信等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它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
自然人
以生命为特征,从出生到死亡
法人
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盈利性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非盈利性法人 公益性为目的:公立学校
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社会成员合理合法行使权利、履行义 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小刘今年12周岁,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提琴演奏家,周末经常参加演出,月
平均收入超过2000元。某天,演出公司打电话给小刘,请其后天来参加演出,
小刘表示同意,但是父母并没有同意。但小刘却把此事忘了,未能按约参加演
(1)自然人间的特定人身关系 (2)法人与自然人间的人身关系 (3)法人与自然人间的财产关系 (4)民事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1)(3) B.(1)(4) C.(2)(4) D.(3)(4)
D
T公司拥有电视剧《某云志》的网络独播权,K公司未经T公司统一,擅自在 其经营的移动客户APP上为网友推荐该剧并提供播放该剧的服务。T公司之情后, 向K公司发送《某云志》下线函,并对K公司发起侵权诉讼,庭审期间,K公司 辩称涉案影视作品为网友上传,其服务内容是文件传输及信息存储空间,K公 司并未侵权,请求法院驳回T公司的起诉。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 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 务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 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 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 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 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特点: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 事活动应该遵循自愿、公平、 诚信等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它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
自然人
以生命为特征,从出生到死亡
法人
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盈利性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非盈利性法人 公益性为目的:公立学校
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社会成员合理合法行使权利、履行义 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小刘今年12周岁,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提琴演奏家,周末经常参加演出,月
平均收入超过2000元。某天,演出公司打电话给小刘,请其后天来参加演出,
小刘表示同意,但是父母并没有同意。但小刘却把此事忘了,未能按约参加演
(1)自然人间的特定人身关系 (2)法人与自然人间的人身关系 (3)法人与自然人间的财产关系 (4)民事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1)(3) B.(1)(4) C.(2)(4) D.(3)(4)
D
T公司拥有电视剧《某云志》的网络独播权,K公司未经T公司统一,擅自在 其经营的移动客户APP上为网友推荐该剧并提供播放该剧的服务。T公司之情后, 向K公司发送《某云志》下线函,并对K公司发起侵权诉讼,庭审期间,K公司 辩称涉案影视作品为网友上传,其服务内容是文件传输及信息存储空间,K公 司并未侵权,请求法院驳回T公司的起诉。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1课第1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1)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张某向李某买旧电视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提示:(1)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为张某和李某;客体为双 方买卖的电视;内容为张某与李某之间因买卖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
(2)此买卖行为有效。因为合同成立时张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 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须征得其父母同意。张某车祸死亡是在买卖行 为结束之后,这不影响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4.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 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 是对等的。
5.民法调整的特点和意义 (1)法治与德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 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 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3)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 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重要内容。
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思想政治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民法与民事法律规范 (1)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我们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学习法律常 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2)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 财产关系。 (3)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①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
提示:(1)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为张某和李某;客体为双 方买卖的电视;内容为张某与李某之间因买卖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
(2)此买卖行为有效。因为合同成立时张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 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须征得其父母同意。张某车祸死亡是在买卖行 为结束之后,这不影响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4.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 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 是对等的。
5.民法调整的特点和意义 (1)法治与德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 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 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3)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 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重要内容。
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思想政治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民法与民事法律规范 (1)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我们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学习法律常 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2)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 财产关系。 (3)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①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课件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交付应遗赠的财义产务之。义务
四川泸州黄某和蒋某婚后一直未生育,只好抱养
了一个孩子。1994年,黄某认识了张某,并于次年
“夫妻”名义同居,依靠黄的工资生活,并曾经有
过共同经营行为。蒋某劝阻无效。
2001年2月,黄确诊肝癌晚期。张某面对嘲讽,仍
坚将依持法以此所妻案得子为的身名住份噪房照一补料时贴黄金某的、。“公黄泸积立州下金遗遗、赠嘱抚案:恤金“”和我,卖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3. 民事法律关系 (2)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 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即能满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也称给付 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 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知识拓展 民法与民法典 狭义的民法即指《民法典》; 广义的民法包括《民法典》和其它民事单行法律,如《商标法》《专利 法》《著作权法》等。
观看视频,思考: 1. 民法伴随我们一生,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P2探究与分享, 归纳主要是哪两大方面? 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2. 上述两大方面涉及哪些主体?由此归纳民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考考自己是不是法外狂徒“张三”?
1.小明7岁,独自出门买玩具,店家应该卖给他吗? 不应该
2.小明9岁,他偷偷用妈妈的手机充了3000块钱打赏主播,小明的妈妈可以
追回这笔钱吗? 可以
3.小明16岁,周末大休回家,在彩票站买彩票中了500万,这个大奖他有没
有权利领取? 有权利
4.小明26岁,他租住的房子的房东要把房子转卖给他人,通知小明立即搬走,
2001年12月28日,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认为:黄某未经蒋某 同意,独自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处分,侵害了蒋的合法权益,违反自 愿与公平原则。故法院依法驳回张某的上诉,维持原判。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_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课件

3.民事法律关系 (1)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包含三个要素 ①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 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b.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 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作学习查阅资料,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把与民事相关的法律编 纂成一部法典。 提示我国民事法律调整的主体多、涵盖领域广、关系复杂,相应的 法律条文数量也很庞大,其中还有不协调、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地 方。因此,编纂民法典就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 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 法律条文的“深加工”。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 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 定。 民法典系统整合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 范,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随堂训练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情境导引
李三与朋友晚上在某广场附近烧烤摊吃烧烤时,无故被未满11周岁
的吴华及另外几人殴打,自己被刀划伤面部,经送医院抢救治疗7天
后伤愈出院。李三出院后经司法鉴定为轻伤。因被告吴华的侵权
行为导致原告受到损害,原告李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吴华自己能承担完全民
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不构成侵权
C.②③④ D.①③④ (1)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D 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人身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人格和身份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P5 财产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财产归属和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法律 关系
对点训练
1.(2022·天津河西·天津实验中学校考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 列事例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 ①自然人甲与乙结成的婚姻关系 ②张某与好朋友经济上的借贷关系 ③检察院针对李某涉嫌诈骗案对其提起公诉 ④某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丁某之间的税款征收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③:针对李某涉嫌诈骗案对其提起公诉,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 ④: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丁某是行政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 关系,不适用民法调整。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选择性必修二 法律与生活
认真 对待 民事 权利 与义 务
透视民法 与民事法 律关系
解析民法 基本原则
①《民法典》意义 民法
②含义(调整范围)
①含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事法律
关系
②三要素
A.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B.客体:对象 C.内容:权利与义务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原因
内容: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与公序 良俗 /绿色
复习回忆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内容: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依法治国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作为公民,我们应当怎么做?
应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注意:自然人要想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活动,既要有民事权利 能力资格,还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所有的自然人都有民事权利能力资格, 但不一定都有民事行为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 财产关系。
2、特点: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民法:
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民法:
“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小赵初中毕业便开始打工,今年已经17岁,每月有 3000元收入。不久前,小赵想出资入伙几位成年同事新 开的小店。他们说小赵尚未成年,入伙也没用,这个说 法对吗?
探究1 (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怎样评价小赵同事 的观点?为什么?
这个说法不对。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能够自己工作谋生的, 是法律“眼中”的成年人,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实施相 应法律行为并为此承担责任。小赵已经17岁,打工的收入足够小 赵的日常生活,出资入伙后,可以和其他成年同事一样成为合伙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企业 公立学校 政府机关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一)民法
1、作用: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一)民法 一起了解《民法典》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
例1 下列哪些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 (1)甲与网友相约在咖啡厅见面 (2)甲男与女乙的婚姻关系 (3)母亲与孩子达成了每天由自己烧饭、孩子洗碗的协议 (4)乙与孤儿院达成了收养一名孤儿的协议 (5)甲赠与其18岁的侄女乙一台电脑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含义: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 关系
财产 关系
人身 关系
财产 所财有产 流人转格 关身系份 关系
物权、知识产权 借贷、继承、转让、赠与等 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利益 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等
本课学习目标
(一)描述与分类: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与要素 (二)解析与论证: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自愿原则与守法 和公序良俗原则的关系。 (三)预测与选择:遵守民法基本原则,正确参与社会生活。 (四)辨析与评价:自然人与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相同的。
本课学习议题
主议题: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分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分议题二:民法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分议题三:民法的施行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一)民法 1、作用: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
财产关系。
《民法典总则》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
非法人组织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客体: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 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3)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两者 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广饶一中二校区 艾心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 提高法治素养。
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
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
1、含义: 2、要素: 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1)主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人,享探有究相2关权(利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分析小赵的入伙 行为中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民事主体:小赵和合伙同事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共同所有权——大家合伙开的小店 民事法律关系内容:合伙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2、特点: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民法:
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民法:
“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小赵初中毕业便开始打工,今年已经17岁,每月有 3000元收入。不久前,小赵想出资入伙几位成年同事新 开的小店。他们说小赵尚未成年,入伙也没用,这个说 法对吗?
探究1 (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怎样评价小赵同事 的观点?为什么?
这个说法不对。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能够自己工作谋生的, 是法律“眼中”的成年人,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实施相 应法律行为并为此承担责任。小赵已经17岁,打工的收入足够小 赵的日常生活,出资入伙后,可以和其他成年同事一样成为合伙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企业 公立学校 政府机关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一)民法
1、作用: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一)民法 一起了解《民法典》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
例1 下列哪些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 (1)甲与网友相约在咖啡厅见面 (2)甲男与女乙的婚姻关系 (3)母亲与孩子达成了每天由自己烧饭、孩子洗碗的协议 (4)乙与孤儿院达成了收养一名孤儿的协议 (5)甲赠与其18岁的侄女乙一台电脑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含义: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 关系
财产 关系
人身 关系
财产 所财有产 流人转格 关身系份 关系
物权、知识产权 借贷、继承、转让、赠与等 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利益 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等
本课学习目标
(一)描述与分类: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与要素 (二)解析与论证: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自愿原则与守法 和公序良俗原则的关系。 (三)预测与选择:遵守民法基本原则,正确参与社会生活。 (四)辨析与评价:自然人与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相同的。
本课学习议题
主议题: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分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分议题二:民法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分议题三:民法的施行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一)民法 1、作用: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
财产关系。
《民法典总则》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
非法人组织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客体: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 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3)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两者 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广饶一中二校区 艾心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 提高法治素养。
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
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
1、含义: 2、要素: 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1)主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人,享探有究相2关权(利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分析小赵的入伙 行为中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民事主体:小赵和合伙同事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共同所有权——大家合伙开的小店 民事法律关系内容:合伙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 生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9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