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1、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平民:①“六一汉”②债务奴隶

2、平民与贵族的斗争:①政治上,贵族把持国家政权;②经济上,贵族大肆侵吞平民土地财产;③平民处境恶化,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④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不满贵族统治,在政治上逐渐与平民站在一起。

★3、梭伦改革的背景:①直接原因: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尖锐,引发严重的危机;

②改革的阶级基础:雅典的工商业得到发展,部分人成为工商业奴隶主;

③外部因素:萨拉米岛失守,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④梭伦担任首席执政官。

5、公元前6世纪初期,雅典的整体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趋势:改革势在必行。

☆6、①基伦暴动②《德拉古法典》特点:严刑峻法。③萨拉米岛失守

7、梭伦改革后,哪些机构取代了元老院的职能?原因何在?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梭伦改革后,恢复了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组织了四百人会议,执掌最高统治权,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取代了元老院的职能。原因:梭伦改革的进行,以及贫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斗争。本质上反映了雅典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民主政治取代。

二、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

1、梭伦既不主张对平民无限度地剥削,也不主张彻底剥夺贵族财产。

★2、梭伦改革内容;

减负令: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人类身体和土地作为债务抵押;②废除债务奴隶制;

③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

发展工商业:①规定父母帮助子女学会一门技艺;②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赐予公民权;

③鼓励进口粮食,限制谷物出口。

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①划分四级公民的权利义务;②设立四百人会议;③建立民众法庭。

★3、梭伦改革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式

4、监督官员制度:“陶片放逐法”

5、梭伦改革的目的: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②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6、梭伦改革的影响:①它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③改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

④局限性: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充分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和贵族势力能然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得到根本解决。★7、雅典民主政治对现代民主的启示:①要实现和维护民主必须建立有效的民主机制;

②必须要维护司法公正;

③必须要加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发挥公民的民主监督作用。

1、梗概:大转折、大发展、大融合目标:富国强兵的目的

2、根本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3、商鞅变法的内容:

第一次(BC356):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作用:使兵源得到可靠的保障;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作用: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稳定收入增强国家实力;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作用:提高军队战斗力废除世卿世禄制。

第二次(BC350)- 侧重中央集权:①废井田,开阡陌;——作用:推动土地经济的发展;

②推广县制;——作用:强化中央集权;

③统一度量衡;——作用:有利于贸易的进行(经济方面的中央集权)

④“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4、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①变法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②变法措施得当,贯彻有利;

③秦孝公的大力支持;④商鞅本人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⑤有基础——实践理论。

二、秦国的崛起

★1、商鞅变法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①变法核心内容为“农战”和“法治”。

②变法地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沉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影响最深的改革。

③手段: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④影响:变法的许多措施,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法张也有重大影响。

(2)评价

①积极作用: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①严刑苛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②重农抑商政策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2、商鞅变法的启示

①大凡改革都会遇到阻力;②改革有时要付出生命;③改革家的精神令后人敬佩;④执政者的态度影响到改革的成效。

3、成为“虎狼之国”

(1)原因:①商鞅变法后,秦综合国力大增,政治威望日高;②秦鼓励军功的政策,形成了全国唯军为荣的尚武精神。(2)表现:①BC341 – 340大举代魏国,迫使魏国割地求和;②秦从落后的边陲之国,一跃而为军事强国;③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

(3)东方各国应对策:

①对策:“合纵”运动;②说明问题:东方六国中没有一国能够单独与秦相抗衡,秦完成统一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1、背景:①阶级矛盾激化:A、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 B、赋税制度混乱

②名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③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沉重打击北魏统治;

④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学习先进文化;⑤孝文帝受过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

★2、根本目的:维护鲜卑族的统治。实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汉化)过程。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Ⅰ、均田制:(露田、桑田)

(1)前提:①政府要掌握大批无主的荒田;②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2)为什么要推行均田制:为了保障政府的收入。

(3)作用:①使统治阶级的利益得到了保障;②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④局限性:土地不均依然存在;随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成果。

Ⅱ、整治吏治:(任期考核制、下令正式给百官分发俸禄——俸禄制)

俸禄制实行的作用: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Ⅲ、迁都洛阳(平城→洛阳)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改革的进行。

(2)迁都的意义:①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②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③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Ⅳ、革除旧俗(鲜卑族汉化)

(1)内容:①孝文帝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②下令禁止士族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③改汉姓;④提倡皇族、鲜卑贵族与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

(2)意义:它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