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阅读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的阅读题阅读附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精品文档】《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的阅读题阅读附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edb3c3b1eb91a37f1115cf5.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的阅读题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戴兆国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曾论厦中国的国风。
他在谈论抗战的未来时,指出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保特着“退而不溃”的态势。
在局部上中国面临着失败,但是却永未被敌人所破。
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都是如此。
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组织力,源于中国人的道德力。
这种道德力构成了中国的国风。
因为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中国注定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而言,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
儒家和墨家的严肃表现在,对家国和各种民间组织的信心。
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够以中国人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不被外邦人所欺凌,这是儒家和墨家的积极精神。
道家的超脱又能够让中国人在许多事情上放得下来,满不在乎。
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
这样的国风几千年延续下来,形成强大的民族心理和坚韧的民族性格,使得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
这样的国风促使中国人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也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勇于改革创新,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
当然,维系优良的传统国风,我们还需要建设优良的家风。
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形成必然依赖于家风的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细胞。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时代的家庭都需要一种普遍的家庭道德。
传统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的家庭道德就是这一类。
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
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
这就是忠。
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
古人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只要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尽到孝亲、在社会上尽到忠诚的职责,两者就可以得到统一。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学典35第六单元综合测试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学典35第六单元综合测试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05ebe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a.png)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可以追溯到周代,之后随着时间推移,产生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著作,出现了很多出名的“家范”“家则”“家箴”“家约”。
明清时期,家风家训文化最为流行。
清人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搜集了大量有关家训的名言警句,影响广泛。
我国传统家训中虽有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其中的尊老爱幼、勤劳俭朴、耕读传家、独立自强、勤政廉洁、为人正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等内容,至今仍不乏借鉴价值。
②优良的家风,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
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化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训诲。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宝,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③家庭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
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化不发达,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依靠家庭的教化和文化的延传。
很多大的家族,为了家族的发展,主动担当起对本家族成员的保障责任: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
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约束。
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④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气,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主动的情感氛围、仔细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
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当前,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等。
甚至一些出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或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
《家风》阅读练习及答案
![《家风》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9b4e50de80d4d8d05a4f1b.png)
七、议论文阅读(完成21-24题,共11分)家风①家训是什么?父亲说,人活在世上,必须勤劳,吃得了苦;妈妈说,绝不能因自身利益去伤害他人,这就是普通老百姓一些最质朴最简单的家训。
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它润物细无声,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人事交往中,倘若说某某人的家教好,那可是高度赞赏。
民间,在决定女儿婚姻之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叫察亲,即女方组织亲朋好友到男方家考察,了解的不仅是硬件,最重要的是对男方家人的品行、邻里关系作一个全面把握,说白了就是全面了解男方家庭的家训家风。
②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训。
《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的“义方”实际就是良好家训,诚信礼义、克己利人。
以此为教,家门和睦,子孙昌盛。
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熏陶的干才。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它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
《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
又如,“应听得进逆耳之言,从‘畏慎’二字痛下功夫,一定要谦让相诫,应视富贵功名为浮荣”。
这些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
③徽州的《家训》《家规》《祖训》《族法》等,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儒家传统修齐治平的注解。
A修身,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B齐家,调解宗族关系,保证宗族和睦;C治国,遵守家法国律,践行太祖圣谕;D平天下,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比较著名的绩溪章氏《章氏家训》,寥寥196字,分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5篇。
其主要内容就是把耕读作为传家之宝,俭勤作为发家之道……,提倡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而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以诚为本,将不良行为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发展成恶习。
徽州家训,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2019-2020学年泉州市第五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泉州市第五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88c00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b.png)
2019-2020学年泉州市第五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历史上,家教是促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对基层社会治理起着有益的作用。
如今,吸收借鉴古代家教在传承主流价值观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更好发挥家教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十分有意义。
(一)传承家训:主流价值观的通俗化。
家训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家庭内部施教,最主要的特点是通俗易懂。
家训大都是训主结合个人成长生活经历对人伦亲情、世道人心、社会变化做的深入阐述,说理透彻明了,读来亲切可感。
历史上的很多家训,不仅对训主一家一时产生了影响,且还泽被后世。
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誉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家训专著,内容十分广泛。
从中可以看出,文人士大夫著训立说的主要用意和家教的基本内容,也为后世家训树立了样本。
清人王钺曾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整体看来,《颜氏家训》体现了进德修业的理念、知行结合的家教方法、重教崇化的价值诉求,对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遵行家礼:主流价值观的日用化。
古人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把学礼、尊礼看作人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托。
家礼是传统中国人优良教养的载体,我们常说一个人教养好,是与家庭范围内遵礼行礼分不开的。
家礼的内容不单涉及家庭成员行为处世的言行要求,且还对家庭生活中的冠婚、丧、祭等事宜的具体开展、实施做出了仪式化的要求,说明了相关的程式和具体操作规仪,这也是家礼中最主要的内容。
古人制定家礼,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落实“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和“纪纲人道之始终”,即夯实人伦亲情。
古人认为要使人伦亲情和谐有序,就需从家庭生活中的点滴言谈举止入手,通过时常练习行为规仪,方能做到临事自然应对。
对整个社会而言,千千万万家庭遵行家礼,有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
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afb60acc22bcd126ff0ccf.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戒儿子孔鲤的故事。
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前文说到周公训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
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
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
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
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
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家风的重要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家风的重要性》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78a1a783d049649b66588e.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可以追溯到周代,之后随着时光推移,产生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著作,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家范”、“家则”、“家箴”、“家约”。
明清时期,家风家训文化最为流行。
清人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搜集了大量有关家训的名言警句,影响广泛。
我国传统家训中虽有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其中的尊老爱幼、勤劳俭朴、耕读传家、自立自强、勤政廉洁、为人正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等内容,至今仍不乏借鉴价值。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
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家庭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
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依赖家庭的教育和文化的延传。
许多大的家族组织,为了家族的发展主动承担起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等。
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
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
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当前,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https://img.taocdn.com/s3/m/d38701ed7e21af45b207a840.png)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一、单选题(共40题,40分)1、下列哪一个是最早接受中国文化的国家?()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朝鲜正确答案:D2、“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
A、两者没有区别,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B、“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拣选的成果。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华传统文化”,前者包含后者。
正确答案:C3、英国学者葛瑞汉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各种对抗思潮中最后胜利的一支是()?A、儒学B、道学C、法学D、佛学正确答案:A4、下列关于“要对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有深切的了解”错误的是?()A、要花些时间去阅读其他国家的历史和了解最近的新闻动态B、尽可能亲自去体验其他国家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C、想办法占领别国D、亲眼看到其他人被贫穷、疾病、政治腐败等折磨,点燃内心的正义感与同情心正确答案:C5、“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
”是下列哪一位先生的言论?()A、伊川先生B、明道先生C、考亭先生D、象山先生正确答案:C6、先秦时代的“国”指的是()。
A、全国B、天下C、王、侯的封地D、国家正确答案:C7、关于如何仁爱孝悌认识错误的是?()A、要通过理论分析,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仁爱孝悌。
B、仁爱孝悌必须建立在对别人了解的基础上。
要真正地帮助别人,必须了解别人的处境,知道别人的需要。
C、要通过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让更多人对仁爱孝悌有直观的感受。
D、对于古代的“二十四孝”我们应该全面地继承学习,实践仁爱孝悌。
正确答案:D8、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解决民生问题,加强社会建设的作用的特征?A、重视道德教化和规范B、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C、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家风材料一在宗祠供奉条礼家族祖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家风材料一在宗祠供奉条礼家族祖](https://img.taocdn.com/s3/m/28b8f37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2.png)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家风材料一在宗祠供奉条礼家族祖综合性学习“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气、风格与风尚。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灵,塑造着人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学校小记者站正在开展“家风伴我成长”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家训四则:①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宋•朱熹《朱子家训》);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③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
(明•庞尚鹏《庞氏家训》);④一孝立,万善从,是为孝子,是为完人。
(明•姚舜牧《药言》)。
材料二:央视记者采访,问:你的家风是什么?赵本山说:“我头发都白了,我爹还骂我生活不够节俭。
人要有信仰,爱国家,不爱国的人我看不起。
”莫言则表示:过去给儿子找媳妇,给女儿找婆家的时候,都会了解一下这个家庭的家风,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受的教育好。
我们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所熏陶的,也就是勤俭、节约、好学、上进……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是在与时俱进,更加健康向上。
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勤学上进,与人为善。
姚明则坦言,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他对家教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
重庆老大爷说:“不准喝酒,不准回家太晚,不准在外头熬夜,这种也是家风。
”材料三:郭德纲在儿子郭麒麟18岁生日时特地发表了一条长微博,嘱咐儿子做人、从艺、交友的道理:一个人刚出道,不狂是没有出息的。
但如果一直狂,是肯定没出息的。
无限赞美自己,只是一种胆怯。
登天难,求人更难。
黄连苦,无钱更苦。
江湖险,人心更险。
春冰薄,人情更薄。
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有人夸你,别信。
有人骂你,别听。
周围人随意捧骂,不可与之交。
(1)阅读材料一、二,请简要概括“家风”的内容涵盖哪些方面。
(2)阅读材料三,请从“做人、从艺、交友”中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对郭德纲教子观的看法。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https://img.taocdn.com/s3/m/2fdb592a804d2b160a4ec06c.png)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一、单选题(共40题,40分)1、下列哪一个是最早接受中国文化的国家?()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朝鲜正确答案: D2、“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
A、两者没有区别,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B、“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拣选的成果。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华传统文化”,前者包含后者。
正确答案: C3、英国学者葛瑞汉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各种对抗思潮中最后胜利的一支是()?A、儒学B、道学C、法学D、佛学正确答案: A4、下列关于“要对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有深切的了解”错误的是?()A、要花些时间去阅读其他国家的历史和了解最近的新闻动态B、尽可能亲自去体验其他国家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C、想办法占领别国D、亲眼看到其他人被贫穷、疾病、政治腐败等折磨,点燃内心的正义感与同情心正确答案: C5、“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
”是下列哪一位先生的言论?()A、伊川先生B、明道先生C、考亭先生D、象山先生正确答案: C6、先秦时代的“国”指的是()。
A、全国B、天下C、王、侯的封地D、国家正确答案: C7、关于如何仁爱孝悌认识错误的是?()A、要通过理论分析,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仁爱孝悌。
B、仁爱孝悌必须建立在对别人了解的基础上。
要真正地帮助别人,必须了解别人的处境,知道别人的需要。
C、要通过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让更多人对仁爱孝悌有直观的感受。
D、对于古代的“二十四孝”我们应该全面地继承学习,实践仁爱孝悌。
正确答案: D8、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解决民生问题,加强社会建设的作用的特征?A、重视道德教化和规范B、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C、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C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良好的家风是传家宝》阅读答案及解析指导
![《良好的家风是传家宝》阅读答案及解析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66ead1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b.png)
良好的家风是传家宝施平①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传统风尚。
在古代社会,常常有“世代忠良”“书香门第”之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家风延续的缩影。
而且,家风从来都不是某个阶层的专利,古人云“耕读传家”,把务农还放在读书之前,这其实是道出了家风传承的要义,那就是价值观引领为重、知识传授为轻、财富传承则更是其末。
②在物质文明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治家”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部分,形成社会公序良俗的一种道德自觉,并在较大程度上发挥了正能量。
这样的情怀与成长范式,无论时代条件怎样改变,总会或隐或显地起作用。
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逐渐被强大的物质力量裹挟,在很多家庭教育中,传统的“仁义礼智信”风气不复存在,就连家庭成员基本的责任、道义也会被权钱观念所吞噬。
在一些官员家里,父母不像父母,儿女不像儿女,“拼爹”比拼的是官位和背景,家风不正,最后往往导致“坑爹”的结局。
③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遗产,恍然发现许多家风家训的内涵,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并未过时。
修身、立德、劝学、勤俭、诚信、仁义……这样一些构成我们文明基石的内容,就承载于很多家风家训之中。
④前几天,微博朋友圈也被许涛还钱的故事刷了屏。
3年前,还在读大学的许涛为了给父亲治病,在网上发起求助,承诺3至5年内连本带利还款。
今年5月9日,一位捐助者意外接到了许涛的还款。
将此事在微博公布后,迅速引起网友和媒体关注。
在诚信似乎稀缺的时代,许涛的行为,让人们再次感受到诚信就在身边。
特别令人感慨的是,挑起顶梁柱担子的他,以自己的担当为弟弟示范了淳朴家风,诠释了长兄为父的现代内涵。
⑤然而,如何才能激活这些文化因子,不是靠简单的宣传普及倡导所能做到的。
家规家训在立更在传,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族人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延续。
尤其是,要让社会主流来关注和实践家风传承,如果“拼爹”比拼的是家风家教,那么这样的比拼多一点,对社会而言,实乃幸事。
⑥在我们的社会里,很多类似的故事在默默发生着。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https://img.taocdn.com/s3/m/3241aa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d.png)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一、单选题(共40题,40分)1、下列哪一个是最早接受中国文化的国家?()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朝鲜正确答案:D2、“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
A、两者没有区别,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B、“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拣选的成果。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华传统文化”,前者包含后者。
正确答案:C3、英国学者葛瑞汉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各种对抗思潮中最后胜利的一支是()?A、儒学B、道学C、法学D、佛学正确答案:A4、下列关于“要对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有深切的了解”错误的是?()A、要花些时间去阅读其他国家的历史和了解最近的新闻动态B、尽可能亲自去体验其他国家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C、想办法占领别国D、亲眼看到其他人被贫穷、疾病、政治腐败等折磨,点燃内心的正义感与同情心正确答案:C5、“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
”是下列哪一位先生的言论?()A、伊川先生B、明道先生C、考亭先生D、象山先生正确答案:C6、先秦时代的“国”指的是()。
A、全国B、天下C、王、侯的封地D、国家正确答案:C7、关于如何仁爱孝悌认识错误的是?()A、要通过理论分析,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仁爱孝悌。
B、仁爱孝悌必须建立在对别人了解的基础上。
要真正地帮助别人,必须了解别人的处境,知道别人的需要。
C、要通过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让更多人对仁爱孝悌有直观的感受。
D、对于古代的“二十四孝”我们应该全面地继承学习,实践仁爱孝悌。
正确答案:D8、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解决民生问题,加强社会建设的作用的特征?A、重视道德教化和规范B、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C、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家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
![《家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30f2f2336c1eb91a375df6.png)
《家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
(11分)家风①《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的“义方”就是良好的家家训。
②何谓家训?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它润物细无声,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③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陶的干才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它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
《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
这样的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
④徽州的《家训》、《家规》、《祖训》、《族法》等,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儒家传统修齐治平的注解。
修身,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齐家,调解宗族关系,保证宗族和睦;治国,遵守家法国律,践行太祖圣谕;平天下,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比较著名的绩溪章氏《章氏家训》,寥寥196字,分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5篇。
其主要内容就是把耕读作为传家之宝,俭勤作为发家之道……徽州家训,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⑤民间,在决定女儿婚烟之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叫察亲,即女方组织亲朋好友到男方家考察,了解的不仅是硬件,最重要的是对男方家人的品行、邻里关系作一个全面把握,说白了就是全面了解男方家庭的家训家风。
⑥家训家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只有传承、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美好家风。
⑦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家族子孙或家训体现出来的处世风范。
培育良好家风,一个关键点就是培育家庭美德。
孩子是家庭的继承人,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家庭美德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备元素。
每一个家庭都应通过日常要求、家庭格言等丰富的教育形式,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等美德,教育子女走正道、讲规矩,引导子女端正人生态度。
《家风》阅读练习及答案
![《家风》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8f064c77232f60dccca101.png)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3—17 题。
(18 分)家风①“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作品中。
西晋文学家夏侯湛,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以成《周诗》,并给潘岳看。
潘岳认为:这些诗篇不仅温文尔雅,而且可以看到孝悌的本性。
为与友人唱和,潘岳因此写作了《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绾发绾发,发亦鬓止。
日祗日祗,敬亦慎止。
靡专靡有,受之父母。
鸣鹤匪和,析薪弗荷。
隐忧孔疚,‘我’堂靡构。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
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在该诗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述自家家世,而是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我勉励。
②两晋以后,这个词语渐次流行,尤其是在北朝,更是使用甚广。
从它发轫之初,就往往和门风互用。
如“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而言色恂恂,出于诚至,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汉之万石家风、陈纪门法所不过也,诸子秀立,青紫盈庭,其积善之庆欤”(《魏书》卷五十八),“少而清虚寡欲,好学有家风”(《北齐书》卷四十二)等等。
③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
例如,“齐有人焉,于斯为盛。
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
箕裘不坠,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
这里的“禀”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
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④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把家风世德作为最优先的题材。
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
⑤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
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
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忿戾凶横。
⑥正因为如此,对家风、门风或称誉或贬损,也就并存于历史文献中。
如《魏书》卷三十八说:“刁氏世有荣禄,而门风不甚修洁,为时所鄙。
家训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家训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43127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6.png)
家训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
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家语、遗训等形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训的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
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家语、遗训等形式。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历代的名人志士、文家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
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
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一般来说,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
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
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
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可不守”、“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等,又足可让人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力诫之言也举不胜举。
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祸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为主,中间还夹杂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
家风-阅读理解答案解析【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
![家风-阅读理解答案解析【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https://img.taocdn.com/s3/m/25e7b399a1c7aa00b52acbea.png)
8.(11分)议论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家风①家训是什么?父亲说,人活在世上,必须勤劳,吃得了苦;妈妈说,绝不能因自身利益去伤害他人,这就是普通老百姓一些最质朴最简单的家训。
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它润物细无声,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人事交往中,倘若说某某人的家教好,那可是高度赞赏。
民间,在决定女儿婚姻之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叫察亲,即女方组织亲朋好友到男方家考察,了解的不仅是硬件,最重要的是对男方家人的品行、邻里关系作一个全面把握,说白了就是全面了解男方家庭的家训家风。
②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训。
《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的“义方”实际就是良好家训,诚信礼义、克己利人。
以此为教,家门和睦,子孙昌盛。
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熏陶的干才。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它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
《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
又如,“应听得进逆耳之言,从‘畏慎’二字痛下功夫,一定要谦让相诫,应视富贵功名为浮荣”。
这些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
③徽州的《家训》《家规》《祖训》《族法》等,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儒家传统修齐治平的注解。
A修身,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B齐家,调解宗族关系,保证宗族和睦;C治国,遵守家法国律,践行太祖圣谕;D平天下,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比较著名的绩溪章氏《章氏家训》,寥寥196字,分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5篇。
其主要内容就是把耕读作为传家之宝,俭勤作为发家之道……,提倡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而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以诚为本,将不良行为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发展成恶习。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五)(含详细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五)(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516d1fcc175527072208cd.png)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五)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
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
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
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
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
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
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
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
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谈家风阅读理解及答案
![谈家风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a6f9f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e.png)
谈家风阅读理解及答案谈家风阅读理解及答案 【原⽂】 谈家风 ①家风⼜称门风,这个词语在西晋出现并在其后流⾏,它指的是⼀家或⼀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法。
如同⼀个⼈有⽓质、⼀个国家有特⾊⼀样,⼀个家庭在长期延传的过程中,也会形成⾃⼰独特的习性和风貌,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举⼿⼀投⾜之间,这就是家风的表现。
家风是⼀种特定的传统,凝聚着这个家庭⼀辈⼜⼀辈先⼈的⽣活态度和⼈⽣信念,⼜因⼦孙后代的认同传承⽽持久存在。
②家风代代相沿,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
【这是⼀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濡⽬染就能获得的精神⽓质,具有“润物细⽆声”的特点。
】所以,良好的家风是⼀个家庭⽆形的财富。
⼀个家庭如果家风好,那么每⼀个成员都会受到好的影响。
因家风清廉质朴⽽进取有为、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不胜枚举。
他们的家庭,必然是长辈⽗母以⾝作则,率先垂范。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正直坦荡,为官俭廉,在他的教育下,司马康潜⼼读书,修⾝⾃律,后来历任校书郎、著作郎等职,在为⼈、治学⽅⾯酷似其⽗。
京剧⼤师梅兰芳⼀⽣律⼰甚严,他“尊重孩⼦就像尊重观众⼀样”,不但把⾃⼰的表演艺术传给诸多弟⼦和⼉⼦梅葆玖,同时把梅家严谨谦和、乐善助⼈的纯朴家风传给了⼦孙后代。
③同时,良好的家风也是中华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提供了最普遍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我们祖先⽗辈的.⽣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往往体现在家训、家规、族谱等⽂献之中。
颜之推的《颜⽒家训》、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在家风的代代传承中,忠孝节义、善良诚信、谦逊有礼、克⼰节俭等传统美德在中华⼤地深深扎根,成为每个家庭乃⾄整个中华民族的内在追求和信仰。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风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会使当下优良家风的内容得到极⼤的扩展。
④良好的家风能够汇聚正能量,推动社会⽂明的进步发展。
《家风》阅读答案
![《家风》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a253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0.png)
《家风》阅读答案《家风》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回答23-24题。
①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学科王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② 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孙生。
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学科王家族,家风传至八代。
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学科王学科王树立了良好的风范。
他的子孙中有13 位当过大学校长,有100 多位教授、80 多位文学家,60 多位是医生,还有1 人当过副总统,1 人当过大使,20 多人当过议员。
这个家族给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他的子孙中有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 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 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 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
美国政府为了拯救这个家族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的巨款。
两个家族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学科王。
所以说,。
③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
”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孔子的“,无以立” ;诸葛亮的“ 淡泊以明志,”;朱伯庐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以及周总理的10 条家规等均是。
④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学科王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23.阅读短文,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结论句。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24.根据你的积累,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写相关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小题。
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可以追溯到周代,之后随着时光推移,产生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著作,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家范”、“家则”、“家箴”、“家约”。
明清时期,家风家训文化最为流行。
清人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搜集了大量有关家训的名言警句,影响广泛。
我国传统家训中虽有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其中的尊老爱幼、勤劳俭朴、耕读传家、自立自强、勤政廉洁、为人正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等内容,至今仍不乏借鉴价值。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
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家庭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
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依赖家庭的教育和文化的延传。
许多大的家族组织,为了家族的发展主动承担起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等。
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
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
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当前,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
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风,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
“家风”是整个社会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提升“家风”建设,既能使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主流的文化融为一体,培养完美的人格;又能通过“家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家风的重要性》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出现的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著作,虽有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其中的尊老爱幼等内容,至今仍不乏借鉴价值。
B. 优良的家风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后人不懈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指导和规训作用。
C. 文中列举当前我国婚娴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反映出现在人们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一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D. 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育不发达,家风对人的成长意义重大,现在公共教育发达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家风的作用同样不能弱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叙述我国古代家风家训的情况,是为了指出家风在几千年的传承中,难免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要批判地继承。
B. 文章围绕家风立论,从家风对家庭、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逐一论证,论点明确,论证过程完整。
C. 文章第四段阐述家风的作用,论证好的家风对人成长的影响,同时也从反面论证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D. 文章通过分析家风作用于社会的途径,论证了家风建设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一下说法不对的的一项是
A. 家族成员庞大之后,家族成员之间难以发挥直接教育功能,家风发挥着指导和规范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的重要作用。
B. 家风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是它共同的特点。
C. 好的家风,能打造儿童成长的好摇篮,能造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重视家风建设,可能使子女走上犯罪的道路。
D. 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是可以通过家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来实现的。
试题答案:【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解答】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文中前面提到我国古代一些家风家训著作,接着讲我国传统家训中虽有些封建主义的糟柏,但不能推断列举的作品有封建糟粕。
B项,“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指导和规训作用”错,原文是“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C项,存在问题不能得出“现在人们不重视家风建设”的结论。
故本题选D项。
【2题解答】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项,是为了论述我国家风家训的悠久历史,为后文论述家风的重要意义张本。
故本题选A项。
【3题解答】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一下说法不对的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只有良好的家风才具有这些共同特点。
故本题选B项。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一下说法不对的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阅读题及答案由高中语文题库()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