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意义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6-000-01
摘要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三大支柱为基础,通过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及新兴交易业务风险管理的指导作用,引导银行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及变革中的我国银行业而言,适应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加强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护经济和金融环境稳定。
关键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管理银行
银行是经营风险并从中获取收益的机构。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银行业务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银行风险愈加复杂多变。国际金融界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银行风险的关注促成了先后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及变革中的我国银行业而言,适应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加强资本和全面风险管理,对于维护经济和金融环境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协议三大支柱
新协议由关于监管的三个概念(即三大支柱)组成:
1、最低资本要求。基本涵盖现阶段银行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以保证银行资本充足性对业务发展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具有足够敏感度,并大幅度提高对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2、监督检查。要求对银行资本充足情况和内部评估程序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监管当局评估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的监管检查程序
应遵循的准则作出规定。
3、市场约束。认为有效的市场约束有利于加强监管和确保资本充足,有利于提高金融体系安全性和稳固性。银行应提高透明度,定期向公众提供经营、财务、风险管理等相关信息。
新协议体现了银行从单一方法计量风险、资本向多样化的外部监管与内部模型相结合,从强调定量指标向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从信用风险监管向全面风险监管,从较低风险敏感性向更高风险敏感性的发展趋势。新协议的颁布标志着银行进入全面风险管理时代。
二、新协议对于传统信贷风险管理的启示
虽然银行对于传统信贷的风险控制功能经过审贷分离、贷后监管、稽核审计等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已经日趋成熟,但是新协议对银行信贷决策的指导作用,在仍然以间接融资作为筹资主体的我国金融市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1、对合格抵押品的严格界定。虽然新协议认定了更广泛的可以缓释信用风险的抵押品(旧协议的抵押品仅限定在现金或政府证券),但对于银行而言,在客户违约时能真正起到缓释风险作用的抵押品才是合格抵押品。是否为贷款争取到合格抵押品,是新协议在资本计量时的重要考量。
在信贷实务中,许多抵押品的价值可能与客户所处行业及具体业务密切相关,行业发生较大波动引起客户经营状况恶化,大量资金流出该行业,影响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客户自身经营不善导致违约,
抵押品价值也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极大限制其对贷款风险的缓释作用。
2、对资金监控的重点强调。新协议中,信用风险缓释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资金监控。现金流是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客户的偿债能力。新协议尤其强调银行关注借款人账户现金流波动。
在信贷实务中,银行乐于采用应收账款质押的方式缓释信用风险,其成败关键在于客户是否在债权银行开立结算基本账户,能否确保债权银行可以对客户日常运营进行有效资金监控。如果银行能对客户的信用恶化作出快速反应,就能最大程度控制违约风险暴露,从而将质押落到实处。
3、对有效客户选择。在信贷实务中,银行通常愿意选择信用等级尽量高的客户。这类客户作为银行的高端客户,在融资定价中通常占据优势,较容易获得信用贷款,并需要银行保留较大数额的备付金。事实上,虽然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对应违约概率较低,但信用贷款较担保贷款违约损失率会更高,同时较大幅度利率优惠会减少银行利润,降低银行raroc指标;另外,保留较大数额备付金增大了银行资金成本,也客观上增大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加了银行的经济资本占用。从以上角度来看,信用等级最高的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未必最大。
新协议指导银行通过综合评价选择有效客户,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提高盈利及降低资本占用两个方面,提示开发更多信用等级较高
但不是最高,能够提供有效担保措施,且银行具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客户。这类客户既有利于降低贷款预期损失和经济资本占用,同时有利于提高银行收益,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具备最大贡献度。
三、新协议对于新型业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伴随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银行积极利用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工具将其信贷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再分配,其信贷主力地位不断下降,逐步向交易型主体转变。该转变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风险被广泛分布在银行体系之外。但与此同时,通过证券化技术进行风险转移高度依赖于市场流动性,交易资产日趋复杂导致结构化产品风险上升,新型交易对手(如对冲基金)对风险的偏好使信用敞口迅速扩大,也由此衍生出新的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表明,新的风险可以放大传统风险管理手段的诸多漏洞,评估银行风险的传统方法,已经无法适用新型风险。对于新型风险管理,新协议具有如下特点:
1、更好地评估证券化及衍生工具风险。结构化产品与系统性风险高度相关,违约率上升可能导致整个市场崩溃。新协议建立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工具中风险转移和缓释的基准,明确区分风险转移和自留,要求银行向债券持有人实现真实的重要风险转移。同时,监管者也能够有效评估证券化之后风险转移的程度,并关注隐性支持。
2、更精确地计量交易账户资本。新协议建立进一步评估交易账户的机制,要求银行对流动性较差的产品进行评估,同时允许银行
采用自己的模型计量交易对手风险敞口,并要求监管机构检验该类风险的资本充足性。
3、建立更全面的压力测试框架。新协议要求压力测试识别异常事件或情景,并度量发生时的银行资本重组情况,尤其要反映经济或行业衰退、市场风险事件及流动性状况。特别是对结构化产品的风险没有实现完全转移的情景,必须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
参考文献:
[1]胡志荣等翻译.银行风险与监管国际认证.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
[2]巴曙松.巴塞尔协议引爆银行大变革.金融实务.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