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案

合集下载

2024版药理学教学教案

2024版药理学教学教案

药理学教学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常见疾病治疗用药举例•药物不良反应与监管措施•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PART01课程介绍与目标药理学定义及研究范围药理学定义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两个方面。

研究范围药理学研究涉及药物的来源、性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新药研发等多个方面。

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药品监管等工作的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应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同时应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参考书目《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此外,学生还可参考国内外相关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以加深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PART02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药物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在体内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亲和力,导致选择性作用。

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涉及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相互作用。

药物作用机制概述介导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s )通过调节离子通道的开关来影响细胞功能,如神经、肌肉等细胞的兴奋性。

离子通道受体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活或抑制酶的活性,从而调节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

酶联受体药物与细胞核内的受体结合,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

核受体受体类型及其特点信号转导途径药物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将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内,最终影响细胞功能。

效应器信号转导途径的终端,执行细胞对药物刺激的响应,如酶活性变化、基因表达改变等。

药理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药理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药理学二、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第X周,第X节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代谢过程。

- 理解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药物作用与疾病关系的能力。

- 提高学生药物临床应用和护理实践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药理学基本概念2. 药物作用机制3. 药物代谢与排泄4. 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5.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六、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新课(5分钟)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第二部分:讲解新知识(30分钟)1. 药理学基本概念:介绍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2. 药物作用机制:讲解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3. 药物代谢与排泄: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实例讲解常见药物的作用、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5.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介绍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表现和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与药理学相关的临床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结果: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2. 课件: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药理学授课对象:药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药理学概述2. 药物作用机制3. 药物代谢动力学4. 药物效应动力学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药理学的重要性,强调其在临床医学、药品研发等方面的应用。

2. 介绍药理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法。

二、药理学概述1. 药物的定义、分类、作用特点。

2. 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

3.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三、药物作用机制1. 药物作用机制的概述。

2. 药物作用靶点的分类。

3. 药物作用机制的具体实例分析。

四、药物代谢动力学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研究方法。

2.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3. 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因素的分析。

五、药物效应动力学1.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定义、研究方法。

2. 药物效应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3. 药物效应动力学实例分析。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药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药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完成速度等。

3. 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药理学精品教案

药理学精品教案

药理学教案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2.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

4.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阐明药物作用机制;(2)提高药物疗效;(3)研究开发新药;(4)发现药物新用途;(5)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1.药物学阶段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药理学的发展德国化学家F.W. Serturner(1783-1841)分离吗啡;后来相继发现士的(1819),咖啡因(1819),奎宁(1820),阿托品(1831);德国微生物学家P. Ehrlich(1906)发现新胂凡纳明;德国R. Buchhneim(1820-1879)建立第一个药理学试验室;J N. Langley(1905)提出受体学说;20世纪药理学新领域及新药的发现: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镇痛药、基因药等。

我国药理学家在麻黄碱、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及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了重要贡献。

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并出现了许多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等。

护理药理学教案

护理药理学教案

护理药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能力,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增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用药注意事项。

2、难点(1)复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

(2)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的用药特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加深学生对药物应用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药物治疗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常见疾病(如感冒)的治疗案例,引出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药理学的研究范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础知识讲解(约 40 分钟)(1)介绍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

(2)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3)阐述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机制,包括药物的作用靶点、药效动力学等。

3、药物分类与特点讲解(约 60 分钟)(1)按照治疗作用分类,分别讲解各类药物,如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等。

(2)详细阐述每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4、案例分析与讨论(约 40 分钟)给出几个临床病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全班交流和总结。

5、总结与答疑(约 20 分钟)(1)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2)解答学生的疑问,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简答题、案例分析等,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阶段性考试,检测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护理药理学教材。

2024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

2024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

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药理学概述与教学目标•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药物代谢动力学基础•常见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目录•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药理学概述与教学目标药理学定义及研究内容药理学定义研究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类药物的分类、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药理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增强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操作理论讲授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与时间分配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和重点突出。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理论讲授、实验操作、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时,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和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受体机制酶促机制细胞膜离子通道机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01020304量效关系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效能药物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药物效应发生改变的现象。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环境因素等均可影响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效应增强。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效应减弱或消失。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有药效的现象。

耐受性依赖性停药反应合理用药原则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生理性或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

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突然停药或减量时出现的反跳现象或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疗程,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和滥用药物。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制。

3.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的基本原理。

4. 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

5. 培养学生的药物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概述:药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

2. 药物的吸收与分布:口服吸收、生物膜透过机制、药物分布的规律。

3.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药物代谢与排泄的影响因素。

4. 药效学的基本原理: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时效曲线。

5. 常见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抗生素、抗炎药、心血管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和药物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制。

4. 实践操作法:进行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药物治疗的案例设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物分类和作用特点的掌握。

3.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药理学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教材或相关医学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药理学课件。

3. 案例资料:提供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案例。

4. 实验材料:进行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实验所需的材料。

六、教学计划1. 第六周:药理学概述与药物吸收药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口服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生物膜透过机制的研究2. 第七周:药物分布与代谢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规律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基本过程药物代谢与排泄的临床意义3. 第八周:药效学原理与应用剂量与效应关系的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解析药物时效曲线的解读与应用4. 第九周:常见药物分类与作用特点抗生素的分类、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及代表性药物心血管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与作用5. 第十周:药理学实验与实践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实验操作药物剂量计算的实际案例药物治疗的临床案例设计讨论七、教学活动1. 第六周:药理学概述讲解、药物吸收的课堂讨论、药物吸收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一、课程介绍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

本章将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药物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代表药物。

3. 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4. 掌握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

三、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定义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药物的分类按作用部位分类按作用机制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3. 药物的作用机制激动剂与拮抗剂作用于受体的药物作用于酶的药物作用于膜的药物4.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的代谢药物的排泄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谢排泄过程。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药物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谢排泄的问题,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特定药物的案例,评估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和分类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含文字、图片、图表等信息。

3. 案例资料:相关药物的案例分析资料。

七、教学进度安排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2课时2. 药物的分类:3课时3. 药物的作用机制:4课时4.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3课时八、课后反思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医学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邀请药理学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药理学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药理学实验室,了解药物研究的基本流程。

3. 安排学生参与药物研究的相关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十、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评价学生对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谢排泄的掌握程度。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过程。

3.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的基本原理。

4. 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

5. 培养学生的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介绍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讲解药物的吸收过程、分布规律、代谢途径和排泄方式。

3. 药物的作用机制: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如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等。

4. 药效学的基本原理:讲解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副作用、毒性等。

5. 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介绍各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及其作用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药物的作用特点、副作用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4. 实践操作法: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理解。

3. 笔试:测试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原理的掌握。

4.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对药物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教程或相关书籍。

2. 课件:制作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等课件。

3. 案例素材:收集相关药物副作用、用药失误等案例。

4. 实验器材:用于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等实验。

5. 网络资源:查找最新药理学研究进展和药物信息。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2课时: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第3-4课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 第5-6课时:药物的作用机制4. 第7-8课时:药效学的基本原理5. 第9-10课时: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6. 第11-12课时: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意识培养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药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药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药理学二、授课对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内容;(2)了解药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特点;(3)熟悉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2)能够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合理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3)能够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引言:药理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内容2. 药物的概念、分类及作用特点3.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第二课时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续)2.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3.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药理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理学知识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七、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利用PPT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板书:教师板书重点内容,便于学生记忆。

3. 教学案例: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理学知识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药理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重点内容:讲解药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3.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对药理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理学知识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九、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024年度《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2024年度《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感谢您的观看
2024/3/23
38
29
给药途径和剂量确定
给药途径
根据实验需求和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 服、注射(皮下、肌肉、静脉等)、吸入、皮肤给药 等。
剂量确定
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及实验动物的种类和体重 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一般采用预实验或文 献参考的方法来确定剂量范围。
2024/3/23
30
观察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方法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2024/3/23
1
目 录
2024/3/23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影响药物效应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 各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药理学实验方法及操作规范 • 药理学前沿进展及挑战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2024/3/23
2024/3/23
免疫增强剂
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或促进免疫因子的分泌而 发挥免疫增强作用的药物。例如干扰素、白 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类药物以及胸腺肽等免 疫调节剂类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免 疫缺陷病、病毒感染和肿瘤等免疫相关疾病

27
06 药理学实验方法及操作规 范
2024/3/23
28
实验动物选择与处理
2024/3/23
32
07 药理学前沿进展及挑战
2024/3/23
33
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利用纳米技术提高药物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减少副作用。
靶向给药系统
通过特异性识别病变组织或细胞,实现精准治疗,降 低对正常组织损伤。
智能给药系统
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自动调节药物释放速率和剂量 ,提高治疗效果。

药理学完整教案

药理学完整教案

第一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细胞的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药理效应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功能提高称兴奋;功能降低成为抑制、麻痹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一定的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作用的差异性。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这就是构效关系。

2.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治疗作用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成对因治疗,或称治本。

(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3)补充治疗也称替代疗法用药的目的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质的不足。

不良反应:凡不符和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药物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其他效应。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反跳):突然停药原有的疾病加剧。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6)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特殊反应。

(二)药物剂量与量效关系1.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例。

剂量反应曲线药理效应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做图得量效曲线。

2.量反应药理效应以数或量表示。

最小有效浓度(C min) 药物产生最小效应的浓度。

最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药物产生最小效应的剂量。

最大效应(效能,Emax)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个体差异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药物相对浓度或剂量。

3.质反应药理效应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半数试验动物反应的药物剂量。

半数有效浓度(EC50)引起半数试验动物反应的药物剂量。

2024版最新最全药理学教案(精华版)

2024版最新最全药理学教案(精华版)
如烷化剂、铂类药物等。
2024/1/25
激素类药物
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抑制肿瘤 生长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如性激 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分子靶向药物
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进行治疗, 具有高选择性和低毒性特点,如酪 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等。
17
心血管系统药物及药理作用
抗心绞痛药物
通过增加心肌供氧、减少心肌耗 氧或扩张冠状动脉等方式缓解心 绞痛症状,如硝酸酯类、β受体
避免滥用抗生素
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 指征进行用药,避免 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和滥用。
注意药物副作用
关注患者用药过程中 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遵循用药规范
严格遵守药物的用法、 用量、用药时间等规 范,确保药物治疗效
果。
加强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和教育,提高患者用 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
加强监测
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2024/1/25
29
07
总结与展望
2024/1/25
30
药理学发展趋势和挑战
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药理 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不同 患者的基因特点,开发针对性的药物。
多靶点药物设计
针对复杂疾病,设计能够同时作用于多 个靶点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 作用。
明确诊断原则
在用药前,医生应对患者 的病情进行充分了解和明 确诊断,确保药物选择与 病情相符。
2024/1/25
安全有效原则
优先选择疗效确切、安全 性高的药物,避免使用疗 效不确切或副作用较大的 药物。
经济合理原则
在满足治疗需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价格合理、性价 比高的药物,减轻患者经 济负担。

药理学教案-(含多款)

药理学教案-(含多款)

教案药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药物作用、合理用药及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药物研究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药物使用观念。

二、教学内容1.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药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

2.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等。

3.药物分类:抗生素、抗肿瘤药、心血管药、消化系统药等。

4.药物临床应用:根据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合理用药,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分类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用药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

3.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参观药厂、药店,了解药物的生产、储存、销售过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分类等。

3.案例分析:分析临床用药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操作:参观药厂、药店,了解药物的生产、储存、销售过程。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作业评价: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考试评价:期末进行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药理学教材。

2.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实践基地:与药厂、药店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七、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药理学基础学习教案

药理学基础学习教案

药理学基础学习教案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基础•常见药物类别及其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策略•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课程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01课程介绍与目标药理学定义及重要性药理学定义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两个方面。

重要性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开发新药、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药理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参考书目《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代谢动力学》(科学出版社)、《药物效应动力学》(科学出版社)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考一些药理学领域的期刊杂志和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02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1 2 3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过程药物通过与生物体内的特定靶点相互作用,产生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的靶点包括激动剂、拮抗剂、酶抑制剂等不同的作用方式。

药物作用的方式药物作用机制概述介绍受体的定义、分类以及在药物作用中的重要性。

受体的概念和分类阐述药物如何与受体结合,以及结合后产生的生理效应。

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探讨受体调节在药物耐受性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受体调节与药物耐受性受体理论与药物作用关系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以ACE 抑制剂为例,阐述降压药如何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压。

抗癌药的作用机制以细胞毒药物为例,介绍抗癌药如何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 合成或功能发挥治疗作用。

抗过敏药的作用机制以抗组胺药为例,探讨抗过敏药如何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抑制过敏反应。

大学药理学说课教案设计

大学药理学说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及药物不良反应。

(3)熟悉药物分类、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概述2. 药物作用机制3. 药效学4. 药动学5. 药物不良反应6. 药物分类与临床应用7.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及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分类、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等知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药理学概述1. 引入:简要介绍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讲解: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学科及研究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药理学的实际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药物作用机制1. 引入:讲解药物作用机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等。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药效学1. 引入:讲解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药物作用强度、作用类型、作用时间等。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药效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药动学1. 引入:讲解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药理学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XX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熟悉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了解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个体差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临床用药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药物概述(1)药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2. 神经系统药物(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2)外周神经系统药物(3)精神药物3. 心血管系统药物(1)抗高血压药物(2)抗心律失常药物(3)抗心绞痛药物(4)抗凝血药物4. 呼吸系统药物(1)平喘药(2)镇咳药(3)祛痰药5. 消化系统药物(1)抗酸药(2)抗溃疡药(3)止吐药(4)助消化药6. 泌尿系统药物(1)利尿药(2)抗利尿药(3)抗肾小球肾炎药7. 内分泌系统药物(1)胰岛素及类似物(2)抗糖尿病药(3)甲状腺激素及类似物8. 抗感染药物(1)抗生素(2)抗病毒药物(3)抗真菌药物(4)抗寄生虫药物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实际,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药物概述2. 第二周:神经系统药物3. 第三周:心血管系统药物4. 第四周:呼吸系统药物5. 第五周:消化系统药物6. 第六周:泌尿系统药物7. 第七周:内分泌系统药物8. 第八周:抗感染药物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

2024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完整版

2024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完整版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效果。同时,还将利用在线课程、学习通等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2024/1/25
6
02
药物效应动力学
2024/1/25
7
药物作用机制
01
改变细胞周围环境 的理化性质
8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量效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剂量成正比,即剂量越大,效应越强。
最小有效量
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
极量
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
半数有效量(ED50)
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024/1/25
9
药物作用时间过程
潜伏期
从给药到出现药效的时间。
通过设计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实验方案,研究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个性化用药方案实验设计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生理特征等信息,设计个 性化的用药方案和剂量调整策略,提高药物治 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37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1/25
38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药物作用机制
22
抗肿瘤药物
2024/1/25
细胞毒类药物
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和修复、抑制肿瘤细胞 增殖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激素类药物及抗激素类药物
分别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或阻断激素受体等方式发挥 抗肿瘤作用。
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
分别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或激活机体免疫 系统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掌握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3. 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4. 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5.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2. 教学难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参考书籍:药理学教材或参考书籍2.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的图表和示意图3. 教学案例或实例:用于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四、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讲解不同类别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各类药物的示意图3.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相关示意图4.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讲解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通过实例进行说明5. 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强调安全用药的重要性6. 药物的相互作用:讲解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因和结果,通过实例进行说明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案例分析题,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与评价1.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清晰地讲解了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2.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六、教学拓展与研究1. 探讨新兴药理学研究领域,如药物基因组学、药物蛋白质组学等。

药理学经典教案范例设计

药理学经典教案范例设计

药理学经典教案范例设计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药理学经典教案范例设计2. 教学对象:药理学专业本科生3. 教学时间:2学时4. 教学地点:药理学实验室5.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基本概念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 药物作用机制4. 药物的临床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药理学基本概念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内容,使学生对药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实验:设计药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解决实际药理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药理学基本概念和药物的作用机制2. 教学难点: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解决实际药理学问题五、教学过程1. 第一学时(1)讲解药理学基本概念,包括药物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等。

(2)介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决相关问题。

2. 第二学时(1)设计药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解决实际药理学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测验:对学生进行课堂测验,考察学生对药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包括药理学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药物。

2. 教学资料:包括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教案还注重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托普利
【作用】本药可抑制血管紧素Ⅰ转化酶,使血管扩,血压下降。与其他降压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降压时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心排出量不减少,且具有扩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作用。
2.长期服用无耐受性,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障碍,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和其他肾实质性损害患者肾小球损伤的可能性。
3.可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和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发挥直接及间接的心脏保护作用,同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4.长期应用无明显耐受性。
【临床应用】
1.可用于各型高血压,尤其对肾素活性高的高血压患者疗效好。对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均有良效。可单用,也可与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合用。
2.也可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通过扩动脉和静脉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从而降低病死率。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1.β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理及临床应用特点,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2.钙通道阻滞药的抗高血压机理,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3.血管紧素转化酶抑制药及AT1受体阻断药的抗高血压机理、用途、不良反应。
【难点】1.噻嗪类利尿药引起心律失常的原理;2.β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理、停药反应;3.不同钙拮抗药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4.血管紧素转化酶抑制药及AT1受体阻断药抗高血压机理。
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药理学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授ຫໍສະໝຸດ 序次授课类型理论授课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用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熟悉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2.初步具有根据常用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制定护理措施及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护理宣教的能力。
普萘洛尔
【降压作用】
降压缓慢、持久,1~2小时达高峰,停药后维持1-2周,久用产生耐受性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无水钠潴留。
【作用机制】
1.阻断β受体降低心输出量
2.分泌释放肾素减少
3.阻断下丘脑、延髓等部位的β受体,使血压下降
4.阻断突触前膜的β2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少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讲授
使用教材
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树君 红兵主编,药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2014年1月
2、参考书:
(1)王开贞 于肯明主编,药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2009年7月
(2)弥曼主编,药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
教案续页
教学容
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第一节概述
根据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分成以下几类:
【作用和临床应用】降压作用平稳、持久,但起效缓慢,用药3~6周可达最佳效果。基础血压越高降压幅度越大,停药后不易产生反跳现象。长期应用可抑制左室心肌肥厚和血管壁增厚。尚能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保护肾脏。
临床可用于治疗轻、中、重度高血压;也可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
【不良反应】本药不良反应与ACEI相似,也可引起低血压、高血钾,并影响胎儿发育,但不引起咳嗽及血管神经性水肿。个别患者可出现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等。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不良反应】
1.低血压:常与开始剂量过大有关,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
2.咳嗽:主要为刺激性干咳,常在用药后1周至6个月出现,与缓激肽及前列腺素等物质蓄积有关。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3.久用可致血锌降低而引起皮疹、味觉、嗅觉缺损、脱发等,补充锌可以减轻。且能影响胎儿发育,孕妇禁用。
4.其他:部分可发生高血钾,偶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性粒细胞减少、蛋白尿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注意检查尿常规。因食物可减少其吸收,宜空腹服药。
七、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二氮嗪等
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
一、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心痛定、硝苯吡啶)
【作用和临床应用】通过抑制Ca2+的流,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其降压作用主要是由于扩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所致。降压作用显著,降压的同时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多、血浆肾素活性增高,但不减少冠脉、肾、脑血流量。
一、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等
二、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等
三、血管紧素转换酶抑制药及血管紧素Ⅱ受体阻断药
1.血管紧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素Ⅱ受体阻断药,洛沙坦、缬沙坦等
四、交感神经抑制药
五、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等
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六、直接扩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等
可用于治疗轻、中、重度高血压,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利尿药及β受体阻断药合用。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常见头痛、面部潮红、眩晕、心悸、踝部水肿、咳嗽等。其引起的踝部水肿为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而不是水钠潴留所致,停药后可自行消退。本药短效制剂可能加重心肌缺血,长期大量应用能提高心性猝死率,故不宜用于伴心肌缺血的高血压患者。此外,本药降压时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以及血浆肾素活性增高,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可减轻。
该类药物还有缬沙坦(valsartan)和伊贝沙坦(irbesartan)等,临床已有应用。
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一)α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药理作用】降压较强、快、6~8小时。选择性阻断a受体,小动脉、小静脉扩。就用耐受性。
伴有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与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合用增强疗效
(二)β受体阻断药
依那普利
依那普利又名恩那普利。作用出现缓慢,但强而持久,降压作用约为卡托普利的10倍,可维持24小时以上。主要用于各型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蛋白尿、味觉障碍等不良反应均较卡托普利少见。
三、血管紧素Ⅱ受体(AT1)阻断药
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有心脑肾保护作用。有氯沙坦、厄贝沙坦、和缬沙坦等。
氯沙坦
尼群地平
对血管选择性高,对冠状动脉的选择作用更佳,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总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尤其是高血压伴冠心病、伴慢性心功能不全者。本药与地高辛合用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提高1倍,应减量使用地高辛。
二、血管紧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抑制血管紧素转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AngⅡ的生成,促使血管扩,逆转心血管重构,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