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味”回归-教学设计论文(新)

合集下载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论文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论文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还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些都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使数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数学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经验。

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

为此,构建主义教学论把“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灵魂”。

还有学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学“体积的概念”这一节内容,教材上有一个实验,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使学生明白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

诚然,这个实验的内容与“乌鸦喝水”的现象并无二致。

为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乌鸦聪明,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有的说放进小石子,瓶子里的水面升高了……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我又重点设疑:为什么瓶里放进石子水面会升高?为什么放了许多石子后乌鸦才喝到水?经我这么一问,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有的说石子重,会往下沉;有的说石子占了一定空间,把水给挤出来了;有的说石子占的空间比较小,只有放了足够的石子,才能把水挤出来……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体积的含义。

二、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生活经验的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课堂回归“数学味” 焕发“人情味”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课堂回归“数学味” 焕发“人情味”

数学论文之让数学课堂回归“数学味”焕发“人情味”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曾经历了从死气沉闷向喧嚣花哨的极端式变革,这是浮躁激进的表现。

然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面对改革大潮不能无所适从,失去方向,我们应该保有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那份执着和敏锐,追寻数学课堂的真谛。

而我有幸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一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使我对数学课堂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恰好这次研讨会所在地婺源环境优美,又为这次盛会平添了一股清风雅韵,这里群山环绕,绿树葱茏,流过城区的河水亦是清澈见底,再加上流檐飞瓦的古代徽派建筑,更是让人远离喧嚣,荡涤浮躁之气,获得一份清净平和的心态去感悟和理解数学课堂的真味。

一、数学课堂应有浓郁的“数学味”。

所谓的“数学味”应该是指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数学源于生活,但应该高于生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炼并升华为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有特殊的美和价值。

在这些课堂中的具体体现是:1、在课堂导入环节,有的是从游戏导入,但从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数学味”,而没有为游戏而游戏,单纯从激发兴趣或活跃气氛出发,例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小学赵清清老师所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一课,在导入时,就进行了倒着说话游戏,教师说“501”,学生倒着说“105”,学生心中想1—10中任意一个数,加上2,乘以3,再减去5,教师根据得数猜出学生心中想的那个数,从内容上看,这些都直接牵涉倒推策略,形式上都是和数字有关,虽是游戏,数学味也十足。

有的是从复习旧知引入,有的则是单刀直入,例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三角形问这是什么?生活中见过吗?还有的甚至从数学的思想方法引入,例如江西南昌市羊子巷小学胡学明老师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时,从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转化的思想,从而为下面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做好思想准备。

可见,在导入环节就应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新课的学习预设伏笔,预留空间,从而定下一个数学基调。

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

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它要求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提供的学习探索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容易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并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提高生活的质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让数学生活化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相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中体验到探索的愉悦.1.导入生活化,诱发学习动机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能提高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诱发学习动机.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编了这样一个童话:一天,猴妈妈拿了3个同样大小的饼,她把3个饼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6份、8份,让3个孩子分别取其中的2份、3份、4份. 话音刚落,三只小猴瞪大了眼睛望着妈妈,好像在说:妈妈今天怎么了,分得各不相同,以前妈妈可从不偏心呀. 猴妈妈看透了孩子们的心思,笑着说:“孩子们,妈妈的分配公平吗?为什么?想想你们就知道了. ”这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圆纸片,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6份、8份,然后取其中的2份、3份、4份进行比较. 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掌握新知架设了台阶.2.例题生活化,体验、感受数学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总结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我们可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都买过吃过,我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素材. 在学习小组里,每人领一袋山楂(10粒),分别按每串2粒、3粒、4粒、5粒、或6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 同样的10粒,由于串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出现有的正好串成几串(如每串2粒可串成5串或每串5粒可串成2串),有的串成几串还余几粒(如每串3粒,串3串余1粒)等不同现象,由此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 通过选取“串糖葫芦”这一生活素材来构建“有余数除法”的教学意义,学生感到现实、亲切,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3.练习生活化,体验、感悟数学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是一种必要的日常生活工具.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数学时,只有紧密联系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活动着的环境中操作练习,才能促使孩子运用已有经验探索数学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如在教学“可能性”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1)太阳()从西边落下.(2)鸟()生活在水里.(3)一个星期()有7天.(4)明天()下雨.生活化的练习,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二、让生活数学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校情、班情实际生活情景,开展实践活动,让生活数学化.1.一日活动“数学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着交道,数学教学对学生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 在学生一日活动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学生来学校后,引导他们说说每个班有多少人,每班来了多少人,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当学生在玩耍时,可以引导他们数数参加每个项目的人数,通过统计增强了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还可以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学生在玩彩纸时,他们会按形状、颜色分类等,学生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家庭生活“数学化”学生来自各个家庭,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交流家庭生活中的“数学”,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运用谈话、午间、放学时间请学生讲讲自己家中的人数,交流家中的住址、电话号码,甚至父母的手机号码,说说各自家中电视的频道数目与感兴趣的内容,谈谈家中的用电、用水量,这些内容拓展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天地.3.社会生活“数学化”社会生活“数学化”,就是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之中,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这个生活工具观察社会,了解社会. 外出参观,我们请孩子观察来往的车辆数并对每辆车车轮的不同数目进行统计;进入菜场就让学生尝试着帮菜农算钱;参观超市就让孩子去了解物品的单价,观察营业员的收银情况. 这类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其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抽象的“数学课本知识”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割裂数学与生活有机联系的课堂教学难以真正达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牢固树立“用教材”的新理念,善于根据教学内容“链接”生活,精选素材,设计情景,激活经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交互作用”中构建数学意义,学会数学思考,培养应用意识,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把生活引进数学教学 让数学回归生活论文

把生活引进数学教学 让数学回归生活论文

把生活引进数学教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其数学学习水平。

因此,我们要把生活引进数学教学,让数学回归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引入数学学习;灵活运用教材,学生活中的数学;结合生活实际,求解数学问题;活用数学知识,让数学指导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

关键词:生活;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01-0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数学这一学科一开始便是从生活中产生的,而他的产生便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生活,为了让小学数学的教学不在枯燥无味,我们就要重视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也就是说,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显示其数学学习水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新课标非常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引入学习。

这就告诉我们,要打破传统数学的封闭性,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

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呢?一、结合生活情境,引入数学学习“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是目前数学学习的主流。

让“数学味”回归课堂

让“数学味”回归课堂

让“数学味”回归课堂摘要:本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需要让数学回归课堂。

关键词:数学;回归;课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学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能初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

但是纵观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是“生活味”渐渐浓了起来,但“数学味”却被逐渐淡化、冷落,致使数学课反倒丢了”数学味”,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

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味”应该回归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数学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容美。

数学独具的简洁美(抽象美、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对称美、形式美)、奇异美(有限美、神秘美等)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许多课程内容,我们都可尽情展现数学的美,并将其带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分享,使其感悟数学美的真谛。

课例一:《比的意义》片段师:(出示下图)选出你认为最美的长方形,并给它们作上标记。

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2号、4号和5号长方形。

师: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也做过这样一个类似的实验,而评选的结果与我们刚刚的评选竟不谋而合。

那这些长方形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根据经验,你觉得一个长方形美不美,主要跟它的什么有关?生1:跟它的形状有关。

生2:最好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

比如说这里的1号和3号。

生3:我觉得长方形美不美,与它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

生4:似乎跟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有关。

……师:确实,长方形的美与它的长和宽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同学们不妨试着用2号、4号和5号这三个长方形的长除它们各自的宽,看看最后的结果有没有什么规律。

一次有趣的课堂实验,一个简短的科学典故,使枯燥的数学教学感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4 . 通 过这道题 的练 习, 给你什么启发 ? ( 数学要进 行有顺序 的 思考 , 学数学必须要举一反三 , 等 等。 )
两位 教师对于同一道题不 同的处理方式 , 反映的是两种
不 同 的 教 学 理 解 。教 师 A 注 意 到 了题 目中 蕴 含 着 的 开 放 性
教师 A 的做法是让学生计算 后就完事 , 这样处理 , 仅仅

在每堂课的练习巩固阶段 ,我们很容易忽视思考方法 , 只着 眼于技 能技巧 的训 练 , 似乎 学生们会做 了 、 做对 了就可

以 了。 其实 , 其 中蕴藏 了很 多有思维价值 的方法值得我们 共 同挖掘 , 帮助学生 丰富思考 问题 的方法 。 教 师要提供给学 生
思考问题方 法的指导 ,帮他们提炼解决 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 进 一步渗透数学思想 。
让“ 数 学味 " 回归 数 学课 堂
陈 飞燕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 中的
二、 在知识运用 中, 凸 显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 生活味” 渐渐浓 了起来 , 然而“ 数学味” 却被逐渐淡化 、 冷落 , 致使数学课反倒丢了“ 数学味” , 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 。 因 此, 在新课程背景下 , “ 数学味” 应该回归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在 问题 探索中 , 渗透数学思维方法
和渗透 , 进 一步发挥 了题 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价值 。
个 很浅的层面上 。 而教师 B却 透过 问题本身 , 看 到了问题
背后所 隐含着 的更 为深刻 的思维引导价值 , 合理 地对 问题进 行 了深度挖掘 , 举一反三 , 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有序性 、 深刻性 、 逆向性 、 批判性 的指导和渗透 。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精选2篇)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精选2篇)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精选2篇)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篇1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

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

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

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

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要勇于创新,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一有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质可供学生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篇2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

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

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

然后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所谓“数学味”,应该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注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

当下,我们应该让数学课堂透出浓浓的“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被概括为“数学生活化”。

为了符合这一流行理念,我们的数学课堂便纷纷趋向“生活化”:“超市购物”把教室装扮成一个超市;“计算旅游费用”搞得像真的旅游一样……情境创设得生活味十足,形式夺人眼球,活动丰富多彩,确实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

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总感觉这样的数学课堂缺了些“数学味”。

怎样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到本真,让“数学味”重新回归到数学课堂中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然而在强调情境创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数学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止另一种倾向,即教师对数学本质的关注正在逐渐减少,数学课的“数学味”正变得越来越淡。

我们教师应当更多地思考:到底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去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

是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是我们身边的数学现象?还是数学自身的内在魅力?笔者认为,在选择是否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时,应以该情境能否很好地承载数学知识作为标准,否则将是舍本求末。

比如,在教学《图形与位置》时,涉及到了“上下、前后、左右”“座位排列”、“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等内容。

由于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我们需要创设现实的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然而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生活数学”的范畴,而应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情境中的数学味。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味”论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味”论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味”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使小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建立在“数学味”这一载体上,只有体现出“数学味”,才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

只追求外表的变化,是无法完成数学教学本质的任务要求的。

以往谈到数学课,理性、枯燥就是它的代名词。

但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皱了这池春水。

精美的课件、丰富的情境、新颖的活动、生活的渗透,在数学课堂中轮番上演,数学课变“美”了,变“活”了。

当花哨的背景、现实的情境与数学知识结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对数学本质的关注正在逐渐减少,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正在变淡。

于是,我们开始思考:究竟该用怎样的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是生动的故事?是有趣的活动?是熟悉的生活?抑或是数学自身散发出的魅力?本文结合几个课例谈谈笔者对数学课堂散发“数学味”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设计具有数学味的提问创设情境作为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协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象性。

因此,很多教师常常把数学内容以各种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位教师在《循环小数》教学中,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又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

老师问:“从刚才的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兴奋,模仿老师把刚才的故事一遍遍地重复下去,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课堂纪律一时失控。

教师忙追问:“你有没有发现与数学有关的现象?”学生这才意识到这是节数学课,此时已上课近十分钟。

这段导入过分强调趣味性,华丽的外衣掩盖了数学的本真,提问指向不明确使学生的关注点停留在相同故事文字的重复出现层面,导致低层次思维的展示。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数学问题,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每一个数学问题的价值,在纷杂的信息中提取出数学的本质,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站在数学学习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数学的本质,呈现“数学味”。

小学数学论文让“数学味”弥漫在小学数学课堂_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让“数学味”弥漫在小学数学课堂_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让“数学味”弥漫在小学数学课堂通用版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也终将要回归生活。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注意力放在了应付考试上,这就使学生对数学的实际作用不了解,认为学习数学特别枯燥,没有意思。

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很强烈的年龄段,只有让小学生感觉到学得有意思,才会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小学生学到的数学理论与实际运用严重脱节,小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弱。

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不能再以“填鸭式”方法教学了,必须把时间教学带入小学数学课堂,让“数学味”充满小学数学课堂。

一、联系实际,挖掘“数学味”小学作为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学方法会对学生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应试教育有诸多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弊端就是教学过于死板,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对于内容枯燥的小学数学,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

只有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

因此,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近年来广大数学教师研究的重点。

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将“数学味”带入课堂,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实际为基础,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际例子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

所谓以实际为基础,就是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认知的范围内,把小学数学教学带入生活。

教师先要把生活中的例子带入数学教学中来,然后再把数学理论回归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理论,然后通过数学理论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的教学,会让小学生感觉到学习并不是那么无趣,进而能够更好地吸收课堂的知识。

1.教材题型联系实际所谓教材联系实际,就是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理,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传统概念。

这就要求老师要了解小学生日常生活,把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整理成题,然后对学生进行讲解。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老师可以通过举学生平时用零花钱买小吃的例子,通过付钱、换钱过程,让学生学习到元与角之间的进率。

数学课散发数学味论文:本色回归让数学课散发数学味

数学课散发数学味论文:本色回归让数学课散发数学味

数学课散发数学味论文:本色回归让数学课散发数学味【摘要】数学源于生活. 新课程理念就是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主动有趣的情境,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但这样不代表我们的数学课要大打“生活牌”。

创设的情境要合理、适度,同时教师要钻透教材,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数学课应该有数学味,数学味的本色回归尤为重要.【关键词】回归数学味生活传统与现代历来便是现实领域中常常发生碰撞的撞击点,每一次撞击总会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格局。

在我们的数学领域也是如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传统数学教学中过分注重数学知识传授,知识的呈现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等状况遭到了批判与摒弃。

现行数学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令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觉得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不再感到学数学枯燥、无味了。

然后,冷静下来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某些新课程理念被片面地理解,从而造成一些片面的、无效的课堂行为。

大多数教师以生活化来完全取代数学教学应具有的数学味,从其理解到的片面的新理念出发,把数学课包装得新潮,让一些非数学本质的东西充斥课堂,使数学教学失了真、变了味。

因此,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呼吁数学本色回归,即数学味回归尤为重要。

以下是本人对数学味回归的几点思考。

一、处理好“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

新课程理念就是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主动有趣的情境,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数学味”重返数学课堂

让“数学味”重返数学课堂

二 、 整 学 习方 式 , 发数 学 昧 调 散
教 学 中 , 师 必 须 尊 重 学 生 的选 择 , 教 允许 学 生 根 据 自身 的 需 要 选 择 学 习 内 容 , 学 生创 设 自 由 、 主 的 合 作 氛 围 , 不 同 的 为 民 让 学 生 自 己动 手 实 践 、 自主 探 索 、 作 交 流 。例 如 : 教 学“ 合 在 圆锥 的 体积 ” 时 为 学 生 提 供 几 组 不 同 的圆 锥 和 圆柱 的容 器 供 学 生 做 实 验 : . 底 不 等 高 .. 高 不 等 底 : . 等 高 不 等 底 ; . 高 等 底 , a等 b等 c不 d等 几 个 学 具 让 学 生 自由 选 择 , 组 实 验 , 过 动 手 实 验 , 作 交 流 , 分 通 合 观 察 比较 ,归 纳 总 结 出 圆锥 的 体 积 等 于 同 底 等 高 圆柱 体积 的 三
动 手 开 始 验 证 : 画 图 的 、 折 纸 的 …… 课 堂 俨 然 是 一 个 实 验研 有 有
“ 圆 ”“ 大 、 中圆 ”“ 圆 ” 周 长 , 学 生用 滚 动 的 方法 在 直 尺 上 滚 、小 的 当 动一 周 或 用测 绳 绕 圆 一 周 , 这种 “ 曲 为直 ” 方法 测 量 出圆 的周 变 的 长 时 , 师 肯 定 了这 种 测 量 方 法 , 提 出 问 题 : 如 果 要 测 量 圆 形 教 又 “
冲 突 , 孩 子 推 到 了 自主 探 究 的前 台 , 学 生 亲 身 经 历“ 数 学 ” 把 使 做
的过程 , 而激发学生思考 , 活数学思维 。 从 激
径 × 周率 ” 一过 程 , 学 生 变 换角 度 思 考 问题 , 圆 这 让 提炼 数 学 思 想 ,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论文 优质文档 新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论文  优质文档  新

浅谈《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它是生活的精华,并最终要回归生活,用于生活;生活让数学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活力;所以我们应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生活。

”为了让数学变得有趣,生活变得有味,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1、要善于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学习《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这一节,就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所熟悉的梯子入手,从比较梯子AB和梯子CD斜放在墙上,(梯子AB的上顶端距墙角5米,它的下端距墙角2米;而梯子CD的上顶端距墙角5米,它的下端距墙角2.5米,)哪个梯子更陡?引出数学问题——锐角的正切。

2、要善于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他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他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寻找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情景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

如在讲《二次函数的图象》这节时,从学生熟悉的投篮入手,先让学生想一想篮球入篮时的路线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探索并接受新知识了。

3、要善于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规律事实证明:有些知识可以从生活的典型情境中生发出来。

鲜活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思索和探究的欲望。

如在讲《圆锥的侧面积》一节时,先利用学生手中的扇子,问学生如果将打开的扇子的两边粘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形状?学生马上就回答说是圆锥。

然后我接着问学生说扇面变成了圆锥的什么面?扇面的半径和弧长分别与圆锥的什么有关?学生马上回答说扇面变成了圆锥的侧面,扇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扇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

最后我又问学生,你们知道如何求圆锥的侧面积吗?学生们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知道,圆锥的侧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扇形面积=圆周率*圆锥底面半径*母线长二、让数学回归生活1、要善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解题为:某旅行社组团去外地旅游,30人起组团,每人单价800元,旅行社对超过30人的团给予优惠,即旅行团每增加一人,每人的单价就降低10元。

小学数学优秀论文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使教学最优化

小学数学优秀论文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使教学最优化

小学数学优秀论文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使教学最优化小学数学优秀论文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使教学最优化邹晓东临洮县西街小学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采用计算机网络的图文交互操作方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人机交互的功能可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积极调动起来,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学习,使学习内容变得易于掌握、理解和记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知识视野,升华学习目标;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按学生为中心、学生需求、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多向交流;从无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

只有把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数学教学中,促进数学课堂更精彩,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最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分层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分层施教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及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的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非常有利,同时为教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地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初中数学 数学论文 让数学回归生活

初中数学 数学论文 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回归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同时还指出:“要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小熊开店》一课时,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商店,商品有布娃娃、彩笔、风筝、球、铅笔盒。

师引入:动物王国里的小熊开了一个小商店,小动物们听说了,都来商店参观。

小猴说:“小熊你真棒!”小猫说:“小熊你真行!”小动物们都想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商品回家。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想买些什么,要花多少钱?学生回答。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当学生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时候,学生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这一片断中,教师以童话的形式创设了“小熊开店”的情境,这个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就像同学们到超市去购买东西一样,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小熊开店”的问题情境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新知师:你想买什么?要花多少钱?生1:我想买4盒水彩笔,要花20元钱。

用4×5=20(元)。

生2:……师:如果老师这边有20元钱,你想帮老师买什么呢?生1:我想买4盒水彩笔,我用到的算式是:20÷5=4(盒)。

生2:……师:通过上面两个同学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讨论。

生汇报:做乘除法时我们都可以用到乘法口诀。

师:对,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我们做乘除法时就要根据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发现去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了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同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动机,并且能让学生在一种自主发现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摘要】“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这一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活情境的大量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师对数学本质的关注正在减少,数学课在“生活味”越来越浓的同时,“数学味”已变得越来越淡,使得数学课堂原有思维魅力渐渐的失去了生气,一堂没有“数学味”的数学课,将失去数学教育的功能,数学知识的教学将无法达到目的。

通过精心创设情境,加强教师导向,改善学习方式,引发数学思考,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剔除不必要的热闹,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数学味,不管是课改前还是之后,这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

【关键词】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因此“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这一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活情境的大量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是,教师对数学本质的关注正在减少,数学课在“生活味”越来越浓的同时,“数学味”已变得越来越淡,使得数学课堂原有思维魅力渐渐的失去了生气,一堂没有“数学味”的数学课,将失去数学教育的功能,数学知识的教学将无法达到目的。

什么是数学课的“数学味”呢?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切从数学出发,以数学内容为核心,凸现数学本质和数学思考,这便是我们提到的“数学味”。

在“数学味”日益淡去的数学课堂上,如何让“数学味”回归,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精心创设情境,承载数学知识特级教师徐斌说:“生活化情境应是有选择的,就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避免虚幻和幼稚化的倾向。

”数学情境的创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

【教学论文】“数学味”缘何会淡

【教学论文】“数学味”缘何会淡

“数学味”缘何会淡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数学味”缺失的现象。

可喜的是,问题正在被校正,“数学课要有数学味”正在重新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

然而,要让数学课真正“富有数学味”,首先应从认识与实践这两个层面上找到“数学味”缺失的原因。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既保持现有课堂的教学特色,同时又凸显数学课必要的“数学味”。

笔者以为,造成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味”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目标膨胀,数学课堂承载过多的额外任务教学目标膨胀是当前许多数学课缺少“数学味”的一大原因。

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看点”,在例题与习题上大做文章,挖掘数学内容之外的东西,人为地添加许多非数学的教学目标。

如,课堂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生硬的爱国主义教育,牵强附会的爱心教育和贴标签式的环保教育,等等。

事实上,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目标的数量越多,“落实”得越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到的时间就越少。

这样,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目标都体现了,但什么目标都是浮光掠影。

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简约,与其面面俱到、广种薄收,不如突出重点、聚少成多,实实在在地追求一课一得,或一课二得、三得。

也只有首先从教学目标的数量上“瘦身”,凸现数学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数学课特有教育功能的发挥,这样的课堂,才有“数学味”可言。

把数学课堂当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结果只能使课堂无法承载太多的额外任务而变味。

当然,在数学课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环保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等都是必要的。

但这些都必须是渗透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日积月累的,必须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紧密联系并有机结合的,而不能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二、过度包装,非数学本质的东西充斥课堂“数学味”缺失的课往往是包装过度的课。

过度的包装容易使学生被非数学的课堂内容与非本质的外在形式所吸引。

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数学内容包装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精美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味”回归-教学设计论文让“数学味”回归林卫东(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215021)一、困惑:数学教学应该关注什么课改十余年,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

我们高兴地看到:教材由“冰冷”到“人文”,课堂由“单一”到“多元”,教师由“主宰”到“组织”,学生由“追随”到“自主”……但在欣慰的同时,以下的一组镜头,也让我们隐隐感觉不安:【镜头1】喧宾夺主——生活气息取代数学本真《认识人民币》一课,在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全班学生模拟超市购物场景。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一刻钟过去了,学生还兴趣盎然地讨论着如何购物。

如果单独看这一个教学片段,应该说教师顺应学生的情绪组织教学,并且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但关键的问题是:《认识人民币》是一节数学课,还是一节生活常识课?是应该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是教给学生生活常识?事实上,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具体的物品上,“买卖”双方都没有关注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

【镜头2】削足适履——教学内容迎合教学方式教学“素数和合数”时,在学生将非零自然数根据因数的个数分成三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给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取名,学生通过尝试、讨论、对比得出素数的名称。

数学术语是约定俗成的,绝不能靠学生去发现,而且也是发现不了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探究式学习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采纳,固然,这种方式在改变传统注入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还应该注意,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也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方式。

”执其两端而用之”,我们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量身定做”合理的学习方式。

【镜头3】买椟还珠——知识本位淹没数学思想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很快引导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对于是怎么想到去转化的,其中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教师却视而不见。

在知识本位观下,教师认为思想、方法、态度等都是教学的“附属品”,重视知识的教学,忽视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忽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因追求知识本位的“椟”,而丢弃数学思想的“珠”。

……反思让我们清醒。

在热闹的数学活动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生活的外延就是数学的外延吗?数学教学更应当关注什么?二、探索:“数学味”的本质内涵数学教学到底应关注什么?我一直在追问。

教学的经历使我领悟到多位名家、名师的观点,理解的多义性给我建构自己的理解创造了空间。

新课程倡导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改变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感性操作的现象,但数学活动不应过于关注外在表现形式,而应更多地关注内在本质。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从事多年的数学教育研究之后,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

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

”这其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应是数学的本质,都隶属于“数学内涵”的范畴。

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数学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而体现出“数学”的味道!“数学是模式的科学。

”郑毓信教授的这句话更给了我明确的答案。

顺着这一思路,我进一步思考:“数学本质属性的总和构成了数学内涵。

”因而,“数学味”的课堂就是要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基础之上,还要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等数学学科的本质内涵。

三、实践:数学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味”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本质的揭示,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抽象概括过程,让学生较为深入地领悟数学的内涵,促进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在研读教材时挖掘“数学味”数学教材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条是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易于发现的“明线”,另一条是由数学内涵构成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暗线”。

只有用数学内涵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高屋建瓴,提挈整个知识体系,带领学生再创造、再建构。

比如,教学《平均数》一课,我先出示教材主题图(如图1),在学生明确“用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来判断男、女生套圈的水平”,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圈之后,引导学生挖掘数字背后的数学内涵。

师这里的“7”表示什么?生表示每个男生套中7个。

生表示小宇套中的个数。

生虽然小宇套中7个,但是只能说明小宇套中的个数与平均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相等。

生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些男生套中的个数比7多,有些男生套中的个数比7少,所以这里的“7”不代表某个男生套中7个,而是平均每个男生套中7个。

生如果不统计小宇的话,男生平均每人还是套中7个,所以这里的“7”是表示男生套圈的平均水平。

师这里的“7”是一个假想的数,假想每个男生套得一样多,有可能这一组数据里没有这一个数,反映的是这一组男生套圈的整体水平。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是一个虚拟的数,而平均的结果却是实实在在的数。

新教材将平均数的概念放在三年级《统计》单元,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重要意义。

课堂上,通过提问:这里的“7”表示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出:“7”表示的是男生套圈的整体水平,是一个虚拟的数。

这样的追问是对平均数意义的深入思考,不仅有效地明晰了平均数概念的意义,也使整个教学内容丰满、立体起来。

只有意识到这些数学内涵,并依靠数学内涵作为支撑,我们的教学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更具生长力。

(二)在探究过程中落实“数学味”数学内涵往往积沉、凝聚在数学结论的背后,常常渗透在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课堂上,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比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猜想。

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原来是如何研究的?“比”与分数和除法具有怎样的联系?质疑:由商不变的规律我们想到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中是否也可能蕴藏着类似的规律?2.验证。

(1)通过计算、操作验证“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的情况(先验证特殊情况,再验证一般情况)。

(2)质疑:验证“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的情况,是不是也要经历像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那样的过程?(3)明确:只要把刚才研究的所有例子反过来观察比较即可,根据前面的验证结果,可知得到的新的“比”也是和原来的“比”大小相等的。

3.提炼。

回顾研究过程,提炼“猜想—验证”的研究方法。

这里通过回顾相关知识,有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出猜想做好准备。

学生提出猜想之后,引导学生明确验证猜想的具体方法,为后续探究提供了支撑和依托。

在学生已经比较充分地感知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的验证过程之后,没有简单重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的验证,而是组织学生变换角度进行思考,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渗透了辩证看待数学问题的意识,完善了对猜想的全面验证。

最后提炼研究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整个探究过程,既关注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又着眼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推进,课堂始终向着“数学内涵”挺进,散发出浓浓的“数学味”。

(三)在思想渗透处体现“数学味”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味”的核心要素。

然而,数学思想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经过促疑、探究、应用,方能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的意识,构建自我的“数学思想系统”。

例如,在《素数和合数》一课中,特级教师潘小明带领学生“发现”数学上的真理,体验数学思想的价值魅力——师3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个边长是1,用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请你说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生3个同样的正方形能拼成长3、宽1的长方形。

师4个同样的正方形,能拼成什么样的长方形呢?生4个这样的正方形能拼成长4、宽1的长方形。

生还可以拼成长2、宽2的正方形,这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

师想象一下,用12个这样的正方形,能拼成几种长方形呢?生3种。

长12、宽1;长6、宽2;长4、宽3。

师那么,小正方形的个数与拼成的长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生(脱口而出)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的个数也越多。

生不对,13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就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但13比12大呀。

(其余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看来“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的个数也越多”这也不一定对。

那么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哪些数时,只能拼成一种形状的长方形呢?“素数和合数”竟然可以这么教!我在深切感受潘老师深厚的数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的同时,更为其处理教材的大气和引领学生领悟思考方法、启迪思想精神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他巧妙地将“素数和合数”隐藏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操作之中,用“素数个”正方形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用“合数个”正方形至少能拼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借助数形结合等思想推进学习的进程。

尽管“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的个数也越多”这一结论不正确,却引发了学生思维的激烈碰撞。

这时,潘老师通过追问:“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哪些数时,只能拼成一种形状的长方形呢?”及时地指引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对具体情境的超越。

这样的课堂,在学生心里留下的不仅仅是素数和合数的知识,而且是一种关于数学思想的熏陶,学生品尝到的是飘香的“数学味”,体验到的是探索的乐趣。

(四)在抽象概括中凸显“数学味”郑毓信教授说:“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抽象的关键是要有从超越问题的现实情境过渡到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式的过程,即‘去情境化’过程。

”可见,抽象在“数学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抽象,学生的思维很难走向深刻;没有抽象,学生很难体验到数学的博大精深,直抵数学的本质。

请看一位教师执教《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片段——师你能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三角形吗?还有哪些物体中有三角形?(学生交流。

)师你能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三角形吗?(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师谁能说说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交流。

)师如果给你3根小棒,你一定能围出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出现不同意见。

)师有4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6、5、4厘米。

任意选择其中的3根,尝试围出一个三角形,并将小棒长度记录在表格里。

(学生操作交流后填出下表。

)师为什么左边的能围成三角形,右边的就不能?你认为怎样的3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生只要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就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